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月23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创造辉煌人生
──记维吾尔族第一位空军女中校尔孜古丽·阿优夫
祝谦肖璞刘发忠董遂宽
尔孜古丽·阿优夫超越了自我,打破了性别与民族界线,从我国第一位优秀的维吾尔族女伞兵,到我军第一位出色的维吾尔族女政治处主任,始终以自强自立的奋斗精神和一流的工作成绩,向世人展示了一位中国女性的时代风采。
跳伞1988次,荣获10枚奖牌,4次打破全国纪录,邓小平亲自为她颁奖,记载了她作为中国第一位维吾尔族女伞兵的光荣历史。
1972年,中国的“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关系的冰河,体育成了外交领域里的“桥梁”。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批示恢复组建“八一”跳伞队,并要求吸收一批少数民族跳伞队员,担负国际国内比赛及表演的特殊使命。
1973年冬,消息传到边城乌鲁木齐,正在上高中的尔孜古丽高兴地前去报名。在众多的竞争者中,她以品学兼优、体能出众的优势中选。穿上梦寐以求的军装,尔孜古丽兴奋得一夜没睡。带着五彩缤纷的梦,带着亲人们的嘱托,尔孜古丽来到了北京。那年她才17岁。
到“八一”队后,她首先苦练跳伞。按训练计划要求每个队员一天跳平台15次,可她背着教练每天跳30次,有时还跳上百次。时间不够,就利用休息时间。超负荷地训练,使她的脚肿得像馒头,每跳一下都钻心地疼痛。为了不让教练发觉,她咬牙硬挺着,每天装着若无其事。细心的教练还是发现了她的“秘密”,命令她停止训练。尔孜古丽急得哭了。望着这个倔强的维吾尔族姑娘,教练心疼地摇了摇头。
按规定107小时的地面动作,她提前40小时完成,终于实现了期盼已久的“飞天之梦”。首次跳伞成功那天,尔孜古丽禁不住热泪盈眶。全队36名女队员中,她率先成为地上、水下、空中三大竞赛项目的全能队员,并成为代表“八一”队和中国队到国外参加比赛、表演的主力队员。
在1979年第四届全国运动会上,尔孜古丽拖着受伤的腿两破全国跳伞纪录。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邓小平亲自为这位优秀的女兵颁奖,并握着她的手说:“你不仅是维吾尔族女同志的骄傲,更是全国妇女同志的骄傲!”
7年的跳伞生涯中,尔孜古丽到过加拿大、法国、意大利、原苏联等10多个国家和国内各个省份,多次代表国家队参加各类比赛,获金、银、铜牌10枚,4次打破全国纪录。尔孜古丽用心血和汗水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也实现了她做一流伞兵的誓言。
她放弃了鲜花和掌声,告别了昔日的辉煌,选择了塑造人的工作作为自己的事业。抱着这个坚定的信念,她拚命学习,两进政治学院深造,以80门功课门门90分以上的成绩,向世人宣布她不仅是一流的伞兵,更有做一流政治工作者的决心。
1980年,尔孜古丽来到空军乌鲁木齐医院,做了一名普普通通的政工干部,开始了新的人生旅程。
1981年,在组织的关怀下,她告别热恋中的男友,来到上海空军政治学院学习。临行,她对男友说:“请你支持我,一年内,我们互不通信。”两年苦读,尔孜古丽以32门功课,门门90分以上的成绩被学院评为优等生,获提前晋级奖励。
1985年,尔孜古丽再次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空军政治学院深造。除了主修课,选修课她也门门都上,连节假日都很少到繁华的街上逛逛。同学们都叫她“拚命三郎”。两年后,她又以48门功课全部优秀的成绩被评为优等生,并被上海市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
当主任6年,政治处年年先进;做政治思想工作,探索出了新途径;为军民民族团结搭起“连心桥”。为此,被军队评为“优秀政工干部”、“精神文明标兵”,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受到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接见。
尔孜古丽认为,政治思想工作重要的一条是关心人。关心人有两大好处:一是帮人渡过难关,二是获得政治思想工作的主动权。两者又互为因果,促进大局的稳定。在尔孜古丽的倡导下,政治处说不清给多少人办了好事:从知识分子的职称评定,先进人物的宣传,家属工作的安排,到子女的入托、上学、就业,直至家庭矛盾的调节,政治处都统统包揽。对此,医务人员没有了后顾之忧,专心搞业务。
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特殊的环境给思想政治工作以特殊的使命。尔孜古丽自己编制了两盘《新疆风土人情》和《新疆少数民族概况和发展》的录像带,专门为新到医院工作的医生、护士们放映。在来院诊断和住院治疗的患者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病人,尔孜古丽尽其所能为他们提供帮助,并及时解决一些纠纷。
她先后调解纠纷10多起,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稳定。1994年9月,在全国民族团结表彰会上,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握着她的手说:“尔孜古丽,你了不起呀!”(附图片)
昔日的风采——空中伞花张炳发摄
胸前的军功章,记录着她昨天与今天的辉煌。冯颖摄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回族等少数民族穆斯林为什么不吃猪肉?
