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文化)
专栏:

  近年来,弘扬传统文化的图书不断出现,或集成,或类编,或今译,构成打动人心的文化新风景。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八五”重点图书《中国文字大观》、《中国书法大观》、《中国山水大观》,又为这道风景增添异彩——
重现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
本报记者卢新宁
汉字:寻根之旅
有人类以来,是社会的历史;有工具以来,是文明的历史;有文字以来,是书写文化的历史。
被称为“东方魔块”的汉字是世界上最神奇的文化载体之一。它已经有数千年的漫长历史,它使我们的文化史早早地产生并衍息不绝,也使人类文明的历史灿然生辉。
耐人寻味的是,在往古的世纪里,人类不独有汉字,也曾有过其他的文字系统,如古埃及的圣书、两河流域的楔形文、美洲的玛雅文等等。但在岁月的河流中,后者早已相继进入历史博物馆;印度的梵文虽仍为一些学者研究、使用,但也早非社会通用文字。而唯有汉字显示了非凡的生命力,甚至在电脑时代的今天,仍能在一度困顿后时来运转,葆其美妙的青春。
汉字早已不仅是一种文化载体,更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由何九盈、胡双宝、张猛主编的洋洋百万字的《中国汉字文化大观》对此作了富有新意的解读。全书上编“东方魔块”从文化的角度看汉字,系统论述了从古代的汉字崇拜到近现代出现过的“汉字亡国论”,直至当代对其功能价值的多维反思这一漫长历程。下编“字里乾坤”由汉字的角度看文化,探索出小小的方块中蕴含的巨大天地。指出汉字长寿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国文化精神之间紧密相联的关系。
《中国汉字文化大观》指出,汉人具有的经验综合性思维方式,使汉字成为语素—音节文字。人们凭借感觉感知它,又从整体上把握它。汉字以形符和记号表义索义,正与我国传统思维中“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系辞焉以尽其言”相吻合,而正是这种精于表义、疏于表音的特点,使之获得了跨越时空的稳定性。传统思维中“天圆地方”的思维模式造就了方块汉字的稳定形状;“讲耦论对”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汉字合体字的逐渐增多直至占据绝对优势;“离形得似”的审美追求形成了汉字有力的“理想主义”的简化线条,而区别于古埃及文字“现实主义”的“照相式”图画……
“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2000多年来,人们一直把汉字看成是神通过圣人创造出来的,主张崇拜圣人,敬惜字纸,因而不可能像古地中海人把音节文字改造为音素文字那样,对汉字进行根本的变革,只能在不改变汉字根本性质的前提下,进行一些改良。《中国汉字文化大观》由此得出结论:汉字寿命的长久昭示着中国传统思维独特的品貌。
观古察今的学者们从汉字的发展历程中看到:“任何一次大的社会革命(如秦王朝统一中国,清王朝被推翻),新的技术革命(如计算机的出现),都会引起文化结构的变化,在这个变化中,作为文化载体的汉字往往首当其冲,而汉字始则被动,甚至令人失望,但最终总能发挥自己的应变能力。”这种应变能力正是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它证实了中国文化在走向未来的路途中所蕴含的长久生命力。
令人赞佩的是,在汉字与其他文化现象的关系方面,《中国汉字文化大观》也涉及颇广,并时有创见。在“神韵夺天工”一章中,论及汉字的奇妙境界引发无数艺术神思,构成与诗歌、书法、篆刻、音乐、舞蹈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斯文存古道”一章中,讲述百代以下的炎黄子孙,如何借助汉字,透视那些被时间的尘埃掩盖起来的人间胜景,那些传统意识、家族宗法制度、神话和经学。而在“字学创新篇”里,还论及汉字心理学研究、汉字的计算机处理等新领域,讲述了汉字这一古老的文化载体走向新时代的状况。《中国汉字文化大观》就这样使人们得以端详承载华夏古国五千年辉煌文明的文字之美,得以追溯中华民族的根。
书法:灵魂之舞
“中国是特别的东方。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黑格尔这句由衷的赞叹确实触摸到了中国文化的灵魂。
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审美表征,是中国美学的灵魂。千百年来,意趣超迈的书法呈现出华夏审美人格的心灵世界,表现出中国艺术最潇洒、最灵动的自由精神。它飘然于儒的滞重、法的森严、道的简慢之外,在笔飞墨舞的律动中刻画出中华民族真实的精神轨迹,而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具东方特色的艺术。
