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

  实现可持续发展: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学习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体会
潘春良刘光慧李广智
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中精辟地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这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对我们贯彻落实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实现跨世纪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重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如何使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重要课题。新中国诞生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口增长迅速、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日渐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相继把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土地资源列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道路。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对控制人口增长,加强环境、资源保护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提了出来。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的双重任务。对于我国来说,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位任务是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在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都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开展。因为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是我们办一切事情的基础,也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同时,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人以及资源、环境的支持。高素质的人、丰富的资源和优化的环境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发展要受到人口、资源、环境的制约,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否则,经济发展难以持久,甚至人类生存将受到威胁。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只有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起来,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使国民经济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达到可持续发展。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大力提高人口质量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是党和政府为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水平比较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地区分布不平衡是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作为生产者,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人作为消费者,又会消耗很多资源。我国人口过多,给我们各项工作造成很大的压力。邓小平同志多次讲到,人多是我国最大的难题,我们难就难在中国人口太多。人口多、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了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还直接影响资金的积累,造成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给自然资源乃至整个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的国民收入约有1/4以上用于新增人口,从而制约了经济发展,影响了教育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9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出生率从1970年的33.43‰下降到1994年的17.7‰,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0年的25.83‰下降到1994年的11.21‰。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控制人口增长的工作还十分艰巨。近年来我国人口仍然以每年1400万人左右的幅度增长,预计今后15年我国还将增加近2亿人。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要继续坚持各级党委和政府第一把手亲自抓,对人口问题实行综合治理;要不断完善人口政策和相关的社会经济政策,加强政策法规配套建设,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计划生育、晚婚晚育和优生优育的宣传教育、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同时,必须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在我国,文盲人口比例较大,城市职工中低技术和低教育水平职工所占比例较大。我国公共卫生条件仍有待改善,严重危害人口质量的地方病、流行病仍有待消除。我们要通过普及文化教育、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妇幼保健事业、保护生态环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措施,大力提高人口质量。人口质量提高了,也有利于控制人口增长。
由于人口增长过快,给我国劳动力就业也造成了巨大压力。现在我国每年有2000万以上人口进入劳动年龄,需要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增到1.9亿人,并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今后,随着改革不断深化、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口尤其是农村人口的增加,就业需求与就业岗位的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面对这种形势,我们要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过快、大力提高人口质量的同时,积极和合理地发展国有经济、城乡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进一步扩大城乡就业规模,特别是要引导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和有序流动,从而解决好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
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
资源相对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利用资源,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我国在资源总量上,可以称得上是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的分布也不均衡。我国淡水、耕地、森林等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煤、石油等重要矿产也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预计到2000年,我国现有的铁矿、铜矿、铅锌矿、金矿生产能力将分别消失10%、38%、40%和73%。我国水资源90%集中在东半部,长江以北耕地占全国的63.9%,其中水资源仅占17.2%;矿产集中在西部,近80%的能源分布于西北部,长江以北煤炭占全国的75.2%,石油占全国的84.2%,而工业主要集中于东南部沿海地区。
