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省报传真·贵州日报供

  天和磷业公司是贵州唯一经过现代股份制改造的乡镇企业,1994年由双流黄磷厂改制成立,当年黄磷产量跃居全省第一,今明两年的专业生产规模,可达到中国第一和亚洲第一。有关人士称:天和磷业正在为西部地区,至少为贵州的和中国西部的反贫困提供新的“案例”。
“天和”:反贫困的奇迹
刘苗鑫
编者按:这是一篇令人振奋的报道。中西部经济发展滞后问题,近年一直为人们密切关注。毫无疑问,“天和”的实践,为拓展人们的思路提供了成功的案例。在大的经济环境不宽松的背景下,天和看到了各种要素的存在,并将其组合起来,抓住了这个机遇。这就说明,不仅沿海地区、东部地区可以持续发展,西部地区大山沟里也可以通过改革创新,营造好的环境和气候,有大的作为。天和是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但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这个“民”里边,而是通过对其他公司的吸引、合作,调动、吸纳了大批沉淀的人才、资产、资金,并形成了新的生产力,龙凤呈祥,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愿天和在振兴西部经济中提供更为成功的经验。
                   
    经济振兴与产业择优
天和总部所在地——黔中腹地开阳,素有中国磷都之称,磷地质储量4亿吨,优质矿占全国富磷矿的75%,已探明储量丰富的矿藏还有30余种。然而,在没有进行有效开发的90年代之前,这个典型的农业县始终没有解决温饱,39万开阳人生活在一座巨大而富饶的矿山上,却世世代代受穷。
放大来说,这其实是贵州全省的写照。
在天和公司1994年的综述报告中,人们看到了贵州磷矿资源品位垄断及原材料资源组合区域垄断的巨大优势。黄磷生产同时所需的磷矿、硅石、煤焦和电力四大原料资源,在贵州尤其在开阳的组合优势为世界少见。但是,贵州全省目前尚有贫困人口910万,其中人均纯收入200元以下的极贫人口390多万人。
天和就是在这样的优势下,进行黄磷的“就地开采、就地加工、批量生产”的,省化工厅涂兴绍厅长的评价为:“有效地提高了贵州精细化工的比例。”这意味着运输负担只及卖矿石的1/10,销售附加值比卖矿石增加了100多倍!
这种效益也体现在“天和”自身的效益上。天和的黄磷产量1993年为2000吨,1994年4800吨,1995年20000吨,明年预计80000吨,去年上缴税利400多万元。
贵州的产业、尤其主导产业的选择,有过成功,也有过痛楚,例如:在以资源为本时,忽略了市场即将亮出的红牌;在以市场需求为本时,又全然抛弃了全省的资源优势。天和的实践,是贵州一次成功的尝试。
   体制优势和人才优势
省体改委宏观调控处处长蔡运兴,曾五次到过天和,他说在全省已批准设立的39家股份公司中,最具新闻刺激性的唯独天和,他们几乎去一次兴奋一次。“第一次去时,灰朴朴的人,灰朴朴的脸,灰朴朴的厂房,灰朴朴的高炉。现在完全不一样了,现在的天和规模简直让人难以想象”。
从小乡镇企业发展到大型企业,创造这种奇迹只用了三年时间。在经济贫困地区,特别在市场紧缩的情况下,天和靠什么搞活了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呢?靠什么实现了它跳跃式、超常规发展的呢?
