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4月2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神圣之地
张孟仪
一位俄罗斯妇女身穿一件有点脱色的呢子大衣,冒着严寒,长时间地坐在圣彼得堡一座墓地前的木凳上。40多年前的那场残酷战争,夺去了她亲人的生命。她面向着那一片片高高隆起的巨大的长方形群墓。在那长满青草的墓地前放着一束洁白的鲜菊花,周围是那么阴沉,那么寂静,仿佛大地都在默默地聆听着她那无言的倾诉……
多年以后,每当我想起这一情景,就仿佛又回到当年我曾经为之震撼的那块神圣之地。
列宁格勒(现改名圣彼得堡)彼斯卡廖夫公墓既是这座城市居民心头上一个无法愈合的伤疤,又是他们不屈精神的象征。这里长眠着在卫国战争中英勇牺牲的47万名战士。
1941年7月,德国法西斯集中了40多个精锐师准备入侵列宁格勒。希特勒决定要从地球上消灭这座城市,建议用高射炮和连续空袭封锁它,把它夷为平地……然而,英勇的列宁格勒人奋起抵抗。虽然整整3个冬天没有燃料,没有水和电,在饥寒交迫的威胁下,列宁格勒人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的岗位,经受了巨大的考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这座城市被围困的900天中,敌人扔下了20多万颗炸弹,1.6万多人被打死,3万多人受伤,60多万人饿死,70多万人无家可归,每3个城市居民中就有1人牺牲。然而,列宁格勒人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使这座城市成为不可攻破的堡垒,迫使敌人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策略。
我站在公墓广场上看着两旁一片片又宽又长的群墓,它们就像一支1万人、2万人的英雄方阵。这些英雄们安息在这块土地下,既没有墓碑,也没有名字,墓地前头只标明着《1941》、《1942》、《1943》……这就是几十万人的墓碑,那永不熄灭的火焰就像英雄们永远跳动的心脏和永不消逝的灵魂。墓地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宏伟的祖国——母亲铜像。她慈祥、从容地向那令人悲伤而又庄严的墓地走去,给她的英雄儿女们献上一束倾注着亿万人思念的鲜花。在祖国——母亲铜像旁边是一座英雄的群体大理石浮雕,上面刻着这样一段诗句:
这里安息着许多列宁格勒人,
他们中有男人、女人和儿童,
和他们在一起的还有近卫军战士。
他们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捍卫着您——列宁格勒,革命的摇篮。
我们无法一一列举他们崇高的名字,
他们就是这样长眠在这里。
但是,这些墓碑告诉人们:
谁也不会被忘记,什么事也不会被忘记。
墓地、铜像、雕塑、诗句和那簇永不熄灭的火焰汇成一体,就像一组悲壮的安魂曲,使人们受到一种庄严、神圣和崇高的情感体验。
正是这块神圣之地,牵动着千万人的心。每逢“5·9”反法西斯胜利纪念日,人们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缅怀亲人和战友。鲜花像海洋一样覆盖着墓地广场。
“谁也不会被忘记”,这句名言已经成为人们对战争的记忆和对那些为了保卫祖国而献身的英雄们崇敬之情的表达形式,体现着一种崇高的民族精神。老年人在这里聚会,回忆他们共同渡过的战斗岁月;学生们在这里举行各种庄严的仪式,表示他们继承烈士遗志的决心;青年男女举行婚礼时到这里献上一束鲜花,以感激老一辈革命者为他们创造的幸福生活。随着时光的流逝,经历了几代人,然而这种高尚的精神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每当我回想起这些情景,一股难以抑制的激情像潮水一样冲击着我的心灵,引起我许多感想:没有过崇高感受的人是可怜的,没有精神追求的民族是可悲的。今天,当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也应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爱国主义教育不应是空谈或口号,而应被赋予更多的精神内涵和感情色彩,社会应该营造一种气氛,寻求并形成表达某种特定感情的形式,使人们内心的神圣感、崇高感和责任感得到体验。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世界一角

