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3月4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两会漫议

  “倒计时精神”
于宁
倒计时,本是进行重大科学实验或建设工程使用的计时方法。有人说,在两会筹备过程中,也显示了“倒计时精神”。
去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作出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3月5日在京举行的决定,随后即着手紧张的筹备工作。2月21日至28日,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通过了人大会议议程草案等。现在,即将提交大会审议的各项文件均已准备就绪。
今年1月14日,全国政协常委会第9次会议,作出全国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于3月3日在京举行的决定,随后即着手紧张的筹备工作。2月24日至27日,政协常委会第10次会议,通过了政协会议议程草案等。将提交大会审议的各项文件也已如期完成。
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也抓紧准备即将提交两会审议和讨论的报告。李鹏总理在2月16日、20日和21日,先后邀请各方面人士座谈,听取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以便使政府工作报告更加全面、更加切合实际。
各地人大、政协也为两会的召开作了充分准备。最近一段时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风尘仆仆,到各地视察、考察,广泛了解改革和建设的情况,悉心听取各界群众的呼声,准备了很多有价值的议案、提案。青海省代表团只有17名代表,准备的议案、意见、建议就有30多份。
为两会服务的北京市的宾馆、交通、通讯、保卫等各部门,各个新闻单位的记者们,也都瞄准两会开幕的日子,积极、认真、紧张、扎实地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虽然今年两会是一次例会,但是上上下下、各个方面都高度重视,准备工作做得相当充分,显示了可贵的“倒计时精神”,即争分夺秒、一丝不苟、层层落实、团结协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3日,政协会议已经开幕。5日,人大会议也将开幕。对于两会的开幕来说,倒计时已经或即将结束。而对于完成两会议程、胜利闭幕来说,倒计时则刚刚或即将开始。准备两会,需要“倒计时精神”;开好两会,需要“倒计时精神”;两会之后,为实现会议提出的奋斗目标,也需要“倒计时精神”。


第1版(要闻)
专栏:

  全国政协八届三次会议议程
(1995年3月3日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议程
(1995年3月3日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一、审议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二、列席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三、听取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政协八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四、审议通过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政协八届三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五、审议通过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各项决议
六、增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第1版(要闻)
专栏:

  服从大局 围绕中心 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
全国政协八届三次会议在京开幕
李瑞环主持大会 叶选平作常委会工作报告
江泽民李鹏乔石朱镕基刘华清胡锦涛荣毅仁等莅会祝贺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宏伟的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今天灯光明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悬挂在主席台帷幕正中,两边是十面红旗。带着各族各界人士的重托,全国政协委员们汇集在这里,将就有关国计民生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竞献诤言良策,认真履行协商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责。
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应出席委员2099人,实到1850人,符合法定人数。
下午3时,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宣布全国政协八届三次会议开幕,全体起立,乐队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吴学谦、杨汝岱、王兆国、阿沛·阿旺晋美、赛福鼎·艾则孜、洪学智、邓兆祥、赵朴初、钱伟长、胡绳、钱正英、苏步青、丁光训、董寅初、孙孚凌、安子介、霍英东、马万祺、朱光亚、万国权,秘书长朱训,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全国政协常委们在主席台上就座。
江泽民、李鹏、乔石、朱镕基、刘华清、胡锦涛、荣毅仁在主席台上就座,祝贺大会召开。
大会审议通过了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议程。(议程全文另发)
受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在会上作了常委会工作报告。他在报告中首先回顾了过去一年政协常委会的工作。他说,一年来,常务委员会按照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有关决议,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广泛团结各党派、各团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维护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许多方面的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叶选平说,1995年是全面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年。全国政协常委会本年度的工作要点是:深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紧紧围绕国家中心任务参政议政;认真落实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切实做好反映社情民意的工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在政协中的作用;密切同地方政协的联系与协作;进一步开展“三胞”联谊工作;积极主动开展对外交往活动。
委员们对叶选平的报告多次报以热烈的掌声。
今天在主席台就座的领导同志还有:丁关根、田纪云、李岚清、李铁映、吴邦国、邹家华、陈希同、姜春云、钱其琛、黄菊、温家宝、王汉斌、张震、任建新、倪志福、陈慕华、费孝通、雷洁琼、李锡铭、王丙乾、王光英、程思远、卢嘉锡、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李沛瑶、吴阶平、迟浩田、宋健、李贵鲜、陈俊生、司马义·艾买提、彭珮云、罗干、张思卿等。
大会结束后,李瑞环主席和叶选平、吴学谦、杨汝岱、王兆国副主席,会见了新增补的全国政协委员。(附图片)
3月3日,全国政协八届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主持大会。新华社记者刘宇摄
3月3日,全国政协八届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朱镕基、刘华清、胡锦涛等出席会议。
新华社记者齐铁砚摄
3月3日,全国政协八届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委员们认真听取叶选平副主席的报告。
新华社记者杨飞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出席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32个人大代表团全部抵京
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记者于绍良、刘齐鸣)据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秘书处提供的消息,到3月2日22时,出席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32个代表团已全部到达北京,2977名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中除因病、因事请假的72人外,2905名代表已向大会报到。
为保证这次会议开得圆满成功,铁路、民航、交通等部门做了周密安排,顺利完成了运送代表到京的任务。负责接待代表的京西宾馆、国谊宾馆、京燕饭店等首都各宾馆、饭店,事先对服务人员进行了培训,并根据各代表团和各民族代表的不同生活习惯,精心安排了膳食,受到各代表团和代表们的好评。
据了解,为大会服务的会务、总务、简报、保卫等部门已全部进入工作岗位,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