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资源相对短缺,人均资源在不断减少;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还不高,资源利用率比较低,加之粗放经营、管理不善,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4倍;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比发达国家低10—20%。我国农田灌溉水利用率仅为25—4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20—30%,而发达国家高达70—80%;单位产品用水量比发达国家高出5—10倍。在其它资源利用方面,我国也存在十分严重的浪费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都必须节水、节地、节能、节材、节粮,千方百计减少资源占用与消耗;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工艺水平,大幅度提高能源、原材料的利用率;建立资源核算体系,完善资源管理体系,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持续利用。
根据我国国情,必须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一是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产业政策,通过产业政策的调整,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要严格限制那些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企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二是合理布局工业生产力,根据优化资源配置和有效利用的原则,制定工业发展的地区布局规划。要在不同地区建立起符合国家总体发展要求的合理利用资源的主导产业,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三是提倡崇尚节俭的消费方式。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不仅决定了我国居民食物和衣着的消费要节俭,而且人均居住面积和人均道路都不能太宽绰。总之,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消费应当是方便实惠型的。
注意环境保护,加强污染治理
环境保护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的基本国情表明,在人均资源有限,人口不断增长,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我们决不能再延续过去那种过度索取资源,高消耗、高排放,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应努力寻求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环境不断恶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严肃课题。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三废”:燃煤和化工废气以及汽车尾气的污染,使全国500多座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很少;大量排放的工业废水使全国131条流经城市的河流有80%被污染,一些重要的大型湖泊的污染程度已影响城市正常供水;我国每年排放的工业固体废物6亿余吨,由于得不到及时处理,全国2/3的城市已出现了垃圾“围城”的现象。从生态环境的情况看,目前全国有1/3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草原退化面积接近1亿公顷;土地沙漠化面积33.4万平方公里;盐渍化土壤面积5.54亿亩;受污染的耕地近1000万公顷。全国每年由于环境污染损失1000亿元左右。环境污染不仅制约我国经济发展,而且也严重威胁着人民身体健康。
造成我国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很大。二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三是工业总体技术水平低,资源、能源消耗高,流失大,污染严重。四是工业布局不合理,加剧了污染的危害。正是由于这样一些原因,导致了我国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的扼制。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将持续快速增长,对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建议》提出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力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10年基本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城乡环境有比较明显改善。”为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我们应该做到:(1)搞好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识要深入每一个家庭。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要提高企业家和政府决策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各级政府的决策者环境保护意识高低,是各地环保工作好坏的关键。(2)制定产业政策,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和社会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限制发展污染严重的企业,对污染危害较大的企业限期治理,合理布局工业生产力,合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增强企业防治污染的能力。(3)充分利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保护环境。要认真执行有关环保法律法规,有效地监督企业投入资金治理污染,实行“排污收费,超标违法,加重处罚”的经济措施,杜绝企业向社会转嫁污染负担;制定环境保护产业政策,推动环境保护产业、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发展。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马列著作编译事业新成果(二)
——《列宁选集》中文第三版简介
新编的《列宁选集》第3版是供广大干部和群众学习的版本,也是理论工作者和教学人员的常备用书。这一版在选材上作了适当的调整,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列宁思想遗产的精华以及他对马克思主义所作的理论贡献,同时又尽可能照顾社会各界广大读者的需要。为了帮助读者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提高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能力,本版选集酌量增收了列宁有关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著述,从探索和研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出发,还较多地增收了反映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文献。
收入本版选集的列宁著作全部采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的新译文。所有文章都按写作或发表时间顺序排列。
这一版《列宁选集》仍分为四卷。第1卷选收列宁1894—1907年的著作,共27篇。收入本卷的列宁早期著作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阐述了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原理,批判了自由主义民粹派和“合法马克思主义者”的错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全面考察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研究和解决俄国社会和经济问题。本卷中很多著作反映了列宁为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所作的不懈的努力和重大的理论贡献。列宁在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后,根据对不同时期形势的分析,及时制定了正确的斗争策略(《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反对抵制》)。列宁在一些著作中对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所作的精辟的论述,今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华战争》一文是列宁论述有关中国问题的最早的一篇文章。
