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4月13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改革热点纵横谈

  金融稳定是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王德振
金融有序和稳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血液”循环系统,在我国国民经济总体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已随着金融资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而越来越重要。从城乡居民储蓄看,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为384亿元,1994年达到2万多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52倍,年均递增32.5%。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储蓄所占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10.7%,上升到1994年的63.1%。这说明,城乡居民已逐步成为持有社会资金的主体,经济建设资金已越来越依靠居民的储蓄。大量的居民储蓄和社会其他资金需要经过金融部门的融通才能转化为建设资金,金融部门已成为社会建设资金的最主要供应者。金融涉及企业、居民和政府,渗透各类商品市场,引导着商品的生产、交换和流通。因此,金融部门融通资金的状况如何,资金营运的效益如何,极大地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从信贷资金的投入看:一方面,各类银行和金融机构筹集并投入了大量资金,1980—1990年新增贷款投入1.2万多亿元,1991年至1994年又新增贷款1.6万多亿元,为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国家通过实施货币信贷政策,运用贷款规模、再贷款、存款准备金、利率、汇率等直接和间接调控手段,对社会信用总量进行调节,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正是基于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这种重要地位和作用,小平同志早在1991年2月就说过一段极为精辟的话:“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
由于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液”循环系统,因而金融工作搞得好不好,金融能否稳定,是事关国民经济的全局,事关国家的安定团结的大事。例如,从1984年的货币信贷失控到1988年的金融振荡再到1993年上半年的金融混乱,都给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而且,这三次金融波动所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也一次比一次大,尤其是1993年上半年的金融混乱,其涉及的范围几乎是全方位的,诱发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恶化了整个经济金融环境,并留下了诸多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机制已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占主导地位。财政的职能和作用日益弱化,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主要靠金融来完成。如果金融无序或不稳定,国家就会失去金融宏观调控能力,从而导致整个经济秩序的混乱。特别是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各项法律、法规、制度都还不健全,建立和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保持金融稳定,显得尤为重要。要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健康发展,除了我们的党和军队不能乱之外,金融同样也不能乱。因此,自觉维护金融秩序,保证金融稳定,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金融秩序还存在着影响金融稳定的隐患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针对金融领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部分地区,金融秩序还存在不少问题,成为影响金融、经济稳定的隐患。其主要表现在:
第一,全社会争办金融,致使金融机构多样化和设置严重混乱。前一个时期,政府职能部门及社会争办金融的现象相当突出,虽经多次整顿有所收敛,但由于金融法规尚不健全,有关政策规定不尽明确,这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不少部门争相办起了投资公司,许多乡镇都设立了农村合作基金会、互助储金会等,其中的大部分机构既吸收存款,又经营贷款,在设立时未经人民银行批准,业务上也不受人民银行监管。存款和贷款利率非常混乱,完全不受国家金融政策的约束,处于无人管理、自由发展的状态。其结果是大大削弱了国家银行的实力和信贷调控能力,扩大了信用规模,造成社会信用急剧膨胀。同时,也弱化了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破坏了金融机构平等合理的竞争,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加剧了整个经济秩序的紊乱。
第二,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现象较为普遍,加大了国家银行信贷资金的风险,影响了金融稳定。我国是一个主要依赖银行间接融资发展经济的国家。目前,由于不少银行直接参与证券买卖、期货交易、房地产经营及对企业投资参股等活动,信托业、证券业、房地产业也从事银行的存贷业务,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短期资金被长期运用,使整个社会资金运行陷入混乱,加大了国家银行信贷资金的风险和金融秩序混乱。
