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3月1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文化长廊

  扬我中华英雄气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研讨会侧记
李习文
正当腊梅凌寒盛开的时候,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研讨会在成都的昔日诸葛丞相祠堂里召开。这次研讨会由中央电视台,四川省有线电视台(筹)联合举办的。来自全国各地文学界、电视艺术界、评论界的专家学者40多人出席会议,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进行了认真评价,并对其在改编、拍摄、播出、欣赏中的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电视剧掀“三国”文化热
研讨会注意到电视剧《三国演义》播出后观众中褒贬不一。但与会者首先看到这样一个客观存在:它在海内外都已产生巨大影响,在人民群众中掀起了“三国热”。据可靠统计,它的收视率达46.7%,这就是说全国每天有4—5亿人在看电视剧《三国演义》。国内未播完,影响已及境外,目前已出口台湾、香港、泰国、韩国、马来西亚。国内各地报刊发表有关此剧的文章千余篇。与电视剧相关的文化产品如剧本、录音带等畅销,电视剧播出不久,天津《三国演义》小说即销售告罄。总监制之一的戴临风说:拍摄《三国演义》的初衷是想普及古典文学名著,现在看来比预想的要好。
总制片人任大惠在会上透露:电视剧《三国演义》既有社会效益也有经济效益,该剧总投资6800多万元。国内播出广告收入和出口收入不仅可收回成本,还赚上千万元。
与会专家指出,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播出具有文化寻根意义,事关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应予高度重视。它第一次把优秀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完整地搬上屏幕,这是不简单的,必将载入电视艺术史册。
   电视剧重在与当代人沟通
研讨会突出地强调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如果说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原小说是糟粕与精华并存的话,电视剧在当代阐述意识与历史文本意识的结合上,就有不少可贵之处。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思想内涵是相当丰富的,涉及政治、道德、哲学、历史……,观众尤其可以从中感受到军事文化,智谋文化,用人之道,管理之策等的刻意表现。它们是民族的宝贵精神遗产,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人应予继承发扬的。有的专家指出,《三国演义》世界流传,国际友人把它当成军事教科书,智力教材,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从中吸取其有益养分呢。可惜的是电视剧播出后,舆论界对这方面谈论不多。总导演王扶林在会上说《三国演义》的内涵与现实多有贴近!魏蜀吴都奉行以才治国的路线,如果我们的干部在这方面都有很高自觉性,那我们事业将会更加发达兴旺。他还深有感受地说,我在拍戏中就是用《三国演义》精神拍《三国演义》。
   值得探讨的课题
专家学者们在肯定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同时,也指出了它的不足,认为,这个大投入大制作的艺术创造工程留给了几个我们值得探讨的课题:一、原著与改编问题。电视剧的改编,面对罗贯中的原著面临着电视剧与小说的美学风格,电视剧的表现取舍与小说结构繁简,改编的艺术追求与观众的欣赏、优秀古典小说的高水准与改编者的主观条件等矛盾。如何统一,如何改编?改编大约有:1.取原作精神重铸新篇;2.尊重原著大胆创造;3.忠实原著适当调整以转换形式这几种办法。电视剧《三国演义》采取的是第三种办法,可以的,且取得了一些成就。遗憾之处在于处理上述的矛盾统一上,发挥改编的创造性上还有些问题须深入解决。
二、文夹白的艺术处理与语言问题。从研讨会反映,有不少观众对电视剧人物对话文夹白的处理是认可的。社会上有的教师说,这样还有助于学生语文学习。研讨会有的专家认为,电视剧文与白处理还有问题,有的地方太文,且有无必要。因为太文,只好打字幕,这又影响对画面的观赏,也不是好办法。还有的专家认为语言应当现代化。文言是罗贯中的书面语,并非生活中人物的语言。语言意在与观众沟通,文夹白的处理应算决策上失误。
三、武戏文唱与武打问题。有的专家指出改编有个改编者的风格与个性,武戏文唱也不是不可行的。现在的问题是,武戏文唱不是没有武戏,而武戏不令观众满意。武打戏在影视创作和制作中已积累了不少经验,成功的打斗作品除打得真实之外,还辅以高科技手段使之夸张,更具可看性。


