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3月18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文学作品)
专栏:

  永不凝固的人生风采
——纪念王震同志逝世两周年
陈晋
在王震同志逝世两周年的时候,读到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华社、农业部编辑,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王震画册》,江泽民同志为画册题写了书名。
编入画册的382幅照片,是从6000多张照片素材中精选出来的。其素材之丰富,特别是保存了大量的战争年代的照片,实不多见;照片大多是在火线、基层拍摄的,自然、朴实,实实在在地反映出王震同志近70年革命生涯中几个历史阶段的主要活动脉络。开卷几幅分别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在一起的照片,似乎还告诉我们,作为风雨沧桑的历史见证人,王震一生的脚步,是如何踏踏实实地踩在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艰难旅程上的。
于是,拿起这本画册,便觉厚重沉甸;打开来,则布满将军的流光溢彩。
于是,就想起艺术评论的一句行话:“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生平画册,大概也是凝固的人生。只不过,壮行一生的人,在自己的画册里是不会凝固的。他风云激荡的状貌,他跌宕坦露的魂魄,永远不会成为历史。
   开拓胆识
说起王震,人们就想到红六军团的长征血路,南泥湾的披荆斩棘,南下支队的万里折返,崇山峻岭的铁路勘探;想到新疆的大漠孤烟,北大荒的垦殖野火,海南岛的橡胶园林,西双版纳的热带树丛;想到……
这些,自然成了《王震画册》的重彩内容。
一幅幅照片从眼前划过,脑子里就闪出两个词:“流动”和“边远”。
王震生前最后一次外出视察工作,也走得很远,到了新疆。照片上,他戴着黑色绣花的小圆帽,和阿勒泰少数民族拥抱,闭着眼,沉浸而陶醉。或许,这流动不止,这边陲天地,熔铸了他太多的感情。
这是一种人格个性的高度浓缩。流动是主动进取,边远是开拓寻觅,于是总在创造。慧眼识英雄,毛泽东在1942年就为王震题词:“有创造精神”。
两年后,毛泽东选中了他和他的部队,从陕北挺进华南敌后抗日。将军出征,从来就是风险十分,是不能靠一丝运气的。有这样一幅照片,将军夫妇和三个年幼儿子在一起,一派天伦之乐。它没有告诉我们什么。跳出画册,才知这里有一场“壮士一去兮”的生离死别。出发前,毛泽东对王震说,你们几千人离开根据地,万里大跨越,全军覆没,不是没有可能,包括你自己。于是就有了这张颇有深义的“全家福”。
王震和将士们创造了奇迹。突破100多条封锁线,大小300余仗,跋涉两万多里,历经八省险境,杀出重重血路,两年后返回延安。来不及刮掉沾满风尘的浓密胡子,毛泽东召见了他。照片上,统帅深情地注视着自己的爱将,促膝而谈。将军手下的一员爱将却没有“马革裹尸还”,他是陈宗尧团长。出征前,毛泽东和团以上干部的合影里有他,可惜我们一下子难以辨认哪个是陈宗尧了。将军一直很怀念他,说陈宗尧打仗和生产都是一把好手。正是有这样的将士组成的军队,王震在延安广播电台发表讲话时说:“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的人民军队,永远是不可战胜的。”
历史,在英雄交响曲乐声中,开始转折。1949年3月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马背上打天下的共产党人,准备进城了。王震却向往边关,他主动请缨,率军入新疆,解放大西北。《画册》随即呈现另一番景象。
他这样动员部下:连晚清的左宗棠都可以赴雪山大漠,去拓边固守,今天共产党员还能不去吗?
