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3月20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香港舆论纷纷发表社论和文章
盛赞“两会”开得务实民主
新华社香港3月19日电今天,香港舆论对刚刚在北京闭幕的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纷纷发表社论、社评和文章,盛赞这次“两会”开得务实、民主。
香港《商报》以《务实民主成果丰,北京两会众望归》为题发表社评说:李鹏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虽然篇幅较往年短,但内容更扎实。对去年的工作回顾在问题方面重点落墨,不回避,不粉饰,分析透彻,措施得体。高法和高检的工作报告围绕社会治安、经济犯罪和反腐败问题,均以翔实的数字反映了实际情况。社论认为,“两会”的成果是令人满意的,这不仅因为人民关心和反映强烈的问题都在“两会”上得到充分的讨论,而且确定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香港《天天日报》的社论说,《政府工作报告》的赞成票数之高,意味着绝大多数人都接受政府在持续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政策和拟订的各项经济指标。
香港《大公报》的社评指出:提交人大会议审议通过的《教育法》和《银行法》是经过多年努力后形成的两部重要法律,前者关系到千家万户子孙后代的素质,对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有着重大影响;后者关系到货币的稳定,金融的监督,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完善和加强,以及保障金融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
香港舆论认为,“两会”的另一个特色是民主气氛活跃。《大公报》的社评说,“两会”之所以开得有生气,正因为充分发扬了民主,营造了一个让代表们道实情、说心里话的气氛,创造了代表们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直接对话、与国务院各部门负责人互相沟通的条件。结果是,人民代表坦诚地评说政府工作,反映人民心声;政府坦诚地对待人民代表,尊重他们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商报》的社评指出,在人大会议上,从大会投票选举表决到分组审议报告和法律草案,大家畅所欲言,自由表达意见,许多来自代表的意见建议被采纳列为修改条文。社评认为,今年的政协会议进一步推动了参政议政职能的强化,人大会议则强调发挥在监督执法方面的作用,两会在这些方面的努力对中国的改革大业尤其具有深远意义。
香港《文汇报》也发表特稿,指出这次人大会议的特点及其重大意义。


第4版(要闻)
专栏:

  广州作品音乐会在京举行
丁关根等和部分人大代表观看演出
本报北京3月19日讯记者易凯报道:一台吟唱南粤沧桑巨变、讴歌盛世时代精神的“珠江之春——广州作品音乐会”,18日晚在北京音乐厅举行。丁关根、田纪云、谢非和出席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部分代表一起观看了演出。
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这台音乐会汇聚了新时期以来广州音乐创作的优秀作品。音乐会的压台之作《珠江大合唱》展现了珠江流域人民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所焕发出的崭新的精神风貌。观看今晚演出的还有朱光亚、曾志、郑必坚等。


第4版(要闻)
专栏:

  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将在新疆颁奖
本报北京3月19日讯今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全国政协副主席赛福鼎·艾则孜等在钓鱼台国宾馆,向新闻界宣布,为配合今年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40周年,“第五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将于8月在新疆举行。届时,100多名电影界人士将深入到新疆各族民众中间,与他们共庆节日。
(艺文)


第4版(要闻)
专栏:

  越剧《金凤与银燕》获好评
本报讯越剧现代戏《金凤与银燕》座谈会,近日在京举行。
该剧是中宣部、司法部、文化部、国家税务总局选调进京为人大代表演出的。参加座谈会的同志认为,浙江越剧团演出的这台现代戏,弘扬主旋律,反映现实生活,歌颂了财税干部“为国聚财,忍辱负重”的高尚精神。演员阵容整齐,唱做俱佳,以情动人,受到观众好评。会上,大家还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它精益求精。
中宣部副部长翟泰丰等出席座谈会。
(小庆)


第4版(要闻)
专栏:

  南北《金銮宝座》之争有结果
我国首例涉及工艺美术品著作权侵权案终审结案
新华社北京3月19日电(记者杨青)曾经轰动全国的黄金珠宝镶嵌摆件《金銮宝座》设计图纸著作权案,历经3年多法庭审理,日前由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金銮宝座》著作权属北京市首饰厂所有。至此,我国首例涉及工艺美术品著作权的侵权案终审结案。
据悉,1992年初北京市首饰厂推出大型艺术珍品《金銮宝座》。与此同时,珠海翡翠宝石首饰有限公司也在京宣布,将加工制作大型艺术摆件《金銮宝座》。由于珠海首饰公司的《金銮宝座》主设计人员曾一兵曾是北京市首饰厂的厂长,他向珠海首饰公司提供的设计图纸与北京市首饰厂的作品相似。为此,北京市首饰厂在1992年10月向曾一兵及珠海翡翠宝石首饰有限公司提起图纸设计著作权侵权的诉讼。一时南北《金銮宝座》之争引起社会关注。
1993年9月,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曾一兵任北京市首饰厂厂长期间,为企业设计的《金銮宝座》图纸属职务作品,其著作权归北京市首饰厂所有;曾一兵及珠海翡翠宝石首饰有限公司制作的《金銮宝座》,侵害了北京市首饰厂设计的《金銮宝座》图纸著作权,应停止侵害,并向北京市首饰厂赔礼道歉;曾一兵赔偿北京市首饰厂经济损失人民币26万元,珠海翡翠宝石首饰有限公司负连带责任。曾一兵、珠海首饰公司不服一审判决,并在同年10月提出上诉。
1995年3月13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第4版(要闻)
专栏:

  联合国人居大会中国筹委会成立
本报北京3月19日讯记者朱剑红报道:为迎接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的召开,中国筹备委员会昨天宣布正式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
中国筹委会主任、建设部部长侯捷介绍,联合国第一次人居大会是1976年在温哥华召开的,1996年6月将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第二次人居大会,促进各国政府进一步重视解决本国住房和城市化问题。我国1988年被接纳为联合国人居中心委员会成员国,积极参与了人居中心的重要活动。中国筹委会目前正起草国家报告及行动计划,并将制定中国住宅建设发展纲要,举办人居问题、城市交通国际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以迎接第二次人居大会的召开。


第4版(要闻)
专栏:

  北京设立消费者免费检测点
本报讯记者潘岗报道: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北京市技术监督局近日在京宣布,两单位共同研究决定在北京设立金银、珠宝、羊绒制品、化妆品等四个消费者免费检测点。凡消费者从今年起购买到以上四类商品,怀疑属假冒伪劣制品时,可凭购货票据到指定的检测点检测。
据介绍,这四个免费检测点及检测项目分别是:金银首饰制品由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测;珠宝制品由北京市珠宝玉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羊绒制品由北京市纺织纤维检验所检测;化妆品由北京市日用化学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检测。


第4版(要闻)
专栏:

