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4月27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时代报告

  学生罹患骨癌,老师悉心照料。画德与师德映出一句朴素的人生箴言——
“完善人品同完善作品一样重要”
郑铁军
在山东建工学校图书馆大厅里,34岁的刘玉安老师静静注视那座百平方米浮雕壁画《和平·进步·自由》。他的双眸凝视着壁画局部《牵马人》,牵马少年昂首迈步,健壮完美的年轻身形下,一双饱含力度的腿显示着少年英姿与踏遍世界的雄心。
模特的原型叫陶先勇,是刘玉安老师钟爱的弟子和助手。从初进学校时十四五岁的半大孩子,到能够参与壁画创作,相濡以沫的日子里师生深情自不必多言。而从壁画落成不久的1993年10月到1994年5月,刘玉安伴着这位19岁的男孩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半年光阴。
说不清是汗珠还是水珠,滴滴嗒嗒从刘玉安头上、脸上滚落下来……
陶先勇少年出门学画,家境困难。全家老小的生活全着落在父亲每月几百元的收入上。大勇入校时瘦弱的模样让人心疼,刘玉安常给他炒几个热乎菜,开开小灶。
陶先勇突如其来的厄运,源于一件小事:一次在家砍枣树时,他无意中抡斧砍中脚脖,当时没在意。后来腿疼发作,经查已患成骨肉瘤——俗称骨癌,不仅左腿被齐膝盖截去,癌细胞随时还有扩散的可能!
好好的孩子,就给耽误了。在充斥来苏水味的病房,刘玉安搂着这个残缺的躯体,不忍对视先勇近乎绝望的眼神。
经过一个多月的住院治疗,陶先勇病情稍稳。带着多天照料的疲惫,刘玉安求助多方,好容易搞到车接大勇出院。等来到医院,病床早空了,只有先勇的一张留言,说记住老师的话,一定自强自立。值班大夫讲,头天夜里,病人是给一辆拖拉机带出医院的,走时就披着件塑料雨衣。先勇刚截肢,伤口鲜皮嫩肉的,哪经得起折腾?刘玉安越琢磨越没法安宁,不行,得去看看!
车不知拐了几道弯,天黑才到先勇家。
推开破木头门,叫一声“先勇”,屋内一阵叽哩咕隆的棍子落地声,这是先勇听出老师的声音忙架拐起来……面对这个四壁透风,被褥潮得能捏成疙瘩的家,刘玉安鼻子发酸。夜里,他冻醒后辗转难眠,“下回来想着,怎么也得给先勇买条电褥子!”
乡间大道上,一辆别着拐杖的自行车特别引人注目。坐在车后的高个小伙子叉开双腿(准确说是一个半腿),哼着歌快活地搂紧同样高大的登车人。这是正去五里开外澡堂的刘玉安师徒——先勇生病后,每次洗澡的任务都落在老师身上。
 澡堂过道狭窄。先勇锯腿后最怕有水的地方——拄着拐一打滑就会摔着断腿,很危险。进澡堂,刘玉安俯下身子背先勇一步一挪。偌大个子弯腰弓背,加上先勇的分量,压得刘玉安直喘。搓背、洗头,事无巨细,一板一眼,说不清是汗珠还是水珠,滴滴嗒嗒从刘玉安头上、脸上滚落下来……
师父用小推车载徒弟逛遍石家庄的大商场,一双崭新的旅游鞋穿在了先勇的脚上。
每次去先勇家,刘玉安几乎都能碰到他拄着拐在村头等。天冷,他缩着脖子,眯缝着眼盼。刘老师明白,先勇等的已不全是他,也是在企盼希望。生命烛火在风暴里摇曳,先勇心中,老师就是他活下去的勇气,是生命的支柱!