左宗棠,因其镇压太平天国起义,长期不遭史学界待见。王震却对他很感兴趣,特别是他1875年督办新疆军务,收复乌鲁木齐、和田,杀敌戍边,阻遏俄、英侵略的业绩。在王震的藏书里,便有《左文襄公集》、《左宗棠家书》,他还找一些历史学家,探讨对左宗棠的评价,甚至在一些工作会议上,也不时讲到左宗棠,肯定其爱国主义的一面。王震的观点逐步传开,到80年代初,史学界对左宗棠的某些评价就翻案了。有位兰州大学的老师,给王震寄来自己研究左的小册子,在扉页上写道,我的书早几年就写出来了,一直不能出版,自您讲话后,才得以面世云云。王震逝世后,亲属收到北师大一位教授的信,说王老生前和他面谈过三次。这位教授就是左宗棠的孙子。这些,都是后话了。
王震对左宗棠的业绩产生共鸣,自是将军本色。《画册》里一幅幅照片,展示他人生的又一个辉煌。有好几张率军翻越祁连山、昆仑山的照片,将军曾赋诗一首:“白雪照祁连,乌云盖山巅。草原秋风狂,凯歌进新疆。”颇有边塞神韵。
进新疆,想到了左宗棠;可干出的事业,却是封建将领无法比拟的。王震在新疆的军职挺有意思。那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二十二个兵团建制,王震是一兵团司令兼政委,又是二十二兵团的政委,正好一头一尾。不过,他对军队有特殊的理解,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不光巩固边防,更要建设边疆。于是,驻疆部队在亘古荒漠开垦第一犁。收录《画册》的这张照片,战士们弓腰拉犁,背负无际天穹,很美。
王震来到只有几户人家的石河子,在桌上摊开地图,拿着笔在上面一圈,说:“在这里建一座新城,留给后世。”照片里,他似乎没有看地图,眼睛凝视着前方,畅想着什么。紧接着是一幅今日石河子,林立的楼群,笔直的街道,葱郁的树丛。这中间,自有说不完的“省略号”,令人遐想。
挂帅铁道兵,又是一个“流动”的事业。“踏破铁鞋”勘探路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方面的照片很多。几年间,在祖国的崇山峻岭、河滩荒野,划出了一条条流动的曲线,这是美的曲线:宝成铁路、黎湛铁路、鹰厦铁路……为勘探路况,伫立秦岭的那张合影中,将军和部下们,真是豪气干云天。
刚刚穿上上将军服,王震就脱下了军装。他又一次主动请缨,亲率十万铁道兵转业官兵,奔赴北大荒,创办农垦事业。他不顾严寒酷暑,几度大病初愈,就奔波在边陲的穷乡僻壤,有六个春节是在寒冷的黑龙江、新疆度过的。他和边远有割不断的情愫;他和荒漠彼此依存。做拓荒前锋,是他的本色,是他的主动选择。有一幅照片上,他在广袤的原野草丛里,点燃了开发北大荒的第一簇星星之火,正是在火光里,诞生了新中国有名的农垦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诞生了一大批军垦农场和地方国营农场企业。
1990年,他最后一次回北大荒。眺望一片繁荣土地,深情念起第一次到这里时郭沫若送给自己的一首诗——《向地球开战》!
