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3月6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文化)
专栏:“大一统”的千年魅力

  “三国热”的文化启示
自三国以来悠悠1700年间,三国故事历久不衰,而今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播放,更带起了遍布全国的“三国热”。有学者认为,这股热潮本身已构成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从中既可折射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与态度,亦可从这些或许并不成熟的热情中,显现出历史与现实的深厚关系。
    “大一统”的千年魅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白钢:
清人毛宗岗说:“古史甚多,而人独贪看《三国志》者,以古今人才之聚,未有盛于三国者也”(《读〈三国志〉法》)。
这种解释不无道理,但若从传统政治文化的角度来审视,“三国”的魅力,则在于渴望并致力于国家的统一,这是它的主题。“三国”向人们展示:即使是在三足鼎立的乱世,参与角逐的三方,都想运用政治的、军事的、外交的手段谋求国家的重新统一。这里所说的传统政治文化,是指人们在古代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起来的社会政治心理和习惯、政治态度和感情、民族精神、价值观念的总和。自从“春秋大一统”的观念在中华民族的心田里扎根以来,2000多年间,谋求国家的统一和领土主权的完整,就成为我们民族高于一切的政治原则和价值判断的标准。“三国”热,若从这个层面来认识,可以说,它是人们受传统政治文化熏陶的必然结果。
毋庸讳言,魏、蜀、吴三家,各自在谋求国家重新统一时,都打“正统论”这张牌。“君子居大正,王者大一统”,成为他们共同的思想武器。形式上是三家互不相让,争当“正统”;实质上是各自在打一场自认为神圣的统一战争,都想使自己成为实现“大一统”的“王者”。由此,演出了一幕幕惊心动魄、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从群雄逐鹿、赤壁鏖战、三国鼎立,到南征北伐、三分归一,令观众感到有星移斗转、雨覆风翻之妙。特别是成功地塑造了“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决胜于笙箫夹鼓、琴瑟间钟之间,更令观众为之倾倒。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时代确实是人才辈出、群星争辉的时代。魏、蜀、吴三家,都汇聚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文臣武将,他们虽然各事其主,但却都在建功立业,为实现国家的统一“鞠躬尽瘁”。他们的活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发进取,积极向上。这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偏爱三国故事的真谛之所在。


第11版(文化)
专栏:文化百态

  北京民居:城市文化的变迁
四合院的建筑样式凝聚了传统社会严
整刻板的生活秩序和相应的人情慰藉
四合院是北京典型的传统民居样式,也是华北民居的基本样式。它通常被视为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生活和农业经济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象征。标准的四合院一般都坐北朝南,四周建房,合围出一个院落。众多的院落和围墙筑成胡同和街坊;而城墙围起的都城,就好像是一个放大的院落,构筑了中国人家国同构的观念。
有人认为四合院从布局上模拟了人们牵儿携女的家庭序列,也体现了与自然环境的充分和谐,人们在院内即可鲜明地感受时序季节的变化。但是,作为民居,它的私密性较差,各住户之间的情况几乎是公开的,这倒是比较符合父权家长制的家庭生活需要的。它所造成的相对封闭而人际关系复杂的环境,形成了中国人家庭本位和情境中心的生活态度。围绕着四合院和胡同,发育出了老北京人趣味盎然的京味文化。
北京现存的四合院,大多是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古旧房。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原本为一家一户的生活而设计的四合院,大多已经变成多户人家共居的院落,四合院逐渐变成了“大杂院”。拥挤的生存空间、频繁的磨擦和冲撞,使温良谦让的老北京人的日常生活也变得不再那么温情脉脉。作为旧城改造的尝试,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为菊儿胡同改建设计的新式四合院出现了。
新城区的大院集工作场所与生活空间于一体,俨然功能齐全的小社会
据统计,目前的北京城市人口中,建国后进入北京的新北京人及其后代约占3/4,主要居住在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老城区之外的新城区,如海淀区、朝阳区等,他们主要的生活空间不是四合院而是大院。
北京的大院分为两类,一是国家和政府部门的各机关大院;二是教科文卫机构和单位的大院,如大学、研究所、艺术团体、医院等等。
院内通常设有礼堂、操场、浴室、游泳池、商店、学校、医院、派出所等,职工的各种生活需要都可在院内得到解决。几乎各大城市都有这样的大院,包括部队机关,以及远离城市的大型企业。但像北京这样,由众多的大院连成大片区域,构成一种显著的、稳定的社区类型,也许是独一无二的。
大院同样有其相应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大院从城市的公共生活中疏离出来,人们过着与城市社会很少关联的“内部生活”。和四合院各种身份职业的居民杂处不同,大院居民主要是本单位职工,他们在大院里的聚居大致是按资历、级别等分布的。工作空间和私人生活空间的重叠,既为工作关系增添了许多人事和感情因素,使单位的亲属化倾向更为显著;又为生活空间增添了许多工作关系,使同事关系转化为邻里关系。因而,邻里之间往往也以职务相称。由于与胡同和四合院中老北京人的生活相脱离,来自五湖四海的大院居民并不遵循老北京的习俗礼仪,甚至在最重要的婚俗上,也没有形成共同认可的习俗,而各行其是。
北京建设现代城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打破条块分割、部门所有制的“院落主义”,拆掉围墙,建设社会化的城市公共服务系统,发展一体化的公民文化和市民文化,即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文化。大院正在脱胎换骨,进入城市社会,大院生活也日益多姿多彩,融入了时尚和潮流。
拔地而起的高层民居建筑,改变着北京传统的城市景观和生活方式
那种由频密的人际交往而产生的浓厚的人情味逐渐被独门独户的单元居室和防盗门所阻隔;见缝插针式的建设方式,则不利于城市的统一规划和功能协调。于是,一种更为现代的居民小区应运而生了。
80年代以来,从团结湖、劲松小区的建设开始,北京陆续建成了一批高质量的居民小区,如方庄、稻香园、双榆树、恩济里小区等等。这是一种按照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理论规划设计的城市人工环境。这些小区不仅在建筑风格上有所追求,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富于变化的建筑景观,具有一定的审美功能;而且重视实用功能的合理性。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小区,建有配套的商业网点等;同时,考虑到了环境质量,开辟有相应的绿地和活动场所。
事实上,这是一种经过严整规划、功能齐全的新型社区,是现代城市的一个有机单元。作为民居建筑,它解决了民居的私密性和满足人际交往的公共性的矛盾,即在独门独户的家居之外,为居民提供交流和交往的公共空间。这是符合将人际交往由主要在家中转移至公共场所的现代生活方式需要的。
作为一个正在走向现代化的文化古都,北京的城市建设和民居建设也处在新旧杂陈、亦新亦旧的转型之中。它记录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变迁,并提醒我们以更大的智慧和创造性,保护和建设好我们的家园。(附图片)
左上图:菊儿胡同。上图:北三环路边的居民楼。方云伟摄


