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2月7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今日星座

  吴一坚的“平民情结”
本报记者唐维红
吴一坚,男,1960年12月生于西安,当过兵,做过工,大学文化程度,经济师职称,西安金花企业集团总经理,199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今年荣获西安市“十大杰出青年”和省、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称号。
吴一坚是个不断创造奇迹的人。他常说:“世界上的事情是有事才去凑钱,不是拿钱去等事。很多人说没钱办不成事,我认为,说这种话的人本身就不具备能力去办事。怨天尤人的人即便给他创造好了条件,也不一定搞得好。真正的企业家要善于调动周围一切有利因素,将各生产要素重新组合,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以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效益。”
吴一坚在海南的经历可作为他上述话语的精彩注解。1984年,吴一坚辞去公职,怀揣600元人民币南下广州“打工”。次年,他来到了刚刚建省的海南。经过周密调查,他决定筹建一座年产20万台电视机的公司。他以经营25年后厂房设备拱手让出的方式圈地,以预交3%质量保证金的方式将厂房建设工程承包出去,以生产以后80%的电子原件由香港一家公司供给的许诺,让其先投资;随后,他奔波于全国各大电子经销商之间进行销售。一项看似不可能实现的计划就这样被他变成了现实。10个月后,第一批电视机生产出来了,公司的资产也由几百元变成了3亿元(含地价)。
在众多经营房地产的企业家中,吴一坚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把目光投向了平民百姓。因为在吴一坚的心中,古城的父老乡亲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那是在1991年岁末,刚从海南归来、创办了金花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吴一坚登上了修复后的西安古城墙。吸引住他目光的不是金碧辉煌的钟鼓楼,也不是巍峨屹立的大小雁塔,而是那些夹杂在楼群中大片大片低矮破旧的居民住宅。此时的吴一坚正打算在古城的繁华地段建造一座集商贸、娱乐为一体的高档豪华综合大厦,且已万事俱备。可眼前的情景使他第一次对自己的决策产生了怀疑。另一次偶然的走访则令他完全改变了计划。
他到一位有20多年工龄的老工人家做客时吃惊地发现,这个三代五口之家挤住在一间只有8平方米的小屋里,客人来了竟无法立足。事后,他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像这样的住房特困户,西安市内就有9万多户,在全国城镇中则有550万户之多。于是,在公司员工大会上,吴一坚提出:取消商贸、娱乐大厦建造计划,为住房困难的古城百姓建造万间广厦。
面对员工的不解,吴一坚慷慨陈词:“金花初来乍到,凭什么同别人竞争,只能凭企业的良好形象,只能凭古城父老对金花的信任和爱戴。从西安的现状看,古城父老和市政府最需要解决的是住房困难。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最好的选择。这也是市场经济。”由此,一项项为古城父老“安居乐业”的义举划入了金花的发展蓝图。
吴一坚说:“开发电子产品,我赚的是人民的钱;‘做安居工程铺路石’活动,我心甘情愿赔钱。这叫还钱于民。还钱于民应该成为现代企业家的重要素质之一。”
他的第一个项目——金花苑小区选在环境优雅、交通便利、地价适中的西安北郊徐家湾。买房子,对于普通百姓来讲,是个难圆的美梦。吴一坚为使其美梦成真,吃住在工地上,想尽办法降低成本,严令公司员工做到一砖一瓦、一分一厘为购房者着想。
一次在工地食堂,吴一坚看见炊事员用较好的木条烘火,马上制止道:“烧掉一根木条,金花不会损失什么,但把它钉到合适的位置,它便发挥了作用。大家都该从节约一根木条做起。”
还有一次,公司来了客人,有关方面准备设宴招待。吴一坚知道后坚决反对:“几个人一桌饭,吃的少,扔的多,最后全当费用打进成本,损害的是购房者的利益。这样的事咱不能干。”吴一坚还在公司内部制定了用车、打电话、领用材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建房成本被大大降低了。
当金花苑小区竣工销售时,金花报出了每平方米998元的全市最低价,令同行大吃一惊。古城的住房困难户则奔走相告,金花的美名不胫而走,传遍了西安。
1994年是国际住房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实施安居工程的号召。西安市委、市政府也制定了1998年实现全市人均居住面积8.5平方米的近期发展目标。吴一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及时推出“做安居工程铺路石”活动。金花公司拿出了50套每平方米原价1281元的现房,以790元的价格奖励性销售给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残疾人和住房特困户。为此,公司减少收入150万元。
今年6月,第二期“做安居工程铺路石”活动如期开展。金花公司又拿出140套现房,奖励销售给老职工、老干部、优秀中小学教师、新长征突击手、公安干警,以及区级以上劳模和无固定收入的特困户。
