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2月5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看客”的变迁
韩钟昆
“看客”这个词,我是从鲁迅《呐喊》的自序中看到的。鲁迅留学日本,进入仙台医学专科学校。他原想用医学解除中国老百姓患病的痛苦。一次看电影时,看到将被日军砍下头颅的中国人中,不乏身体强壮者,围观的人都是欣赏这示众盛举的看客。鲁迅意识到,愚弱的国民,即使身体健全,也只能做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于是他改而从文。鲁迅对人们的漠然、木然也感到悲哀,他说,即使你有义举,他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使人好像置身于无边无际的荒原之中。
应该说,经过百余年受不尽的欺压与凌辱,经过一场场血与火的斗争,经过如狂飙般的革命宣传教育,中国的国民性已经非同昔日。仅抗日时期,用各种方式奋起抗争者成万上亿。但是,改造国民性,毕竟是一件最深刻、最不易、最需要时日的工作,特别是那些已经上升到人生哲理层次的思想、意识。前几年,报刊上多次登载,有的人对湖中落水者见死不救,对路边突然发病者见危不扶,眼见强盗行劫、少女被辱却不愿挺身而出。看客心理,木然态度,依然时有所闻。
看客心理,是一种小生产心理。小生产者独立作业,不依赖他人,没有现代产业那种离了哪个环节都不行的劳动特点和集体意识。小生产者经济相当脆弱,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经不起任何是非风波,养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管自己门前雪”的生活哲学。看客心态,也是一种在殖民者、军阀等野蛮统治下,畏于强暴、“光棍不吃眼前亏”的被扭曲了的顺民心态。这些心态,形成有个过程,消失也有个过程,不是搞有限几次宣传教育就可以改变彻底的。
对于改造国民性,诊治国民心理病态,鲁迅是最下功夫的,是前驱者。他写了《阿Q正传》,鞭挞“精神胜利法”;他写小说《药》,让华老栓得痨病的儿子吃涂了革命志士鲜血的馒头。他对于麻木的人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倾全力以文学为武器,做唤起民众的工作。
看客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自私心态,即社会上发生什么事我不管,只要不直接触犯我的利益就行。但是,贪官、强盗、商品造假者内心里没有这个界限,他不因你独守其身就不侵犯你。所以,看客并不永远是看客,不定哪一天,看客会变成被“看”之“客”。这个道理不难理解。所以在资本主义世界,尽管那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个人主义的价值体系,但也有例外。如美国有一对“环保夫妇”,他们在355天中,徒步走了7000公里,捡到的垃圾塞满了1327个垃圾袋。他们捡垃圾,不是为了卖废品,完全是为了保护环境。(见10月26日人民日报章雯的文章)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体系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因此,我们理应有更多的“环保夫妇”。
果然,这几年,我们的见义勇为之风,扶危济困之风,扶老携幼之风,不是一个一个地,而是成批成批地出现。像个体经济的“光彩事业”,共青团的“希望工程”,各地搞的扶贫工程等。近日看《报刊文摘》中《江西法制报》报道,今年9月12日,在一辆从江西开往浙江的长途客车上,有三个歹徒行凶敲诈,全车50多名旅客,群起反击,没有一个退缩的,结果把一个歹徒击倒在地,另两个见势不妙,落荒而逃。
治理社会,改造民风,扶助弱者,抗击坏人坏事,人人有责!愿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国家、社会主体的分子!人人都是大写的“人”!


第12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带露的春草
——读《金陵春草》
金水
读完南京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顾浩同志的诗集《金陵春草》,心头的第一感觉就是:好一丛带露的春草。
诗集所收32首作品,除一篇之外,均是诗人作为南京市委主要负责人期间写成的。在“刚离车间,又到田头”的紧张工作之余,诗人忙里偷闲,记亲身参与的人民群众抗天斗地的壮丽场景,抒起伏于胸中的建设者的壮志豪情。从百年不遇的晓桥抗洪战歌到绕城公路建设提前竣工的捷报,从金秋恳谈会的笑声,到“友谊之春”京剧演唱会的锣鼓,从反映城市建设的“群楼竞矗”,到市场繁荣“列列柜台”、“人来客往”……一首诗就是一扇改革、开放、前进中的南京的生动窗口,一首诗就是一道南京城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闪光轨迹,一首诗就是作者的一曲人民公仆的述职吟唱。真的是:战地黄花分外香。
诗言志,歌咏情。《金陵春草》中律动着一股火热炽烈的赤子之情,诗人写师生情、乡亲情、同学情、公仆情、同胞情,每一根情弦的拨动都是那么情真意切,每一根情弦的鸣响都是那么让人怦然心动。请读《摸鱼儿·记梦寄乡亲》:“父老心、游子牵肠挂肚,串百户、问寒暑。擦目难认当年路,只有古木如初。银锄动,金蛇舞,寸寸故地皆热土。正留恋处,忽一声鸡唱,唤回梦魂,顿成怀乡赋。”平实,但却屡见奇特,朴素,但却流淌出真情。
很有意义的是,《金陵春草》凡32篇,看似均为词牌工整的词体,其实,诗人已经旧瓶新酒,古为今用了。作者戏称之为“仿词体”。“仿词体”道出了文学样式、以至文学嬗变的一个客观规律。诗人在《绮罗香·记南京“友谊之春”京剧演唱会》中写道:“异花好,移来添香;若效颦,有何出息。”这不正是对我们诗歌现状、文学创作和走向的一种激浊扬清的发言吗!
50多年前,陶行知先生在创办晓庄师范时自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顾浩同志在离开南京市领导岗位之时,献给读者《金陵春草》,亦是献给南京人民的一丛带露的春草吧。


