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全国人才市场发展迅速
武汉人才市场开业
本报武汉10月29日电新华社记者李斌、本报记者张严从昨天在武汉召开的全国人才市场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获悉,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国人才市场,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据了解,截至1994年底,全国各级各类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已达3766家,其中,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机构2660多家,行业和部门的人才流动机构300多家,民办中介机构近800家。以省、市、县人才市场为基础的人才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人才市场的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专业性人才市场开始起步,唐山企业家人才市场已经开业,中国化工人才市场即将开业。河南、湖北、济南、福州等地和一些行业部门也正在积极筹建不同类型的专业性人才市场。人才市场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据介绍,我国人才市场活动也日趋活跃。各类招聘会、洽谈会、竞聘会、供需见面会等市场活动此起彼伏。据统计,1994年全国共举办人才交流大会2200场,参加人数达400万,达成意向性协议70万个。1993年和1994年两年,人才市场共接待各类人才1000万人次,实现流动100多万人。人才市场的立法工作也开始进行,许多地方都制定了有关人才市场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或专门性规定,对人才市场的建设工作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各地注意加强对人才市场的管理,在广告审批、人才流动争议仲裁等方面建章立制,使市场调控迈出了新步伐。人才市场的场所建设有了较大发展,服务进一步完善。
又讯新华社记者李斌、本报记者张严报道:我国又一个国家级区域性人才市场——中国武汉人才市场昨天正式挂牌开业。
中国武汉人才市场由人事部、湖北省政府和武汉市政府共同组建,是我国继沈阳、天津、上海、广州等地之后开办的第5家区域性人才市场。
武汉人才市场总面积4000平方米,用于人才交流的市场内外大厅面积约600平方米,厅内设有大型电子显示屏,还有计算机信息中心、人才信息查询中心、企业家人才市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市场、技术产品交易市场等。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选派得力干部驻村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湖南整顿农村后进党支部
本报长沙10月29日电记者周立耘报道:湖南省把整顿农村后进党支部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来抓,取得了良好效果。
去年初,湖南省委组成专门班子对全省农村党支部的状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结果发现后进面约占10%。10月份,省地县选派1.4万名干部组成工作组,先后驻进了4700多个后进村帮助建设和整顿党支部领导班子。他们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乡镇选配、培训村支部班子,建立健全村干部管理机制。平江县钟家村工作组通过逐个征求村上38名党员的意见,走访了21名村民组长和几十户有影响的村民,选准的新班子产生后,村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提留上缴不用催,打牌赌博无人干;村集体办了4个股份制合作企业,建起了500亩高标准板栗基地。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凝聚力明显增强,全村已有21名青年申请入党。群众说:“这届班子是钟家村几十年来最强的,我们村有望头了。”
一年来,全省首批整顿的后进村党支部中,已充实调整支部委员6310人;调整支部书记1852名,其中下派国家干部到村任职359名;后进村支部书记的平均年龄下降了5.6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0%左右。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一路采访一路思
——张家港采访心得
本报记者米博华
接到采访张家港的任务,我并未感到特别的兴奋。然而经过短短几天采访,心情似乎发生了明显变化。踏上这方热土,谁都不会无动于衷。
    即使眼光挑剔,张家港也是过硬的