  迟浩田会见法国三军参谋长
据新华社北京3月18日电(记者张荣典)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今天中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法国三军参谋长雅克·兰克萨德海军上将一行。宾主表示希望进一步发展两军关系。
迟浩田对兰克萨德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中国人民和中国军队对法国人民和法国军队怀有友好的情谊,中国人民不会忘记法国是西方大国中率先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迟浩田强调指出,中国和法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发展中法两国、两军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对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相信,兰克萨德将军的来访将会推动两国和两军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兰克萨德说,法中两国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他认为,在新的形势下,法中两国应对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新的贡献。会见后,迟浩田设午宴款待法国客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徐惠滋上将等参加了会见并出席了宴会。
今天上午,兰克萨德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发表演讲,介绍了法国对有关国际问题的看法和法国的防务政策。演讲前,国防大学校长朱敦法上将会见了兰克萨德将军。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我是中国人”
杨子
最近读报,看到一则短小的报道:香港一位年近古稀的退休会计徐思果先生,在得知自己身患喉癌后,决定将自己一生省吃俭用积蓄下来的二十万元港币捐赠给“希望工程”,在广东增城市的贫困山村兴办一所小学。徐先生说,不留遗产是为了教育儿女自强自立,“我是中国人,我希望中国的下一代有文化,国家尽快繁荣强盛起来,能为‘希望工程’出力是我最大的心愿。”
徐先生的话是那样朴素。他之所以这样做,仅仅因为“我是中国人”。他身患重病,却没有一般人“救死之不暇,遑论其他”的私念俗态,而是想到中国的未来,要为国家的繁荣强盛奉献一份力量。他的言行,表现出了爱国主义者的很高的精神境界,使我深受感动。
“我是中国人”,这是再普通不过的告白,又是再庄严不过的提醒。在现实生活中,在历史风云里,一代又一代爱国的仁人志士,都发出过这样的心声。
老一辈爱国进步的新闻工作者戈公振,在民族危机深重的时候,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从苏联赶回祖国参加抗日。他刚回到上海,就不幸患病住院,不久逝世。弥留之际,他很吃力地、断断续续对邹韬奋说:“在俄国有许多朋友劝我不必就回来……国势垂危如是,我是中国人,当然要回来参加抵抗侵略者的工作。”这一遗言,记录在邹韬奋的悼文中。
在戈公振看来,他舍弃国外生活回来赴国难,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选择,因为他意识到:“我是中国人。”身为中国人,当然要担负起中国人为人的道义,要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有所助力和奉献。
戈公振这一朴素的告白深深激动了爱国“七君子”之一的沈钧儒。他写了《读韬奋悼戈公振先生文四首》。前三首诗云:“浙江古越国,勾践人中杰,尝胆卧则薪,我是浙江籍。”“苏州有胥门,炯炯悬双睛,怒视敌人入,我是苏州生。”“哀哉韬奋作,壮哉戈先生,死犹断续说,我是中国人。”这三首诗运用排比的手法,从古到今,将戈公振爱国的壮烈精神,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以求复国的伟大抱负、伍子胥悬双睛于都门以怒视敌军的战斗意志一脉相承地衔接起来;同时从省、市到国,把自己的籍贯和国属层层递进地点出来,在对身家出处的强调中,表达出自己庄严、凝重的爱国感情和效法先贤时俊以报国的决心。这三首诗如排排巨浪,把诗人的感情推向高潮;第四首却是这样四句:“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一再复诵戈先生遗言,完全突破了旧体诗忌重字重句的惯例,却产生了石破天惊的感人效果。诗人自注,“第四首先写一句,竟不能续,仍为此五字,再写仍为此五字,写竟,泪滴满纸,不自禁其为感之深也。”
这血泪写成的诗,至今仍震动着我这个后人的心。“我是中国人”,这是当时最纯正最深沉最凝重的时代强音,这是普通中国人的良心的呼唤。有此五个字,正气塞乾坤。有此五个字,可敌百万兵!当然,那个时代能诗善文的人中,也有把这五个字抛到九霄云外的,或公然卖国,如汪精卫之流;或遆颜事敌,如周作人一类。他们的巧言诡辞,高文典册,虽然汗牛充栋,但哪里挡得住“我是中国人”这五个字的烛照呢!
沈钧儒、戈公振现在是很少被人提起了,而周作人则据说是越来越有“魅力”了,为他辩护的曲说至今层出不穷。但是,宋人咏墨梅诗云:“巧画无盐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从教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有道是“万事不如公论久”,那屎里觅道、涕中寻骨的种种粉饰和诡辩,终究将为识者所嗤。


第4版(要闻)
专栏:

  一枚恐龙蛋,负载着恐龙生命信息,在中州大地沉睡了7000万年。今天,它石破天惊!北大的一批青年科学家,从这枚恐龙蛋化石中成功地获得了恐龙基因片段。这一重大发现对于人们认识恐龙,了解地球的变迁、物种的起源、生物的进化等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欲知这项重大科研成果的背后还有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请看——
奇石显世记
——“XL—01”号恐龙蛋化石研究记略
本报记者毕全忠
3月16日,首都几家新闻媒体报道: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一批青年科学家成功地从一枚“特殊的恐龙蛋化石”中获得了恐龙基因片段。这一消息震动了中外,好些海外新闻机构立即转发。连日来,很多人向北大询问研究的详细情况。人们为我国科学家取得的这一重大成果感到振奋,也对这枚奇特的化石产生极大的兴趣。即使是一般人,也会感到它的价值非同寻常,而一些科学界权威人士则把它与已遗失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相比。
这枚化石确实是块奇石,不仅它蕴含的科学价值奇特,它的经历也很奇特。在这次报道之前,它曾几次在报纸上露过面,但都很快就沉寂了。直到这次再度见诸报端,它才真正“显身扬名”于天下。
    “奇石博物馆”
说起恐龙,总是有许多未知的奥秘。考古学和古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它是陆地上曾有过的最大的动物,种类很多。已知最大的恐龙从头到尾长达30多米,体重可达20多吨。它们生存在距今2.3亿年前至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此后便奇怪地灭绝了。灭绝的原因,成为万古之谜。它们的一些遗骸、卵,变成化石,遗存在中生代地层中,成为研究恐龙的重要实物。
中国真可以说是“龙的国家”,发现的恐龙骨骼和蛋的化石比别的国家都多,分布地域也很广。两年前,河南西峡县及附近农民,得知他们从前间或见到的一堆堆“石球”、“石馍”,原来是恐龙蛋化石,很值钱,便到处去挖,也有人来收购。果然挖到了好几千枚。这就造成了对我国珍贵自然遗产的一次大破坏。因为恐龙蛋化石在保持原埋藏状态时,有重大的研究价值,一旦改变了原排列状态,科学价值便失去了90%。
在恐龙蛋化石的收集者中,有一位名叫李广岭的河南人,他开厂赚了些钱。这位李广岭先生爱搜集奇石,自办了个“中原奇石博物馆”,自任馆长。为充实他的馆藏,1993年初,他来到西峡地面,把恐龙蛋化石当作奇石,从农民手里收购,竟收集到2000多枚。对于他的收购行为,有不同看法。别人说他不该收购,因为不符合有关规定,而且也对当地农民乱挖恐龙蛋化石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自己认为,把散失在农民手中的化石收集起来,加以保护,以免进一步流失到海外,这是做了件好事。不过,他确有一大功劳,就是收集到了那枚特殊的恐龙蛋化石,并最终提供给科学家们研究,产生了惊动世界的研究成果。
   神秘的“XL—01”号
1993年初,李广岭发现他收集到的一枚蛋化石很有些奇特。这枚较小的蛋化石,显得有些扁,直径为9厘米,约重450克,蛋壳完整,没有裂纹,比跟它同样大小的要轻。这枚蛋化石被编为“XL—01”号,有两种意思,一是“X”表示未知,“L”为“李”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另一种意思是:“X”为西峡的“西”的拼音第一个字母,“L”是“龙”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1993年9月的一天,这枚恐龙蛋意外跌落到地上。别的恐龙蛋化石都是实心的石头疙瘩,不易摔破的,可是这枚“XL—01”一跌却是石破天惊。它裂成大小两块。李广岭发现,这枚蛋化石竟还有内腔,腔内部分是空的,还有一些灰褐色的絮状物,略显潮湿,有一处有淡粉色。他更感到这块化石很奇特。
