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5-10-07

1995-10-07新闻联播 文字版

徐州再唱《大风歌》

第6版(文学作品)<br/>专栏:文学作品<br/><br/>  徐州再唱《大风歌》<br/> 周梅森<br/> 一曲《大风歌》,时常超越时空,从两千多年前的楚汉旧地飞入我的心中,伴我走入一个个异乡的梦景。不过梦中的故乡总有一种穷困的苦涩味,它给我,也给无数昔日的徐州人带来了一片灰蒙蒙的沉重记忆。<br/> 徐州何日才能雄风振起?徐州城乡八百万父老乡亲在遍及整个中华大地的改革大潮中期待着、祈盼着……<br/> 徐州基础设施滞后,号称五省通衢,却路道不通,进城难,出城也难。经济形势严峻,1992年全年预计财政收满打满算只有10亿,企业明亏暗亏却四五个亿……<br/> 市委书记李仰珍和党委、政府一班人很着急,而更不安的是:这困窘局面后头潜伏着一种自卑却又自满的情结,一种萎靡而又僵化的精神状态,一种长期历史形成的思维定势,概言之就是观念滞后。<br/> 李仰珍明白,徐州的雄风振起,必须从干部队伍思想观念的整体转变抓起。完成这个转变不是一日之功,然而,面对改革开放带来的历史机遇,却又不能等待。于是,书记李仰珍和徐州市委、市长王希龙和徐州市政府一手抓面前千头万绪的工作,一手抓对苏南经验的学习。由李仰珍亲自带队和倡导的千人学苏南干部队伍,一批批一次次浩浩荡荡跨过了长江。当时,徐州的报纸、电视、电台,对苏南先进经验的全面系统的宣传,关于苏州、无锡以及张家港市的报道,甚至超过对徐州本市的报道。<br/> 如果说中国改革开放的源头来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思想解放运动,那么,徐州于90年代的雄风振起,其源头同样来自于自身思想的解放。在历史机遇面前,有了一支解放了思想,换了脑筋的干部队伍,就有了事业腾飞的主心骨。<br/> 一<br/> 如果我们把徐州的大建设比作一首大地交响诗的话,那么,这首大地交响诗的第一乐章自然是那条徐洪河。治理徐洪河,是第一个大动作。<br/> 这条河南起洪泽湖,流经泗洪、宿迁、睢宁、邳县、铜山等五县市,在徐州东郊与京杭大运河相连,全长187公里,原本是大跃进时代的产物。<br/> 徐州作为全国39个严重缺水的大中城市之一,对这个南水北调工程有着历史的和现实的渴望,干渴的城市需要水,龟裂的土地需要水,徐州的父老乡亲、干部群众都知道这条徐洪河是徐州连心的动脉。<br/> 然而,要沟通这条连心的动脉谈何容易!市水利局局长韩发举心中最清楚,仅急需整治的77公里的一段河道就要建翻水站、涵洞75座,土方量近3000万立方米,战线长,规模大,投入的劳力、机械多,总投资再节省也得五个亿。这五个亿在苏南也许不算回事,可在徐州,尤其是在1990年的徐州,却是个吓人的天文数字。<br/> 上,还是不上?上去以后下不来怎么办?五亿资金到哪里去落实?这条连心的动脉,首先揪住了李仰珍的心,搅得他坐卧不宁。没人不知道这条河对徐州的意义,可十多年过去了,就是没人下得了这个决心。李仰珍一次次和分管的市委副书记胡振龙、副市长汪为群实地勘查,反复商量,统一认识,最终把一整套想法拿到市委常委会上:财政再困难,也要在今后的三年中挤出一部分钱来,此外的资金缺口,除上级支持部分外,主要靠受益地区的农民自筹解决。<br/> 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了,乐章奏响了,十多年的盼水梦,在市委一班人和沿途百万农业大军协调一致的努力下,开始变成现实。李仰珍、胡振龙、汪为群和韩发举等一大批长期从事水利建设、农业建设的同志们来到了工地,身先士卒和民工们生活在一起,奋斗在一起。<br/> 在工地上,在和百万农民大军一起整治徐洪河的日子里,李仰珍总是心潮起伏,思绪难平。