说来难以置信,吴一坚至今仍住在一套一室一厅的普通住房里。因为他始终忘不了那8平方米挤住三代人的小屋,忘不了550万住房困难户这沉甸甸的数字。他曾说过:“我出身于普通人家。普通百姓就是我的根。”
金花公司的义举不仅仅是让利售房。为了促进青年敬业成材,他们捐资150万元,分别设立了省、市“青年岗位能手基金”;捐资10万元扶持拍摄反映残疾少年李欢自强不息的电视剧《小李欢的故事》……据不完全统计,他们为社会各界提供的诸多公益性赞助累计资金已达1000多万元。与此同时,金花公司也由一个三级房地产开发公司发展成为一个自有资产4.2亿元,产业涉及金融投资、生物制药、科技、工贸、文化娱乐和物业管理等领域的大型跨国民营股份集团公司。
谈起这一切,吴一坚显得很平静。他说:“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办企业也是如此。金花能有今天这个局面是国家给的,人民给的。我们有责任为国家分挑重担,为人民排忧解难。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爱戴是金花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本。”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青春絮语

  机遇就在你身旁
赵化南
青年人都希望自己尽快成材,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这无疑是值得称道的。但是,有的人把成材、成功的原因归结为机遇,别人成功了,总是羡慕人家“运气”好;自己不如意,则慨叹“幸运之神”没有降临到自己头上。那么,机遇究竟是什么,应该怎样看待机遇?
其实,所谓机遇,就是指好的境遇,好的机会。它是走向事业成功道路上的一个环节。或者说,它是导致成功的一种特殊的偶然的事件。人们在学习、工作的过程中,在不断刻苦钻研充实自己的同时,注意捕捉机遇,及时抓住有利时机,就可能取得事业的成功。由于机遇具有偶然、意外的特点,有时稍纵即逝,如不及时把握就会失之交臂,造成终生遗憾。
1928年,英国圣玛利学院的细菌学讲师弗来明,在研究毒性很大的葡萄球菌时,忽然发现原来生长得很好的葡萄球菌全都消失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弗来明抓住这个问题不放,经过仔细观察精心研究终于发现,原来是有些青霉菌掉到里面了。消灭葡萄球菌的正是青霉菌。于是,有了药物青霉素以及其他一系列抗菌素的发明,这是现代医药学中最大的成就之一。
表面上看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似乎是机遇在这里起了决定性作用。其实不然,不是不费功夫,而是由于“踏破铁鞋”。如果弗来明不是一直在寻觅,就不会有高度的敏感性,那么再好的机遇也会失之交臂。正如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所说:“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机遇并不神秘,可以说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英国诗人乔叟说得好:“每人都有一个好运降临的时候,只看他能不能领受;但他若不及时注意,或竟顽强地抛开机遇,那就并非机缘或命运在作弄他,其实惟有归咎于他自己的疏懒和荒唐;我想这样的人只好抱怨自己。”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创业的时代。改革开放,为每个人施展才华提供了最好的机遇,可以说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机遇在哪里,机遇就在你的身旁。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于华新和105位老人
袁兰华牟乃三
10月24日,对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大田镇的105位老人来说,是一个大喜的日子。这天,本镇青年于华新与他们一起合影,并与镇党委、镇政府签订了一项协议,他每月将拿出3150元钱,补贴老人们的生活,直至老人们寿终。
于华新是青岛市平度大田镇东葛家村人,1984年山东建材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武汉工业大学任教,1990年辞职回青岛经营建筑石材业。几年来,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商海弄潮,很快在建材市场上立稳了脚跟,生意日趋红火,随即腰包也鼓了起来。
有了钱怎么办?于华新不追求个人生活上的享受,而是时刻恋着家乡情,念着故里人。他专程从青岛返回平度,主动找到镇领导坦诚地说:“是党的好政策让我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现在我富裕了,我要为家乡办点实事。”当他得知镇上仍有105位老人的生活仍处在“贫困线”下,而单靠政府救济还不能维持生活时,当即向镇领导表态,愿义务给这些已失去劳动能力、生活艰难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30元的救济金,直至这些老人寿终。
于华新致富不忘乡亲的事,在当地被传为美谈。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铁旅”因何称雄?
