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总理会见加总理和九位省长
阐述了中国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五点原因
本报蒙特利尔10月14日电记者成元生、邹德浩报道:今天上午,李鹏总理会见了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和加九位省长,会见气氛非常友好活跃。
克雷蒂安说,加中两国建交25年来,加一直是中国的好朋友,加中两国在各个领域中的关系发展非常好,加联邦各省和中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今天我请各位省长和李鹏总理见面,一起探讨如何进一步巩固发展加中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也体现了加拿大对中国的友谊与合作。
九位省长分别向李鹏总理介绍了各自省份和中国有关省的经贸合作情况。他们说,加拿大联邦各省同中国有着悠久的经贸往来,近年来,双方经贸合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正在逐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潜力很大,前景广阔,两国还建立了20多对友好省市关系,增进了民间和地方之间的友好交往。李鹏总理表示,很高兴能同克雷蒂安总理在此会晤,并同九位省长见面。他说,去年11月,各位省长随同克雷蒂安总理访华后,加拿大各省同中国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友好合作关系,特别是经贸合作,有了很大的发展。我们希望双方继续努力,进一步扩大中加友好合作关系。
李鹏总理向加方介绍了中国国内经济形势和发展前景。他说,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快速增长,在未来15年乃至更长的时期,中国有可能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首先,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即邓小平同志所指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种方法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在中国能行得通。第二,我国的政局稳定,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有能力、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办好。第三,我们刚刚度过了46周年国庆,经过几十年来的建设,特别是近1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奠定了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第四,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很大的社会需求,一个是消费需求,一个是投资需求,许多基础建设正在起步。第五,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民的素质不断提高,这也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李鹏总理说,中国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不仅有利于中国和加拿大的经济合作,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稳定,中加两国经济有比较强的互补性,有良好的合作基础,这两年的发展势头很好。
李鹏总理回答了加方所提出的问题,并且对中加两国在能源、农业、化工等方面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他说,中加双方合作需要了解对方的需求,需要有更多的企业家进行接触和交流,政府应当帮助他们,促进企业界之间的交往,以推动两国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
李鹏总理的陪同人员罗干等参加了会见。


第1版(要闻)
专栏:

  弘扬主旋律反映时代精神
1994年度“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揭晓
120种优秀作品榜上有名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1994年度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现已揭晓,120种作品榜上有名。(见第四版)
中共中央宣传部从1991年开始实施的以评选优秀电影、电视剧(片)、戏剧、图书和理论文章为内容的“五个一工程”,已接连四年进行评选。参评单位、申报作品和入选作品数量逐年增多,作品质量逐年提高。1994年度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实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参评单位增多、申报作品量大、入选作品质量明显提高,产生了一批弘扬主旋律、反映时代精神、具有一定思想高度、艺术精湛、形式多样、深受群众欢迎的优秀作品。1994年度参评单位除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外,还增加了15个中央单位,共申报戏剧71台、电影32部、电视剧(片)90部936集、图书116种(套)、理论文章117篇,总计426种,申报作品总量居历年之冠。经过认真严格评选,从中评出入选电影10部、电视剧(片)28部、戏剧21台、图书33种(套)、理论文章28篇(名录另发)。1994年度入选作品120种,比1991年度入选作品数翻了一番还多。
这次入选的电影、电视剧、戏剧,将从10月20日至11月19日在全国展演、展映和展播。入选的图书和理论文章也将在上海举办汇展。中央和上海主要报纸将刊登入选作品简介。
据悉,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的1994年度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工作会议暨颁奖大会将于10月下旬在上海举行。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总理同勒布朗总督会见
本报蒙特利尔10月14日电记者成元生、邹德浩报道:李鹏总理今天下午在蒙特利尔同加拿大总督勒布朗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见。
会见中,李鹏总理转达了江泽民主席对勒布朗总督的问候和访华邀请,勒布朗总督对此表示感谢。他说,25年前,我当时担任特鲁多总理的助理,熟悉加中两国建交的过程,加中建交得到加拿大全国各党派的一致拥护,这是因为加中两国的友好关系有着良好的基础。勒布朗说,中国近年来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这是世人公认的。中国的产品已经广泛打入国外市场,包括加拿大在内。这次加拿大企业界对李鹏总理访加热情这么高,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加中两国贸易关系保持健康发展,并会不断增长。
李鹏总理说,25年前,总督先生作为特鲁多总理的助理,也为中加建交作出了贡献,现在作为总督,仍在继续关注并推动中加关系,我们对此表示赞赏。
勒布朗说,加中合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人才交流和培训,这是对未来合作的投资。李鹏总理感谢加拿大国际开发署等机构在促进人才交流,为中国培训科技管理人员方面提供帮助和咨询。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和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张毅君参加了会见。(附图片)
10月14日,李鹏总理在蒙特利尔会见加拿大总督罗密欧·勒布朗。
新华社记者王新庆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圆满结束对加拿大的正式访问
李鹏总理离蒙特利尔赴马耳他
本报蒙特利尔10月14日电记者成元生、邹德浩报道:国务院总理李鹏圆满结束对加拿大的正式访问,今天晚上乘专机离开蒙特利尔前往马耳他进行正式访问。
临行前,李鹏总理向加拿大总督勒布朗和总理克雷蒂安发了感谢电。
到机场为李鹏总理送行的有加拿大联邦政府代表、劳动部长兼魁北克省事务部长罗布里安,外交部礼宾司司长雷德曼、加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桑奎斯特、魁北克省礼宾司司长科尔等。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主任刘华秋、中国驻加大使张毅君和部分使馆工作人员也到机场送行。
李鹏总理在赴马耳他访问途中,将在意大利米兰作短暂停留。


