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朋友信箱

  左顾右盼专杂难断
我入大学一年多,已逐渐适应了校园生活,各科基本课程的学习还算顺利,成绩也过得去。但是有一事困扰着我:周围的同学有的去听选修课,有的参加文艺社团和各种研修小组,有的还从图书馆抱来许多与专业无关的书籍……面对色彩缤纷的文化生活,颇让我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我曾以为,考上大学就是一心一意学好本专业,不应左顾右盼分散精力,心猿意马学得太杂恐怕不好,可是现在心眼活动了。特别是听人介绍说作家中杰英先生原先是学工科的,后来却当了作家,我就很想请教他,“专”与“杂”能不能兼容,仅仅学好本专业够用吗?大学毕业以后改行是很普遍的现象吗?
清华大学于正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朋友信箱

  过来人话“杂”与“专”
于正朋友:
我的确学得很杂,但都是浅尝辄止,皮毛而已。至于后来改行,多少有一点儿被迫的成分。1957年之后,我失去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资格,到社会基层上了20年的“劳动大学”,才有机会占有大量文学素材,也才有可能去写作。现在的社会环境已有了很大变化,因而可以说我是在一个例外的时期的例外的例子,在正常的情况下不一定正常。
在比较正常的情况下,我想除了痴迷型的学者和百科全书式的大师之外,绝对的“专”和绝对的“杂”是不会有的。普通人活着总要有一定的时间去娱乐、休息,读闲书,看电影,听音乐,这就会不知不觉积累一些有关的经验和常识,也就有点儿“杂”的味道了。再者,你活着还得劳动才有饭吃,就不得不掌握一两种哪怕是最简单的谋生手段,那么便有“专”的倾向了。卖菜的小贩一眼能看出蔬菜的新鲜程度,他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行家里手。
假如特指大学生的“专”与“杂”,作为过来人还有若干浅见供你参考。中国的知识分子,古代称为“士”这个阶层,大概一直都是相当关心社会政事和人文环境的。尽管有人提倡只读圣贤书,不闻窗外事,但那是少数,或者只是将之当作入世的捷径而已。古人很早就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虽带有浓厚的个人奋斗色彩,然而东林党人所说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显然是指在读书之外,还要了解整个世界,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后来更有人讲“儒者以一事不知为耻”,马克思又说“人类的一切对我都不生疏”,那就意味着需要掌握的知识更为庞杂了。尤其是如今进入信息时代,大学生是急需概略了解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的。孤陋寡闻可能会让你费力不讨好,造成方位性的失误。一位工程师主持冶炼厂设计,却不了解国家保护环境的法律,结果推倒重来,也可以说是只“专”不“杂”所致吧。记得我上大学时,很多同学都只注重主要专业课而忽视次要的杂课,可是参加工作之后,恰恰是一些杂课发挥过重要作用。再比如政治课中当时讲得比较含糊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观点,我认真地思考并且终身信守,所以在最悲惨的时候仍能保持清醒头脑,能分辨出什么是真理,什么是伪真理。
一名大学生当然首先要学好并力图精通本专业,否则你不是白上大学了吗?但还要尽可能挤出剩余的精力和时间,广泛涉猎各种门类的知识和技艺。因为缺乏全面文化素养的大学生,很难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性的“人”,与机器人和电脑所不同的,是他必须参与社会生活。没有能力与兴趣通过交谈、文娱及其它方式去交流思想感情,也就成了离群索居的智能机器人了。我们知道许多大学者都同时具备很高的文化艺术修养,爱因斯坦能当众演奏小提琴,数学家苏步青写得一手好字和诗词……切勿错过大学校园的环境与机会,那是一个文化的宝库,唱歌、跳舞、奏乐、打球、野游、泡图书馆……可大大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相反地,我在工厂指导过这样一位大学生,写出来的实习报告文理不通,错别字连篇,与人交往能力很差。他的专业水平再高,也算不上一名好学生吧。
如你的脑子够用,学得杂一点儿还会有别的好处。因为我们的专业教育原先是依照计划经济配置的,虽然近年来不断调整,但与社会实际需求总会有差距,至少会有一个时间差,冷门可能变热门,短线可能变长线。因此多学一种技能就多一条路,在众多机遇面前便拥有广泛的选择余地。所谓改行,无非是几种情况:发现自己的志趣与才能更适合另一种事业的发展;形势所迫为了生存改换门庭;而最常见的是出现了新的机会,另谋职业可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恩格斯认为,社会需求比10所大学还要强。英国一所著名大学的校训则说,这里不教给学生点铁成金的手段,而是教给他如何去学习这种手段。可见,大学教育更强调打好基础掌握方法。
我的看法,学历并不决定终生命运,专业只是未来前途的起点;十八般武艺中精通一两门,其它的也拿得起来;修双学位多学本领,是可行之策但应量力而为。(附图片)
中杰英,男,1934年生,广东梅县人。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专业并留校任教,1957年到工厂和农村劳动,后任工程师并主持科研项目,获科学大会奖。1979年兼事文学创作,小说《罗浮山血泪祭》、剧本《灰色王国的黎明》等获全国奖。近作有剧本《北京大爷》,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公演。现为一级编剧、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和戏剧家协会会员。著有小说集、剧本集、电影剧本、报告文学、杂文、科技论文及译著等,并持有一项国家专利。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普通人的故事