  米尔巴特
袁鲁林
米尔巴特是中国和阿曼两国传统友谊的见证,是我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时远航东非的重要港口。
在公元四五世纪至十四五世纪期间,米尔巴特曾是阿曼南方佐法尔地区的首府,在现在的首府萨拉拉东部约70多公里处。它面向一望无际的阿拉伯海,背靠盛产乳香的沙姆赫山区,是古代乳香贸易的集散地之一。许多沙漠商旅牵着骆驼经过也门,把乳香运往叙利亚和伊拉克,再通过红海运往埃及和罗马。米尔巴特也是著名的阿拉伯马的交易地,“米尔巴特”的意思即是“马群集合的地方”。当时,米尔巴特的商业非常发达,商铺密集,街市热闹,居民富裕,当地人的财富大都来自乳香、丝绸和阿拉伯骏马的交易。
明朝初期我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时,曾3次抵达米尔巴特,中国史籍上称米尔巴特为“麻罗拔”或“马赫拉”。郑和向佐法尔国王赠送了珍贵的丝绸和瓷器,得到国王的高度赞赏,并传谕国人拿出乳香、没药等香料和中国客人进行交易。佐法尔国王也曾3次派遣使节携乳香、没药、苏桧油和安息香等名贵香料和药材回访明朝政府,这是中阿两国政府正式交往的开始。郑和的助手马观和费信到麦加朝觐,据说就是从此地出发,由当地人引道,通过阿拉伯大沙漠到达麦加的。马观所著的《瀛涯胜览》、费信所著的《星槎胜览》都叙述了上述盛况。
如今,米尔巴特已全无昔日的繁荣。经过千百年的变迁,米尔巴特已变成一个仅有近千户人家的渔村。据说,由于长年干旱无雨,缺乏饮水,许多当地人不得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了。但米尔巴特还保留着古老独特的建筑,令旅游者赞叹不已。沿着半月形的海湾,并行着一条长长的街道,街道很窄,只有三四人宽。街道内侧有幢幢住宅和庭院,紧密地相依在一起。住宅大都是两层建筑,门窗精雕细刻,花纹图案迥异。窗是格子形的百叶窗,可随时开启,海风吹进窗,室内非常凉爽。大门都是沉重的木门,门上有了道横铁,配上铁栓铁锁,非常牢固,门的上部也有小型的格子窗,可窥伺外面的动静。外墙都抹成乳白色或灰色,有的正墙面还有突出的小圆点。据说这是阿曼古代建筑的典型风格。
在一个广场中心,有一座高大的古堡式的房子,传说是过去的海关,是古代乳香贸易留下的唯一纪念物。那时,这座房子热闹非凡,从中国、印度和埃及、罗马来的商人进进出出,交纳税金,是佐法尔国王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现在,房子二楼已经坍掉,只剩下一些框架,庭院内尽是乱石碎砖,已长期无人居住。
村子的山头上雄踞一座3层古堡,高约15米,可容纳二三百个守卫,门前立着两尊老式火炮,威严凛然。这里住着世袭的酋长,是米尔巴特州的行政中心,现任州长就在这里办公。古堡上飘着阿曼国旗。古堡对面的山头上有个瞭望塔。这些坚固的堡垒护卫着米尔巴特,曾在抵御敌人入侵时立过汗马功劳。
在米尔巴特市区附近,有座清真寺,已有800多年历史,是阿曼古代学者本阿里的神庙,很多阿拉伯人每年都到此朝拜一次。清真寺两侧是一大片墓地,一些古代学者和诗人就长眠在此。
现在,米尔巴特大约有1万多居民,成年人大多是渔民。海湾内停泊着带引擎的渔艇,沙滩上晒着渔网和打捞上来的沙丁鱼。晒干沙丁鱼可喂骆驼和马,也是牛、羊的好饲料。为发展米尔巴特经济,佐法尔政府修筑了公路,建立了学校和医院,提供了电力,改善了饮水条件,提高了渔产品的收购价格,使当地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冷战后
——外交官当推销员
徐步青刘华新
在美国驻韩国大使官邸的绿色草坪上,美国大使手拿一杯鸡尾酒,与前来赴宴的贵宾们大谈美国新型福特汽车的技术如何之好,价格如何便宜。这番话很像一名汽车推销商在做广告。
