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4月2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发挥科技作用促进经济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在实现“一个龙头、三个中心”战略发展目标的进程中始终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首要的位置,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加速推进国民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几年来,我们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逐步提高。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大力培育和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产业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不仅是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在确定上海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目标与任务时,明确提出要把高新技术和新一代支柱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几年来,我们充分发挥上海的科技优势,坚持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采取多种鼓励政策,进行大规模的结构调整,促使科技机构和科技人员进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积极寻求拥有高新技术的国际大公司合资和合作,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使通信、计算机、激光技术、现代生物和医药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并带动了电子、冶金、化工、汽车等一批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新一代支柱产业。目前,汽车、电子信息设备、电站成套设备、石油精细化工、钢铁和家用电器六大高新技术和支柱产业的总产值已经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4%,成为上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与此同时,加快高新技术向传统工业的渗透、扩散和辐射,重点围绕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中具有普遍性、关键性、基础性的技术难题,通过实施各种科技联合攻关、引进技术国产化计划和工程,组建一批重点行业或企业的工程研究基地、技术开发中心,使上海一些主要行业中的一大批企业能运用高新技术组织生产,主要生产装备、工艺制造技术和产品接近或达到国际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现在,上海平均每天有50多项新产品问世,工业产品以每年18%的速率更新换代,而且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此外,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方面,根据上海现有的条件和优势,瞄准世界学科前沿和高新技术研究的制高点,精心选择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领域中对上海社会经济推动力强、渗透面广、影响重大的课题作为主攻方向,确定有限目标,组织精干力量,加大投资强度,力争取得重点突破,从而为上海经济、科技长远发展保持后劲。
我们设想,通过三年的努力,现代通信工程、计算机及其软件、现代生物工程及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要提高到10—15%,六大支柱产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要达到50%以上。到本世纪末,高新技术主导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总值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0%左右,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目前的30%左右提高到50%以上,进一步促进上海的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发展。
优化科技综合资源配置
近些年来上海科技改革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现有的科研机构和科技队伍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分流。以资产为纽带,通过各种经济手段和方式,促进一部分开发型的科研机构进入大企业(集团);通过改制、改造和改组的形式组建科工贸一体化的科技企业(集团);对科技队伍进行适当的分流,采取放手搞活的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围绕国内外市场和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运用自己特有的科技成果创办各类科技企业。二是调整科技投入结构,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根据世界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在科技投入总量逐年增加的基础上,逐步调整投入的结构,转换投资的运行机制。通过建立自然科学基金、各种专项基金、专项贷款、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等方式,加强对基础研究、应用和开发研究、社会公益性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同时,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和支持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和外商对科学研究、科技成果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我们希望通过“九五”期间的改革和发展,到2000年实现这样一个总目标:地方政府对科技投入的强度,从目前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5%提高到2.5%左右;在全社会对科技投入的总量中,地方政府约占20—25%,企业约占50—55%,社会团体、个人和外资约占20—30%;初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主体的科技投入新体制。
   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社会环境
