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3月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全国教育系统劳模黄淑琴两度舍家兴学,艰苦创业,8年建起两所高标准特殊教育学校,接收500多名聋哑弱智孩子入校学习,残童们亲切称她——“校长妈妈”
马维秋
今年54岁的黄淑琴原任辽宁省盖州市(原盖县)城关小学校长。1988年,她满怀对残疾儿童的一片爱心,主动要求离开熟悉的普教岗位,着手筹建盖州第一所聋哑学校。消息传开,全市上百名聋哑儿童随家长急不可待地前来报名。面对残疾孩子一双双充满热望的眼睛,黄淑琴流泪了。在校园还是一片荒草甸的情况下,黄淑琴决定提前招生开学,她动员两个儿子带着妻小分别搬到岳父和亲戚家去住,将儿子刚盖好不足一年的7间新房腾出来做校舍,当年招收67名聋哑儿童入学。开学缺经费,她动员全校教师集资,自己带头卖掉了500只产蛋鸡和5口大肥猪,换来4500元,为学校买桌椅、教具。
当离开父母的聋哑儿童住校开始学习生活后,黄淑琴像慈母一样帮助孩子们梳头、洗脚、洗衣服甚至剪指甲、系鞋带。晚上,她怕孩子们想家,就和孩子们睡在一起。哪个学生蹬了被子,她给盖上;女孩子胆小不敢上厕所,她陪着去。年近5旬的黄淑琴热心钻研特教业务,她带领全校教师骑自行车往返100多里去营口市聋校观摩学习。为尽快带出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黄淑琴率先垂范亲自担任学校语言训练实验班的班主任,一年内奇迹般地学会了1300多例手语和全部指语。
两度春秋,黄淑琴一边组织教学,一边四方奔走募捐,在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的资助下,一座1300平方米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学生由67名增加到170多名。
新学校刚刚建起不久,黄淑琴得知全县尚有数百名弱智儿童不能就学,便再次毅然向上级请求离开聋哑学校,去筹建辽宁第一所县级弱智学校。为了早一天开学,黄淑琴再一次白手起家,和老伴一起倒出自家住的5间房。又和一群“傻孩子”朝夕生活在一起。黄淑琴二度舍家兴学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了各级领导和群众,在黄淑琴的积极奔走下,1992年,投资80多万元的一座崭新的标准化的育智学校又落成了。
为让“傻孩子”聪明起来,黄淑琴又埋头钻研弱智教育。两鬓斑白积劳成疾的黄淑琴怀着一颗童心带着学校教师翻山越岭去采集标本,建起了一间别具乡土特色的教具室,陈列着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标本2000多件。生动活泼的实物教学,大大提高了弱智儿童的学习兴趣。黄淑琴以一颗慈母之心不仅关心孩子们在校的生活,还为他们精心筹划着未来。8年来,黄淑琴先后在两所特殊学校建起了可以培养残疾学生劳动技能的纸箱厂、塑料厂等5个校办工厂,不仅给学校提供了可观的教育经费,同时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现在第一批聋哑学校毕业生已全部在校办工厂工作。
“校长妈妈”黄淑琴凭着圣洁的母爱和高尚的师德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被评为辽宁“十大女杰”和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故乡风土故乡人

  山村新晨曲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91级高国营
腊月里,每天天刚蒙蒙亮,英格庄的一些大妈大婶们便悄悄走出家门,沿着山路,向村外跑去……我几乎不敢相信,这晨跑的场景竟发生在我的故乡——一个小山村。
在学校的时候,故乡的晨曲时常在我梦中萦绕:晨雾里,拾粪老汉沉闷的咳嗽声,挑水汉子铁桶的叮当声,勤劳的村妇的风箱声、纺车声……这和谐的乐音是那么古朴而又幽远。当年我晨跑时,爷爷还叮嘱我往山上跑,别让村里人撞见。乡亲们也曾善意地取笑过我的脚步声,毕竟它和古老山村千百年来的习俗是那么不合拍。而今天,这个胶东半岛的小山村却勇敢地跑出了这么一群晨练的乡村女性。
新年后的一天早上,5点半刚过,我等在村口。67岁的李华大妈手上戴着手套,脚上登着紧脚布鞋,从晨雾中精神抖擞地跑来了。一会儿,71岁的柳兰芳大妈也跑了过来。于是,我陪两位老人向村外跑去。这些年来,她们风雨不误,村里晨跑的风气就是她们带起来的。以前她们家里、地里两头忙,累得早上都爬不起来。现在她们的儿女都成家了,也非常孝顺。“俺吃穿不愁,只想多过几天好日子。把身体练硬实了,是俺自己的福分,也让儿女少操心。”柳大妈喜滋滋地对我讲。也是,晨跑以来,柳大妈的老毛病再也没犯过。头痛脑热的小病也不找她了。李大妈更硬朗,她常蹬8里路的自行车到集镇上去。我问,村里人、家里人是不是笑话她们?李大妈说:“没有人当面笑话,再说练个好身体有啥好笑的?别看俺老头子不跑步,他正在家里跟着录音机练功呢。还有你桐花大婶,她男人还陪着她跑步呢!”我才知道村里有60多人练功,约30人经常跑步。过了年,学生大都开了学,地里的活也多了起来,持家的女人就忙得顾不上早锻炼了。“再等到挂锄的时候,那些媳妇们还会跑步的,她们要减肥呢!”大妈们笑着告诉我。
当我和两位老人跑回村时,农家小院里已飘起了股股炊烟。电鼓风机转动的声音,三轮车的声音,还有那隐约的音乐声、脚步声……这一切组成了一曲让我耳目一新的山村新晨曲,这晨曲不正在描述着一幅山村日益走向文明富裕的美丽画卷吗!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首都十余家科技出版社社长认为
科技出版应围绕社会效益做文章
本报讯记者杨健报道:科技出版应围绕社会效益,即推动全社会科技进步、提高民族科技素质做文章。三月四日,在繁荣科技出版工作座谈会上,首都十余家中央级科技出版社社长就此取得了共识。
与会者认为,科技出版是传播科技成果和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主管部门不应仅将出版社当成创收的工具;另一方面,各专业出版社应以推动本专业乃至全社会的科技进步为中心,主动与产业部门开展科技合作,把科技图书当作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中介,进一步增强其时效性和实用性。