消息传了开去,便有一位记者前来采访,写了篇报道,刊登在1993年10月19日《光明日报》上,称这枚罕见的化石“外硬内软”。这是它首次见诸报端,立即引起了一些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的注意。李广岭为弄清这枚奇石,请教了一些专家。专家们对“XL—01”号作了矿物学鉴定,证明其腔内絮状物主要为坡缕石,即常见的硅酸盐粘土矿物质。这一解释也见诸报端。既然里面是常见粘土矿物质,就没有什么特别了。于是,对它的注意自然就消解了,刚一露面的“XL—01”号也就沉寂了。
这年的11月,李广岭为了让没见过恐龙蛋化石的人们见识见识,便把他“奇石博物馆”馆藏的恐龙蛋化石拿到北京展览,其中也包括那枚“XL—01”号。这时,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古生物研究工作者方晓思注意到了这枚蛋化石,并把它在京展出的消息告诉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古生物学家张昀教授,立即引起重视。他通过方晓思与李广岭取得联系,见到了这枚神秘的“XL—01”号。于是,科学家们的又一次机会到来了,这枚恐龙蛋化石千万年后扬名于今的机会也再次到来了。这次机遇是否会再度失之交臂呢?
   把握住了一次重大的机会
张昀好不容易征得李广岭的同意,取得了少许“XL—01”号蛋化石中的絮状物,带回北大。他做了个实验:把少量絮状物放在电炉上烧灼一分钟,便见它局部焦化,由灰褐色变为深褐色。测量一下,烧失量为19.39%。这说明絮状物内有水和有机物。他又叫人对絮状物作氨基酸分析,果然证明它含有1.5—1%的氨基酸。
7000万年左右的化石内还有有机物质!张昀感到是个重大现象,可能有更大的奥秘在里头。他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紧急申请了经费,并同他的一些老同学共同研究。他又将这些情况告诉了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曾铨和院长陈章良两位教授。陈章良立刻感到这是大自然向科学家们提出的重大挑战,也是向他们提供的一次极好机会,不能放过。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有很齐全的先进技术和仪器,设在这里的生命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世界上一个很好的实验室,而且聚集了不少能干的青年科学人才。他们立即决定对这枚蛋化石的絮状物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主攻方向是从中寻找遗传物质DNA。同时对“XL—01”号恐龙蛋化石作进一步的结构、矿物—化学及埋藏地质研究。他们在保证国家重点科研课题的前提下,调集了学院里的数名教授、副教授和研究生共13人投入研究。
这一项研究很费钱,风险又很大,说不定会一无所获。他们向学校领导作了汇报,校方立即拨给10万元。生命科学学院也出资一部分。
要开展研究,必须把“XL—01”蛋化石拿来,作科学的保存。
“XL—01”号在北京展览后,又到深圳展览,最后李广岭把它带回河南,交省博物馆保存。要将它取来,显然很难。在国家有关部门和河南省领导的支持协调下,陈章良他们带着感谢的心情,终于从河南将“XL—01”带到了北京。1994年11月,研究工作开始了。
   现代科技的魔力
从“XL—01”号蛋化石中提取DNA的工作极其复杂。研究人员中,除张昀、周曾铨两教授年纪较大外,其余都是青年人。其中陈章良、顾红雅、朱玉贤三位博士是留美的,成安才博士是留日的,李毅博士是留德的,还有我国自己培养的,各有自己的学术渊源。他们各自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合力。研究工作极其严密,要求极其严格。他们从蛋壳到蛋心分层取样,每种样品分别有两组人员独立研究,教授、博士们亲自动手操作,不转手。从1994年11月到今年2月初,他们每天工作都在十七八个小时,只在元旦和春节各休息半天。为了节省时间,只吃方便面和盒饭。科学事业吸引了他们的全部注意力。
