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4月14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时事经纬

  港商投资内地有信心
本报记者傅旭
改革开放以来,香港赴内地投资者与日俱增。据了解,目前港澳来内地投资高居第一位,投入资金约200多亿美元。日前,记者赴香港采访了几家企业,加深了对他们的了解,深深感受到港商投资内地的信心。这几家香港公司在内地不断拓展业务。
永顺国际货运(集团)有限公司,近两年来一项大型商业计划就是扩展内地市场。现在,集团已在广州、青岛、上海、深圳、长沙、哈尔滨等内地20多个城市设立了办事处。同时,公司清醒地看到改革开放正在不断深入发展,对运输的需求日益增加,公司还开展了内河船服务,目前已由广州、黄埔、容奇、珠海扩展到广东省的28个港口。公司与内地的营业额已占公司总营业额的69%。
恒隆有限公司在香港是一家大规模的地产集团,1992年第一次到内地投资,目标选定的是上海的两栋写字楼和一个商场,投资总额为70多亿港元。
民信集团有限公司以安装消防装置工程为主,于1993年进入内地市场,并于广州成立合营公司,专门为内地的建筑物供应和安装消防系统。当年集团的营业额增长34%,达近2亿港元,其中1/3来自内地的一项安装工程。
位于香港大浦的英发国际有限公司,成立于1955年,从印制信纸、信封等起家,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纸制品供应商之一。公司制作的纸质文具、首饰盒、相簿等都非常精美。英发开始投资内地也较早,1984年在广东初建厂房,1989年又在深圳建厂,目前深圳厂房还在第三期扩建中。去年公司在内地的销售额已达4亿多港币。
随着伟易达电子辞典发音手帐在市场上的销售,香港伟易达集团的名气在海内外也越来越引人注目。公司的产品还有电子教育玩具等。从去年开始,伟易达在内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巡回展示活动,扩大了影响,在内地的个人电脑销售额增长148%,成为目前集团最大的市场,占公司个人电脑总销售额的41.5%。
对于为何作出大量注资内地发展的决策,几位企业负责人所谈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改革开放增强了内地经济的活力,使内地成为吸引全世界的大市场。香港和内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党中央对香港的政策是完全正确的,香港基本法日益深入人心。因此,尽管在英方和港英当局不合作的情况下,香港基本保持了稳定的环境。还有一点,就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同胞之情。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恒兴基立有限公司董事长施祥鹏先生,这些年在内地也开办了十几家企业。他的几个孩子都去国外留过学,但学成之后都回来了。当他问孩子们为什么时,孩子们说,还是自己的祖国好。
正因为如此,在谈到今后的发展时,几位公司的领导均表示充满信心。永顺总裁骆剑雄说,他们公司已决定组成内河船队以适应持续增长的需要,同时还要为海峡两岸三通做准备,公司已在筹备厦门的办事处。英发董事会主席冯建强也表示,今年要在广东东莞投资7000万港币再建一个厂,扩大生产规模。
骆剑雄先生还根据自己企业的发展诚恳地提出了意见。他说,要很好地开展业务,就需要高质量的懂业务的人才,而内地在这方面的人才较为缺乏。另外,他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加强管理,尤其是对那些“皮包”公司,否则将影响信誉。
对于内地的宏观调控问题,一段时间有些人有不同看法,也曾有人担心会影响外来投资。而恒隆公司的董事长陈启宗先生则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给以了充分肯定。他认为,宏观调控应该继续搞下去,我们生意人愿意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下发展。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一颗炽热的中国心
——访港事顾问、香港树仁学院院长钟期荣博士
本报记者尹品端徐运平
在香港与她三次长时间的倾谈,我们好像触摸到了一颗炽热的中国心——钟期荣博士深深的爱国情和浓浓的民族意。
她长得那样矮瘦纤弱,但她的肩膀上却扛着一个拥有文学院、商学院和社会学院共13个学系、3000多学生的私立大学,而且一扛就是24年。尽管她已年过七旬,树仁学院也已享誉海内外,成就昭昭,但她仍觉壮志未酬,任重道远。她表示,只要一息尚存,将继续勤加灌溉,为国家,为民族尽力到最后一息。
她说话是那样的朴实无华、谦恭礼让,但她的头上却戴满了光荣的花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港事顾问”、“香港教育界巨人”、“香港的‘愚公’”、“民间大使”、“树仁之母”、“香港教师会名誉会长”……
她在抗日的烽火中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律系,是中国第一位女法官;50年代初留学法国,主攻法学,兼学文学,获法学博士学位。1955年定居香港,一直从事教育事业。40年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我们着重请她介绍创办树仁学院20多年来的心迹。
她斜坐在我们的旁边,两眼盯着我们的记录本,娓娓道来:
那是1971年,当时内地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我和胡大律师(即钟博士的夫君胡鸿烈,香港著名大律师、全国政协常委)共同意识到了一个时代的使命:我俩均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是典型的中国书生,一腔热血,报国无由,慕古思贤,忧时忧国,我们决心以愚公的精神,要把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根留下,使巍巍国魂得以绵延千秋。因此,胡大律师力劝我办一所私立大学。
