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2月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大千絮语

  信息潮涌 奇才辈出
何刚
最新出版的美国《福布斯》杂志推出了今年全美富翁排名表,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以个人财产约200亿美元,再次高居榜首。盖茨今日的显赫,其实是微软公司成功的缩影。十几年前,他以1000美元创建微软公司,先后推出的MS—DOS、“视窗(WINDOWS)”操作系统及一系列应用软件,垄断全球个人计算机软件市场80%以上。盖茨的成功被视为所谓“美国梦”的典型,他被描绘为“电脑奇才”,《时代》周刊也称之为“电脑宇宙大师”。勤奋工作和天资聪慧的确是成功的必备条件,然而,几乎每一个成就卓著的人物出现,都是时势使然,盖茨的神话也不过是一个典型例证。
60、70年代是大型机时期,当时的计算机是一台大型主机,连接数台没有软驱、硬盘,处理能力较弱的终端,形成一个封闭的小网络。1981年,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成功地推出个人计算机(即PC机),十几年来,全球个人计算机已发展到2.02亿台,“蓝色巨人”IBM、“芯片霸主”英特尔、康柏、虹志等分享计算机硬件市场,微软、诺威尔、莲花等成为软件业巨头,计算机业年产值轰轰然逼近3000亿美元。
就在主机——终端的大型机时代,有人开始尝试将这些封闭的网络连接起来。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项目局进行了一个项目,成功地实现了美国内4个计算机网点的异地连接,这就是今天“互联网络(INTERNET)”的雏形。1985年开始,互联网络逐渐将全球各地的区域性网络及单个计算机用户连为一个整体网络,随着个人计算机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飞速发展,互联网络也迅速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据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统计,到1991年,该网络直接连接着50多万台计算机,1994年初发展到200多万台,到今年初,互联网络已连接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80多万台计算机。根据设在美国弗吉尼亚的“互联网络学会”的报告,目前使用互联网络的用户已经超过2000万人,一个连接全球的无形“电脑宇宙”正在日益壮大。它也正是近年来许多国家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设想的现实模型,而且它是迄今为止最接近信息高速公路原理的既有网络。
诚如个人计算机繁荣造就了盖茨这样的“电脑奇才”,互联网络的发展也使一大批新人面临绝好的创业机遇。《经济学家》报道说,仅互联网络的有关硬件年销售额就达5000万美元;美《商业周刊》更乐观地估计,到1997年,互联网络有关的硬件、软件和技术服务总额将达42亿美元。以美国为例,5年来,新成立的互联网络技术公司有600多个,一大批年青人投入其中,忙得热火朝天。1994年才成立的“NETSCAPE通讯公司”已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它推出的网络软件“全球网”,是目前互联网络的最主要应用软件,公司创建者安德利森今年20多岁,个人财产价值已达20亿美元,难怪传媒纷纷惊呼,“盖茨第二”诞生了!安德利森的奇迹恰恰与盖茨有共同之处:看准了个人计算机将从80年代走向繁荣,盖茨终使微软不微,反壮大得称霸全球;如果全球互联网络进一步壮大,成为信息时代的主流,“盖茨第二”有一天是否将压倒盖茨,成为“安德利森第一”呢?
历史好像会重演。个人计算机今天成了互联网络“灵活的终端”,而一种没有硬盘、软驱的新型“网络计算机(NC)”,最近已由美国奥拉克公司推出样机。1996年初,这种用于互联网络、售价约500美元的计算机将投放市场,它所连接的全球互联网络,将使70年代的终端难相比拟:利用互联网络查寻资料,拜访权威,进行学术交流和对话;银行客户在家里通过互联网络转帐、外汇买卖;商家视之为廉价的广告、销售媒介,一个无形的“互联网络购物网”正在扩展……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里描述的信息时代梦想,正被互联网络一点点变成现实,一种共享信息资源的精神,一种开阔的“地球村民”意识是否将使信息时代加速到来呢?


第7版(国际)
专栏:

  我阐述保护臭氧层原则立场
敦促执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据新华社维也纳12月5日电(记者郭勇)第7次《关于消耗臭氧层的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会议5日在维也纳奥地利会议中心举行。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环保局副局长王扬祖在大会上发言,阐述了中国的原则立场。
在谈到《议定书》的执行情况时,王扬祖说,今天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主要是发达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内大量使用消耗臭氧物质所致。为了承担起这项历史责任,发达国家除了进一步巩固已基本停止生产和使用氯氟烃和哈龙类物质的成果,加速减少甲基溴和氯氟烃类物质的使用外,还要更加主动地承担起按期如数捐付多边基金和在公平、最优惠条件下进行技术转让的义务。
150个缔约国的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将于7日结束。
据新华社联合国12月5日电 (记者王子珍)中国代表王学贤5日在联合国大会发言时表示,希望各国从诚信和善意出发,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各项原则,履行公约及其各项执行协定的所有规定。
他指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在成为维护世界海洋新秩序、规范各国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活动的现实国际法规。