第12版(副刊)
专栏:

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8集电视剧《京九情》,将于3月2日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该剧再现了铁道建设者和江西老区人民对京九铁路建设的企盼、眷恋、奋斗和奉献。图为剧中男女主人公,程路由王志刚饰,宋小妹由林海海饰。
 (晓纪)


第12版(副刊)
专栏:撷英艺坛

  小剧场大气魄
——女剧作家沈虹光速写
陈斌善
刺眼的场灯刷地辐射到观众席上,台上的演员走出角色,排列到台口时,观众全场起立,热烈鼓掌。人们围着编导和演员长时间交谈:“没想到这么有看头!”“近几年来话剧舞台上难得的上乘之作啊!”——这是武汉话剧院的小剧场话剧《同船过渡》去年10月以来在武汉、北京、上海等地演出时都见到的热烈情景。这部戏的编剧是湖北省话剧团女剧作家沈虹光。
其实,沈虹光在全国话剧圈内,早已是知名作家了。1982年至1985年,她创作的大型话剧《五(二)班日志》和《寻找山泉》,蝉联过全国优秀剧本奖。
近年来,沈虹光开始在话剧“小”与“精”上“变法图存”。1987年至1989年,她以充沛的精力又连续创作了两部演员仅限于6至7人的小剧场话剧《搭积木》和《丢手巾》。精减了人物数量、场面、色彩等外在因素,也必然迫使剧作家在艺术内掏更硬的“干货”。她说:“与其塑造别人不如塑造自己”。她“颤栗”地“将自己切割,一分为二、一分为三地附着到不同的、甚至彼此对立的人物身上。”这两部话剧由于都有作家的自传性,显得更为真实,也蕴含了各个行业、各个年龄层次的观众都通感的人生况味,演出激起了强烈共鸣。
1992年至1994年,沈虹光在完成19集长篇电视连续剧《戏剧人生》的写作后,再次创作了更为精致的小剧场话剧《同船过渡》:在一幢公寓楼的“团结户”里,共住着一对青年小夫妻和一个独身退休的小学女教师方奶奶,小夫妻不能忍耐老人的啰嗦,恶作剧地假方奶奶之名在一家《爱心》杂志上登出一则广告,为老人征求“有住房的男士”之“偶”,引来了老船长高爷爷的贸然“应征”;饱经沧桑的高爷爷的到来,不仅化解了他与方奶奶的突兀敌视,也化解了小夫妻与方奶奶的矛盾不和,还化解了小夫妻的婚姻危机;结果,小夫妻不但没把方奶奶撵出去,反而快快活活地要把高爷爷也接进来;但这时高爷爷却不幸去世,使小夫妻与方奶奶更加相依为命。这部话剧的表层结构是写一个“假团结户”变“真团结户”;深层结构是表现为人要计较那“最值得计较、最长远和最有分量”的东西。这东西是什么?剧作家没有昭示。感悟起来,大概是要勇于追求快活的人生,要善于理解他人快活自己也才能快活的人生,要十分珍惜宝贵而短促的人生。
在这部话剧里,剧作家已没有刻意褒贬谁,人物都有美丑并蓄的复杂的人性。剧作家对人生哲理的体味更为独到,体现也更为艺术化,但整个情调却更为亢奋、昂扬和崇高。这出戏标志着剧作家的老辣和大器,得到了群众、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沈虹光1948年出生在一个破落的商贾之家。她自幼做着“明星梦”,憧憬“专演最美丽的、成天谈恋爱的年轻姑娘”。13岁那年,她违背父母意愿,考入湖北省话剧团学员班。踏上表演之路。后不安分表演,进入剧作家行列。在同辈人中,她以“最能吃苦”著称。70至80年代,她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农村、工厂、学校或部队,凭着她那敏锐而细腻的感觉和善良而真诚的童心,痴迷地体味、发掘和记录着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心态,至今乐此不疲。她兴趣广泛,对各种地方戏曲、曲艺和当代各种流行歌舞也十分熟悉。她还涉猎文学界,发表过大量小说、散文和影视文学作品,在文学界也有相当的知名度。由于多栖,她越写知识面越广,功底越深厚。
1994年,沈虹光作为中国妇女的代表,应邀参加了在澳大利亚举办的第三届国际妇女剧作家大会,这是她事业的新的起点。


