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理论)
专栏:

  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施安红
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对外开放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在这类企业中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是党建面临的新课题。厦门经济特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密集地,对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实践探索起步早,力度大,有效地推动了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需要加强党组织建设
加强外商投资企业的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在中方员工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不仅是新时期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迅速发展的迫切需要。
从党的自身建设来看,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肩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的重任。《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凡有3名以上党员的社会基层单位都要建立党的组织。外商投资企业中方员工的成长也离不开党的教育与引导。因此,只要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都要建立党组织,这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过程中,加强党的建设的客观要求。
从外商投资企业自身的发展来看,外商投资企业普遍按国际惯例经营管理,技术相对先进,生产节奏快、效率高,但外商投资企业内部软环境建设不足,中方员工往往得不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这不利于企业长久、稳定地获得最佳投资回报。因此,外商投资企业发展要求发挥企业党组织在中方员工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激发人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位在厦门投资的外商在实践中认识到,把企业严格管理的模式与中国企业党建工作结合起来,优势互补,能够创造高额投资回报和企业良性发展的奇迹。近两年,一些外商主动向市委有关部门要求选派共产党员到他们所辖的企业工作。有的外商在人才交流中心和劳务市场公开优先招聘党员。他们认为在外商投资企业建立党组织,加强对员工的教育,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已经成为厦门经济特区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来看,截至1995年9月底,全市共签订外商投资合同3322项,已开业投产的外商投资企业2247家,其工业产值已占全市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0%。作为厦门特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支柱,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特区党建的一个重点。15年来,厦门特区致力于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建设。特区建设伊始,市委就明确提出,我们建设的是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必须一手抓引进外资,一手抓企业党建。市委先后制定了《厦门经济特区关于加强合营企业党的工作的几点意见》、《厦门市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工作意见》、《关于做好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把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建设作为特区党建的重点工程来抓,积极探索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厦门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充分说明,建立企业党组织,发挥党的作用,是促进外商投资企业稳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外商投资企业加强党的工作,不仅没有吓跑外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赢得了外商的理解、信赖和支持,成为厦门特区吸引外商投资、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个政治优势。
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基本途径
在外商投资企业中,党的工作如何开展,作用如何发挥,没有现成的经验。厦门市委在大胆探索中走出了一条适应外商投资企业特点的党建新路。
建立党建责任制,分类指导抓组建。要把党组织建立在外商投资企业中,必须思想到位、责任到人。厦门市委建立了外商投资企业党建责任制,完善党建联系协调制度。市委书记与县区委书记、市直有关部门党委(党工委、党组)书记签订了党建责任书,明确各级党委及其主要负责人抓好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的责任,并将此纳入领导干部考核内容,形成了书记抓书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针对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组建难点多、阻力大,市委强调党委、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齐心协力共同抓好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并把组建工作与服务企业有机结合起来。针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不同类型及独资企业多的特点,市委加强了分类指导,对不同类型的外商投资企业党的组建工作提出了不同要求。对于以中方为主的合资、合作企业,做到组建党组织与开办企业同步;对于中外双方共同管理的合资、合作企业,做到在中方党员干部与外商搞好合作共事基础上组建党组织;对于以外商为主的合资、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党和政府的主要领导人亲自登门做工作,循序渐进组建党组织,党组织不冠以公司名称,而称之为中共××区外商投资企业第×支部。从而有效地推进了各类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建设。截至1995年9月,全市共组建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253个,独立党小组49个,拥有党员3426人,覆盖620家企业。市委还特别重视抓好外商投资企业中规模大、产值和利税高、员工多的龙头企业的党建工作,以此来带动其他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的全面展开,税款总额在千万元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已全部建立了党组织。
切入企业生产经营,发挥党的作用。党的建设必须围绕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党的建设。这一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党组织能不能围绕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经营开展活动,关系到党组织能不能在企业立足,能不能树立威信和发挥作用的问题。由于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独资企业的管理权大多掌握在外商手中,党的工作必须切入企业,找到中外双方关心的共同点及利益的结合点、交叉点。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对双方都有利是中外合作的基础,也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外商最关心的是员工的素质、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关心投资环境和社会的政治稳定。这些问题也是中方关心和着力解决的问题。厦门市委和市政府一方面对外商投资企业采取特殊优惠政策,致力于改善投资环境,在机关党员干部中开展“宗旨教育”,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清理整顿乱收费,从搞好外部环境着手促进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建立党工团组织,保证企业依法行事,维护中外双方利益,正确处理企业内部矛盾,保障企业稳定发展。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中方管理人员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来体现的。厦门市委重视把优秀的管理人才推荐到外商投资企业中去,促使他们在企业的立项、组建及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要求在外商投资企业中的党员通过自己的敬业精神和勤奋工作,取得外商的理解和信任,进入企业管理层。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利于党组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企业决策,也有利于维护中外双方的共同利益。党组织一方面坚持把企业遇到的难点作为开展工作的重点,积极引导员工学技术,学管理,提合理化建议,为企业分忧解难;另一方面教育党员遵纪守法,拒腐防变,对内团结,对外合作,立足岗位,发挥作用,通过党员表率作用体现党的良好形象。党组织切入企业开展活动,为提高经济效益,加快企业发展起到了保证作用。
