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3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琼山三路竣工迎国庆
海南省琼山市61万人民3日以三条市区交通动脉的竣工通车,向伟大祖国的46周岁生日献上一份特别贺礼。其中的琼州大道长7.2公里,主要路段为宽44米的六车道水泥路面。这是海南未来空港——美兰国际机场的主要通道。(鲍洪俊)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天津建成大型雨污水泵站
目前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最大的雨污水泵站,日前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投产。由铁道部十八局三处施工的该雨污水泵站由雨水系统、污水系统、35KV变电站、总控综合楼和维修车间组成,占地1.5万平方米,总排水能力达30.48立方米/秒。(范建平)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拉萨机场使用油库兴建
拉萨机场使用油库日前在贡嘎兴建。该工程设计储油量2800吨,由中国航空港建设第九工程总队承建。这是该总队在承建日喀则机场、贡嘎机场、邦达机场之后,又一次承担的西藏工程任务。(陈勇)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江西樟树赣江大桥通车
横跨千里赣江最长的樟树公路大桥经历时三年修建,10月1日正式通车。新建成的这座公路大桥桥长1989.06米,引桥长3049米,樟树公路大桥东接105国道、西连樟树至萍乡市的公路、北与320国道和即将动工兴建的赣粤高速公路相连,它的建成将为京九沿线的交通辐射起到良好的作用。(据新华社)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沂水成为食品生产基地
山东省沂水县大力发展食品工业。目前,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已达245家,产品有饼干、方便面、糖果等13个系列100多个品种,去年加工生产各类食品28.5万吨,创产值12.1亿元,成为山东的大型食品生产基地之一。(刘永恒)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我与祖国同生日
10月1日,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局组织该区百所中小学校的百名学生来到八达岭长城举行“我和祖国同生日”活动。这些孩子均为10月1日出生。张伟摄