为了治疗方便,刘玉安在先勇化疗的济南西郊医院旁的小旅馆给先勇租了间房。坐在小旅馆床头,刘玉安想了很多。是啊,给先勇治病不知花了多少钱,而自己三十好几的人,至今独身,四壁空空。有人打趣他:花数万块钱救孩子图什么?刘玉安想起在淄博窑场烧壁画时,每当春节到来,大雪封路,学生们从四方汇集,陪他一起过团圆年……由爱及爱,刘玉安在日记里写下:残疾人更应当受到全社会的爱护和帮助。
然而癌细胞丝毫没被人类亲情所感动,陶先勇的骨癌逐渐转移成肺癌,化疗过程缓慢而痛苦,先勇常因喘不过气脸憋得通红,又要承受化疗的种种副作用。此时的刘玉安奔走于各大医院求医问药也感到一个人力量的微弱,盼望外部的帮助。恰在此时,山东省电视台祝丽华导演带着一个摄制组慕名来看《牵马人》的雕塑原型。祝导原本想搞一部以壁画为主旋律的纯艺术片,见到这对患难见真情的师徒,决定跟踪拍摄报道。在这期间,接送先勇上医院一律用电视台的车,先勇再不用为漫漫治病长路而担心了。
转眼已是春暖花开的日子,经省文化厅的举荐,浮雕壁画名声鹊起。一大早,省台一行陪师徒二人去母校看看壁画。先勇撑着双拐,仰头看画上的自己,看着看着开始抽泣。牵马人依旧,画外人却不复有健全的身体。大家在心底产生一个强烈的共同愿望:给先勇装上条腿,让他能和同龄人一样痛快地在大地上行走!
一听说石家庄假肢厂康复中心有种专治骨癌手术后向肺转移的“灵丹妙药”,像是暗夜里划过的一线光芒,大伙兴奋地马上去挂石家庄长途。省电视台记者请河北电视台帮助联系,对方闻听老师救学生的事情很感动,立即安排专人接站。刘玉安拍着先勇的肩膀:“先勇,一定要让你好好站起来!”石家庄康复中心的王厂长很快安排好先勇住的病房,当天就召集医生会诊,商议治疗程序。河北电视台的记者老印跑前跑后,联系食宿,照顾这些从未谋面的陌生人,让刘玉安和陶先勇母子十分感动。
“老师,老师,快看我的腿,新腿!”摸着刚装好的假肢,陶先勇乐开了花。
为了庆祝行走希望的到来,师父用小推车载徒弟逛遍石家庄的大商场,一双崭新的旅游鞋穿在了先勇的脚上。
装上假肢,经过一段时间吃药治疗,先勇的病情得到控制,精神很好。刘玉安决定带先勇去看看他梦寐以求的首都。师徒两人放风筝放累了,相依着坐在天安门广场上,看熙熙攘攘的人流来来往往,翔鸽时起时落。有柔风送来远处清爽的气息,一切自然有序,让人留恋。
“怕(死)吗?”刘玉安轻轻地问。
“……想活着,再多看看……”陶先勇眯着眼一寸一寸打量这片天空。
19岁的陶先勇在刘玉安老师的怀里慢慢闭上了眼睛,将人世间最后一丝依恋留给了朝夕相处的老师……
“先勇不行了!”5月8日早上,接到先勇妈的电话,刘玉安直奔先勇家。陶先勇缩在椅子上直倒气,脸憋得紫红。这时候省电视台的车到了,七手八脚抬孩子上车,开往章丘县中医院。院里没有急救推车,情急之中刘玉安抱起先勇直冲急救室。
生命,生命,能不能留给19岁的陶先勇?