他身边是些多好的人民啊!他们知道国家的困难,政府的困难,一声号令,就从自己并不宽裕的口袋里掏出了那攥得冒汗的几十元;一声号令,他们就抛家弃口来到工地,住草棚,睡地铺,天麻麻亮就出工,披戴着星月赶回来,出这么大的力,一天的生活费却不足两元。<br/> 徐洪河还没修完,为根治徐州的道路问题,三环路又提上了议事日程。这让一些按常规行事的同志很吃惊:一个徐洪河已使上了吃奶的劲,哪里还有资金,有力量修路呢?这条路一上,又要两亿多的资金,更何况还有和资金同样难办的征地、拆迁问题。<br/> 李仰珍和市委一班人想的是,不是对上对下的交待,不是一时脸面上的光彩好看,而是对历史和未来的交待,对徐州将来几十年、几代人的交待,他们脑子里装的是将来半个世纪徐州人民需要取得的生存空间。<br/> 一石激起千层浪。李仰珍和徐州市委的修路决心以及具体举措在百万市区干部群众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一幕幕感人的景象出现了:一位年约二十几岁,迄今不知姓名的姑娘,把整整一万元人民币现金捐给了三环路工程指挥部,创下了个人捐款的最高纪录。时过四年之后,当时在场的工作人员小莫还依稀记得这位姑娘的真诚面容。小莫请她留下姓名、地址,她执意不肯。机警的小莫提出给她拍张照片留做资料,又被她婉言谢绝。小莫怕她从此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中再也找不到,而她却执意要消失在人海中,化作一滴构成江河大海的水珠……从此再没找到这位姑娘,徐州的报纸、电台、电视台都在呼唤:无名姑娘,你在哪里?那位平凡而纯朴的年轻女性却沉默着,一直沉默着,让800万徐州人民为之动容。<br/> 不是征地、拆迁难办么?这一回,整个三环路30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不到20天就全面完成了,而且没有一个闹事的,没有一个上访告状的。什么原因?就因为人民理解,人民拥护,政府要做的就是徐州人民想做的。<br/> 党委的一把手李仰珍心系三环路,政府的一把手同样心系三环路。市长王希龙受中共徐州市委和徐州800万人民的重托,出任三环路工程总指挥,在整个工程建设期间真可以说是夜不安眠,食不知味。工程上每一个重要方案的组织实施,他都亲自部署,并提出成熟而具体的意见。冬天,这位市长兼总指挥到工地上问寒问暖。夏天,又是这位市长兼总指挥亲自捧着切好的西瓜送到工地建设者手中。工人感动地说:“我们身上多的是泥土,市长身上多的是汗水,是心血。”<br/> 宽阔、平坦、整洁、漂亮,让徐州人民引以自豪的三环路如期通车,四条国道,十条省道和三环路连接在一起,从根本上解决了全国、全省的车辆过境问题。<br/> 徐州人民扬眉吐气了,他们自豪地说:“我们一时虽还拿不到经济综合发展的团体金牌,可单项冠军咱拚死拚活也得拿两项!”<br/> 二<br/> 谈起路,不妨再看看机场路的建设情况吧。<br/> 徐州机场路即104国道的徐州至睢宁县城段,全长80公里,其中徐州至观音机场36公里,睢宁县城到航空港44公里。这条路是在原徐淮公路的基础上扩建的,路面宽度从12米扩至60米,中间六个快车道,快慢车道之间全线用隔离墩隔离,共需新建、扩建过路桥涵60余座,生产桥涵闸站800余座,工程规模浩大,总投资1.8亿元。<br/> 担负这条机场路建设的,是铜山县和睢宁县。铜山县委书记高之均、县长郭希忠,睢宁县委书记吕永信、县长韩振美接受了任务,马上动作起来。<br/> 为三环路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的铜山人民,再次为机场路做出了自己顾全大局的牺牲。