  母亲床前那十袋面
85岁的母亲去世时,留给我们最触目的,就是她床边整整齐齐摆放的10袋面,面袋外面落了一层灰尘,有的面袋上还有许多虫眼。
母亲一生中有着深深的饥饿体验。解放前很少吃饱过,3年自然灾害时期半饱半饥地生活着,所以她似乎一直没有从饥饿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城市居民吃粮靠粮店定量供应,那时副食又很少,母亲每月14公斤定量,基本上是月月吃光。多年来她有一个愿望,就是家里能存有一些粮食。后来,市场上蔬菜、水果、肉蛋及其他副食品在不断增多,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母亲14公斤定量开始慢慢有了剩余。每月剩几斤,积少成多,到了25公斤就买回一袋面,几年下来竟积攒了10袋面。闲来无事,母亲常常看看床边整齐的面袋,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和满足感。每当子女们提出把多余的粮食卖掉时,她会立即沉下脸来:“没有饿疼你们,手里有粮,心中不慌。”为了不惹她生气,我们只好由着她。
随着粮食敞开供应,尤其是成品、半成品食品增多,人们吃粮吃花样,吃新鲜,城市居民家里很少再有许多存粮,而母亲却依然在床前放着那10袋面。
这10袋面既是母亲饥饿辛酸史的写照,也是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见证。愿饥饿不要在我们下一代心中留下阴影。
湖北宜昌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何伟纲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普通人的故事

  女儿的“误解”
这还是几年前的事了。有一次,我在一家刊物上发了篇文章,样刊拿回家,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写完作业后信手翻着,见上面有一则漫画作品,说了句“真有意思”。我凑过去看,原来是一组两幅题为《人世间》的漫画。图一画的是医院门前人们排成了队,手里都提着礼品,文字说明是:“乡长爹得了癌症”。图二画的是医院门前空无一人,文字说明是:“乡长得了癌症”。其意义自然是:乡长的爹得了癌症,一些人借机巴结乡长,纷纷送礼;乡长得了癌症,来日无多,昔日的权势将随之消失,再巴结已无用,当然门可罗雀了。
为了测试一下女儿的理解能力,我问道:“明白漫画的意思吗?”女儿眨了眨眼睛,认真地回答:“头一个图上,乡长的爸爸得了癌症后,有这么多人来看望他,说明乡长不孝顺,不管他爹,人们可怜他爹都来探望。第二个图上,乡长得了癌症,没有一个来看望他,说明他不孝敬他爹,人们就不愿搭理他,有病活该!”真没想到,女儿竟这样理解了这幅漫画的含义,地地道道地曲解了作者的原意!但我仔细一想,女儿的理解确实有一点道理,或者有一点逻辑性。我抑制住笑,想重新讲一下,但又控制住自己。望着女儿天真无邪的面孔和那双乌黑明亮的眼睛,我不想让她过早地知道人情世故、世态炎凉……最终,我还是笑出了声,夸奖道:“孩子,你已经懂得了孝敬父母是做人的美德,真出息了!”女儿笑了。
如今,女儿已上初中了,我也曾无数次帮助她纠正对一些问题的误解,但对她那次“看图误解”我依然认为有可贵之处,所以至今没有说破。但愿永不说破……
黑龙江兰西县文化影院 达可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人生一得