第三,信用观念淡薄,信用关系扭曲。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也是一种契约经济。当前,与其说金融秩序混乱,不如说信用制度混乱,经济生活中的许多混乱现象,都是与社会信用关系紊乱联系在一起的。企业与企业之间长期拖欠货款而形成遍及全国数千亿元的债务网,便是这种无视商业道德,不讲信用的恶劣后果。目前,很多企业债务既不是“三角”关系,也不是“链条”关系,而是一种“网状”关系。这种“网状”关系,形成大面积的信用断裂,使好的企业活不好,差的企业也死不了。同时,企业对银行贷款“推、拖、赖、废”的现象也是社会信用关系极不正常的反映。“借款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的道理,可有的企业却以“假破产”、“母体裂变”、“脱壳经营”等方式,赖掉、废掉银行债务,造成大量国有金融资产流失。
第四,国家宏观调控措施难以到位。贯彻和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金融管理是国家银行的重要职责之一,但目前有些金融机构对金融宏观政策措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行我素;有的表面上执行,暗中却消极抵制。这样,使国家的宏观金融政策往往在具体执行中变形走样,中央银行货币信贷政策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从而给宏观经济调控带来很大困难。
采取有效措施实行综合治理,确保金融的有序和稳定
金融秩序混乱是金融体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解决的办法是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首先,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无信则不立”,没有健全的信用制度,也就不可能有健康的经济增长、高效稳定的金融秩序。为此,一方面,必须增强企业的信用观念,克服拖欠有理、拖欠有利的不良风气,维护正常的商品交易秩序和结算秩序。另一方面,要强化全社会的信用约束,把经济关系建立在契约关系之上,并使之票据化。各地区、各部门和各银行要加强对企业遵守合同和银行结算制度的监督,严格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估制度,金融部门在确定企业信用等级后,要定期向社会公布企业的信用状况,使企业受到全社会的监督,为全社会信用关系的根本好转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加强金融监管,实行分业经营和管理。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和管理,严格区分银行业与证券业、银行业与信托业、长期投资与短期融资的界限,各种金融机构按照法律规定的业务范围进行经营,有利于提高金融业的品质,充分发展各种专门的业务,保障金融的有序与稳定,因而是一种比较现实的选择。考虑到我国各专业银行事实上都已办成了全能银行,而且金融业混业经营状况千差万别,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彻底分业难度较大,因此,从我国金融机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金融分业的成功经验,在“联系历史、结合现状、立足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坚持以并为主,划时划界,逐步到位的原则。
第三,建立金融体内自我调控机制。当前,我国的金融宏观调控手段——贷款规模控制存在明显缺陷,贷款规模控制存在着倒逼机制,使矛盾集中到中央银行。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国家大银行的筹资积极性,导致微观经营僵化,宏观调控被动。1994年我国国家银行各项存款增加7000多亿元,贷款增加6000多亿元,在近几年首次实现存大于贷。我们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建立金融体内自我调控机制,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以资本和负债制约资产总量和结构,以存款总量制约贷款总量的资产比例管理,不仅是改进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方式的需要,更是规范金融行为,保障金融秩序稳定的治本之策。因此,我们应积极推进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
第四,继续整顿金融秩序,规范金融行为。目前,计划的、直接的宏观金融调控模式已经打破,新的市场经济宏观金融调控模式尚未形成。这就要求切实推进宏观金融调控模式的转变,要用多种手段来调节货币投放,调节社会银根的松紧,加强信用总量和整个融资活动的管理,建立完善的货币政策预警体系,切实把好货币和信贷“两个闸门”。同时,要加快金融立法步伐,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制定一个行为规范,赋予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明确各金融机构的法律地位和职责,最终达到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金融稳定的目的。目前,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尚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下,还要注意合理使用行政手段来保证金融稳定和减少金融波动。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为找到制止“吃喝玩乐”歪风的突破口叫好
天剑
“吃喝玩乐”的歪风由来已久。虽然党和国家一再明令禁止,但收效甚微。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吃喝玩乐的名目越来越多,标准越来越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人民群众对此忧心如焚,迫切希望能够采取得力措施加以制止。
