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3月4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美术)
专栏:

白云黄鹤之乡的画作
武汉被称为“白云黄鹤之乡”,令人遐想。
近年来,武汉美协多次组织画家外出写生,吸吮大自然乳汁,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以便拓宽视野,提高自己。他们潜心艺术创作,继承传统又有所创新;他们还通过各种方式,把作品推向社会,加强美术家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同时充分展示自己的艺术个性。这几幅画是从武汉市美协赴京展大量作品中挑选出来的。(陈复荣)(附图片)
左上:楚姑(油画)
刘昕
左下:天风(中国画)
钟鸣
右上:丰碑(油画)
冷军
右下:蝈蝈(油画)
沈汉武


第10版(美术)
专栏:

梅绽迎春(中国画)曹明华


第10版(美术)
专栏:

訾洲烟雨(中国画)阳太阳
阳太阳的漓江烟雨堪称画坛一绝,已有公论。进入古稀之年仍笔耕不辍,并毅然舍弃多余细节,稚拙,朗润,充满童真之气。前年自称“八四画童”,那末今年该是“八六画童”了。这幅《訾洲烟雨》乃其新作,百舸争流,远山空濛,一派繁荣景象。


第10版(美术)
专栏:

书法方秀桐


第10版(美术)
专栏:

荷塘深深(中国画)张志中
作者河北人。优秀的中年画家,山水人物无不精妙,皆有相当高的成就。


第10版(美术)
专栏:

乡情(中国画)赵凤迁


第10版(美术)
专栏:画坛风景线

  版画家漫画家捐赠作品展在京开幕
由华君武、彦涵共同倡议和发起的捐赠活动日前在炎黄艺术馆举行。展出的一百零一幅版画,是从全国十六个省、市、自治区征集来的。九十三幅漫画佳作是海峡两岸的五十五位漫画家的创作。


第10版(美术)
专栏:画坛风景线

  赵瑞璞画展在京举行
中年画家赵瑞璞画展,近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共展出写意墨竹等一百幅作品。


第10版(美术)
专栏:画坛风景线

  傅大卣先生遗作在炎黄艺术馆展出
炎黄艺术馆日前展出了傅大卣先生金石拓片遗作。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物鉴定家,金石学家,对青铜器、玉器有独到的见解,在国内外文物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第10版(美术)
专栏:画坛风景线

  中国根艺美术学会成立
经国家民政部批准,中国根艺美术学会不久前正式成立并举行了第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对提高根艺的学术价值和艺术水准将起到积极作用。


第10版(美术)
专栏:画坛风景线

  李延声在法国举办画展
李延声画展不久前在巴黎《欧洲时报》光华画廊、旅法华侨俱乐部举行。这次个展包括“矿工系列”、“陕北农村系列”、“罗汉图”、“翠柏呦鹿”等系列作品。


第10版(美术)
专栏:艺坛纵横

  形式美及其他
吴国亭
在一幅作品前,首先看到的是构图、笔墨、色彩及其综合风格体貌。这些外在形式直接激起观赏者的审美感受,因此常常成为人们衡量作品成败高下的尺度。如果仅有好的内容而无好的形式,作品就缺少感染力。
绘画是表现形式美的一种艺术。
艺术形式体现着作者的个性、学识和审美情趣,在一定的艺术观念支配下长年磨砺而成,因此必然有其历史的延续性和时代的制约性。说到底,艺术形式不是承袭先人的,便是汲取当代的,要么借鉴外来的,或者兼而有之,不可能凭空臆造。画家进行创作,自觉或不自觉地涵泳在民族的、地域的和时代的各种社会条件的规范之中。而与画家同时代的广大观赏者的审美取向,则直接影响画家的风格甚至决定着艺术形式的兴衰。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摆脱的“生态环境”。
怎样使自己的作品赢得读者的理解和喜爱?这是有社会责任感的画家经常碰到的问题。
然而,一部分人比较守旧。他们仰仗先师的成就和威望,随后袭故蹈常,在画室里从临摹到临摹,不去写生,也不善写生;张口闭口以某派某家为宗,久而久之,前人的艺术经验到了他们手里,变成刻板呆滞的程式。
最近几年,一些青年画家热衷于到故纸堆中去讨生活,往老庄哲学找灵感,于士大夫作品中寻情趣,以“回归”为时髦,把古人的东西变得稚拙一些,贴上“新文人画”标签去兜售。另一部分具有扎实绘画基础的画家,有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和广博的学识,他们善于旁收远揽,融冶中西,着力于在传统基础上创造适合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蒋兆和的传统勾线与西洋体面的浑溶,叶浅予的铁线勾勒与明丽的色彩统一,黄胄的西画速写用线与中国笔墨的结合,方增先的人物造型和书法风致的谐和……尽管画种不同,风格迥异,但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造、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审美观念诚然没有统一标准,见仁见智,各有所得。然而生活中,无论各人出身、经历、性格、学养、职业等差别,只要属于同一个时代,同一个民族,便会具有大体相似的文化背景,生活背景,意识形态和心理活动,故而他们的审美感受也是接近的或比较接近的,对于妍媸,大体上有着相同的看法。积淀于一个民族心理当中的思维方式(知),抒情方式(情)和行为方式(意),决定着艺术作品的价值取向。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讴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促使人们振奋精神,陶冶情操,美化生活,是艺术家们的责任。