适应企业特点,改进党组织运作方式。外商投资企业性质和管理的特殊性,决定了外商投资企业党的活动不具备国有企业那样的良好客观环境;外商投资企业按国际惯例、中国法规办事,不可能在企业运作中统筹安排党的活动;外商投资企业权力高度集中和严格的制度约束,使党的政治思想工作难以直接插入生产经营过程。这就决定了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必须探索新的运作方式:在组织设置上,不设专门党务机构,不设专职党务干部,党组织领导成员实行兼职化,一般由中层以上的行政管理人员兼任;在制度上,健全党内各种活动制度,建立党员定期报告制度,党组织定期与外商沟通制度;在活动内容上,强调贴近企业生产经营,突出实效性、针对性;在活动形式上,借助企业文化的活动载体和群团工作渠道,体现党组织的意图;通过大力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采的活动,寓教于乐,增强中方员工的思想素质和群体意识,从而形成了党务干部兼职化,活动时间业余化,活动内容与形式多样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的党建工作机制。
理顺组织隶属关系,建立规范管理体系。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的管理,既要依据党章的要求,又不能套用国有企业党组织的管理体系,必须打破条块管理、管人管事结合的常规,建立适应外商投资企业特点的党组织管理模式。市委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归口管理、属地管理、指定管理、挂靠管理”的体系。即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党建工作由中方投资单位党委负责管理;郊县的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由属地县区党委负责管理;市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指定特区劳务公司等有关单位党委负责管理;外商投资企业中零星党员挂靠人才交流中心党委和劳动服务公司党总支负责管理。做到哪里有党员那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外商投资企业那里就有党组织具体负责党建工作。
推动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建设再上新台阶
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探索。
首先,必须坚持一手抓组建,一手抓活动,推动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建设达到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在其他各种所有制的企业中,都要加强党的工作。没有党组织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党的组织,采取适应各自特点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开展党的活动。”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建设仍处在起步阶段,主要任务是抓组建,扩大党组织覆盖率,缩小党建空白点。厦门特区抓组建工作较早,具备建党条件的企业都已完成组建任务,但一些外商投资企业中没有党员,如何培养、发展党员,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党组织要以工会、共青团的企业基层组织为依托,以工会干部、共青团骨干为主要对象,着力培养、发展党员;要适应外商投资企业员工流动性强的特点,建立入党积极分子的流动追踪、培养考察网络,做到单位可以变,培养教育不断线,发展党员无厂界,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要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将流动党员的管理纳入外来人口管理体系,流出地与流入地相互配合,做到有序流动,有序管理,全面实行《流动党员活动证》;要通过劳动中介机构对到外商投资企业工作的党员实行优先推荐,优先招聘,符合条件的优先调入,为普遍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
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是认真落实组建工作,而能否发挥党组织在中方员工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关键在于提高党组织活动的质量与效果。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难点是,组建起来的党组织往往打不开工作局面,一些党组织工作仍停留在读报、开会、学文件、收党费上,与党员所处的企业环境、思想状况及面临的问题相脱节。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建设必须防止和克服为组建而组建,忽视党组织活动质量的倾向。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确定不同类型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侧重点,在由中方为主经营管理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党组织工作参照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要求,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由中外合资合作方共同管理的企业,党组织除了发挥思想政治上的领导作用外,应着重发挥好保证监督作用;在由外方为主经营管理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党组织一方面要支持外方的工作,服从外方的行政指挥,另一方面要维护中方的利益,保证监督外方依法生产经营;在外商独资企业,党组织要加强自身建设,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教育员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从而赢得外商的理解和支持。
其次,党组织必须加强对工会等职工群众组织的领导,扩大活动阵地。职工群众组织在外商投资企业开展活动具有一定的便利条件和较大的广泛性,党组织的工作意图、政治核心作用及党组织对员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可以通过工团组织来体现、来完成。企业工会组织在外商投资企业的存在、活动受到我国有关政策、法律的保障。工会参与企业管理也符合国际惯例,为外商所认识、所尊重。党组织要推动工会的组建,领导工会参与企业管理,切入企业运作,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协调劳资关系,化解劳资矛盾,促进企业发展,从而发挥在中方员工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再次,必须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党员的思想教育。外商投资企业环境较为复杂,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针对党员的实际思想情况来开展,包括理论教育、形势教育、党性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多层次教育。通过多层次的思想教育,使党员认识到,工作环境虽然特殊,但党员的信仰、职责、义务、宗旨没变,对党员的要求更高。只有从自身做起,练好内功,提高党员综合素质,发挥整体力量,才能使党组织在外商投资企业中成为真正的政治核心。


第11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马列著作编译事业新成果(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二版简介
新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供广大干部和群众阅读的版本,同时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和教学人员的常备书籍。
