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3月2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波黑危机
  穆族攻势未减
塞军夺回要地
北约飞机示警
塞方呼吁停火
据新华社贝尔格莱德3月25日电(记者王森)在波黑战场上穆斯林军队对塞族军队阵地发动的攻势今天已进入第6天。
据塞族军队指挥部公布的情况,今天在马耶维察和弗拉希奇,穆斯林步兵在大炮掩护下向塞军防线发动了强大攻势,但均被塞军击退。
本报讯波黑塞族武装25日夺回被穆斯林武装几天前占领的位于斯托里察山上的广播发射塔。
据报道,24日晚,波黑穆塞双方的武装在距图兹拉15公里以东的斯托里察地区继续激战。经过一整夜的争夺,塞族军队25日凌晨重新占领了斯托里察山主峰,夺回了广播发射塔。
该发射塔是波黑塞族连接东西部联系的广播通讯枢纽。几天前,波黑穆斯林向该地区的塞族发动进攻时,占领了这一发射塔,使塞族中断了东西部之间的联系。   (郭志家)
本报讯波黑塞族25日对戈拉日代进行了炮击,为此,北约空军出动飞机以示警告。
联合国驻波黑维和部队发言人古尔梅龙当天在萨拉热窝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波黑塞族对戈拉日代进行了1个多小时的炮击之后,北约南翼部队司令向戈拉日代上空派出了轰炸机。古尔梅龙说,北约的飞机并没有开火,只是在戈拉日代上空做低空飞行后离去。       
           (郭志家)
本报贝尔格莱德3月25日电波黑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今天向国际社会和波黑穆斯林政府发出“最后呼吁”,要求立即停火,开始直接谈判,并将穆、塞族武装撤回到去年12月23日以前的军事分界线上。
卡拉季奇警告说,如果战争继续下去,塞族准备“迅速、彻底”战胜敌人,“使用一切手段保卫自己的国家”。


第6版(国际)
专栏:

  克拉伊纳塞族领导人说
维和部队使命不能改变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3月25日电据今天出版的《政治报》报道,克罗地亚“克拉伊纳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马尔蒂奇23日说,“联合国维和部队只能作为保护力量留在克拉伊纳,它的使命不能改变,直至通过和平途径找到解决克拉伊纳问题的办法。”
马尔蒂奇说,他已把克拉伊纳的上述立场明确告知前南和会主席斯托尔滕贝格和联合国秘书长特使明石康。
马尔蒂奇强调,“如果安理会根据‘万斯计划’作出决定,使维和部队继续留在克拉伊纳,我们就会同意。但如果作出的决定只满足了克罗地亚一方的要求,那么我们是不会同意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要求维和部队离开克拉伊纳领土,并将维和部队视为占领军。”
马尔蒂奇说,“我们只同意减少维和部队的人数”。“克拉伊纳不会同意预先就把政治解决办法定下来的任何方案”。


第6版(国际)
专栏:

  布隆迪首都局势混乱
新华社金沙萨3月25日电据此间收到的消息,布隆迪胡图族武装和属于图西族的政府军日前在布琼布拉爆发的武装冲突今天仍在继续,布隆迪首都目前处于混乱状态。
据报道,24日下午,政府军与胡图族武装在布琼布拉南部地区爆发激战,当时街道上的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响成一片。据布隆迪军方人士称,在这次武装冲突中约有200人死亡,一些房屋被烧毁。
据当地红十字会的一名代表说,布琼布拉的居民因害怕战乱而开始逃到邻国扎伊尔,其中包括几十名胡图族武装分子。
最近一个时期,由于布隆迪联合政府中胡图族与图西族的政党不断出现危机,布国内局势趋于恶化。


第6版(国际)
专栏:

  土军轰炸伊北部库尔德村庄
库尔德人继续袭击土驻德机构
本报讯土耳其政府军25日继续在伊拉克北部的梅蒂纳山扫荡库尔德工人党武装。土耳其军队的飞机轰炸了库尔德人居住的三个村庄,一个平民在空袭中丧生。
24日,土耳其将军昆达克希在位于土耳其东南希洛毕军事基地说,日前已有168名库尔德工人党武装人员被打死。土耳其军队共摧毁了库尔德工人党武装的25个营地。土耳其方面有16人在战斗中丧生,16人受伤。(贾燕京)
据新华社安卡拉3月25日电土耳其总理奇莱尔今天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为土耳其军队越境进入伊拉克北部清剿土耳其反政府武装辩解说,没有一个自尊的国家能容忍恐怖主义活动。
奇莱尔说:“我们的行动是有限的,我们没有呆在那里的打算。”她保证,一旦达到目的,土耳其就将结束这次军事行动。
本报讯在土耳其政府军深入伊拉克境内攻击库尔德族人的同时,在德国的库尔德人作为报复继续在全德范围内袭击土耳其在德的机构。
在德国波恩,数名库尔德人用汽油焚烧了两家土耳其银行和办事处,德国警方已拘捕了一个涉嫌此案的库尔德工人党领导成员。
另外,库尔德人还用汽油弹袭击了土耳其在科隆的一家银行,在柏林和不来梅的两家旅行社,以及在法兰克福的一个土耳其文化中心,造成了数人受伤和一定的财产损失。
一个月以来,在德国频频发生库尔德人袭击土耳其机构的暴力事件,目前至少已有15名库尔德人被捕。德国警方仍在继续采取措施对付这些暴力事件。      (马旭明)


第6版(国际)
专栏:

  俄将销毁化学武器
新华社莫斯科3月25日电据俄通社—塔斯社报道,俄罗斯着手准备销毁化学武器,履行所承担的国际义务。
根据俄总统叶利钦25日签署的命令,俄保存的化学武器将在储存地区建立专门设施就地销毁。总统令规定,在建立这类设施前,必须先发展社会基础设施,保证人身安全和保护环境。
叶利钦委托有关部门在两个月内制定出加快销毁化学武器进程计划并提交政府批准。
根据总统令,俄还成立了由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巴图林领导的销毁化学武器跨部门委员会。
叶利钦总统今天还任命休特金为总统生物化学武器条约问题委员会主席。休特金原是该委员会代主席。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抗议伊对两名美国人判刑
新华社华盛顿3月25日电(记者周锡生)美国政府25日抗议伊拉克将两名从科威特非法入境的美国商人巴隆和达利巴提判处8年监禁,要求伊政府撤销这一判决,并立即释放他们。
国务院女发言人谢利说,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机公司及另一家公司常驻科威特的雇员巴隆和达利巴提并没有犯下需要被判处8年徒刑的罪行。
她表示,美国政府将继续努力“通过多种外交渠道”争取他们获释。
据美国官员说,伊拉克的一家法院25日对巴隆和达利巴提审讯后,以非法入境罪判处他们8年监禁。
美国务院的声明说,美国是得到波兰驻巴格达使馆的通知后获悉这两名美国人被判刑的。伊拉克方面目前尚未宣布这一消息,也未对美国的抗议作出反应。


第6版(国际)
专栏:

  古签署拉美禁核条约
据新华社哈瓦那3月25日电(记者侯耀其)古巴25日在哈瓦那签署了拉丁美洲禁止核武器条约(又称特拉特洛尔科条约)。
签字仪式在古巴国务委员会举行。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出席了签字仪式。25日特地前来参加签字仪式的墨西哥外长何塞·古里亚接受了由古巴外长罗瓦伊纳代表古巴政府签字的条约文本。在签字仪式上,罗瓦伊纳外长发表讲话,指出古巴签署这项条约再次向世界表明,他的国家是忠实履行其承诺的。
同日,罗瓦伊纳外长发表声明,强调美国对古巴实行的敌视政策、经济封锁和非法占据其关塔那摩海军基地并在那里通过装有核武器的船只等严重威胁这个加勒比岛国安全的行为,迄今仍然是古巴不能完全加入该条约的障碍。他在声明中指出,消除美国对古巴安全的威胁,将是古巴完全加入特拉特洛尔科条约的条件。
1967年2月14日,墨西哥等21个拉美国家在墨西哥外交部所在地特拉特洛尔科签订了拉美禁止核武器条约。该条约于1969年生效。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多速欧洲”又一例
张宝祥
《申根协定》昨天开始生效,7个签字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西班牙和葡萄牙取消相互间的边界检查,实现了人员自由流通。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四大自由流通”终于在部分成员国之间得以实现,表明欧洲建设又向前迈了一步。
然而,人们看到,这次开放边界的并不是《申根协定》的全部签字国,更不是欧盟的全部成员国。另外两个签字国意大利和希腊定于晚些时候开放。欧盟3个新成员国中,奥地利拟于4月底加入,瑞典、芬兰及丹麦也可望签约,而英国迄今尚无开放边界的意向,仍拒绝加入《申根协定》。这样,欧盟15国在开放边界上就分成了三类:率先开放的,准备开放的,压根儿就不想开放的。尽管欧盟各成员国的官方大多不愿接受“多速欧洲”,但“多速”已成现实。
事实上,欧洲一体化在许多方面已都是“多种速度”。如欧洲货币体系的参加者并不是欧盟全体成员,希腊至今未加入,甚至还有进有出,英国英镑、意大利里拉目前即暂时游离在外。正在建设中的经货联盟一起步便出现了“两种速度”,英国和丹麦签订《马约》时就声明,它们不参加实行欧洲单一货币的第三阶段计划。根据统计数字,去年,只有德国和卢森堡两国达到了《马约》规定的标准,其它国家即使经过努力,看来也决不会全部达标。此间舆论普遍认为,经货联盟的建设肯定是“多种速度”,而不是“一种速度”。
欧洲防务联合更是这样。欧洲联盟拟将西欧联盟建成它的军事臂膀和北约的欧洲支柱。但欧盟现在仍然有5国不是西欧联盟的成员。法德创议的欧洲军团迄今也只有5个成员国。由此看来,《申根协定》的实施只不过是“多速欧洲”的一个最新例子。
“多速欧洲”反映了当前欧洲一体化建设存在诸多难题,联合进程很不顺利。其根本原因在于各国在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欧洲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另外,随着欧盟不断扩大、成员国增多,欧盟内部在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社会上的差异会越来越大,利益更难协调,矛盾势必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多种速度”也不失为既能缓解各国矛盾,又不妨碍欧洲一体化继续前进的一条出路。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佩里海湾行
本报记者安国章
美国国防部长佩里23日结束了他为期6天的海湾之行。
访问期间,他先后同沙特、科威特、巴林、阿联酋和卡塔尔领导人就海湾最新局势和美国军事力量在海湾的存在等问题进行了磋商。
海湾地区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点之一。早在美国前总统卡特执政时,美国就提出“海湾地区是关系美国经济命脉的战略要地”。海湾地区临近亚、非、欧三大洲交接点,有着极其丰富的石油资源。目前世界石油需求量的20%以上由海湾地区供应,而美国的石油消费量占世界产量的25%,有一半以上从海湾进口。据报道,随着美国石油储量的减少,美国对海湾地区石油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美国官方公布的资料显示,美国探明的石油储量约280亿桶,按美国目前石油消费量计算也只够4年。因此,海湾地区对美国来说,其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美国认为,在海湾地区威胁其利益的国家主要是伊朗和伊拉克。最近美国又指责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部署导弹,并指控伊拉克在重新扩建武装力量。佩里这次海湾之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据报道,佩里在海湾访问期间,一方面重申“海湾是美国安全战略不可分的一部分”,指出“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加强军事力量超过了其防御需要”;另一方面又向被访问国领导人展示卫星照片,以证明伊拉克仍拥有在几年内可生产生化武器和核武器的材料和能力,并希望海湾国家支持美国对两伊的政策。但两伊认为美国对其指责“完全是歪曲”和“没有根据”的。
加强美国在海湾的军事存在,是佩里与海湾国家领导人会谈的一个重要议题。访问中,佩里提出“加强与海湾国家的军事合作、扩大美国在海湾的武器储备、允许美国使用海湾地区的海、空军事基地,以对付突发危机的要求”。据报道,佩里与法赫德国王等沙特领导人会谈后,双方“在继续使用沙特的军事基地和港口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但沙特拒绝了美国在沙特保存武器和军事装备的要求。而科威特也只是表示继续维持美国在那里储备可装备一个旅的武器和军事装备的现有水平。尽管如此,佩里认为,被访问国均表示“支持美国在海湾的军事存在”。
此间舆论指出,推销美国的军事装备、争夺军火市场,也是佩里访问海湾的一个目的。据报道,佩里每到一地都强调,为对付“两伊的威胁,维护海湾的稳定”,海湾国家需要加强自身的防御力量,并要求海湾国家购买美国武器。佩里在访问阿联酋期间还到正在阿布扎比举办的“95国防展”参观,并会见了美国庞大的军事参展团负责人。佩里直言不讳地说,“我来阿联酋不是做军火推销商,但鉴于美国武器的质量和性能,我鼓励阿联酋购买美国武器。”有消息透露,佩里在这方面没有“空手而归”。
此间舆论评论说,佩里这次海湾之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美国和海湾国家的军事合作,以及美国在海湾的军事存在。(本报阿布扎比3月24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巴基斯坦通讯