第12版(副刊)
专栏:

  空政话剧团公演《甘巴拉》
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亲自命令授予“甘巴拉英雄雷达站”荣誉称号的甘巴拉雷达站先进事迹,近日被搬上首都话剧舞台。由空政话剧团创作的话剧《甘巴拉》(丁一三、王向明、张子影编剧,王向明导演)于三月一日起在首都剧场公演。
该剧曾参加去年全国话剧交流演出,被专家们誉为是一曲高扬主旋律,歌颂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壮美颂歌。该剧以巧妙的艺术手法,将“甘巴拉”英雄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该戏主演为杨树泉、吴京安、温玉娟等。
(左荣贵)


第12版(副刊)
专栏:心香一瓣

  哀悼夏公
白杨
2月6日,我在北京养病期间,惊闻夏公在医院去世,不禁悲从中来。夏公是世纪同龄人,虽已95高寿,但他的生命力非常旺盛。去年秋天刚祝贺了他的革命文艺生涯60周年,本来大家盼望能在下世纪开始的一年庆祝他的百岁生日,但不料病魔夺去了他的生命。这是我国文化界的一大损失!
夏公是我的长辈,我的严师益友。抗日战争期间,香港沦陷后,夏公克服了千辛万苦,辗转撤退到重庆。为了唤起广大民众和知识分子,认清法西斯的真面目,坚定抗战到底的决心,应中华剧艺社应云卫先生之约,夏公很快地写出了《法西斯细菌》的剧本,当时由我扮演日本妇女静子的角色。我一直保存着用“抗战纸”印刷的这本书,早已发黄的扉页上留着夏公当年的亲笔题字:“你光辉的演技给我留下了愉悦的回忆。”
后来有人找我主演陈铨的话剧《野玫瑰》,我询问阳翰老和夏公:“这个戏怎么样?”阳翰老连连摇手说:编剧陈铨是文化特务,这个坏戏你可不要去演。我们要演自己的戏!”于是夏公以一个月的工夫,把托尔斯泰的名著《复活》改编为话剧,由我扮演女主角卡秋沙·玛丝洛娃。并以这次演出为中苏文化协会募捐。
解放后,为了纪念鲁迅逝世20周年,夏公又把鲁迅的代表作《祝福》改编为电影剧本。经过好几个演员试镜头,最后终于确定由我扮演祥林嫂。这部影片在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特别荣誉奖”。
夏公的行动特别敏捷,精力充沛。在重庆的时候,有一次吴祖光先生邀请夏公和我到他在唐家沱的家过年,他在崎岖小道爬坡上山,健步如飞,我这个年青人居然赶不上他。夏公写文章、写剧本都是有名的快手,他办事说干就干,从不拖拉。
夏公的个性非常倔强,坚韧不拔。他原来在日本学的是工科,为了革命的需要,转向文艺工作。他原来没有搞过话剧,但是硬着头皮学写剧本,获得了成功;他原来没有搞过电影,但是硬着头皮学编影片,作出了贡献。解放后,他担任文化部副部长,他原来没有搞过京剧,但是硬着头皮研究京剧,成为了内行。他迎着困难上、勇于承担重任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夏公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风范永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