张家港连续几年位列全国百强县前列,今年勇夺全国第二,实为苏南翘楚、国之英杰。尤其是,她在社会发展方面也是摘金夺银,锐不可当,先后有12个方面的工作获得全国先进称号。很自然地,对这座获多项先进的城市,记者们往往有一种善意的挑剔。一方面是要仔细印证张家港的实力,一方面要掂量国家级金牌有怎样的分量。
在历史上,张家港并没有惹眼的纪录:不是传统名城,不是资深商埠,更不是国家经济建设这盘棋上的工业基地。她不过是1962年由江阴、常熟两县各划一块边角组成的沙洲县。老天爷没有偏爱张家港,老祖宗没有留下多么厚实的家底。
张家港这颗明珠出现在群星灿烂的苏南大地,大放异彩,其难能和不易就好像是在维也纳上演交响曲。全国百强县的前10名,苏南占了大半。红杏探出苏南的墙头,难!然而张家港涛头弄潮。
1994年,张家港市国民生产总值达152.8亿元。有经验的记者告诉我,这种规模的经济总量意味着张家港必须有强大的制造业为其后盾。记者们悉心观察,仔细算帐。我们看到规模庞大的沙钢集团和牡丹汽车集团,看到一批销售收入上亿元、上几亿元的村办镇办企业,看到也许是全国最大的毛纺织品集贸市场,看到商厦林立的步行街……那种感受犹如“在山阴道上行,目不暇接”。漂亮的厂房、精良的设备、有序的管理和领先的技术,使我们一扫对乡镇企业既简又陋的旧印象。有统计说,全国500家最大乡镇企业评比中,张家港有47家榜上有名。这意味着这一小片国土是用资本和技术构筑起来的,根基俱是钢梁铁柱。
张家港的经济不仅有规模,还有非常好的效益。1994年全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8600元,折合2214美元,财政收入10.3亿元。
实力和效益就是最好的吸引力。张家港使我们对投资环境有了新的认识。外国商人的嗅觉似乎更敏锐,在这个不足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1994年底,外资投入量达10.7亿美元。它证明吸引外资需要“三通一平”,但更重要的是靠播下种子就能收获的经营本领和经营机制。
   文明是一个整体
我们乘坐的面包车被称之为“记者沙龙”,各新闻单位记者往往在乘车时交流见闻,整理思绪。议论、抒发、切磋,使得车厢里像是沸腾着思想,并凝结成清澈闪亮的水珠。
记者们曾多次讨论文明是一个整体的观点。我们侧重采访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内容,但一路所见却折射出物质文明建设的主题。记者们参观了几处文化活动站,看到的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产业;观摩城市绿化,悟出这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走访各类学校,发现这里面蕴藏着巨大的社会生产力;走进一些城市居民和农民的家庭,体会到文明新风和高质量的生活密不可分;看到曾经举办亚洲举重锦标赛的体育馆,掂量着无形资产的价值。鹿花镇巨桥村党委书记夏建中同志概述该村变化时讲了“六有六不”,即:少有教、老有靠、病有保、行有车、玩有苑、学有校;饮水不用吊、吃粮不用挑、煮饭不用草、便桶不用倒、喊人不用跑、买物不用出巨桥。我们从这些变化中同时发现物质和精神的成果。
我在张家港看到被称为苏南一景的“丰产方”。一眼望去,稻田像绿浪碧涛,如诗如画。有的记者说:“这哪儿是种庄稼,是艺术创作。”听过张家港同志旨在繁荣农业的“910”工程的汇报,我甚至觉得苏南人是在这有限的土地上描龙绣凤,科技和艺术思维融入一个个蔬菜基地、一座座养猪场和一亩亩稻田。农耕已进入工厂化操作的新阶段。
在张家港,很容易看到经济实力对精神文明的基础性作用,这无需论证。张家港人的创造性在于,他们善于把精神文明建设同发展生产力,建设美好生活结合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张家港良好的党风、优美的环境、健康向上的时尚、祥和稳定的生活,都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两个文明在张家港奏出了一曲具有苏南风韵、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的交响曲。
   张家港精神的灵魂所在
在张家港街头我们很少看到标语和广告。但走到各部门和单位都可以看到“团结拚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16字张家港精神。它作为张家港之魂附丽于各项工作之中,真实而形象地反映了张家港艰苦创业的历史和锐意前进的现实。
市委书记秦振华说:“我今年57岁了,只想在任期内为张家港的建设打下基础,为一方人民和子孙后代多造幸福。”老秦本人就有黄牛一样的品格。这也是张家港人精神状态的一个缩影。张家港人的大多数项目都是在与时间赛跑中完成的:一个半月拆迁近1300户农民住房,用20昼夜围成总长8公里的铁丝网隔离带,抢出一个保税区;90天建成一幢8000平方米的港务局大楼,160天建成一个万吨级码头……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马拉松赛跑中,张家港已远远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苏南也跃居前列。当年张家港人提出“三超一争”的目标,那么今天在实现上述目标后,张家港的对手有时恰是她自己。为此市委提出“经济国际化、农业集约化、城乡一体化、科技产业化、社会文明化”的发展战略。
