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4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在不声不响中前进
——刨根究底访江西
本报记者保育钧余清楚
编者按:8月25日本报“今日谈”登了一篇短文,叫做《赞不声不响的进步》,说的是中央领导同志称赞某省“不声不响的进步”。这个“某省”,就是江西省。为了弄清这个“不声不响”的内容,本报派出记者到江西进行了“刨根究底”的采访才刨出了江西省委领导同志这一番朴实无华的话语,很令人深思。不声不响,在个人是一种性格;在领导集体则是一种风格。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伟事业中,我们特别需要这种外不慕纷华、内耐得寂寞的风格。陈毅同志有诗:“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真正的荣誉,最终必然属于咬紧牙关负重前行的革命的“苦力”。
                 
今年初,从江西省和国家有关权威部门传来一组令人振奋的经济数据:一九九四年,江西省国民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提前六年实现翻两番的目标,由全国的第十八位上升到第十六位;乡镇企业产值由全国的第二十位上升到第十三位;全省所有的县(市、区)已连续四年实现无财政赤字;工业在连年扭亏增盈的基础上,又进了一大步,国有企业亏损面下降到百分之十八,扭亏工作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已县县开通程控电话;新增高等级和次高等级公路二千七百多公里……
这一组数字表明,江西这个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革命老区,这几年在不声不响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央领导同志对江西静悄悄的变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江西一不靠海,二不沿边,三又没有享受其他特殊政策,何以在静悄悄中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抱着想探个究竟的心情,我们于九月中下旬赴江西进行了采访。
九月十四日,在南昌,省委书记吴官正、省人大主任毛致用和代省长舒圣佑等领导同志,用平静的语气和朴素的语言回答了我们的问题:“没有什么特别的经验,就是老老实实、不折不扣地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指示和决策办事,结合江西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们走访了南昌、九江、吉安、宜春等地市,到工厂、下农村、进山区,眼界大开,感触良多。回过头来再翻采访笔记,认真思考,觉得还是用吴官正等同志的话来回答我们最初提出的问题更为准确贴切,不妨记述如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我们没有什么新经验,主要是坚持‘三不’。”
一是不取巧,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凡是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了的事情,坚决执行,不折不扣,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做到令行禁止。中央每次作出重大决策,我们都及时传达贯彻,以中央的决策统一认识,自觉服从大局。一九九二年以来,中央领导反复给各地打招呼,防止经济过热。我们真正听进去了,坚决执行中央精神,保证了江西经济平稳发展。其实,维护中央的权威,也就维护了省委、省政府的权威。上下保持一致,同心同德,就可以防止大起大落。
二是不刮风,不攀比。我们坚持要求各级干部做到不攀比优惠政策,不攀比发展速度,不攀比发钱发物,把主要精力放在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上。当一些地市开始出现资金外流、炒卖房地产、开发区热等苗头时,我们及时予以制止,不让这股风刮起来。可以说,不刮风,不攀比是江西这些年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不叫苦,不伸手。江西是革命老区,要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过去作牺牲光荣,现在为国分忧,多作贡献才光荣。不作贡献,光向上伸手,不仅不光荣,而且是无能。我们总是要求各级干部为国分忧,克服“等靠要”思想,勇于艰苦创业。今年春夏间,江西发生特大洪灾。广大干部群众不喊苦,不叫难,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关怀下,众志成城,奋力抗洪,取得了抗洪救灾的胜利。我们认为,遇到大灾害,当然要如实向中央反映,但舆论上要适度。国家大,每年都有自然灾害。大家都向国家伸手,国家向谁伸手?再说喊来喊去,也把群众的心喊散了。现在,我们不仅在洪涝灾害面前挺过来了,而且在生产自救上下功夫,晚稻也丰收在望,各项工作均进展顺利。
上述话语,果然实在。我们所到之处,均未见到大灾过后留下的惨状。千里沃野,稻浪滚滚,一片丰收景象。即使是被洪水冲塌了大堤的一些县乡,早稻受到严重损失,他们硬是排干堤内水,抢栽上了晚稻。在宜春地区各县市,我们实地感受到了县域经济的勃勃生机。各县市始终把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放在首位,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日趋合理,立体农业、公司加农户等形式把农业的基础夯得扎扎实实,乡镇企业以当地资源为依托,效益普遍较好。自下而上有了比较丰厚的财源,地、县(市)、乡几级财政不仅没有赤字,而且还有盈余,不仅有人办事,而且有钱办事。这大概也是江西经济能够静悄悄大发展的一个原因吧。