经党中央批准,中央纪委第3次全会对党政机关县(处)以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补充规定明确指出:“在同国内的单位和个人的交往中,不准接受可能对公正执行公务有影响的宴请”;“不准参加公款支付的营业性歌厅、舞厅、夜总会等娱乐活动”。这两个方面的规定,是在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并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为有效地制止“吃喝玩乐”歪风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目前,有关部门都已纷纷提出了如何认真贯彻落实好这两条规定的具体措施,并把它作为今年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重点,力求切实抓出成效。这一举措,深得民心,广大干部群众从中看到了希望,增强了制止这种歪风的信心和决心。但是也必须正视,由于这种歪风多年来几经反复,一些干部对能否真正刹得住,思想上有疑点,认识上有障碍,态度上不坚决,行动上等待观望。因此,要把制止“有关宴请”和“公款娱乐”的规定落到实处,抓出实效,必须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其一,要深刻认识“吃喝玩乐”歪风的危害性,切实增强制止这种歪风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无庸讳言,对于制止“吃喝玩乐”歪风的必要性,以及是否真正能够纠正得了,在一些干部中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吃喝玩乐是情理之中、无关紧要的小事,“家大业大,吃点喝点不算啥”;有的认为“吃喝玩乐”是“感情投资”,“花了小钱,来了大钱”,能够带来效益。有的干部存有畏难情绪,认为这种歪风已是“沉疴多年,痼疾难治”;也有的怀疑这一规定的可行性,认为情况复杂,界限不清,难以把握,等等。显然,不解决这些思想认识问题,落实规定就是一句空话。所以,要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反复宣传“吃喝玩乐”歪风的危害,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懂得,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吃喝玩乐”是剥削阶级讲排场、比阔气、图享受、奢侈浪费的腐朽作风在我们队伍中的反映,是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格格不入的。还要使我们的干部明确,这次规定特别注意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是泛泛地笼而统之地刹“吃喝玩乐”歪风,而是作了十分严格的界定。只要我们思想认识明确了,态度端正了,经过共同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预期效果的。
其二,要施教于先,建章立制,着眼防范,以收明纪弼教之效。应该看到,这些年来“吃喝玩乐”歪风在一些地方和一些干部中,风行不止,涵盖面宽,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广大人民群众对这种奢侈之风早已深恶痛绝,到了不能容忍的程度。中央纪委、监察部正是从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爱护关心干部的高度出发,不失时机地重新提出了这一问题,明确要求。不准接受可能对公正执行公务有影响的宴请,不准参加用公款支付的营业性歌厅、舞厅、夜总会等娱乐活动。各地各部门要紧紧结合各自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定,对本机关以及本系统的干部早打招呼,早敲警钟,立足于教育,防患于未然。
其三,要从领导机关抓起,从领导干部抓起,从具体工作抓起。不难看出,这次提出纠正“有关宴请”和“公款娱乐”的规定,主要是针对那些可能容易发生问题的实权单位、实权部门和握有实权的人。要使制止“吃喝玩乐”的歪风切实抓出成效,必须注意抓源头,抓热点部位。切不可头痛医头,就事论事,舍本逐末。每个单位,每个系统,都要坚持从上往下抓。首先要抓好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要求下面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下面不准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真正为下面做出好样子。制止“吃喝玩乐”的歪风,仅凭一般号召是不行的,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好具体工作。当前,主要应集中力量把要求性和惩戒性相结合的规定抓紧制定出来,并自上而下,一以贯之,做到上下结合,互相监督,齐抓共管,务求实效。
其四,要坚持常抓不懈,锲而不舍,动真的、来硬的、干实的,一抓到底。制止“吃喝玩乐”的歪风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分解责任,一级抓一级。要克服畏难松劲情绪,知难而进,坚持一件一件地部署,一起一起地检查,一项一项地落实。对于自觉遵守规定,认真进行自查自纠的,要予以表扬;对于态度暧昧,敷衍塞责的要批评教育;对于我行我素,置若罔闻,继续违反规定的,要坚决查处,必要时还要予以“曝光”。


第9版(理论)
专栏:学术动态

  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
雷咸成刘爽
为了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中央党校科研部、函授学院、《党校科研信息》编辑部于前不久在中央党校召开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理论研讨会”。与会的80多位专家、学者就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难点及对策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从战略高度认识国有企业改革
与会同志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必须着眼于搞活整个国有经济,而不是着眼于搞活一个企业,这应该作为我们改革的战略。有的同志指出,着眼于搞活整个国有经济,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一是要承认企业有死有活,不可能每一个企业都搞活;二是国有经济也有一个经营范围和经营结构的问题,要根据国有经济的现状和发挥主导作用的要求,合理调整经营范围和经营结构;三是要调整国有经济的企业组织结构,以利于主导作用的发挥;四是要通过对其他经济成分的渗透,以发挥国有经济作为整体的主导作用;五是着重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和作用,而不是仅仅增加或维持国有企业的数量和比重。国有企业当然应有一定的数量和比重,以保证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但在一个长时期内,国有经济绝非是越多越好。还有的同志指出,国有经济要起主导作用,这是不能动摇的。但是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不是每个国有企业都能起主导作用,有些国有企业能起主导作用,有些则不能起主导作用。这是个辩证的关系。因此,改革国有企业必须从整个国有经济的角度考虑。