张家港现象是一个颇具深意的象征。她的发展变化,萌生于80年代初,孕育于80年代后5年,突进于90年代的前5年。可以说,她的出现是建国以来最辉煌的“八五”的一个有力佐证,也预示着必入胜境的“九五”已经有了一个良好开端。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殷殷老区情
——我党老同志鲁西扶贫活动侧记
李印中魏天山王长敏
在山东省聊城地区的西部,有一条长达百里的黄河故道,千百年来,这里风沙肆虐,草木难生,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解放后,仍然有不少人在为吃水、孩子辍学等难题所困扰。
解放几十年了,老区群众的生活还这么艰难,我们有责任啊!曾在这方土地上生活和战斗过的老同志坐不住了。1985年,杨得志、宋任穷、段君毅、赵健民、韩哲一、秦和珍等聚在一起,他们商议着应该在有生之年为老区群众做些事情。在杨得志的提议下,经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批准,成立了“中原老区开发促进委员会”,以期帮助鲁西等贫困地区的群众尽快脱贫致富。1992年10月,这个促进会在上海浦东新区成立了“上海民生实业总公司”,原上海市委书记韩哲一任董事长。之后,又成立了“上海华夏扶贫基金会”。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扶贫工作的新特点,他们确立了“财富取之于市场,用之于贫困地区”的扶贫宗旨。
1993年初春,韩哲一老人冒着料峭的寒风来到聊城,深入到莘县的乡村农户。看到农民的困苦生活,他心情格外沉重。他了解到,老百姓要喝上好水,必须深打机井300米以下。老人没有在聊城住下便急忙赶到济南,向当时的赵志浩省长反映了这一情况,赵省长当即召开有关部门会议,决定拨出专款打深井,在短时间内解决老区群众的吃水问题。与此同时,韩哲一匆匆回上海,立即召来民生实业总公司的经理们商量此事。“鲁西革命老区的群众吃水有困难,我们有责任,先拿出40万元到老区打井。”几位老总几乎是异口同声。深井址选在吃水最为困难的莘县邹巷乡。打井的任务交给了拥有国内一流技术装备的上海深井机械厂。他们成立了“老区打井队党小组”,调集了12名精干的工程技术人员,又不惜花费40多万元添置了一台大能量的钻机,千里迢迢开赴莘县黄河故道。
在打井的几十个日日夜夜里,韩哲一老人经常打电话询问情况。为解决打井中遇到的困难,原山东省老领导秦和珍、副省长王玉玺和上海市扶贫办、上海华夏扶贫基金会及上海深井机械厂、聊城地区和莘县的主要领导同志多次到邹巷乡现场办公。首期两眼深水井终于冒出了清冽的甜水!周围村庄的1.6万人有甜水吃了!农民群众奔走相告,喜上眉梢。喜讯传到上海和北京,一直牵挂着鲁西革命老区的老同志无不感到由衷的喜悦。去年秋天,韩哲一到医院探望重病中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参谋长杨得志上将。病床上的杨老见到哲一同志,精神为之一振,嘴角动了动,似乎有话要对他说。韩老马上将耳朵贴近了杨总长的脸,杨老一字一句断断续续地说:“中原老区的扶贫工作做得不错,我代表那里的人民感谢你!”杨老听完,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1994年9月,一篇关于聊城地区“冠县后郑疃村因贫穷大量孩子辍学,青年教师幺富江6年借债十几万元兴办义学,让穷孩子们上学读书”的报道跃入了韩哲一老人的眼帘。老人又一次激动了,他马上同民生实业总公司总经理肖焕伟商定,先拿出15万元捐给幺富江老师,帮助他还清债务,支持他继续把学办下去。
韩哲一带头在公司职员中发起了与老区孩子“一帮一”的助学活动。他直接帮扶5名孩子,一直到他们小学毕业。在他的带动下,上海民生实业总公司240名职工与冠县后郑疃小学的240名学生结成了“一帮一”对子。他们每年给那里的每个孩子提供100元的学费,还不时给孩子们寄去衣服、学习用品和玩具。紧接着,上海民生实业总公司和上海华夏扶贫基金会,联同上海市邮电管理局、长途电信局、广播电视局、解放日报社等单位,在上海举办了“移动电话扶贫助学义卖”活动。义卖收入的65万元人民币全部捐给了鲁西革命老区,在冠县后郑疃村建起了一所高标准、现代化的希望小学——“冠县民生小学”。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武乡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
本报讯山西省武乡县在实施富民工程中,重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使富民工程成为联系群众的纽带。
地处太行山东南的武乡县,是全国的贫困县之一。近年来,该县总结推广了故城信义村、石盘乡保家沟等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兴村富民的经验,力争使农村党员做到“四个一”,即掌握一门实用技术,自家纯收入在1000元以上,帮助一个贫困户致富,培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目前,全县9062名农村党员中,有50%的已掌握1—2门实用技术,有2000名党员走上致富路,有750名领办创办了企业,有2.5万名农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在抓好典型的同时,县委针对后进村支部存在“散、弱、懒”等问题,狠抓整顿转化,县委组织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工作队,从难点和弱点入手,整顿班子,提高素质,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目前全县31个后进村支部经过整顿,已有22个村初步扭转了局面,迈入先进行列。