第1版(要闻)
专栏:信手拈来写变化

  变化太大选稿难
本报讯编辑的眼光越来越“挑剔”了。——在为《信手拈来写变化》专栏选稿的过程中,笔者突然发现这一变化。
这个专栏来稿十分踊跃,按过去的标准,质量普遍较高。可是编辑选稿的时候,不是觉得已经尽人皆知,鲜度不够,就是觉得缺乏“独特视角”,味道不够。
近十几年来,笔者参加过许多反映改革开放的专栏或征文选稿活动,如“国庆征文”以及“春节见闻”、“寒假见闻”、“改革就在身边”等等征文。总的印象是:国家变化越来越大,报社选稿越来越难。一年前还是“空谷跫音”,一年后便成了“司空见惯”。
记得1982年年初,《辽宁日报》举办过一次《春节回乡见闻》征文,笔者当时是编辑,收到开原县八棵树公社青年农民刘惠民题为《火锅》的来稿,写的是他结婚时岳父将一只土改时分得的火锅送他作为礼物。那时农村生活很苦,哪里吃得起火锅,所以十几年一直束之高阁,一次没用。直到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生活一天天好起来,这年春节才第一次用上火锅。笔者见了此稿如获至宝,还担心是否虚构,特地多次向公社、大队打长途电话核实。稿子见报以后,读者反响热烈,这位青年农民也从此改变了命运。不久前他来北京,旧事重提,他开怀大笑说:“要是今天再写这些,恐怕早就被你扔进纸篓了!”
选稿难,于编辑是愁事,于大局则是好事。(方晨)


第1版(要闻)
专栏:

  心贴群众的好干部——金根宗
王启明刘杰何宛
1995年5月17日下午。一辆灵车,轧过一片悲痛声,缓缓地驶向安徽省肥东县护城乡东童村。上千名群众簇拥着肥东县草庙乡党委副书记金根宗的骨灰,把他送回了生他养他的东童村。
他,只有35岁。
  忠于职守岗位献身乡亲们说:“他是累死的!”
金根宗到草庙乡工作才55天,却是他生命的最后55天,更是他与“旱魔”拚搏的55天。
从去年4月开始的连续12个月的干旱,使草庙乡河塘开裂,田地冒烟,高岗地带人畜饮用水都发生困难,1066.7公顷水稻田,张着嘴巴等水滋润。附近唯一的水源——众兴水库水位很低,要把水库底部的水引到岗上水田,必须用多台抽水机一级一级地向上抽水。
3月18日,金根宗到草庙乡走马上任,20日就来到全乡这个抗旱的咽喉之地高塘电灌站调查研究,开机抽水,确保有水下秧。草庙乡14个村,最远的地方,水要“走”9公里才能灌到。金根宗夜以继日地忙碌在第一线,查机子,查引水渠坝,查涵洞,不分昼夜,困了就跟机长老春睡在机房里那张只垫着稻草的小床上。那床太小,太脏,蚊虫猖獗。
4月20日夜,金根宗在庙西段查水时,跳进齐腰深的水中,费了20多分钟堵住一处漏水的涵口,上来时,冻得浑身打颤。
5月11日,在高塘站,金根宗对老春说:“我这两天不舒服,有点发烧。”老春劝他休息,金根宗摇摇头,只到卫生所买了一板螺旋霉素。
5月12日,金根宗和老春商议改装抽水机木盘。当时,他高烧不退,就硬撑着到卫生所去吊了一瓶盐水。晚上回到乡政府单身宿舍,深夜烧得更加厉害,口干舌燥,热水瓶空空的,他就从水桶里舀了半杯井水喝了。
5月13日早上,乡里已安排好车子,让金根宗去粱园镇看病。恰在这时,值班员张华龙跑来报告:“一站的翻水坝快破了!”金根宗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说:“去!”众人拦着他说:“不行,金书记你必须去医院。”“没事,我到坝上去吊水。”金根宗赶到坝上,抱病开会。他说:“抗旱的事,不容含糊,不称职的立即撤换。”人们分头行动。金根宗这才去坝上一个简陋的卫生室吊盐水。午后,他到电灌站站长家吃了半碗开水泡凉饭,这半碗泡饭竟是这位年轻的党委副书记“最后的晚餐”。
下午3时,翻水站水跟不上,金根宗要跟老春一道去检查。可是挣扎了几次起不来,说了句:“不中了……”便一头栽倒。下午4时40分,金根宗病情加重,铁塔似的身体垮了拉不起,扶不住,腿也抬不起来了。人们把他抬上车。老春说:“金书记,我陪你去看病。”金根宗无力地说:“你走了,机房怎么办?”他又向另一名干部叮嘱道:“正是插秧时候,要及时出水,我回来才好向党委向村民交代。”下午5时许金根宗被送到县人民医院。在这期间,他呕吐、休克3次。醒来后,他还交代老春:“老春,打水不能马虎。”
离开抗旱现场仅6个多小时——5月13日夜11时许,——人民的好干部金根宗就永远地闭上了双眼!乡亲们说:“他是累死的啊!”
金根宗走了,了解他的人说,金根宗是我们肥东孔繁森式的干部,只要是对人民有益的事,他都会拚死拚活去干好!他心里只有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
  勤奋工作忘我忘家妻子说他:“你分到哪就‘卖’给哪!”
1986年,金根宗脱下军装,从海军某部转业到故乡肥东县。年仅26岁的他,被派到复兴乡担任武装部长、党委委员,是党委中最年轻的成员。金根宗分管的是全乡最远的、工作困难较大的福泉片。几个月下来,累得脸黑胡子长,硬是把工作给赶上去了。
复兴乡有南、北约821公顷山林,1991年省里下达绿化荒山的动员令,省、市主要负责同志把复兴定为绿化点,金根宗带领4个同志利用两个多月时间吃住在荒山,制定规划,又带领群众在石头缝里打坑,栽树,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复兴乡被授予省“绿化荒山先进单位”。
肥东地处江淮丘陵地带,每年都面临艰巨的抗旱任务。1994年金根宗在路口乡任职时,又遇旱灾。他们就从巢湖引水,通过滁河干渠、支渠,将水引到路口乡焦渴的土地上。为了防止渠堤溃破和漏水,金根宗昼夜在4公里的渠道上巡逻。
人们说,金根宗就是这样一个人,只要一投入工作,就进入忘我的境地。今年3月他刚到草庙乡工作没几天就“粘”上了抗旱这一苦活。那天晚上,根宗对妻子说:“善英,我昨天夜里下坝堵漏洞,上来后,浑身发抖,好冷哟。”这是他第一次诉“苦”。妻子哭着问,“你怎么不叫人?”“老百姓累了一天,我不忍心叫醒他们。”善英无言相对,只是轻轻地说一声:“你反正是分到哪就‘卖’到哪啦!”
  扶危济困温暖他人同事说:“他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 金根宗从小要求进步,18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村支书。入伍后,雷锋是他学习的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了他的唯一追求。
金根宗有一个名叫王邦全的战友,家庭非常困难,金根宗每个月都以王邦全的名义给王家寄钱,3年没断过。而那时金根宗自己的家里也同样困难,父亲病故,母亲一人操持着包括年迈的奶奶和3个未成年的弟妹的5口之家。在部队,干部发皮大衣,战士配棉大衣。金根宗就把皮大衣送给夜间站岗战士,晚上和战友扯一件棉大衣睡觉。1984年,河北任丘新兵王国展母亲患病卧床,弟弟烧伤住院,金根宗知道后,一面安慰王国展,一面把准备寄给自己家里的30元钱寄给了王家。
金根宗转业回到家乡后,他见村里还处在“油灯时代”,一问才知道,原来架电线的钱一直凑不够。第二天根宗就把自己的转业安置费和多年积蓄共5000元的存折塞到了村主任陈贤升的手里。
1989年重阳节,金根宗惦记着敬老院十几位孤寡老人。他把老人们带到了古城南京。中山陵、玄武湖、夫子庙……偌大的南京城,他跑前跑后,老人们一个个乐呵呵,金根宗却把为家里买东西的400元钱也全部贴了进去。
民主村的五保户张老人房子漏雨,他送去3根毛竹和30元钱。梁园镇上的五保老人殷炎芝过年拮据,他赶在大年三十前送去50元钱。东童村王庄83岁的孤寡老人汪世美,已记不清根宗给过她多少回钱,反正根宗每次登门看望老人,总是10元20元,从不空手,还掏钱为她看病。
一身朝气,忘我忘家未忘国。
两袖清风,为党为民不为私。
在根宗遗像前,至今还挂着乡亲们写的这样一副挽联。这是人民对金根宗的赞誉,也是金根宗短暂一生的真实写照。(附图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甘霖、大道、明灯……
本报评论员
金根宗,又一个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站到我们面前。在千千万万个乡镇干部中,像金根宗这样的好干部是很多的。平时,人们很难注意到他们,很难从原野里,从人群中,从农家炕沿和草铺上将他们辨认出来。
只有在最困难、最艰险、最需要豁出命干的第一线,才能看出他们高大的形象,他们共产党员光彩照人的风貌。
在这些特定的环境里,人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焦裕禄、张鸣岐、孔繁森……人们知道,他们都是共产党员,都是人民群众最需要、最亲近的人。看到他们,就看到了希望:
赤日炎炎,旱区群众渴望绿荫、渴望甘霖——他们便是绿荫,是甘霖;
白浪滔滔,洪区群众盼望救命的舟楫、抵抗灾难的大坝——他们便是舟楫,是大坝;
黑夜沉沉,山区群众希望电机响、电灯明——他们便是电机,是明灯;
山高水险,边区群众热望大桥架、大道通——他们便是大桥,是大道……
他们总是把自己的心同群众紧紧贴在一起,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了人民的安康幸福,不惜流血流汗,直至牺牲个人的生命。他们是我们党和国家的脊梁,是永远矗立在人民群众心中的丰碑!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每当我们听到好党员、好干部不幸早逝,总是深感痛惜。但这种损失毕竟是无法挽回的。我们在痛悼他们、向他们的崇高品德学习的同时,应当更加关心、支持和爱护那些活着的好党员、好干部,特别是像金根宗那样长年辛辛苦苦奋战在基层的同志。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更长久地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


