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面向广大农村传播科技知识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十五年育人百万
本报北京12月17日讯记者蒋建科报道:中共四川省委常委、主管农业的副省长张中伟今天赶到北京,向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表示感谢。因为这个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有80%的乡镇农技站长是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培养出来的。同四川一样,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农村经济的发展都不同程度的得益于中央农广校。在全国乡镇一级的农技人员中,有50%以上是农广校的毕业生。
据介绍,中央农广校成立15年来,共招收注册中专学员262万人,已毕业100.6万人,结业学员200余万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000万人次,成为培养乡村干部和新型农民的摇篮,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目前,农广校已发展成拥有37所省级学校,337所地市级分校,2239所县级分校,1.7万个教学班的庞大教学体系,形成了从中央到省、地、县、乡五级办学的农村远距离教育网络,现有专、兼职办学人员5.26万人,成为全国最大的农村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农广校的毕业学员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在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扎根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生力军。据四川省统计,到1993年底,全省5.1万名农广校毕业学员中,担任乡镇基层干部的有1.64万人,担任各类技术干部和技术员的有1.4万人,担任乡村教师等的达6400多人。辽宁省农广校共培养5.3万余名中专毕业生,平均每个乡镇有41人,每个村3人。毕业学员中有1/3成为科技示范户,有1/3成为农技部门的骨干,有1/3成为乡村干部。“八五”期间,该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50%,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高达40.8%。
“九五”期间,农广校将在全国实施“151”工程,即组织100万学员,用5年时间,带动1000万农户掌握2—3项实用技术,率先达到小康。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坚持引进、吸收、创新的科技战略
我国电话总容量突破8000万门
已成为世界上大电话网之一
本报北京12月17日讯记者李新彦、杨健从正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邮电科技工作会议上获悉:“八五”期间,我国邮电通信业依靠科技进步,年均发展速度达到了创纪录的45.9%,主要通信能力和业务总量提前一年完成了“八五”计划,全国城乡电话网总容量超过8000万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大电话网之一。
我国邮电通信的科技发展战略分为“引进先进设备,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自主开发创新”等三个层次。
70年代末,面对各业对邮电通信需求急剧增大的“冲击波”,邮电部决定跨越国外通信技术的传统阶段,以新技术高起点地武装中国通信网。随着我国第一套程控电话交换机在1983年引进开通以来,程控电话在全国迅速推开,如今,我国市话和长话的程控交换比重分别达到了97%和100%,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通信供需紧张的矛盾,为邮电通信走上高起点、新技术之路奠定了基础。
根据“用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在引进设备的同时,邮电部引进了多条程控机、光纤、电缆和无线通信设备的生产线,从而使直接引进设备的比例越来越小。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制造公司自1983年引进建设国内第一条程控交换机生产线之后,10年中生产的局用程控机在占有国内市场约20%的份额外,产品的国产化率提高到了66.5%,产品质量稳步上升,成本明显下降。
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为自主开发和创新增添了压力和动力。目前,邮电科研、开发部门已取得科研成果4000多项,获国家和部门科技进步奖800多项,以“HJD-04程控机”、“大唐程控机”和“155、622Mb/S同步数字系列光通信系统”为代表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在开发过程中坚持产、研、用结合,不仅技术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成果转化难度也大大下降。
“三个层次”战略的连续、顺利实施,使邮电部的主要通信能力和业务总量提前6年实现了在1980年基础上翻3番的目标。
在这次大会上,邮电部还对叶培大等108位作出突出贡献的邮电科技人员和8个重大科技项目颁以重奖。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我国环保工作重点实行六个转移
本报张家港12月17日电记者谢联辉从今天开幕的全国环保厅局长会议上获悉:针对经济高速发展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实际,我国环保工作重点开始实行6个转移。
环保管理向法制轨道转移。我国环保立法步伐加快,有关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已经发布,水污染、噪声污染以及惩治污染和破坏环境犯罪的决定等法规已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同时执法力度加强,全国人大环资委和国务院环委会连续3年进行环保执法检查,750多家新闻单位、1500多名记者参加的“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促进了一大批环境问题解决。
环保机构、制度改革重点向有利于环境总量控制转移。全国省、地、市级环保机构基本实现单独设立;57个城市监理试点工作完成;100个县级监理试点大部通过验收;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等一系列制度加强了规范管理。今年36项环境标准出台,国控监测站数据传输系统建设逐步完善。
地方治理向工程化建设转移。河北省实施《碧水蓝天绿地计划》、山西省制定《蓝天碧水工程计划》、广东省把环境规划列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江苏省确定在“九五”期间实施蓝天、碧水、生态、宁静、净化5大工程。
部门职能向宏观调控转移。各级环保部门积极协同财政、金融和税务部门,运用财税、信贷手段加强环境保护,执行各项环保优惠政策,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防治污染由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移。河南、山东、安徽和江苏4省决定全部关闭5000吨以下的小造纸厂;淄博市对77条水泥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使排尘浓度大大低于规定标准;化工部加快清洁工艺的开发和推广;北京市关闭了污染严重的首钢特钢南厂;武汉市、大连市将地处市中心的污染企业迁出。
环保产业向依靠科技进步转移。各地建立最佳实用环保技术推广网络,全国16个环保产品质检中心的组建工作已经完成,并制定出一批产品技术规范。国家和地方环保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长远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环保科技专项行动计划已经纳入国家社会发展科技计划。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党性保国策”
——秦振华谈计划生育
本报记者艾笑
晚上9点半,随着一声“对不起,怠慢了”的当地口音,张家港市委书记秦振华同志走进我的房门。我们的谈话就这样开始。
“计划生育是我钢琴上的一个重音”
我问:“张家港市1993年成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市之后,这两年工作水平稳步提高。目前,全市人口出生率已降至8.5‰、自然增长率降至2.5‰、计划生育率达到99.99%。这99.99%,也是24K金的含量。在25万多农村育龄妇女中,计划生育做到24K的‘纯度’,应当说是很不易的。你是怎样运筹这‘天下第一难’的呢?”
他说:“如果下面工作难,那是一把手不支持的缘故。凡是一把手亲自抓,而且是真抓实干的,下面的工作就不会那么难做。我对这里每个新上任的一把手,都要亲自交待,除了经济工作,社会发展的工作千头万绪,首要的一条是把计划生育搞好。”
对于计划生育工作,秦书记常说的一句话是用“党性保国策”。他认为,自己是党的干部,中央把计划生育定为国策,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从个人角度说,他抓计划生育也有发自内心的悟性使然。因为,1992年担任张家港市委书记之前,他曾在该市杨舍镇当了14年党委书记,对“经济要上去,人口必须降下来”的体会再深不过了!
秦振华出任市委书记后,在第一次大会上就明确提出,当一把手要弹好钢琴,除了经济是中心外,计划生育是我“钢琴”上的一个重音。
有人给秦振华做过统计,他担任市委书记4年以来,仅在全市二级干部会和三级干部会上,就讲了近百次计划生育。平时下基层,每到一地都要详细询问那里的计划生育工作;每每市计生委要求向他汇报工作,不管自己多忙都是及时认真听取。电话记录显示,今年头10个月他就主动打了14次电话询问和督促计划生育工作,其中一次是在北京开会期间打回的长途。
“不搏何获”
秦振华把苏州市政协主席曹兴福为他题写的条幅“不搏何获”挂在办公室里,激励自己。由他创导的“团结拚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如今已结出累累硕果。80多万父老乡亲在“获”的实惠中,体会到“搏”的价值,更加拥护和自觉执行党的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说,计划生育的成效也是“搏”中之“获”。
1994年,张家港的社会总产值超过500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县(市)中排在第2位。争得这等地位,主要靠的是乡镇工业。全市现有镇、村工业企业近3000家、职工20多万人,他们创造的产值、利税占了全市的90%。更为突出的是,这支产业大军吸纳的几乎全是农村育龄男女,致使去年全市农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3618元。农民切身体会到,党和政府确确实实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认为“听党和政府的没错”。因此,对政府的计划生育指导和要求都能自觉自愿地接受,而且积极主动地落实避孕节育措施。
秦振华要求市委、市政府每年都要为群众办好10件事,解决民众最关心的问题。上行下效,每个镇、每个村也都按这个要求做了。4年来,张家港市已健全和完善了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残有所安,老有所养。
目前82万人口的张家港,已拥有设备精良、技术先进的市级医院4家、妇幼保健所10家。全市26个镇都建立了一流水平的敬老院、卫生院和中心幼儿园。437个行政村,村村都有卫生室、幼儿园、托儿所。并且,在全市实行了独生子女平安两全保险和独生子女家长养老保险等系列社会保险。
现在,安居乐业的张家港民众,生活质量和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由于没有后顾之忧,全市青年男女的晚婚率达到81%,婚后的计划生育也成了时尚。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中华环保世纪行

