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湘乡何以发猪财
本报记者周立耘贺广华
到居全国生猪百强前列的湖南省湘乡市采访,从城镇到乡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要发财,靠养猪。
此话不虚。湘乡人近年来靠猪生财尝到了甜头,以至于市委、市政府年初宣布今年为“养猪年”。据介绍,自1992年以来,该市生猪出栏量年均以10万头的递增速度发展,因加工增值创造的利税则以年均2000万元的速度递增。目前,湘乡市生猪及其相关产业年产值15亿元,利税逾2亿元,从而为全市近80万农民致富奔小康找到了一条希望之路。
从小猪圈到大猪场
湘乡人会养猪驰名已久,早在县改市之前的80年代初,湘乡便达到了人均一头猪的目标。“但那时候,一家一个小猪圈,饲养量上去了,却没什么效益。”现任湘乡市委书记杨慕如回首当年,感慨良多。
何以如此?长桥村的何德求给了我们一个说法。他说:“过去养猪图过年,每家喂那么几头,就心满意足了。”这位当年的村支部副书记精明过人,是湘乡市最早几位建大猪场的专业养猪户之一。1984年,他一家6口饲养了115头猪,当年出栏83头,成为村里第一个“万元户”;到1994年,出栏生猪近千头,年纯收入过了六位数。
老何告诉我们,80年代,长桥村养猪大户不多,总共才那么6户;现在年出栏50头以上的已有6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1/9。有意思的是,村里养猪户却由过去的100%逐年下降到了60%,那些种田专业户、外出经商务工户都不喂猪了。
长桥村是湘乡市养猪业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湘乡市畜牧局局长罗阳久给我们提供了一组对比数据:4年来,全市减少了约5万个小猪圈,发展了1.5万个大猪场;生猪饲养量由180万头上升到230万头,其中50%以上是由养猪大户饲养的。
猪圈少了,生猪多了,效益高了。以白坨村为例,去年该村宣布,凡出栏生猪15头以上的农户每头奖励12元,结果全村200余养猪户年出栏6800头,出栏量比上年几乎翻了一番,户平均养猪纯收入近5000元。
从卖活猪到分割肉
活猪南下,是湖南商品猪的主要出路,湘乡也不例外。全市目前仍有生猪运销车辆300多台,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将一车车的生猪送往广东。
但养猪业的大发展,给长期单纯靠生猪外销这一“独木桥”造成了愈来愈大的压力。提起80年代中期以来的4次卖猪难,湘乡市上上下下都心有余悸。
“卖猪不如卖肉。”张江村农民邱中桥偶然打听到,一头肉猪经分割加工冷冻,可得利润百余元,与养一头猪的赚头差不多。而千里迢迢搞贩运,每头净赚仅10余元。
于是他下定决心办肉类联合加工厂,几年下来,居然梦想成真,像模像样了。如今,他的吉祥楼肉联厂年加工猪肉逾5000吨,冷冻库容量1200吨,其产品以正常含水量不到5%、脂肪含量不足1%的过硬质量而远销丹麦。
在湘乡,像邱中桥这样的能人4年来冒出了10多个,他们已拥有年分割加工50万头生猪的能力,并由此形成了一个从业人员3000人、利税3000万元的新兴产业。
从贩猪皮到制皮革
很少有人知道,湘乡是全国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的猪皮产地之一。这也难怪,湘乡制革业的历史只有短短的5年时间。
湘乡制革业源于80年代的个体猪皮贩运业。那时候,全市有2000多人长年走南闯北贩猪皮,他们在与外地皮革厂家做生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鼓舞,有的便学着制皮革。
办企业需要资金、场地,市里领导一句话:“支持。”湘乡市第三制革厂李金平厂长谈起办厂经过时颇为激动:“想当初,无论哪个部门卡一下都干不成的,但我们没遇到任何麻烦。”
李金平当年贩猪皮是一把好手,办企业也红红火火。1992年初,他投资500万元,是全市首批办制革厂的先行者。如今,已年产猪皮60万张,销售收入达5000万元。他自豪地说:“本厂产品90%供出口,每一个国外客户来我这儿都能做成生意,各种规格、花色的皮张都能加工。”
近3年来,湘乡市制革业如雨后春笋,到1994年底,已发展到20余家,拥有固定资产1.2亿元,从业人员5000多,去年加工猪皮500万张,实现销售收入逾4亿元,创利税6000多万元,产品出口欧美等地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制革业的崛起,使过去将猪皮贩往外地赚取差价的“皮贩子”转而变成了“采购员”,因每年要从外省区购回大量原皮,全市现已组建了一支有200多台车辆的专业运输队。
一业兴,多业旺。制革业还带动了诸如明胶、皮革服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市已有8家皮服企业,年加工猪皮服装30万件(套)。(附图片)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支农”应“知农”
袁冰清
时下,从上到下,一些部门纷纷派干部下乡支农,令人欣喜。
但遗憾的是支农的干部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却不“知农”。当农民问及有关农村政策时,他们不甚了了;当农民请教有关农业科学技术时,他们摇头摆手;当农民要他们处理有关村民纠纷时,他们又手足无措。这样的“支农”干部是聋子的耳朵——瞎摆设!
