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5-12-06

1995-12-06新闻联播 文字版

奏响民族的最强音

第11版(文学作品)<br/>专栏:<br/><br/>  奏响民族的最强音<br/> 林玉华<br/> 一<br/>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首《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的1935年,至今已经整整60年了。<br/>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东三省和华北大片土地,正在上海的革命戏剧家、诗人田汉愤于民族的危难,创作了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电影剧本《风云儿女》。影片主题歌词《义勇军进行曲》是主人公的长诗《万里长城》中的一节。田汉仓促中把歌词写在了一张包装香烟的锡纸衬底上,完稿后即交给了左翼剧作家夏衍同志。随后,田汉就被国民党反动当局逮捕,并押进了南京监狱。夏衍将歌词转交给了青年音乐家、共产党员聂耳。当时的上海一片白色恐怖,聂耳也面临反动派的迫害即将离国,他把满腔的义愤和火一般的激情,倾注进每一个音符之中,很快写出了初稿。1935年4月,聂耳东渡日本,不久就把定稿的《义勇军进行曲》歌谱寄回了祖国。<br/> 聂耳在创作这首战歌时,从《国际歌》、《马赛曲》等外国优秀歌曲中吸取了营养,并着意于中华民族的特色。前奏曲以嘹亮的进军号开始,引出高亢激越的呐喊;中间反复唱出叠句:“起来!起来!起来!”把音调推向高潮;结尾“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音乐斩钉截铁,坚定有力,表现了一往无前的气势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br/> 《义勇军进行曲》伴随着救亡运动的热潮,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在“一二·九”学生运动中,游行队伍不顾反动警察的水龙、棍棒的袭击,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勇敢前进。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无数中华优秀儿女,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呼啸着“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为挽救祖国的危亡誓死斗争。随着抗日烈火的蔓延,从东南亚到南洋群岛,从朝鲜半岛到大洋彼岸,到处都回响着《义勇军进行曲》那激昂奋进的歌声。新加坡广播电台每次播音都以《义勇军进行曲》开始。1940年,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用汉语演唱了《义勇军进行曲》,并灌制了唱片,使这首歌享誉世界。1946年在庆祝世界反法西斯“胜利日”之际,美国著名广播音乐指挥伏尔希斯提议将《义勇军进行曲》代表东方中国,并作为庆祝会演奏曲目之一,从而使这首歌成为国际反法西斯战线和世界革命运动中一支高昂的战歌。<br/> 二<br/> 1949年3月,中共中央由西柏坡迁驻北京。为了迎接新中国的成立,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于6月15日在中南海勤政殿开幕,选出以毛泽东为主任、周恩来等为副主任的常务委员会,设立了六个工作小组,其中第六小组负责拟定国旗、国徽、国歌的方案,由马叙伦先生任组长,并推选郭沫若、田汉、沈雁冰、钱三强、欧阳予倩组成国歌词谱初选委员会,聘请著名音乐专家马思聪、贺绿汀、吕骥、姚锦新为顾问。<br/> 7月中旬,《人民日报》、《北平解放报》、《新民报》等国内各报和香港及海外华侨报刊,连续刊登和纷纷转载了政协筹备会的国歌征集启事,到8月20日,筹备会共收到国歌应征稿件632件,歌词694首。郭沫若、马叙伦、欧阳予倩、冯至、柯仲平等知名人士也都送来了自己的作品。<br/> 初选委员会评选出一部分歌词、歌谱印发给大家,有的还组织乐队进行了演奏试唱。但经过委员们评审,大家都感到不够理想。早在7月上旬审批“征集条例启事”时,周恩来同志就说过:我个人意见最好就用《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不过大家可以讨论,再广泛征求一下群众的意见。在政协分组讨论会上,不少委员也提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杰出的现代爱国画家徐悲鸿先生说,《义勇军进行曲》在抗战时期唤起了千千万万的民众,今后它仍将鼓舞人民以昂扬的精神奋斗前进。它歌唱了人民的意志,民族的自信。《义勇军进行曲》就是中国的《马赛曲》!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说,他在美国时,走在大街上听见有人用口哨吹奏《义勇军进行曲》,回头一看,是一位美国青年。这说明这支歌在世界上也受到很多人的喜爱。<br/> 讨论中,不少人倾向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但对歌词提出异议,认为新中国即将成立了,帝国主义反动派被赶跑了,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提法过时了,主张修改一下歌词。这个问题报告给了筹备会常委,并提请政协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便于常委、主席团研究时参考,由郭沫若等同志修改了一份歌词,印后发给大会主席团成员审阅。