  碧海蓝天引白鹭风清气朗留客商
厦门靠“环境效应”持续发展
本报讯记者白剑峰报道:厦门市迷人的海岛风景吸引了众多的外商抢占“风水宝地”,搞“长线投资”。近年来,厦门市十分重视保护天然环境资源,优美的环境带动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前些年,厦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忽视了环境保护,曾被称为厦门“八大景区”之一的筼筜湖一度成为藏污纳垢的死湖,鱼虾绝迹,臭水熏天,令人望而却步。面对此景,市委、市政府果断指出,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厦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定要把环境保护作为保持特区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大事来抓。于是,环保部门对污染严重的造纸厂、制革厂、味精厂等25家企业采取了停产、转产和限期治理等措施。同时,全市先后投资1.5亿元,建成大型污水处理厂,并修建导流堤,利用潮汐水位差清洁湖水等,使湖碧波重现,从而带动周围地价成倍上升,吸引了大批房地产开发商。据统计,目前厦门的工业污水处理率已提高到65%,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到35%,跨入全国先进行列。
该市还下大力气治理“喷云吐雾”的烟囱。几年来先后治理了200多台锅炉、20多台窑炉、80多台手烧炉,建成全岛烟尘控制区,烟尘控制覆盖率达89%。与此同时,该市积极开展气化工程,30多万人用上了煤气和石油液化气,全市气化率达85%。该市还在杏林区和莲花新村一带推广集中供热,使一批工厂不再自设锅炉,既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污染。由于制服了“乌龙”,厦门市大气整体环境质量基本保持在国家一级水平。
保护生态资源也是厦门建设海港风景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城市的发展,该市的生物种群和数量锐减,珍稀动植物如海豚、红树林也濒临灭绝。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维护生态平衡,该市首先从保护市鸟白鹭入手,并于今年11月建立了大屿自然保护区,为白鹭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市人大常委会还通过了《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目前,上万只白鹭常年栖息在厦门大屿岛上,为城市增添了生机和情调,也吸引了更多的客商。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简讯

