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4月4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环境艺术与现代化建设
周干峙
近10多年来,我国以世界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一个大范围内进行空前规模的经济建设。全国每年建成住宅和公共建筑面积都要达2亿平方米左右。几十亿平方米房子在短短几十年内拔地而起,这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由于快就有不少不足和不理想的地方。为了适应国家迅速发展的需要,提高我们的建设水平和环境艺术水平,我们成立了中国建设文协环境艺术委员会,最近还搞了“中国当代环境艺术优秀作品评选”。对近年的城乡建设进行了回顾,评选出了10个优秀项目。
我们搞建设工作要有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即重视环境问题,这应当包括要造就一个好环境,还要使它能够持续发展两个方面。这是本世纪以来总结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经验,通过1990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地球最高会议(EerthSummit)发表的环境宣言可以看出来。人类对建设工作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而要达到几乎所有国家取得共识,又要有一个不容易的过程。可以回想,一次大战以后,30年代在范围比较小的欧美国家,总结了当时建筑和城市发展经验,产生了一个《雅典宪章》,这是工业化以来首次认识到建筑不是孤立的现象,必须考虑城市整体问题,因此提出了城市的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是人类对建筑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后来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又回过头来总结历史经验,发展了《雅典宪章》,产生了《马亚比丘宪章》,这是在雅典宪章基础上提出,搞城市建设不仅要看到经济、技术,还要看到文化,也就是精神文明建设问题。这是本世纪内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地球最高会议,150多个国家首脑参加的会议,形成一个宣言。宣言提出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人类发展的根本问题,一切建设都应当考虑和遵循这个原则。这是人类对环境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里程碑。
70年代初,一些学者已经提出生态问题、城市文化问题和城市的许多其他问题,而且意识到在建设工作中应当把空间的一些要求和时间的一些因素结合成一个整体来考虑。环境问题包括空间上许多不同的层次、可持续发展主要是考虑时间的长链,在历史长河里考虑总体效益,不要造成顾此失彼、前后失调的现象。这是历史的总结,讲出了一些我们过去认识不够的地方。过去我们总认为世界大得很,多一两根烟囱、少一两片树木没有什么关系。现在的观念改变了,人们知道从生态角度看,生态链条是非常脆弱的,搞不好就要受到惩罚。很多事情不能只考虑一事一时。一事一时可能什么都好说,但是过了若干年就发现,有些做法是经不起考验的。现在讲持续发展,还把防灾考虑在内,不考虑防灾不行。
最近神户的地震是个很大的教训,说明城市生态链十分脆弱。神户是日本一个很现代化的城市,对防灾曾给予很高重视,但是这次地震损失惨重,恢复起来很困难,说明我们在科学技术、规划设计上对持续发展,对防灾考虑还有缺欠。必须考虑环境,必须考虑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很显然,由于我们发展时间短,缺少经验,我们做的顾此失彼、前后失调的事还是不少的。
如,我们的城市建设越来越密,这是个普遍的很大的问题。由于近年刚刚发现土地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有力的推动城市改造和更新的重要杠杆。但是如果追求过高的密度,城市人口密度就提高,城市建筑密度也提高,跟着而来城市交通密度也提高,这样我们的城市生活环境就走下坡路。从防灾角度来看,也有很多问题难以解决。还有重要的一点,是精神文明因素,如果建设现代化,而安全无保障,文化低劣、道德沦丧,也不能为人们接受。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我们在从事任何开发建设时,不能仅注意经济问题、技术问题,还要注意社会文化影响问题,即不仅重视硬件条件,还要注意软件条件。最近,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由于开发冲击了文物保护和风景名胜。这方面矛盾很多,城市房子越来越多,侵占绿地、水面的情况也很突出。去年总的城市绿化指标是增加了,但按人口平均的绿地指标减少了零点几。这些显然不符合城市持续发展的要求。
另外,有些建设项目与周边关系发生矛盾。如很多酒店都占城市里最好的位置,与交通有矛盾。
总之,要努力加强我们规划、设计的环境与持续发展观念。不考虑这一点就谈不到长远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这是提高我们今后建设水平的一个要害问题。
1984—1994年,是环境艺术观念在我国崛起和发展的年代。1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我国城乡建设规模和速度是空前的,城市的居住、生活、生产、学习、体育、商业等各类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提高整个环境设计质量和艺术水平成为当务之急。


第12版(副刊)
专栏:

  《老城》观摩研讨会在京举行
由齐齐哈尔日报社新闻培训中心、吉林省亨达经济贸易发展公司、长春电影制片厂电视片分厂联合录制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老城》,日前在首都文采阁举行由文学、影视和新闻工作者四十余人参加的观摩座谈会。
与会同志肯定了这部电视剧在反映改革开放中人际关系和思想感情上的深层变化以及艺术上的有益探索,也提出了一些诚恳的意见。
(同吾)