许多人把目光放在了它的体制优势上。
其前身双流黄磷厂1990年投产,一直处于资不抵债、岌岌可危的低谷。1992年3月,原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副教授王德民,受聘于县政府出任厂长,当年首次实现扭亏转盈。
1993年5月,当省委省政府提出“以股份合作制为突破口”发展乡镇企业的指导方针后,双流黄磷厂反应迅速,设想将现有企业产权作价卖给社会,所获资金再建2×1200吨/年的黄磷电炉,同时由股民承担原有1600多万元的债务。
股份合作制的获准建立,使双流黄磷厂完成了艰难的第一步跳跃。当年产量从1600吨上升到2000吨,创下税收200万、利润100万、偿还旧债500万元的纪录;年中被评为贵州省乡镇企业“十强”,成为安顺地区最大的乡镇企业。
面对国内外市场供需缺口加大的拉动力,他们再次决策:改制股份有限公司,募资兴建2×7000吨/年黄磷装置。
1994年,在经历了比较彻底的改造后,天和磷业公司成立,三期工程上马,年产跃居全省二十余家企业行业之首。1995年,三期的两台磷炉已建成投产。同时,更大规模的四期、与外商合资的五期工程也在加紧建设之中……
天和的人才规模,在贵州的乡镇企业中也是罕见的:300多名正式员工,就有30多名中职管理人员,其中高级职称11人。
天和执行董事长常小幸,系统工程研究生,先后在本省和海南体改委从事宏观经济研究与操作多年。车间主任姚永泉,化学工程研究生,在天和感觉如鱼得水,年三十夜还守在磷炉旁做黄磷配方试验;大学管理系毕业的向东,在天和感到过瘾的,是把纪律观念淡薄的农民,培养成讲求时间效益的产业工人;总工吴永康,在国营企业里当过标兵,任过厂长和党委书记,辞去公职到天和,人才产生的放大效益是显著的,例如:一位电气专家的建议为企业节支50万元,而每周的“技术沙龙”使生产、经营等始终处于信息前沿状态。
总裁王德民常对公司员工说:“家有万顷良田,你吃得了多少?户有万幢高楼,你又能住几间?人对物质的追求是有限的,对精神的追求是无限的。”他年终的奖金全部交党费,给托儿所、给残疾人基金,企业则做到了为国家足额纳税、超额纳税。他1994年获农业部“全国乡镇企业家”称号,企业连续四年被县镇评为“纳税模范”。因此,“阳光下的利润”成了省有关方面对天和的又一赞誉及关注。
   “龙凤呈祥”与“双流理论”
资本,或者说资金,始终是西部经济发展的最大桎梏。天和深受一个观点的启发:“计划经济就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市场经济是需要办多少事就去找多少钱”。据此,天和创造性地提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理念——“产业结缘,龙凤呈祥”。
这一理念的诞生,不仅出奇地解决了天和自身发展所需资金问题,而且被专家学者们认为是“找到了打开西部开发大门的金钥匙”。
天和看到:贵州短缺的是货币资金,但就非货币资本而言,又大量闲置。这些闲置的非货币资本,尤其大量沉淀在面临市场困境和压力的各类国有生产、流通企业之中,诸如无数建筑材料压库待销,施工设备大面积闲置,大量三角债务链前清后欠等等。
天和应该变所有制上的“鹬蚌相争”为“龙凤呈祥”,积极主动地以国家产业政策为目标导向,与国有企业携手并进、优势互补、资源组合,在战略产业结下“产业姻缘”。
从二期、三期工程的顺利建成,到尚在兴建的四期、五期工程,约需资金2.6亿元,天和却奇迹般未向国家要一分钱。天和还有一种“双流理论”。对此,总裁王德民告诉记者:
随着国家控制固定资产规模的力度加强,社会积压了大量的建设物资和施工力量。这正是天和建设不可或缺的,为什么让它闲置呢?如果能积极地把积压物资和施工力量结合起来,流动起来用于建设,这就是“物资流”。
利用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先款后货的优势,主动让利,先期获得大块资金,把尚未形成的利润资本提前使用于建设上;利用企业在银行的良好信誉,帮助清理那些拖欠银行贷款而又生产我们需要的物资的企业转贷,获取金融的支持,这就是“资金流”。
天和的努力,获得海内外有识之士的关注。最近,中国乡镇企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决定多方面支持“天和”,一起开发贵州的黄磷产业和相关产业。
天和的成功经验说明,中国中西部的投资项目不能光埋怨投资不足。其实通过改革创新,盘活本省的资产存量,实现各种资源合理配置,拓宽资金来源的多渠道,是大有潜力,十分重要的。
认同一个接着一个,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天和是一个奇迹,“天和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的模式,值得贵州特别注意。”
贵州省省长陈士能在听取天和王德民、常小幸汇报后,用坚定的口吻说:“我相信天和应该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棉花暖融融
——随州市棉花经济发展评述
刘永国罗毅冯刚
金秋十月,湖北省随州市的20万户棉农享受着今年棉花丰收的喜悦,他们对棉花有一种特别的温情。全市棉花总产58万担,亩均收入1470元,棉农们好不高兴。
“盼了多少年‘双百棉(亩产100公斤)、千元田(亩收1000元)’,今年超了一截子!”