现代科技的魔力令人叹服。分子生物学告诉我们,每个生物体都有自己特殊的基因,即DNA片段,就像每个人有特殊的指纹一样。只要以生物体上的少量组织,如血液、毛发等,从中提取DNA,便可认定这些被检测材料是属于那个生物体的。科学家们已发明、创造了进行这些检测、分析的技术和设备,如同位素标记、PCR技术等,非常灵敏而准确。北大的这批青年科学家正是以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设法从“XL—01”所含的絮状物内寻找DNA。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他们终于获得了6个DNA片段。
这6个DNA片段究竟是什么生物的基因?他们通过DNA序列测定,并通过计算机与美国和欧共体的基因数据库作比较。对比结果是:他们获得的基因片段与细菌等原核生物无同源关系,因而排除了细菌污染的可能。与现代其他动物和人的基因有一定比例的同源性,但不是95%以上的同源性。因此,它们也不是这些动物和人的基因,也排除了操作中人们污染的可能性。这表明他们获得的基因都不是人和各类现代动物的基因,它们是人类以前没见到过的特殊的基因。那末,是不是渗透到恐龙蛋内的古代细菌的遗传物质呢?答案是:也不可能。因为古代细菌如果渗入蛋内,必然会在蛋腔内各部分包括蛋壳壁上都有分布。可是,这次只有在絮状物内获得了DNA片段,而蛋壳壁上的取样中并未获得。因此,结论只能是:这些基因片段是恐龙的基因。这一结论也从张昀等所作的“XL—01”结构、矿物—化学和埋藏地质研究结果得到支持。
   造化之功
张昀等对“XL—01”蛋化石进一步作的结构、矿物—化学及埋藏地质研究结果表明,这枚蛋化石与其他恐龙蛋化石具有同样的结构,它是一枚典型的恐龙蛋化石,化石年龄为7000万年左右。腔内絮状物确为坡缕石,这种矿物质具有很强的吸附力,DNA这种大分子很易被吸附、保存在其中。这枚化石埋藏地层为西峡晚白垩世断层盆地,正是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的地层。那时当地曾为湖泊沼泽地,水中盐分较高。因此水中的镁、铝、钙、钡、硅等的离子,可从蛋壳气孔渗进蛋内,在蛋壳内壁沉淀,形成硅酸盐结晶层,即现在看到的方解石晶层。它既加固了蛋壳,又完全堵塞了蛋壳气孔,使蛋腔成为完全隔氧的环境,从而缓解和终止了蛋内有机物的降解,使这枚恐龙蛋变成化石后,仍然保存了部分活性物质。从恐龙的繁殖特征来看,这枚恐龙蛋内有胚胎的组织。大自然就这样造成了“XL—01”号这份宝贵的遗产,留给了我们。
到今年2月初,原定的研究工作已完成,部分研究结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北京大学学报》上。这还是初步的研究成果,它的巨大意义是不难理解的。在长达1.6亿多年的中生代,恐龙是“统治”地球陆地的生物。了解恐龙,对了解地球的变迁,物种的起源,生物的进化,从而进一步理解地球今天的状况和在将来的发展,对了解人类的生存环境,都有重大意义。尤其是了解恐龙在6000多万年前灭绝的原因,更为重要。而这些研究均极为困难,因为很有用的研究材料太少了。这次北大学者们对“XL—01”这块“奇石”研究所取得成果,是个重大的突破。
连日来,不断有人问北大的研究者:利用这些恐龙基因能否复制出恐龙?他们的回答是很明白的:不能。因为用基因技术复制一个生物,前提是要知道这个生物的全部基因。恐龙的全部基因,谁也不知道。科学家早就研究人的基因,但至今不可能用基因工程复制出人来。因为一个人的基因共有10万多个,现在只掌握很少一部分。即使全部掌握了,复制工程也将是无法想象地巨大。
“XL—01”号这枚奇石,在经历了一番奇遇之后,终于在科学家的手中放出了异彩。如今,它已由有关部门妥善保管。人们有理由等待科学家们使它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第4版(要闻)
专栏:

“两会”刚刚结束,全国政协委员梅向明(左二)、王元(左四)就来到北京中关村第一小学,与教师一起探讨如何贯彻实施教育法。
本报记者 王忠家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