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年终专稿

欧洲经货联盟
  时间已定道路坎坷
本报记者郑园园张宝祥
今年,欧盟的经济货币联盟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决定按照《马约》规定的时间表,如期进入经货联盟第三阶段。
经货联盟和政治联盟是《马约》的两大支柱。目前,经货联盟处于第二阶段,任务是调整各国的财政和预算政策,为向第三阶段过渡作准备。第三阶段则应建立一个独立于各成员国政府的欧洲中央银行,实行欧洲单一货币,它要求成员国放弃发行货币和控制流通的权力,所以是一场“攻坚战”。《马约》规定,第三阶段早则应于1997年1月1日、至迟不能晚于1999年1月1日开始。第一个日期已被否决,因此欧盟能否如期进入第三阶段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1995年,欧盟的两个会议和一个计划对廓清经货联盟的前景起了重要作用:9月30日至10月1日在西班牙巴伦西亚举行的经济和财政部长会议达成共识,认为应于1999年1月1日进入经货联盟第三阶段即最后阶段,并就向单一货币过渡的技术和程序问题达成一致;欧洲货币局据此于11月15日公布了《向单一货币过渡计划》,规定了实现单一货币的具体步骤。12月15—16日马德里首脑会议批准了《过渡计划》,并再次明确宣布,欧洲单一货币将于1999年1月1日启用,单一货币的名称定为“欧元”。欧盟委员会主席桑特认为,“欧盟从此进入了轨道”,“具有不可逆转性”。
按欧盟决定,向第三阶段的过渡是“三部曲”:一、1997年底或1998年初,欧洲中央银行成立,首脑会议决定第一批加入单一货币的国家名单;二、1999年1月,欧洲中央银行和各国中央银行制定和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锁定参加国之间的汇率,并可用“欧元”发行公债;三、2002年1月1日,欧洲中央银行发行的“欧元”纸币和硬币进入流通,半年后,经货联盟参加国的本国货币停止流通,“欧元”成为经货联盟内唯一合法货币。
向第三阶段过渡的困难主要在于实现经济趋同标准。《马约》规定进入第三阶段的五条财政标准,即通货膨胀率不高于三个最低国家的平均数的1.5个百分点,政府预算赤字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国债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60%,长期利率不超过3个最低国家的平均数的2个百分点。并且对各成员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浮动幅度作过规定(后来,欧盟又将通胀率和长期利率略为放宽)。趋同标准是要使成员国拥有“均质的和趋向稳定的经济基本数据”,为货币联盟打下坚实的基础,使“欧元”成为足以同美元、日元抗衡的货币,确保欧洲经济稳定持续发展。但是,《马约》签署以来,多数成员国经济形势不佳,达标国寥寥,1995年只有德国和卢森堡达标。法国的财政赤字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意大利和比利时的国债率分别高达124%和140%,都远远超出了趋同标准。
在这样困难的形势下,欧盟仍决定推进经货联盟,是出于经济和政治两大考虑。在经济方面,1992年以来欧洲货币体系的几次动荡,对欧盟的经济增长、就业和统一大市场的正常运转产生了负面影响。欧盟委员会10月31日发表报告说,货币动荡,加之美元贬值,导致经营者消极观望,投资迟疑,内需不振,各国经济调整的难度随之加大,1995年欧盟的经济增长率因此而下降了0.25至0.5个百分点。桑特认为,“货币市场出现的混乱,表明欧盟需要单一货币”。欧洲有了统一的坚挺的货币,就可以避免货币动荡。在政治方面,进入第三阶段的日期已经从1997年推到1999年,如果再次延后,不仅会动摇人们的信心,也会使政治联盟计划受挫,欧洲建设的可信性将受到损害。因此,是否有决心向第三阶段推进,成为对欧盟领导人“政治意志”的考验,成为“欧洲前进还是倒退”的重大政治问题。
