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4月11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文化广角)
专栏:金台随感

  “读书”与“明理”
蹇庐氏
无论是古代的“士”,五四前后的“知识阶级”,还是现在的“知识分子”,都算是“知书识礼”、“读书明理”之辈。虽然现在书香难飘、书蠹难香,但读书终归还是以“识文明理”为乐,为雅,这也许也是当今读书人最聊堪自慰的。
但是,竟也有难堪自慰,乃至徒叹奈何的事。就说读书明理吧,虽然读书人拚命读,但还是无法“明理”。姑举几例,以窥一斑。
眼下西风强劲,有一批放洋未放洋的学子,虽然不一定“言必称希腊”,但发誓不让读书人看懂的心态,还一如毛泽东“反对党八股”那时候指出的弊病,或有甚之:洋名新词,狂轰滥炸,欧化行文,佶屈聱牙,且曲里拐弯,叠床架屋,明明一两句直白的话可以说明的,偏偏要用上一大段的舶来新货旧货,以壮声势、唬读者,弄到连那些几十年手不释卷的读书人,都无法弄明它说的道理。
据说眼下还是随笔小品繁荣的年头,轻松闲适的随笔小品“明花‘多’主”,正是娱乐、消遣杂志的“座上宾”,尤其是名人出品,更是炙手可热,是哪一个版面都需要仗其“撑台面”以“上档次”的。供不应求,于是一批文坛名家准名家,就“不亦乐乎”地忙开了他的随笔小品,因为要闲适轻松,就不需“载道”,自无须“论理”,只需找乐、逗乐,于是随便哪一点点生活的琐事,都成了随笔,信手抄下了一段闲文,也都可以成为小品。其中有的简直庸俗得不忍卒读,看来,要在这样的随笔小品中“读书明理”,也是“期望值太高”了。
还有一类是打着“读书”可以“明理”的幌子,却大肆贩卖黄货黑货的。这也是古已有之。《肉蒲团》的“著书立意”便是“止淫风借淫事说法,谈色事就色欲开端”,所谓“以淫止淫”。如今有些“法制文学”也学起“以淫止淫”、“以黑止黑”的笔法,对杀人越货、奸淫腐糜之事,极尽描写之能事,洋洋洒洒、铺陈万里,有些更是沉浸其间写得忘乎所以,可隐隐见出作者摇头晃脑,乐不可支的神态。的确,读书人想在这类书里“读书”而“明理”,不啻是南其辕而北其辙,不被教坏,已经是上上大吉了!
是的,读书能明理,但怎么去“明”其理,“明”些个什么理,也大有学问,——当然,不必讳言,也是大有问题的。兴许,这也是当今读书人最无可奈何的事了。
的确,要读书明理,首先要“写书”先“明理”。


第10版(文化广角)
专栏:热点透视

  欲卖书画好困惑
——襄樊书画市场探微
刘东仿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浪潮,深受人们喜爱的字画也举步迈向市场。
穿行在古城襄樊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不少带“斋”字号。有些经营者索性亮出画店或画廊的招牌,就连一些以装饰装潢为主的美术服务部也打出了经销字画的广告。
这种现象在其它地方也不少见,一个字画消费市场似乎已呼之欲出。
商场开画廊,在襄樊,鼓楼商场为首家,其博雅斋以经营名人字画、文房四宝、字画装裱、古玩根艺为主。这无疑提高了商场的文化品位。画廊中陈列的字画均出自襄樊名家手笔,许多作者在全省乃至全国书坛和美术界均有一定地位。画廊珍品咸集,满壁生辉,其规模和档次完全可以与高水准的美展媲美。
画廊吸引了过往的行人和顾客。那么,经营情况如何呢?画廊主任刘立德说:“喜欢字画的人多,但购买的少。”据介绍,画廊开业半年,只卖出一青年作者的油画《角斗》(两条牛斗架),挂牌价440元,最终以380元被一老者购走。而一些名家的精品鲜有开张。倒是卖出不少由米公祠提供的米芾书法碑刻的拓片。不知是消费者厚古薄今,还是这些拓片价格相对便宜的缘故。
字画经营状况并不像事先想象的那样。所以博雅斋与其它画店一样,不得不把店堂装饰、招牌制作当作主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欣赏字画的人多,购买者少的反差?有关人士认为是价格原因。博雅斋画廊的字画标价,低者三四百元,高者数千元,一般也在六七百元左右。
能否降低价格呢?有的作者比较灵活,在他们看来,钱的多少并不太重要,只要有人喜欢自己的作品,便宜一点也卖。但大多数书画家不愿降价,宁肯作品束之高阁,也不愿贱卖。倒不是他们特别看重钱财,而是艺术价值观念使然。在他们看来,降价就意味着贬低了作品的艺术档次。的确,当字画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后,其卖价的高低不能不说是衡量艺术家作品档次和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何况有些书画家还认为自己的作品价格并未到位。
在博雅斋,有两幅60×70厘米的油画,一幅为《冬景》,一幅为生活小品:餐桌上一只铜火锅、几棵青菜。两幅共标价8000元,作品出自襄樊一名家之手,其价格令许多顾客称奇。据营业员介绍,喜欢此画的人不少,尤其是那幅《冬景》,曾有几人讲过价,问能否以1000元买一幅。如此大幅度的降价,店方不敢作主,所以未能成交。
放眼整个美术市场,不难发现影响传统中国字画消费市场的,除价格因素外,还有消费者素质和消费观念问题。
近年来,一种叫迪卡墙画的美术品种大行其道,仅襄樊市区经营此画的商店就有五六十家,生意颇为红火。
这两年,又冒出一种反光金属画,画面熠熠闪光,站在不同的角度,画面呈现出不同的色彩,颇为新奇。一幅60×70厘米的反光画售价都在400元左右。这一新的品种颇受青年人青睐。在襄城北街,一位经营此画的店主说,每天都能卖出二三幅。不少青年人把这种画作为送给朋友结婚的礼品。
“但是,文化素养较高的消费者,还是喜欢出自名家手笔的真迹,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喜爱传统的中国字画。真迹既可观赏,又有收藏价值,这是印刷画所无法比拟的。”襄樊市紫薇画会会长刘海华女士的分析颇有见地。
的确,在城市许多家庭,尤其是文化层次较高的家庭,客厅中大都挂有一两幅传统的中国字画,藏品多的还时常更换。
然而,这些字画有多少是从画店买的呢?
一位朋友乔迁新居,为了装点居室,多方托人索求本市一位知名书法家的墨宝,朋友告诉他画店里有卖的,他说:“买的哪有赠送的有味道?”
这种心理颇有代表性,有些人宁愿掏钱买上名烟好酒托关系请人写字作画,却不愿掏钱到画店去买。觉得掏钱到大街上买字画有些“掉价”,如果是书画家赠送的,那么对人说起脸上似乎光亮一截。看来,要使书画真正成为商品,还得克服这种消费上的心理障碍。
人情字画,使一些书画家颇为头痛。求字画的都是有关系的人;不允吧,得罪人;给吧,实在难以应付。
笔者曾经问过一位擅长仿古工笔画的画家:亲戚朋友家中是否都有他送的画。他说:朋友有,亲戚没有。因为亲戚知道画一幅画不容易,知其艰难,所以不要。对于这位功底深厚的画家来说,画一幅工笔画,少则三日,多则一星期。
“字画消费与文化层次也有很大关系”。画店营业员小王说,某些来画店看稀奇的人竟说,花几千元买台冰箱、空调还能享受,买一幅画值得吗?由此产生了一种现象:买得起的不喜欢,喜欢的又买不起。
尽管内地的字画消费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也没有沿海地区和旅游热点那么多的境外消费者,但襄樊市的字画经营者们毫无收摊之意,他们认为只要不断地引导和培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为一种高雅的文化消费,字画消费市场定会逐步走向繁荣。