在组织好专业性著述出版工作的同时,各科技出版社应成为科学知识普及的主力军。与会者认为,长期以来,科普创作未纳入作者评奖、评职称的指标体系,稿费少,发行利润低,是造成科普创作跌入低谷的原因之一。要促进科普创作的繁荣,就应将其列入国家图书规划和作者专业考核的范围。据与会者反映,由于订数限制和版税支付等方面的原因,各出版社科技译著数量近年来急剧下降。科学出版社的译著已由一九八五年占总出书种数的百分之四十二降至现在的百分之六,一些早已列入出书计划的译著长期难以付梓。与会者指出,国家和各主管部门增加投入固然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但最终还是需要依靠出版社自身的力量。他们提出了“以副养主”即发展多种经营推动出版的阶段性解决办法。这种“副业”既非丢掉本行盲目发展,也非单纯为了安置闲散人员,而是以科技出版为依托和最终服务目标。出版社不以经济指标而是以其对支持出版工作的实绩来考察和评价。目前,化工、邮电等出版社均在这方面的探索上取得了一定进展。
本次座谈会是由中国文化报社和中国版协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联合发起召开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一手抓科研攻关一手抓成果转化
中国农科院成果迭出效益显著
本报讯记者蒋建科报道:中国农科院在瞄准世界农业前沿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组织一大批科技人员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为推动我国粮棉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全院去年共获各类科技成果52项,创经济效益150多亿元。
中国农科院拥有37个研究所,遍布全国14个省、市。近几年来,该院坚持一手抓科研攻关,一手抓成果转化。1994年,全院共承担各级各类研究项目多达1063个,其中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计划的子专题343个、国家“863”计划项目2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1个,以及总理基金项目25个。由棉花所育成的棉花新品种“中棉17号”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冀、鲁、豫等地推广累计1000多万亩,品质达到美国优质棉水平。蔬菜花卉所培育的优质、抗病、丰产甜椒新品种“中椒4号”、“中椒5号”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适于南方种植,是南菜北运的主要品种。作物所选育的冬麦新品种“中麦2号”抗白粉病,适于华北地区种植,到1993年已累计推广583万亩。水稻所在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上取得重大突破,为水稻超高产育种创出了一条新路子,如育成的超高产杂优品种“协优413”一季亩产600—650公斤以上,增产潜力巨大。生物技术中心、棉花所等单位成功地将杀虫基因导入棉花主栽品种获得成功,为解决棉花害虫问题找到一条途径。作物所太谷核不育小麦协作攻关取得较大进展,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小麦育种理论与技术,而且育成一批突破性品种。该所还在优质蛋白玉米育种和超高产玉米育种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如“中单3850”集硬胚乳与高赖氨酸含量于一体,被诺贝尔奖获得者布劳格博士誉为“当今世界领先的重大贡献”。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成功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细胞苗”首次在国内外提出用病毒蚀斑单位作为免疫剂量的指标,免疫效果优于某些国内外同类疫苗。
新任院长吕飞杰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农科院工作会上强调,农业是今年全国经济工作的3个重点之一,国务院、农业部明确提出要在本世纪内实现“增产500亿公斤粮食,1000万担棉花,1000万吨肉类,1000万吨水产”的目标。为此,我们应该以农业增产作为确定科研任务与课题的出发点和基本思路,应面向市场,要敢于、善于运用市场的行为来寻找课题、推广成果。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要求学生做到教师首先做好
河南教育界开展为人师表活动
本报讯河南省委高校工作委员会、省教育委员会日前作出决定,在全省教师中广泛开展“为人师表、育人楷模”活动。
近年来,河南省建立了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且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广大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也有少数教师不能认真按《教师法》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注重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完不成教学任务;有的甚至体罚学生、侮辱学生,或做了一些教师不应该做的事情,损坏了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河南在广大教师中开展“为人师表、育人楷模”活动,旨在加强师德教育,提高广大教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认识,增强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教师养成良好的思想作风、职业道德和高尚的情操。
为配合师德教育,河南在广大教师中深入地开展向“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全国十佳职业道德标兵”、“全国十杰民办教师”学习的活动,激励广大教师更好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省教委要求全省广大教师按照《教师法》严格要求自己,对工作要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对学生要关心备至,经常与学生交心、谈心,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表率;对业务要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要求广大教师增强纪律观念,模范地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首先做好。
