1995年4月6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国有企业改革纵横谈

  资本营运与企业微观决策
张代重
企业经营者是否具有资本营运知识和本领是搞好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问题。企业时时刻刻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每天都有经营决策要做,都有资金运作要拍板,任何不正确的资本营运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因此,研究资本营运理论首先必须对企业微观决策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资本营运与企业资金分布
过去,我们通常认为企业的生命即供、产、销不断循环。企业与外界的最重要联系,一头是原料供应厂商,另一头是自己产品的用户。而资本营运的观点不这么看,如果企业不是用自有资金购进原料的话,企业的原料进来,其实是债务输入,企业产成品的输出,是在“制造”他人的拖欠,带正增量的货款回收才是对企业债务的解脱。因此,企业经营活动始于债务输入,结束于正增量的资金回收。企业与外界的最重要联系,一头是债权人(资本所有者),另一头是债务人(用户)。企业的经营,实际上是债权人——企业——债务人之间,一次一次地债务链的形成,债务链的解脱,并获得自有资产的增值,循环往复。过去的观点认为,原料经过供、产、销中每一工序,只要质量合格,就一定获得价值的增加。而从资本营运角度看,在价值正增长的同时,债务也跟着原料流动并增加,是效益的负增长。这种加与减决定着该产品的效益。比如,过去只要原料或配套设备到了厂,厂长心里就踏实,供应科长就是好科长。现在却不然,原料进厂是债务进厂,决不能过早把债务套在企业身上,如果年中用的原料年初进厂,这提前的债务也许会吃掉产品今后价值的增加值,企业注定要亏损。这样的供应科长就必须受惩罚。同样,超过常规地“制造”三角债,就是加大债务链,人为地“制造”亏损。这决不是什么“大环境的影响”,而是经营者错误运作资本的结果。
由此看来,企业家在企业中营运的就是资金,而构筑企业正确的资金结构(即分布),实现其快速流动是企业家资本营运的基本功。资本运作的质量优劣虽然最终表现在资本增值的正、负和快、慢上,但在运作过程中却每时每刻直观地表现在资金的分布与流动的快慢上。这就是说,把握了企业资金结构就把握了企业状况的实质。
企业的资金分布可以分为大结构和小结构。
所谓大结构是指资金在资金所有者(债权人)和企业用户(债务人)之间的分布与循环。均匀分布在三个环节是企业正常运作的基本要求。债务人这一头大了(即三角债),另一头(贷款和欠款)必然大,两头大中间小是资金运作的大忌。所谓小结构是指企业内部的资金投向。投向集中在固定资产,造成资本结构畸重畸轻,是一着死棋,千万下不得。分布在企业内各车间、各工序上的在制品和配套件,均是存放在厂内的资金或债务,应该越少越好。企业产销值的增长,不是以流动资金同比例增长作为必要条件的。企业总是以小的流动资金的增长,换得产销值(更重要的是利润)大于流动资金增长率的增长。常有经营者抱怨,要实现产销值的增长,而又不能给企业同比率增长流动资金,这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实,他所抱怨的正是他必须去实践的“以小拨大”的正常资本运作。
总之,把维系企业生命的企业物资流看作是资金流,是认识的一次深入。而现在资本营运者把企业的这种运动看作是债务链的不断形成与解脱,则是认识的再一次深入。企业资金的注入与输出是债务的输入和输出,总量越大,债务链就越大。企业的成功,主要不取决于资金输入(债务注入)总量的大小,而取决于运作的质量,带有正增长的资金循环是对债务链的解脱,如果解脱速度大于债务的增长,企业的资金结构就趋于正常,企业就成功。
资本营运与企业技术改造
技术改造是使企业产品上档次、增后劲的重要措施,但它同时又确实是在为企业堆积债务,构筑了暂时的资金畸形分布。只有这个改造完成后能带来有正增量的快速资金循环,并足以解脱堆积的债务,才能说项目是成功的。因此,上项目的机遇不一定都是企业资本增值的机遇,有的几乎是企业破产的“机遇”,因为它导致了不可解脱的资金错误分布。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不断的投入,离不开不断地改造,但它们必须是正确的资金营运决策,即以最小投入(最小债务)和真正能自我解脱债务为原则。企业要做到这一点,最为提倡的是自己只改造1/3,即扬己之长的1/3,另2/3由社会来提供。即使自己改造的这一部分,也不要盲目引进,搞“国家先进”的大组合,而要用项目可以确实带来的回报来选择技术先进性。企业进行任何一项技术改造,有许多内容(不是少量)由社会来供给比自己干更快、更经济、更可靠;对企业抗风险来讲,更安全。大家都“只干1/3”,全社会的生产专业化就能成功和发展,而社会专业化的发展,又保证了所有企业更好地“只干三分之一”。企业、地方和部门常常囿于局部利益,使企业技术改造走入“什么都自己干”和“填平补齐”这一笨拙低效之路,从而制造了一批因技术改造而陷于困境的企业,客观上限制了社会化专业化的发展。
技术改造超预算是现实中常见的事,应该说其中大部分包含着资本运作的失误。追加投入不是追加债务,有本领追加债务,就应该有本领用技改的结果来解脱它。否则,就是搞垮这个项目。每进行一个技术改造项目,就是一次资本营运的实践和考试,必须把正确决策和不超预算的操作当作决定项目成败的两大关键来对待。如果无能力解脱因技术改造形成的债务,项目不能上,企业要转向。
资本营运与企业扭亏
任何一个时刻,从资金分布的正确与否完全可以准确地诊断此时企业的病状及重要病因。不少国有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它们无一例外地表现为资金结构的畸形分布:债务大、债权大、自己可用资金枯竭。此时,企业已经无计获得可以解脱债务链的正增量的循环。扭亏必须在调整资金不正确分布上采取措施。有效的步骤应该是:
第一步:制止新的不正确的资金再注入。对于亏损企业,产品、工艺、管理等没有大变,仅仅靠注入资金,增加贷款,结果只能是加剧资金分布的畸形,加重企业的亏损。要面对企业资金结构“下药”。如果停产能缓解资金的畸形分布,停产就是减亏。以为用贷款产销并无希望的产品可以暂时获得职工工资,实际上是以高于几倍工资的代价来发工资,这是“饮鸩止渴”的错误决策。
第二步:用新的能带来正增长的快速循环和存量(未能增值甚至在负增值的资本)变现来调整资本结构。企业一面亏损严重,一面确有大量闲置资产如厂房、设备、土地等,用它们的变现,既解决了起动资金,也没有加剧资金的不正确分布,是最现实的解困措施,变现的收入决不能再重复老的生产,每一元资金都要用于新的可以带来增量的产业。