在有关第三阶段的争论中,“时间表”与“趋同标准”孰轻孰重,始终是法德分歧所在。德国拥有坚挺的马克,它担心一些财政状况不佳、货币不稳的成员国加入后,使单一货币疲软,拖累德国经济,因此德国强调趋同标准。法国则希望尽快用单一货币取代马克,以牵制德国,所以强调遵守时间表。由于1996年的欧盟政府间会议召开在即,也由于法德欧洲建设大目标毕竟相同,所以,当希拉克总统10月25日访问波恩时,法德达成了谅解:德国不再坚持先建立政治联盟,法国则承诺进行改革,为达到趋同标准而努力。
欧洲经货联盟的道路仍不平坦。由于欧盟将根据各国1997年底前的经济数据确定参加国名单,“成绩差”的国家就只剩两年时间了,它们必须为削减公共开支、改革工资和社会保险制度作深刻的变革,这将触及许多人的切身利益,也不利于降低失业率。法国朱佩总理11月15日宣布了财政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案,引发了大规模的罢工风潮。意大利和比利时等国也可能遇到类似的困难。对不少成员国而言,实现趋同标准将激化国内矛盾。能否妥善处理国内矛盾,将改革坚持下去,是各国政府面临的严峻考验。另外,倘若经过努力,欧共体创始国如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还不能达标,欧盟将面对尴尬局面。德国已成为经货联盟事实上的盟主,它坚持标准,毫不妥协,要是降格以求,德国与其他成员国的矛盾有可能增加,而若将不达标的重要国家排除,经货联盟就失去意义,欧洲联合事业将陷于停顿。最后,反对单一货币的势力仍强大。除了英国坚决反对外,德国有约2/3的人反对放弃马克,丹麦、瑞典、奥地利等国舆论对单一货币也有很大保留。所以,从现在起到单一货币实行之日,欧盟还要经历一段风雨历程。
(附图片)
图为新任欧洲联盟委员会主席雅克·桑特(左)一月二十三日同前任主席雅克·德洛尔步入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总部。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西欧大事记
1月23日雅克·桑特就任欧洲联盟委员会第9任主席。
2月22日 英国首相梅杰和爱尔兰总理布鲁顿联合公布关于北爱尔兰问题的框架文件。
3月2日英国巴林银行因新加坡分行金融投机损失巨大而宣告破产,国际荷兰集团将其收购。
3月26日《申根协定》生效开始试行,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西班牙和葡萄牙7国率先取消相互之间的边界检查,实行人员自由流通,但法国多次延长试行期。
5月8日雅克·希拉克当选为法国总统。
6月13日法国宣布恢复核试验,遭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不少国家反对。
7月5日欧盟委员会通过《欧盟对华新政策》,决定与中国全面发展政治、经济和贸易关系。
9月26日意大利法庭开始审理前总理朱利奥·安德雷奥蒂涉嫌参与黑手党活动一案。
10月14日比利时议会特别委员会决定以受贿罪起诉北约秘书长克拉斯。
11月24日法国总理朱佩提出社会保险改革计划,引发全国性大罢工。
11月28日欧洲—地中海国家部长会议通过《巴塞罗那宣言》,宣布欧盟同地中海沿岸国家之间将建立“全面的伙伴关系”。
12月3日欧盟与美国在马德里签署了《跨大西洋新纲要》和《欧美共同行动计划》。
12月5日法国表示,愿意参加北约的国防部长会议,准备恢复其在军事委员会中的席位,并加强同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的关系。法国进一步向北约靠拢。
12月15日欧洲联盟马德里首脑会议一致决定,欧洲单一货币“欧元”从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徐步青)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丑闻频频曝光显贵纷纷落马
西欧反腐倡廉
1995年,一股反腐败、反贪污之风在古老的欧洲大陆劲吹,一些引人注目的案件被揭出,一批地位显赫的高官丢了乌纱帽,甚至锒铛入狱,在某些国家,还引起政局动荡。其规模之大,为战后罕见。
