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新阶段的良好开端
邱晓华章钟基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我国未来15年勾画了一幅跨世纪的宏伟蓝图,是指导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文献。
回顾我国经济建设的历程,从“一五”跨越到“八五”,前进道路尽管曲折险阻,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全体中国人民的辛勤努力,我们取得了经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成就,初步改变了贫穷落后的旧面貌,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社会主义中国正在不断成长壮大。特别是“八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最好一个时期,是经济和社会面貌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如果说邓小平同志1992年春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使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阶段,那么“八五”时期取得的辉煌成就,正是这个发展新阶段的良好开端。
“八五”时期改革和建设的成就和前进中的问题
一、经济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了决定性步伐。“八五”时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十分明确,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整体配套、重点突破的新阶段,财税、金融、外汇外贸、投资、价格、流通体制、现代企业制度、社会保障、住房等一系列改革举措陆续出台,有的取得了明显进展,初步实现了新旧体制的平稳过渡,有的正在积极试点之中,探索和积累了一些改革的经验。这些为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厦打下良好基础。
二、对外开放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开放格局,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八五”时期,对外贸易总额突破一万亿美元,不仅比“七五”时期4864亿美元增长一倍多,而且也超出“一五”以来30多年累计进出口总额9706亿美元的水平。出口居世界位次上升到第11位。进出口商品结构改善,附加值高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提高到80%以上,其中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由1990年的17.9%上升到26.4%;1990年我国出口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商品只有83种,1994年增加到200种。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进展,在发展对日、美、西欧及港澳地区等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非洲、拉美和东南亚市场,目前我国已与221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比1990年增加了40多个国家。
“八五”时期,利用外资进入高潮,不但引进外资总额大幅度增加,而且外资投向也发生可喜变化。预计“八五”时期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将超过1500亿美元,比“七五”增长2倍多,是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资最多的一个时期。我国利用外资已由过去的对外借款为主转为吸收外商投资为主,外商实际投资占全部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由“七五”时期的34.9%上升到67.9%;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开始改善,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基础产业项目、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项目明显增加,平均项目规模由1990年的84.5万美元上升到1994年的132万美元。目前已开业外资企业超过10万家;对外经济合作步伐加快,完成营业额成倍增长;目前国家外汇储备超过700亿美元,比“七五”末期增长5倍多。对外开放进一步推进,为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更好接轨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八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1.7%,创历史新纪录,提前实现经济总量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三年价格调整汇率平均计算,199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811亿美元,排在世界第七位。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实力增强,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又迈上一个新台阶,工业固定资产原值成倍增长;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粮食总产累计达22.35亿吨,比“七五”增加1.9亿吨,年平均产量高出3844万吨;油料年产量突破2000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他农作物产品产量也有增长,除棉花外,大都完成和超额完成了计划目标。畜牧、水产持续稳定发展,1995年肉类年产量将达4600万吨左右,年递增10%以上,水产品年产量将达2300万吨左右,年递增13.2%,均高于“七五”增长率,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目前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稳居世界前列。谷物、棉花、油料、肉类、禽蛋、棉布、煤、水泥产量居世界首位,钢、发电量、化肥、化学纤维居世界第二位,大豆、甘蔗、糖居世界第三位,原油居世界第五位。
建设成果丰硕,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61000多亿元,比“七五”增长2.1倍,建成大中型项目700多个,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明显加大,投入资金1.7万亿元,占国有单位投资的58%。贯通南北的全长2000多公里的京九铁路已全线铺通,川黔铁路全部实现电气化,年输送能力由410万吨提高到1250万吨,对缓解西南地区运输紧张状况起到重要作用;横贯陕甘宁的宝中电气化铁路,它是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港的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年新增铁路通车里程达5800公里,复线3400公里。高等级公路建设也有较大发展,高速公路已达1700公里,五年新增公路通车里程9.2万公里,港口、机场建设成果喜人。电力建设跨上装机总量2亿千瓦的新台阶,五年新增装机总量超过7000万千瓦,其中大型火电机组的投产量比建国以来的总量还要多。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秦山、大亚湾核电站的建成投产,结束了我国无核电的历史。邮电通信高起点、高速度、高质量的发展格外引人注目,“打电话难”已有很大改变。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实现“九五”新目标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上了一个大台阶。1995年城镇人均生活费收入可望达到3850元,比1990年增长1.8倍,扣除物价实际年均增长8%,明显高于“七五”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可望达到1500元左右,比1990年增长1.2倍,扣除物价实际年均增长4.2%,也高于“七五”水平;大部分城镇居民生活已进入小康初期阶段,一部分人已进入较富裕阶段,绝大多数农村居民进入温饱有余的新阶段;城乡储蓄水平大幅度上升,五年新增储蓄存款2万多亿元,增长3倍以上,债券、股票等金融资产也有较大增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在城镇职工中实行了每周五天工作制,增加了城镇居民的闲暇时间,丰富了业余生活。居民生活水平的大步改善,对保障本世纪末小康目标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八五”时期是我国制定经济法律法规最多的一个时期,公司法、外贸法、劳动法、保险法、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一系列经济法律和法规的颁布,对规范经济行为,维护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也为本世纪末初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