<br/> 9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丰泽园颐年堂会议室召集协商国旗、国徽、国歌方案座谈会。出席会议的20多人大都是社会名流和文化界人士。马叙伦先生介绍了大会分组讨论的情况,当谈到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提议时,周恩来当即表示支持这一方案。他说,这支歌曲很雄壮,很豪迈,有革命气概,而且节奏鲜明,适合演奏。他联系“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提醒大家要居安思危,安不忘危。他说:要么就用旧的歌词,这样才能激励感情。修改了唱起来就不会有那种感情了。接着他又说,我们面前还有帝国主义反动派,我们的建设愈进展,敌人愈嫉恨我们,想法破坏我们。你能说就不危险了吗?倒不如留下这句词,使我们耳边警钟长鸣的好!周恩来的话使人豁然开朗。最后,毛泽东综合与会者的意见说:大家都认为以《义勇军进行曲》作国歌最好,意见比较一致,我看就这样定下来吧。他转而严肃地说:我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虽然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但还是受着帝国主义的包围,不能忘记帝国主义对我们的压迫。我们要争取中国完全独立解放,还须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所以还是保持原有的歌词好。<br/> 在场的代表热烈鼓掌,表示赞同这个意见。<br/> 9月27日,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br/> 三<br/> 1949年10月1日,是中国人民历史上震古烁今的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大会规定,“欢迎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们就位时,升国旗、鸣礼炮时,及主席宣读政府文告后,均奏国歌”。<br/> 在金水桥以南大约50米处,以华北军区军乐队为主组成的联合军乐队的队员们,手执闪亮的军鼓、铜号等乐器,齐刷刷注视着总指挥手中的小红旗。华北军区军乐队是我晋察冀野战军取得清风店大捷后,在缴获国民党第三军一批乐器的基础上,吸收一群青年士兵和学生组成的。北平解放后,军乐队随军进城,一些重要的礼仪演奏任务都责无旁贷地落在他们身上。9月27日政协全体会议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他们第二天得到消息,连夜进行突击排练,时间来不及搞和声,只好采用大齐奏,加上简化的低音。9月30日下午和晚上,他们就为政协会议闭幕式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进行了演奏。10月1日上午规定军乐队全体休息,但队员们兴奋得睡不着觉,一清早就起来擦拭乐器,整装待发。下午3点钟,毛泽东主席和一代开国元勋们健步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广场上欢声雷动,红旗、花束、彩灯卷起了波涛。毛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于今天成立了!”<br/> 在隆隆的礼炮声中,伴随着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徐徐升起,200名军乐队员一起奏响了威武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此时此景,从叱咤风云的统帅到南征北战的将士,从受尽熬煎的工农大众到渴盼光明的知识分子,多少颗心在激烈地跳动,多少张脸庞洒满了激动的泪水……<br/> 40多年来,从天安门广场到星罗棋布的城镇山乡,从五大洲的友邦到联合国总部大厦,《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已经响彻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各个角落。<br/> 10年动乱期间,我国无产阶级文化战士、国歌歌词的作者田汉同志,被错误地打成“反革命”、“叛徒”而落入冤狱,《义勇军进行曲》也一度遭到被禁唱的厄运。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1978年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又对国歌的原歌词作了修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各条战线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在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下,1982年12月,全国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郑重作出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支历经半个世纪,曾经鼓舞亿万人民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战歌,又重新回荡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br/> 《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国人民的奋斗歌,它将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统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勇前进!