这时,他已82岁高龄了。
可“王老”不老。具有开拓胆识的人,心胸是宽阔的,开放的,进取是不会被年龄束缚的。无论在哪一种战场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积极主动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画册》告诉我们,他是最早带队考察研究开发特区的中央领导之一。照片上他拄着拐杖站在了蛇口的不毛之地上面,听取当地负责人袁庚的汇报。那是1979年,在国务院副总理任上分管国防工业。1984年初,邓小平同志第一次视察南方特区,他也陪同去了。在厦门特区万石岩植物园,两位老人一起铲土种下了一棵充满希望的树。
为利用地理优势,更快的开发中国的南大门,王震是海南建省的倡议者之一。对这块土地,他太熟悉了。岛上还有一块他1959年亲自开垦的橡胶实验田呢。如今,他支持全岛来个“大试验”。在开发洋浦港引起争论的时候,1988年,他重登海南,写下“洋浦开发前景广阔”的题词。画册里,他接见日本熊谷组集团驻香港总裁于元平时,这块题词牌就在他们中间。
作为中日友好协会会长,王震多次率团访问日本,注重吸引外资到中国的特区窗口。他亲自拉了一批日本财团到珠海投资,其中就有佳能公司。这个公司的名誉董事长井深大是他的好朋友。《画册》里有一幅王震访问日本时在井深大家里作客的照片。也巧了,俩人同年、同月、同日生。王震对他说:虽然我们背景不同,信仰不同,我是革命家,你是资本家,但我们完全可成为好朋友。
这背后的深意,或许只能用经济合作的潮流来说明,只能用开放的气度来解释。
1991年,他又一次视察南方特区。在厦门,他特意到1984年种的那棵树前照相留念。时值三月,南中国的海岸线,正是关不住的满园春色。
    男儿真性
王震是湖南浏阳人。近代浏阳,出了位血性男儿,叫谭嗣同。
王震很钦佩他,时常给儿孙们谈起那掷地作金声的诗句:“去留肝胆两昆仑”。
有真性情的人,朋友多,豪气感人。有真性情、大气魄的革命家,自是胸怀坦荡,个性鲜明,追求坚定。
《画册》告诉我们,1925年,17岁便干起粤汉铁路工会长岳段分工会的工人纠察队长。一年后,结识了毛泽东,曾护送他到长沙清水塘中共湘区委驻地。从此,追随毛泽东一生。晚年同儿孙们谈起自己和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的关系,王震最喜欢说的一个词,就是“追随”。
早期的“追随”,《画册》自然难以明确反映。但通过那几幅旧址照片,我们可以想见背后的故事。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遭受“左”倾教条主义的排挤,被虚在中华全国苏维埃共和国主席的位置上。25岁的王震是红六军团政委。作为湘赣根据地的代表,两次全苏代表大会他都参加了。上面打算要他到苏联出席世界工人代表会议,这是件很荣幸的事。可王震偏要去问问“走背字”的毛泽东,说:我听主席的。毛泽东感慨地说了一句:“王震者,湘潭人也”,从心里视之为“本家”人。王震硬是放弃了这个机会。当时,“左”倾军事指挥打的是硬拚的阵地战,毛泽东告诉王震,还是要运用“十六字诀”,打运动战,打埋伏。回到湘赣边区后,萧克、王震坚决执行朱毛红军开创的这个战法,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指挥了沙市大捷。
“文革”初期,挨整。造反派给他挂牌子,戴高帽子。他把牌子砸了,把帽子扔了。还让叶帅的孩子叶选宁为他起草“反攻大字报”。一副对着干的铁骨血性。有人告到毛泽东那里,可1967年“五一”这天,毛泽东在天安门上看到王震时,却握着他的手说,有人想打倒你,你是打不倒的。第二天,这个“最高指示”就出现在北京街头的大小字报上面。可惜,1967年天安门相见,没有留下照片。《画册》却收入了1969年国庆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同王震握手的照片,领袖是那样由衷地欣赏着他的这位老战士。
