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4月2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各地纪念“地球日”
克林顿总统强调加强环保
本报华盛顿4月23日电记者刘爱成报道:为纪念“地球日”25周年,美国各地昨天举行了各种纪念活动,希望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
在首都华盛顿,10万多人参加了纪念集会。环境保护主义者们抗议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可能取消现行的部分环境保护法,要求政府继续加强环保。在俄勒冈和加利福尼亚州,数千名志愿者举行清理垃圾活动。在新泽西州和费城,举行了垃圾和废品再加工利用的宣传活动。在波士顿,8万人参加了“地球日音乐会”和太阳能汽车及器材展。纽约等地也都举行了类似的活动。
据新华社华盛顿电(记者徐勇)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地球日”25周年前夕发表的讲话中预测说,在今后10年中,公众将更密切关注环境问题,因此,环境保护将是一项亟待进一步加强的工作。他说,25年来,美国人民表示了对空气、食品和水源污染的强烈抵制态度以及对给后代留下一个洁净生存环境的赞许态度。
克林顿表示,将继续前两年所作的努力,在改进政府效率的同时积极制定并推行环保与经济同步发展的政策。


第7版(国际)
专栏:

  “大众”向亚太扩展
中国将成为汽车主要产地
新华社波恩电德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将把其在华企业建成它向亚太地区扩展的桥头堡。
据此间报纸报道,这是大众公司负责亚太地区的董事会成员波斯特日前就上海大众厂建厂10周年发表谈话时宣布的。
他说:“我希望到2003年时,我们能够把在中国制造的最新式轿车送到日本人的家门口。”
他表示,大众汽车公司将在东南亚地区完成一个制造汽车的企业网络,其中的主要生产地是中国。
大众公司目前在上海和长春同中国合资生产桑塔纳、捷达、高尔夫、奥迪等汽车,年产15万辆,到本世纪末将提高到66万辆。大众汽车在中国的销售量1994年比1993年增长6%,占中国小轿车销售量的一半以上。


第7版(国际)
专栏:科特迪瓦通讯

  科特迪瓦经济复苏
本报记者顾玉清
在长期的衰退之后,科特迪瓦重新尝到了经济复苏的“甜果”,去年的经济增长率为2%左右。总统贝迪埃认为:“科特迪瓦开始摆脱极端艰难的形势”。
科特迪瓦曾创造过令人称道的“经济奇迹”。从1960年至1980年的20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7%,其可可和咖啡产量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三位。此后,由于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咖啡和可可等初级产品价格长期下跌,科特迪瓦出口收入锐减,债务不断增加。1986—1993年,国民经济增长率年均递减3%。人均收入减少23%。到1993年底,内债为1万多亿非洲法郎,外债为194亿美元。在科政府无力支付外债利息的情况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冻结了对科援款,科特迪瓦经济发展更加步履维艰。
1993年底和1994年初,科特迪瓦经历了两件大事:一是执政30年的博瓦尼总统逝世,二是非洲法郎大幅度贬值。贝迪埃总统及其新政府执政伊始,便制定了3年经济发展计划,科政府试图通过加强经济结构调整,扩大生产性投资,以及削减政府财政支出等措施,使1994年至1996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2%、5.8%和6%。这一发展计划,受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称赞,去年科特迪瓦也因此得到约6000亿非洲法郎的财政援助。
为使经济持续和有序地向前发展,科政府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与通货膨胀作斗争。在非洲法郎贬值后,政府宣布在3个月内冻结34种商品的价格,从而将去年的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2%,基本稳定了市场,保障了群众生活。与此同时,政府还大幅度地提高咖啡、可可、橡胶、油棕和棉花等农产品价格,建立了总额达210亿非郎的“促进农产品出口和农业多样化的社会发展基金”,以刺激生产,扩大出口。据统计,1994年,科特迪瓦在进口下降8.9%的情况下,出口却上升了1.8%。随着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上涨,需求增加,今年科出口增长率可望达到3.8%。
经济增长要靠强有力的投资来实现。政府计划在3年计划期间,投资7000亿非洲法郎,重点用于发展能源、交通、矿业和中小企业。目前,科特迪瓦已在一些地区勘探和开采石油、天然气、黄金、镍、猛等矿藏资源,并取得了可喜的结果。另外,科政府还采取了放宽政策、降低关税、改善投资环境等措施,想方设法吸引外资。
科特迪瓦经济虽然还有不少需要解决的难题,但通过政策调节这个“阀门”,毕竟已使经济有了起色,开始走上了复苏的道路。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非洲办事处官员克里斯蒂昂的话说,“科特迪瓦人比预想的要干得好。”
                  (本报阿比让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沙特工业和电力大臣访问开罗
埃及希望建立阿拉伯经济集团
新华社开罗4月22日电埃及工业和矿业部长法齐今天在这里说,阿拉伯世界可以成为一个和目前的世界经济集团“平起平坐”的经济实体,因为阿拉伯国家有着巨大的经济潜力。
法齐是在会见来访的沙特工业和电力大臣扎米勒时讲这番话的。
法齐强调,阿拉伯国家应加强它们之间的协商与合作,以解决中东地区的问题。
法齐说,他同扎米勒在会谈中还讨论了加强埃及与沙特的经济合作等问题。
扎米勒正在这里参加阿拉伯国家能源部长会议。