第7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经济财政委员会通过决议
反对单方面强制性经济措施
新华社联合国12月5日电(记者高坚)联合国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5日通过一项决议,呼吁国际社会采取紧急和有效的措施,反对一些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采取的单方面强制性经济措施。
这项决议以79票赞成获得通过。美、英、法、德等27个国家投了反对票。
决议认为,使用强制性的经济措施不仅严重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发展,而且对国际经济合作和建立非歧视、开放的贸易体系产生极大的副作用。
决议要求联合国秘书处和有关机构继续对这种做法进行监督,并提出评估受害国家损失的办法供会员国讨论时使用。


第7版(国际)
专栏:

  我连任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
据新华社北京十二月六日电(记者孙杰)新近在伦敦结束的国际海事组织第十九届大会上,我国以最高票数再次当选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参加本届大会刚刚返京的交通部部长黄镇东认为,这进一步确立了我国作为世界公认的航运大国的地位。
据介绍,总部设在伦敦的国际海事组织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目前有一百五十二个会员国和两个联系会员。其宗旨是制定并鼓励各国执行最高可行的有关保证提高海上航行效率和防止及控制船舶对海洋造成污染的国际统一标准。这一组织的A类理事国有八个,主要从世界航运大国中选出。我国已连续四次任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
黄镇东说,我国非常重视并积极参与国际海事组织的活动,已批准或加入国际海事组织通过的几乎所有重要的公约并认真履行相应的规定。随着国际航运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际海事组织所通过的公约、议定书、规则及其修正案将在我国国际航运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7版(国际)
专栏:

  工发组织举办活动介绍《中国21世纪议程》
据新华社维也纳12月5日电(记者郭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5日举办活动,介绍《中国21世纪议程》及其具体项目。
介绍活动是在维也纳召开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第6次大会的第二天举行的,由工发组织工业部门和环境司总司长切克娜沃丽安女士主持。
《中国21世纪议程》即21世纪中国人口、环境和发展白皮书。它于1994年3月由国务院批准,是中国政府关于处理环境和适度发展问题的总体框架。《议程》规划了中国在社会和环境这两个领域内实现适度发展的原则基础,是中国完成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期与长期计划的指南。
《中国21世纪议程》重点计划包括62个具体项目。预计总共需要37.6亿美元,其中60%出自国内,40%由国外投资。联合国工发组织对这些具体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


第7版(国际)
专栏:

  德支持欧盟与土建立关税联盟
本报波恩12月5日电记者刘华新报道:德国总理科尔今天与土耳其总理齐莱尔会谈说,德国支持欧盟与土耳其建立关税联盟。
齐莱尔昨天晚间抵达波恩,对德进行一天访问,德土双方着重就欧洲问题和双边关系进行了磋商。
科尔表示,希望本月13日欧洲议会能批准欧盟与土耳其关于建立关税联盟的协定,他认为这是土耳其加入欧盟进程的“重要步骤”。


第7版(国际)
专栏:国外窗口行业

  为消费者提供优质食品
——访阿根廷塞雷尼西马奶制品厂
本报记者管彦忠
许多到阿根廷访问的中国代表团,都慕名参观过塞雷尼西马奶制品厂,对这家企业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奶制品留下了深刻印象。
近日,记者再次访问了这家奶制品厂。它是马斯特略内兄弟股份有限公司的总厂,设在离首都51公里处的罗德里格斯将军镇,主要产品有鲜奶、酸奶、奶粉、甜奶、奶酪、黄油等。有几个数字可以说明它在阿根廷食品工业中的规模和重要地位:每天加工牛奶350万升,有14个分厂,生产180多种产品,全国有1400万人(占总人口的43%)食用它的产品,固定资产总额14亿美元,1993年的营业额达到7.5亿美元。
这家企业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有明确的产品质量目标,它的治厂哲学是:满足顾客的需要。从管理人员到工人都树立了强烈的质量意识,从原材料到精加工都狠抓质量毫不松懈,因而赢得了信誉和市场。
塞雷尼西马奶制品厂的原料,来自远近5000多个奶牛场。为确保牛奶的质量,他们派出大批经过专门训练的技术人员到各奶牛场,为生产者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搞好牛栏的清洁卫生工作,掌握正确的挤奶程序以提高牛奶的产量和质量。
采用现代化的设备和先进技术,是塞雷尼西马奶制品厂确保产品高质量的重要手段。这个厂建于1929年,开始时在很简陋的棚子里生产。60多年之后,它已发展成为一座大型的现代化企业。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消费需求的增加和消费者对质量的严格要求,工厂在发展和扩大的过程中及时引进世界上先进的奶制品生产设备和技术,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他们用丹麦成套设备生产的奶粉,用凉水就可以溶化。除了引进设备,他们还自己开发技术,提高生产程序的自动化水平。现在这家企业在出口奶制品的同时,也出口设备和技术。
自始至终进行严格的检验,是该企业产品实现优质的有效措施。检验工作从原料开始。我们在接收牛奶的地方看到一个个绿色的玻璃瓶。主人介绍说,那是检验奶牛场送来的牛奶用的。汽车去农村运牛奶时就带回一瓶奶,经化验合格后,车里的牛奶才能入库加工。厂里有30多名技术人员专门从事质量检查工作。除总化验室外,每个生产部门还有自己的化验室。每天,要对各类产品进行3万多次检查,其中有300多项检验技术达到国际水平。
这家奶制品厂十分重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因为先进的技术设备要人去操作,有了好的原料和设备,加上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能将优势原料变成优质产品。工厂很重视协调劳资关系,经常对职工进行专业培训,为技术人员提供先进设备,鼓励他们开展科学研究。全厂上下都努力实现企业提出的质量目标。 (本报布宜诺斯艾利斯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俄京寒冬夜
醉鬼冻死多
新华社莫斯科12月5日电从11月起,莫斯科街头已经有165人成为严寒的牺牲品,仅4日夜里就有2人被冻死街头。
莫斯科近日严寒骤至,到处冰天雪地。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援引莫斯科卫生局新闻中心提供的材料报道,4日早晨8点至5日早晨8点,莫斯科就有13人因冻伤被送进医院。另有138人因路滑受到不同程度的外伤。所有被冻死的人几乎全部处于酒醉状态。