科技人员不仅是科技知识活的载体,更是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上海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近百万专业人员是我们最为宝贵的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员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始终是市委、市政府非常关心的问题。这些年来,上海深化科技人员管理制度的改革,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为各类科技人员提供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武之地,创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环境。我市评选和表彰了两届共14位学术造诣较高、在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而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功臣;实施“科技启明星计划”,上百名学有所成的、有才华的科技青年的研究工作得到特别资助,使他们在学术研究上取得较快的进展;设立各类科学奖和基金,吸引各类优秀科技人才,实施跨世纪人才培养工程,建立学科带头人培养的责任制,使一批高层次的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采取优秀科技骨干特殊津贴等措施,逐步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提高科技人员的生活待遇。通过这些工作,发挥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青年发展报告》面世
青年的社会地位不断上升对社会现状满意度逐步提高
本报讯记者祝华新报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新近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报告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的十几年是中国青年人口素质发展的一个高峰阶段,青年的社会地位呈上升趋势,青年人在社会变迁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人们普遍承认。
由全国二十几位学者联袂完成的这份报告举例说:在劳动力市场上,青年劳动力的价值不断提高,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甚至成为主力军。在某些开发区和特区中,青年人口所占比例之高十分惊人。在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引导下,青年人在经济竞争上的优势日益显著。在科研领域中,80年代以来新培养出来的大批青年科技人员迅速得到提拔,已挑起大梁。在文学、艺术领域青年人才辈出,特别是在近几年急速扩展的大众传媒、市井文化中青年人正在接近于主导地位。青年还因为人数众多、最具消费能力,成了商品市场上的宠儿和商品经济最重要的服务对象。
在70年代末,青年群体与主流社会的“代沟”曾经是热门话题。这份报告在大量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归纳出一个耐人寻味的变化:社会对青年人的吸纳能力不断增强,青年对社会现状的满意度也在逐步上升,代际冲突趋于缓和。这一方面是由于成年人的价值体系也在变革之中,从而开始学会尊重和理解青年人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提供给青年大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参与的机会,当代青年有了一显身手的更为广阔的空间,从而导致偏离主流文化的思潮日益消退。
近些年来,关于青年的发展状况,也曾有过从某些方面进行探讨的报告面世,但从综合、系统的角度作出准确的描述和分析还是第一次。由单光鼐研究员、陆建华副研究员主编的这份报告包含青年人口、教育、就业、恋爱婚姻、生活方式、价值观、组织与团体等16个分报告,全文59万字。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陆学艺所长称赞它的发表“将填补我国青年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加强实践提高技能
培英职高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
本报讯近年来,广东省台山市培英职业高级中学,始终把“加强实践、提高技能、服务社会”作为办学宗旨,培养了近2000名各类专业的毕业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成为生产第一线的骨干,受到了社会的欢迎。
台山市培英职业高中于1988年正式成立。该校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开设了服装制作、家用电器、机械、财会、文秘、化工、电脑等专业,同时开办了一些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的短期训练班,与市劳动服务公司合办“就业培训中心”,实施就业前培训,推动了全市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该校为尽快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各种实用技术人才,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具体做法是:改革教学计划,调整课程设置。砍掉一些不必要的文化课,把专业课增加到总教学时数的50%—60%。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的比例调整为各占50%,使专业理论课、实践课以及文化课的比例为3∶3∶4。针对专业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技能训练。如服装专业,每教完一款服装,就组织学生实习,到了第三学年,就集中时间完全按制衣行业的“大流水”、“小流水”的办法进行“实战”训练,学生毕业后,进工厂、企业,不管派其负责什么工序的生产或管理,他们都能立即上岗,很多学生已具备二、三级水平。家电专业,平时学生在校进行整机训练,包括安装、调试、检修等。同时,每学期用两周左右时间上街设摊为民服务,修理各种家用电器,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技能。其他专业也根据各自的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操作水平。(玉凤培英)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乌蒙山的大喜事
全国第三所“手拉手”希望小学在云南彝良落成
本报讯一座凝聚着全国小朋友深情厚意的新学校,日前在60年前红军经过的革命老区——云南彝良县洛旺乡云丰苗族村落成。这是全国少工委、文化扶贫委员会、中国少年报社、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单位组织全国小朋友用压岁钱创建的,是继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小学、河南光山县王大湾小学之后,全国第三所“手拉手”希望小学。老将军杨成武题写了校名。
4月20日,是彝良县洛旺乡云丰苗族村历史上最热闹的一天。山寨内外近4000名苗、彝、汉族小朋友和乡亲们,走山路,过水路,一大早就赶来参加小学的落成典礼。身着彩色民族服装的苗族青少年,用香甜的米酒和欢快的芦笙舞,迎接远道而来的上百名客人。
新学校建在云台山下、白水江畔,外观十分漂亮。白色瓷砖的楼面闪闪发亮。楼面上,两只巨手托起一轮红红的太阳。学校占地2.5亩,3层教学楼有1000平方米,能容纳9个班的500多名学生上课,总共投资近60万元。其中,有全国小朋友的压岁钱20万元,北京保利大厦、云南省卫生厅、云南省和昭通地区民委、昭通卷烟厂等单位集资近40万元。青年英雄徐洪刚为家乡的小学捐了3000元。
洛旺乡的500名小学生从此告别了低矮潮湿的教室。一位年过7旬的老大爷感慨地说:“祖祖辈辈都盼着给娃们盖个新学校,如今盖得这么好,我做梦都没想到!”