第11版(文化)
专栏:文苑杂咀

  编导“四诀”
 周自牧
我本影视艺术的门外汉,但还算个基本观众。每当坐在银幕、荧屏前,就不由得想验证我总结出的编导“四诀”。开始,家人不耐烦我的聒噪,笑我太痴。经过两年实验,承蒙一些编导朋友帮忙,终使我的总结立于不败之地。
这“四诀”是什么?请君听我道来。
倒下喂口水,起死回生。小姐、太太在华屋昏厥,勇士、豪杰在旷野倒下,不论是什么毛病,只要赶快喂口水,便阳气回转,慢慢睁开眼睛,继续完成导演的重要嘱托。只不知剧中所用是何方“圣水”,有如此“神效”。
咳嗽连三声,此命必休。影视中人物偶尔咳一二声,已使人惊心动魄,如连咳三声以上,此人必不久于“人世”——青发者洒泪夭折,年长者含恨离世。咳嗽是影视中人物的“第一杀手”。
隔墙总有耳,妙计泡汤。开封府、军机处、总经理室、卧榻旁……凡重要人物在关键时密谋的妙计、狠计、毒计,大多为人偷听。偷听者有黑衣夜行人、丫环、雇员……此法在影视中出现的比例,比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要高出999倍。
解释偏不听,玩命纠缠。许多人物,本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既善于观测,又遇事不慌。但为了剧情能起伏跌宕,便突然“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有了某种误会,变得格外固执,本来听别人一句话就可解释清楚,他就是不给人家说这一句话的机会。而能说清这句话的人,有许多机会,也偏不肯直接说出这句话,先要费许多唇舌来取得听者的同意,使这句要命的话始终说不出来,终于造成恋人吃醋、夫妻反目、父子不和、君臣相疑……种种争吵打斗恩怨由此而起,无限演绎。演员在那里津津有味,观众哈欠连天,不耐其烦。
影视方面的艺术品,本不是真实的生活,也未尝不可以来点噱头,但总须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之外。如果反过来,甚至成了套子,观众何堪。
门外谈影视,耽误大家时间,只因被一些编导耽误的过多,也想过一过瘾,不足之处,还望补充。


第11版(文化)
专栏:

  名著的力量
  陈四益
三国,本是出看不够的“戏”。历朝历代,文人学士,都从“戏”中读到了自己的所需: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这是李白读到的:刘备、孔明,君臣遇合,风云际会;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这是杜甫读到的:诸葛亮的智慧与品德;“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是杜牧的感想;“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这是温庭筠的慨叹。
若是有意翻翻,这样的记录似无穷尽。历史本来便韵味无穷。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也是出看不够的戏。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吸取着教益。
有人崇敬诸葛亮为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美德;有人欣赏曹孟德任才用才的气度;有人感慨诸葛亮未能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年轻人才;有人叹惜周公瑾器量偏狭,不幸夭折;有人从三国混战想到了统一安定的可贵;有人从蜀不敌魏悟出了增强国力的重要。
一部伟大的作品,本来就如开掘不尽的富矿,这便是名著的力量。改编《三国演义》打破了某些人关于票房的童话,不靠一脱二“头”(拳头、枕头),一样可以赢得观众。
深刻、博大,才能不朽。
正是:周郎诸葛自风流,
  孟德雄才孰与俦。
  细品三分城空巷,
  何必拳头与枕头。(附图片)
爷爷,《三国演义》里究竟谁是好人?