钟宜宣
不吃猪肉,是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塔吉克、塔塔尔、乌孜别克等十个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习惯,这种传统习惯来源于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一个有一定饮食禁忌的宗教,最主要的禁忌源于《古兰经》的规定,即:死动物(包括因打、摔、触、勒、电等原因而自死的动物)、流出的血、猪肉和非诵安拉之名而宰的动物以及酒。伊斯兰教之所以禁止信徒食用这些东西,是出于“重视人的性灵纯洁和身体安全”。动物不宰自死或因疾病,或为衰老,或为中毒,其肉不可食;血液乃动物所需各种养分的输送渠道,往往残存有害物质,不可食;猪形态不佳,不择食物,性情懒惰,为《古兰经》所禁止,故不可吃。至于禁食“非诵安拉之名屠宰的”动物,是因当时多神教徒宰杀牲畜时,必诵自己所崇拜的偶像名字,伊斯兰教为了从思想上消除一切形式和意义上的多神崇拜,遂禁止食用诵偶像之名而宰的牲畜,要求信徒宰牲时应诵安拉(真主)的名字,以示区别。至于酒,在伊斯兰教初期仅限制用量,以不醉为限,后因有人酒醉出现贻误正事、影响团结的行为,遂宣布为禁物,不可饮。
伊斯兰教的主要饮食禁忌,有其更为深远的民族和宗教根源。伊斯兰教发祥于居住在西亚一带的闪米特族(也称塞姆族)的支系阿拉伯人中。闪米特人自古以来,视死动物和猪为秽物,不可食,不可摸,不可用之祭神。产生于闪米特族中的犹太教和基督教也都有过禁食死物和猪肉的戒律。而且这一戒律载在《圣经·旧约》之中。
伊斯兰教之前的阿拉伯人禁食的范围很广,除不食猪肉、死物外,还有其他许多食物禁忌。伊斯兰教兴起时,实行改革,反对过多的食物禁忌,有选择地继承了一部分,缩小了当时阿拉伯人禁食的范围,仅限于上述几种。同时提出,凡逢饥荒或为形势所迫、非故意地吃了被禁之物,也不为罪过。而且宣布凡“大地上一切合法而又佳美的东西”和有经人(即犹太教和基督教徒)所宰“其肉可食的动物”均可食用。《古兰经》对饮食禁忌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后来,伊斯兰教的圣训和教法根据此原则作了具体补充,如规定食肉类的动物和食草而不反刍的畜类以及鼠类等均不可食,凡是与酒一样能麻醉人或致毒于人的东西如鸦片、吗啡、海洛因、可卡因等为禁品,均不可食,也不可种植、加工或贩卖。
伊斯兰教对饮食的禁忌是每个穆斯林必遵的教规。年深日久,代代相遵,教规的内容逐渐变为回族等十个少数民族穆斯林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组成部分。对有大量群众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来说,这又成为各该民族的传统生活习惯。世界上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都不食猪肉。我国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少数民族都遵守这一生活习惯。现在伊斯兰教的饮食规范已成为全世界10亿多穆斯林们的共同生活习惯,具有民族性和国际性。穆斯林所用的“清真食品”的特点就在于无猪肉、猪油、自死动物肉以及不含酒精或其它致醉致毒等物。
穆斯林在饮食方面虽有诸多禁忌,但为什么对猪和猪肉又特忌讳,这和我国伊斯兰教历史上的特殊情况又有关系。解放前反动统治阶级和个别反动文人,利用穆斯林这一风俗习惯,进行民族压迫,他们编造谰言,侮辱穆斯林的人格,极大地伤害了他们的民族感情。正是因为这些历史原因,不食猪肉的习惯成为我国上述十个少数民族的共同心理状态和十分敏感的问题。这在回、东乡等民族穆斯林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周恩来同志曾在《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民族的风俗习惯比宗教信仰还要广泛,……如果不尊重,就很容易刺激感情。比如我们对回族和新疆的各个伊斯兰教的民族不吃猪肉的风俗习惯就要尊重。”党和政府对此十分重视,要求对涉及伊斯兰教的出版物加强管理,注意尊重少数民族穆斯林的风俗习惯。