——记哈尔滨青年铁道旅行社
刘英贵袁英
不足50人的哈尔滨青年铁道旅行社,仅仅用了6年时间,就以人均创利居全国同行业第四位的显赫成绩,在全国5000余家旅行社中脱颖而出,并且跻身于国家一类旅行社的行列。
哈铁旅行社成立于1989年8月,正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坠入低谷的时候。此时,在全国范围内,大的旅行社已门庭冷落,小的则改弦易辙。此时开张,注定了哈铁旅多舛的命运。
总经理杨科是个不服输的人,他不信自己事业的幼苗一破土就会枯萎。作为全国铁路共青团组织兴办较早的实体,5名团干部出身的年轻人不知深浅地一头扎进商海之中。
此后不久,他们听说沈阳有个订货会,会后要到镜泊湖旅游。杨科连夜赶到沈阳,直接与会议筹备人协商,面对面地推销自己。
真诚,人类永远的朋友,事业成功的基础。
第一笔生意成功了!尽管一切都不曾经干过,跑车、跑票、跑饭店……尽管当时镜泊湖的观瀑路上一片汪洋,他们不得不在没腰深的水中,把客人一个个背过危险区,所吃的苦平生不曾经历。但欣慰的是,扣除各种费用,他们净赚2000元。
“万事开头难”,对这句话杨科他们要比常人体会得更深。最难的是没有资金。当他们接第二个团的时候,已囊中如洗。
手头拮据的杨科从岳母处借了4000元,筹备婚事的王丽丽拿出家里给的5000元陪嫁……
杨科和他的同事们,就是以这样一股子韧劲,越过了一道道难关,迎来了柳暗花明。
孔老夫子有句话,杨科铭记在心:“民无信不立”。他从这句话中悟得了竞争的真谛。
给哈铁旅以全面展示自我的机会,是1992年的冰雪节。这一年是’92中国友好观光年。
第一批376名中外游客,乘“冰雪专列”抵达哈尔滨,哈铁旅负责整个接待工作。在动员会上,杨科话语不多,但反复十几次讲一个“信”字。
“信”体现在每个接待环节上,体现在员工们的言谈举止中。大的不说,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足以使游客惊喜不已:几片晕车药总是及时地送到晕车旅客手中;此间过生日的游客,会意外地听到亲人般的祝福;购物时,在导游小姐的引导下,常常购到称心如意且价格便宜的商品……
“信”,赢得了信赖,赢得了信誉,更赢得了效益。黑龙江史上的俄罗斯定期包机旅游,诞生在哈铁旅;旅行社拥有自己的出租汽车公司,也诞生在哈铁旅;往返哈尔滨至广州的旅游专车还是诞生在哈铁旅……尽管如此,杨科的“犟”脾气没有变,依然经常下榻小店,照旧时常用方便面充饥。这一“犟”劲,让他的同伴们学去了,并且发扬光大。
在哈铁旅,没有人计较挣的多少,没有人抱怨干的多少,包括总经理杨科在内,都很少领差旅费。
这是个年轻人的集体。青年人更看重自己价值的实现和被尊重。虽说这些年轻人不会计较和抱怨,却十分看中全社最高荣誉奖——金星奖。这奖每年评选一次,获奖者的名字连同他的形象印在陶瓷杯上。在大家心目中,这奖就是旅游业的“奥斯卡”。
哈铁旅有一整套严密的管理制度,大到职业道德,小到举手投足,以及对这一切的考核,鞭策着人们只有全身心地投入。与之相对应的是,哈铁旅还有一套管理制度:当员工出差在外的时候,家里的事由旅行社包管,老人的生日总经理亲自前往祝贺……
导游们都有大量同样的经历:一些餐点、一些娱乐场所,为了“宰”游客,不惜高价收买他们。每每这时,哈铁旅青年人的选择不会犹豫:一口回绝。他们说,那样做,对不起旅行社,我们的心将永远不会安宁!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风雨人生

有这样一位普通的青年农民,在妻子患绝症后,用自己的爱心把她从死神的手里夺了回来。他说:“这是做丈夫的责任。”
浓浓夫妻情