第1版(要闻)
专栏:

  胡锦涛会见厄立特里亚客人
新华社北京十月十五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由书记阿拉明·穆罕默德·赛义德率领的厄立特里亚人民民主和正义阵线代表团。
胡锦涛对阿拉明率领厄人阵代表团首次访华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以伊萨亚斯主席为首的厄人阵领导厄立特里亚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赢得了国家独立,并于独立后在医治战争创伤、重建家园和发展经济中取得了进展。
在谈到两党、两国关系时,胡锦涛说,中厄两国有过相似的历史遭遇,现在又都面临着建设自己国家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在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和借鉴,这对双方都是有益的。他表示相信,阿拉明书记的访问将会增进双方的了解,进一步推动两党、两国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
会见中,胡锦涛还向客人介绍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国内形势。
阿拉明说,通过几天的访问,我们看到中国已建立起独立、强大的经济。厄人阵认为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党际关系四项原则是发展两党关系的坚实基础,我们希望同中国共产党发展有实质内容的交流与合作,在厄中两国间建立起牢固、持久的友谊。
代表团是应中联部邀请于十月九日抵京的。当天下午,中联部部长李淑铮同代表团举行了工作会谈。除北京外,代表团还访问了上海。


第1版(要闻)
专栏:

  第78届广交会开幕
本报广州10月15日电记者刘霄报道:第78届广交会今天在喜庆气氛中拉开序幕,63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客商应邀参加了本届交易会。
本届交易会仍设45个交易团,由食品土畜、轻工工艺、纺织服装、机电产品、五矿化工等6大专业馆组成,各专业展区布展新意纷呈,给中外来宾留下了良好印象。


第1版(要闻)
专栏:

  青岛开通数字移动电话
本报讯山东新建的数字移动电话(GSM)系统,15日率先在青岛建成开通。它是山东一期数字移动电话工程的组成部分,包括一台数字移动换机,15个基站,66个载频,可容纳2万多个电话客户。
(宋学春)


第1版(要闻)
专栏:

  浙江建成会议电视电话网
本报讯浙江省最近建成会议电视电话网和公众数据通信网。这个电视电话网使浙江73个市县和部分乡镇可实现“面对面”会议交谈,并与国家网连通。它的开通大大节省了行政经费,缓解交通压力,快速安全。(赵相如徐萌)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在云南考察时强调
加大扶贫力度确保“九五”基本脱贫
新华社昆明10月15日电(记者何懋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代总理朱镕基近日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指出,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大扶贫工作力度,满腔热忱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确保在“九五”期间基本解决目前仍处于贫困状态的7000万人的温饱问题。
10月6日至11日,朱镕基在中共云南省委书记高严、省长和志强陪同下,先后到云南省最为贫困的昭通地区、地处边境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少数民族聚居的丽江地区考察工作。
在考察中,朱镕基非常关心扶贫问题。美丽富饶的云南省至今尚有600多万贫困人口,昭通是云南省和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有190多万农民生活十分困难。朱镕基冒着阴湿的秋雨,驱车来到昭通市郊海拔2700多米的小龙洞回族彝族自治乡宁边村。这里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全村年人均占有口粮只有100多公斤,纯收入只有100多元,年年需要国家救济。朱镕基踏着山间泥泞小道,一连走访了三户农民。他看到这些农民至今没有解决温饱,心里十分难受,当即要求随行的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连夜召开座谈会,与地方同志一道商讨昭通脱贫致富的大计。在听取昭通地委和行署的工作汇报时,朱镕基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非常重视扶贫工作,这次十四届五中全会又制定了一系列加大扶贫工作力度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这些方针政策执行得更加有效,把现有的扶贫资金真正用好,把脱贫变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中央的扶贫方针可以归纳为四句话,即“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各方支持,共同富裕。”要搞好扶贫工作,最重要的是各级党委政府动员和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生产自救,否则,给再多的钱也是不解决问题的。在此基础上,国家理所当然地要对贫困地区提供必要的帮助,特别是在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各行各业都要尽力扶贫。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一个总体规划,如何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小流域治理、教育、科技,要做到统筹安排,一步一步地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去实现。各级党政干部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县乡干部要与群众同甘共苦,对贫困群众进行切实具体的帮助,要抓出一批有影响有说服力的脱贫典型来,以增强群众脱贫的信心,带动一大片。
朱镕基在昆明市西山区团结白族自治乡走访农户的过程中,了解到农户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少数富裕户人均纯收入达几万元,贫困户只有几百元,他一再对区乡领导说,小平同志讲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又讲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才是社会主义。先富的也是通过党的政策和国家支持才富起来的。当前乡、村党组织和政府要着力抓好壮大集体经济力量,通过集体积累来扶持贫困户生产,先富起来的也要帮助还没有富裕的。工作要注意“雪中送炭”,不能只是“锦上添花”。
考察中,朱镕基特别强调,贫困地区搞开发,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既要积极进取,又要实事求是,切忌急于求成。他说,要改变一个观念,即认为只有办工业才能脱贫致富。在城市和城郊可能是这样,但是在经济落后地区搞工业不是那么容易。搞工业没有技术和管理经验、没有人才、没有好的产品和一定规模,就不能进入竞争激烈的市场,最终是不会带来效益的。盲目上工业项目只会背包袱,是要吃大亏的。现在搞粮食、搞经济作物、搞牧业、林业、副业和服务行业都有市场,都有前途。云南具有资源丰富、高山景观、亚热带气候等独特的自然优势,在稳定粮食供应的基础上综合开发有自己特点的热带植物、花卉、水果等创汇农业、食品工业、旅游业以及相应的支农工业,将会形成云南的主要支柱产业,效益会比单纯办工业,特别是污染环境的重化工业要好得多,而且既能富省,又能富民。
朱镕基极为重视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他在看了昭通地区宁边村的希望小学后说,脱贫致富的希望在教育,舍得花钱办教育是有眼光的表现,但办教育也不能脱离当地实际,要量力而行,不要搞形式主义,不然盖起了好的校舍,贫困户连饭都吃不上,子女也无钱上学。要采取切实措施帮助贫困农户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朱镕基到与缅甸接壤的德宏州考察了边贸工作。他考察了口岸和边境贸易区,看望了边防、海关工作人员,与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他在座谈中指出,发展边贸是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脱贫的重要举措,今后要继续发展,不能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上。要使边贸上新台阶,光靠优惠政策是不行的,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上、增加适销对路物美价廉的品种上,转移到增强边贸的经济效益上。同时也要把与边贸相关的产业带动起来,进一步搞好口岸和边境贸易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边贸是靠以货易货、互通有无、小买小卖发展起来的,同时也要吸引国内大企业、大公司到这里来做生意。这样,边贸会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而且也能够更稳定。
位于滇西北高原的丽江地区,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朱镕基说,丽江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对国内外游客很具吸引力。国家有关部门和云南省要帮助丽江把旅游业以及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发展起来,这是丽江脱贫致富的一条好路子。云南要把发展旅游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来抓。办旅游要有钱,现在国家也好,省里也好,拿不出更多的钱,这就要采取措施吸引国内外的投资者。从省到地区,要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加强旅游景点的规划,搞好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高旅游项目的文化品味和内涵,大力开发旅游商品,搞好旅游环境和秩序。
朱镕基还指出,云南94%是山区,交通不便是一大特点。因此发展云南就要发展交通。云南省铁道、交通、民航、通讯四通八达之际,也就是云南经济繁荣、脱贫致富之时。
考察期间,朱镕基还听取了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汇报。朱镕基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云南省各项工作取得的成就。他说,云南省委、省政府紧紧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全省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巩固。希望云南各族人民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继续搞好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具有市场优势的群体支柱产业,争取“九五”期间各方面工作再上新台阶。
陪同朱镕基代总理考察的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有:项怀诚,金人庆,陈同海,徐鹏航,谢旭人,魏礼群、陈耀先等。


