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要闻)
专栏:

  姜春云在农业部经贸委举行的座谈会上讲话
提倡大型工商企业进入农业开发领域
本报北京十二月二十三日讯新华社记者王言彬、本报记者江夏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今天强调说:大型企业进入农业开发领域,实施贸工农一体化,这是建立“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以工带农”机制的重要举措。他希望大中小企业都要关心农业、支持农业,在工业与农业联合方面迈出新步子。
姜春云在今天结束的由农业部、国家经贸委联合举行的“促进大型工商企业贸工农一体化座谈会”上指出,工商业与农业联合,不仅是农业的需要,也是企业的需要,有利于工农业共同发展。他说,大型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实行贸工农一体化,要从当地实际出发,根据企业的特点和优势来确定,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既可以搞农产品加工,也可以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开垦荒地,兴建水利,搞农业示范区等。既可以投入资金,也可以投入技术。既可以参与种植业,也可以参与林业、畜牧业、养殖业和加工业、运销业。参与农业开发的领域是广阔的。但不论搞什么产业,采取什么形式,都要遵守“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原则,确保各方都能得到好处,而且有利于整个农业的发展。在开发建设中,重视搞好论证,把项目选准,把市场预测好,以取得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据记者了解,近几年来,我国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很快。许多中小工商企业踊跃进入农业开发领域,担当起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头”角色。一些大型工商企业也开始行动起来,已经或者准备进入农业领域,建立贸工农一体经营实体。这些大型工商企业自身经济实力大,管理水平、技术水平高,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更具备担当贸工农一体化“龙头”的条件。在听取了三九集团、新希望公司、安康集团、江西东乡糖厂、百富勤投资集团等一批已经率先进入农业开发领域的大型企业的有关情况介绍后,姜春云指出,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引导千家万户农民进入大市场的有效形式;是实现农业资源深度开发和多次转化增值、提高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农业向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发展的新举措。凡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实行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地方,那里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就快,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就多,显示出富民、富集体、富国家的综合效益。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适应我国现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不仅经济发达地区可以搞,欠发达地区也可以搞。大型工商企业进入农业开发领域可以大有作为。谁认识得早,捷足先登,谁就会为企业的发展开辟新的路子和广阔的前景。


第2版(要闻)
专栏:

  第十七次全国法院工作会议结束
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和个人受表彰
本报北京12月23日讯新华社记者张宿堂、本报记者吴兢报道: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高昌礼今天在这里提出,为了保证公正审判,维护法律的尊严,“九五”期间,要在全国法院系统大力推行审判方式改革,不仅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审判方式要改革,而且刑事审判方式也要进行改革。
高昌礼是在今天结束的第十七次全国法院工作会议上向各级人民法院提出这一要求的。
高昌礼说,刑事、民事、经济、行政审判审判方式改革,是关系到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关系到法院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明年,各地法院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既要依法,又要紧密联系各类审判的不同特点,从实际出发,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由点到面,积极稳妥地推进审判方式改革。在坚持公开审判原则,强化庭审功能,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强化合议庭和审判委员会职责这四个方面下功夫,以此推动审判工作的全面提高。
关于明年的审判工作,高昌礼要求,在继续坚持“严打”斗争、继续抓好大案要案的审判、进一步强化审判监督和指导、搞好执行工作的同时,各地法院要贯彻有关整治经济秩序,严肃财经纪律,打击经济犯罪行为的方针,积极配合财政、银行、税务、审计等有关部门,从严惩处骗税、逃税、套汇、走私、非法转移国有资产等严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出席了今天的会议。
又讯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在京举行表彰会,授予牡丹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等31个单位为集体一等功,并授予四川省阆中县人民法院院长邓天金等18名同志“全国法院模范”称号。
出席今天表彰会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全体法官以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都要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学习,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公正无私、廉洁勤奋、文明执法的职业道德,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经验丰富、作风优良的跨世纪的法官队伍。


第2版(要闻)
专栏:

  吴德同志生平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吴德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5年11月29日14时6分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
吴德同志1913年2月生于河北省丰润县大新庄镇。他学生时代就追求进步思想,投身革命活动。1932年,吴德同志参加反帝大同盟,193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至1937年,吴德同志主要从事党的工人运动,历任全总华北办事处驻唐山市工会特派员,唐山市工联党团书记,华北铁路总工会党团书记,北平市委副书记、职工部部长,华北铁路工委书记。他曾代表河北省委参与领导唐山开滦煤矿大罢工和唐山市总同盟罢工,在我国工人运动中产生了较大影响。1937年4月,吴德同志赴延安参加了在延安召开的苏区党代表会议和白区工作会议。
1937年“七·七”事变后,吴德同志先后担任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部长、冀热察区党委组织部部长兼冀东分委书记,代表河北省委参与组织冀东武装起义,直接领导发动开滦煤矿工人起义,为建立、壮大冀东抗日联军,坚持和发展冀东抗日游击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1940年,吴德同志任中央敌后城市工作委员会秘书长。1945年,他出席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
解放战争时期,吴德同志先后担任冀热辽分局组织部部长,晋察冀边区政府交通局局长兼平绥铁路局局长、党委书记,晋察冀中央局秘书长,冀东区党委书记,冀东军区政委兼唐山市委书记、市总工会主席。在冀东工作期间,他一方面积极组织发展生产,筹集大批粮食给养,支援前线;一方面加强敌占区的工作,为保证杨罗耿兵团和热河部队在冀东配合东北作战及东北野战军顺利进关,尽心竭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吴德同志无论是在从事工人运动,还是在白区工作,组织开展武装斗争,根据地政权建设中,都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很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吴德同志任燃料工业部副部长。1950年3月,吴德同志受中央派遣协助平原省工作,同年7月任平原省委书记,他在组织开展土地改革、剿匪反霸、恢复经济、支援抗美援朝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952年吴德同志任天津市委副书记兼市长。1955年至1966年,吴德同志任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兼吉林省军区政治委员、东北局书记处书记。1956年在党的“八大”会议上,吴德同志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补为中央委员)。吴德同志在吉林省工作期间,坚持集体领导,善于团结省委一班人,努力推动工农业生产。在三年困难时期,吴德同志和省委其他领导同志总结经验教训,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使全省国民经济和其它各方面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吴德同志在吉林省工作十余年,成绩卓著,受到干部群众的称赞。
1966年至1978年,吴德同志历任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兼市长,北京市革委会副主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市革委会主任,北京卫戍区第一政委,北京军区政委。吴德同志是党的九届、十届、十一届中央委员,曾当选为党的十届、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粉碎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过程中,吴德同志完成了中央部署给他的工作。
吴德同志衷心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参加整党,勇于解剖自己,诚恳地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1982年吴德同志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他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拥护改革开放,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他衷心拥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充满信心。
吴德同志作风正派、光明磊落、谦虚谨慎;工作稳重、联系群众、平易近人;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严格要求和教育子女;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善于团结同志。吴德同志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


第2版(要闻)
专栏:

  吴德同志遗体火化
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朱镕基胡锦涛荣毅仁等表示哀悼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吴德同志遗体今天在北京火化。
吴德同志因病于11月29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
吴德同志逝世后,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朱镕基、胡锦涛、荣毅仁、李岚清、李铁映、杨白冰、邹家华、姜春云、尉健行、万里、宋平、薄一波、宋任穷、任建新、倪志福、秦基伟、吴阶平、陈俊生、阿沛·阿旺晋美、杨静仁、赵朴初、胡绳、钱正英等同志,以及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组织部,河北省委、省政府,天津市委、市政府,吉林省委、省政府,北京市委、市政府等有关方面负责人,以不同方式对吴德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对他的亲属表示慰问。吴德同志病重期间,李瑞环、倪志福、阿沛·阿旺晋美等同志前往医院看望。
吴德同志是河北丰润人,1932年参加革命,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华北铁路工委书记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冀热察区党委组织部部长兼冀东分委书记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中央局秘书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燃料工业部副部长、平原省委书记、天津市委副书记兼市长、吉林省委第一书记、东北局书记处书记、北京市委第一书记等职。他是党的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中央委员,曾当选为党的十届、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德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上当选为中顾委委员。
(附图片)