  向恐怖分子开战
本报记者吴迎春
最近,巴基斯坦开展了一场大规模地打击恐怖主义的运动,涉嫌分子纷纷落网。
巴政府重视反对恐怖主义斗争。贝·布托总理曾号召全国团结起来,坚持反对恐怖主义,对那些残杀无辜,制造恐怖的罪犯要用“铁的手腕打击”。
今年2月,爆炸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主犯拉姆兹·尤素福在伊斯兰堡被逮捕后,他交代了1993年10月企图谋害贝·布托总理的阴谋。3月8日,在卡拉奇又发生两名美国外交人员被枪杀事件,巴因此加强了打击恐怖主义犯罪活动的力度。在卡拉奇,3月12日—13日两天中就逮捕了300多名嫌疑犯和恐怖主义分子。
3月11日,身着便服的巴突击队员在西北边境省首府白沙瓦的大学城区采取行动,逮捕了6人,其中3名苏丹人、1名伊朗人、两名巴基斯坦人。苏丹人阿布杜拉赫在白沙瓦伊斯兰科技大学任教,其他几人在一个非政府组织工作。他们被指控为1993年2月26日爆炸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主犯拉姆兹·尤素福的同伙,3名苏丹人则与不久前在卡拉奇发生的两名美国外交人员被枪杀事件有牵连,一名叫乌拉·哈米迪的巴基斯坦人据说是拉姆兹·尤素福的表兄弟。
3月19日,巴有关部门根据拉姆兹·尤素福的交待,在俾路支省首府奎达逮捕了阿布杜·加尼等两名巴基斯坦人。这两人都同拉姆兹·尤素福有交往。据巴联邦内政部长巴巴尔日前披露,他们俩参与了1993年谋刺贝·布托总理的阴谋。21日和22日,巴方又逮捕4人,其中两人卷入谋刺贝·布托总理的阴谋。据此,政府官员称,巴反恐怖主义活动已取得重大进展,与尤素福有关的恐怖活动网络将被彻底揭露出来。
目前,巴反恐怖主义行动正在深入。贝·布托总理日前呼吁西方国家在反恐怖主义活动方面提供帮助,美国已表示愿意合作。据悉,贝·布托总理将于下个月访问美国,其中一个议程就是讨论联合反恐怖主义事宜。
              (本报伊斯兰堡3月24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英国通讯