祖国,把未来交给我

第11版(文学作品)<br/>专栏:<br/><br/>  祖国,把未来交给我<br/> 刘会元<br/> 祖国,交给我<br/> 一张书桌,几盒粉笔<br/> 几张挂图,一支圆规<br/> 抽屉里装着教科书和拼音卡片<br/> 脑子里装着学生成绩和品行<br/> 几平方米的宿舍<br/> 几百平方米的校园<br/> 浓缩了我活跃的青春<br/> 祖国,我平凡、普通<br/> 但有着汹涌黄河的血性……<br/> 祖国,交给我的<br/> 是一份历史重任<br/> 教案,不仅仅注释语言文字<br/> 和简单的ABCD……<br/> 四则混合运算<br/> 连接多元复变函数论<br/> 连接历史、建筑、雕像群<br/> 连接处女地和开垦<br/> 连接爱<br/> 连接民族深沉的振兴<br/> 祖国,交给我的<br/> 不是在别人开辟的路上<br/> 寻找脚印<br/> 我知道,历史<br/> 从来只给创造者以最高的光荣<br/> 八仙过海<br/> 给我们展示一条更有特色的途径<br/> 祖国,我明白<br/> 你,要找寻新世纪的<br/> 《齐民要术》和李时珍<br/> 布达拉宫和古长城<br/> 南泥湾的镢头和延安精神<br/> 雷锋和张海迪<br/> 吨粮田和科学管理<br/> 还有遨游太空的邀请信……<br/> 祖国,<br/> 你把未来交给我<br/> 我是你信得过的儿子<br/> 激情与理智<br/> 不只书写传授和继承<br/> 汗水与心血沸腾着<br/> 宏观与微观的命题<br/> 在这里得到深广的开掘<br/> 别看这里只有和平的安谧<br/> 没有法卡山的硝烟<br/> 没有联合国讨论波黑塞族的议题<br/> 视网膜上却呈现立体争战的远景<br/> 别看这里平凡无奇<br/> 却有李四光的功绩和誓言<br/> 却有五壮士的悲壮和赤诚<br/> 未来的世界在这里酿成……

观鹰

第11版(文学作品)<br/>专栏:<br/><br/>  观鹰<br/> 范传统<br/> 在这云山巍巍云海漫漫的高天,<br/> 一只勇敢的苍鹰正在凌空盘旋。<br/> 她迎风扑打着刚健的翅膀,<br/> 闪烁着两道电光似的鹰眼。<br/> 她是在寻找那栖息的岩穴,<br/> 还是在搜索那莽莽的绿原?<br/> 是在寻求那幸福的去处,<br/> 还是在躲避不祥的灾难?<br/> 蓝天上白云在不停地舒卷,<br/> 大地上万物适怡竟自悠闲。<br/> 试看那跃然疾飞的一瞬,<br/> 苍鹰尖叫着<br/> 掠地而起<br/> 又入云间……