“政策好,人帮忙,今年棉花增产增收,棉花公司帮了大忙!”
棉农们的议论,把随州的又一个棉花丰收年与随州市棉花公司直接挂上了钩。
1984年10月,按照“松绑、简政、放权、搞活”的原则,随州市委、市政府将一批公司从原主管局里“单列”出来,以减少管理层次。同时,给随州市棉花公司压了担子:改过去的单纯收购为“产、购、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提高全市棉花生产的综合效益。
新体制确立后,随州市棉花公司树立“收棉先种棉,生产发展我发展”的观念,产、购、销综合运筹,以产促购,促产导购,做到了产购两旺,棉花总产量和收购总量都有了很大增长。去年该公司实现利税707万元,位居全市十大纳税户的第三名。棉花公司自身的经济效益在全省40多个产棉县市中名列前茅。
随州市棉花经济的块头不断增大,为随州赢得了一项项荣誉:1986年被列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1990年被评为“全国棉花生产先进县(市)”;1994年国家有关部门公布“全国棉花百强县市”,随州市榜上有名,名列第22位。
随州棉花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实行“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体制密切相关。
其一,要求“产、购、销”综合服务,赋予了棉花公司新的社会职能。随州市棉花公司履行这一社会职能,与政府棉花办公室等有关部门一起,积极为政府当参谋,落实棉花面积,指导科学种管,把棉花生产放在比收购更重要的位置上来办,公司和各乡镇棉花收购站共拿出150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固定专班,常年从事棉花生产的组织和技术推广工作。经过多年培训,全市20万户棉农户户有了科技植棉当家人。这些作法使随州市棉花品种的更新换代周期大为缩短,由10年前的5至8年缩短为2至3年,同时“两膜”技术达到95%,棉花单产突破100公斤大关。
其二,新的经营方式,有利于棉花经济的发展。11年前的随州市棉花公司只从事单纯的棉花收购。现在,实行“贸、工、农”一体化,逐步由单纯经营转变为综合经营。该公司新建、扩建7个棉花加工厂,籽棉加工能力由1983年的50万担增加到150万担,淘汰了落后的小作坊加工方式,提高了棉花品质,既为农民增收,也开拓了棉办工业。该公司还筹办了油脂化工、篷布生产、复混肥生产等企业,年创产值3000多万元。
其三,有利于上对政府负责,下与棉农直接见面,有利于同乡镇协商工作,代表市政府督促落实棉花的生产与收购。近年随州市棉花生产上得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棉花公司受市政府委托与乡镇签订了产购合同,有了这个合同,乡镇组织棉花生产心中有数,不怕“多了不收”,只愁“少了完不成任务”,形成了棉花生产“只上不下”的势头。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快来发草财
王慧敏
日前,山东乐陵一位叫梁希东的读者来信讲,进入9月以来,该地许多农民一改往昔挂了锄头等秋收的惯例,纷纷拿起镰刀走进田间地头忙着割草。原来,近年来,乐陵的庭院饲养业迅猛发展起来,过去无人问津的野草也随之身价倍增,去年冬天干草竟卖到了0.5元/公斤。
乐陵的野草从被视为弃物到长了身价,说明草的作用正在被人们所认识。它同时告诉我们,开发利用草资源,在农村是个潜力很大的产业。
其实,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都包含了振兴草业和大兴畜牧业的过程。法国、美国都是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建设,使草地畜牧业成为农业的支柱产业;新西兰人以草立国,他们自豪地称自己为草国。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欧洲、北美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总产值中,牧业一般占60%以上,而牧业产值一半以上来自草地牧业。