第三步:把握新的机遇,构筑新的正确资本结构。亏损企业在突围时,应该利用一切可能的机遇,按照资本营运的观点,重组资本,塑造企业新产业、新机制、新结构,走裂变式的发展路子。思路对,运作对,即便是弱小的亏损企业,经过数年成为威震一方的企业集团也是不乏先例的。
应该看到,在企业大军中,亏损企业总是存在的。一些企业走出了困境,一些企业却因种种原因又加入了亏损企业行列。其中,也确实会有少数企业,其债务链到了永远无法解脱的程度,对于这类企业,最为可怕的是用行政办法来“多方”支撑,再作无效投入,继续加大债务总量,造成企业还能运转的假象,因而加大各债权人的损失。此时,“破产”是制止企业继续亏损的唯一良策,让存留的资产由其他企业来重组利用,这才是对债权人和破产企业职工的最大负责。
资本营运与企业产业结构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多产业的企业如同一棵枝叶茂盛的树,既利于裂变式的发展,也利于可靠地保护自己。单产业的企业,却似一根棍,发展不如前者快,即使一代产品接一代产品的开发,但危机仍然时刻威胁着,因为你的新产品只要比对手差一拍就可能导致一败涂地。因此,企业应该有多个支柱产业,并且这些产业相互间关联度越小越安全。不少国有老企业,为了用好资产存量和解决冗员,兴办第三产业,开辟“辅业”,往往只是作为“主业”的补充。其实,企业只有产业,不应有“主”“辅”业之分,能盘大的产业无论“主”还是“辅”,都应盘大成为支柱,每一产业都应该培育成企业“养命”的产业。
国有老企业要发展多支柱产业,十分重要的是,要敢于扬长弃短。在竞争中某产业一旦成为短,不可因为自己是这个行当的老企业,而徒劳地去抢救。应该果断地“壮士断臂”,把可用之力用于创造新产业。企业的希望在于变,企业的前途在于新。
企业由单产业调整为多产业结构的最佳时机是企业处于盈利之时。此时,企业不仅有可用的资金,而且信誉最好,最利于吸引人才、社会资金和合作伙伴。那种企业陷于困境才醒悟,再动手另辟新径,是最不高明的资本运作。聪明的企业家在开顺风船时才“不务正业”,向新产业进军。
资本流动与重组是企业发展多产业的最佳方式。企业应将自己可分离的资产分为若干块,每一块单独与其他企业的资产组成新产业并按新机制运行,这样裂变成若干个新兴的现代子企业,并迅速发展成为企业的多个顶梁柱。这种发展方式风险分散,速度较快。大型国有企业的最高领导层,实际上是资产经营者,总经理的主要职责就是不断将本企业某一部分资产与外界组合,一变四,四变八,裂变式发展。
从资本营运的角度看,开发新产业一定要十分注意项目效益上的匹配。一个新项目的成功与否,往往不在项目本身,而在于企业有无合理的其他产业(产品)相匹配。同样的项目,某个企业上能成功,另一企业上则失败,问题常常出在此处。要想开发一个近期难以有效益的先进产业(产品),必须先掌握一个或几个立即有效益的现实产业(产品),用一个赚钱的去支撑一个超前的。无赚钱产业依托,除非新产业(项目)完成之日或实施过程中即可获得高效益,否则决不能贸然上超前项目。
资本营运与企业效益
资本营运者认为,企业的效益有基本值与最终值之分,并且效益最终值=效益基本值×系数。企业产品、工作质量决定了企业效益的基本值,因而质量是效益的根本,是企业的生命,没有质量就无效益可言,但这不是效益的最终值。
上述公式中系数的大小取决于企业及企业家资本营运的本领与智慧,如企业形象、品牌、行销策略等等,是一个智慧系数、信誉度系数。该系数越大,效益的最终值就越大,有时能起倍增的作用。这一点已为众多知名企业、名牌产品所证实。
决定效益基本值的质量是可以借用其他企业的质量的,而系数的创造则必须依靠企业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不少人轻看了这一点,即质量要投入,系数的形成也要有投入,不同的是用于质量的投入可以部分地分摊给其他企业,而用于系数的投入则只能由本企业自己来完成。不少企业经营者对于质量的投入思考得很全面深入,而对于同等重要的系数投入则毫无策划。结果是,仅有质量的投入,总量虽多,但不一定就能获利。而质量投入和系数投入都兼顾了的企业,投入即便少于前者,却运作正常,顷刻盈利。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或产品)要进入市场,得到社会的认可,系数的投入已是生死攸关的重大决策内容,并且必须与产品开发决策同时策划。
过去,培养一个系数(创一个名牌)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许多老字号是数百年投入的积累。今天,信息手段先进,市场经济日趋发达,大大加快了这一过程,系数形成很快,投入也随之要求很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系数如何变大是很重要的学问,其中主要内容是企业形象设计,需要有专门知识的人才来科学设计,企业要舍得在企业形象设计上进行投入。
综上所述,同一企业有着不同的产业,不同行业的企业差异更是明显。但是,在具体的各具特色的经营活动背后,却都是在运作资本。无论哪一类企业,其经营业绩大小,实质上是资本营运质量的优劣,即表现在资本增值的正、负和快、慢上。因此,资本营运问题是企业的共性问题,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是对企业经营的更深层次认识。要迅速提高国有经济的运行质量,微观地看,对每一个国有企业而言,可以说就是提高资本营运的质量。资本营运质量的提高,理所当然地要求企业应该有严格的科学管理和现代的企业制度,同时也是对科学管理和现代企业制度实施成效的最终检验。资本营运者决不是产值高速增长的追求者,决不是见资金就要,见项目就上的铺摊子能手,资本营运者企盼的是资本增值的速度,是用回报率来选择投入。他的一招一式无不以资本的快速正增长为目的,他的一进一退,都是为了构筑企业正确的资金结构。
国有企业的现实既急需转换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急需造就一批懂得资本营运的企业家。经营者资本营运的智慧决定性地影响着企业的各项决策,或像放大器一样使企业利润倍增,或如同人失足一样顷刻使企业落入了亏损的深渊。它确实是企业和企业家的“内功”。因此,肩负着国有资产迅速增值重任的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当务之急应该自觉地钻研和掌握资本运营知识,补己之最大不足,尽快地完成由商品生产经营者到资本营运者的“第二次跳跃”,努力按资本营运的要求正确对待企业每一项决策,置企业于常盛不衰。


第9版(理论)
专栏:改革热点纵横谈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刘天俊
农民负担问题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十分重要。