第1版(要闻)
专栏:

  梅杰首相会见钱其琛副总理
梅杰说,英国政府将严格履行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中所规定的义务,同中国密切合作,全力以赴,确保香港政权以最平稳的方式过渡
钱其琛说,只要双方遵循面向未来、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和信守承诺的原则,中英关系就不难继续改善和发展
本报伦敦10月3日电记者李文政报道:英国首相梅杰今天在首相府会见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宾主就双边关系、香港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
钱其琛说,在过去的三年中,中英关系遇到一些困难的问题。这是所有关心和爱护中英关系的人们所不愿看到的。值得高兴的是,最近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英关系有所改善。我们认为,中英维护和发展良好的合作关系,不仅符合两国的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我们相信,只要双方遵循面向未来,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和信守承诺的原则,中英关系就不难继续改善和发展。
钱其琛说:现在距离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只有21个月,香港已进入了过渡时期最后的关键阶段。十多年前,我们两国签署联合声明解决了香港问题。现在我们应该善始善终,安排好香港政权的顺利交接和平稳过渡。中方已多次重申,中国政府对香港的政策不会改变。我们也希望英国政府履行其根据联合声明所承担的义务,在香港问题上能增加合作,多做实事,减少麻烦。香港政权的顺利交接和平稳过渡符合我们双方的利益,对中英双方都意义重大。
钱其琛强调,过去十多年的经历从正反两方面告诉我们,双方在香港问题合作得好,两国关系就顺利发展,否则就出现困难。同时也证明,只要认真严格地按照联合声明的精神办事,在香港问题上就可以合作得好。
梅杰说,近来,英中关系的改善令人鼓舞,英中作为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在许多领域可以进行重要的合作。首先在国际问题和联合国安理会方面进行合作。我们双方都有共同努力使安理会改革取得成功的意愿。此外,我们两国在经贸领域合作潜力很大。英国的企业界迫切希望参加正在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建设。英国在华投资和英中贸易都在增长,而且英国对华经济合作着眼于长远的利益。另外,英中在香港问题上有重大的共同利益。英国政府将严格履行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中所规定的义务,同中国密切合作,全力以赴,确保香港政权以最平稳的方式过渡。英方很高兴最近英中在香港的一些重要问题诸如机场、终审法院、公务员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我们相信通过双方的努力,有关的其它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参加会见的有外交部副部长姜恩柱,中国驻英大使马毓真,英国外交大臣里夫金德等。