意大利是西欧反腐倡廉的缩影。自1992年2月以来,意大利连续揭出触目惊心的丑闻,隐藏了几十年的权力与金钱的大量地下交易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1500余人被关进监狱,约3000人受到调查,其中有150多名议员、数名前政府总理和内阁部长。几乎所有政党都被牵连进去,特别是战后以来作为意大利政治核心的天民党受到沉重打击,四分五裂。10月,意大利又揭发出军队索贿受贿、营私舞弊的大量案件,有5000余名官兵受到调查。10月27日,被称为战后贿赂案之最的“埃尼蒙特案”正式宣判,克拉克西和福拉尼两个前总理、三个前部长、三个政党负责人被判刑。9月26日,7次出任政府总理的意大利战后政坛元老安德雷奥蒂,也因被控长期与黑社会势力勾结操纵政坛而被送上法庭。明年初法院还将开庭审判另一个前总理贝卢斯科尼的行贿案。
比利时政界要人、北约前秘书长克拉斯因涉嫌在军火贸易中受贿和作伪证,于10月19日由议会通过决议,被移交最高法院审查,成为比利时王国建国130多年来第一个被送交最高法院受审的政界要员。次日,上任仅仅一年的克拉斯被迫辞去北约秘书长这一显赫职务。
法国现任总理朱佩在任巴黎市长财政助理时,利用职权为自己及亲属捞取低租金、高质量的住房,而且用公款装修。舆论反应强烈,最后此案提上法庭。10月中旬检察官作出结论,朱佩以权谋私罪名成立,但不对其作司法调查,条件是必须迁出。不久朱佩迁出该住房,法国才避免了一场总理辞职的政治风波。
瑞典副首相萨林女士因用政府信用卡为私人购物而被迫辞职。
德国经济界今年揭出的贿赂案也特别多,西门子公司的一桩行贿案招致97人被判刑。据法兰克福检察院估计,去年全国因腐败现象造成的损失高达6亿马克。
西欧的腐败问题在最近几年这样集中地、大量地被揭发出来,有其深刻的国际大环境的背景。在冷战时期,美苏在欧洲的争斗掩盖了西欧国家的许多内部矛盾。西方舆论深刻地指出,美国为了抵御苏联对意大利的影响和渗透,长期以来支持天民党,天民党与黑社会势力勾结这类内部政治腐败问题,也就被抗苏这块盾牌遮盖起来了。现在形势变了,西方国家政治上的共同敌人不存在了,内部凝聚力下降,内部矛盾突出起来了,反腐败问题于是提上了日程。
在各国日益重视发展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新形势下,腐败风气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削弱了竞争力。据报道,70年代,意大利企业界为获得公共工程或政府订单,提供贿赂金额的比例平均为7%,到80年代已增加到20%;在法国,公认贿赂金额可以占到交易额的15%。又如意大利军队,让某些根本不具备生产能力的企业承包军需品生产,致使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现象大量出现。
其次,腐败风气已严重威胁到现行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转。意大利天民党和黑手党相勾结,目的在于捞取选票,保持掌权地位;比利时弗拉芒社会党接受意大利阿古斯塔公司的巨额贿金,意在筹集竞选资金。这种腐败的政坛风气,使选民对传统政党感到厌倦和失望,极右翼势力乘机冒出来兴风作浪,意大利全国联盟(新法西斯党)今年在地方选举中竟然获得14%的选票,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目前西欧各国有关加强法制和监督机制、加大打击腐败力度、要求领导人廉洁自律的呼声甚高。一些国家修改了法律,从预防和惩戒两个方面与腐败作斗争。比利时继1993年通过禁止企业向政党赠款的法律之后,九十月间,又通过了修改刑法的提案,建议对受贿的公职人员从重量刑。5月,法国总统希拉克就任后召开的第一次内阁会议,就提出廉政新措施。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西欧反腐倡廉任重而道远。
(综合本报驻外记者史克栋、魏崴、王芳、丁刚和刘华新的报道江建国整理)
(附图片)
十月二十日,克拉斯宣布辞去北约秘书长职务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年终专稿

  利害关系牵扯“小三角”
德法矛盾增加法英相互靠拢德法仍占主导地位