此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也取得积极成果。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前进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一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仍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和粗放型经营的特征,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伴随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和体制改革的要求,以及国际竞争的环境,这种模式必须作根本性的转变,大力推进改革,优化结构以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二是深化改革的任务还相当艰巨。1994年出台的各项宏观体制改革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企业改革本是1995年改革的重点,尽管各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但由于面临的矛盾困难较多,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繁重,企业改革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互相拖欠,资金周转不灵,形成宏观形势好转与微观经济困难加剧的明显反差。三是国家和一些地方都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五年累计财政实际赤字(包括债务)高达6300多亿元,相当于“七五”时期的3.7倍。这严重削弱了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不能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公平收入分配和支援贫困地区的职能。四是通货膨胀。“八五”时期,由于一度投资增长过快、金融秩序较乱,农产品供应偏紧,加上政策性调价等多种因素,出现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市场物价涨幅明显上升,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平均每年上涨11.4%,涨幅高于前几个计划时期,特别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必需品价格涨幅过大。通货膨胀不仅影响了经济发展质量,也给宏观调控增加了难度,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生活负担。此外,农业基础脆弱、收入分配不公、地区发展差距等矛盾也趋向突出。
这些问题,是多年积累下来的,也是在体制转轨过程中,难以完全避免的,是前进中的问题,但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积极加以解决。
“八五”时期经济发展的启示
“八五”处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层出不穷,深入研究“八五”改革、发展的特点,认真总结经验,将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更自觉地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蓝图而奋斗。
第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握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既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也不能脱离实际,头脑发热,而要在客观条件允许范围内敢想、敢闯,要有一股子劲,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八五”时期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正确把握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后,解放了人们思想,经济发展明显加快,随着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1992年11月,中央全面分析经济运行状况,及时提出形势大好,但要防止过热。1993年4月,党中央专门召开经济情况通报会,要求各地把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统一起来,既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要注意稳妥,避免损失,特别要避免大的损失。1993年6月,又针对“高投资、高货币投放、高物价、高进口”和金融秩序混乱的现象,及时提出了加强宏观调控的16条措施,以消除影响宏观经济稳定的各种矛盾,把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既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又避免大起大落。这五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5—14%之间,是改革开放以来波动幅度最小、发展最稳定的一个时期。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间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要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深化改革,改革与发展又要充分考虑各方面承受能力,积极稳妥进行,以保证社会和经济的稳定。改革的实质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以农村改革为先导,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突破了传统体制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障碍,大大激发了经济的活力。“八五”时期,党和政府在总结前阶段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十分重视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三者关系。改革与发展的密切结合,是转轨时期的重要特点,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诸多“老大难”问题,有的是旧体制遗留下来的,有的则是新旧体制转轨时期所伴生或加重的。在转轨时期由于思想观念和利益关系的变动都很大,人们对改革会有不同的认识与态度。加强对深化改革的认识,是化解各种矛盾的根本措施。因此,党和政府既大力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又充分考虑各方面对改革的承受能力,提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实践证明,这个方针是完全正确的。
第三,要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激发经济的活力和效率,又要适时适度地搞好宏观调控,保障经济的协调和规范,要不断地完善市场体系,加大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力度,培育既有活力又有约束力的市场主体,抓紧建立健全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1979年以来,我国实际上是采取“市场取向”的改革,逐步缩小计划作用,扩大市场经济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实践中,也有一定的偏差,突出表现在对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的认识上。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是十多年经济改革的总结和实践的升华。
“八五”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特点,就是一方面加大市场的导向作用,利用价格原则、竞争原则、风险原则和效益原则,发挥每一生产要素的作用,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增强经济活力;另一方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及时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规范协调经济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四,要切实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下大力气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健全农业服务体系,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疏通农产品流通渠道,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没有现代化的农业,也就没有现代化的经济。
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兴,百业兴。“八五”时期,一度一些地方盲目搞开发区、房地产,耕地被挤占较多,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党和政府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地遏制了这种不良倾向,并一再强调农业的重要性,采取一系列措施振兴农业,要求各级政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保证农副产品采购资金,禁止“打白条”,并较大幅度提高主要农产品价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严肃处理假冒伪劣商品坑农事件;积极稳妥地转移农村多余劳动力;采取省长抓“米袋子”,市长抓“菜篮子”的责任制;增加对农业投入,等等。这些措施,正在取得积极成果。
第五,要正确处理投资与消费的关系。继续鼓励居民增加储蓄,筹集生产建设资金,合理调控资金流向,改善投资结构,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要科学引导消费,提倡艰苦奋斗,改善生活质量,调节收入分配,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八五”时期,党和政府比较注重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一方面抓住引进外资和居民高储蓄率的机遇,保证较高的投资率,为经济发展增添后劲。另一方面,组织好市场供应,提高居民收入,保证城乡居民生活有所改善,对低收入居民给以必要的照顾。
第六,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增加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善环境保护工作。要及时消除各种腐败落后现象,净化社会风气。
我们相信,在“八五”时期取得辉煌成就的基础上,只要我们认真按照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所确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艰苦奋斗,齐心协力,我们就一定能够全面完成新时期的各项任务,实现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再上一个大台阶的战略目标,满怀希望地跨进21世纪,再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辉煌!