  内疚也是一本书
张善菊
平日里,由于人们经常需要表达内心某种惭愧不安的情绪,使得内疚一词有了较高的使用频率。近日,又读到四川邻水县一位中学校长的信,写的也是内疚:听到26岁的年轻教师邓小全为救学生牺牲的消息,我深感内疚。邓小全原是我校教师,他工作努力,但爱提意见,所以我不喜欢他。由于我从中作梗,他没能晋级,没当上先进,最后还被我挤走……
其实,在每个人心灵履历表上,差不多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内疚记录。
然而,内疚是什么?是在完整人生中凿出的那个窟窿?是生命混沌状态下结出的那枚必由自己吞食的苦果?是自己刻在心上的那道无法愈合的伤疤?它是一笔数目很大的债务,知道还不起,却又做着毕生的努力……这,似乎都是,又都不是。
也许内疚让人无法逃避。生活中,面对不快,你可以闭目塞听,你可以转身离去。可内疚却像一条寄生在你身体里的虫,任你逃到天涯海角,都会在你的心上蛀成空空茫茫的洞。
也许内疚就是孤独。人们可以共同欣赏某种风景,共同雀跃于某种气氛,共同听到同一种声音,嗅到同一种气味,却永远不会承受同样的内疚。
也许内疚是一种说不出的痛。然而,内疚却能使人变得通达,明白人生在世,谁也免不了伤害别人,谁也免不了被人伤害。你对别人内疚,别人也会因你而内疚。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内疚者,每个人也都使别人内疚着。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一些体谅、理解和宽容,世界就会多一些欢声与笑颜。更何况,内疚的产生,本就是一个人道义上的醒悟。是良知的忏悔,是智者的反思。
由此看,与其说内疚是一种情绪,倒不如说是一本让人醒世的书,是一种理性的思索和善良的品格,一种修养和境界了。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家庭医疗急救(11)

  脑卒中的家庭自救
脑卒中,就是一般人们说的急性脑血管病。它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是一种能使人痴呆、失语、偏瘫,甚至死亡的常见病。
脑卒中多发生在中老年人当中,患者多有高血压、高血脂和心律不齐等病史。
判定病人是否已经脑卒中的一般条件是,看其是不是神志不清、语言不清、半身感觉迟钝等。但也有例外,比如,病人脑出血量小或出血具体部位不同时,病人可能是清醒的,而这时候极易被误认为脑血栓。再比如,病人发病初始并未肢体瘫痪,而表现为口角歪斜时,会被误认为面部神经炎。另外,病人的问题发生在椎动脉系统时,患者会出现眩晕,这时也会被误认为是得了美尼尔综合症。也有个别时候,病人的反应是在视力、嗅觉失灵等一般性的症状上,这就更容易让人忽视。希望大家不要被一些表面症状迷惑,以致延误病人治疗。
对脑卒中的病人要及时送医院诊治,在送医院或等待医护人员到来前,要做好以下工作:
1.先安慰病人,使之情绪稳定,也可以给其服两片安定。
2.让其平卧,因为头高脚低对脑血栓不利,头低脚高对脑出血不利。
3.当昏迷的病人要呕吐时,要使之侧卧,及时为他清除呕吐物,以免进入病人呼吸道,造成窒息。
4.搬动病人时要轻、平稳。
5.当病人由清醒转为昏迷时,可看一下他的瞳孔。如病人一侧瞳孔和双侧瞳孔散大,应想到病人已经发生了脑疝,生命垂危。当病人呼吸、脉搏停止时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直至救护人员到来。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神经内科周正阳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实话实说

