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4月22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社会观察

  武汉“空战”透析
本报记者杜若原
有人说,我们亲眼所见的传呼业的历史,是一部生动的市场经济教科书。它典型地反映了一种商品从生长到成熟的发展历程。
    20家寻呼台联名上告
阳春三月,武汉正是春暖花开时节。随着一场无线寻呼台之间的纷争呈现“白热化”,令人有入夏之感。
3月15日,华中、八一、环海等20家非邮电寻呼台状告湖北省邮电管理局,其理由是:湖北省邮电局以不正当竞争手段,以排挤非邮电寻呼台为目的,低于成本提供无线寻呼服务,严重扰乱了寻呼业市场秩序,致使全省几十家社会寻呼台面临破产局面。
在此之前,这些寻呼台联名上书省、市政府,并诉诸湖北省高级法院,要求赔偿2180万元。
据悉,两年前深圳、广东、成都、上海等地也有类似的纷争。情形相似,表现形式也大同小异。记者无意介入发生在武汉的寻呼台“官司”,更不愿作过多评论,只是想透过现象探寻个中究竟。
    趋之若鹜乃利润使然
开办寻呼台,关键环节是申请频率,而这布满空中的频率,如同大城市交通不畅的马路,已经对正常的生活、工作造成了影响。
武汉港曾遇到一件头疼事:他们为进出港船只提供导航服务时,通信常常中断,给这个繁忙大港带来了损失。
原来,无线电管理部门将港口导航专用频率又批给武汉电信局用作无线寻呼,而本应用于公众寻呼的4个频率又批给只有1.7万用户的市政府公务寻呼台。
湖北省频率资源有限,但在大家争上寻呼台时,频率的占用、滥用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截至1994年9月,武汉市已有近60家寻呼台(其中34家对外营业),占用至少60个频率。而国家分配给武汉的公众频率只有23个。如果按目前电信台一个频率4万用户计,则可容纳240万用户。这个数字是目前实际用户的9倍,由此可见频率的浪费情形。
频率管理的失控,是因为顶不住来自各方的压力。邮电行业管理处的同志说,如果没有上级的“条子”或硬的关系,要想开办寻呼台几乎是不可能的。
有些特殊单位,不用批准,也不需电信局的中继线,将自家专用的频率装上设备,把单位多余的电话线路移过来,便对外营业了。
拚命挤进寻呼业,其驱动力显然是丰厚的利润。据了解,在武汉开办寻呼台,一般投资约为70万元,这仅是售出600个左右数字机的价钱。在那些人的预想中,用户应是数以万计。
一位知情人说,武汉不少寻呼台是这种结构:早已从办寻呼中尝到甜头的沿海人,负责出钱或设备,而武汉的“合作者”则负责打通关系,办理批文和手续。两者结合可谓优势相加。一棵“摇钱树”就这样种下了。
尽管我们有过不少唯利是图、一哄而上的教训,但寻呼业仍在重蹈覆辙。
    优胜劣汰势不可当
1993年,正值武汉为开台角逐时,深圳、广东的寻呼台已经为争夺用户,展开了如火如荼的价格战。
这一年,深圳每个数字机连机带入台费由2000多元下降至800元,中文机则由4000多元降至2000多元。许多传呼台不仅“颗粒无收”,有的甚至赔钱做生意,支撑不住的则转让产权,退出市场。消费者一边看热闹,一边享受着竞争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寻呼机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如此之快,确实令人猝不及防。1994年,武汉也重演了深圳的一幕:寻呼机价格一降再降,寻呼台为了招徕用户使出浑身解数。或大作广告,或改善服务,或增加功能,或四处布点推销寻呼机……
几番搏杀,武汉寻呼市场基本划分完毕。在总共27万用户中,武汉电信台拥有20万,而其余7万用户则分属34家非邮电公众寻呼台。
今年初,邮电部下调寻呼机服务费,规定数字机月租费不超过15元,中文机不超过35元;并允许用户转台,寻呼台不得拒绝用户带机入网。这项倡导公平竞争、有利消费者的政策,将不少经营不佳的寻呼台推入波峰浪尖……