该县张集乡农民张宜让,在路边建有一座上下16间的楼房和10多间平房,开了旅馆、商店、停车场,接到拆迁通知后,二话不说,毫无怨言地带头拆迁。正在新房里布置装点,准备结婚的徐朝品,得知新房要拆,和新娘子一商量,拆了自己的新房,借别人的房子成了亲……<br/> 就这样,在人民的理解和支持下,一场新的淮海战役打响了。<br/> 铜山县集中全县交通、水利部门最强的力量、最好的设备,计4500多人,400多台(套)施工机械,组成了10个路面施工队和4个桥涵施工队,展开了机场路建设的攻坚战。<br/> 没有白天和黑夜之分,没有节假日和工作日之分,道路建设者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十三四个小时。油路队副队长谢广芝被电线划破了腿,依然在工地上带伤作业,最后伤口发炎,腿肿得不能行走,就坐在平板车上,让人拉着,继续指挥施工。油路队队长葛树家因疲劳过度昏倒在工地上,被送往医院,当大伙儿去看他时,他口不能言,还打着手势让大家不要耽误时间,赶快回到工地上去……<br/> 正因为有了广大机场路建设者的无私奉献,和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有了他们的团结奋战,顽强拚搏,机场路才在短短的一年零六个月后全线通车,在徐州乃至全国公路建设史上写下了令人瞩目的光辉一页。<br/> 当然,还有邳县,还有贾汪,还有新沂,还有丰县和沛县,这里由于篇幅的限制,不能一一列举了,好在他们的辉煌乐章已用心血和汗水写在了徐海大地上,今人和后人们走在他们开创的宽广大道上,都可以去看,去想,去体会,这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是在什么条件下创造出来的,又是由些什么人创造出来的……<br/> 三<br/> 古人云: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已近耳顺之年的李仰珍,难道还不该平和一点,想开一点,为自己的后路做点准备么?还犯得着这么拚命努力,为了事业去得罪人么?<br/> 李仰珍似乎不懂得这一点。<br/> 不做老好人,势必要得罪人。<br/> 举一个例子。李仁副市长分管城建,鼓楼区商业局食品公司一栋沿淮海路大街的门面楼建到了人行道上,必须部分拆除。可食品公司本身就不景气,困难重重,用李仁副市长的话说,你不找他,他还想找你要钱呢,现在,你要拆他的房,他还不狮子大开口?这事就一直拖着。这景象却被李仰珍看到了。突然有一天,李仰珍叫上李仁和建委主任许太学,并与规划部门的一帮干部,一起上车,把一车人拉到食品公司门口,指着被侵占的人行道说:“这房子为什么不拆?你们各位管城建、管规划的同志天天从这儿过,就没人看见么?再不拆的话,我建议把你们的牌子就挂到这里来,让全市人民和外地朋友都看看你们的能耐,咱徐州就是这么搞规划的。”如此这般一通批评,李仁副市长和建委主任许太学的工作好做了,问题马上解决了,可李仰珍却得罪了人。<br/> 李仰珍不懂得明哲保身,不懂得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却很懂得时间的紧迫,他要抓紧有限的时间,为徐州多办一些大事,好事,困难的事,为此,就算得罪了一些人,他也在所不惜。<br/> 徐州城郊区县行政区域的重新划分和调整,就是一桩难度很大,又必然要得罪人的事。以往计划经济留下来的行政区划,搞到改革开放的今天,已是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了。李仰珍之前的几届市委领导班子就认真考虑过重新调整区划的问题,最终没有下得了手。<br/> 然而你不得罪人,别人就要得罪人,谁也不能眼看着城乡分离的不合理的状况长期继续下去。