第7版(国际)
专栏:

  中国经贸代表团结束访叙
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
新华社大马士革4月22日电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副部长刘山在率领的中国政府经贸代表团今天结束了对叙利亚为期5天的正式访问。
访问期间,叙利亚总理祖阿比以及负责经济事务的副总理亚辛分别会见了刘山在,双方就发展两国间的经贸合作关系问题举行了会谈。
访问期间,中国—叙利亚经济及工业合作混合委员会举行了首次会议。两国代表团讨论了扩大双边贸易等问题。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两国在农业、工业以及交通领域等方面的合作。
刘山在在结束访叙前对本社记者说,他此次访问将有助于进一步发展中叙两国间的经贸关系。他对中叙两国间的经济合作前景表示乐观。
中叙两国的贸易总额1993年和1994年分别为1.23亿和1.7亿美元。


第7版(国际)
专栏:

  马议长参观我援建体育馆工地
新华社塔那那利佛4月21日电马达加斯加国民议会议长里夏尔·安德里亚曼雅托21日参观了由中国援建的塔那那利佛体育馆建筑工地。
安德里亚曼雅托对工程的顺利进展表示满意,称赞这项工程是中马友好合作的象征。
这座体育馆是中马两国最大的合作项目之一,总面积为11079平方米,设有5107个座位,由比赛馆和练习馆两部分组成。该馆将用于接待1997年第三届法语国家运动会。


第7版(国际)
专栏:瑞典通讯

  多则惑弊则新
瑞典向“福利病”开刀
本报记者丁刚
今年年初,当瑞典新政府的预算方案伴随着一场大风雪出台后,瑞典财政部和各家报社的电话便响个不停。《每日新闻》的一位编辑对记者说,“谁都想知道自己的补贴会削减多少,还从来没有一个预算方案会对社会产生这么大的冲击。”
这次预算计划削减开支217亿瑞典克朗(近30亿美元),涉及范围之广、幅度之大,非同一般。财政大臣佩尔松断言,没有一个西方国家政府能作出如此严厉的预算。不仅政府各部门的开支要削减,提前退休金、退休者住房补贴、子女补贴、无子女家庭住房补贴、病假补贴等等,都在削减之列,甚至连王室也不例外。一句话,勒紧裤带过日子,谁都不得例外。
长期以来,建立包罗万象的福利体制是瑞典社会民主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社民党经过多年努力树立起的“瑞典模式”的精华所在。现在,由社民党人自己执刀来给福利体制动手术,说明事情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据统计,1994年,瑞典政府的财政赤字为1900亿瑞典克朗,内债9950亿克朗,外债3850亿克朗,总计达12945亿克朗(约合175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92%,全国人均约14.7万克朗。这些巨额债务大部分用于维持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开支。瑞典福利体制已变成了一副难以摆脱的沉重枷锁。社民党虽把裤带紧了又紧,但最近的民意测验表明,大多数人认为其“力度不够”。一些企业家则警告说,如果不能进一步削减福利开支,预算案确立的刺激经济、增加就业和削减赤字三个目标难以实现。
一度为人称道的“瑞典模式”走到今天这种地步,其中有不少发人深省的教训。一定的福利水平本应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超前提供福利不仅会阻碍经济发展,最终还会导致福利水平的下降。福利体制确实有利于社会公正,但过多过滥、过于慷慨无疑会鼓励懒汉,大家都只想索取,却不想奉献,导致生产率下降。而为了支撑福利,政府就不得不加税,从而落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里。瑞典前任财政大臣威波尔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虽然并不想放弃建立一个美好的福利体系的理想,可我们却破坏了建立这种福利体系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国际资本和人才流动更加自由化,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福利体制的弱点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成为阻碍竞争的包袱。美国五位经济学家最近对瑞典经济做了调查:瑞典公共部门的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0%以上,而美国只占35%;瑞典的税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美国还不到30%;瑞典的最低工资要比美国的最低工资高63%。拖着如此沉重包袱的瑞典怎么能和美国对手竞争呢?
对于社民党政府的预算,一些瑞典经济学家称其为“战略撤退”。福利的“撤退”当然是为了经济的“出击”,而经济的“出击”将会带来福利的进一步发展。福利毕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问题不在于福利该不该有,而是怎样才能建立一种健康有效的福利体制?瑞典正在为此积极探索。
               (本报斯德哥尔摩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平壤体育文化节在即
朝邀韩在野人士参加
新华社平壤4月22日电平壤国际体育文化节筹委会21日致函韩国一些在野人士和民间团体,邀请他们参加将于本月底在平壤举行的国际体育文化节活动。
据朝中社报道,筹委会事务局局长金宽哲在致祖国统一泛民族联合会韩国议长姜熙南等在野人士和一些民间团体的信中,对他们要求参加平壤体育文化节表示赞赏。
金宽哲在信中说,以和平为目的的平壤体育文化节旨在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团结。韩国人士前来参加,有助于推动祖国统一事业,使节日更有意义。