第1版(要闻)
专栏:两会特写

  杜鹃映春风
本报记者袁建达
3月3日下午2点30分过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全国政协的领导人先后来到人民大会堂休息厅,准备参加即将举行的政协八届三次会议开幕式。
一盆鲜红的杜鹃绽开笑脸,休息厅里充溢着盎然春意。
2点50分,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等领导同志迈着轻松的脚步,满面春风地走进休息厅。江泽民身穿庄重的深色西服,与在座的同志一一握手致意。走到全国政协副主席苏步青跟前时,江泽民关切地问:“苏老,您身体好吧?”苏步青含笑作答:“好!好!我已经93岁了,头发都快脱光了。”江泽民风趣地说:“您是科学家,这是用脑子用的!”看到坐在后排的荣毅仁与黄菊谈兴正浓,江泽民走过去,参与交谈,甚为融洽。
李鹏总理一进休息厅,习惯地抱拳向在座的同志致意,落座后便与身边的钱其琛交谈起来。直到开会的铃声响了,两人还意犹未尽。李鹏一边起身一边说:“以后咱们再谈。”
当记者插空问及这次政协会议的意义时,江泽民总书记认真地说:每年召开一次的政协大会都是很重要的会议,相信今年的政协会议一定会开得更好。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很好,政协委员群策群力,出主意想办法,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把我们国家的各方面工作做得更好!接着,江泽民来到李瑞环身边,与他小声地攀谈起来。
乔石、朱镕基同志也愉快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乔石委员长说:我希望政协委员们不仅积极参加会议,而且热烈进行讨论,充分发扬民主,提出意见、建议,团结一心,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好!朱镕基副总理则希望政协委员们积极关心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中心工作,选择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叮铃铃……”政协会议开幕式的铃声响了。在众多摄影记者的闪光灯前,中国领导人满怀信心地健步走向庄严的会场……


第1版(要闻)
专栏:

  本报华东版推出华东市县之窗专版
本报北京三月四日讯为了使新闻报道更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增大信息量,本报华东版今天开始在第十二版不定期刊出《华东市县之窗》专版,集中报道一市一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成就、新变化、新举措。今天首次推出的是安徽省滁州市专版《滁州再创新辉煌》。


第1版(要闻)
专栏:

  总书记,俺们喝上自来水啦!
新华社记者池茂花李佩
“请告诉总书记,俺们喝上清甜的自来水啦!”
“请总书记有空时,再来俺村看看,尝尝俺的自来水。”
山西吕梁地区专员冯其福代表来京前,兴县蔡家崖村的乡亲们七嘴八舌地叮嘱他。
蔡家崖是抗日战争时晋绥边区政府所在地,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解放后尽管这里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由于自然条件所限,当地人民吃水仍十分困难。这里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话:“宁舍一升米,不给一碗水。”全乡20个村庄,长年靠人拉畜驮吃水,有的甚至吃的是马尿水。缺水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1993年底,江泽民总书记冒着严寒来到这个贫困山区,走家串户访问群众。当他了解到群众吃水贵如油时,心里很酸楚,确定由中央和省市支持实施兴县蔡家崖人畜饮水工程,希望通水后给他捎个信。
当吕梁山满山遍野的山桃花盛开时,这儿已是炮声轰鸣、机声隆隆,工地上人扛肩挑,一场打井引水的战斗拉开了序幕。在实施引水工程中,山西省、地各部门科学安排,兴县老区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同心同德,苦干实干,有效地提高了资金和人工投入的效益。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蔡家崖的群众终于饮上了自来水,蔡家崖村祖祖辈辈吃水难的历史结束了。
冯其福代表说,临走时乡亲们拉着他的手,让他一定要把蔡家崖吃上自来水的喜讯告诉总书记,请他放心,感谢党中央对老区人民的关心,老区人民一定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