如果继续下去,城市没有发展空间,乡村没有城市依托,大家各自为政,相互扯皮,相互制约,谁也迈不开步子,大徐州的经济文化格局根本无法形成。<br/> 说干就干,先做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又广泛征求意见,——不但征求有关部门和在职领导的意见,也征求了上届市人大、市政协负责同志的意见,搞了一个区划调整的优化方案报到了省里。省委省政府和省民政厅对徐州的方案进行了充分研究,正式发文批了下来。李仰珍和徐州市委、市政府马不停蹄,四天开了17个会,一一落实重新划分后的区县地盘和新的区县班子。<br/> 这次区划调整,把城市行政管理的区域从130平方公里一举扩大到96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过去的95万,增加到了目前的143万。这样一来,由三环路构成的地缘环境,和依据这种地缘环境进行的科学的区域划分,实现了徐州的全面立体扩展,等于再造了一个徐州。<br/> 区划调整的成果,仅仅一年之后就看到了。过去受市区面积狭小的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困难,现在城乡一体,效区有了城,城区有了乡,各区既管城,又管乡,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城市的人才、技术、资金、信息优势,与农村的土地、劳力、农副产品等资源优势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增强了城乡经济的发展活力。<br/> 四<br/> 李仰珍说:“时代在前进,人类的事业在发展,徐州和徐州800万父老乡亲要走向明天,也要走向美好的新生活。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任何一个市委书记应该做的。”<br/> 谈到徐州,李仰珍总会无限深情地谈到在徐工作过的老同志,谈到了不起的徐州人民:今日徐州的工作基础是老同志打下的,徐州人民的优秀素质是在一代代老同志的长期熏陶下形成的,今天的许多事,上几届市委班子也都考虑过,甚至有些事已提到议事日程上,他和他的这一届班子只是赶上了好时候,于天时地利人和中完成了上一代徐州人的历史宿愿,实践了这一代徐州人的历史使命。<br/> 李仰珍沉思了一下说:“也许这些岁数大一些的同志紧迫感更强一些。说白了就是,岁数快到了,不想再往上升了,再不好好为人民干些事,也就没有多少机会了,日后想到自己在位时没能完成那份历史责任,就会脸红心跳,就会留下永远的愧疚和永远的遗憾。”<br/> 这话让人闻之动容。我想,这是李仰珍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心声,也是他大刀阔斧抓大事,创大业的行为基础。<br/> 徐州基础设施滞后的局面经过这5年的大建设,得到了根本改观,可李仰珍认为,这只是刚起步,只是刚搭起了一个基本框架,和苏锡常地区相比,还差得很远,很远,要实现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全面起飞,还将有一个艰苦的过程。<br/> 正是华灯初上时,整个徐州城区一片绚丽夺目的辉煌,2200多处灯光装置,烘托出了一个不夜大都市的壮观景象,把昔日人们记忆中旧徐州的阴影一扫而光。暗夜下的沉闷、冷清,冷空中的凋零、衰落已被徐州800万父老乡亲送入了历史的卷宗。城内主干道上,霓虹灯、轮廓灯、巨型灯箱和连成一体的“满天星”使入夜的徐州处处流光溢彩,妩媚多姿。<br/> 文人墨客将作品写在纸上,我们800万徐州父老乡亲已将自己的作品写在了徐州大地上,并将继续写下去。那是一曲新时代的《大风歌》,一部大地和城市的交响诗,壮美的乐章奏响于天地之间……