第1版(要闻)
专栏:学习贯彻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

  关键在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曾培炎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一个鲜明特点,是突出地强调了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建议》在指导方针、主要任务、政策措施中,都强调这两个转变,指出这是实现五年和十五年奋斗目标的关键。这是在全面分析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标志着我国经济成长的阶段性变化。

加快改革步伐,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未来15年的战略任务,又是实现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但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距离。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许多方面仍然是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问题,在企业改革、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以及经济立法等方面,改革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所以,《建议》强调要加大改革力度,理顺经济关系,为下世纪初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更好的经济体制基础。《建议》明确提出了今后15年改革的分阶段目标、主要任务和部署。今后15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必须努力实现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
整个《建议》贯穿了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体现了改革与发展紧密结合的原则。由于改革涉及许多方面和领域,《建议》除了第四部分专门对改革开放进行阐述外,诸如投资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农村改革等等,都分别在不同部分作了论述。因此,对《建议》中有关改革内容的理解,应从整体上系统把握。
《建议》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在指导方针中,重申了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奋斗目标和改革任务中,都强调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目前,国有企业资产占全社会企业资产总额的65%以上,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人员的67%。搞好国有企业,对改革、发展和稳定都有重大意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关系社会主义前途的重大政治问题。十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涌现出一批搞得好的企业。但是,企业改革仍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薄弱环节。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十分迫切。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方针,在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和江泽民总书记最近的重要讲话中,已有了全面、系统的阐明。这次《建议》又作出了明确规定,提出要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并提出了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些重要思路和政策措施。包括: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
——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通过促进存量资产的流动,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搞好大的,放活小的。目前,国家正在研究集中力量抓好1000户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改革和发展。据分析,这1000户中的800多户工业企业资产占国有工业总资产的63%,销售收入占70%,利税占74%。搞好了这些企业,也就抓住了大头。同时,对国有小企业,要进一步放开放活,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多种形式,加快改革步伐。
——所有企业都要眼睛向内,努力转变经营机制,搞好内部管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搞好国有企业的配套改革,重点是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近几年各级政府机构改革取得一定进展,还要继续深入进行。总的设想是:把综合经济部门逐步调整和建设成为具有权威的宏观调控部门,把专业经济管理部门逐步改组为不具有政府职能的经济实体,或改组为国家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机构,或改组为行业管理组织。同时,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建议》对其他方面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关于市场体系的建设。一是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商品价格的机制,积极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形式;二是要积极培育和规范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实现要素的市场化。根据近几年的经验教训,要素市场的发展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注意配套,先试点后推广,在发展中逐步规范。三是要制定和完善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监督和管理,发挥市场中介组织的作用。关于宏观调控体系的完善,重点是建立计划、金融、财政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能够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机制,进一步深化计划、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在投资体制方面,大量竞争性行业和产品,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应放给市场,主要由市场配置资源,由企业按市场需求自主决策和投资,对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等重点建设,也要尽可能地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今后15年,如果能够在国有企业和以上体制改革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完成《建议》中提出的主要改革任务和实现改革的分阶段目标,我们就能实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是由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运行机制和体制所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迅速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国家集中财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经过几个五年计划,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地区生产力布局也基本铺开。这对于奠定工业化基础,增强国家实力,缓解商品供给严重不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非常必要的。改革开放17年来,经济体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封闭型经济已转变为开放型经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经济基本上是一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其主要特征是:依靠上新项目、铺新摊子、大量增加生产要素投入,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有其客观必然性,是不可逾越的。但经济达到较大规模和总量水平后,仍实行这种增长方式,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低;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进步缓慢,生产工艺设备落后,产品质量差,附加值低,如此等等。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粗放经营,我们付出的代价太大,而且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没有得到相应提高。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通货膨胀严重、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财政赤字和债务负担大、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症结莫不在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总之,我国经济的现状,迫切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从实现今后时期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的要求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今后15年,要使我国经济在持续多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的速度,按照目前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无论是资金还是能源、原材料都会出现较大的供需矛盾。据测算,“九五”要实现经济平均增长8%左右,按目前的能源弹性系数,能源供需差率达20%左右。