第10版(美术)
专栏:画坛人物

  香从兖州飘来
石可
十多年前,一位朴实谦虚的青年人闯进寒舍,自我介绍叫秦棠,当时在山东汶上县一中教美术课。他拿出了大批近作的国画一张一张的铺在地上,要我提意见。我虽然对国画不很内行,但一看便知在用笔、用墨、着色和布局等方面,他是在学著名画家张朋,经交谈方知他还未识荆面。于是我作了引荐。奇怪的是,张朋这位从不愿为人师的“出土文物”竟破例地收下了这个学生。从此兖州、青岛千里迢迢,秦棠像赶考的举子不断往返求教。
之后在我和张朋、秦棠的交往中,常听张夸他这位学生;而秦则对老师崇拜得五体投地。然而张却一再的要秦在艺术追求上要求源,不要泥于流,逐步走出自己的路来。从近几年秦棠的大量作品中也可以看出,他在闯自己的路了。
在学某人的基础上闯出自己的一条路来的时候,却往往难以突破。这是画家在成长过程中关键的一步。成功者固然不少,停滞不前者也颇多。从秦棠的艺术求索中,也可以看到他在突破这一水平线时,颇像斗牛场上的斗士。如果没有这股犟劲,没有坚定不移择善固执的拗劲,在艺术上不断突破创造个性,是不可能的。
秦棠的画蕴藏着泥土的馨香。在许多带有泥土香气的艺术作品中,它又与众不同,突出了朴实无华。那沁人肺腑的随风飘逸的阵阵清香,似有若无,还很浓烈。我想这与他长期工作、生活在农村,对乡土浓郁的感情有关。其次,他的作品所表现的事物不求形似而求神似,特别是近作,已经挥洒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于似与不似之中。(附图片)
多寿图(中国画)秦棠


第10版(美术)
专栏:

来者的“趣墨技法系列”
夏硕琦
水墨画是富有灵性的艺术。它与东方哲学、美学思想相联系。作为东方文化的一种独特审美形态,已有很悠久的历史。“水晕墨章兴于唐”,若从唐代算起,也有千余年的历史了。历经宋、元、明、清,以及近、现代的发展,水墨画的技法语言已臻于成熟。若说创造,谈何容易!
旅居巴西的水墨画家来者,在传统水墨画技法泼墨、破墨法、撞水撞粉法的基础上,从“偶然天成”的水墨沁润效果中,开辟出一个新世界,把传统墨法向前发展、推进了一步。经过十余年苦心探求和多次实验,来者把“半属人意,半靠天成”的偶然沁润墨法,发展成具有丰富肌理、可以人为控制的墨法。他不靠任何添加剂,纯以水墨为之。他把自创的墨法取名为“趣墨法”。趣墨法不但有趣,而且有意,是意与趣的结合,抽象与具象的统一。具有东方美学所注重的意象美的特征。
意象造型的特征是以“意”成象,象外求意。来者沿着这条美学路线,创造了一系列既有意趣又富有表现力的墨法,诸如芭蕉纹,鸟羽纹,火焰纹,荷叶纹,龟裂纹,云头纹等十余种,纹理多样,而且有自然之美。这一系列的水墨技法,既有造型表现力,又有现代感和多种肌理之美,还可以表现难以言传的微妙感觉。(附图片)
如舟荷叶遮天碧(中国画)来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