重听《月圆曲》

第6版(文学作品)<br/>专栏:<br/><br/>  重听《月圆曲》<br/> 张丽妔<br/> 我真是有些孤陋寡闻,以为生活总是从我知道的时候开始的。其实满不是那么回事,重听《月圆曲》的感受就是一例。<br/> 那是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那一段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在一个已被我遗忘了的日子的傍晚,一阵音乐从校园中传来,优美、舒缓,像溪水在畅流,像月光在溶泻,像山林中雾霭的飘舞。我惊讶了: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美妙的音乐?它真是人世间的声音吗?我真正地懂得了“天籁”这个词语的意义。由于这支曲子是这个时候听到的,所以我无端地以为这支曲子就产生在这个时候。<br/> 不知是我从此就注意了它呢还是它从此就唤起着我,总而言之,从这天开始,我便每天定时定点地听到它,那就是每天的傍晚时分。而且,每次都给我同样的感动:华彩飞扬,流畅优美。特别是在夏天的阵雨过后,当树林被雨水洗刷得更绿,小路被雨水冲洗得赭红的时候,这支曲子简直能把你心上的尘埃冲刷得一干二净,也像那山林和小路一样,清新、明澈,一尘不染。这时,你会感到那乐曲不仅飞扬在林中树梢,不仅是流淌在山道碎石上,而是流淌在你的心里。我几乎是每天都踏着这清新明丽的乐曲,在宁静晚霞中散步,和女朋友,也和男同学。在这支乐曲的陪伴下,生活就像一派银色的月光,简直就是美妙极了。这时我才知道它的曲名是《月圆曲》,是学校电台的终了曲。怪不得它那么令我想到月色,又怪不得它总在傍晚时分响起哩。<br/> 那是一个“运动”的年代,也是一个劳动的年代。几乎是一个运动接着另一运动,一种劳动紧接着另一种劳动。生活就简直由这两种内容构成:运动之后劳动,劳动之中运动,学习倒成了非法和非常。说句公正话,那没完没了的劳动真锻炼了我们的一副好身板和刻苦耐劳的品格,但那运动,却常常带来心灵上的伤害。被整的人自不待说,那无言表达的冤屈,使得多少年轻学子的心蒙上无以言表的伤痛;那些整人的人又何尝于心能安?心灵的悲哀是他们共同的感受。更有那饥饿中的超强度的劳动,汗流满身,尘土满脸……只要听到《月圆曲》乐曲响起,便得到了一身的轻松。蒙屈的心灵获得了慰藉,蒙尘的身体得到了洗礼。于是,人生又恢复了它应有的美好,心绪又恢复了它应有的那般平静。一些远大的理想在这支洗尘涤垢的乐曲中树立,一些美丽的爱情在这支抒情悠扬的乐曲中产生。这支三拍子的乐曲,简直就是一剂治疗心灵伤痛的良方!<br/> 离开学校投入社会,环境的改变和生活的忙碌,使我再也没有听到这支曲子,或者说,我再也无暇去听这支曲子了。十年浩劫,它更是从人们的心灵中根除了出去。<br/>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了一曲音乐——那当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了。呀!多么熟悉,多么亲切!这不就是大学广播站的终了曲吗?久违了我青春的旋律!久违了,我青春的佐证!于是,我想起了伴着这支乐曲的林间散步,和散步中的蜜语。我又回到了那并非完全美好、但终究难以忘怀的青年时代。它,还给了我青春。《月圆曲》,你是属于我的青年时代,你是属于我的求学之地、求学之时的。由此,我更加确认它产生于我听到它时的那一个时代。<br/> 在一次和学长的闲谈中,我又谈到了这支曲子。从中我才得知这是一支老曲子,它也记载着他的一些难忘的经历。他和我说起当年听到它时的一些情景,也和我说起今日听到它时的种种感受。这时我才知道,生活并非从我这里开始,历史自有它长远的源头。我的确是太孤陋寡闻了。<br/> 我相信,这历史还将写下去,《月圆曲》还会美化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生。