第1版(要闻)
专栏:

  应邀赴摩洛哥、墨西哥、秘鲁、加拿大和马耳他五国访问
李鹏总理抵拉巴特受到热烈欢迎
摩首相菲拉利及内阁全体成员到机场迎接
离京时,朱镕基副总理等到人民大会堂送行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记者卢劲)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上午离京赴拉巴特,开始对摩洛哥进行正式访问。
摩洛哥是李鹏总理此次五国之行的第一站。他还将访问墨西哥、秘鲁、加拿大和马耳他。
李鹏是应摩洛哥首相菲拉利、墨西哥总统塞迪略、秘鲁总统藤森、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和马耳他总理阿达米的邀请,前往五国进行访问的。访问为期15天。
随同出访的有李鹏总理的夫人朱琳、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国内贸易部部长陈邦柱、国务院外办主任刘华秋、国务院研究室主任王梦奎、国家开发银行行长姚振炎、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总经理蒋心雄、总理办公室主任姜云宝、外经贸部副部长孙振宇、国务院外办副主任吕聪敏、贸促会会长郭东坡、外交部部长助理杨洁篪、特别助理万经常等。另外,国内十余家大企业的负责人也随同访问。
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邹家华、李岚清、吴邦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国,国务院副秘书长何椿霖,外交部副部长田曾佩,国家计委副主任甘子玉等以及访问和经停国家的驻华使节在人民大会堂为李鹏总理一行送行。
李鹏总理出访期间,朱镕基副总理担任代总理,主持国务院工作。
本报拉巴特10月3日电记者成元生、赵章云、吕志星报道:应摩洛哥首相菲拉利的邀请,国务院总理李鹏偕夫人朱琳今天乘专机抵达摩洛哥首都拉巴特萨雷机场,开始对摩洛哥进行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
摩洛哥是李鹏总理五国访问的第一站,也是十年来中国总理首次访问摩洛哥。
今天,拉巴特阳光灿烂。李鹏总理的专机在当地时间下午2时20分平稳地降落在拉巴特萨雷机场。在机场等候的摩洛哥首相菲拉利和夫人走向舷梯迎候,李鹏总理与菲拉利首相亲切握手,互致问候。
接着,菲拉利首相在机场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欢迎李鹏总理一行。
欢迎仪式后,李鹏总理在机场发表了书面讲话。他说:“我应菲拉利首相邀请,来到美丽富饶的摩洛哥进行正式访问,感到格外高兴。中摩两国虽然相距遥远,但两国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建交37年来,两国在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在国际事务中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在当前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增进了解,加强团结,促进合作,更具有重要意义。摩洛哥是我此次出访的第一站,我期待着同摩洛哥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地区形势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交换意见。我相信此次访问将会进一步增进中摩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两国间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向前发展。”
陪同李鹏总理访问摩洛哥的罗干、陈锦华等一行同机到达。
摩洛哥政府内阁全体成员,拉巴特·萨雷大区行政长官和拉巴特军区司令到机场欢迎李鹏总理一行。到机场欢迎的还有我国驻摩洛哥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以及中国驻摩各公司的代表。
李鹏总理与菲拉利首相在机场贵宾厅进行了热情友好的谈话。菲拉利夫人和李鹏总理夫人朱琳也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菲拉利夫人对朱琳第一次访问摩洛哥表示欢迎。(附图片)
李鹏总理离京时,朱镕基、邹家华、李岚清、吴邦国等在人民大会堂送行。
本报记者孟仁泉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太原少年科技城
近日,目前全国最大的少儿科技活动场所——太原少年科技城在山西省太原市漪汾桥畔落成。这座由铁三局建筑处承建的大型建筑,主副楼共十三层,集娱乐、教学、科研、展览于一体。刘志兴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