永不回头

第11版(文学作品)<br/>专栏:<br/><br/>  永不回头<br/> 吴迪<br/> 鹿回头这个美妙的传说,给三亚市增添了无限神韵。千百年来,它吸引了无数的寻梦者,千里迢迢来此观光流连。本文在这里,讲述的是当代一个残疾青年,如何对理想、事业和奉献穷追不舍的艰难历程。<br/> 一<br/> 1984年深秋,大办经济特区的浪潮还没有卷过琼州海峡。但在海南,在澄迈县长安镇新田村,有一户普通的农家,已经感受到了从北京而广州而深圳一路卷过来的经济热浪。一天早晨,这家一位双腿不能站立、只能靠四肢蠕蠕而行的汉子,含泪告别他的父母、妻儿,踏上了通往三亚市的道路。他就是洪方毅。一路上,洪方毅浮想联翩,心头充满了对往事的回忆。他是1956年生人,一岁时不幸得了小儿麻痹症,双腿从此瘫痪。不能走路,这是多么痛苦!尤其是到了上学的年龄,当他看到村里的小伙伴们一个个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走向学堂,心里真恨不得能插上翅膀。他的苦苦哀求打动了父母,父母的苦苦哀求又打动了学校。但是,由于学校远离村庄,他每天都要来回爬行十多里,经常磨得皮破血流,父母实在于心不忍,加之社会上的冷嘲热讽,二年级时,他终于辍学了。小小的年纪又一次被掷入不幸。难道这一辈子就靠家人养活?今生就注定不能有所作为?小方毅不甘心,13岁那年,他拿着铁板条爬向街头,尝试为别人补鞋擦鞋,以后又学过电器维修,缝纫,阉猪,阉鸡,甚至学过占卦算命。在经过一系列的东碰西撞之后,他终于领悟到: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事业。<br/> 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三亚,洪方毅的思绪也回到了现实之中。初次远征,他和一位朋友各自带了300元,两人合伙干起了软糖生意。奇怪的是,做出的软糖,怎么也比不上在家乡时做出的香软,糖的质量不行,自然没有人买。第一桩生意就砸了。晚风中,两个失败者坐在大东海的沙滩上,满脸愁云。朋友犹豫了:“还是趁早回去吧。”“不,”洪方毅态度坚决,他说,“回去以后就什么事都干不成了,还是再拚一拚吧,也许能拚出一线希望来。”勉勉强强地,朋友总算留了下来。失败,就得寻找教训。他们琢磨出,三亚的气温比家乡高,这就是症结。据此,他们精心改进了工艺,果然,做出的糖块既香又软。<br/> 成功刚刚在招手,分裂接踵而来。朋友认为洪方毅手脚不便,提出分手。分就分。一旦刺伤他的自尊心,他也是毫不客气。<br/> 从此三亚就有了两家软糖摊。不久又带出了若干软糖摊。洪方毅就努力改进技术,改进包装。竞争使他脱颖而出。他的软糖开始走出三亚,行销乐东、通什、澄迈、万宁,部分还远销广州、厦门、湛江。<br/> 二<br/>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社会的消费水平愈来愈高,人们对软糖这种低档食品也愈来愈不屑一顾。洪方毅经过认真调查,改开杂货铺。<br/> 小本经营,面对着大市场大商场的挑战。他的资金短缺,但他机制灵活。他敏锐的目光盯准了大商场里积压的存货。凭着锲而不舍的热诚,感动了一家商场的经理。他从这家商场进货,然后又差不多用原价抛出。他就用这种战略,赢得了上下两头的信誉。最终的回报也是丰厚的,直至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已经赚足3万元。<br/> 洪方毅又把目光投向了省会,在海口龙昆南路,他和一位朋友共同开了一家酒店。<br/> 市场是公平的,不因为他残疾而吝啬对他的分配,相反,由于他的超常付出,常常还给以大方的酬劳。人际关系的逻辑却不是这样。赚了钱,那位朋友总要千方百计减少对他的分配。理由很简单:你是残疾人。<br/> 在一贫如洗时,人们需要钱的抚慰。有了基本的生活费用之后,人们便需要尊严的光环。洪方毅身有残疾,恰恰因为这一点,他比一般人更需要平等,更需要尊重。朋友不能理解这一点,粗暴地蹂躏这一点,这便种下了失败的祸因。结果是,两人各赔了几万元,分手了事。<br/> 春梦一场了无痕。<br/> 不,不能说了无痕。虽说又是两手空空,但他心中却很充实。他已初步看到了自己的力量。他虽然比别人不幸,但不幸也给了他加倍的反弹。这就像一粒被深埋在地下的种子,一旦嫩芽拱出地面,就会拚命地吸收阳光。他的阳光就是爱。他有一个深爱他的妻子,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她选择了他。