有男儿真性的人,是不会见风使舵的。有些故事,是《画册》无法反映的。1976年初,在“四人帮”一伙的策划下,搞起所谓“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王震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少不了要表态的。他当然不怕亮明自己的观点,在一份关于批邓的中央文件上,竟写下一些毛泽东称赞邓小平同志的话,如“人才难得”之类。而这份文件明明白白注明,阅后是要收回的。或许,是出于保护首长的好意,秘书在送回文件时,把这些话涂掉了。为此,王震还颇不满意呢。
王震家里会客室正中墙上,一直端挂着毛泽东像。每当客人来访,要求合影时,他总是拉着客人站在正中墙前,时时提醒摆弄相机、调焦取景的人,一定要把毛泽东像照进来。我想,这是一种真信仰,也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真性情,一个将军对自己的统帅的真性情。
《画册》里有一幅叶帅和王震握手相视而笑的合影。他们是那样的开心。两位军事家、政治家,几十年交情,特别是“文革”后期,他们和一些老同志苦撑局面,毛泽东逝世后,又力挽狂澜,相知非同一般。叶帅病重时,王老经常去看望。有一天,得到叶帅病危的消息,他连夜赶到西山。一般看望,探视询问一两个小时也就够了,可他则在那里呆了一夜。叶帅逝世后,安排护送骨灰到广东的领导人中,本没有王老,可他坚持去了。后来,叶帅塑像在家乡落成,王老又赶去梅县参加揭幕典礼。触景生情,从那里给家人写信,说很怀念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
深挚真切的感情世界,不老的感情世界。
“讲义气”的人朋友多。在革命队伍里,把心窝子掏给对方,那是一种巨大的信任。王震这位工人出身的将军,有各种各样的朋友。人们都知道他建国后爱护知识分子的事情,其实,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他就注重知识分子。《画册》里有一幅将军向日军俘虏阐明我军政策的照片,中间那个戴眼镜的翻译,叫赵安博,是个留日学生,当了三五九旅敌工科长。王震和他建立了很深的友谊。南下支队万里征战,也带了一批知识分子,其中就有化学家陈康白,文学家马寒冰、周立波等。照片上,部队跨越多年不遇的黄河冰桥时,陈康白便和王震等支队首长走在一起。过了黄河,将军又“打油”一番,称赞陈康白:“吕梁山上剃胡子,汾河岸边丢骡子。死也不丢竹竿子,誓与马列共生死。”何等的信任和融洽。
待人的至性至情,对革命事业的至性至情,大概也算是一种人格力量吧。
    务实本色
翻开《王震画册》,很容易体会到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在一线战斗和工作的照片特别多,特别有味道。
这味道就是真实,就是务实。
他的人生风采不是“摆拍”出来的。实干出来的人生,才会是生动的“这一个”。你看:
1938年10月指挥邵家庄战斗时,背负硝烟,斜坐战壕,侧肘支地,屈膝铺纸,于火线埋头起草命令。看不清他的神情,却不难体会“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韵味。
1948年11月,率二纵于陕西澄城县全歼敌七十六军。他部署战斗竟是蹲在地下,拿着电话听筒,边说边看着地图;而四张合拼在一起的地图,则是用几块石头压住的。
1951年5月,驻疆部队在库尔勒修的水渠放水了。独他一个兴奋的跳入水中,双手扬起鼓掌,开怀而笑。
1954年,在黑龙江伊春地区勘探森林铁路,面前是荒坡,背后是浓郁的野树,一看便知是人迹罕至之处。当铁道兵司令员时,他硬是把司令部搬到了现场。
他习惯于现场办公,不是走过场。1956年,调任农垦部长后,他甚至建议过把部机关迁到北大荒。收入《画册》的这张在农场办公的照片,背景中的帐篷,竹编墙壁,专注的人群,都是无法“摆”出来的。
1960年和新疆农垦战士在一起的这张照片,他席地而坐,穿的是黑色纽布扣的紧身棉袄,脚蹬的布鞋泛起白边,清晰可见。
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王震。事业就是这样做出来的,辉煌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真心做事的人,并不拘于名利,但人们却格外感佩他们。