第2版(经济)
专栏:

  “有其志必成其事”
——记杭州大厦总经理楼忠炎
本报记者赵相如
杭州大厦总投资1.2亿元,集购物、客房、餐饮、娱乐为一体,是综合性的三星级涉外大厦。可是开张8年,每年纯收入还不够支付利息,潜亏1.4亿元,令人头痛。
就在位于杭州闹市中心、杭州最高的建筑杭州大厦长期经营不善的时候,市长王永明想到了一个人,他从海军部队转业回来后,无论走到哪个单位,总把那儿搞得红红火火。最叫人难忘的是,一家沿街的扇厂破烂不堪,他去了之后只花90天时间,就把它改造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工艺品专业商场,当年投资、当年得益。
杭州市长想到的人名叫楼忠炎。楼忠炎明白,杭州大厦1400多名职工中有30%是吃皇粮的管理人员,营业用房率只有48%,不少职工的心思没有用在创效益上。要把大厦搞上去,谈何容易!
一次,楼忠炎坐了汽车在杭州大厦购物中心广场前被拦了下来。他说:“我是来买东西的。”“不行,这里不能停车。”楼忠炎皱起了眉头,“连送上门来的生意都推掉了!”他走进商场看了一圈,商场不大,商品单调,顾客稀少,营业员大多在聊天。他又走到中楼餐厅,没一个服务员搭理他。他又默默地在杭州大厦30层的楼道里徘徊,还与一些工作人员作了交谈。他想:杭州大厦要彻底翻身,必须打掉官商作风,大锅饭再也不能吃下去了。
“我不管张三李四什么来头,我要先拆庙再搬神,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他把大厦里凡是能经商赚钱的人统统调出科室,中层干部全部搞聘任,聘不上的就免职,凡能合并的部门就合并,单是总经理办公室就由22个人减到5人。就在短短一个月内,他把200来名职工调整到了第一线。
不久,他动员大家把办公室从豪华套房里搬出来。他自己带头,搬到大厦旁边一个小楼的角落里。他说:“这儿办公,有何不可?”这样,原先作为办公用房的黄金楼层全部作为客房出租,一年多创收几百万元。
大刀阔斧改革的结果,1993、1994这两年共交税6500万元。今年到10月止,税利达7800万元。
现在,杭州大厦已成为浙江省宾馆行业中的排头兵。“管企业像打仗,不能乱,不能松,有其志必成其事。办法总比困难多,而办法靠认真才能想得出来。”楼忠炎对记者这么说。


第2版(经济)
专栏:

  “中国路·中国车”研讨会在京召开
本报讯“中国路·中国车”发展战略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在为期三个月的“中国路·中国车”大型采访活动接近尾声时进行的。研讨会在总结这次采访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讨我国汽车工业与公路建设方面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根正)


第2版(经济)
专栏:

  国际沙棘研讨会在京举办
本报讯近日,由水利部举办的国际沙棘研讨会在北京开幕。在这次研讨会上,来自世界十七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交流了近年来沙棘研究的最新成果。(张毅)


第2版(经济)
专栏:

  焦作山阳农行全力开展增收节支
本报讯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农行在落实“效益兴行”方针中,重点在增收节支上下功夫,取得显著成果。截至十一月底,该行较去年同期增加收入三百多万元,新增贷款二百五十万元进行了重点扶持。(赵玉建程宝霞周恒新)


第2版(经济)
专栏:

  沈阳飞龙出资百万元征求意见
本报讯沈阳飞龙保健品有限公司十五日在京宣布,该公司将出资一百万元,向消费者征询对自己的产品“延生护宝膏”的意见。延生护宝膏目前已出口到十六个国家和地区。(于继武)


第2版(经济)
专栏:

  北京国美电器商城即将开业
本报讯国美电器商城坐落在北京市中心最繁华的商业区——王府井,将于近日开业。他们决心通过高质量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使每位购买多媒体家用电脑的用户,就像在国美买普通电器一样,买的放心,用的开心。(朱胜)