“支农”应“知农”。支农者必须了解农业,吃透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政策精神,熟悉农业科学技术,摸透农情、民情。只有“知农”,才能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帮农民之所需;只有“知农”才能支农支在急需时,支在点子上,雪中送炭,下及时雨。
为使支农干部“知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支农干部下乡前的培训,组织他们学有关农业政策、学农业科技知识,让他们入“农门”、知“农事”,取得支农的“资格证书”。只有这样,支农才不会流于形式,才能落到实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花架子”搞不得
文俊
近日,某乡为迎接上级检查,集全乡万余青壮劳动力突击搞万亩农田样板工程:在原有的沟边渠面砍砍草,铲铲坡,使之光滑好看,说是还要开现场会、拍电视哩。
搞农田水利建设,是件利国利民利于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好事,农民愿意干。但是,对这种只注重表面文章、做给领导看的“花架子”,农民意见很大。时近冬令,正是兴修水利的大好时机,各地应当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确定重点,实实在在地搞些诸如清塘理沟,疏理淤塞河道,平整土地,修复灌溉设施等。千万不要再做那些劳而无功的事。
上级部门也要从实际出发,多为下面创造干实事的条件。不要动不动来个虚张声势的“大检查”之类,使下边穷于应付。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佳木斯粮食总产近20亿公斤
本报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今年粮食获得特大丰收,纯增商品粮5亿公斤。目前,这个市的粮食商品率已达70%,户均产粮实现7700公斤,在全国名列前茅。佳木斯市针对洪涝灾害频繁的矛盾,确立了“抢种不扔地、细管促早熟”的方针。把每年的“冬备”变为“秋备”,播期提前半个月,躲过了灾情,使种子种到了“腰窝”上。佳木斯市通过采取一系列举措,使今年粮食总产接近20亿公斤,农民人均增收600元。(马道子)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衡阳市千余老知青重返乡村
本报讯去年以来,湖南衡阳市1000余名回城后的老知青又纷纷扛上行李,携带眷属,重返到当年下乡插队、摸爬滚打过多年的黄土地上从事农业开发。一年来共开发荒山、荒土、荒水、荒滩面积64万亩,增加农业产值10.6亿元,人均创利2.3万元。(王永华)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费县水库灌区抓好配套建设
本报讯山东省费县把大中型水库灌区配套作为农田水利建设的突出重点来抓,坚持不懈地大搞灌区防渗石渠建设,全县八座大中型水库灌区累计新增灌溉面积1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0万亩,水的利用系数普遍提高到了55%左右,年可节水6000万立方米以上。(刘斐)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郧县库区十万移民安居乐业
本报讯湖北省郧县放宽政策,管活资金,富民为首,开发库区,10万移民安居乐业。位于汉江中上游的郧县是丹江口水库重点淹没区。1984年,国务院决定筹措3亿元专款,分10年安排解决丹江口水库移民遗留问题。郧县抓住这个机遇,库区面貌迅速得到改观。(曾学国杨战报)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新事

工厂农技员下乡
楼林峰严元俭
在浙江龙游县的湖镇镇新建村田头,龙游天厨酱菜食品厂的农技员沈樟龙一露面,正在小黄瓜田里干活的农民就围了上来。老沈指着一株叶片表面长着白色菌丝的小黄瓜说,这是白粉病,对小黄瓜产量、质量影响很大,防治方法是……
“老沈,看看我的黄瓜怎么啦?”一位农民把老沈引到另一丘田头。老沈观察了一会儿,掏起植株,指着像根瘤菌状的变形须根告诉大家,这是根线虫病,传染很快,而且是毁灭性的,应这样防治……
“这一丘,应根外追肥补营养,摘除老叶保新果……”老沈一丘丘地指导着。
一位名叫余泽春的农民告诉我们:“村民们过去种黄瓜,只是自家食用。像现在这样连片种植出售,还是第一次。从种子下土到小黄瓜采收,都要讲技术,一不小心就会减产减收。大家很喜欢老沈来田头指导。”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塞上江南再放异彩
——宁夏河套灌区农业综合开发掠影
潘梦阳周泓洋潘小燕
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河套灌区农业综合开发的进展情况和前景令他很高兴,说:宁夏的农业大有发展前途,完全可以建成我国西北的农业商品基地。并欣然命笔:“塞上江南再放异彩”。
金波绿浪织锦绣