“当然,办学的另一个目的也是为了让香港青年的升学率更高一些。”钟博士虽已离开故乡湖南50多年,走遍了世界五大洲,但“湖南人说话没有句号”的特点仍然没有消失,她一口气地往下说:
1971年前,500万人口的香港,只有香港大学和中文大学两所大学。另有十来所私立的大专,其中只有一所由教会办的浸会学院获港府承认,其他多在惨淡经营之中。成千成万的香港青年升学十分艰难。当时适龄青年能接受大专教育的比例是1.5%。关切这些青年,为他们创造求学的机会,也是我们俩办学的另一原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君子爱人以德”。因此我们的校名是“树仁学院”,意在树德立仁,亦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义。
谈及办学经过,用她自己的话说,是“以耶稣背负十字架的精神创办了树仁学院”。用新华社香港分社一位负责人的话说,她是“倾家办学”。她没有拿港府一分津贴,把树仁学院办得规模越来越大,从八间教室,300多学生开始,发展到现在的12层教学大楼、一切设施现代化、3000多学生的一所颇具规模且被国际承认的大学。20多年,多少辛苦、多少风雨,都被这位外形瘦小、内坚如钢的她闯过来了。她在建校20周年的大会上曾说,缅怀往事,正是:
树仁情怀似水长,个中滋味我备尝;
风霜岁月催人老,但期桃李各芬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80年代初期,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正在进行的时候,香港不少人对前途缺乏信心,很多资本家携巨资移民国外,很多人不敢贸然在香港投资,此时的胡鸿烈、钟期荣却清出储蓄,拿出房契及房产作抵押,大兴土木,在宝马山上每天挖山不止,建起了现在的12层高大校舍。这在那些“智叟”看来,他们夫妇的这种作法是“愚”的。钟博士谈及这些,笑着说:当时我们认定,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以后,香港将有更大的发展,将会更加繁荣,对人才的需求会更多、更高,我们当时就是想以自己的行动,表示我们对香港前途的坚定信心。
1984年,中英双方签定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对此,多年在香港目睹英国殖民教育的她,真是“漫卷诗书喜欲狂”。与此同时,她又有深深的忧虑:多年的英式殖民教育,使不少港人不懂得中国的历史、地理,不知中国历史上的国耻,只知“中国专制”,有的甚至数典忘祖……谈及这些,她激愤得泪眼蒙蒙,双手往外一摊,似乎在向众人演讲一样地高声说:“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那只是等于收回了一个人的躯体,灵魂还是‘英式’的呀!”
为了培养有国家观念、有民族意识、将来能为特区政府做事的人,她又开始了新的努力:
从1985开始,树仁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合作办学,1986年开始与北京大学建立学术合作,毕业生可考入两校研究所攻读硕士。
1987年与北京大学在港合创法律学士学位教育,毕业后由北大颁授学位。此为国家教委批准在境外颁授学士学位的第一家。如今已有四届学生毕业,拿到学位的有150多人。
1991年进一步与北大合作在港创办兼读硕士学位课程,开设民法、国际法、中国古代文学、世界经济四个专业。此亦为国家教委批准在境外开设研究院硕士课程的第一家。1993年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合作,开设新闻系,以国内教材和新闻学院教授讲课为主。
1994年与中国人民大学、司法部律师考试中心合办中国律师课程培训班。有200多人参加司法部的律师资格考试。
与此同时,我们还与美国多所大学签订学术交流与合作计划,包括开办硕士课程,交流教授、学生等;美、英、法多所大学承认树仁毕业生资格与大学生相等,可直接升入其研究所深造;欧、美、澳洲多个专业学会专函承认树仁的学分而豁免规定的部分专业课程……
“我们就这样面向内地、面向国际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的水准。”
她如数家珍一口气介绍了上面这些项目,不无激动地说:我们通过这些合作,特别是与内地名大学、名教授的合作,让香港学生多接触、多了解内地的高深教育,也给他们创造回内地看看的机会(毕业典礼在北大举行,律师资格考试在深圳),让他们认识自己的祖国,了解自己的民族,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让他们体会到做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时已薄暮。她不顾长时间的叙谈之劳,坚邀我们去参观她的学校和基本完工、尚未交付使用的19层图书馆大楼。
当我们登上图书馆的最顶层时,望着窗下那耸入云霄的楼群、望着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密、还要亮的万家灯火,心里不禁想到:在香港,有像钟期荣博士这样的爱国志士、民族精英,真是令人敬佩。
(附图片)
钟期荣夫妇近影。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草原本来就是我的家”
本报记者刘亮明
塞外初春,依然草木萧疏,寒气袭人。然而,位于内蒙古临河的维信公司的办公室里却洋溢着融融春意。
记者见到37岁的总经理郝续宽时,他正忙着为出访日本的商务活动做准备。
“草原本来就是我的家。”郝续宽开口就是这句话。他说,他生在临河,长在临河,地道是吃黄河水长大的,只是在80年代才随兄长到了香港。在那儿,凭着他们的智慧、才能和奋斗精神,取得了事业的成功。但是,他们始终没有忘怀故乡。1992年8月,他们回到故乡进行了考察,并很快与当地政府签订了投资意向合同。