第2版(经济)
专栏:

  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成立
本报讯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近日在京成立,实现了中远集团干散货船队专业化、规模经营的夙愿。该公司拥有一百一十三艘、五百九十一万载重吨的干散货船队。(王彦田)


第2版(经济)
专栏:

  昌平县每十五人中有一部电话
本报讯京郊昌平县“八五”筹资两亿元发展邮政通讯业,目前全县城乡居民每十五人中就有一部电话。电讯事业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今年,昌平已连续三次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冯长水)


第2版(经济)
专栏:

  外贸进出口超过二千四百五十亿美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二十二
本报讯据海关统计,今年1至11月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已达2451.5亿美元,提前1个月超过去年全年的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2.4%。其中,出口1315.3亿美元,增长28.3%;进口1136.2亿美元,增长16.3%。进出口顺差总额为179.1亿美元。
今年我国外贸出口的主要特点是:
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1至11月,工业制成品出口1126.5亿美元,增长31.1%,占总出口的比重已达85.6%,高于工业制成品进口占总进口81.2%的比重,但是,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多为附加价值相对较低的轻、纺产品为主。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1至11月份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达959.7亿美元,增长29.4%,接近全国进出口总值的40%。按经营单位所在地统计,全国已有8个省市的进出口额超过100亿美元。其中,广东省仍名列前茅,进出口总额达931.9亿美元。
机电产品出口高速增长,进口基本处于徘徊状态。(赵革)


第2版(经济)
专栏:

  全国森林蓄积量又增三亿立方米 
实现“八五”森林资源发展目标
本报讯“八五”期间,我国森林资源增长较快,已经实现“八五”森林资源增长目标,森林面积增加800多万公顷,森林蓄积增加3.1亿立方米,全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分别达到1.34亿公顷、101亿立方米。
据林业部统计,“八五”期末,全国森林资源的总蓄积量和总生长量比“七五”期末分别增长10%和19%。
为实现森林资源增长目标,各级林业部门把加快森林资源培育作为工作重点。5年来,全国共完成造林面积2594.4万公顷,完成幼林抚育4840万公顷,成林抚育2450万公顷,提高了森林生长量。据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林木年均净生长量为4亿多立方米,年均增加森林蓄积量7000万立方米。
在加快资源培育的同时,林业部强化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严格控制森林资源消耗。为减少森林资源损失,大力加强森林防火工作。近几年来,全国森林火灾受害率连续控制在1‰以下,大大低于1987年以前森林火灾受害率8.5‰的水平。(张连友周霄羽)


第2版(经济)
专栏:

  李铁映在经济体制改革会议上提出
“九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
本报北京12月19日讯新华社记者王言彬、本报记者王清宪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国家体改委主任李铁映今天在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说,到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一个宏伟的目标,又是一个现实的重大任务。他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十四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九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李铁映就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体制转变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发表了意见。在谈到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转变时,他说,两个转变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标准也是生产力。改革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动力,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解决各类历史包袱问题,他指出,首先要立足于体制转轨,而不是单纯地“补欠帐”,“卸包袱”,如果老的机制不改变,生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就不能消除;其次要采取切实措施,下大的决心,解决好阻碍新的体制转换的各种历史包袱,如进行债务重组,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等。建立新体制和消除旧的体制遗留的历史包袱,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要下大的决心,作出综合性的重大决策才能解决。既不能片面强调先卸包袱而忽视了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也不能只要求转机制而不解决历史包袱。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共识,多渠道、多途径化解历史包袱。在谈到关于集中力量抓好国有大企业和国有小企业进一步放开放活的问题时,李铁映说,这是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要把“抓大”和“放小”结合起来,推动面上大量企业进行改革和改组。对国有小企业的放开放活工作,一定要坚持多种形式并举,不能采取简单划一的办法,搞一风吹。国有中小企业经过改革、改组后仍应以公有制经济为主,特别要鼓励改组为集体经济性质的股份合作制。中小企业改革中还必须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第2版(经济)
专栏:

  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公司成立
本报北京12月19日讯我国首家民族地区的森林工业集团——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今天在京成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国务委员陈俊生出席了成立大会。
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四大集中连片的国有林区之一。
为全面开发林区资源,形成林业产业发展的规模优势,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原大兴安岭林管局的基础上组建而成。集团公司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56家试点企业集团之一。集团公司成立后将在内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进行配套改革,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技术改造、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重点兴建一批大型林产加工企业,形成年产450万立方米木材及人造板的规模化生产能力。
(赵连庆肖勇)


第2版(经济)
专栏:强力杯经济新闻摄影比赛

河南省武陟县木城镇胜利街回族女青年买木果(右),组建起县汽车运输五公司,专为车主提供办理各种规费、证照和大事故处理等服务,受到人们的称赞。 王天定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