民族和宗教将是长期存在的,表现在各民族信仰和生活习惯方面的差异也将是长期的。但这不影响各个民族在进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建设祖国、振兴中华这一根本利益上的一致。各民族人民都要维护民族团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苗家姑娘的新天地
周志飞
总参管理局招待处第四招待所(简称为“四所”)的青年职工里有18个来自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苗家姑娘,她们两年多前刚来时都讲不好普通话,有的一点都不会讲,然而在不久前总参“四所”举行的“精神文明、优质服务”青工演讲比赛中,这些苗家姑娘竟一举包揽了前3名。她们情文并茂的演讲和在演讲中透露出来的无私奉献事迹感动得许多听众潸然泪下。
革命战争年代湘鄂西边区的人民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但由于各种原因,现在这些地方还很贫困。1992年7月,在中央军委人才扶贫的精神号召下,总参“四所”通过与常设在“四所”里的凤凰驻京办事处的同志商量、联系后,到湘西凤凰县的苗寨山乡招收了18名临时工到“四所”作服务员工作。他们的招收条件中重要的一条是:必须是贫困人家的子女。正是在这个前提条件下,石玉春、唐喜英等18名苗家女北上千里走进了“四所”。“她们在这儿工作虽只三年,但我们对她们的培养着眼于未来、一生。”“四所”负责青工管理工作的领导如是说。
因家贫或学习环境差等原因,这些姑娘大多初中未毕业,有的只读到小学,文化基础较差。再加上苗寨山乡平时讲话几乎都用苗语,普通话根本就是个稀罕物。初来时,有的姑娘因讲不了普通话连门都不敢出。为此,“四所”专门请来了景山学校的老师给她们补习文化、训练普通话。以后又专门拨给她们一间电视房作为自习室。除周末外,姑娘们每晚在此集中学习:先看电视听新闻,了解当前国家、社会形势,然后学习文化。一篇大字、一篇小字、一篇日记是她们每天必须完成的“作业”。
城市的色彩令每一个新来的人眼花缭乱,为使这些18、19岁的姑娘“身处五色而不目眩”,“四所”从一开始就注重对她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用积极进取的“四有”新人理想鼓励、引导她们,对她们的管理严格而不失丰富。为培养并使她们保持朴实、勤俭的性格,直接分管她们的杜英、师爱莲两位班长还替她们制定了每月的存钱计划。姑娘们除文化上提高很快外,思想上进步也很大。18人中有1人于1994年国庆前夕加入了党组织,成为“四所”青工中的第一个党员,其他的人也都入了团。她们勤恳、吃苦耐劳的工作和因她们的到来而引起的招工用人关系网的革除,使“四所”的服务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位在此住宿过的雷锋家乡的县委书记,给“四所”留下了“你们西南楼全体同志在工作学习和各方面同雷锋同志一样”的评价。
最近,这些姑娘们又组织起了一个“苗家青年突击队”,成为“四所”综合治理和其他工作、活动中的主力军。
“四所”的扶持像一股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不仅使这些苗家姑娘成了家里重要的经济支柱:她们给家里寄钱买化肥、买种子,支助弟妹上学……更为难得的是为她们重新点燃了心中的好学上进之火,使她们重新认识到了知识的可贵。