据介绍,武汉34家公众寻呼台中,80%的寻呼台只有一两千用户,最少的仅几百户。按照新的服务费标准,他们每月的服务费还不够支付中继线租金;一些原本运行艰难的寻呼台,已步入岌岌可危境地,连中继线费用也交不起了。然而,一些拥有自身优势的寻呼台依然前景光明。如金融台,它为武汉股市提供股市信息同步传播服务,因而它的用户基本稳定。拥有独特消费对象的中广新闻台、市属公务台,因为服务态度好、信息多,别人也难以“挖墙角”。
有人欢喜有人愁。武汉寻呼市场的兼并与收购,看来是不可避免的。
    巨浪淘沙看主流
置身一个开放的市场,湖北省邮电管理局首先品尝了优胜劣汰的滋味。两年前,由省局所属部门开办的两个寻呼台,便因为达不到规模而关门。
危机意识促进了跳跃发展。从1994年起,省邮局相继投入9000多万元,引进摩托罗拉最新技术,开办129台,实现了全省联网。
据省局市场部副主任陈男建介绍,这套高速寻呼系统,除了提供语音信箱、异地呼、同播呼等多种服务,还将每个频率的容量由5万户增至25万户,效率超过其他台500倍,因此运行成本大大降低。
省邮电局局长梁清章说,高新技术的运用,使129台与非邮电寻呼台确实处于不同的位置。但是,我们作为负有行业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要比别人更多地考虑全省寻呼业的发展,我们引进先进的技术,不是为了挤垮非邮电寻呼台。
一位经济学教授告诉记者,香港只有4个寻呼台,日本东京市区仅有两个寻呼台。与他们相比,我们的寻呼台显然太多了。倘是为了迁就一些设备简陋、经营不善的小台,而放弃应用先进技术和企业进步,那就是保护落后,它与市场竞争规则是背道而驰的。
一位电讯专家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要求寻呼台覆盖越来越大的范围,而传统的信号传输方式已不能适应要求。今后一两年将是传呼业的技术更新期,发射信号向高频率转变,并选用没有干扰的频率,卫星通讯技术也将应用于寻呼业。
在价格、服务之战后,一轮更高层次的“厮杀”——技术大战正在走近。巨浪卷过后,谁能在寻呼市场立足?谁将被淘汰?人们正拭目以待。
(附图片)
(题图照片高勇摄)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心系农民
——榆树市委书记袁振宇一席谈
本报记者汪波
今年48岁的吉林省榆树市委书记袁振宇,是榆树土生土长的干部。他先后当过村支书、乡长、乡党委书记,后又到吉林农业大学学习。之后做过县农工部副部长、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长,1992年任榆树市委书记。当唠起榆树去年成为全国第一个粮食产量超过20亿公斤的县市时,这位与农民打了20多年交道的市委书记十分感慨:
榆树是典型的“农业”市。全市总人口119万,农民就有104万。作为市委书记,从中央看是最基层的领导,可在100多万群众的眼里又是个不小的“官”。所以干什么事情,首先要想到群众,想到农民,把他们的利益放在首位,秉公办事。这样才能当好“人民公仆”。
榆树要奔小康,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农民。我对市委的同志们讲,凡有农民上访,任何人都不要挡驾,若是指名道姓找我的,马上通知我。农民们是憨厚实在的,他们来上访必有其原因。所以,领导为农民办事一定要实实在在,不掺水分,不打折扣。就拿种子、化肥来说,都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必须让农民放心。针对有些人打种子、化肥的主意,想从农民身上谋私利的现象,我责令一位副书记负责,让种子公司把品种和价格在电视台曝光,请广大农民监督。