1955年,王震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被评为上将。对这样的职位,他毫不留恋。一年后,便主动离开了军界,为了农垦事业,他转业了。他说:我不主动转业,十万官兵怎能转业,我要带这个头。
王震也要过“官”。那是1986年,国家教委成立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当时分管教育的副总理李鹏同志请他当名誉会长。他说,我一生没有要过官,我要当就当会长。不挂虚名,喜做实事,这是他的本色。他和身边工作人员及家属,带头捐了款。很关心基金会订的十年募捐指标,觉得太低了,亲自提了一个多好几倍的指标,结果,不到十年,在1993年就达到了。
这当中,花了他大量心血。王震逝世后,全国特级教师霍懋征在一次会上感慨说:要是都像王老这样关心教育,也就不会发生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了。
人们怀念一个人,大体不在他官大官小。更牵动心肠的,是他为人民做了实事。王震逝世时,一个日本剧团正在北京访问演出。这群客人特意到王震家里吊念,他们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在遗像前用中文唱起了《南泥湾》。在场的人,无不声泪俱下。
这是《画册》外的故事了,却无疑是对《画册》主人公的最好解释。
“南泥湾”是什么?是开拓,是忠诚,是务实。


第10版(文学作品)
专栏:

  雅鲁藏布江上的霞光
李瑛
春犁
藏历新年过后的正月初五,拉萨藏族农民便举行开犁仪典,敬神祈福,进行春耕;一年艰辛的劳动就开始了。
在四千米上的云层里
到处是经幡
到处是祈神的古歌
有的缠在佛塔上
有的流在波涛里
太阳般精壮的儿女
把春天的大门打开了
一只只盛装的犏耕牛
青油擦亮的角上系着绸花
肩胛上披挂着彩缎和铜铃
它们知道吗为什么
一只只盛装的黑牦牛
吃饱丰盛的酥油和奶渣
喝了过多的青稞酒
它们知道吗为什么
在四千米上的云层里
到处是欢乐的翅膀
到处是酒醉后摇晃的大山
有的倾斜在柳枝边
有的谛听种子的诺言
整个河谷燃烧起来
人人心头充满了渴望
   舞蹈
他们在舞蹈
她们在舞蹈
歌是舞蹈的姐妹
酒是舞蹈的兄弟
一张脸是一个春天
春天把门窗一齐打开了
快乐就亮起来
氆氇剧烈地掀动
围腰急速地旋转
镶银的刀鞘不住地摇摆
松耳石和镯子不住地闪光
美就飞翔起来
靴子疯狂地追逐靴子
这世界多么狭窄
山和河在跃动中醒来
脚下的野花已经盛开
幸福就跳跃起来
手牵手围成一个圆
血管和血管条条相连
太阳的肌肉,月亮的肌肉
赤裸的青春多么美丽
爱就燃烧起来
她们在舞蹈
他们在舞蹈
   冻云
一个人
一副黝黑的瘦瘠的背脊
扛一只沉重的牛皮船
踽踽在崎岖河谷
江滩和波涛已抛在后面
绷在柳木上的牦牛已不再哞叫
一只羊
一双漩涡般褐色的弯角
驮载着一袋糌粑,一只铜壶
踽踽在崎岖河谷
皴裂的四蹄敲打着石子
铃声是一条漫漫长路
仿佛从远古走来
这人,这羊和
他们负重的背影
面对深山和巨大的死寂
显得渺小和无助
但生命是坚强的
他们向前走去
时间像刚刚开始,艰辛中
脊背,肩膀,蹄子,弯角和粗糙
的牛皮船
显示一种力量和精神,以及一种
抗争自然的原生美
太阳很烫
这风景很苍凉
犹如一块咯血的石头
一朵不散的冻云
一棵倔强的野生植物
一幅斑驳的冷色调油画
或者如一首剽悍旋律的藏歌
在群山间发出苦涩凝重的回响
一九九四年八月于拉萨


第10版(文学作品)
专栏:

  找回青春
童永锐
女儿给父母带来了欢乐,也会留下寂寞。
我有两个可爱的女儿。20多年来,我和丈夫尽心尽力地抚育她们,她们也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欣慰。女儿大学毕业后,我自然为她们的婚事操心,但没有料到她们会很快离开我们。小女儿婚后,随丈夫出国了。我希望大女儿婚后留在家里住,但她婉转地说:“妈妈,我们的生活习惯不同,在家住您要多操心的。”