哪怕是为了她,今生今世,他也要活出个人模人样。何况还有同样深爱他的父母、兄弟姐妹,还有时刻关心他的乡邻,还有最最公平的政府和市场。<br/> 擦干泪,咬紧牙,洪方毅卷起铺盖,再次闯荡三亚。<br/> 三<br/> 机遇来了。在他迭遭挫折,饱经炎凉之后,胜利在三亚向他微笑。起先,他用借来的几百元开了一个大排档,不到一年,就赚了十多万。正当他踌躇满志之际,三亚市政府决定改造他的大排档所在的街道,他被迫停业。不过,这次他不像过去那样,感到痛苦。恰恰相反,他视之为命运的又一次挑战。成功已让他认识到自己的力量,他渴望生命价值的最大体现。<br/> 1990年,某日,洪方毅走出市区,来到海边一处突兀的岩石前坐定。他抬起头来,目光扫过海滩的游人,游人身后的大海,大海上的片片白帆。然后又回过头来,打量岚光氤氲的青山。他心海的浪花,也随着景色的切换而此起彼落。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涌动下,三亚,这个被亚热带阳光照耀得千娇百媚的新兴旅游城市,日常接待的观光客愈来愈多。旅游兴旺,必然带动消费升温,而饮食消费,又是消费中的大头。在大排档中磨练出的嗅觉告诉他:最好是抓饮食;饮食又最好是抓海鲜。三亚最迷人的是什么?就是海。最丰富的是什么?也是海。海的生动海的富饶海的慷慨,统统通过海鲜来表现。对,就从海鲜入手。不久,他就把赚得的十多万元全部投入,在当时还较为偏僻的大东海附近办起一座海鲜城。<br/> 1990年秋末,鹿皇海鲜城正式开张了。洪方毅这次是真正走了一步好棋。时代的机遇,酒店的选址,优质的海鲜,周到的服务,还有关于店主人的传奇式的佳话,这一切,都恰到好处地酿成了一杯美酒,使顾客在品尝之余,还得到一种文明、文化品位上的满足。难怪许多慕名者要不辞老远“打的”前来就餐,难怪许多食客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头。鹿皇海鲜城开启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优势,洪方毅也成了省内外的新闻人物。<br/> 四<br/> 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十个残疾九个废。洪方毅用自身的奋斗证明:这种观念错了!残疾人身残心不残,他们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在某个领域做出重大的成绩。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也许正因为在世俗生活中受到压抑,他们的能量一旦爆发出来,常常比人们想象的要更加惊人。洪方毅不就是以自己的成就向全国6000万残疾人作出昭示:只要精神不倒,意志不废,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成为各行各业中的“神鹿”吗!<br/> 成功后的洪方毅没有忘却奉献。<br/> 他捐款在新田村建了一座小学。他没有忘记当年失学的痛苦。也只有像他这样的失学者,才更能体会教育的造福。他捐款支持国家跳水队。在健儿们潇洒的姿势里,你是否也能看到他同样潇洒的身影?<br/> 支持残疾人事业,更是他义不容辞的职责。<br/> 1996年是中国的旅游度假年,而国家又提出重点在海南的口号。1996年1月,隆重的开幕式将在三亚的牙龙湾举行。届时,将有中外大批的游客相聚在椰岛,欢聚在鹿城。海南的各级政府、各个企业,都在跃跃欲试,准备迎接也许能给海南带来又一次开发高潮的时机的到来。洪方毅也将在三亚市建立一个四星级的宾馆,一个国际残疾人康复度假村,还将兴办残疾人福利工厂,让残疾人在那里发挥才干,走上自强自立之路。<br/> 1995年6月,某日,洪方毅登上了通往北京的航班。在高空中,他俯视人间,更觉宇宙之大,万山竞走,百水争流。他告诫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仅仅是第一步,永远不能停下追求的脚步!在北京,他受到了中残联等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人们称他为中国残疾人的希望之星。而他,经过周密的考察,却认为首都的环境更适合自己发展。他要在北京发展自己的事业。他能做到吗?他绝对有这个信心。开弓没有回头箭,鹿回头的骄子在事业的征途上将永不回头。