  邻里,呼唤着情感交流
我刚过而立之年,现住在某机关大院家属宿舍,3室1厅外带厨房卫生间,条件可谓优越。然而我却越来越感到郁闷,20多户人家,上百口子人,年年月月抬头相见无笑脸,低头却似陌生人。上班时各出各的门,下班后各回各的家,没有交流,没有往来。哪家有难无人问,近邻却似天涯海角,甚至咿呀学语的小孩,也随着父母过着这令人压抑的缺少人与人之间亲情交流的生活,守着那死水一潭的空间。
这使我常常回想起童年和父母住的大杂院。那时一个院子七八家人,我们这些小孩子,谁家有好吃的上谁家,谁家好玩呆谁家。大人们外出招呼一声,家中之事便有人照看,晒在外面的东西有人收,放出去的家禽有人关。邻里之间,感情是那样的纯朴和真诚,相处是那样默契和协调,人与人之间胸怀是那样坦荡。这种邻里亲情,至今使人回味无穷。
在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今天,难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定要以人们交往的减少和情感的疏远为代价吗?我多么渴望我们的社会学家、建筑设计师和广大读者都来关心探讨这个问题:究竟应该怎样去给人们创造一个其乐融融、轻松愉快的生存空间?
江西铅山县张治国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请您留意

  雇保姆,别忘了体检
我的一个朋友年届三十喜得贵子,夫妇俩视若掌上明珠,拜托熟人千挑万选从乡下雇请了一个小保姆带孩子。当时没有发现这个小保姆患有病毒性肝炎,生活起居与我朋友全家人十分密切。结果不到半年,婴儿和夫妇俩先后被传染上肝炎,幸亏治疗及时,才得以康复。但全家被扰得精疲力竭,还为治病耗资1000多元。
近年来,大批保姆进入城镇的千家万户,成为雇主家庭的新成员,由于多数保姆来自农村,医疗条件差,他们又缺乏卫生保健知识,往往患了传染病自己却全然不知,也有的虽本人无病却是带菌者,成为雇主家庭潜在的传染源。特别是大多数的家庭雇保姆都是为了照料独生小宝宝,如果保姆患传染性疾病,受到危害的首先是弱不禁风的小宝宝。
目前,许多城镇劳务介绍所虽然能保证保姆的身份、劳动能力等条件,却没有提供保姆健康状况的证明,以致保姆给雇主家庭带来疾病的事时有发生。
为此,建议人们在雇请保姆时,除了弄清忠诚老实、为人厚道等基本条件外,还要把健康状况作为选择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劳务介绍所为保姆提供健康证明。如果没有健康证明,雇主最好自己为保姆在医院作一些必要的体格检查,特别要防止把肝炎、结核病、淋病等传染性疾病带入家中。
湖北武汉市纸坊大街22号何秀峰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三星”杯世相百态图片比赛

受不了
袋鼠是澳大利亚独有的一种有袋目哺乳动物,它腹部的口袋是育儿袋,用来哺育小袋鼠。利用活泼可爱的袋鼠形象制成街头垃圾桶,育儿袋成了污物袋,这样的工业品设计是不是太没文化味、太粗俗了?照片上这只“袋鼠”的头上还被人缠上了缆线,似给“袋鼠”上了绞刑,惨不忍睹。难道我们就是用这样的形象教育人们热爱动物、保护大自然吗?
——编者附语
黑龙江哈尔滨市 郭丽君摄于哈尔滨市街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