农民负担,是政府、集体组织等强制性在农民纯收入中提取一定的费用,并让农民承担一定数量的劳务,用于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村公共事业(如农村行政管理、教育、广播、计划生育、民兵训练、修建乡村道路等)。它有利于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与农民的根本利益一致。但是,这毕竟要从农民收入中拿走一部分,特别是如果拿走过多,就要影响农民实际收入,损害农民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农民负担问题上农民与政府、集体组织等又存在着矛盾的一面。当前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基本原则,只能是国家、集体、个人三兼顾。合理的负担,农民必须承担;不合理的负担,政府必须减除。随着经济发展,政府财力和集体经济实力增强,还应当逐步缩小农民承担费用在其收入中所占的比例。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规定农民负担中的主要收费必须限制在农民上年纯收入的5%以内。这就为合理的农民负担和不合理的农民负担确定了一个法规标准。
减轻农民负担,就是要坚决反对各种不合理的农民负担,逐步减少农民合理负担。减轻农民负担,重点是在经济不发达及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地区。这些地方农民收入不高,农民直接负担若过重,不但直接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会削弱农户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当前,农民负担总体上有所减轻,但一些地方农民实际负担仍然很重。主要表现为:不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农民负担的规定,超过法定收费比例;巧立名目,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乱摊派;该需要有关部门审批的收费项目,不经报批,擅自收费;强迫农民交纳属于自愿交费的项目如集资、基金、保险金、生产服务费等。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干部的认识和作风以及对干部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有地方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与地方财力不足、集体经济力量薄弱的矛盾,还有农民收入不高的原因。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必须抓关键,从政府和干部这个主要矛盾方面下功夫,花力气。
首先,各级地方政府和干部要处理好地方经济发展与农民负担的关系。当前,地方财力不足,资金短缺,与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存在着较大矛盾。为解决资金、劳力问题,一味加重农民负担,必将激化政府、干部同农民之间的矛盾,终究会出乱子,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妨碍地方经济发展。实际上,解决地方基础设施等经济建设的物质条件,除了加重农民负担之外,并非无计可施。它可以通过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得到解决,如采用自愿、有偿、有利的原则,向农民集资,农民以其资金、劳动力入股,以工代赈;采取优惠政策、股份制、合资合作、社会筹资等方法和形式,引进资金、设备、技术和人才,借鸡下蛋;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或扶贫条件,争取国家投资项目,争取银行贷款,争取社会支援;利用有利的经济形势,获取厂家赊销建设材料;运用滚动式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有限资金,“投入一点,见效一点,收回一点,再投入一点”等。因此,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应当看长远,识大局,认清农民负担对于正确处理地方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系至关重要。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不顾农民实际经济承受力,应当为农民着想,保护和帮助农民,与农民保持融洽的关系。
正确处理地方经济发展与农民负担的关系,地方各级干部不但要端正思想认识,而且要有求实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工作方法。一是落实中央精神,把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决定变为行动,不停留于口号,不讲形式,不自立或巧立名目加重农民负担;二是不能为制造“政绩”、达到工作责任目标,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随意夸大农民收入水平,变相增加农民负担;三是农村基层干部收取农民费用应讲究工作方式方法。农村基层干部一方面要完成收费任务,另一方面由于农民收入低,收费工作非常艰难。惟有自觉执行中央精神,采取科学的工作方法,勤奋、耐心细致地做工作,才能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切忌为完成提取农民费用的任务而侵犯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绝对不能为图方便而采取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