记者在宁夏灌区农业综合开发区看到:昔日夏天水汪汪,冬天白茫茫的盐碱荒滩,风吹沙子跑、就是不长草的流动沙丘,经过农业综合开发,变成了沟渠配套、桥涵交错、条田成档、林带成网的绿洲,水流丁冬响,绿禾生机旺。人们赞誉这里: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宁夏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张钧超告诉记者:比起大省区来,宁夏尽管农业综合开发区的面积较小,投资不算大,但是由于建设中高标准严要求,工程质量优效益高,在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是走在前列的。
80年代,在宁夏党委书记黄璜、自治区主席白立忱带领有关部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宁夏党委、政府提出了发展“黄河经济”的战略构想。1989年,国家将宁夏河套灌区农业开发纳入了全国农业综合开发计划,每年投资20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
从1989年至1994年,宁夏河套灌区农业综合开发第一、二期工程圆满完成,并且通过了国家验收。项目区农民人均年收入由项目开发前的300—400元上升到第二期项目开发末的1000—1400元,这一经济增长速度在宁夏灌区发展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丰硕效益来之不易,以水利为龙头的农业综合开发,完善、健全了项目区的灌排系统,仅沟坡治理塌陷的工程长度就相当于从银川到北京的距离。科技扬威治“蛟龙”
如果不是专门介绍,记者简直不相信眼前这片平整的园田过去曾经是一片水汪汪的盐碱荒滩。这里叫做“蛟龙口”,在宁夏惠农县。
7年前,宁夏农业开发办集中专家实地勘察,科学决策,在地下埋设了三级楼道管网式的暗管,深度从1.5米到4米,又挖了37眼汇集水的井,组成了一个地下排水网络。原来地下水位接近地表,甚至冒出了地表。1992年2月中旬启泵放水,到2月底,地下水位就降到了1米以下。2月中旬至5月春灌前,“蛟龙口”就“吐”出地下水约40万立方米,排出盐分约1755吨,地下水矿化度降低了61.2%,含盐量减少了40.6%。
被暗管排水的科学技术治服了的“蛟龙口”,乖乖地向人类献“宝”了。当年就开发出2326亩良田,当年收获,平均亩产过200公斤,最高的超过350公斤。农民兴奋地说:“这种地能长出庄稼,真没想到。”
用暗管排水治理“蛟龙口”,比明沟排水节省土地5%,相当于多开发出116亩地;排水费用只有机井排水的1/5,排水效果好,综合效益高。
像“蛟龙口”治理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科学技术在宁夏农业开发中实实在在地发挥了“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宁夏农业开发依靠和运用科学技术,提高综合开发水平,先后组织了上千名各门类的科学技术人员,大力推广农、水、林、牧等各方面的实用科学技术上百项。
众手浇开幸福花
众手浇开幸福花,综合开发靠大家。
“国营玉泉营农场从濒临破产的困境中走出来,就是靠农业综合开发激励和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宁夏农垦局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李淑珍介绍说。
玉泉营农业生产条件十分恶劣,土层只有10至30厘米厚,下面全是青沙和砾石。这里年降雨量只有150毫米,而蒸发量高达2000毫米以上。1992年全场职工8个月没有领工资,到年底农场累计债务高达2740万元。
“在困境中,玉泉营农场领导主动积极地找我们立项目,要开发。”
玉泉营农场场长刘虎山说:“农业综合开发是一个极好的机遇,国家出钱给我们农场修建、完善灌排工程设施,我们农场没钱,干部职工有的是力气,以工投劳,以劳顶资,别说国家一元钱投资要我们配套投7元钱的工,投8元、10元的工,都干!”
一花引来万花开!玉泉营农场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战,争先恐后地参加农业开发,累计投工40多万工日,据测算,相当于投资200多万元。
原来淤塞的沟渠畅通了,渗漏的渠道砌护了;过去7公里长的农场渠,水从渠首流到渠尾得4个小时,如今只需要1个半小时;以前轮灌一次水得半个月,如今五六天就灌一次;1994年与1989年相比,平均每亩节约用水200方,节约用电(抽水)71千瓦时,全场全年节约水电费就达17.7万元。
小麦平均亩产由8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向日葵平均亩产由75公斤提高到175公斤。
以前,农场职工承包的耕地不少都撂荒了,现在职工们纷纷争抢着,不光承包熟地,还大量自己动手开垦荒地。郑立祥一户就开荒400亩种粮食,成为宁夏农垦系统“十佳”大户之一。大伙把土地当成了宝贝。近几年来,全场职工个人投资开荒达2500亩,种粮食、种蔬菜、种甘草、种葡萄,种下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山西省新绛县大力发展蔬菜生产,现已建成菜地7万余亩,成为山西省蔬菜生产基地,仅蔬菜一项菜农人均收入超千元。为使蔬菜生产上规模、土档次,该县专门从山东寿光聘请13名科技人员做技术指导。图为技术员正在日光温室传授技术,指导生产。
白由恒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