  国家杂交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
本报长沙12月16日电记者吴兴华报道: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日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建立。由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任主任的这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设科学研究部、工程化开发部、信息与培训部、生产后勤部和综合办公室。该中心还建立了工程中心管理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在全国主要稻区建立合作研究和工程化开发网点。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简讯

  火箭发射废气处理有新法
本报讯如何消除火箭发射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减少环境污染,是航天发射领域的一项高技术难题。经过国防科工委、航天工业总公司和中科院等单位的科技人员3年攻关,共同完成的高浓度二氧化氮废气处理工程研究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二氧化氮去除率达到95%以上。
有关专家称,该项成果已具备工程应用条件,可在航天工业、化工系统和环保系统等领域推广使用。(刘程)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简讯

  强功率电能在线综合测试有突破
本报讯中国计量科学院胡重光研究员主持的课题组,研制成功强功率交直流电能在线综合测试技术,并于日前通过专家鉴定。电冶炼、电化学工业典型的强功率用电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强功率交、直流电能精密计量难度很大,国内外也无成熟的方法可供借鉴。课题组紧密结合我国企业实际需要,经过多年努力,突破了国内外强电传统的计量方法,有效解决了强功率交、直流电能及整流效率在线精密动态测量的难题,测试简便、直观、准确度高。(科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全国企业科技管理工作座谈会闭幕
本报北京12月17日讯全国企业科技管理工作座谈会15日在京闭幕。国家经贸委副主任徐鹏航在闭幕式上强调说,要在企业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需要建立一支有实力的科技队伍,不断提高企业中高级科技人员的比例,要有相当一部分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事开发,还要建设高水平的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尤其要有高层次高水平的技术开发中心,企业自身也要有较大的技术开发经费投入。在这个前提下,政府要投入少量资金引导扶持企业的技术开发。他还说,在引导“优化资本结构”的同时,将在18个城市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机制,为实施大集团、大企业发展战略创造必要的条件。(何黄彪孙秀艳)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简讯

  卫生部批准进口甲肝灭活疫苗
本报讯卫生部日前批准进口一次接种即能产生20年免疫力的甲肝灭活疫苗“贺福立适”。该药已在50多个国家中使用,每年有100余万人接种。(艾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简讯

  《风雨沧桑集》出版
本报讯徐放的诗集《风雨沧桑集》已列入“辽宁文化名人系列丛书”,近日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诗集从30年代末期选到90年代初期,按时序共分12卷,计收诗万余行。不仅是诗人徐放坎坷一生的心路历程,也是历史风云的忠实记录。(草凡)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国家教委设立留学人员投资事务处
本报讯记者董洪亮报道:海外游子回国投资报效乡梓更方便了。12月4日国家教委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留学人员投资事务处正式成立。该机构为留学人员提供投资政策、法律法规、国家产业投向、投资环境以及申办程序、手续等咨询服务,为留学人员回国投资办企业、技术开发等牵线搭桥。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意学者纪念马可尼发明无线电100周年
本报讯国家科委、中国科招高技术有限公司和意大利外交部等12月15日在京联合举办纪念马可尼发明无线电100周年研讨会,并就通信及在其它领域上的应用等进行了研讨。意大利驻华大使亚历山德罗·夸罗尼出席研讨会并讲话。(蒋科)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上地杯”教科文卫新闻摄影竞赛

地处海南省儋州市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研人员经常深入乡镇、山村,进行科技服务。图为日前他们在乐东黎族自治县冲坡镇政府进行科技咨询。 林红生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