于是,两个女儿半年内相继办完喜事后,原来充满了天伦之乐的家突然变得冷冷清清。下班后,等候我的是空盈盈的房间,再也听不见女儿唤我的甜声蜜语,看不到她们伴着音乐的翩翩舞姿,我的心突然变得寂寞无依,似乎生活失去了重心。
一次,女儿回来看我们。天晚了,她说:“妈,我要回家了!”这个“家”字是那么难以入耳,一时让我难以接受。我的心顿时酸涩,那一夜,我失眠了,流泪了。
又有一次,甚至闹了个笑话。周六,女儿打来电话,说:“妈,××约我们全家明天去承德玩……”,没等她说完,我高兴地插嘴说:“太好了,我和你爸正想去呢。”她不好意思地说:“妈,不是这个意思,是约我和小李”。于是,我的喉头被哽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是啊,女儿出嫁了,“家”的概念很快起了变化,而我,还依然留恋、停泊在过去的岁月中。……对女儿的一片爱心,使我20多年来几乎天天为女儿奔忙操劳。为了工作、家庭和孩子,我完全忘记了自己。忘了为自己唱一支喜爱的歌,忘了为自己读一部心爱的小说,忘了为自己买一件可心的衣服。就是这样,在时代的雕塑下,我的很多理想、兴趣,随着青春过早地逝去,皱纹也过早地爬上了额头。回忆着过去,又想想今天的年轻人是多么幸福。我真想寻回失去的光阴啊,想着,想着,便豁然开朗了。过去由于生活、工作的重压,没有精力和时间,忘记了兴趣和爱好。现在,生活改善了,孩子们自立了,工作之余心灵上有了明朗广阔的空间,不正可以让久别的兴趣自由翱翔吗?于是我开始回忆青年时爱唱的歌曲,寻找歌篇,整理磁带,一遍又一遍地欣赏、练唱。那些难忘的旋律又重新点燃我生命的激情,唤起我对真、善、美的热烈追求。
一天,偶然听人说北京电视台举办中老年节目主持人比赛,我想,年轻时自己曾多次登台主持节目,现在何不去试一试?于是我就报了名。
走进考场,主考人让我讲三分钟主持词,我一下懵了,因为我丝毫没有准备。镇定了一会儿,我说:“那么就讲我为什么要报考业余节目主持人吧。”我没有顾及庞大的摄像机和评审员们的目光正对着我,只管对着自己的心,娓娓叙述:“年轻时,我很喜欢文学、创作,也常登台朗诵,作节目主持人。说实在的,还博得许多的赞誉。虽然现在青春早已逝去,但强烈的兴趣和向往常常使我从梦中醒来,我多么想找回失去的爱。最近,我的两个女儿结婚离开了家,起初我感到寂寞、痛苦,后来,我醒悟了,我感到必须摆脱寂寞,我要重新寻找自我,寻找青年时的梦……”我这句出自内心的话,没想到获得评审员们连连点头赞许。
第二轮幸运地通过了,接着又进行第三、第四轮比赛。记得在最后一轮比赛的那天,白天气温是北京少有的低温,大约是零下十二摄氏度,还刮着六七级大风。我的身体比较单薄,要是平常日子,这样的天气,不出门也往往感冒头痛。但是那天,为了潇洒漂亮,不能穿得太多,新做的发型也不能包上头巾。一大清早,我冒着刀割似的寒风,转乘了三次公共汽车,直奔比赛现场。一路上自己也觉得奇特,一个55岁的女工程技术人员,竟有这番冲动和雅兴!而且,我也惊奇地发现,由于激情满怀,自己竟无寒冷感觉,也没头痛感冒。更没有料到,比赛结果竟获得第二名,还发给了奖品——一台抽油烟机。要是平时,我根本拿不了这么重的东西,但这时,力气却从天而降,抱着它走了好远,才找到一辆“面的”。回到家,我冲进屋,向老伴报喜,说实在的,我兴奋极了,这是几十年来没有感受过的一种特殊的兴奋。我觉得这一天简直就是属于自己的最快乐的节日。因为这一天,我生命中被中断了的30年又被缝合了,我又年轻了!我又快乐了!我又重新找到了“自我”。
后来,北京电视台金色时光栏目聘请我作业余节目主持人。在这项活动中,我结识了不少中老年朋友,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都是一株挺拔不老的青松。这是一个真正追求“真、善、美”的社会群体。一个多么可敬可爱的群体啊!在与他们的接触交往中,我也获得了生命的升华。
这件事使我更进一步体会到中老年人只要善于发现自我,欣赏自我,追寻老年的青春就能战胜衰老与孤寂,使自己的心境保持快乐和平衡。难怪人们说我:“女儿出嫁后,变得更年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