第10版(文化广角)
专栏:书海扬帆

  展现中国风情
弘扬民族文化
郭希芬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绚丽多姿的民俗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最初作为民族文化之源的华夏文化,或是与周边少数民族文化融合所形成的汉文化,以及由此衍生而成的秦蜀、三晋、荆楚、吴越、邹鲁、齐燕等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无一不是在民俗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就是在文字典籍记载的圣贤文化或雅文化中,也随处可以寻到民俗文化的踪迹。
民俗文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它不仅规范着人们的思想、行为,而且养育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道德意识和奋斗精神,这种文化使炎黄子孙生聚繁衍,自强不息,形成无比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但是民俗文化是靠口头和行为方式传承的,是一个民族口传的历史,以往很少有系统的文字记载。因此编纂一部包括各地区各民族民俗文化在内的“民俗志”,系统采录和整理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历来都有编纂地方志的优良传统,这对保存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无疑是一个重要贡献。但过去编纂的“地方志”,大都具有行政史的特点,民俗只是作为其中的一小部分加以罗列,这显然不能充分反映中国民俗文化产生、发展、演变的全貌,更不能揭示这种文化在孕育中华民族性格、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为了填补中国地方志编纂中的这一空白,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和广西民族出版社联合编纂出版《中国风土民情丛书》。该丛书由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教授担任顾问,民俗学家、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陶立璠教授担任主编,约请各省、市、自治区民俗学专家撰稿。全书分省立卷,包括台湾省共31卷,930多万言。系统全面地展示中国各地、各民族、各类民俗文化的洋洋丰采。这套丛书的出版,对发掘、采集、保护、研究民族民俗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共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及对推动中国民俗学研究和加强国际文化学术交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10版(文化广角)
专栏:

  “京津青年盼世乒”晚会在天津举行
为了迎接第四十三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胜利召开,四月一日来自北京、天津两地的青年文艺工作者在天津举行了一场题为“京津青年盼世乒”的文艺晚会。
晚会在四十三届世乒赛会歌“共享阳光”的歌声中拉开帷幕。北京青联委员安冬、鞠敬伟、孙毅、杨凤一、杨迎、余声,天津青联委员关牧村、李青、赵振岭等数十位演员参加了演出。整个晚会充满了欢快热烈的气氛,展示了京津两市青年喜迎世乒赛、争为世乒赛做贡献的精神风貌。
这次演出活动是由天津市青年联合会和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共同主办的。(阿童)


第10版(文化广角)
专栏:

  周璟“双面画”在京首次展出
“周璟工笔仕女画展”日前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周璟女士是济南画院专业画家。这次展出的五十多幅作品,在构思立意、表现技法等方面均有新探索。尤其是她的三十多幅“双面画”,变传统单面欣赏为立体双面欣赏,给人以独特的朦胧美感。
周璟女士少承家传,后拜著名画家王凤年、潘絜兹为师,博采众长,形成自己既富书卷气、又有现代气息、清丽婉约的绘画风格。(朱悦华)


第10版(文化广角)
专栏:

朝阳市佑顺寺(速写)
高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