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我国耕地、水和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继续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不仅建设资金难以保证,而且将造成资源的过量开采和耗费,加剧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财政和银行能够用于建设的资金有限,扩大利用外资也需要有相应的国内配套资金。显然,靠高投入、高消耗支撑经济增长的路子再也不能走下去了。缓解资金、资源供给制约的矛盾,出路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为了适应国际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发展开放型经济,也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据分析,今后一段时期内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一些重要特点。一是全球经济在加速结构调整和起伏中进一步增长,亚太地区经济更加活跃。二是科技发展迅猛异常,特别是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技术领域已经出现或正在孕育重大突破,将给人类社会经济各个方面以极为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三是世界范围经济贸易和资金、技术流动加快,各国经济和市场将进一步相互开放、依存和融合。可以预见,国际间经济、科技竞争将更加激烈,“商战”将空前尖锐。市场竞争的法则,不仅是数量的较量,更是科技、质量、效率和效益的较量。在这种世界大趋势下,我国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居主动地位,必须较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这就要求尽快提高我国的科技素质、产业素质和企业素质。
从根本上说,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对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更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今后15年,我国现代化建设要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出重大步伐。这是整个经济成长的阶段性变化,不仅要求经济总量和规模继续扩大,更要求经济质量和效益有显著提高,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今后随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选择性增强,既要求商品数量的满足,又要求质量、档次的提高,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领域。为适应消费结构变化和提高国际竞争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必须有大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点在于加强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们整个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相对不足,基础薄弱,加之农业比较效益低,长期以来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认真落实《建议》提出的加强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多项方针政策,使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有一个大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经济进入新的阶段后,应当改变长期以来农业向工业提供积累的做法,工业不仅要积累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而且要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和支持农业,这就要求工业必须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投入产出效益。这是在经济发展新阶段中处理好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重要一着。还应当看到,国民经济现代化是一个国际性、动态性的标准,只有在不断提高经济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扩大经济总量,才能逐步提高现代化水平,缩小同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上的差距。否则,尽管经济总量和规模有所扩大,但经济技术差距不仅不能缩小反而会进一步扩大。
总之,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显著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既是有效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的迫切需要,也是顺利实现今后15年奋斗目标,使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大台阶的必由之路;同时,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性任务。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进程。
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仅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且已具有客观可能性。经过40多年的建设,我国已建成庞大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经济总规模相当可观。不少产品的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地区布局已经展开。我国已有一支宏大的科技队伍,改革开放以来又引进了几万项先进技术。这些都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同时,由于改革不断推进,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取得了重大进展,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了必要的体制环境和条件。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要求是,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中央的《建议》、江泽民总书记的讲话和李鹏总理对建议的说明,都提出了明确的方向、部署和要求。概括起来说,大体有以下几点。
一是正确处理上新项目与利用现有基础的关系。今后扩大再生产必须依靠现有基础,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仍有必要集中一定的财力物力建设一批新的骨干工程。随着新兴产业的兴起,以及某些重要行业填补空白,也需要新建一些具有现代化水平的骨干企业。但是,各行各业都应坚决把建设重点放在现有企业的挖潜、改造、充实和提高上。能够通过改革、改组、改造提高生产能力的,就不再铺新摊子、上项目。新建项目一定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提高技术起点,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要较大幅度地提高技术改造投资的比重,加大对现有企业和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力度。
二是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都必须节水、节地、节能、节材、节粮,千方百计减少资源的占用与消耗。各行各业都要制定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的目标与措施,大幅度提高能源、原材料的利用效率。
三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转变增长方式,归根到底要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关键是抓好科技和教育。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基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充分认识教育和科技的重要性,增加投入,培养人才。还要广泛地用先进技术装备社会生产各部门,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四是大力加强宏观经济管理。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要真正转变到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上来。要充分运用税收、信贷、利率、贴息、价格、折旧等经济政策和手段,限制粗放经营,鼓励集约经营。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更新发展观念,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坚持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从根本上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
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个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和改革,一个是生产力发展方式的变革,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难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体制改革则难以顺利推进,改革成果也难以巩固。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依靠改革,改革必须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排除障碍,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矛盾和问题。我们学习贯彻《建议》精神,对于经济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两个转变上来,把着力点放到两个转变上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