第1版(要闻)
专栏: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40周年

  屯垦戍边铸丰碑
——献给艰苦奋斗40多年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本报记者祝谦
生产建设兵团在中国是一个特殊建制。新疆兵团成立最早,是共和国农垦的“长子”。如今,“长子”变为一个没有“旁系亲属”的独子。它肩负屯垦戍边的使命,在巩固边防、稳定边疆、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地区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代代相传的奉献精神,正凝成一座无言的丰碑……
三代领导集体的嘱托,三代兵团人的奉献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7万大军立即面临窘境:缺粮!关内运不进,向周边国家买不起。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毛泽东主席下达了命令:“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
这支从南泥湾开来的队伍,从军官到士兵,谁也不曾想到,新疆解放后,他们没有奉命解甲回乡,也没有驻守边关,而是远离故土,别离亲人,就地转业,屯垦戍边。接受任务后,他们脱掉戎装,铸剑为犁。作战地图变为生产地图,战马变为耕马,炮兵的瞄准器变成水平仪。向荒漠争地要粮,一年基本自给,三年丰衣足食。同时,成功地创造了一条安邦定国之术:屯垦戍边。
1975年,兵团建制撤销。1981年,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邓小平同志恢复了兵团的建制。1990年3月,第三代领导集体将兵团计划单列,江泽民同志在兵团考察工作时题词:“艰苦奋斗,屯垦戍边,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李鹏同志题词:“屯垦戍边,再立新功。”
为了这些嘱托,兵团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从旷古荒原孕育的156块绿洲上,走出三代兵团人:老红军、老八路、老解放、老军垦。
如今,兵团已拥有220万人口,开垦出1400多万亩土地,1994年,生产皮棉650多万担,亩产82公斤,人均3担,单产和人均占有量为全国第一。其粮、棉、油、糖产量,分别占新疆总产量的16.5%、40.4%、25.1%、35.9%。他们为国家形成固定资产91.1亿元,90年代的5年,已纳税23.32亿元,年创工农业总产值170亿元。
“三山”前沿扎根,“三疆”漠野创业
新疆被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围“割”成南疆、北疆、东疆。兵团与三山为邻,在三疆拓荒。哪里最荒凉,哪里最贫瘠,哪里必然有兵团人。
新疆与8个国家为邻,边境线长达5700多公里,兵团戍守着2000余公里,沿线建起58个边境团场,50多万人,默默地生活在边境。“屯垦”为“戍边”,为“戍边”而“屯垦”。在新疆的边境地区经常看到的“画面”是:边防哨卡的前沿,屯驻着兵团的连队,这里,除了一茬又一茬的军人,像流水一样更新,永不换防的,是土地、山脉、河床和兵团人。兵团人被称作“有生命的界碑”。
正因为他们充当了“界碑”的角色,不能“移位”,无论条件多艰苦,环境多严酷,是否具备生产条件,他们都得“钉”在那里。
在新疆最南端的和田,有一批老战士,是1949年底,用十四天半时间,行程1759公里,步行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完成平叛任务而留下的。他们中不少人,从未到过乌鲁木齐。1994年夏,兵团司令员金云辉去探望这些老战士时,他们向组织提了一生中唯一的一个请求:在他们去见马克思之前,先见见乌鲁木齐。
这就是兵团人。他们就这么默默不语、无怨无悔地选择了自己的人生,以此来报效祖国和人民。
三座丰碑矗立,三次辉煌再造
石河子,是兵团的发祥之地,也是今日兵团的一个缩影。在这一块兵团人开垦的绿洲之上,立起三座丰碑:周恩来纪念碑、王震铜像、军垦第一犁群像。它记载着周恩来总理1965年在石河子接见上海支边青年代表的历史,记载着王震将军当年踏勘石河子垦区、开创兵团事业的业绩,记载着兵团人拉犁铧奠基的拓荒事业。这是一部凝固的兵团历史。
兵团的前身是359旅,它们在南泥湾大生产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彪炳史册,创造了一个辉煌。当它1949年与其他部队一道,易地再战,又在新疆创造了一个兵团,工业为新疆奠基,农业为新疆示范,再次业绩辉煌。
如今,兵团站立改革开放的潮头,又三度辉煌。参加过南泥湾大生产的农一师,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北缘,斗风沙、创佳绩。去年种植90多万亩棉花,总产210万担,单产110公斤。按务农职工计算,人均约40担,创造了中国植棉史上人均占有量之冠。粮食单产342.7公斤,约高出新疆平均产量50公斤。农场职工收入5000余元,是新疆农民收入的5倍。
9月8日至13日,朱镕基副总理到新疆考察工作,专程看望了兵团的干部职工,转达了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对兵团工作以及对干部、职工的关心和问候,肯定了兵团在巩固边防、稳定边疆、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地区经济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党和国家的关怀,正激励着兵团人在三度辉煌的进军中奋勇向前。(附图片)
压题图片:塔里木河拦河闸雄姿。曹应文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大力发展科技产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兴川“千亿工程”初见成效
本报成都10月2日电记者罗茂城报道: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手段,以大力发展科技产业为突破口的科技兴川“千亿工程”,在四川已全面启动并初步取得了成效。
所谓科技兴川“千亿工程”,就是要通过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在全社会的广泛应用和大办科技产业,到2000年新增产值1200亿元。为使“千亿工程”真正落到实处,四川省已具体规划大力发展各级研究院所、科技开发机构和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创办科技产业,实现产值400亿元,向社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值800亿元。四川省已把这些任务分解落实,并与各地、市、州层层签订了责任书。
四川省是我国的科技大省,拥有实力雄厚的军工力量在内的319个科研开发机构,64所高等院校和150万科技人员。科技兴川“千亿工程”的实施,成为动员广大科技人员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进军号,同时,也为增强科研机构自身实力和活力,充分发挥科技人员作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据四川省县以上247个科研机构统计,1994年从事生产经营的科技人员已达1.8万人,创办科技型企业实现产值25亿元,通过成果转化以及从事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实现的收获,已占总收入的60%以上。
“千亿工程”的实施,增强了四川各级干部的科技意识,拓宽了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促进了全方位的技术市场体系的建设。近几年来,全省范围内展开了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技术交易活动,省一级从1992年开始,每年举办新技术新产品交易会,县乡开展了“科技赶场”活动,既传授了大量农村适用技术,又开展了大量的科普活动。四川技术交易会的交易额,连续几年保持全国先进水平。
“千亿工程”从去年全面启动以来,已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1994年全省科技产业产值已达144亿元,各地计划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000多项,实施项目2000多项,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今年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上半年已实施大小项目6650个,实现产值173亿元。


第1版(要闻)
专栏:

  新疆举行党外人士座谈会
姜春云会见党外人士代表赛福鼎·艾则孜讲话
中央代表团参加乌鲁木齐游园活动
本报乌鲁木齐10月2日电记者祝谦、董宏君、孔晓宁报道:今天上午,中央代表团副团长赛福鼎·艾则孜等在自治区领导贾那布尔等陪同下,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族各界爱国人士座谈会,与50多位党外知名人士相聚一堂,亲切交谈。
座谈会开始前,中央代表团主要领导姜春云、司马义·艾买提、赛福鼎·艾则孜、于永波等亲切会见了全体与会代表,并同他们合影留念。
座谈会上,赛福鼎·艾则孜说,今天的新疆,政治安定,社会稳定,边防巩固,经济建设蓬勃发展,民族团结坚如磐石,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崭新景象。这是全区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平等和睦,团结友爱,互助合作,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谱写的壮丽篇章。
谈到新疆40年的发展进步,赛福鼎·艾则孜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40年的光辉历程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就能走向繁荣昌盛。长期以来,各民族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与自治区各级党委和政府,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为了新疆的发展、稳定和民族团结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力,无私奉献,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你们的业绩功在千秋,惠及子孙。共和国感谢你们,党和人民感谢你们。
赛福鼎·艾则孜就新疆的特殊情况指出,自治区有47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980余万,占全区总人口的61.6%。同时,新疆又是一个有多种宗教存在、信教群众人数占相当比例的地区。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根据中央历来的指示精神,紧密结合新疆的实际,一直把民族、宗教工作做得深入、细致,使新疆的民族、宗教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他希望新疆各族各界爱国人士,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积极配合自治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充分发挥党外人士的特殊作用,把新疆的民族、宗教工作做得更好,为巩固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建设一个更加团结、文明、繁荣的社会主义新疆献计献策,再立新功!
座谈会上,各族各界6位爱国人士,推心置腹地发表了意见。他们一致赞扬新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的大好局面,称颂改革开放给新疆带来的巨大变化,表示要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认真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矢志不渝地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把新疆建设得更美丽、更可爱。
本报乌鲁木齐10月2日电记者董宏君、祝谦、孔晓宁报道:乌鲁木齐八大公园今天彩旗飘扬,歌声阵阵。
上午9时30分,水上乐园大门两侧的青年男女跳起了欢快的维吾尔族舞蹈,迎来了参加自治区庆典活动的“双模”代表、优秀专家代表、区外来宾、离退休老干部等各族代表。当中央代表团姜春云、司马义·艾买提、于永波一行在自治区政府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等陪同下来到水上乐园时,园内的各族群众立刻用热烈的掌声向中央代表团表示欢迎。
据了解,今天的游园活动,各族群众大约有10万多人参加。


第1版(要闻)
专栏:信手拈来写变化

  电话号码又升位
本报记者武春河
日前,一位外地朋友打电话来,告诉我的第一件事是他们那里的电话号码又升位了:由原先的6位数升到7位,即在首位数后加1。我赶忙找出前不久他送给我的名片,把1字加上去。因为几天前我给一位朋友打长途电话时,不知那里的电话号码早已升位,挂了半天也没挂通,后来问当地的查号台才知道,原电话号码首位数后面多了一个9。
这两年,国内电话号码升位似乎成了一股风,经常从报纸上看到这类公告。我原来工作过的城市,三年内电话号码升位两次,由5位升至7位。一年前,国内城市中的电话号码最高只有7位数,而现在有的大城市已经达到8位了。连许多过去只有手摇电话的小县城,不仅电话号码已是5位数、6位数,而且是程控,可以直拨世界各地。我的故乡是华北平原上一个极普通的小村庄,三年前连一部电话都没有,可如今,不仅村委会里有了电话,几户经商的农民家里都安上了电话。由此回想起1989年春天,我随中国新闻代表团访问北欧,在瑞典的爱立信公司参观时,热情的主人拿出一部无线电话拨通北京,当几位代表团成员分别与自己的家人通话时,感到这玩意儿实在奇妙。后来才知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哥大”,这几年在国内已是司空见惯了。至于俗称“电蛐蛐”的BP机,连刚参加工作的儿子腰里都别了一个,就更不足为奇了。
各地电话号码还在不断升位,从中我仿佛听到祖国前进的脚步声。