最后的旅行

第11版(文学作品)<br/>专栏:<br/><br/>  最后的旅行<br/> 唐谟金<br/> “来!升——”<br/> 辰时三刻,随着一阵粗犷得如雷鸣海啸的出殡的吆喝声,停在槽门前的灵柩上了抬丧人宽大壮实的肩头。霎时唢呐吐哀,锣鼓鸣悲;“轰——轰轰!”三声沉重的铳声震破长空,传向十里之外;悲凄的哭声此起彼伏。五爷的灵柩开始上路了……<br/> 五爷悄然而去了。就在这乍暖还寒的早春二月,一颗正直善良的心脏停止了搏动,今天是他出殡登山的日子。难怪天空阴晦了,大地沉默了,山山岭岭都肃然默哀!<br/> 五爷平凡得连一个正儿八经的名字都没有。他姓张,一辈子生活在这偏僻艰苦的张家冲,只因排行第五,同辈人便叫他张老五,晚辈都称他五爷。他出身极苦,从小死了父母,长大了没钱娶亲,一辈子打光棍,自然也没孙儿子女。解放后他过上温饱日子,但也没有积蓄。若有余钱剩米,他都接济了别人。年迈后,政府将他作“五保户”优待。只有寿命对他是优厚的,他活了88岁!<br/> 他死后,当地政府不用说了,周围群众都自发前来张罗他的丧事。尽管他的丧事没有规格很高的治丧委员会,没发讣告,也没有向遗体告别仪式,但也不失庄重热闹。根据这乡里自古沿袭的风俗,大家决定绕道“游丧”,让死者作一次最后的旅行。本来,他的葬地就在屋后不足300米远的石头山上,这是老人相中的一块不占耕地、不毁林木的永久栖息地。然而,决定“游丧”的路线却有两公里行程。这当然会苦了抬丧人,但他们都说:我们没别的表达心意,尽这点心我们有的是力气!<br/> 灵柩在缓缓前行……<br/> 灵柩后是一溜长蛇似的来自四乡的送葬队伍,人们都沉痛地垂首挪步,眼中噙着泪水。就连五爷养的那只狗,也通人性似的默默地走在队伍里。灵柩前是一串自动披麻戴孝的“孝子”,都挪着“退步”,一路向灵柩跪拜,哭得十分动情。那位充当“正孝子”扶灵的汉子,一路悲切地堵住灵柩慢行,以示后人眷恋,不忍让老人匆匆离去。一个鳏寡老人怎会有这么多“孝子”?只因老人生前心地善良,自己没儿没女,却把周围所有的年轻人当自己的亲生儿女,也有不少人主动认他为义父的。<br/> 就说这位扶灵的汉子吧。他自小便是孤儿,全靠老人经常照顾长大成人。年幼时那一次他患肺炎,若不是老人翻十几里山路,背着他上诊所急救,他早就不在人世了,故一直将老人当做自己的再生父母。<br/> 那泪人儿一般的大嫂,一路上一声长一声短地哭诉着她没齿不忘的往事:那是她过门五年后,丈夫见她没生孩子,坚决要与她离婚,好端端的家庭眼看要破碎!五爷连哄带劝,说服了她丈夫,夫妻重归于好。如今他们不但有了儿女,也有了一个殷实幸福的家庭。<br/> 那位斯文兮兮的读书人,为何也一路跪跪拜拜?原来他读小学时,只因家庭一时困难交不出学费,父母不得不要他辍学。五爷鼎力劝学,并掏出政府照顾他的十元钱生活费“赞助”交学费。家长感动了,咬紧牙关送学,使他终于由小学而中学,如今都考上大学了。有的呢,其实也说不出受何大恩大德,或是几元钱,或是两升米,或是在关键时刻由五爷拉了一把,或仅仅是五爷人格的感染……山里人最懂得“杯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虽然没几人会说这句话。<br/> 灵柩在缓缓前行……<br/> 乐声激越而悲壮。这支不请自来的乐队,有的使劲敲打着大锣大鼓,把平时寂静无声的山冲闹得山摇地转。汗水湿透了一张张古铜色的脸庞,流向那粗粗的胡茬子。吹唢呐者个个鼓起腮帮。平日,这“呜哩喃呜哩喃”的唢呐声是多么欢乐啊,今天却有撕裂肺腑般的悲壮,如泣如诉,倾吐着乐师们的深情。<br/> 灵柩在缓缓前行……<br/> “来!升——”灵柩爬上了一段石阶路。这路上的每一个石头仿佛都在泣血,因为都凝结着五爷的深情。是五爷利用工余饭后的空闲,披星戴月,铺石培土,修好了这段路,给人们带来了方便。<br/> 灵柩上了弯弯曲曲的田径阡陌。几十年来,这小路上留下五爷多少赤脚印,洒满他多少辛勤的汗水!直到他卧病床榻的头一天都未停止过劳作,方圆这一片热土都可作证。今天,五爷休憩了,让人抬着一步步游荡;人们还在他的灵柩上加了一个花花绿绿的“棺罩”,上立金童玉女。这是一辈子勤劳节俭的老人家人生旅程上唯一的一次奢侈。<br/> 灵柩抬过一片果园。这也是五爷心血的结晶。五爷啊!您最后看一眼吧,您亲手培栽的果木早已成林,年年向人们贡献甜蜜。今天,满园雪白的李花、梨花都为您举哀戴孝呢!<br/> 午时一刻,灵柩终于到达葬地。五爷的漫长人生旅程结束了,最后的旅行也打上了句号。天上的阴云凝滞了,锣鼓鞭炮声停止了,人们的悲痛却达到了顶点。直到棺木入土,人们还依然默默地肃立着,向他永远告别。<br/> 九泉之下安息吧,平凡而又不朽的灵魂!