编辑张祝基:过去,英国同美国保持着“特殊关系”,而法德结成所谓“轴心关系”致力于欧洲建设,其远近亲疏一目了然。可是这几年法德这架“发动机”似乎出了点毛病,而法英关系却在升温。今年,德法英“小三角”关系又出现一些变化。请具体谈谈。
本报驻巴黎记者杨汝生:确实,法德在许多问题上出现分歧:例如,德国对法国国内反《马约》情绪的增长感到不安;德国热心欧盟东扩,法国则主张在东扩的同时南下;德国主张建设“联邦式”的欧洲,法国则在推进欧洲建设的同时,更注重维护民族特性;法国提出向德国提供核保护,德国反应冷淡。但两国又都认识到,只有建设统一而强大的欧洲,它们才能在世界新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所以,两国又能够不断搁置分歧,互作妥协,共促欧洲建设。希拉克就任总统翌日即同科尔会晤,表明法国仍优先重视法德关系。希拉克表示,尽管法国领导人更换了,“法德关系是不受政治变动影响的常数”。1996年欧盟将举行政府间会议修改《马约》。12月7日,两国首脑以联合公开信的形式向成员国提出了共同建议。法国支持德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德国政府则避免公开指责法国的核试验,两国都在尽力维护双边关系,所以,法德“发动机”还在运转。
本报驻波恩记者刘华新:法国恢复核试验并提出“协商威慑”建议,给德国出了个难题。德国历来接受美国和北约的核保护,法为其核政策辩护时还明确提到俄国的潜在威胁,因此接受法国建议,不仅会得罪美国,还可能得罪俄罗斯。再说,法有意主导欧洲防务,这是否符合德国的愿望?10月25日科尔与希拉克的会晤未谈及“协商威慑”,说留待以后再议,这表明德法对欧洲安全机制的构想并不一致。在北约和欧盟东扩问题上,法国倾向照顾俄罗斯,德国则强调俄罗斯不能有“否决权”。
编辑张祝基:今年法英关系怎样?德国对此又如何看呢?
本报驻伦敦记者李文政:今年,英法关系得到加强。6月10日,梅杰首相访法时,法国总统希拉克说,“法德轴心虽然必不可少,但欧洲建设离不开英国”,并表示理解英国政府在欧洲政策上的困难。一周后,梅杰不顾一些国家的反对,公开宣布英国认可法国核试验。10月底,希拉克与梅杰在伦敦发表了《英法核合作共同声明》,强调“对两国中任何一国利益的威胁就是对另一国利益的威胁”。英法在防务领域、特别是在敏感的核领域开展合作,是两国关系迈出的很重要的一步。不过,英国舆论认为,英国无意破坏德法的轴心关系,而是想在利益一致的领域分别发展对法和对德关系。
记者刘华新:法英关系升温,德国舆论并不担忧,因为德法关系仍是法国外交的核心。德法都认为,没有法国或德国的参加,就谈不上欧洲建设;而没有联合的欧洲,德法都不可能在世界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德法已就明年欧盟政府间会议提出了共同建议,两国还拟加强议会间特别是执政党团之间的协商。德国还为空缺许久的德法关系协调员安排了人选。今年3月,德国外长金克尔称,德法关系并“不具有排他性”,呼吁英国将波恩—巴黎伙伴关系扩建为“波恩—巴黎—伦敦”三角关系。
编辑张祝基:法德“发动机”仍在继续运转,法英关系在升温,德法英“小三角”在扯动,这是当前欧洲局势中的一个重要趋势。这一变动的根本原因在于几年前的德国统一,今年三国关系的变化是这个趋势的继续;而希拉克当选总统和法国调整政策,乃是促成这种变化的最直接的因素。今后,法德之间的矛盾可能还会增多,法英则会继续靠拢。但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德法关系仍将高于法英关系或德英关系。在推动欧洲建设这个关系到欧洲未来地位的根本问题上,德法两国将继续加强合作。德法英“小三角”将会发展成为一种在不同领域内密切程度不同、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衡的关系。这对于欧美关系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附图片)
图为法国总统希拉克与德国总理科尔1995年5月在法国东部城市斯特拉斯堡会晤。 本报资料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