由金开诚、王岳川主编的《中国书法文化大观》将书法史从先秦写到当代,以“古国书魂”、“千秋一脉”、“文化视界”、“百代书杰”等为题,展现风格纷呈的中国书法:秦汉之古拙、魏晋之风韵、隋唐之法度、宋元之意态、明清之朴趣,并在书法心理学、书法社会学方面作了开创和拓展。它不只是丰富的陈列和回述,而且是充满激情的导引,让人们静心体会书家抛弃一个繁文缛节、分毫不爽的现实世界,从自然万象中净化出抽象的线条之美、结构之美的独特意味;领悟古人俯察万物、独出机杼、将大千世界精约为道之动、道之迹、道之气的文化神采。
在新的时代氛围中,面对古老的书法文化,有人曾有这样的疑虑:“书法越来越由中国文化的视觉实在而蜕变为一种民族的历史陈迹或一种古董,换言之,书法的价值不在其艺术性而在其历史性。”《中国书法文化大观》对此给予否定性回答,指出书法是一种超越表象模拟而直指心性的艺术,在意象的抽象线条中展现出人的胸怀襟抱。书法艺术已内化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一部分。今天的人们无论是创作或欣赏书法,都并非只是发怀古之幽思或伸展林泉之志,而是通过解读这种特殊的艺术,使自己变为历史、传统、文化的倾听者和追问者,从而沉潜到文化的深层,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增强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力。
基于此,《中国书法文化大观》首次提出了“现代性书法”的概念,指出在文化转型期,中国古典书法艺术所具有的回归感性、回归生命、回归人的整体的美学精神,不仅使中国人体味到抒情写意的风韵,而且也使西方现代艺术家在目光东移后找到滋养世界现代文化的一方沃土。西方艺术家欣喜地吸收中国书法真髓去拓展他们的抽象绘画和后现代艺术,甚至出现了新画种——书法画。而中国的艺术家们也意识到,使书法这一国粹走向世界、成为进行文化对话的当代艺术话语的关键,是将传统的笔墨技法和审美韵味整合在新的艺术形式中,“生成新的多元多向的自由艺术形式”。《中国书法文化大观》以近年来中国书法在用笔、用墨、结体章法,乃至墨象笔意、气韵灵性的变化证明,在中国现代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古老的中国书法正实现着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
山水:家园之梦
当人们用钢筋水泥构筑着城市的繁华时,绿色的田野变得遥远了;而无处不在的自来水管道深入现代人的生活之后,滔滔江河也已渐被忘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千百年来中国人特别执著的山水情怀如今被挤压到了不起眼的角落。今天,编著《中国山水文化大观》的学者用267万字的著述力图再现绵延数千载的中国山水文化精神,力图给现代人带来生命的绿荫。
“山以贤胜,境缘人胜”。在人文景观和文物古迹特别丰厚的中国,山水本身已融入了文化的历史。
“沉沉帝王梦”、“浩浩燕赵歌”、“朗朗齐鲁月”、“煌煌荆楚吟”……由段宝林、江溶主编的《中国山水文化大观》对地域的、零散的山水文化素材进行了大文化区域的统合整理,初步勾画出中国山水文化的体系。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遗迹掌故传说,数千年中国山水文化的精髓越过历史的旷野,向我们走来。正是这种丰富的拥有,使我们古国的许多精英获得了诗化的人生,使我们的民族禀有了一种令其他民族羡慕的美丽文化精神。拜其所赐,我们有了中国绘画艺术的重心——山水画,有了诗歌艺术的瑰宝——山水诗,有了不计其数的佛寺道观,还有散落在山间水滨、亦诗亦画的中国古代园林,以及由诗画、建筑、雕刻种种艺术所构成的中国山水文化整体景观。
《中国山水文化大观》还充满忧患地指出了山水文化在当今中国面临的三个困境:一是人们的山水亲情的衰减;二是山水审美层次的低下;三是历史责任感的淡薄。与此相对,西方人走进自然山水这个芳草萋萋的精神家园虽比中国人晚了1300年,如今却比我们更亲近自然。可以说在山水文化精神方面,东西方正在发生某种逆转。如何将典型体现中国农业文明的美学价值的山水文化精神融于现代社会之中,成为摆在中国文化面前的重大课题。
遗憾的是,《中国山水文化大观》因过于偏重于自然山水、山水名胜的描述,而削弱了对山水与中国文化深层关系的挖掘,在山水文化与诗歌、绘画、建筑、民族心理及中国文化精神的关系的论述上略显单薄。
10卷本的《中国文化大观》仅仅完成前3卷,但它已经为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作了一个美丽的素描,并由100多名学者以谨严的态度和深刻的使命感向我们陈述着一个严肃的命题。这个命题正如雷洁琼教授在给这些书的贺信中所言:“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取决于它的文化精神。文化与文明的差异在于,就本性而言,文化的价值不属于物化领域,而是一种心灵境界和精神价值追求,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本质特征和走向未来之境的可能性。生生不息的文化已将我们带到了21世纪的门槛前,在新旧世纪的交点上,回首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审视和阐释传统的文化精神,对重塑华夏审美人格,走向新世纪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6版(文化)
专栏:学者剪影