《选集》第2版分为四卷。第1卷选编了马克思和恩格斯1843—1859年的著作。其中选录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前半期撰写的著作,集中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以及他们批判地研究德国古典哲学、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最初成果,首次揭示了新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
第1卷还选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40年代下半期为第一个无产阶级国际共产主义组织起草的纲领性文件(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以及他们在这一时期为批判小资产阶级思想、揭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工人阶级而写的著作。第1卷以较大的篇幅选载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法国和德国1848—1849年革命和总结这次革命的经验的著作,以及他们阐述民族问题和殖民主义问题的文章。此外,这一卷还选编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50年代写的《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等十篇有关中国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高度评价了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的斗争,而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和革命前景作出了精辟的分析。
与收入第1版的同时期著作相比,新版《选集》第1卷增补了4篇著作,即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英中条约》,恩格斯的《英国状况十八世纪》、《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删去了《反克利盖的通告》等11篇文章。
新版《选集》第2卷选编了马克思和恩格斯1857—1871年的著作,节选了《资本论》第1、2、3卷的重要内容。其中《资本论》节选在全卷占中心地位。编者力求通过选录的《资本论》序言、跋文和有关篇章,比较完整地反映《资本论》的基本理论原理和这部巨著所揭示的“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第2卷还选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撰写的其他几篇经济学著作,这些著作阐述了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的思想(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性的表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坚持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恩格斯《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扼要而通俗地说明了剩余价值理论,强调工人阶级必须把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
除了经济学著作外,第2卷还收录了马克思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的两篇重要文献(《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时期为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建设、批判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而写的文章。新版《选集》第2卷最突出的地方是大大充实了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内容。
新版《选集》第3卷选编了马克思和恩格斯1871—1883年的著作。其中有马克思的重要著作《法兰西内战》和《哥达纲领批判》,恩格斯的重要著作《反杜林论》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些著作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作了系统阐述,对社会主义作了科学论证,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除此之外,收入这一卷的许多著作是为坚持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和策略思想、批判各种影响工人运动健康发展的思潮而写的,其中有反对蒲鲁东主义的小资产阶级思想的论著,有抨击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的文章,有批判英国工人运动中的改良主义思想的论文,有剖析布朗基主义、俄国民粹派观点以及其他各种小资产阶级政治主张的文章,也有批判工人阶级政党内部的右倾机会主义倾向的文献。第3卷还选录了马克思阐述俄国村社发展前景和俄国资本主义命运的两篇重要文献,以及恩格斯论述马克思的理论贡献和革命业绩的文章。
与收入第1版的同时期著作相比,新版《选集》第3卷增补了4篇著作,即马克思的《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分别于1880年和1891年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法文版和德文第4版写的前言和序言;删去了《桑维耳耶代表大会和国际》等5篇文章。
新版《选集》第4卷由两个部分组成。第1部分选编了恩格斯1884—1895年的著作和《自然辩证法》,第2部分选编了马克思和恩格斯1842—1895年的书信。第1部分收入了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以后,为捍卫、传播和进一步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而写的重要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及他在领导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过程中,为制定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战略和策略而写的文章(《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法德农民问题》、《卡·马克思〈1848年至1849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等)。除此之外,第1部分还收入了恩格斯根据形势的发展进一步阐述俄国村社发展前途和俄国社会革命问题的文章(《〈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以及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宗教问题的著作。第2部分选编的书信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它们不仅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重要补充,而且对一些原理进行了新的探讨和发挥。
与收入第1版的同时期著作相比,新版《选集》第4卷第1部分增补了6篇文章,即《给〈社会民主党人报〉读者的告别信》、《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致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论原始基督教的历史》和《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删去了《给〈前进报〉编辑部的信》等两篇文章。第2部分也按照新版《选集》调整篇目的原则,增补了26封书信,大大地充实了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内容;保留了有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通信,删去了25封观点重复的信件。
新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全部译文都依据原文重新进行了校订,质量有了全面的提高;各卷所附的资料更加翔实,反映了理论界的研究成果。这部《选集》更完整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有助于我们全面地、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中央编译局供稿韦建桦执笔)


第11版(理论)
专栏:

  越是改革开放越要注意政治
钟文