过了不久,就有农民来上访,说农业局长都在电视台讲了种子不卖高价,可有的种子商店怎么还卖高价?我一了解,农民反映的是事实。于是,马上派人把卖高价的种子全部收回,平价处理。为保证农民买到平价种子、化肥,我们又给农民发了购买票(按一亩地需要量算好),直接送到农民手中。种子公司和生产资料公司凭票供应。这样做,农民的心里就踏实了。我是在农民中长大的,对农民熟悉,也很有感情。谁想卡、压农民是不行的。农民最实在,你对他一个好,他一辈子都不会忘。
身在其位,就要尽最大努力,让一方群众满意。当然,首先还要自己做出表率,管好自己。自己的腰杆硬了,说话就不嘴短。榆树市的高楼大厦盖了不少,可我仍然住在过去的小平房里。我总想,每年在黑土地上辛勤劳作的农民们,是多么盼望早日富起来呀,作为一方领导,应尽全力帮助他们治穷致富,快些奔向小康。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平遥掠影
本报记者王艾生
太原南行90公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平遥。
平遥,有我国保留最完整的明代城墙。古城的格局像龟,也叫“龟城”,城内保留的明清古城墙、古院落、古街巷等,像龟背上的花纹。这里,有我国民族金融事业的先驱——“日升昌”票号。一部电视剧《昌晋源票号》,让更多的人对这里发生了兴趣。它由平遥颜料商人雷履泰创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在天津、北京、西安等地有几十家分号,在俄国彼得堡、日本大阪、美国旧金山都有相当影响。票号的旧址保存完好,门面五间,前后三进,正偏院三组并列,共67间房舍。县里打算在这里办一个“中国票号陈列馆”,围绕“日升昌”票号发展史,展示中华民族最大最早最系统的金融汇兑业务,它将是平遥旅游文化的一景。
平遥牛肉是独具特色的山西食品。用传统工艺制作的熟牛肉,不加色素,不加调味品,色泽红润,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醇香可口,闻名全国。全县现有牛肉加工厂140多个,每天有数十吨熟牛肉被客商贩走,行销各地。
县委书记廉兴有说:“现在的关键是保名牌,保质量,以牛肉加工业,带动养殖业、运输业。使它成为平遥县的支柱产业。”
平遥还有闻名全国的“双林寺”佛教故事彩塑(悬塑),被艺术家们称为“集宋、元、明、清历代彩塑艺术的宝库”。我曾陪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来双林寺,吴先生赞声不绝。几乎每年都有美术院校的师生来临摹学习。近年来,这儿已接待了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与观光者,他们中有人看不够,还想再来看。联合国“人居中心”的专家巴克莱·琼斯、杰伊·穆尔、斯托潘诺夫等就曾两次来平遥考察。他们称“平遥是世界古建筑的中心”。平遥人正以现代人的眼光发掘历史文化的内涵。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风物志

  海宁观“潮”
本报记者赵相如
在杭嘉湖平原的北端、钱塘江出口处有个海宁市,是一个十分奇特的地方。
钱塘江的涌潮,最佳观赏处就在海宁。全世界有两处涌潮之地,一处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入海口,另一处便在中国的海宁市。农历每月的初三、十八前后几天,均为观潮最佳日子,潮分早潮、晚潮。但见银山一般白浪铺天盖地,滚滚而来,伴有轰轰隆隆的似雷似炸声,由远而近,震人心魄。宋朝大诗人苏东坡誉为:“壮观天下无。”另一个诗人陈师递在《十八日观潮》诗中写道:“一年壮观尽今朝,水伯何知故晚潮。海浪肯随山俯仰,风帆长共客飘摇。”近代中国许多大人物,包括孙中山、毛泽东、宋庆龄等都来此观过潮。许多来观过潮的人禁不住叹道:见到海阔浪高、天地一色银白的景象,心胸为之荡涤一清。