第2版(要闻)
专栏:

  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成立
第五届蓝岛杯副刊优秀论文在京颁奖
本报讯记者王德颖报道:12月23日,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在北京首都宾馆隆重举行成立大会暨第五届全国“蓝岛杯”报纸副刊优秀论文颁奖大会,中央、省、市报纸及部分专业报纸和军队报纸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马文瑞、中宣部副部长翟泰丰、徐光春,人民日报副社长许中田和新闻出版署、民政部、全国记协以及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首都各大报社的领导与会表示祝贺。
最近,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通过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和民政部注册,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家一级社团组织。该学会由人民日报社主管。
成立大会上,会长丁振海做了报告。报告就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框架性的构想。会议通过了研究会章程,通过了理事、常务理事名单,选举产生了领导机构。


第2版(要闻)
专栏:

  一百多名残疾人获德敏成才奖
本报北京十二月二十三日讯记者周笑浪报道:“德敏学习成才奖”首次颁奖大会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一百五十名残疾人获得“德敏学习成才奖”。王光英、彭珮云、孙孚凌以及国务院、中国残联、全国工商联、国家教委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向他们颁奖。“德敏学习成才奖”由香港德敏集团有限公司捐款、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设立。


第2版(要闻)
专栏:

  全国首次初任检察官考试举行
本报北京十二月二十三日讯新华社记者汪金福、本报记者吴兢报道:全国首次初任检察员、助理检察员考试今天开始在全国三十个考区的二百三十六个考场同时举行,五千八百多名考生参加了这次考试。根据检察官法规定,凡不经考试或考试不合格者,一律不得任用为检察员和助理检察员。


第2版(要闻)
专栏:

  七名车匪在辽宁铁岭伏法
据新华社沈阳十二月二十二日电(吴巍、魏运亨)在东北公路洗劫旅客财物的七名车匪,昨天在辽宁省铁岭市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案犯王子华、张洪友、张云彩等七人,均系吉林省舒兰县农民。一九九四年一至九月,这伙案犯连续在沈阳至大连高速公路和黑、吉两省公路上做案六起,伤害旅客多人,劫得财物价值数十万元,造成了极恶劣的社会影响。


第2版(要闻)
专栏:

  李瑞环接受泰国记者联合采访
本报曼谷12月23日电记者严正报道: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昨天在其下榻的饭店接受了泰国电视九台、泰国国家电台、《中华日报》和《泰叻报》记者的联合采访,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问:泰国是李主席这次出访的最后一站,请主席谈谈东南亚五国之行的感想。
李瑞环答:应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领导人的邀请,我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首次对五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我总的感觉是,这五国各具优势,各有特色。讲共同的,有这么几点:五个国家都风光秀丽,资源、人才丰富,人民勤劳智慧,充满生机与活力;都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任务;都有着保持国内团结稳定、促进国际和平友好的愿望;都十分强调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强权政治和任何形式的外来干涉;更为突出的是,都同中国保持着很好的睦邻关系,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有着广泛共识。
在这次访问中,我同各国领导人进行了深入的会谈,同各界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同各国的友谊已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相互之间有着加强友好交往、深化互利合作的巨大潜力。我相信,经过共同努力,中国与五国以及整个东南亚国家业已存在的睦邻友好关系一定会迈上新台阶,从而造福于中国和五国人民,促进东南亚乃至世界的稳定与繁荣。
可以说,这次访问达到了加强了解、增进友谊、学习经验、促进合作的目的。 问:中泰建交已20年,您如何看待中泰关系的现状和未来?
答:中泰两国是近邻,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建交20年来,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两国都始终如一地珍视和发展友好关系,取得了重要成果。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两国经贸合作不断扩大,科技、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的交流日益增多,堪称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睦相处的典范。我们对两国关系的现状感到满意。
中泰关系能有今天这样好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说,不断发展这种友好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愿望和利益。从工作上说,双方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特别是泰国国王陛下高度重视和十分关心中泰友好关系。昨天,我见到国王陛下,他说,中泰两国关系过去很好,现在很好,今后应当更好。我相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泰两国进一步加强友好合作的基础会越来越牢,道路会越来越宽,前景会越来越好。
问:泰国是东盟的重要成员,东盟组织正在进一步扩大,请问中国如何对待与东盟的关系?
答:东盟是亚洲的重要地区组织。东盟的壮大与发展,是维护和平力量的增长,符合历史的必然趋势,有利于促进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作为东盟的邻居和朋友,我们衷心希望东盟各国繁荣昌盛,衷心希望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不断加强。
邻国之间山水相依、道路相通、风俗相近,便于搞好睦邻关系。同时,常打交道也难免有磨擦。只要我们以诚相待、以信相交,只要我们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只要我们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谅解,即使再复杂的问题终归也能得到圆满的解决。
问:国际上对中国这些年来的发展有许多说法。您作为中国主要领导人之一,对中国的发展作何估计?
答:改革开放17年来,中国确实取得了很大成就,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国际地位也有了显著提高。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否认或贬低这些成就是错误的。但同时也必须看到,中国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特别是每年新增人口高达1000多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仅比不上发达国家,即使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不小差距。因此,过高估计中国的发展程度也是不对的。这些年来中国的发展在总体上比较顺利,但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如农业基础薄弱,部分国有企业经营困难,物价上涨幅度过高,以及还有一部分地区处于贫困状态。要使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全国人民都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还需经过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中国人民既充分肯定已经取得的成绩,满怀信心地奔向未来;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作好继续努力奋斗的准备。
问: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很快,西方一些人散布“中国威胁论”,本地区也有一些人附和。请问您对此有何评论?
答:所谓“中国威胁论”是完全站不住脚的。这些年中国经济确实发展很快,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是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国家是否对他国构成威胁,不完全在于实力强弱。这正如一个人,个头很大,未必就会去欺负别人;有的人个头很小,但也会寻衅惹事。散布“中国威胁论”的人,有的他们自己国家就很富,是否他们的国家就一定会“威胁”别人?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上长期遭受外来势力的欺凌,深知被侵略的痛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绝不会把这种悲惨的境况加于别国人民。新中国建立后,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欺负别的国家,都没有侵占别国一寸土地。一个最明显的事实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是发展了,国力也增强了,不仅没有给任何国家造成“威胁”,相反却给周边国家和发达国家带来了巨大利益。一位东南亚国家的领导人说,我们担心的绝不是一个富裕的中国,而是一个贫穷的中国。许多到中国投资的外国企业家也说,中国经济发展越快,我们同中国的生意做得就越大,钱赚得也就越多。这些是公道话。如果按照“中国威胁论”者的逻辑,中国最好永远处于贫穷、落后状态,永远不要发展。果真如此,那将是什么局面?我想,只要有百分之几乃至千分之几的中国人因为贫困跑到国外,就会给周边国家造成冲击,给世界带来麻烦,那倒真的成了一种“威胁”。我们常说,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保持稳定和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稳定与和平的一大贡献。这不是自我吹嘘,而是一种客观事实。一些人炮制并宣扬“中国威胁论”,其目的是遏制中国的发展,这不仅对中国不利,对亚洲和世界的安全也非常不利。
李瑞环还就人民政协的性质、组成和作用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第2版(要闻)
专栏:

  中国驻泰大使举行招待会
庆贺李瑞环访泰成功
李瑞环向泰王太后灵柩献花圈
本报曼谷12月23日电记者严正报道:中国驻泰国大使金桂华今晚在大使馆举行招待会,庆贺中国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访问泰国圆满成功。泰国枢密院大臣西提阁下,副总理颂汶阁下,上议院议长米猜阁下,泰中友协会长、前总理差猜阁下以及泰国有关各界人士、泰华各社团的领导和各界代表到会祝贺。
李瑞环出席招待会之前,会见了中国驻泰使馆全体工作人员。
又讯中国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今天下午在泰国上议院第二副议长威齐的陪同下,前往泰大王宫灵殿律实宫,向今年8月驾崩的泰王太后灵柩献花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