与旧版相比,新版第1卷删去了收入第1版的《给农村贫民》等两篇文章,增收了《非批判的批判》和《我们纲领中的民族问题》,增补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第八章。
第2卷选编了列宁1908—1916年间的著作,共37篇。哲学著作在本卷中占了相当大的篇幅,列宁在其中从哲学上总结和概括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辩证法的要素》、《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在一系列著作中批判了国际修正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马克思主义和改良主义》),捍卫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针对俄国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具体特点,列宁对布尔什维克的民族问题和民族改革作了科学论证(《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论民族自决权》等),详尽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者在民族自决、民族解放战争等问题上的立场(《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论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列宁的名著《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创立了帝国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深入研究,得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结论。本卷新增收的1916年11月30日列宁《致伊·费·阿尔曼德》一信的节录,是涉及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的名篇。
第2卷与旧版相比,对《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和《论民族自决权》作了部分删节,还删去了5篇文献,增收了《取消取消主义》等5篇文献。
第3卷收入列宁1917年3月至1919年5月间的著作,共63篇。列宁根据对俄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国内战争时期形势的分析,从阶级力量的对比出发,及时提出了无产阶级的战略和策略(《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论策略书》、《大难临头,出路何在?》、《布尔什维克能保持国家政权吗?》等)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思想(《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在全俄国民经济委员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列宁在1917年写的名著《国家与革命》针对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家在国家问题上的种种谬论,阐释和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他的另一名著《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则通过对考茨基的机会主义观点的批判,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第3卷对旧版作了少量调整,删去了《战争与革命》等8篇文献,增收了十月革命后写的《悼念雅·米·斯维尔德洛夫》等5篇文献。
第4卷选编了列宁在1919年6月至1923年3月间的著作,共68篇。在新版选集中,这一卷对旧版所载文献的调整篇幅最多,保留了《伟大的创举》、《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青年团的任务》、《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同志的错误》、《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同志和布哈林同志的错误》、《论粮食税》等著名著作,删去了旧版所收的《大家都去同邓尼金做斗争!》等8篇文献,还删去了《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的《增补》部分。把旧版所收的由列宁起草经俄共中央集体修改的决议《工会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的作用和任务》删去,改为《关于工会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的作用和任务的提纲草案》。新版增收的文献达18篇之多,其中大部分是列宁晚期撰写的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著作和书信,特别是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文献,其中包括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的总结发言》、《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改革经济政治体制(《在全俄水运工人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劳动国防委员会给各地方苏维埃机关的指令》);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在俄共(布)莫斯科组织积极分子大会上关于租让的报告》、《在莫斯科省第七次党代表会议上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报告》);完善法制(《关于司法人民委员部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的任务》、《论“双重”领导和法制》)等内容。本卷增收的《给代表大会的信》等最后三篇文献是列宁在病中口授的、当时未公开发表的重要文献,至今还具有现实意义。
第4卷卷末,增加了全书的《主题索引》,列入的条目近900条,相信会对读者研究列宁思想和使用本选集有所帮助。
(中央编译局供稿何宏江执笔)


第9版(理论)
专栏:坚定信心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企业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徐鹏航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今后15年,我国要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为此要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其中之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把经济增长的立足点放在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加快企业技术进步上。
企业技术进步的内涵非常丰富,根据近些年的实践,可以总结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为龙头,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技术改造为重点,通过采用国内外先进和适用的技术成果,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品升级换代,降低物质消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企业技术进步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技术开发、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和综合体现。
在现代经济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日俱增,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动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表明,通过企业技术进步,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规模经济,实现结构优化,而且有利于节约资源,缓解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供给的制约,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可以说,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途径和手段。