第12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南阳建成全国首家地方文学库
全国第一家由地方政府投资、为当代作家建立的专门文学档案库——南阳文学库日前投入使用。第一个列入库藏对象的是曾以《汉家女》、《小诊所》、《香魂塘畔的香油坊》(后改编成电影《香魂女》)等作品蜚声文坛的南阳籍作家周大新。(戴鹏)


第12版(副刊)
专栏:

  “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选评征文启事
中宣部组织实施的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今年已是第四届评选了。获奖的文艺作品以其思想性和艺术魅力感染着广大观众,在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欣赏中产生着愈来愈大的影响。为了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繁荣影视、儿童文艺、长篇小说“三大件”的重要指示,使广大群众更积极地关注和参与“五个一工程”,推动文艺创作不断繁荣,同时为了总结获奖作品的创作经验,使其更广泛、更持久地发挥社会效益,由中宣部文艺局、人民日报文艺部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协办,举行1994年度“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选评有奖征文活动。
⒈时间:1995年11月4日至12月31日。
⒉内容:对1994年度“五个一工程”获奖的优秀电影、电视剧(片)、戏剧和文学作品(名录见本报1995年10月16日第四版)进行综合评论,或对某一类题材、某一个侧面、某一地区的获奖作品进行评论。字数在2000字以内。
我们真诚地希望广大观众,广大思想宣传、文化工作者,参加征文活动。我们欢迎文风生动、见解深刻、文字流畅的评论文章。在广泛征稿的基础上,择优在本报文艺版陆续刊出,由两家主办单位聘请有关方面专家组成评委会,从中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篇。获奖征文篇目在本报公布,并向作者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
来稿请寄:北京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文艺部,邮编:100733;请在信封上注明“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选评征文字样。
中宣部文艺局
人民日报文艺部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
1995年11月4日


第12版(副刊)
专栏:

  拥抱生活 贴近时代
——从《沟里人》看山西电视剧创作的特点与追求
艾斐
一连几年,山西的电视剧都在“五个一工程”中榜上有名。从《好人燕居谦》、《一个医生的故事》到《沟里人》,呈现出来的都是斑斓的时代景观和跃动的生活脉搏,纯真、质朴、浓烈、自然,充满刚健的特质和进取的精神。看过之后,既令人备感亲切,又使人深受鼓舞。
何以如此呢?
个中奥秘就在于:创作者善于把崇高的理想涵溶于原汁的社会景致之中,尽量以艺术升华人生;把人物的命运镶嵌于澎湃的改革大潮之中,尽量使艺术趋赴时代;把电视的生命植根于现实的社会实践之中,尽量使艺术切近生活;把价值的杠杆定位于无私的慷慨奉献之中,尽量以艺术铸冶灵魂。
在商品社会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一些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畸变与倾斜的时候,上述电视剧的主人公们却恪守真诚,痴心不改,慷慨地以自己的生命燃起熊熊烈焰,为大变革的中华大地增光添彩。他们就是新时代的雷锋、焦裕禄,他们与张鸣岐、韩素云、孔繁森等,一起构成了我们时代最为恢宏、最为壮丽的英雄史诗与英雄画卷。
然而,他们却是电视人物,是电视剧为他们创造机遇,使他们得以在荧屏上挟风雷而驾虹彩,熠然走向时代大舞台,走向千人万人心。
正是由于山西的电视剧创作者们长期坚持从大开放、大变革的现实生活中撷取素材和提炼主题、氤氲意境和塑造人物、吸取营养和激发热情,所以,他们才能在创作上每每获得丰硕的果实。为了拍摄《好人燕居谦》和《一个医生的故事》,剧组不仅深入到英雄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中进行实地考察和亲身体验,而且真诚地向英雄学习,尽力从自己的心灵和感情上找到与英雄的契合点,积极纯化和升华自己的人格与情愫。特别是拍摄《沟里人》,对于主创人员来说,那更是用生命进行过一番深邃而透彻的艺术体验的。
这个电视剧,是对山西省陵川县锡崖沟村几代人几十年坚持挖山不止,开路不息的英雄事迹的真实写照。为了这“真实写照”,主创人员屡屡足跋石塄,身临崖巘,反复辗转于渗透血与汗的、以石隧与石栈相勾连而成的盘山道,乃至将自己一颗猛烈搏动的心都囫囵个儿交给了锡崖沟人和他们那硬是从顽石危岩上抠出来的15里山路。锡崖沟人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剧组的每一个成员,使他们的心灵时时都在经受着无比严峻的磨砺与洗礼 。
在表现形式、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诸方面,电视剧的创作者们也是高度自觉和不断求索的。他们在寻找自己的艺术感觉和培养自己的审美情境的过程中,总是把刚健、淳朴、本色、自然,把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与合理体现,作为创作的发端和趋赴的目标。他们强调粗放、浑朴,摒弃矫揉造作。既要“演”,又决不露出“演”的痕迹;既要典型化,又决不能掩蔽个性特色;既要充分发挥镜头技巧的潜力,又决不能在剧作中显出镜头运驭的轨迹;既要注重艺术的张力与魅力,又决不能割裂和阻隔生活气韵的完整性与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如流畅的音乐语言、鲜明的人物形象与有致的时空交错等,都有助于达到有机谐配和锐意创新的艺术境界的。
(作者单位:山西省社科联)


第12版(副刊)
专栏:

书法 戴顺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