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美墨公路亮红灯
货运自由难实现
本报记者张金江
12月18日,本应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美墨公路货运自由化条款生效的日子,但美国方面却于当天突然宣布,无限期推迟条款生效。美墨边界美国一侧公路口岸亮起红灯,禁止向墨西哥货运汽车发放入境许可证。
美国、墨西哥、加拿大3国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已于去年1月1日生效,但具体领域的自由化条款的生效时间表是有先有后的。美墨两国公路货运自由化条款规定,从12月18日起,沿美墨边界两侧各州首先对对方汽车货运企业开放,履行必要手续后,两国货运汽车在这些州可畅通无阻,招徕生意。美国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另一成员国加拿大也订有同样的条款。到2000年,美、墨、加3国货运汽车可以在对方领土内完全自由通行,运输货物。
但是,美墨公路货运开放的绿灯未现,红灯先亮。关于推迟两国公路货运开放条款生效日期的原因,美国运输部长费德里科·培纳声称,这是为了同墨西哥协商,改善两国公路行车安全系统。实际上,美国政府推迟同墨西哥的公路货运自由化条款生效日期是对美国汽车货运工会做出的一个让步。美墨公路货运自由化条款一直遭到美国汽车货运工会的反对。12月18日条款生效日当天,美国一些汽车货运工会的成员就聚集在与墨西哥接壤的公路口岸举行示威活动,阻止墨西哥方面的货运卡车入境,抗议开放公路货运。前一天,美国载重汽车司机工会还向华盛顿上诉法院递交诉状,试图以法律为武器制止开放公路货运。它们反对的理由是,墨西哥的货运汽车陈旧,墨西哥司机无视公路行车安全法规,没有适当的保险就上路,经常超载、超速,这将破坏美国公路的行车安全。一些工会组织还担心开放公路货运威胁美国货运业者的就业。一些生态主义组织则认为,墨西哥过于陈旧的货运汽车排放的废气将污染美国的环境。
从美国汽车货运工会的角度看,它们在这个时候挑起事端,阻止同墨西哥的公路货运自由化条款生效,无非是为了在条款生效前让美国政府尽可能再压墨西哥方面做一些让步,对进入美国的墨西哥货运汽车给予更多、更严格的限制,以便在两国公路货运开放后的竞争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而从美国政府的立场看,有分析认为,美国政府屈服于工会的压力,中止同墨西哥的公路货运自由化条款生效,目的是为了让克林顿在明年大选中捞到更多选票,以争取连任。
美国单方面中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内同墨西哥的公路货运自由化条款引起墨西哥方面的不满和反对。墨西哥商业和工业发展部长埃米尼奥·布兰科20日致函美国政府贸易代表坎特,指责美国的决定违反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有关规定,并指出美国的决定是针对墨西哥汽车货运业者的歧视性作法,是不公正的。他代表墨西哥政府要求同美国政府就这个问题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关于解决争端的机制内进行磋商。墨西哥交通部则要求美国方面根据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规定给予墨西哥汽车货运业者非歧视性和互利的待遇。
墨西哥汽车货运业者在获悉美国的决定后,曾威胁要封锁墨美边界上的过境桥梁,以此来抗议美国单方面做出的“无理决定”。墨西哥全国外贸委员会领导人批评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的一个成员国不同另外两个成员国协商,是不能采取行动的,美国单方面做出决定应该受到谴责。就连美国的一些人士也对克林顿政府的作法持批评态度。美国得克萨斯州拉雷多海关代理协会主席埃克托尔说,美国政府的决定是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破坏。(本报墨西哥城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南联盟总统谈中国之行
为全面合作创造了条件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12月25日电(记者王森)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总统利利奇今天在贝尔格莱德机场说,他对中国的访问再次证实南中之间存在着长期的传统友谊,证明两国在许多国际问题上的看法相似或相同。
利利奇结束了对中国为期6天的正式友好访问,今天上午回到贝尔格莱德。他在机场发表谈话时还说,他的这次访华加强了南中两国之间的友谊,为两国间的全面合作创造了条件。
利利奇说,在访问期间,他与江泽民主席以及其他中国领导人进行的会谈表明了南中两国在前南地区问题上的立场是相同的。
利利奇说,在访问期间,两国经贸合作混合委员会举行了第一次会议。两国经济界人士进行了很好的接触,并签订了联合投资等合同。
在谈到中国的改革开放时,利利奇说,中国正进行着经济改革,中国的经营方式一点也不比西方国家的经营效率差,与此同时,中国还成功地保持自己的特色,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6版(国际)
专栏:

  安理会吁波黑塞族
协助国际法庭调查
我代表强调安理会不应越权
本报联合国电记者许世铨、何洪泽报道:安理会21日一致通过第1034号决议,强烈谴责在前南境内发生的所有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和侵害人权的行为。它特别要求波黑塞族与联合国难民署、国际红十字会及前南问题国际法庭合作,协助他们调查上述罪行。决议还要求立即关闭波黑境内的所有拘留营。
据加利秘书长给安理会的报告,今年在波黑的斯雷布雷尼察、热帕、巴尼亚卢卡等地都发生了一系列即刻处决、强奸、大规模驱逐、任意拘留军民等暴行。这种暴行的真相尚未得到充分调查和暴露。秘书长认为,必须使检察官能迅速有效地收集必要证据。各国有义务创造条件,使国际法庭能履行其任务。决议重申,犯有违反国际人道主义的人要对其行为承担个人责任。必须由联合国和其他有关国际机构全面调查上述事件。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大使在审议这一问题时发言,对前南地区发生的违反国际人道主义的行为表示关注和谴责。他敦促各方立即停止此类行为,并与国际人道主义机构合作,以便查明真相。
秦华孙还指出,在处理前南地区严重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行为的问题上,安理会应与其他机构区分各自不同的职权范围,不应干预属于其他机构管辖的事情。他说,决议中涉及的不少内容,应由前南国际法庭或联合国其他机构处理。对此,中国表示保留立场。此外,受到前南国际法庭定罪的人员是否参政问题,应由当事各方自己去决定。


第6版(国际)
专栏:

  波兰新总统任命政府官员
新华社华沙12月25日电(记者邵进)波兰新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23日任命瓦涅克和乌思盖尔分别担任总统办公厅主任和总统办公室主任。
达努塔·瓦涅克女士现年49岁,曾担任克瓦希涅夫斯基竞选总部的负责人,是民主左派联盟议员团副主席,并担任过国防部副部长。马雷克·乌思盖尔现年42岁,曾任政府办公厅副主任。1990年以前他作为波兰统一工人党党员曾在青年和体育运动委员会担任司长。1990年以后他参加波兰社会民主党,任该党中央执委会委员。


第6版(国际)
专栏:

  尼日利亚贸促官员称
西方对尼制裁未奏效
新华社拉各斯12月25日电尼日利亚出口促进委员会执行主任阿德斯那今天说,西方国家对尼日利亚的制裁没有影响尼日利亚的出口业。
阿德斯那说,尼日利亚的对外贸易目前进展良好,该国一些出口项目仍然得到英联邦的资助。同一天,尼日利亚海军参谋长阿基贝说,西方国家的制裁不会取得效果。
11月10日,尼日利亚争取奥戈尼人民生存运动主席、作家肯·萨罗—威瓦等九人因被指控犯有谋杀罪而处以绞刑。一些西方国家的领导人因此谴责了尼日利亚政府,美国和欧洲联盟召回了驻尼大使,英联邦也决定中止尼日利亚的成员国资格。


第6版(国际)
专栏:

  穆塞军队正撤离萨市阵地
据新华社贝尔格莱德12月25日电(记者王森)北约驻萨拉热窝部队发言人佩尔诺今天在萨拉热窝说,波黑塞族和穆斯林双方的部队正根据波黑和平协议从各自在萨拉热窝前线的主要阵地撤离。
佩尔诺说,交战双方的部队都在按照规定的日期撤出萨拉热窝市内的堡垒和战壕。
波黑和平协议规定,交战双方应在本月27日前撤离各自在前线的阵地。据佩尔诺说,在撤离阵地前双方必须清除埋设的地雷、炸弹和其他障碍。此后法国军队再进驻这些阵地。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政治经济双管齐下拉拢制裁软硬兼施
美欧在中东争夺激烈
新华社记者翟景升
几十年的战火硝烟渐渐淡去,中东地区开始进入和平重建时期。这个昔日美苏竞相兜售军火的产油区,如今变成了美欧进行商战的无烟战场。
近来,美欧在中东地区的激烈竞争突出表现在商用飞机的销售上。世界三大飞机制造公司——美国的波音、麦道和欧洲的空中客车近年的销售均不景气,以波音为例,1993年其销售额为254.38亿美元,纯收入12.44亿美元,1994年销售额和纯收入分别下降到了219亿美元和8.56亿美元。今年年中,当美国得知沙特阿拉伯航空公司正同空中客车公司商谈大笔生意后,不仅波音和麦道公司使出了浑身解数来争夺这笔生意,美国政府甚至克林顿总统也出面向沙特游说。
在美国政府的积极干预下,沙特终于把价值60亿美元的飞机订单给了美方。为此,克林顿今年秋天亲自主持了欢迎沙特国防大臣访美的仪式,并宣布了这一消息。可见,美国政府十分看重这次对欧经贸战的胜利。
为了削弱和抵消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欧洲也积极推出了新的自由贸易区战略。今年秋天,欧盟提出了120亿美元经援与贷款一揽子计划和到2010年建立欧洲—地中海自由贸易区的蓝图,以建立一个从埃及到苏格兰的经济贸易联盟。美国官员对欧洲试图建立排斥美国的“地中海城堡”明确表示反对。
在中东地区,以色列和埃及是美国的主要受援国,特别是以色列,每年接受美国3亿美元的无偿援助100亿美元的贷款担保。以色列同美国今年的贸易额首次达到100亿美元,但它对欧洲的贸易逆差就达75亿美元。对此美国忿忿不平,认为美国提供援助,欧洲从中受益。而埃及为了加强同欧洲的联系,已提出一个58亿美元的宏大项目,内容是修筑中东连接欧洲的陆上交通大动脉。
美欧的市场竞争也扩大到了北非。由于历史与文化关系,北非一直是欧洲的传统经贸领地,但美国在这一地区已展开咄咄逼人的攻势,并取得了进展。据美国石油金融公司的统计,自1991年以来,美国已在阿尔及利亚赢得了政府批准外国公司进行石油勘探新合同的54%,而法国公司却一无所获。在摩洛哥,美国组织了联合贸易与投资委员会。在美政府的大力参与和施加外交影响下,美国公司自去年以来赢得了摩洛哥价值15亿美元的发电厂项目等大型合同。欧洲的竞争者虽然大声指责对方“犯规”,但也只能对失去的生意望而兴叹。
在对伊朗和伊拉克的问题上,美欧双方出于各自的经济利益也各有打算。美国一直在呼吁并实行对两伊的经济制裁,但欧洲特别是法国和德国为了扩大市场却一直自行其是,使美国发起的国际制裁打了很大的折扣。
今年10月底,在美国的推动下,中东与北非国家在约旦首都再次举行了经济首脑会议,欧洲不甘示弱,11月底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举行了欧盟和地中海国家的经济首脑会议,美国仅作为观察员列席会议。法国一位使节说,欧洲并非要排斥美国,只是觉得这样做符合欧洲—地中海地区国家的利益。
(新华社华盛顿12月25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特写

  阿拉山口热流涌
本报记者尹树广
20日,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界的阿拉山口寒风凛冽,气温达零下20多摄氏度,但阵阵欢声笑语却回荡在这个中亚著名的风口上空。这一天,来自中哈两国的300位宾客欢聚一堂,参加阿拉山口公路口岸(哈方称“友谊”公路口岸)的开通仪式。
上午,在哈方一侧,身穿民族服装的哈萨克姑娘手捧面包和盐,热烈欢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李东辉和专程从阿拉木图赶来的中国驻哈大使陈棣。下午,在中方阿拉山口联检大楼前,鞭炮声又迎来以塔尔迪库尔干州副州长罗西诺夫为首的哈方代表团。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就在距著名的阿拉山口—德鲁日巴铁路口岸几十米远的地方,新的公路口岸又将两国连接起来。
罗西诺夫副州长表示,塔州人等待这天已有两年。州政府将完善有关设施,促进两国贸易的发展。塔州在哈中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州有著名的德鲁日巴铁路口岸,今年的货流量将达110万吨;哈中最大的公路口岸霍尔果斯口岸也位于该州。而阿拉山口—友谊公路口岸的开通将进一步推动两国经贸人员和商品的往来,形成一条新的“丝绸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兰新铁路复线全线贯通,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举世注目。如今,昔日荒无人烟的阿拉山口人口已近1万,星级宾馆和综合商场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对于公路口岸的开通,敏锐的中国企业家闻风而动,仅20天时间就有3亿元人民币注入阿拉山口。外运、仓储基地和宽敞的边民互市大厅正翘首等待两国经贸人员的光临。将来,该口岸将具有国际口岸地位。
小小的阿拉山口,热流在寒风中涌动。
(本报阿拉木图12月22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俄副总理宣布辞职
新华社莫斯科12月26日电据俄通社—塔斯社报道,俄罗斯政府副总理沙赫赖26日宣布辞去副总理职务,理由是他已被选为俄罗斯国家杜马代表。沙赫赖是俄杜马选举后辞职的第一个政府要员。
39岁的沙赫赖自1994年4月担任副总理,主管民族事务方面的工作。他于1993年创建俄罗斯统一和谐党,该党在1993年12月的国家杜马选举中进入议会下院。


第6版(国际)
专栏:

  俄国家杜马选举基本揭晓
俄共将获158席居第一
本报莫斯科12月25日电记者许恒声报道: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今晚公布了俄议会下院国家杜马选举的初步结果,俄联邦共产党一共将在国家杜马450席中获得158个席位,成为第一大党。
根据全俄所有的225个选区的选票统计,参加国家杜马选举的43个政党和竞选联盟中有4个得票率超过5%的限额,可进入国家杜马,参与分配其中的225个席位。由久加诺夫领导的俄联邦共产党以得票率22.31%名列榜首,将获得100个席位。以日里诺夫斯基为首的俄罗斯自由民主党得票11.06%,可得到50个席位。由切尔诺梅尔金总理领导的竞选联盟“我们的家园——俄罗斯”得票9.89%,将得到44个席位;以经济学家亚夫林斯基领导的“亚博卢”联盟得票6.93%,可得到31个席位。
在按选区选出的225个杜马代表中,俄联邦共产党获得58个席位,“亚博卢”联盟获得14个席位。“我们的家园——俄罗斯”获得10个席位,俄罗斯自由民主党只得到1个席位。立场接近俄联邦共产党的俄罗斯农业党获得20个席位,盖达尔领导的“俄罗斯民主选择——联合民主派”获得9个席位,雷日科夫领导的“权力属于人民”获得9个席位,俄罗斯公众大会获得5个席位。其余席位由独立候选人、其他政党和竞选联盟按得票率分配。
又讯俄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里亚博夫26日说,俄中央选举委员会将在本周内宣布俄国家杜马选举的最后结果。


第6版(国际)
专栏:本报快讯

  本报快讯
△北约驻波黑多国部队指挥官26日访问了塞族重镇帕莱,并与塞族官员进行会谈。会谈的主要内容与萨拉热窝市郊塞族控制区的移交有关,塞族要求延长移交期限。
△美军26日在波黑北部波萨维纳通道上建立了第一个哨所。该通道连接波黑东部和西部的塞控区,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南非彼得马里茨堡25日突降暴雨,导致发生严重洪灾,死亡人数已逾100,当局称伤亡人数肯定还会增加。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呼吁警惕俄黑手党活动
新华社耶路撒冷12月25日电据此间一家报纸今天报道,以色列国内安全部部长沙哈勒日前警告说,俄罗斯黑手党在以色列的活动日渐猖獗。
沙哈勒说,俄罗斯黑手党在以色列投资总额已达20亿美元,它们已控制一些公司,并在购买财产和企图收买政客。
他说,目前约有10到15个俄罗斯黑手党团伙在以色列活动,这些团伙中的一些头目正企图对以色列政界施加影响。
以色列警察总监哈菲茨证实,在过去几年内,俄罗斯黑手党头目在以色列的埃拉特和特拉维夫开过三次会。
自1991年以来,约有50多万犹太人从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移民到以色列。


第6版(国际)
专栏:

  朝向韩送还被扣押船员
朝鲜26日在板门店将韩国“友城”号渔船的5名船员和3名遇难者骨灰送还韩国。今年5月30日,韩国“友城”号渔船在西海捕鱼返韩途中因误入朝鲜领海而被朝鲜警备艇捕获。在此事件中,3名韩国船员死亡。26日下午,5名韩国船员被送还后与其家属团聚。
(本报专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马其顿总统恢复健康
马其顿总统格利戈罗夫近日向报界宣布,他现在感觉很好,将于明年初正式上班,履行总统的全部职责。格利戈罗夫于今年10月3日遇刺受伤后,根据马宪法,马议长安多夫代行总统职责。在谈及这次遇刺事件时,他说:“整个案件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可能是个谜。但是,这一罪恶挑衅并没有达到它的基本目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南非9人死于暴力事件
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的伊京戈韦尼地区25日发生一起严重的暴力袭击事件,造成9人死亡,6人受伤。当地警方发言人说,当天上午至少有600名武装匪徒袭击了伊京戈韦尼地区的什欧巴内镇,他们向群众开枪射击,并放火烧毁了约70座民宅。目前,警方正在调查此案。


第6版(国际)
专栏:

  埃称调解也厄争端获成果
埃塞俄比亚外长塞尤姆今天说,埃塞俄比亚政府调解也门与厄立特里亚之间领土争端已经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塞尤姆说,他近日对也门和厄立特里亚进行了数次访问。也厄两国领导人都愿意通过国际调解和对话来解决两国在红海大哈尼什岛主权归属问题上的争端。
(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萨拉热窝和平即景
团聚心切
▲萨市连接交战区双方的“团结友谊桥”重新开通,每天都有10多人过桥与亲人团聚。这是法国维和士兵在护送一位从塞控区回到穆控区的老太太过桥。
童心殷殷
▲饱受战乱之苦的萨拉热窝小学生们日夜渴望回到安静的教室里学习。现在,萨拉热窝市的学校已恢复了正常教学,小学生开始上课。
舒心漫步
▲经过43个月的围困后,萨拉热窝市中心的行人终于可以漫步街头,而不必为躲避枪弹提心吊胆了。
心有余悸
▲停火协议虽已生效,饱受战争之苦的萨市居民仍心有余悸,有些街上遮挡冷枪的布帘还未摘除。
  本栏照片均为新华社记者 江亚平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