现在,她们三两个一组纷纷报名参加了电脑、文秘、财会等各种业余专业知识培训班,在一度远离学校后重新掀起了一个学习的热潮。“在这里才觉得没有知识可真不行。”她们争相告诉记者她们的这一新发现。
三年之后,她们中的大部分人还将回到自己的山乡苗寨去,但“四所”曾经将她们扶进的这个“外面的世界”决不只会是一个“精彩而无奈”的回忆,而是一个新的然而又将永远属于她们自己的人生中的一段。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大院情浓
刘立亭
有个教师团结大院
一棵粗壮笔直的杨树,被扫得露了地皮儿的黑土地,漆过不久的天蓝色门窗,在红砖墙的映衬下,使得这个不大的院落显得格外整洁、恬静。
这个被称做天桥教师团结大院的居民院是辽宁省本溪市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居民楼院中的一个。它是60年代初,由一所小学的教室改建的教师居民院。别看这个四合院不大,却居住着汉、回、朝鲜三个不同民族的13户居民。
教师团结大院的邻里相处得和睦融洽是久有耳闻的。但是这个大院的“怪”现象却令人费解——许多户居民做饭菜时把门窗关得很紧,即使三伏天也不例外。难道是做好吃的怕人家讨要不成?新年刚过,我踏着北方结实的冻土来到了这里,见到了大院的组长金凤霞大娘。
金大娘年过古稀,可精神矍铄,很健谈。她解释说,大院里的民族成份虽多,却特别尊重别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在我们院里有3户是回族居民,其它民族的居民做饭时都自觉地不把油烟放到大院里,不让回族同胞感觉到丝毫气味。
的确,在团结大院里,各民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已成为一种风气。
团结大院的故事
老住户马春珍大娘怎能忘记,那一年,马大娘老伴杨永勤老师病故。按照回族习俗需沐浴净身后方可安葬。可时值盛夏,天气炎热,怎么办?马大娘正着急发愁时,大院里的杨充召老师傅张罗联系的冰块到了。这位汉族老人虽然刚经历第二次大手术,但他仍然坚持要帮助大家把一筐筐冰块抬到马大娘家里。马大娘每每回忆起这事儿,总是万分感谢杨师傅和大院里的邻里。
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去年的一个深夜,刘洪茂老师不幸病故,当时只有老伴在家。邻居们闻讯纷纷前来帮助料理。金凤霞大娘还将为自己百年后准备的100尺白布拿出应急。这个回族大娘吩咐儿媳按汉族的习惯连夜蒸些寿桃馒头送去,并帮助招待前去吊唁的回族同胞。
红、白喜事在大院里经历了几回了。大院里的人们互相帮助待客、亲如一家,关系甚是融洽。
在大院里,小徐一家算是新居民了。小徐觉得工作累,经常旷工。妻子埋愿丈夫不能吃苦,因此,小俩口常常闹意见。大院里的大娘、大爷、邻居们经常到小徐家调解、谈心。时间久了,小徐理解了大家的一片诚意,努力改掉了毛病。从此,小两口过着和和美美的日子。
提起大院的下一代,金大娘、马大娘竞相掰手指数着:“丑老师家的儿子读第二军医大学;他婶家的侄女是学制图的,现在才30岁就当工程师了;还有大连海运学院的,好像出国了……”她们一口气数出了9个大学生,临了又添上3个中专生。的确,大院里父辈们多是从事教育的老前辈,儿孙们自然也往书本上努力,也因此,大院成立30多年来,没有出现一个违法乱纪的人,没发生一起违法乱纪的事。不信你看,花草繁盛的大院里,6岁的娃娃看花赏草时都知道要背着手瞧;秋天将尽,大院里的那盆葡萄,虽早已熟透,却颗粒未少。
姚家小铁子小时候种的那棵小杨树已经成材了,小院的住户也有了几次的变更。无论住户怎样地搬进搬出,这个院仍然保留着那种浓浓的情意。大院里的居民们无论新、老,仍然沿用“恪守”着做饭菜关门窗的不成文的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