先勇一口气终于喘上来,只是仍不断倒气。大夫悄悄告诉刘老师:准备一下吧。刘玉安再一次背先勇来到水池边,帮他洗头。冲水、打肥皂,熟悉的动作,却不知还能重复几次?刘玉安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了。先勇要过镜子,穿上老师刚给他买的圆领衫,说“挺好”。5月17日早7点,19岁的陶先勇在刘玉安老师的怀里慢慢闭上了眼睛,将人世间最后一丝依恋留给了朝夕相处的老师……
刘玉安呆坐在那里,手托骨灰盒,想不出几小时前还会说话唱歌、爱眨眼的小伙子转瞬化作轻风飘入远空,永远离开了关心他、爱护他的人,永远……
1994年11月15日晚,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播出了山东电视台祝丽华导演的纪实片《壁画后面的故事》。亿万双眼睛都为刘玉安对陶先勇的真挚情谊所动。许多人流着泪打听:刘老师现在还好吗?同一个时刻,全国美术大奖赛评委,四十几位老教授、艺术家云集京城。招待所里,他们噙着热泪看完全片。刘玉安名为《和平·进步·自由》的壁画恰在参评之列。第二天一大早,老艺术家们相约一睹这幅凝聚着生者刘玉安与逝者陶先勇灵气的巨作。“头奖怎么能不给它呢?”三天后,该壁画一举摘取两项最高荣誉:文化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第八届中国美协美术作品大奖。
《壁画后面的故事》播出后,全国各地的信件雪片般飞入泉城。四川西南工学院的乔闻钟老师在信中说,我看到这个社会的风尚和我们民族本质善良的一面,刘老师就是所有老师的榜样!年逾古稀的老画家于希宁看过片子,老泪纵横。在省美术馆,老人颤颤巍巍握住刘玉安的手,说:“向你学习!”
在采访过程中,笔者曾问及刘玉安的将来,他深有感喟地讲:“在壁画故事里,我清晰地感觉到完善人品同完善作品一样重要。我现在这样做,将来也会继续下去!”(附图片)
病榻前师徒合影。刘玉安(左)陶先勇(右)
“牵马人”(浮雕壁画《和平·自由·进步》局部)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今日星座

  青春,在车厢里闪光
——记北京公汽优秀售票员杨晓东
吴亚明朱悦华
在首都北京,如果说第一次乘坐10路4702号公共汽车是出于偶然,那么,第二次、第三次你或许会专门等待乘坐这次车了。
“乘客同志们,你们好!您现在乘坐的10路4702号是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名的‘青年文明号’汽车。欢迎您来北京。您一定需要我们司售人员为您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吧?下面是您外出常需的号码……另外,在售票台的上方,我们为您配备了方便袋,里面有方便钩、游览图、针线、晕车药品。您如果需要的话,随用随拿,不用客气。我们‘青年文明号’的宗旨就是排忧解难送方便,为您服务,使您满意。”
每天,在由北京站开出的10路4702号车厢里,杨晓东站在三尺票台后面,手持话筒、票夹和红蓝铅笔,用他热情的声音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乘客。
杨晓东一边卖票,一边热情招呼乘客往里走;熟练地介绍换乘车线路,并用英语播报站名;介绍沿途游览景点;还插播天气预报、与乘客对表……他手不停,嘴不闲,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在车厢这个流动的社会舞台上,每个乘客都在默默感受着杨晓东通过小小话筒传递来的温暖。
5年前,22岁的杨晓东选择了售票员这一职业。第一次坐在售票台后的他,既兴奋又紧张。一天下午,一位外地乘客上了车,问杨晓东去丽水桥怎么换车,杨晓东一下被问住了。他只好摇摇头满面歉意地说:“真对不起,我刚来汽车公司,地理环境不熟悉,请您下车打听吧。”外地乘客下车了。看着那位乘客呆呆地站在路边,一副茫然不知所向的样子时,他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
打那以后,杨晓东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熟悉全市的地理交通情况,为了摸清公共汽车营运线路,他几乎跑遍了北京市,成了活地图、北京通。他虚心向北京市劳模、原4702号车售票员杨本莉请教,并自学了心理学、节目主持、播音、人际交往、英语、哑语等。他还结合北京市政治、文化活动较多的特点,配合形势,自编宣传用语,把三尺票台变成了宣传精神文明的阵地。
如果说5年前的杨晓东对售票工作仅仅是喜欢,那么现在他已深深爱上并全身心地投入了这项工作。
杨晓东的三尺票台在向社会延伸,向人们心灵延伸。小小意见本上留下了人们真诚的呼唤和赞美:“乘坐你们的车真是一种享受”、“刚一上车,就给人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车上戴眼镜的售票员(杨晓东)一口纯正的英语及清脆嗓音,一下子使我们感到北京有了国际级的服务水准……”、“你们出色的工作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啦!”……