近几年来,草业在我国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记者日前在江苏省溧阳市的吴员山区了解到,该地农民在经济林中套种牧草,同时,对牧草进行深加工,牲畜饲料的35%已由饲草粉代替。仅此一项,每年节约几百万公斤的粮食。在福建、广东的一些畜牧基地,1公斤豆科牧草比1公斤小麦还贵。在市场的拉动下,不少地区的田垅、地角、渠畔都利用了起来,既节约了耕地,又增加了收入,不少农户靠选育草种、发展优质牧草发家致富。
虽然如此,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草资源的开发利用及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重粮轻草,在不少人头脑中根深蒂固。南方地区,有不少草山草坡白白闲置;既使在北方牧区,草地的投入也少得可怜,每亩平均投入不到3分钱,产出不到2两肉。我国百亩草场的畜产品产量,只相当于新西兰的1/82,美国的1/27。更有甚者,有不少地方,及至今日,还在围垦不适宜种粮的草地,结果粮没种好,草地也荒芜了。
人均占有耕地少,这是我国的国情。要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改变我们的食物结构——从吃粮为主向肉蛋奶转化,单靠种粮难度很大。但我国有60亿亩的草地资源,是耕地面积的4倍多;我国地域广袤,适合不同种类的牧草生长。如果大家都行动起来,在草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动些脑筋,不仅有益于改变我们的食物结构,还会为脱贫致富创出一条新路。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中人·村中事

  邵老汉的通讯录
范忠亮
山东胶州市苑戈庄镇宋戈庄村农民邵顺来,自1989年以来,广交国内几个省、市和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近500名国际蔬菜经纪人,帮助农民卖菜,每年经他手卖出的各种蔬菜达1000多吨,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6年前,邵顺来担任宋戈庄村支部书记期间,为了拓宽农户蔬菜销售渠道,他广交天下客商,与胶南、安丘、高密、连云港等十几个县市的外贸部门挂上钩,把生姜销往全国几十个省市,并出口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使宋戈庄村的生姜种植面积由200亩增至1000多亩,并带动周围县市的十几个村种植生姜3000多亩。从此,宋戈庄村的生姜名扬海内外,引得全国各地的客商纷纷前来收购。为与这些客商保持联系,邵顺来把往来的经纪人全部登记造册,记录在案,建起一本厚厚的“通讯录”,并聘请他们当信息员,使宋戈庄村的蔬菜越种越巧,越种越精。
随着生姜销售范围的不断扩大,客商也越来越多,为给他们提供方便,邵顺来在自己的家里建起了食堂,腾出两套房子做“宾馆”,免费为客商们提供食宿等服务,使客商放心、省心、开心,生意越做越红火,逐步形成了一种融信息、购销、运输于一体的经纪人联合体,产生了较大的辐射力。今年2月,日本、韩国的十几家客户,慕名前往宋戈庄村,一次收购生姜300多吨。日本客户还与邵顺来合作,在宋戈庄村种植了10亩芋头试验田,计划明年在该村建立一个芋头基地。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改革发展动态

  陕西兴起抗旱服务队
本报讯今年陕西遭受了6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全省323支县、乡级抗旱服务队出动人员2.5万人次,出动设备9000台(套),为群众新打机井6000多眼,修复病坏井2800多眼,维修机泵1万多台(件),浇地120万亩,取得了夏粮增产3600多万公斤,挽回经济损失5800多万元的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汉阴县地处秦巴山区,农民投入十分困难,一家一户购置抗旱机具难以承受,在今年春夏连旱期间,请个体户抽水灌溉,每亩次收费均在50元左右,县抗旱服务队将抽水机具租赁给农户,每亩次仅收费15元,比个体户收费要低2/3以上,大大减少了农民的支出,真正起到了抗旱救灾的效果。据统计,全省各级抗旱服务队为农民浇地,至少减少农户支出在50—80万元之间,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郑生民王剑)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改革发展动态