周良武李正华龙红平
10月的一天,我们慕名来到武汉市蔡甸区侏儒镇薛山村4组青年农民姚中华的家,只见姚中华正抱着病残的妻子郑荣方在房中踱步。当郑荣方了解到我们的来意之后,她含着热泪对我们说:“是我丈夫把我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
姚中华和郑荣方是1984年元月结婚的,两人结婚后,恩恩爱爱。几年时间,夫妻俩用勤劳的双手盖起一幢两层楼房。可是天有不测风云,1992年12月的一天,郑荣方突然感到全身麻木,不能站立,姚中华第二天就把妻子送到武汉某医院进行治疗,谁知不仅病情不见好转,郑荣方反而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姚中华又把妻子转到同济医院进行治疗,病情仍不见好转。经有关专家确诊,郑荣方是患了多发性、感染性、末梢神经性、脱水性神经炎,肌肉萎缩。为了给妻子治好病,姚中华跑遍了湖北全省所有的大医院,寻找了10多个县、市民间偏方,最后还是被有关大医院的权威专家教授确诊为不治之症。
自郑荣方瘫痪之日起,为了支撑这个家,姚中华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郑荣方吃饭、喝水要人喂、屙屎拉尿要人端,洗澡更是离不开人,加之姚中华上有六七十岁的老母亲,下有不到10岁的小孩,还有三亩责任田要耕种,全家的担子都落到了姚中华一人肩上。他除了放牛、做饭、担水、洗衣、种责任田之外,最难的是照料病中的妻子。郑荣方因瘫痪无力大便不能自排,姚中华每天都要用手指把大便抠出来。郑荣方晚上常常不能入睡,姚中华根据民间偏方,每天晚上睡觉前,都给她从手指开始按摩,一直到脚趾,往复几次,每次按摩两个小时,然后用热毛巾热敷近一个小时,这样郑荣方才能安睡几个小时。
在这三年时间里,姚中华从来没有变过脸色,从来没有发过脾气。在他的精心照料下,今年5月郑荣方已能够被扶起坐一坐,能用手端碗慢慢地吃饭喝水。自妻子的病情好转后,姚中华的照料更加细心周到。他每天都把妻子抱到室外转一转,天气暖和时,就把妻子抱到树荫下、责任田边坐一坐,扶起来站一站,帮助她伸伸腰,伸伸腿,让妻子活动活动。郑荣方看到丈夫姚中华为自己牺牲得太多,几次都对丈夫说:“我连累了你,你还是让我去死,你再找一个女人,也还可以帮你一把。”她几次寻短见都被姚中华发现后劝说制止。姚中华看到妻子的做法,不是埋怨,而是安慰开导,深情地对她说:“你的病是有希望治好的,你要有信心活下去。我虽然吃了很多苦,但这是我做丈夫的责任和义务。”
1994年5月至8月,姚中华的母亲也因病瘫痪在床,姚中华的担子更重了。他同样精心照料年迈的母亲,直到母亲去世。
姚中华虽然家庭困难重重,但他不忘国家,3年共交农业税500多元。1995年,他仍向国家交售定购粮食440公斤。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青年岗位能手活动

  用年轻的双手支撑未来的蓝天
谈运满
南昌飞机制造公司是家拥有2.1万多名职工的大型航空企业。在它44年的历史中,曾经有过自己的辉煌:解放后我国一共生产了1.4万多架飞机,其中4000多架就是从这里飞上蓝天的。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富有实践经验的老工人相继退休,南飞的技术工人出现断层,一些重要岗位后继乏人:公司5000多名一线生产工人中,28岁以下的青工占45%左右,而在34个关键工种中,28岁以下的青工仅占18%,面对青工无法胜任关键零部件加工的状况,许多老工人不由得发出感叹:我们走了,谁来接班?未来的蓝天,由谁来支撑?