第7版(国际)
专栏:

  泰国出现罕见高温天气
新华社曼谷4月23日电据泰国气象局预报,由于泰国大部分地区遭受干旱,近期的平均气温将高于往年。4月27日泰国局部地区的气温将高达43摄氏度,创44年来新纪录。气象局的预报说,今年最炎热期为4月21日至5月中旬。近两天泰北、东北和中部地区的最高温度已达42摄氏度。气象局还提醒人们,在这段时间内,由于气温升高,有些地区可能会出现热带暴风雨,并有可能下冰雹。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百科

  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是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常用的一项制度,又称“无歧视待遇”。它通常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条约中规定这种待遇的条文称“最惠国条款”。
最惠国待遇可分为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和有条件最惠国待遇两种。前者指缔约国的一方现在或将来给予第三国的一切优惠,应无条件地、无补偿地、自动地适用于缔约国的另一方。后者指缔约国的一方现在或将来给予第三国的优惠,缔约国的另一方必须提供同样的补偿,才能享受。
最惠国待遇适用范围广泛,其中主要的是进出口商品的关税待遇。在贸易协定中一般包括以下内容:⒈有关进口、出口或者过境商品的关税和其他捐税;⒉在商品进口、出口、过境、存仓和换船方面的有关海关规定、手续和费用;⒊进出口许可证的发给。在通商航海条约中,最惠国待遇条款适用的范围还要大些,把缔约国一方的船舶和船上货物驶入、驶出和停泊时的各种税收、费用和手续等也包括在内。在特殊条件下,最惠国待遇还可适用到两国经贸以外的关系上。最惠国待遇源于自由贸易原则,即各国在世界市场上享有平等的、不受歧视的贸易机会。在15世纪的贸易条约中就已出现最惠国待遇,是用来作为对付重商主义保护关税政策的一种手段。到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为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后来帝国主义国家往往利用他们签订的最惠国条款,在殖民地、附属国中享受各种特殊优惠,而后者则由于所处的从属地位,实际上难以享受到相应的优惠。二次大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要求发达国家对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实行单方面的、普遍的关税减免,即实行关税普遍优惠制。(罡)


第7版(国际)
专栏:

一九九五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
图为一九九五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外景。展览于不久前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展出了弹药、机枪、高射炮、中短程导弹等。四十多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和高级军事领导人参观了这次展览。
新华社记者陈文如摄


第7版(国际)
专栏:

会说话的钱包
美国纽约长岛中学的特蕾西小姐发明了一种会说话的钱包,解决了盲人购物付款难题。使用时,将纸币夹在带有红外线扫描器的钱包中间,钱包外的发音器就会告诉盲人该纸币面值。按此程序,也可检验找回的钱。 新华社记者宋晓刚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