据悉,被评为全省“为人师表、育人楷模”的个人,今年教师节期间,将被授予河南省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并予以表彰和奖励。
(李金川尹洪斌)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山西农大育才注重实用
本报讯记者段存章报道:山西农业大学把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着眼点放在生产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从有实践经验的农村回乡知识青年中招收大专生。近6年,这所大学发展到4个专科专业、1个本科专业,已毕业5届学生共600余人。
山西农大党委书记白纯洲介绍说,这项改革突破了传统的统招统分模式,单独招生,不包分配。招生的主要对象是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经过两年回乡生产锻炼、户籍在农村的知识青年。学生学习期满,不转粮户关系,不包分配,由地方按招生合同择优聘用,或由本人自主择业。
几年来,山西各地先后有4000多名农村青年积极报考。1990年以来,已有83%的毕业生被国营、集体和个体农牧场、果园、饲料公司、种子公司以及县或乡(镇)农技推广服务单位、职业中学聘用,绝大多数回到了生产第一线。据跟踪调查表明,学生所学知识与实践需要紧密结合,人才实用性大,适应能力强,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工作不挑剔,肯吃苦。太原农牧场先后聘用33人,都在关键生产岗位工作。冷饮厂从生产配料到包装出厂全流程生产线中,从事技术工作的都是机电专业毕业生,一年为该厂盈利20多万元。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北京广播学院工学院成立
本报讯北京广播学院工学院3月3日在北京成立。北京广播学院为集中优势兵力、发挥群体优势、联合攻关,决定联合学院内6个工科系、研究所、实验中心和两个企业共同组成工学院。工学院集中了广院工科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和仪器、设备。
(黄勇刘建宏)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教育电视山东台开播
本报济南电记者贾建舟报道:我国继1986、1988年先后开通两个卫星电视教育频道之后,新近又诞生了一名新成员——中国教育电视山东台。
这家由国家教委与山东省政府合办的国家级教育专业电视台,日前已通过亚太一号卫星正式向全国和周边地区播出教育节目。
这个台现已开设九年义务教育、幼儿教育、师资培训、教学研究、实用技术推广和校内外生活等多种栏目。播出时间从8时至23时,全天共播15小时。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软启闭灯研制成功
本报讯一种模拟自然光过渡特性,可使灯逐渐改变亮度,从而再造室内自然光环境的软启闭灯具近日开发成功,并获美国专利。该技术发明人、北京隆光威尔新技术公司高级工程师蒋子刚发现,造成中小学生近视率高的原因之一是光污染,即开关灯时光线骤然变化使瞳孔来不及调节和适应光强,引起视觉细胞损伤,为了克服这一不足,他发明了这种新型灯具。该技术还能用于电机、电器、电子等领域。
(辛乘胜)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法门寺唐密曼荼罗学术讨论会举行
本报北京3月7日讯记者颜世贵报道:法门寺地宫秘密破译后,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日前,中国社会科学界、佛学界以及文化艺术界的有关专家学者在京举行唐密曼荼罗学术讨论会,就此次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发现进行探讨,并就它的历史文化价值作进一步的认证。
1987年,被尘封了整整1113年的法门寺地宫重新面世。1994年,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教授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佛教研究所丁明夷研究员、陕西省佛教协会会长许力工先生揭开了法门寺大唐地宫的真正内涵。
会上,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送来了书面发言。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刘吉及吴立民、单士元、任继愈、季羡林、宿白、周绍良等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了讨论会。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新一代微机图形卡问世
本报讯第一个由中国人独立设计的高性能通用图形加速卡——Win—Speed32/64,最近由北京黎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研制成功。这种图形加速卡除了具有普通图形卡的全部功能外,更具有图形处理能力、高分辨率和高色彩数以及价格低等特征。
随着电脑软件的快速发展,对计算机图形显示和处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高性能图形显示卡,将会为我国广大微机用户带来福音。
(黄甲)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天津师大国际女子学院毕业生成为抢手人才,日前,数十家单位派出专人来到该校争聘第一批女毕业生。这是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应聘书。
新华社记者 李昌元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