“没想到会受到那么热情的欢迎。我们的投资条件真是占全了天时、地利、人和。”说起当时的情形,郝续宽依然很激动。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和实际情况,他们决定投资1600万美元,兴办羊绒加工实业。故乡政府为他们大开方便之门,在“特事特办,一事一办”的原则下,他们开始边建设边办理相关的手续。结果从征地、施工到工厂建成投产,仅用了半年多时间。创造了草原上的“深圳速度”。
投产一年多来,维信(临河)羊绒实业有限公司已加工原绒260多吨,销售额达到6000多万元,获利600多万元,向政府缴纳增值税160万元,产品出口日本、美国、意大利、英国等十几个国家。
但是,郝续宽作为对故乡回报的更大愿望,是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使故乡富起来,使草原上的农牧民兄弟富起来。正因为这样一片赤子之心,他们始终将带动和促进草原经济发展,作为自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们的大力扶持下,一批小型毛绒加工乡镇企业已生机勃勃地出现在草原上。
同时,有一个问题一直在郝续宽的脑子里转,那就是:“怎样才能改变草原畜牧业几千年来自由牧放、自然增值的原始状况,充分发掘牧业的资源潜力和优势,使之纳入科学化的轨道,并建立起与加工业之间的桥梁?”他思考的结果是,必须建立牧业科研体系和与企业紧密相连的原料基地。
这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但郝续宽没有畏难。从去年开始,他与当地科研单位合作,成立了“维信巴盟二狼山白绒山羊研究中心”,专门对当地牧业生产进行攻关研究。同时,决定由公司出资300—500万元,建立覆盖整个巴彦淖尔草原的10个种白山羊生产基地,既切实地帮助牧民致富,又扎扎实实把公司的第一生产车间建在草原上。去年下半年,“维信”已投资30万元建成了小佘太种羊生产基地。当地牧民高兴地说:“有‘维信’真心帮我们致富,我们奔小康的劲头更大了。”
谈到“维信”未来发展的前景,郝续宽满怀信心地说:有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扶持,有广大农牧民兄弟的支持,“维信”一定能建成草原上第一流的绒纺企业,创出中国乃至世界的名牌产品,为草原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来自香港的感谢
近日,铁十二局公安处收到一封来自香港的感谢电,赞扬该局二处干部王维良等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精神。
今年1月16日,铁十二局二处王维良等3名干部乘4604航班从长春飞往北京。下飞机不久,当王维良穿上军大衣,随手插进口袋时,突然发现衣兜里多了一件不明之物。拿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只黑色小皮包,里面夹着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以及各类信用卡、名片等,还有现金560多元。从这些证件上可以看出,失主系美国科贝尔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香港分公司所属贸易发展部经理,名叫沈林。小王想起坐在其后排的一位男青年也披着一件军大衣。一定是他将自己的证件放错了口袋。然而,下了飞机,大家都汇入了茫茫人海,哪里去寻找失主?
“按名片上的号码给他的香港住所打电话。”有人提议。他们先后跑了四个电话亭一个邮局,费尽周折始终联系不通。无奈,第二天只好将皮包带回太原,转交铁十二局公安处协助调查。
公安处领导一方面及时与上级公安部门取得联系,另一方面利用通讯设备多方联络,结果同样杳无音信。
一筹莫展之际,他们将失主的全部证件摊在办公桌上,翻来覆去寻找。最后在一张名片的背面发现了一行模糊的小字,原来是这家公司在北京代表处的通讯地址——中国北京建国门外大街一号国贸大厦608室。电话拨通后,经代表处联络,找到了失主。正心急如焚的失主突然得知失物寻回的消息,激动万分,即刻发来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电。
(杜惠军)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闻喜县台属脱贫致富
本报讯山西省闻喜县在搞好台胞接待工作的同时,积极扶持台属利用台资脱贫致富,取得明显效果。
闻喜县是山西省去台人数较多的县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闻喜县历届县委领导都十分重视对台工作。县委主要领导多次到县对台办与有关同志研究对台工作,深入台属家中了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在县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又召开了全县台属工作会议。这些做法,充分调动了台属、台胞从事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台胞李银堂今年回乡探亲时,除给两位胞弟3000美元,扶持他们养肉牛外,还帮助其女婿在县城投资筹办儿童游乐园。台属阎普辉全家办起修理、批发、零售等5个门店,年收入数十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在县委和台胞的共同支持下,闻喜台属共办起各种大小企业和个体门店21家,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专业户40余户。全县153户农村台属,创办三产人均收入490余元。在此基础上,他们利用台胞与台属的便利条件,10个月向台湾输出各种商品总价值达35万美元。(杨勇)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香港仔是香港最古老的村落之一。一直到今天,香港仔依然是香港最大的渔港。随着社会变迁,渔业萧条,香港仔的渔民把渔船改装成小“游船”,接载海内外游客游览港湾,生意十分兴隆。
新华社记者傅建民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