提起外交官,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翩翩的风度和雄辩的口才。然而,冷战后的外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战的威胁减弱,经济已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因此,当今的外交官必须具备经济头脑。德国《经济》周刊的一篇文章报道,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外交部制定了几项准则,即今后更多地向国外派驻经过良好训练懂经济的人才,如德国驻华使馆将增加一名熟悉高速火车的专家,因为德方了解到中国对高速列车感兴趣;为现任外交官开设外语、国民经济以及对外贸易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班;外交官在驻在国应广泛联系有名望的经济界人士;积极协助本国企业得到驻在国的各类招标机会;对重大合作或出口项目,应敦促国家领导人亲自出马,帮助化解本国与驻在国存在的贸易和投资方面的争执等等。
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是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争夺市场,经济利益已成为各国外交的重点。德国新派驻中国的大使康拉德·赛茨在赴任前说,作为大使应具有经济头脑,我到中国的主要任务是与中国建立良好关系,服务德国经济。英国外交大臣将促进出口作为衡量外交工作好坏的标准。美国外交官必须遵守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七项工作准则。
事实证明,经济已成为当前国际交往中的重要内容,不仅外交官必须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努力工作,即使各国首脑出国访问时,也从不忘带上大公司的经理、总裁或有关专家,为开拓国外市场,推动经济交往而开展外交。如今,经济外交已成为争夺市场的重要手段。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做客蒙古包
敖其尔
盛夏,纳莱河畔,百花盛开,百鸟争鸣,一座座乳白色的蒙古包犹如散落在草原上的珍珠。
当我们来到纳莱河畔两座白色蒙古包前时,海拉老人早就等候在那里。他中等身材,身穿红色蒙古袍,人不胖不瘦,看来很结实。“听说你们要来,我就一早等到现在。”我们用蒙古礼节互相问候后进了蒙古包。海拉老人拿出精致的玛瑙古壶热(鼻烟壶)递给我。我不会吸鼻烟,用蒙古礼节闻了闻古壶热,向上举了一下,双手捧给老人。蒙古包内有大彩电、收音机、缝纫机,还有发电机。桌子上摆满了面包、糖块、奶皮子、奶酪。蒙古牧区与中国牧区生活习惯不一样。他们一般不喝奶茶,更没有花茶、红茶。客人来了喝马奶酒和酸奶,第一碗必须一次全部喝完。
海拉老人今年63岁,在纳莱河矿区商业部门工作了30多年,1990年退休。按过去的惯例,老人可在矿区找一套住房安度晚年。可是海拉老人另有打算。当年他在纳莱河畔盖起两座漂亮的蒙古包,现在海拉老人有20多匹马、20多头牛,近200只绵羊。今年遇上好年景,再加上老俩口的勤奋劳动,又增添了50多只幼畜。
喝过了3碗马奶酒,海拉老人的儿子普日布扎布高兴地站了起来:“给中国客人唱一支歌,敬一杯酒!”他边说边唱起蒙古民歌“蔚蓝的杭盖”:“白云缭绕在杭盖上,森林像绿色海洋,树上花朵飘溢着清香,争相落在人们的身旁……”海拉老人5个孩子中有售货员、厨师,还有做买卖的。普日布扎布是老大,33岁,在纳莱河矿区工作,今天休假碰巧在海拉老人家。普日布扎布对我说:“我们国家正处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困难时期,打破了旧的规章制度,牲畜归个人和企业承包。现在蒙古很多人要求学一门专业技术,自食其力,寻找发财之路。”他接着说,今年他打算自己办一个小型工厂和蔬菜基地。