第1版(要闻)
专栏:信手拈来写变化

  黄土高坡兴晨练
本报记者任毓骏
三年未返乡,归来新闻多。
最令记者耳目一新的是,一向被认为城市一景的晨练活动,已在家乡农村悄然兴起。不少父老乡亲乐此不疲,一日不可或缺,连家母家兄也成为晨练的积极参加者。
为看个究竟,记者起了个大早,来到村口的杨树林中。和城市一样,参加晨练的也大都是老者,所不同的是没有人组织,没有音乐伴奏。只见三三两两的人们或练武术,或学气功。还有的仅是漫步乡间小路,呼吸新鲜空气。不少村民则是在自己庭院中的瓜棚菜畦间锻炼。
村里晨练的带头人是一位老木匠。年逾七旬,依然不显老态。他对记者说:“如今村里的生活好多了,农村人有心劲学城里人那样,注意锻炼身体了。”
我的故乡是山西省寿阳县,村名叫黄甲坡,是典型的黄土高坡。多少年来,父老乡亲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用“面朝黄土背朝天,一颗汗珠摔八瓣”来形容他们的艰辛,一点也不过分。就是这样的勤劳,温饱尚不可得,更不知晨练为何物。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村里的百姓才真正有吃有穿,有余钱修房盖屋。近几年来,几乎年年都有好消息从家乡传来。特别是去年,村里集资打了深井,把自来水龙头接到家家户户的锅台上,乡亲们终于免去了一苦——早晨起来到井边挑水。这样,他们去晨练也就有了时间和精力。
晨练不再是市民的专利,黄土高坡的农民也在分享这份乐趣。我的故乡是变了。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

  有感于“新野官支民审”
季方
报载:河南新野县王庄镇一名村干部把一张“招待费”报销条交给会计,经村“民主理财组”审查后,这张条子被盖上“不准报销”的印章,这位村干部只好自己掏腰包。这种“干部花钱,群众审批”的做法,在新野农村已是常事。此举甚好,值得倡导!
长期以来,个别单位乱开支现象堵不胜堵,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强有力的群众监督。有的财务管理是“布袋帐”,群众不明不白;有的所谓“一支笔审批”实际上成了个别负责人一人说了算;有的财务开支一年到头不公布,不向群众报告,成了常人不知的“绝密件”。不解决类似问题,也就难以解决领导干部经济不清、吃喝贪占问题。
实行财务公开,群众监督,这不仅仅是一项财务管理的根本制度,也是当前反腐倡廉的一条重要途径。财务管理只有步入公开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切实把好预算关、审批关、监督关,才可能真正从源头上截断经济活动中的不正之风。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国电力装机突破2亿千瓦
本报讯记者费伟伟报道:国庆前夕,我国电力工业传来振奋人心的喜讯,随着河北沙岭子电厂装机30万千瓦的4号机组等一批机组的顺利投产,目前我国电力总装机量已突破2亿千瓦大关,达2.045亿千瓦。预计到今年底,将达2.1亿千瓦,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列世界第二位。与此同时,我国的发电量也将突破1万亿千瓦时,仅次于美国,列世界第二位。
“八五”期间,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猛,电力工业基本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720亿元,比“七五”期间增加1.75倍,基本建设的速度和质量都跨入了世界先进水平;新增装机增长速度超过9%;年发电量增长速度达9.77%,以较快的增长速度,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国办公软件实用化获突破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邹清丽)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办公软件发展之路”研讨会上,有关专家呼吁我国软件行业在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的同时,应在实用性上下功夫,多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办公软件。据了解,90年代后,国外软件厂商在我国推出了具有西方文化特点的源码级汉化办公软件。虽然这些软件技术先进,但在中文稿纸输出方式、中国特有表格制作及大幅面图编排与输出方面,不完全符合我国的文化特点。而且软件价格昂贵,对硬件资源要求较高,不利于我国现有电脑资源的利用。
研讨会上演示了北京捷闻技术公司开发的华文集成办公软件。这个软件在吸取国外软件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具有很高的实用性。软件对文字、表格及图形可以任意组合,依据智能化方法统一处理。软件还设置了中国风格的稿纸方式排版、造字功能和复杂表格制作等。专家认为,在外国软件大举进入我国市场的今天,自主开发符合国际潮流的民族特色办公软件,是我国办公自动化的迫切要求,也是振兴我国软件产业的突破口,华文集成软件在这方面做了可贵的突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