其次,从实际出发,研究当前农民负担问题,注意新形势下农民负担的调整。处理好农民负担问题,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和趋势,好好研究本地区农民负担的合理比例,严格控制农民收费的增长幅度,不可影响农民实际收入的逐步增加。二要根据改革以来农民经济活动的变化状况,适时调整农民负担的承受结构。譬如,现在不少地方的农民负担按责任田土地数量确定,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承担了主要负担,而搞乡镇企业、经商、外出打工的农民收入较高,却不承担或很少承担负担的不合理现象。这就需要对负担进行合理分流,让搞二、三产业的农民承担足够部分,减轻种田农民的负担,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第三,确立以发展经济减轻农民负担的思路。大量资料表明,越穷的地方,发展需求越强,越容易出现加重农民负担的情形,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快、规模大,地方财政收入高,集体经济实力强,承担了农村公共事业费用的大头,农民直接负担轻,农民负担问题不突出。这对我们减轻农民负担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它说明,要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还是要靠农村经济、地方经济的大发展。不但要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大力发展“三高”农业,而且特别要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在加工业、服务业、旅游业等方面下力气。在二、三产业发展中,尤其要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壮大集体经济力量。有了一个巩固的农业基础和发达的二、三产业,农民便会大幅度增收,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和地方财力便会大大增强,集体组织和地方财政就能承担地方经济建设、农村公共事业所需费用的大部分,农民就出得少、出得了,农民负担就会得到有效减轻。
总之,真正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精神,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农村集体组织经济实力,提高农民收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特别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和广大干部的努力,否则减轻农民负担只能是空话一句。


第9版(理论)
专栏:改革热点纵横谈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序化的条件和对策
胡祥学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向非农产业转移。据预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到1.3亿,相当于一个中等以上国家的人口。相对过剩的农村劳动力通过跨地区流动实现就业,既是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促进农村就业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从宏观上说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但是,一些盲目外出的民工由于信息不灵或竞争激烈而找不到工作。他们或徒劳往返,或滞留滋事,既影响了社会的公共秩序,又造成了民工本人的经济损失和精神痛苦。因此,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打破传统的就业模式,树立大就业观念,加速劳动力市场建设,实现城乡劳动力的统筹就业
过去较长一段时期内,劳动部门在就业工作中关注的是城镇就业问题,而且只是城镇居民就业问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陷入了一种被动的局面。因此,一遇到治理整顿,就赶快关闭城门,对农民工进行清退。这种不顾客观实际的清退只能加剧民工潮的出现。因而,树立大就业的观念,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已经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1.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建立和健全劳务中介机构是实现大就业的基础工作和基本条件。不仅是企业的富余职工和关停企业的失业职工需要通过劳动力市场才能得到再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更需要通过劳动力市场调节供求,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序为有序。作为劳动力市场载体的劳务中介机构必须明确职责,搞好自身建设,为劳动力市场规范化管理服务,及时收集、整理、发布各地劳动力的供求信息,负责组织好劳动力就业前的报名、考核,协助劳动力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等,为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搞好中介服务工作。
2.开展就业指导,提高劳动力素质。要实现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历史性转移,需要有切实可行的就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农民一离开土地就进入市场,除精神上、心理上准备不充分外,更重要的是市场经验和市场知识十分欠缺,文化技术素质也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对职业的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开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技能,提高其整体素质,使其就业领域较宽,就业难度较小,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盲目性就会相对地得到克服和减少。