告别炊烟

第11版(文学作品)<br/>专栏:<br/><br/>  告别炊烟<br/> 诸荣会<br/> 中国的任何一本田园诗集该都是用那如丝如缕的炊烟装订的吧!中国乡村的缕缕炊烟,从《诗经》的“国风”中袅袅升起,弥漫了中国的田园诗史。然而,时至20世纪90年代,中国乡村已开始告别炊烟,告别那升起过无穷诗意的炊烟了。<br/> 不久前的一天,我回故乡探亲,当粉墙青瓦的故乡出现在眼前时,正该是炊烟袅袅的时刻,然而却不见一丝一缕的炊烟从村里升起,当时一阵难言之情掠过心头。我在乡村长大,我知道那袅袅炊烟在中国农民心中的分量——他们每日开门的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何以把“柴”和“米”排在前头?因为二者或缺其一,便没有了炊烟,没有了起码的温饱。中国乡村的缕缕炊烟呵,是中国农民因温饱而告慰上苍的一炷炷高香!我爷爷是一位标准的中国农民,为了自家烟囱里的那一炷炊烟,在土地上劳作了一生,最后是在那个“墟里上孤烟”的吃食堂的年代里去世的。他临终留下遗言,要子孙把他葬到村后的小山顶上,他要看着自家的屋顶上日日炊烟缭绕。然而在我的记忆里,一年一年,我家烟囱里的那一缕炊烟升起得总十分艰难。童年时每到春天,地里青黄不接,家里不要说无米下锅是常事,单说那柴禾也总是不够烧。为了升起我家烟囱里的那一缕炊烟,母亲每天从队里收工后,还要到村后的山坡上挖草根,我放学后也去帮忙。借着夕阳的余晖,我把母亲用锄头刨出的草垡子一块块敲碎,敲打出一把把白色的茅草根,也敲打出我人生中关于炊烟和温饱的永久记忆……<br/> 20多年后,眼前故乡又不见炊烟升起,回到家里,年逾花甲的老母告诉我,那是因为村里办起了造纸厂,稻草和麦秸都卖给厂里了——现在家家都用上了液化气和电饭煲。她还用激动的语言说:“没想到‘钻’了一辈子灶塘,临了还赶上了这样的好日子!”原来烧草根的日子已随着故乡的最后一缕炊烟永远地飘散了,今天的日子岂止让母亲高兴!记得我为了让母亲少“钻”灶塘,大学毕业工作后,曾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只煤炉和半年的“计划煤”,从百里之远的县城送回家去。母亲曾为此而着实高兴过,但最终这没能让母亲少“钻”灶塘,我家的温饱依然要靠我家烟囱里的炊烟日日升起。母亲说:“烧煤炉,庄稼人赔不起这个工夫。”我后来在城里成了家,用上了液化气和电饭煲,也曾想为母亲买上一套送去,但妻子说:“气用完了你要妈上哪儿去充?用电饭煲妈舍得电费吗!”我想想也是,只得作罢。没想到母亲今天终于用上了与城里人家一样的灶具——故乡终于用勤劳告别了世世代代象征温饱的炊烟。我心中的高兴和欣慰并不亚于母亲。此时,我又想起了爷爷,如果他真的在天有灵,他可曾在村后的山顶上与故乡的最后一缕炊烟挥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