一位老人专程到北京交通台为杨晓东他们点播了歌曲《一帆风顺》;一位小朋友每天由父亲带着专等杨晓东他们的车;一位老妈妈给杨晓东留下了家中的电话,嘱咐他多喝水……暖流在车厢内外涌动,理解的桥梁就这样架起来了。
4702号平稳地驶向天安门,车厢里又响起杨晓东那富有激情的声音:“天安门像一扇窗口,向世界展示中国……”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青年志愿者在行动

  走向田野
蓝俊义
阳春三月,祖国南方春暖花开。广西南宁地区又一批青年志愿者奔赴农村。
去年10月,共青团南宁地委在地直机关单位公开招募青年志愿者。条件是:有一技之长,身体状况良好,35岁以下青年。主要任务是:分期分批到农村去开展系列义务为民服务活动,每批的服务时间半个月以上。通知才发出,团地委办公室便门庭若市,报名者络绎不绝。10月26日,应招的1000多名青年志愿者在地委大院隆重集会,面向“青年志愿者”的大旗宣誓:我志愿加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社会,把自己的才干奉献给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青年志愿者的代表从地委书记潘琦、地区行署专员等地区领导的手中接过了“南宁地区青年志愿者”的大旗。
1994年11月8日,由团地委书记施汉飞率队的南宁地区第一批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从南宁出发,开赴农村。此后的半年来,该地区的青年志愿者活跃于村村寨寨,山山燶燶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自带铺盖、行李,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吃、住全在农村,一切费用自理,不给当地增加负担。
南宁地区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所到之处,围绕生活服务、生产服务、科技服务、咨询服务、社会治安、公益劳动、抢险救灾等方面广泛开展了活动。
他们每到一地,就把农民组织起来,或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或开展种植、养殖、栽培等实用技术咨询、讲座,回答农民提出的有关农村实用技术问题,分发各种技术资料,提供致富信息。不少农民掌握了技术,也悟出了道理:只有开展科学种养,生活才有奔头。
缺医少药,是山区农村群众遇到的难题。为此,南宁地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专门设了一个医疗服务组。他们根据当地群众需求,开设体格检查、病情诊断、医疗卫生保健咨询等项目,深受群众欢迎。
到目前为止,南宁地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服务范围已经覆盖了崇左、宁明、龙州、凭祥、横县、宾阳、上林、马山等8个县(市)的农村,行程1200多公里,服务对象近20万人(次)。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昔日外出打工 今朝报效桑梓
潢川“打工仔”回乡办实业
本报讯“外出闯世界,回乡办实业”。这是河南省潢川县大批“打工仔”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新追求。全县已有四千余名返乡“打工仔”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组织引导下,兴办工商、运输、饮食、服务、工厂等各类实业六百余家,去年以来创产值四千多万元,利税七百万元。
潢川县位于大别山北麓,是典型农业县、贫困县,人均耕地一点六亩。改革开放以来,该县每年约有十万青年农民不甘心守着黄土地受穷,纷纷走出家门。他们大部分到广东、海南等地闯市场,赚到了票子,学到了技术,了解了市场,增长了才干,寻找到致富门路,近几年陆续有万余人回到家乡。
县里发现这一优势后,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在资金、用地等方面加以扶持和引导,并派出有管理经验、懂行情的乡、村干部收集信息,分析市场,研究销售情况,为“打工仔”兴办企业出谋划策,充当参谋。
该县传店乡王营村农民袁明库兄弟三人,在无锡打工时,学到了全套钢木家具制造技术。一九九一年返乡后,村领导如获至宝,帮助他们一次性投资、集资四十万元,兴办该村第一家村办企业——豪华达钢木家具厂。该厂自一九九二年十月投产以来,已生产各类办公桌椅、高档组合家具等三十多个品种万余件,实现产值二百多万元,不仅收回全部投资,还获利十四万元,并安置农村剩余劳力一百多人。(王永福苏建伟)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时代报告

沈阳军区某集团军学雷锋标兵倪进祥,应邀为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小学做学雷锋事迹报告后,给小学生们签名留念。
张荣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