第11版(文化)
专栏:

  把握故事深处的意蕴
剧评家徐城北:
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播出,在青年观众中掀起了一场“三国热”。他们突然发现,在古代中国的辽阔版图上,曾经驰骋过这么多的英雄,展开过如此猛烈和复杂的厮杀!但对于饱经沧桑的中老年人,如果他们再看过京剧名伶表演的“三国戏”,那么对电视的感觉就只能是差强人意。因为他们早就谙熟这些故事,他们更追求把握故事深处的意蕴。因此目前的“三国热”虽然来得及时,但终究还欠缺一点深沉。
我承认,电视剧中的曹操是很突出的,但我不同意有的文章夸耀这一艺术形象“好就好在超越了京剧曹操的‘大白脸’。”这样说的朋友,或许从来没有真正区别过京剧一系列“大白脸”的脸谱,没有注意在大面积的白色之外,还有精心勾画出来的黑色、灰色和粉红色。京剧脸谱的各种颜色,本身就带有不同寓意,更加神妙的是一旦动作起来,它们会和“手、眼、身、法、步”融为一处,幻化出种种的表情。这些同中有异的表情,和舞台上的纱帽翅子、翎子、水袖、髯口、玉带、厚底靴结合起来,就能成为塑造人物的有力手段。京剧塑造人物自有独特之处——先把生活中的芸芸众生分成若干基本类型,再逐一去“抠”细部,从而实现个性化。这种“两步到位”的方法,不仅能把类似的张飞、李逵、鲁智深区分开来,更在如何认识世界的方面发扬了优秀的民族传统,同时也能帮助由电视作品萌发出来的“文化热”走向深沉。
京剧发展到今天,“大白脸”的曹操已经有了三代——黄润甫、郝寿臣及目前80高龄的袁世海,再加上司马懿、潘仁美等人物的发展源流,难道还不能构成一门“大白脸学”么?就这个意义讲,我由衷希望这股初步掀起的“三国热”能够延续下去,并且凭借京剧的振兴而日趋深沉。


第11版(文化)
专栏:

  从读古典小说到“二战热”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卢淑泉:
《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近日调查的结果表明,90%的高中学生和81%的初中学生认为,《三国演义》在今天有现实意义。
北京八一中学的100名初中学生和一○一中学的100名高中学生填答的问卷显示:62%的初中生和51%的高中生读过古典小说《三国演义》;63%的初中生和53%的高中生喜欢看电视剧《三国演义》,显然,对于观赏和评论电视剧《三国演义》,初中生比高中生更为热情。
当问及“你最欣赏的前三名三国人物”时,高中生与初中生的态度不甚相同。初中生的排列顺序是:诸葛亮(79%)、关羽(56%)、曹操(55%);高中生的排列顺序则是:诸葛亮(83%)、曹操(55%)、赵云(35%)。可见,高中生比初中生欣赏曹操,对关羽的欣赏者则少些。在对曹操的评价中,初中生最欣赏其“惜才”,高中生最欣赏其“勇谋双全”,双方都把“奸雄”之类的评价放在次要位置。
在问及“《三国演义》对于你个人有什么启示”时,25%的中学生回答:“只有知识渊博、智勇双全才能成就大业”;15%的中学生回答:“正确地为人处世,老老实实学习做人”。
据悉,与“三国热”相关,中学生中又出现了“二战热”,即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书籍感兴趣。


第11版(文化)
专栏:

  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
北京大学哲学系缪劲翔:
《三国演义》播出后,众论纷纭。事实上,一部电视剧要想获得社会各阶层的认可,在这个文化层次与文化心态千差万别的社会是不大可能的。但看“三国”观众最起码可以通过艺术形象了解一下他的老祖宗,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历史上形形色色人物的权谋、韬略和智慧。《三国演义》确实可以说是一道原汁原味的正餐大菜,为沉醉于港台武侠、言情片的观众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人们关注着《三国演义》,或褒或贬并不重要,争议本身就已令人喜悦。它表明并非所有的人都为充斥市场的文化快餐所麻木,依然有人愿意走入“三国”所营造的传统文化的氛围,尽管走出来的时候有人津津乐道,有人痛心疾首。只要我们的艺术工作者吸取经验,提高作品的艺术魅力,不为古人所限,敢于在作品中表现自己的艺术灵感和思想火花,文化的“沙漠”也会被改造而成为绿洲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