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在贺信中说:“在毛泽东同志著名的诗篇《七律·长征》书写60周年的日子里,全国小朋友用压岁钱建造的‘手拉手’希望小学,在当年红军经过的乌蒙山革命老区落成了,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今天,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是一次新的长征。全国各民族的小朋友手拉手,把团结友爱的种子播撒在乌蒙山革命老区,就是在新的长征路上迈出的扎扎实实的一步。”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少工委主任袁纯清在贺信中“希望老区的少年儿童,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热爱祖国,勤奋学习,成长为家乡以至国家的有用人才。”
彝良县委书记陈家朝担任这所小学的校长。他聘请中国少年报社的“知心姐姐”担任校外辅导员。(卢勤殿勤仁彬)(附图片)
上图:“中国少年报社赠送的鼓号服真好看!”彝良县云丰苗族村“手拉手”希望小学的苗、汉族小朋友拿着从未见过的少先队鼓号服爱不释手。
下图:瞧,全国小朋友的压岁钱变成的新学校有多漂亮!这是乌蒙山老区——彝良县洛旺乡云丰苗族村人祖祖辈辈盼望的。 张志刚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国家教委发布暂行规定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管理有章可循
本报讯为给外籍人员子女在中国境内接受教育提供方便,完善对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管理,国家教委最近发布了《关于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暂行管理办法》。
国家教委在此次发布的《暂行管理办法》中规定:在中国境内合法设立的外国机构、外资企业、国际组织的驻华机构和合法居留的外国人,可以申请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学校及其工作人员和学生应遵守中国的法律和法规,尊重中国人民的风俗习惯,不得从事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学校不得在中国境内从事工商业活动及其他营利活动。暂行管理办法还明确指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招生对象为在中国境内持有居留证件的外籍人员子女;不得招收境内中国公民的子女;学校以实施中等(含普通中学)及其以下学校教育为限;开办学校,由申请人向拟办学校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科全)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成立
本报讯为适应培养我国石油、石化工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外经、外贸人才的需要,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于4月22日获准成立。
该院由石油大学原经济管理系、管理工程系和石油经济研究所等联合组建而成,其学科专业将在已有5个本科专业的基础上,再增设经济法、国际企业管理、外贸英语、投资经济学等4个新专业。(孙兴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高效轻型农药喷雾机问世
本报讯一种技术先进、使用方便的泰山—18AC型农药喷雾机最近由山东临沂农业药械厂研究开发成功,并通过专家鉴定。专家认为,该重要成果为国内目前同类产品中最先进的产品,是我国小型机动施药机械的更新换代机型。
这种喷雾机本来是这个厂的名牌产品,也是目前我国农村用量最大的小型机动植保机械,许多年来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特别是防治棉花病虫害中具有显著的优势,但是,这个厂为了进一步满足广大农民使用方便,他们群策群力,奋勇攻关,研制成了喷雾射程增大、雾化均匀、工效高、耗油率大幅度下降、整机重量减轻3公斤的更为先进的喷雾机。经过部分棉区进行试验,深受用户欢迎。(龙艾樱)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探索图书出版发行新路
首届特价图书联展将举行
本报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我国出版事业时常面对这样的问题:由于多种原因,出版社库存图书不断增大,买难、卖难问题仍未能较好解决。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西南图书公司承办的全国首届特价图书联展暨新版图书订货会将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首届特价图书联展将于6月27日—7月10日在重庆举行。届时将有上千家出版、发行单位会聚重庆,约五万种图书参展,使东、西、南、北、中全国范围的图书来一次大交流、大发行,既能使读者买到需要的、价格优惠的好书,同时又可使出版社抽活资金,为繁荣图书市场服务。
知悉全国首届特价图书重庆交易会即将举行,出版界、发行界大感振奋,仅北京地区就有42家出版社将参加此次交易会。(谢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