  兴国千余农民读大专
本报讯上大学,已成为江西省兴国县农民的新追求。在素有“水果之乡”的长冈乡,榔木村31岁的农民严昊,刻苦攻读水果专业,近日捧回西南农业大学毕业证书。至此,该县已有1316名农民获得大专结业或毕业证书,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生力军。
进入90年代以来,农民不再满足于零敲细打的短期培训。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开始青睐可以获得系统知识的大专院校,教育、农业部门积极配合,为“泥腿子”牵线搭桥,有关学校开绿灯,或函授,或面授函授结合,悉心传授系统知识。这些有了文凭的农民,成为当地学科学,用科学的带头人。五里亭乡的吕忠源学成后,组织当地农户成立“养鱼科技协会”,如今会员达30余户。(邱昌源)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改革发展动态

  社旗农民办农研会
本报讯河南省社旗县城郊乡三农民牵头成立“社旗县农民种植养殖研究会”,联系58家科研院所,引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171项,引进推广新品种128个,向县内外推广优良种子30多万公斤,使3万多农户增收8000多万元。
这家民办研究会是1990年初由高级农艺师王润章、姜广仁、张长松发起成立的,他们广泛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系,以自己的责任田作试验田,边引种,边试验。凡经3年以上试验,产量及效益显著的品种,马上推荐给群众种植。
5年多来,该农研会接待了全国各地来访咨询人员万余人(次),收到求购种子、技术的信件3万多封。仅引进的“山花2000”花生新品种和“石原321”、“石8934”等棉花新品种,在当地累计推广12万亩,使2000余户农民靠种植致富。
(王振东赵德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改革发展动态

  砀山农民卖水致富
本报讯安徽砀山县是著名的水果之乡,也是十年九旱的地方。去年春,良梨乡张庄村农民张德武,从卖梨的收入中拿出2000多元,打了一眼比手压井又深又粗的水井,并建起了果区第一座小水塔。附近农民纷纷前来买水。到年底,德武卖水收入竟达5000多元。
张德武卖水的成功,引起了良梨乡党委、政府的重视。乡里作了调查,旱天一元钱的水浇一棵梨树,等于下50毫米的雨,果农可免受15至20元的经济损失。他们意识到这是解决农业供水问题的新突破,立即在张庄村召开现场会,推广建塔卖水的做法。一时间,全乡掀起了建水塔热。到今年7月,26个行政村共建小水塔74座,全乡3000公顷梨园的抗旱植保难题迎刃而解。戴村在学张庄的基础上又有创新,从村水果销售服务部的收入中拿出近3万元,兴建了一座高12米、容水30立方米的水塔,既用于果园灌溉、打药,又安装了通往农户的自来水管,供应生活用水。(王鸿任陈伟)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贩鸭公司”的“客户”
自湖南邵阳县谷洲镇农民自发成立“贩鸭公司”以来,鸭农吃了定心丸,每年向“贩鸭公司”提供活鸭近100万只。李爱民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喝上一杯干净水,老哥俩乐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改水工程竣工后,十五万和田人民结束了祖祖辈辈饮用污浊涝坝水的历史,喝上了清洁的自来水。
新华社记者沈桥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