中央领导同志最近多次指出:“越是改革开放,越要注意政治。”搞现代化建设,发展经济是中心任务,但必须有政治保证,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中央领导同志的这些科学论述,全党同志必须认真学习,深刻把握,切实做到时时注意政治,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更要讲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从而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
政治方向,为政治思想和政治信念所决定,是政治保证的根本,它关系到我们的现代化事业能否始终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我们的革命队伍能否坚定不移地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不息。在当前的世界形势和格局下,中国的经济建设面临良好的机遇,而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信念却受到严峻的挑战,因此牢牢把握政治方向,是形势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又一次重大考验。在这场考验中,个别干部垮下去了,丢掉了马列主义,失去了共产主义信念,成了糖衣炮弹的牺牲品。现实告诫人们,政治方向问题,是党的领导干部自身建设的根本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在这个问题上,全党要时刻牢记毛泽东同志强调指出的“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时刻牢记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
当前,全党和全国人民正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宏伟纲领,讲政治方向,在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维护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把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一部分人先富带动大家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坚持对外开放、吸收一切对现代化建设有益的文明成果,同时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等。
讲政治立场,就是坚持党和人民的立场,这是每个党员和领导干部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问题。我们讲坚定的政治立场,就是要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时刻关心党、爱护党、建设党,想党之所想、急党之所急,强化执政党意识,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自觉地为党排忧解难,像爱护自己的母亲和眼睛那样爱护我们的党,做到不利于党的形象的话不说,不利于党和人民利益的事不做,对损害党的言行进行坚决斗争,以党章来规范自身言行。我们讲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就是要牢记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时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是非的根本出发点和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当好人民的公仆。
具有鲜明正确的政治观点,在现代化建设中,就是要旗帜鲜明,始终不渝地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全党和全国工作的大局,这是判别政治观点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政治上决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非含糊,应该做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做到政治上明白,理论上清楚。党中央反复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为新时期党的合格的领导干部和现代化建设的带头人,正是从根本上解决领导干部掌握正确鲜明政治观点的途径。
政治纪律是我们党政治行为的规范,是现代化建设政治保证的力量所在。党的政治纪律是由党的章程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来约束和保证的,每个党员都要不折不扣地加以执行,做到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维护中央的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在中央与地方、整体与局部关系的处理上,服从大局,坚决执行中央的政令,模范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每个党员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和觉悟,自觉用党章、党纪来要求和约束自己,做令行禁止的模范,把自己的党性锤炼得更加纯洁和坚强。
现在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转轨时期,国际上政治风云变幻,因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党的各级干部和广大党员都需要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是由党员、干部的综合政治素质决定的,是党员、干部长期注意政治,研究政治,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学习马列主义原理,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并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加以运用积累而来的一种政治能力。这种能力在和平建设时期和政治风云变幻的关键时刻,都能保证我们的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紧跟以江泽民同志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处理问题,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主义信念,坚持为党提出的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形势很好,但毋庸讳言,在前进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有时也还难免遇到来自“左”的和右的干扰。这就要求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善于从政治上去鉴别和分析各种处于萌芽或苗头状态的现象和问题,并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以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总之,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经济繁荣插上了腾飞的双翅,但越是在这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们越要注意政治,真正从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肩负起未来15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任。


第11版(理论)
专栏:社科书讯

  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教材
——《做好这篇大文章》出版
张德育
为推动部队深入开展爱国奉献、革命人生观、尊干爱兵和艰苦奋斗教育,最近,解放军报理论部将发表在该报上的部分理论文章和思想论坛文章,以《做好这篇大文章》为名汇集成书,由蓝天出版社出版发行。作为一本专门研究和探讨部队思想政治建设问题的文章选编,它主题集中,观点鲜明,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较强的说理性。该书紧紧围绕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这一主题,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力求从理论上深入阐释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该书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所选编的文章,从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实际和官兵的思想实际出发,抓住部队在学习教育中反映出的热点、难点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为部队深入开展“四个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材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