第7版(国际)
专栏:

  英石油公司国家股被拍卖
据新华社伦敦12月5日电(记者李国威)为减少预算赤字和作为国有企业私有化的一个步骤,英国政府5日卖掉了它所掌握的英国石油公司最后1.8%的股份,这1.01亿股股票在市场上总共筹资约5.2亿英镑(1英镑约合1.5美元)。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英国政府用200万英镑买下了英国石油公司2/3的股份,以保证战时海军的油料供给。70年代末,保守党政府开始实施私有化计划,国有企业中的政府股份逐渐减少。1987年,英国政府卖掉了英国石油公司31.5%的股份。但当时正好赶上全球股市大跌,结果22%的石油公司股份被科威特投资局买走。
随后,英政府要求科投资局让出其所持的英石油公司股票。为了买回股票,英石油公司耗资40亿美元,因此公司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第7版(国际)
专栏:国外剪影

  “请勿乱扔烟蒂”
本报记者史宗星
澳大利亚悉尼水务局委托一环保小组就“街头烟蒂”进行了专项调查,不久前发表的一份报告让人们大吃一惊。报告说,悉尼市的烟民每年随意丢扔烟蒂多达67亿个。就全国来说,则估计达320亿个。若将320亿个烟蒂排成一条线,长度达64万公里,可绕地球23圈。该报告指出,随着公共室内场所禁止吸烟范围不断扩大,街头路边的烟蒂急剧增加,这已成为悉尼乃至全国的“头号环保问题”。
调查表明,相当多的烟蒂被雨水冲进了河流、湖泊和近海。烟蒂所含有毒物质将严重污染水质。报告认为,鱼类吞食水面上的烟蒂后,对鱼类本身以及人们食用这些鱼后对健康带来什么影响,有必要进一步调查、化验和分析。
最近两年,澳大利亚政府不断扩大禁止在公共室内场所吸烟的范围,以悉尼市中心为例,目前已有70%的公共建筑物内严禁吸烟。但“禁烟”不等于“戒烟”,烟民从室内转移到了室外。在悉尼和其他大城市,你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烟民在进入写字楼、机场、火车站和剧院等公共场所之前,总是深深地猛吸几口香烟,随即将烟蒂扔在了人行道上;那些整天在写字楼工作的烟民职员只好跑到楼道口去过瘾,由于不少公司撤掉了写字楼门口的烟灰缸,烟蒂就只好被丢在了马路边上。
悉尼水务局的报告发表之后,许多人向烟民发出了呼吁:别再乱扔烟蒂了!市政当局和环保组织也仿佛恍然大悟:光是消灭室内的烟雾还不行,室外乱扔烟蒂问题也得赶紧解决。有人建议,在人行道和写字楼门口多设些烟灰缸,还应在下水道的口上装上能拦截烟蒂的铁丝网。有人主张制定严格法规,对随意扔烟蒂者实行罚款。还有人说,应想办法教育烟民,让他们具有起码的“吸烟风度”,害己不要害人,担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本报堪培拉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不久前,日本东京举行了一次塑料火箭比赛。人们把装饮料的塑料筒做成火箭,再在里面装少量的水以保持一定的重量,然后用水龙头或打气筒等工具发射。这样发射出去的火箭可飞行100多米,这种游戏正受到普遍欢迎。图为参赛选手在欢呼跳跃。据新华社


第7版(国际)
专栏:

欧洲南方天文台观测站
图为正在建设中的欧洲南方天文台观测站鸟瞰图。它位于智利的巴拉那尔,到2000年全部建成之后,科学家们借助这4个巨型望远镜可以更深远地观测宇宙。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