城关镇胡庄铺村原来是一个党支部班子瘫痪、财务管理混乱、群众意见大、集体上访的“后进村”。整顿工作队进驻该村后,针对村里的实际问题,从清查财务入手,实行治标治本,先后清查出不合理开支21756元,村干部合伙贪污5300余元,更换了村支书,深受群众拥护的魏成虎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目前,这个村后进变先进,各项工作在全镇名列前茅。(李绪珍武斌)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北京南站狠抓“软件”建设
本报讯记者钱志新、余继军报道:昔日萧条破败的北京南站如今面貌大变,全站三个运转场70万平方米的场地上杂草全无、垃圾全清,站舍全部粉刷一新。站在客运场的天桥上,史宗卿站长不无欣慰地说:“我们是‘硬件’不行抓‘软件’,以扎实的工作使百年老站换新貌。”
今年以来,北京南站领导从车站的最大难题——环境卫生入手,树立起车站新形象。车站领导亲自走下站台,带领职工拔杂草,捡垃圾,苦战40余天,共清除垃圾和杂草50辆平板车,使车站面貌焕然一新,职工爱站、护站的热情空前高涨。
抓住人心齐的有利时机,车站领导理直气壮地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又有车站自我形象设计教育,与职工们一起探讨车站的未来形象和目标,提出了“目标同向,责任共担,齐抓共干”的口号。今年以来,全站发现并解决问题800余件,整肃了车站的工作秩序,完成了头9个月的客货运任务。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全国实施光彩事业项目近五百
本报北京10月29日讯记者潘跃报道:全国光彩事业工作会议今天在这里开幕。会议旨在总结一年多来的工作,研究问题,讨论政策,健全组织,统一思想,推动光彩事业的健康发展。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颁布后,一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响应,并发起了以帮助贫困地区开发资源、兴办企业、培训人才为主要内容的光彩事业。一年多来,签名响应光彩事业倡议的民营企业家中已有近3000人付诸行动,开始实施的光彩事业项目近500个,一批项目已建成投产;光彩事业协议投资额2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已到位资金8亿多元;通过各种形式为贫困地区培训人员2.74万人。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在会上讲了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及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国家计委、国家科委、财政部、民政部、扶贫基金会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潜江各级人大代表公开评议干部
本报讯湖北潜江市公开评议干部,鼓励干的,奖励实的,惩罚懒的,督促慢的,让庸者下能者上。经全市1000多名省、市、乡镇人大代表近半个月的评议,近日,该市被评议的18个行政执法和经济主管局中,有两名局长被人大免职。(许学佐)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苏建春立足岗位培养战士成材
本报讯南京军区某高炮旅十四连排长苏建春任排长2年间,立足岗位培养战士成材。他所在的排先后有18人当上班长,8人考上军校,5名战士提干,13名战士入党,14名战士成为训练标兵和“四会”教练员。(薛继业曹宗堂)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董存景矢志军营建功立业
本报讯济南军区建筑设计院工程师董存景,勤奋钻研,努力工作,先后荣获全军和军区优秀设计奖13次,被济南军区评为科技拔尖人才。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地方企业以年薪7万元的收入聘他,被他婉言谢绝了。(胡跃超刘利)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新型工程机械车辆保障设备研制成功
本报讯由总后驻京某工程器材仓库研制的集加油、加水、充气、启动、对外供电、照明等多功能为一体的“S92-工程机械车辆收发综合保障单元”设备,日前在广州首届国际装卸机械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该设备是野战条件下理想的车辆补给装备。(徐利焦小钢)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自1994年以来,黑龙江省东宁县公安局干警为群众办好事2700多件,为“希望工程”等捐资1.8万元。这是交警三中队干警资助失学儿童刘春梅的情景。侯非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