亲情

第6版(文学作品)<br/>专栏:<br/><br/>  亲情<br/> 商泽军<br/> 冬天,大雪纷飞,孔繁森来到敬老院,他发现哑巴老人琼宗三十六码的脚套着一双三十二码的破旧鞋子。孔繁森解开大衣,像对待自己年迈的母亲一样,捧起老人的双脚放在自己怀里,用自己的体温为老人暖脚,回到拉萨,孔繁森把妻子为他缝制的一双棉鞋,转给哑巴老人……<br/> 一双新鞋<br/> 把平原上的阳光一针一针<br/> 缝进去<br/> 把温暖一针一针<br/> 缝进去<br/> 缝进去的还有<br/> 平原与高原的亲近<br/> 平原对高原的思念<br/> 关山阻隔,妻遥夫远<br/> 让丈夫穿上妻子缝制的鞋<br/> 陪伴着他走在路上<br/> 心里也是一种坦然<br/> 足寒伤心<br/> 民寒误国<br/> 这极普通的哲理<br/> 妻子也许弄不通<br/> 但她知道<br/> 丈夫在冰天雪地出门<br/> 千里、百里<br/> 一双温暖的脚,对他<br/> 有那么重要的意义<br/> 草鞋,布鞋,皮鞋<br/>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鞋子<br/> 世界上也有各种各样的脚<br/> 琼宗老人<br/> 从农奴时赤脚走到现在<br/> 三十六码的脚却套着<br/> 一双三十二码的鞋<br/> 门外大雪纷飞<br/> 鸟雀隐在烟云里<br/> 行路的人<br/> 龟缩着身子回家<br/> 破旧的鞋子<br/> 像一张黑黑的嘴<br/> 把温暖从老人的心中<br/> 取走<br/> 老人是个哑巴<br/> 老人的许多东西<br/> 不能表达<br/> 但老人知道冷暖<br/> 老人知道她的脚<br/> 被一位市长捧在怀里<br/> 素昧平生<br/> 一个汉族的儿子<br/> 一个藏族的母亲<br/> 心灵与心灵在风雪的<br/> 刹那像两个民族<br/> 一起熔通<br/> 那时,孔繁森落泪了<br/> 他想到了黄河故道的母亲<br/> 看到藏族老母亲红肿的脚<br/> 和鞋子<br/> 他说:这怎么过冬<br/> ——阿姆拉(老妈妈)<br/> 让您挨冻了<br/> 是我没有照顾好您老人家……<br/> 这是多么动人的一幕<br/> 这种自责<br/> 又是多么的沉痛<br/> 它像一只重锤<br/> 一声声敲打着每个人的心胸<br/> (选自长诗《孔繁森之歌》)

高原情

第6版(文学作品)<br/>专栏:<br/><br/>  高原情<br/> 杨振昆<br/> 到沿海开放地区溜一圈,大有“人情薄如纸”之感,难免会怀念家乡,怀念云南高原的古道热肠。一位作家提出人的记忆中有“情感记忆”,确实让大家新鲜了一阵。我的“情感记忆”尤强。谁对我的一点好处,八辈子也不会忘记。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那些纯朴可亲的情谊电视般地时时在脑海的屏幕上播放。<br/> 在大理的一个白族山村,我生活了一年。我身单力薄,挣工分绝难养活自己。但作为高出当地人一头的工作队员,大家把我的一言一行记得可真。我把牛屎当黄金样地一捧捧装进背萝里,以至棉衣都印上一片粪迹;我用钱买了些药为病人治疗,虽无特效,但心理治疗总有作用;我和他们围着火堆一夜开没完没了的会,眼皮重得用火柴棍都难以支撑仍要讲经说法,……就因为我在这山村生活过,我记住了乡里乡亲,乡亲们也记住了我。16年后,为感情驱使,带着妻重返故地。才胡乱跳上一辆马车,赶车人竟是村里的,还记住我,硬不要车钱。那一天,我凡到一家,都酒肉上桌,全不管是不是吃饭时间。