3.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不能仅限于全民单位职工,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其扩大到集体、私营和个体企业中去,覆盖所有员工,包括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充分体现社会保障的社会性原则。其方法可以参照全民企业的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办法,在所有企业中按照职工人数提取一定的社会保险基金,使从农村转移出来已在各类企业中得到就业的劳动力都能享受到养老保险和失业救济。这样,就可以减少就业波动。同时,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严格执法,维护进城务工劳动力的合法权利。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业投入,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增强农业就业能力
异地转移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是,如果我们忽视了农村这块就业天地也是十分有害的。至少在本世纪内,特别是农业现代化程度还不很高的情况下,农村仍然是农民就业的广阔天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应该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放宽农业政策,增加农业投入,搞好农业服务,这是创造农业就业岗位的有力措施。在制定相应的农业政策方面,只要是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充分开发和合理使用劳动力资源的都应当允许,并以此为准则进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增加农业投入上,一方面要靠国家财政增加支农资金,另一方面要合理使用农业的积累资金,将其积累资金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向流动。通过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能够不断扩大就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途径,如强化农田的基本建设,改造荒山荒湖荒滩,实行集约化经营等。这些就地消化的做法已在全国许多地方进行了试点探索,而且收到了有益的效果。
实践证明,农村就业能力的提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加快农村集镇城市化建设,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的必由之路
大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农村就地吸收转化也只是一个方面,真正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发展乡镇企业,加速农村集镇城市化建设是其必由之路。
1.扩大乡镇企业规模,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在国民经济中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乡镇企业,就是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的发展又反过来吸纳了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到80年代末,我国已有近7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就业。在有些地区,由于乡镇企业发展较快,不仅解决了本地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而且还出现了吸纳外地劳动力的可喜局面。但是,就整体水平而言,目前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规模经济效益不高,加之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大多数生产工具陈旧,投资分散,消耗大,污染严重,妨碍和制约了乡镇企业的长足发展势头。因此,乡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须扬长避短,搞好规模经营,质量上等级、技术上水平、产品上档次,使乡镇企业的发展再上新台阶,更多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2.加速农村工业化和农村集镇城市化建设。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和农村集镇城市化建设。实践证明,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不可能拿出很多钱,只能靠大力改革投资体制,开辟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新路子。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鼓励农民自带资金进入集镇办厂开店,务工经商,参与小城镇建设。我国目前有1万余个成建制镇,3.7万个集镇,如果完善其基础设施,真正实现城市化现代化,那么,这些小城镇将成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的主要场所。因此,为了促进农村集镇城市化建设,一是要持续稳定高速地发展乡镇企业,引导其向集镇集中,逐步连片形成工业区,提高乡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整体效益;二是要大力兴办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加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三是要根据当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发展农村旅游业;四是改善户籍管理制度和人为隔离城乡的种种措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外地和小城镇转移创造条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