“俗话说‘鸟的美在羽毛,人的美在勤劳’,现在懒人过不好日子,靠自己的双手,才能发家致富。”海拉老人解释。海拉老人在纳莱河矿区用100万图(约合2万元人民币)购买了十间木屋作茶馆。今年准备扩大经营范围,搞“多种经营”,增加旅店、小卖部、手工艺品服务部等。实际上这几年海拉老人自己加工牛皮,编制马绊、马嚼子等在自由市场上出售,赚了不少钱。近两年,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蒙古人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请客人品尝我们的特产。”主人说着端来香喷喷的“洁尔赫格”。“洁尔赫格”是用烧红了的石块烤出来的羊肉,味道鲜美可口。蒙古人说,喝“洁尔赫格”汤能治多种疾病、有提神补养之功能。这时海拉老人举起酒杯说:“你是到纳莱河畔的第一位中国记者。蒙古有一句名言:‘相识前犹如山南海北陌生人;相识后恰像亲兄爱弟知心人’。我们两国山水相连,人民永远友好,来,我们共同干一杯!”“祝愿蒙古繁荣昌盛,人民幸福”……美好的祝愿,友好的谈话充满了蒙古包。
在蒙古,到别人家做客都带一些礼物和礼品,这已形成一种礼节。我拿出中国酒和中国烟给海拉老人。老人仔细看了看内蒙古产的“大青山”牌香烟,惊喜地问:“内蒙古也会产烟卷?”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很多蒙古人不了解中国,不了解中国内蒙古的发展。我对老人解释说,内蒙古不但有卷烟厂,还有乳品厂、电视机厂、重工业城市……老人连声说:“好,好。”这时普日布扎布说:“我没有去过内蒙古,很想去中国看一看。”我举起酒杯说:“欢迎你们到中国去,欢迎到内蒙古做客”。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水下分娩
王若愚
不久前,’95水下分娩安全和技术国际研讨会在伦敦举行。来自巴西、斯里兰卡、波兰、俄罗斯和日本等国的医疗专家在会上各抒己见。
说到水下分娩,虽然在许多发达国家有些实例,但仍属新型且有争议的分娩方式。调查报告显示,不少产妇支持水下分娩。一位名叫凯茜的女士说,她的第一个孩子就是在水下诞生的,当时一切都非常顺利,没有大的痛感,她甚至说整个生产过程令人愉快。而生第二个孩子时,由于没有水下分娩的位置,凯茜只好按通常的方式生产,结果她不仅吃止痛药,还动了紧急手术。相比之下,她觉得水下分娩要轻松得多。
近年来在许多国家,越来越多的妇女主张采用所谓的自然分娩法,其中就包括水下分娩,建议设置专门的水下分娩池。一位医生认为产妇应当像海豚一样在水下游动着生产。
不过,在英国和瑞典曾发生过在水下分娩的严重事故。一些医学界人士也对水下分娩的安全性、特别是消毒及如何防止感染等问题提出了质疑,认为婴儿可能在出水之前就开始呼吸,这样婴儿就可能被呛死,而池水也可能被污染从而传染给婴儿和产妇。
医生苏里·塞纳是在斯里兰卡第一个作水下接生的大夫,他认为水下分娩在发展中国家是无法推广的。苏里·塞纳医生认为,除了技术和安全问题之外,最大的问题是建造专门的分娩池需要一大笔资金,况且要保持池水的卫生标准,没有一定的财力是难以做到的。他接收的产妇家里都有私人游泳池,而有私人游泳池的家庭又有多少呢?看来,对于大多数妇女来说,像海豚一样在水下生产还是一件遥远的事。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在欧洲一些城市的街头,人们常常可以看到巨型棋盘和棋子(如图)。这种棋至少具有以下三个优点:其一,可以美化城市,点缀空间,与雕塑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二,可以给好弈者提供一个“拚杀”的场所;其三,下这种棋,既是斗智,也是角力。对弈者在绞尽脑汁的同时,还要劳其筋骨,搬动硕大的棋子,于是,棋盘也就变成了“运动场”。
图为瑞典街头上的国际象棋。刘大明摄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新式“失业者”
图中文字为:新技术可以让我全天在家工作了。唉,我被“解雇”了。 摘自英国《经济学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