不吃就是看不起,我只好大伤脾胃,第二天是悄悄逃跑的,全村人挨家排好请我吃顿饭。屈指一算,不跑,得吃两个月。心里跳出个不纯洁的念头:混吃混喝,这里倒是个好地方。乡亲们全记住我的好处,全不管当时让他们熬了不少眼皮子,念了不少歪经。路上,妻子抱怨,你竟然吃得下,睡得着。青头簟里,床上跳蚤此起彼落。我顾不上心疼她娇皮嫩肉上那一片红疙瘩,只是嘿嘿地笑着,沉浸在一片夙愿已偿的喜悦中。情重啊!<br/> 在西双版纳的傣寨里,我的几个伙伴很油,和小卜少“练嘴”,练出了感情,竟然不必花钱住旅馆。小卜少邀我们住进了竹楼。全不看我们的身份证明,全不管我们是不是小偷、流氓、流窜犯。新的褥垫,新的被盖。一碗煮花生任你吃,傣家姑娘纺着线,微笑着陪你谈谈讲讲。那一晚,很有些使人难忘,梦中有些从未有过的甜蜜场面。<br/> 在景颇山,我去看望一个在那里安家的“知青”朋友。全寨人都把我当成客人,送来麂子肉、糯米酒……姑娘忙前忙后早做好一桌子菜饭。我的朋友竟不必吩咐,竟不必动手。那一晚,由不得你也故作豪放,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心甘情愿地醉倒在火塘边。醒来,头炸裂似的疼,心里却感动万分,觉得自己真正地活了一次。<br/> 边疆、边疆,多少纯情的记忆啊!世风好古朴、人情好温馨,让你沉浸在雾一般的朦胧中,一切都变得那么美好;让你任感情的波浪拍打,觉得天涯处处可作家。<br/> 在云南高原,人情岂止是在边疆少数民族中,在城市的生活中,人情总时时弥漫在你的身边,令你陶醉,令你眷念。朋友介绍到私人诊所去看疑难杂症,医生竟分文不取,还白送些药,弄得我心不安。多方打听到他家,送去些水果糕点,才稍稍算感了份情;朋友开了个馆子,拉进去大吃一顿,不收钱,弄得我走街总绕着走,生怕朋友见到有“还想来吃白食”的嫌疑;有人来看你了,想起祖先遗训,“来而不往,非礼也”,再忙,也得抽空屁颠颠地敲开对方门,坐上半个一个时辰;人家帮了你一个忙,想起民族美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便为了对方,不管有无办法,有无路子也要去奔波一番。<br/> 情、浓浓的情,弥漫在你身边;骨肉情,亲戚情,朋友情,同窗情,师生情,同事情……浓得化解不开,有时使你疲惫不堪。正如,来敲门者众,又疲于应筹;来敲门者无,又仿佛被世界遗忘,颇生些失落感。<br/> 在一个民族自治县,每有外宾、内宾至,便无偿地表演民族舞蹈及民族风情。我看了不免心疼,便建议使之商品化,定期演出,既满足各种来宾的要求,又有可观的效益。但,头头脑脑们却满不以为然地说出句很传统的话来:“友谊第一嘛。”我不免联想到“文革”中的“算政治帐,不算经济帐”;联想到外国运动员曾因中国讲“友谊”,故意让球,而掷拍不打的尴尬场面。<br/> 高原的人情蛛网般网住了每一个人。网去了大量物质,网去了大量时间,网去了大量精力。在人情的网里,改革的步履要艰难得多。因为改革总是要伤害一些人的感情的,总是要打破关系网的羁绊的。改革的核心即竞争机制的引入就是要给每个人以公平竞争的条件,堵塞人情网的一切非法通道。<br/> 越是人情化的民族和地区,往往越是缺少独立的人格。而一个健全的有活力的社会,总是以人们是否具有独立意识和人格为标志的。现代化的发展总是要让人打破人情关系的束缚,把人组织到一个有竞争机制的、按一定的公平法则安排的体制中。<br/> 我深深地眷恋着高原人民纯朴的感情,然而我又期待着他们引进一些商品意识,能尽快地摆脱贫困落后的境地;我深深地沉浸在人际关系的温情中,然而,我又渴望着打破人情的锁链,让每分钟活得更有效率,更充实,更坦荡。<br/> 高原情,这难解难分的,既给人以慰藉又折磨人的高原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