就在这时,团中央提出在全团实施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并把开展岗位能手活动作为这项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南飞公司团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决定因地制宜,在公司的关键工种中开展师徒结对传技学艺活动,并很快得到了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1994年1月13日,公司党政联合以文件形式下发《南昌飞机制造公司青年职工关键工种师徒结对学艺实施细则》,要求下属单位和部门做好师徒结对的各项工作。
师徒结对活动被纳入企业行为后,便在公司迅速开展起来。从此,在南飞出现了一幕幕令人难忘的场景。
强五飞机主梁配套装配是全厂机加工中一项高难度的技术,需要铣工和钻工紧密配合,能啃下这块硬骨头的只有几次获部质量能手和公司劳模称号的贺丛林师傅。眼看贺师傅再过一年就要退休,后继乏人,车间确定进厂才两年的钳工董波与贺师傅结对学艺。贺师傅言传身教,反复向小董讲解每个步骤、细节和那些间隙不好测量只能凭手感掌握的诀窍,然后手把手地教他。小董呢,整天围着贺师傅转,师傅上班他上班,师傅加班他也跟着加班,不懂就问,有机会就练。一年下来,小董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这门技术,并顺利通过了公司团委组织的考核。现在贺师傅已退休,小董单独配套6架次,全部优质交付使用。
在南飞采访,笔者不时会听到一个个令人兴奋的消息:81车间魏建文从工长黄慕夏那里学到了加工强五飞机地面设备手打泵的绝活;10车间的叶显平在锻工罗秋云师傅的悉心帮助下,练就了一套过硬的本领,成为车间最年轻的机长,他带领的机组每月完成工时名列车间前茅,今年被公司团委首批命名为“青年文明号”。
师徒结对活动在南飞公司开展一年多来,青工发生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变化。在自觉学技术、练本领的可喜变化中,青工们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今年上半年,飞机总装车间青年工段的全体职工独立承担总装一架K—8型出口飞机。这种飞机是新研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机种,技术复杂。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他们团结协作、不负众望,终于优质安全地总装交付了飞机,受到公司党政领导的高度赞扬。
然而,初步的成功并没有使南飞人陶醉。公司团委书记胡圆友告诉笔者:他们正在认真总结完善师徒结对活动,力争把这项工作融于企业整体运行机制中,逐步建立起公司、分厂、车间三级管理体制,积极推广模块式技能培训(MES),尽快筹措建立奖励基金,使师徒结对活动具有连续性、科学性和物质依托,进而推动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在南飞公司全面开花结果。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服务万村行动”又一新举措
秸秆养牛羊 致富奔小康
本报讯日前,共青团中央、农业部决定,把发展秸秆养牛(养羊)作为“服务万村行动”的首选项目予以实施,并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实施共青团“服务万村行动”中大力发展秸秆养殖业的意见》。
《意见》指出,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养牛(养羊),能够大大缓解“人畜争粮”的矛盾,也会大大减轻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利用秸秆养牛(养羊)技术简便、风险较小、市场前景广阔,是农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好路子。动员和组织农区团员青年发展秸秆养牛(养羊),是共青团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具体体现,也是选择优先发展项目切实推进共青团“服务万村行动”的一项实际措施。
《意见》要求,中原、东北、华南三大肉牛带区域内的团组织,特别是国家秸秆养牛(养羊)示范县的各级团组织,要把动员、组织团员青年发展秸秆养殖业作为推进“服务万村行动”的重要项目,认真规划部署,切实抓出成效。畜牧主管部门要把扶持青年发展秸秆养殖业纳入工作全局,提供必要的物资、资金、技术、信息支持。对县级以上团委确定培养的青年带头人领办的秸秆养牛(养羊)项目,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本着同等优先的原则,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在资金、物资安排上给予重点支持。对共青团“服务万村行动”重点联系村团支部兴办的秸秆养殖项目,要给予重点扶持。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位于辽宁东部凤凰山下的凤凰城火车站,人们经常看到一辆旅客服务车来往于旅客中间,车上坐着老、弱、病、残旅客。10年过去了,尽管客运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旅客服务车的车轮从未停转。韦革方摄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济南军区某部在战士中开展了以读百本书、唱百首歌、讲百个故事等为主的系列文体活动,活跃了军营的业余文化生活。图为战士们在学唱新歌。刘玉翔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