市场经济对企业技术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企业技术进步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市场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技术进步的体制基础。企业技术进步从计划职能和政府行为,发展成为市场职能和企业行为。市场将在企业技术进步中发挥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企业将成为技术进步中“自主决策、自我筹资、自担风险、自求发展”的主体,政府主要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来引导和调节技术进步工作。二是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技术进步的运行环境。随着市场体系和市场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原有的行政保护和地区间的封锁将被破除,地区间、企业间竞争加剧,产品更新换代节奏加快,新产品开发、研制更加紧迫,投资风险增大,企业技术进步从封闭垄断的环境走向开放竞争的环境。三是市场经济提高了企业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要求我们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变,企业技术进步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四是市场经济增强了企业追求技术进步的内在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必须走出一条投资少、见效快、产出多、效益高的道路。企业技术进步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发展强盛之路。市场经济使企业追求技术进步的主动性增强,变“要我改造”为“我要改造”。五是市场经济加大了企业技术进步的外部压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规律和市场选择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大大加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逐步接轨,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对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要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就要改革传统的技术进步模式与管理方法,使之逐步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一是推动企业成为技术进步的主体,使企业对项目的规划、筹资、建设实施直至生产经营、归还货款和债券以及资产的保值增值,实施全过程负责,承担投资风险;二是着眼于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把技术进步同企业改革和结构改组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综合生产能力;三是根据行业和地区的特点,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开展技术进步工作,带动整个行业技术水平提高,并逐步形成行业优势和产业优势;四是切实改变传统体制下重产出、轻效益的思维模式,充分考虑未来市场和技术发展的变化,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合理确定技术进步的投资结构和投资规模,避免盲目追求规模的扩大;五是逐步改变企业过多地依赖银行贷款的资金筹措方式,企业充分利用折旧、留利等自有资金,以及通过发行股票,转让债权、产权,利用外资等多种手段,拓宽筹资渠道;六是逐步改变政府分资金、批项目的企业技术进步管理方式,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经济技术政策、技术装备政策,培育和发展与企业技术进步活动有关的服务体系和生产要素市场,建立公平竞争机制,来引导企业技术进步;七是在重点抓好国有企业技术进步的同时,还要扶持集体、乡镇及其他经济类型中的一批骨干企业的技术进步,进行全社会管理。
“九五”期间,我国要基本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的企业技术进步机制。这个机制的主要标志是:企业逐步成为技术改造、技术开发、科技投入和产业化的主体,奠定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微观基础;企业技术进步工作逐步实现“三个转变”,即投资主体实现以政府为主向以企业为主转变;管理方式实现项目审批为主向政策引导为主转变;管理覆盖面实现从单纯管理国有企业,向以国有企业为重点的全社会管理转变;技术市场基本形成并规范运行,“产学研”联合、科技与经济结合机制基本形成;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形成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九五”期间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工作的基本思路是:
——依托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过40多年的建设,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经济规模已相当可观。但在生产、建设、流通等各个领域,资源消耗高,资金周转慢,产品质量低,损失浪费大,经济效益差的问题仍很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以现有企业为依托,通过改革、改组、改造来提高生产能力的,就不要再铺新摊子;要充分利用现有基础,挖掘潜力,提高生产能力与投资效益。
——坚定不移地遵循“三改一加强”的方针,把企业技术改造与改革、改组和加强企业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经济体制的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紧密联系、不可分离的。坚持“三改一加强”,就是坚持了改革与发展的统一、经济体制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统一。不改革,就没有动力;不改组,就无法调整结构;不改造,就没有建立在先进科技与装备基础上的强大的物质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加强企业管理,就无法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必须把企业技术改造与改革、改组和加强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兼顾,不可偏废。
——技术改造、技术开发要择优扶强,向重点产业和优势企业倾斜。重点抓好“关键的少数”,带动我国重点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要选择一批优强企业,结合产品结构调整、新技术采用、新产品开发,通过投资倾斜,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培育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适应的新的经济生长点,依靠内涵扩大再生产,提高投资的使用效果。要从解决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入手,加大技术进步力度。要提高我国能源、交通、原材料等产业的技术素质,通过技术进步,基本消除重大技术设备在质量方面的“多发病”和“常见病”。
——要通过组织各类投资基金,发行技术进步专项贷款,对一些有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改制上市,大力开发大型企业集团和财团的内部融资能力,充分利用国内外银行金融组织贷款,利用贴息、信用担保和风险投资等经济杠杆,进一步扩大企业技术进步的投融资渠道。
——要制定和完善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政策措施,促进企业不断提高技术开发能力,继续大力推动“产学研”联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此外,还要制定和完善企业技术进步的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加强对企业技术进步工作的检查和监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