记者在海宁还看到另外一个大潮,即皮革加工之“潮”。只见大街小巷几乎都有皮革服装厂,而且到处都有买卖皮革服装的店铺。而在这个城市的入口处,火车站对面有一座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海宁皮制品服装城”,内中人流如织,拥挤如潮。
海宁盛产湖羊,当地人利用湖羊皮的优势,发展皮革服装制品,现有各类皮革服装企业1200多家,去年生产各类皮革服装1300多万件(套),占全国皮革服装生产数的1/3,单这一项年总销售额达60多亿元。海宁皮革服装畅销国内,还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走进皮革制品服装城,各种式样的皮衣、皮裙、皮裤应有尽有,价格要比上海、杭州便宜得多。服装城负责人任有法说:“因为这儿都是厂家设摊,以出厂价直销,中间商不过手,所以便宜。另外,这儿都是货比货,名牌荟萃,互相竞争,价廉物美者胜。”
春暖花已开,仍然陆陆续续有人前来购买皮革服装,也有人来洽谈皮革生意。成捆成箱的皮革服装源源不断地送到火车站、汽车站,正是“一年壮观尽今朝”。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人生舞台

  “机制草原”的梦想成真
本报记者卢小飞
草原的退化、沙化至今仍然是让人伤脑筋的一件事,我们的耳朵里不断听到西藏、青海和内蒙古牧区发生雪灾,以及我国五大牧场不堪超载之重负的消息。就在牧业专家们为此而揪心的时候,来自草原的发明家吴自强,运用“无土栽培”的原理,开发出集光、机、电脑为一体的折叠式植物速生机(见插图)。占地仅33平方米的设备,只用8天就能使大麦生长到28厘米,豆苗、蒜黄长到40厘米,一台机器每天可以产草或蔬菜1800公斤。经过在广州市和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不同环境温度下近一年的生产实验,一台拥有24层培育盘的机器在正常情况下,一年产草63万公斤,相当于1200亩优质天然牧场。
一幅多么灿烂的草原图画!这对于人口众多而草原和耕地资源锐减的中国简直是个壮举。而这幅图景的绘制者吴自强的设计初衷即是让草原载畜量成倍地增加,让城里人吃上无污染、不施化肥的蔬菜。
53岁的吴自强祖籍陕西,在内蒙古草原长大,少年时代就常常异想天开,玩什么都想玩出新招来。在他当摄影师的时候,他除了以精彩的作品在圈内赢得赞誉外,还发明出全能照相机,并先后获得国家科委一等奖和国际发明金奖。自此,他真正成了一“发”而不可收。大大小小的发明如自调管钳、全自动扳手、万向改锥、不会触电的安全灯口、灯头、装在口袋里的微型气泵、自动剥线钳、真空管道疏通器、万向平台,以及通讯卫星设备领域的发明等等,先后获得20多个国内和国际发明奖,如今他手里还攥着十几个发明专利。
也许是太执著于发明的原故,1986年他放下了职业摄影师的铁饭碗,“下海”到深圳注册了伊克赛发明实业公司,干起了职业发明的行当。他这人不喜跳舞、不喝酒、不爱打牌,就是热衷于发明创造。后者对他是工作也是休息,或者说是生活的全部。朋友说他连走路都在构思发明,他于是常常迷瞪到不知自己家里的门牌号码。
早在发明全能照相机的时候,他的名字就引起了国外产业界人士的注意。曾有外国商家打算买下那个专利,只是由于“缘分”未到,那项专利至今还束之高阁。这一次,他自己投资搞开发,尽管付出较大,但成就喜人。牧场资源丰厚的澳大利亚不知从哪儿得到消息,居然捷足先登,不仅订购了300台机器,还买下了这个专利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销售权,请吴自强派人去澳洲生产和组装机械化植物速生机,并在距离墨尔本60公里的地方慷慨划出10平方公里土地,让吴自强和他的发明公司实现他们构建澳洲“中国科技工贸城”的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