有些学者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很多,当前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主义怎样和市场经济统一的问题,实质上是使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因此,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同时要改革传统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目前社会上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存在两种倾向:一种倾向认为,公有制不如私有制有效率,因而主张更多地把国有制企业改造成私有制企业;另一种倾向认为,公有制就是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除此之外的任何形式都是私有制。这两种倾向都是错误的,必须加以澄清。我们既要旗帜鲜明地反对私有化,又要防止把根本不是私有制的东西予以排斥,否定改革传统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还有学者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首先是要坚定国有企业能搞好的信心。社会上关于国有企业究竟是死马、病马或好马的议论,不应笼统地加以评论,而要具体分析。有些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已成死马,应依法破产;也有一些企业,虽然出现亏损、缺乏活力,但只要采取有效措施,是可以扭亏增盈的。通过改革外部环境、转换经营机制、加强企业管理等途径,多数企业是可以走出困境的。目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国上下统一认识,下决心搞好国有企业已成为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问题。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对策
有些同志提出,国有企业改革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别性,不要一刀切。我国的国有企业大中小有几十万个,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国有企业的具体情况都不同。因此,在改革的具体模式上,在经营方式的选择上,应当有不同的形式,不要搞一股风。应当有不同的改革思路,只要有利于把国有企业搞好、搞活,可以百花齐放,各显神通。
有的学者指出,要进行公司制改造,其核心是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往往遇到三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所有者(股东或股东代表)要在产权明确界定的基础上确实到位;二是解决现行干部制度与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原则的矛盾;三是对“内部人控制”进行控制,以保持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来自金融部门的同志指出,国有企业大量的逾期债务使企业经营十分困难,给国家银行带来严重风险。解决的具体办法:一是坚持企业改革,严格内部管理,增加企业自我积累能力,新建企业至少要有20—30%的自有资金,老企业投资不超过自有资金的50%;二是有计划地对资不抵债的企业实行兼并破产;三是引导城乡居民对企业投资;四是经过批准,将“拨改贷”改为对企业投资;五是改进企业与银行的关系,银行对不同的企业采取不同的信贷管理办法。
来自实际部门的同志指出,企业办社会的负担相当严重,成为制约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解决的办法:一是制定政策鼓励企业三分离(社会部门、多余人员、子弟兵企业),分离人员去办第三产业;二是加速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拓宽保险基金渠道。有的同志提出,要减轻企业负担,建立养老、失业保险是当务之急。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在社会互助、公平基础上的,覆盖面要广,标准应统一,管理体制也应尽量统一,还要有立法保证。社会保障的资金应该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面共同承担。
此外,还有的同志提出,科技投入、企业精神培育、企业形象塑造这些属于企业文化力的开发问题,是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辅相成的,是企业开拓市场、提高竞争力的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需要深入探讨的几个理论问题
1.如何理解产权问题。有的学者提出,产权问题不是西方经济的专利,正像人权问题不是西方国家的专利一样。企业产权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探讨的是如何树立正确的产权观,以正确的产权观来引导国有企业改革。正确的产权观,不是从“量化”个人产权(把产权“量化”到个人,就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甚至走到私有化的路子上去)出发,而是从现代企业制度本质特征的要求出发。现代企业制度最本质的特征应当是有限责任,即公司以其拥有的法人财产承担有限责任,这是正确产权观的立足点。
2.所有权能不能分割。有的学者认为,所有权是可以分割的。从历史上看,所有权一直在分割;从理论上看,完整的所有权是一组权力,一系列权力,是可以分割的。只有承认所有权能够分割,才能进行产权关系的改革。
3.按资分配是否一定是剥削。有的学者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按资分配是剥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按资分配未必一定是剥削。因为资产的所有权归全体劳动者所有,不存在少数人占有大多数人剩余劳动的社会基础;就大多数情况而论,实行按资分配的“资”是劳动者过去劳动的积累,不是通过非法途径取得的;现阶段劳动者按资分配的收入(如股票分红和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一般都是向社会取回自己创造的剩余劳动的一部分。
4.劳动合同制是否就是劳动雇佣制。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现阶段推行的劳动合同制不等于雇佣劳动制,不会影响劳动者作为生产资料主人当家作主的权利。理解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合同制的实质。我国国有企业实行的全员劳动合同制,实质上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权和劳动能力个人所有权“双重两权分离”的一种适当形式。