  文化的担当
——记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
高飞
峨眉金顶,冷风习习,许多游客都已披上了大衣。而一位学人,两鬓染霜,却仍身穿短裤衬衫,孩子般尽情地欢呼雀跃,放浪形骸。
这位学人就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杂志主编刘梦溪。刘先生酷爱大自然,每次参加国内外的学术活动,倘有可能,都要访名山、临大川,在大自然中陶冶自己的情怀,体验“天人合一”的快乐境界。用他自己的话说:“一投入到大自然,便会得意忘形,内心深处生出大喜悦。”
刘梦溪长期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以及文化史和学术史的研究,迄今为止已发表200多万字的论著。他主编的《中国文化》杂志是一本高品位的不逐时尚的纯学术刊物,在北京和港台同时出版,创刊6年,引起海内外学术界、文化界的普遍重视。收晚清至现代50家大师巨子的著作、近2000万字的《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丛书》,可望在1996年内出版,这是他倾四五年之力主持的一个大型学术工程。近期最令刘先生忙碌的是《中国文化》的姊妹刊物、一本新的大型学术杂志《世界汉学》,它已得到新闻出版署的正式批准,新的一年里即可编辑出版。刘先生认为,学术的目的首先在于学术本身,学术研究的价值往往首先体现在研究过程当中,因此学者应具备一种“为学术而学术”的精神。否则,其他一切都谈不上。中国历史上,政教合一,政统与道统合一,学术独立的传统缺乏。晚清以后的许多学者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倡导学术独立,可惜这个新传统后来未能很好地承继下来。刘先生说,这是他格外看重并力主研究和承继中国现代学术传统的一个原因。
对于当今温度颇高的“国学热”现象,刘先生态度十分明朗。他说,就学术研究而言不可能有所谓的“热”。早在1988年创办《中国文化》时,他就在发刊词里写道:“深入的学术研究不需要热,甚至需要冷;学者的创造力量和人格力量不仅需要独立,而且常常以孤独为伴侣。”试想要对中国学术取得学理上的发言权,必得具备诸多方面的知识准备,怎么可能一下子便拥有那么多的专家,一下子就“热”了起来?
不了解刘梦溪的人都以为他是位不苟言笑的老夫子,其实他时时流露出孩子般的天真和顽皮。一次他的夫人陈祖芬女士从国外给他买回一个熊猫面具和一枝木制手枪,把刘先生乐得手舞足蹈,立即戴上面具,抄起手枪,嗒嗒嗒……对着夫人就是一顿密集扫射。
刘先生率真的性情使他保持着年轻的身心,并使他在学术研究上充满了理性的激情,他的文章和著作在精雅缜密之中满溢着灵性和活力。我想,他的这种性格一定来自于和大自然的无数次的身心交融。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要综合,要做朋友。正是在大自然的滋润下,中国文化得以鲜活繁茂;也正是在与大自然的相拥中,中国文人得以完成人品和学品的双重塑造。
(附图片)