  李约瑟博士最后的日子
新华社记者姜岩李国威赵迎新
李约瑟博士带着对中国的无限眷恋走了,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位真诚的老朋友,世界失去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听到李约瑟博士逝世的噩耗,记者立即驱车从伦敦赶到剑桥大学李约瑟博士的家中,在那里见到了他的老朋友、负责料理后事的麦克弗森博士。麦克弗森博士说,李约瑟博士把生命的最后一刻献给了中国。
3月23日,李约瑟博士逝世的前一天下午,他像平时一样坚持让人推着轮椅到办公室听人朗读有关中国的资料。虽然当天晚上他感到有些不适,但24日白天他仍坚持工作,想利用生命的最后时光尽力处理一些事情。在李约瑟博士遗体周围摆满了中国书画和用具,陪伴他的还有他已故的妻子、华裔科学家鲁桂珍的遗像。
李约瑟博士的贴身护士邓肯·曼森先生对记者说,李约瑟博士在最后的日子里除休息日外每天都要去办公室,要么坐在办公桌前工作,要么观看关于科学和自然的电视纪录片。每到周末,他家中总是高朋满座,他用英国茶点来款待数不清的来客。他是一个乐观的人,从来不缺少朋友和同志。在天气好的时候,他总是让人推他到院子里享受灿烂的阳光,欣赏盛开的鲜花和美丽的大自然。
李约瑟博士生前十分关注改革开放的中国,尤其是中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李约瑟研究所代所长克里斯·卡伦对记者说:“李约瑟先生通过他多年来对中国以及中国人民的了解,确信中国能够再度崛起。一个拥有如此伟大文化的国家,一个拥有如此伟大人民的国家,必将对世界文明再次作出伟大贡献。”
李约瑟博士1900年12月9日生于英国伦敦。原名约瑟夫·尼达姆,因尊崇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李耳),因此以“李”为姓,起中国名字“李约瑟”。
1937年,李约瑟博士从3位中国学者那里了解到中国曾对世界科技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从那时起他对中国科技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学习中文。1939年他完成第一篇中国科学技术史论文。1942年到中国任英国驻华使馆科技参赞后,毅然转向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
当记者向料理李约瑟博士后事的麦克弗森博士表达哀悼时,他紧紧握住记者们的手说:“你们是第一批来吊唁的人。第一批来吊唁的是中国人,我相信李约瑟先生在天之灵会感到十分欣慰。”
             (据新华社伦敦3月25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一周国际要闻

一周国际要闻
(三月二十日至二十六日)
土军清剿库尔德工人党
20日清晨,土耳其派出一支3.5万人的部队从东南部边境进入伊拉克北部领土,清剿那里的土耳其反政府武装库尔德工人党。地面部队在坦克、装甲车和大炮的掩护下向伊北部推进40公里,控制了那里的4个主要地区。
(本栏除署名外均为本报电视照片)美俄外长日内瓦会谈
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和俄罗斯外长科济列夫22日在日内瓦举行会晤(新华社发),双方就北约东扩、车臣危机、向伊朗出售武器及波黑问题等交换了意见。关于向伊朗出售常规武器问题,双方同意将在5月9日美俄首脑莫斯科会晤时加以解决。在北约东扩和车臣问题上,双方仍存在分歧。
波黑双方重新开战
波黑20日开始再次爆发战事。穆族军队在东北部和中部两个战场向塞军阵地发动大规模进攻,双方战斗激烈。联合国安理会22日要求交战双方停止军事行动。前南问题国际会议两主席欧文和斯托尔滕贝格23日分别与南总统米洛舍维奇和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会谈,希望穆塞双方停火,进行直接政治谈判。
乌反对克里米亚独立
乌克兰议会3月17日决定废除克里米亚宪法,在克实施乌克兰宪法,18日克里米亚议会宣布废除同乌签署的克独立问题备忘录,要求乌将克视作独立国家。22日克议会解除克政府总理职务,任命新总理。同日,乌克兰指责克议会越权,克与乌中央政府矛盾激化。克里米亚问题也影响到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