第9版(理论)
专栏:

  省级政府应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
高勇
国有资产是劳动群众劳动价值的积累,是推进改革开放的成本资源,是维系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现实财产和经济基础。国有资产的终极所有权属于全体人民,属于整个国家,但其在现实经济体制和管理中的组织形式是国家所有,政府分级管理。省级政府在资产形态变化和流动的过程中,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肩负着重要任务。
当前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和成因分析
国有企业亏损是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调查表明,因潜亏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占多种流失形式的首位,一般都占到整个流失量的50%左右。潜亏主要表现为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亏损挂帐和待处理财产损失,它虽然不直接表现为当时的资产损益,但出现潜亏或有潜在损失的,大多数均是效益欠佳,后劲乏力的企业。他们自身无法弥补损失,届时只有冲减企业自有的或银行的资产,但最终都是冲减国家的资产。亏损企业工资、福利甚至奖金照发,实际上是吃设备、吃贷款,以国有资产来维持职工生计。
企业经营决策失误和内部管理不善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一些企业上新项目缺乏必要的可行性论证,盲目决策,致使投入资产不能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不能形成生产能力,大量贷款悬空,国有资产闲置浪费。同时,一些企业财务管理混乱,基础工作薄弱,造成企业成本上升,损失浪费严重。实行承包制过程中,一些承包者行为短期,只顾拚设备,少提或不提固定资产折旧,致使国有企业资本金利润率不断降低,资产负债率却不断上升。因国有资产闲置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也相当严重。一方面企业花重金购买的国有资产形成率太低;另一方面新增资产的利用率也很不理想,投入产出比太低,国有资产白白流失。
低估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这种情况在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中表现较为突出,其主要形式是不按规定对投入合资企业的中方及外方资产进行规范化资产评估,造成中方资产价值低估,而外方资产高估,使中方吃亏。一些外方人员控制产品供销,以高价购进、低价卖出的方式,将利润转移至境外,造成企业亏损,国有资产流失。在对外合资合作中,中方一般都以房屋、机器设备、土地使用权来出资,由于合资合作心切,实际上低估、漏评较多,企业无形资产更是如此,由企业的商标权、专利权、专营权、生产许可证、信誉等构成的无形资产的价值一般都未得到科学评估,在合资合作和产权交易中造成的资产流失十分惊人。
产权转让和股份制改造过程中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在企业兼并等产权转移过程中,一些企业在兼并前未对被兼并企业评估、验资,被兼并企业债权债务不清,兼并后变成债务,致使兼并企业增加支出,国有资产流失。资产转移和企业改制中不按规定和程序进行资产评估,也容易造成资产流失。有的企业在改为公司时,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将待处理财产损失及经营亏损冲减;有的企业利用改制审批和运作的时间差,隐瞒以前的挂帐损失,正式运作调整帐目后,损失和亏损不断出现。有的企业将土地资产低价折股,或对国有资产及土地未评估就入股;有的上市公司送配股时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采用高比例配股,导致国家无力认购,其配股权被迫放弃给个人股东或法人股东无偿享有,使国家股权在上市公司中的比例急剧下降,稀释了国家股权,降低了国家股在二级市场上的市值。此外,上市公司还采用对国家股分派现金股利而其他股东分派等值红股的同股不同权的方式弱化国家股。
省级政府对国有资产实施管理的特殊作用
对国有资产实施监管是省级政府的重要职责,省级政府也有能力发挥对国有资产的监管职能。我国地域广阔,区域差异大,单靠中央政府的一级监管往往难以奏效,省级政府在区域内组织协作、调控资源的能力较强、手段较多,因此,能组织省区国有资产的有效运营,能够在国有资产形态的不断变化和产权转让中,通过法律的、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管和调控,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益是实现省级政府财政状况根本好转的战略举措。国有资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导力量,也是我国社会主义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国有资产管理与国家和省级财政的运转和发展,对财政状况的好坏;财政管理对国有资产的效益、保值增值都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盘活国有资产,就是加强财源建设,就是增收节支,就是强化财政职能。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不善,流失严重,运营效益低下,既是财政困难的重要原因,也是财政困难的重要表现。在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新形势下,省级政府大力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探索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的新方法和新体制,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益,保证国有资产权益不受侵犯,防止和制止国有资产流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省级政府务必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把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纳入省级政府尤其是财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像重视抓收入、管支出那样重视国有资产的管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