第12版(副刊)
专栏:

  电视剧《第一护理组》正在加紧拍摄
为迎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和国际护士节的到来,一部以某医院临时住院部为背景,反映护士们平凡中见非凡的工作的十四集电视连续剧《第一护理组》正在紧锣密鼓地摄制。
本剧以轻喜剧的形式,从第一护理组这个侧面反映出了社会变革的八面来风和时代飞速发展给人们生活、观念带来的变化。
本片由云南电视台、北京燕兴广告公司、北京市青少年音像出版社联合摄制。导演刘斌,主要演员分别由吕中、田岷、郭涛、刘赫男担任。
(阿童)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抓好“脑袋子”
杨洪立
一位名叫李凡一的老太太,将自己与老伴省吃俭用共同积攒了40年的10万元钱,通过组织捐给了“希望工程”,为那些贫困失学的孩子献上一颗爱心。不料,老太太这一懿行壮举,却引来了不少麻烦,有人更是风言风语,说老人“沽名钓誉”,“脑子有病”。
读了以上这则报道,在为李老太的行动所感动所敬佩的同时,也不由对那些吹冷风放暗箭者感到气愤和悲哀。报道的标题是《究竟谁病了?》,这个问题提得好。
其实,答案很明白也很简单:有病的不是李凡一老人,而是那些嘲讽老人“脑子有病”的“聪明人”。这种病态心理目前在社会上还相当普遍。拾金不昧者遭到猜忌;路遇不平挺身而出者受到嘲讽。长此以往,正义得不到弘扬,就会让那些邪恶的东西横行霸道。比如,武钢第二职工医院医生纪光伟,是个多次获荣誉称号的好医生。他却因坚持廉洁行医,三次据收一病人家属送的红包,反而遭到病人家属的刀砍,头部及左手多处受伤。你说这多么可悲,可怕!
产生这种病态心理的原因何在?有人说,这是在社会上不正之风侵害传染下所形成的一种“流感”。它使人鼻子不通,味觉失效,香臭不分,是非倒置。还有人从经济因素进一步探讨,认为是金钱第一、物欲至上思想的反应,是不能正确看待市场经济而形成的一种“富贵病”。这些思辨大有道理,说明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确实更应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应在全体人民中大力进行理想、道德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在全国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83岁高龄的著名岭南派画家关山月发言指出:在抓好“米袋子”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人的“脑袋子”。在场的江泽民总书记当即大加赞同,说关老的这个“脑袋子”的提法讲得很好。这“两袋子”的说法,其实质就是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意思。不然,“脑袋子”有了病,“米袋子”垒得再高,也达不到现代化的“南天门”。而且“脑袋子”一旦出了毛病,诊治起来更加困难。
外国哲人赫尔岑说:“饥饿只要一块面包就可以医好,饱的毛病可没有这样好医。”蒙田则认为,“财产之匮乏容易补足,精神之贫困则无法弥补。”这些话都说明,防治头脑里、精神上出毛病,诊治思想上心理上的病态,确实非常必要,极其重要,特别是在今天。


第12版(副刊)
专栏:

  大地书讯
一套包括《字画》、《陶瓷》、《钱币》、《邮票》、《玩石》在内的收藏知识小丛书日前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李晓晶)


第12版(副刊)
专栏:

“恒安杯·巾帼风采”散文征文启事
巾帼不逊须眉,古今英杰辈出。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中国女性,在改革开放的涛声中,尽展风流,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充分展示时代强音中当代女性勤奋工作、勇于探索、顽强进取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书写她们崭新约丽的人生篇章,反映她们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的积极贡献,为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古老的北京召开献上一曲欢迎的乐章,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此,本报文艺部与全国最大的妇女卫生巾生产厂家——中国明星企业恒安集团将携手举办“恒安杯·巾帼风采”散文征文活动。
征文要求以散文形式(包括特写)反映我国巾帼人物多姿多彩的生活和突出业绩。可以写群体或个人,也可以写名人女杰或凡人小事,因为排天巨浪与浪花一朵都能折射出祖国日新月异的历史性变化。文章角度要新颖,内容须真实(真人真事须经有关部门审核并加盖公章);文字力求精美、凝练,篇幅要短小(一千五百字以内),做到文情并茂,富有意韵。
征文来稿将择优选登;征文结束后,将聘请有关专家担任评委,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篇,并予以奖励。
征文时间为一九九五年四月二十日至七月二十日(七月五日截稿)。
欢迎广大作家和业余作者踊跃参加这一征文活动。来稿请寄:人民日报文艺部“恒安杯·巾帼风采”散文征文组,邮编:100733。恕不退稿。
人民日报文艺部
福建恒安集团
一九九五年三月二十四日


第12版(副刊)
专栏:

中日青年交流中心鸟瞰(主要设计者:李宗泽 黑川纪章)
李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