第6版(文化)
专栏:闲情雅趣

  大男人张承恩常常捧着小人书
小中寻大
高子轩
夜幕降临,月光如水,工作了一天的张承恩并无倦意,像往常一样捧起一本小人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顿时,窗外的喧哗恍若隔世。
浓眉大眼,身材魁伟,张承恩一副堂堂男子汉形象,可他的最大业余爱好却是看小人书,而且专门看诸如《孙悟空大闹天宫》之类的。他经常一本正经地告诉别人:“别看书小,里面可有大学问呢。”
任职于北京旅行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张承恩从小就酷爱读小人书,这种兴趣并未因年龄的增长而淡薄,接近而立之年反倒爱愈深、情愈切了。他每到书店购书,必得先奔少儿专柜,然后捧着一大摞小人书喜滋滋地满载而归。他的书柜里整整齐齐地排列着2000多册连环画。兴之所致,张承恩还自己动手创作。在他那厚厚的7本连环画里,充满了他的灵思妙想。
张承恩认为,长时间生活在单一规整的秩序下,人们的思维容易僵化、公式化,而连环画所构筑的世界是新奇的,富有创意的,它会给人很多创造性的启示。张承恩特别强调看小人书的最大好处是修身养性,只要一捧起小人书,便会荣辱皆忘,那个童话世界不仅让你感受到欢乐,还能令你保持一颗童真的心灵。因此他说,返老还童的秘方秦始皇没找到,他却找到了。
(附图片)


第6版(文化)
专栏:闲情雅趣

  退休老人黄义初
活在报海中
本报记者杨明方
初次与黄义初老人相识,给我的印象很特殊:他递给我一张名片,上印着“集报爱好者”。
黄义初是无锡人,离休后迷上集报。确切点儿说,他一直就没离开过报纸:在军队时,从事政治工作;转到地方,从事党的工作;工作伊始直至如今,家里一直自费订有报纸杂志十多种,最多时达30余种。他专门集报的时间不算长,但成果颇丰:走访过苏、沪、滇、浙等地,搜集到各类报纸近4000种。
年事挺高了,还天天出门奔波,图个啥?黄义初说:“只求精神世界丰富多彩,晚年生活更有意义。”
黄义初集报自有特点,他认为:“只有在集报的同时读报、研报、评报比较,才能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真正做到老有所学,乐在其中。”黄义初仅今年就有80多篇文章在有关报刊上发表。他今年夏天去了趟云南,回来后写了9篇文章均被采用。
黄义初每年总有1/3的时间外出集报。自费出门集报,势必开销大,人也劳累辛苦,但黄义初热情丝毫不减,奥秘何在?
“我是一个离休老人,无职无权,但去各个报社编辑部门集报从未受到冷遇。”老人所到之处,总能碰到阵阵暖流。在新华社江苏分社,《现代经济报》编辑部主任杜立明提供给他存量不多的合订本;在江苏省企业报协会,丁光宪副会长在提供多种报纸的同时,还向他引荐了很多与自己有联系的报社……
黄义初的家里,20多种报纸将两间屋的过道塞得满满的。老人戏言:“活在报海中”。他老伴说:“看他现在的劲头儿,比退休前还要足呢!”
(附图片)


第6版(文化)
专栏:

  国宝越王剑回归记
一柄有2400多年历史的稀世战国青铜古剑,在飘泊异乡多年后,终于从香港返回它的故乡浙江。
此剑反面有铭文“者旨於赐”4字。“者旨於赐”系越王勾践之子。剑身至今仍寒光灼灼,剑鞘黑漆如新。有关专家认定,在我国已发现的千柄古剑中,价值上无一可与之匹敌。此前,曾出土过越王勾践剑、越王州句剑,都引起轰动。这次闻知香港将拍卖“者旨於赐”剑,国外有人欲以重金购买。如今,终有绍兴一家企业表示愿出资购剑并赠予浙江博物馆,“游子”这才得以安居归里。


第6版(文化)
专栏:

  黄国·黄姓·潢川
在中原东南隅,河南省潢川县城西,有座长方形古城遗址。专家论定,这是春秋时黄国故城。
黄国历史久远,古文字专家齐文心认为:“黄国至少在龙山文化时期就出现了。”黄国是华夏黄姓的发源地。宋朝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写道,“黄氏嬴姓,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今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有黄国故城,在楚与国也。僖公十二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黄国的灭亡,亡国臣民的命运,导致了黄氏背井离乡的大迁徙。以后历经几千年的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江夏、淮阳、金华、邵武等黄氏望族。
黄国被楚吞并300多年后,黄氏家族终于出现了一个杰出的政治家——黄歇。黄歇任楚相数十年,在潢川影响久远。历史越千年,故地换新颜。近年来,作为华夏黄姓的发源地,潢川成立了中华民族黄姓研究会。(庆康履选)


第6版(文化)
专栏:

  杰出青年的童年有何特点——
贫寒出英才初中最重要
天沛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对我国400名杰出青年发出问卷,加上个案访谈和资料分析,从他们的童年与教育中引出了一些有趣的发现。
西方社会学者普遍相信: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其子女的学习成绩和品德表现越高;母亲对子女教育的影响超过父亲。而此次调查表明,杰出青年的父母多为普通劳动者,半数以上是工人、农民,另有1/5以上的母亲无业;父亲有68%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母亲的文化程度更低,1/3以上为文盲,另有近1/3仅为小学毕业。贫寒家庭出英才,这些父母热切地希望子女通过受教育摆脱父辈的贫困和愚昧,对子女的期望值和投入高于其他家庭。同时,这也反映了社会主义中国教育大众化和社会民主化的成果——与西方学校传播以中产阶级思想为主的文化不同,我们的工农子弟与学校教育传播的文化容易取得认同,能够很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在社会化过程中障碍也比较少,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能进入社会的主流文化,并成为社会上的先进人物。
过去一般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育在5岁前已基本成型。此次调查却发现,对杰出青年成才有决定性影响的两个重要时期是高中毕业以后和初中阶段,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不可低估。尤其是初中阶段,小学阶段浪漫而幼稚的想法渐成过去,理想与信念开始变得清晰而坚定;成年人也开始尝试与其交流,对孩子的成长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过去有人以牛顿、爱迪生为例,认为大器何妨晚成,开蒙较晚后天可以补救。这在近代科学起步阶段尚有可能,那时候创造力常常比知识基础更重要。然而,当代学科分化更加繁杂,知识专业化程度很高,自小不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就难以成才。此次调查表明,杰出青年在童年时代学习成绩经常是前10名的占74%,是后10名的为0%;有60%的人能拒绝游戏的诱惑,坚持完成作业,只有5%的人不做作业就去玩。
此次调查的杰出青年包括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表彰的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青年科学家、全国杰出青年企业家、全国青年科技标兵、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课题组负责人孙云晓解释说,这批杰出青年成长于60年代,他们的经历带有特定的时代痕迹,但有些基本的教育经验和方法则是相通的。


第6版(文化)
专栏:文化百态

  投入10元钱,全年有书看——
德州走红“读书社”
目前,在许多书店惨淡经营的情况下,一家以书刊为服务内容的读书社却日渐红火起来,它就是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的期刊总汇读书社。
期刊总汇读书社由德城区职工教育办公室承办,下设6个联锁分社。近日笔者跑了几家联锁分社,在每个地方都看到大致相同的情况:读书社里总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读者的年龄层次跨度很大,读书社的长期读者已发展到近万人。
读书社“火爆”原因有三:一是经济实惠。只需交10元钱,就能办一个一年期的借书卡,随时可借阅;二是期刊种类繁多,能适合不同层次读者的口味。娱乐性、知识性、专业性的期刊都比较全。每个分社都有800多种、8000余册期刊;三是服务周到,借阅方便。借书卡在各个读书分社均适用,所谓“一卡在手,走遍全城”。


第6版(文化)
专栏:

闲时庄稼汉喜戏康乐球
谢奇摄


第6版(文化)
专栏:闲情雅趣

学艺致雅有成得趣忙里偷闲专注生情
被全国妇联授予“中华巧女”荣誉的广西靖西县旧州街壮族妇女黄肖琴,不久前精心设计制作了两个直径为40厘米的大绣球。
赵京武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