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国外剪影

  黑海名城雅尔塔
慈汝岭
乌克兰南部名城雅尔塔,地处克里米亚半岛的黑海海岸,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是蜚声世界的疗养胜地。
雅尔塔作为历史名城,是同著名的“雅尔塔会议”联系在一起的。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前夕,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雅尔塔举行了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的第二次会晤。会议协调了盟国打败希特勒法西斯的作战计划,苏联决定在德国投降后两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同时,会议确定了战后对德国的处置及解决一系列问题的原则,并决定成立一个新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当时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为联合国发起成员国。今年是雅尔塔会议和联合国成立50周年,这两国分别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
雅尔塔会议签署了两项文件:苏美英三国克里米亚(雅尔塔)会议公报和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问题的协定(雅尔塔协定)。两个文件均于2月11日签字。根据丘吉尔提议,三国领导人按姓氏的英文字头顺序先后签署文件,因此签字排列顺序是: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由于会议是秘密举行的,所以第一个文件在罗斯福和丘吉尔14日离开克里米亚后发表,第二个文件涉及对日作战条件,因此到日本投降后才正式公布。今天,这两个文件都摆到了会址的陈列室内。雅尔塔会议对协调盟国作战行动,加速德、日法西斯最后灭亡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三大国在有关当事国未参加的情况下达成了损害这些国家主权和利益的某些协议,对战后欧洲和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会议在雅尔塔利瓦季亚宫举行。利瓦季亚宫曾是俄国三代沙皇的行宫,地处三面环山一面向海的一块“平坦之地”。这里丛林密布,环境幽雅,宛如“世外桃源”。全体会议的会议室设在行宫的餐厅里,三国代表团围圆桌而坐,厅内至今仍保留着当时的摆设。罗斯福率领的美国代表团就下榻宫内。行宫建筑为四方形,中央围出一块“天井”。据说建筑设计非常巧妙,天井里极其安静,连外面刮风的声音都听不到。三国首脑坐在一条长椅上的那张历史性照片,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英国首相丘吉尔则下榻在距此不远的沃龙佐夫宫。该宫系16世纪为俄国特级公爵沃龙佐夫而建,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由英国皇家设计师爱德华·博洛尔设计,建筑材料从意大利及中亚各国运来,是一座东西合璧的建筑。丘吉尔当时曾感慨地说,来到这里仿佛回到了中世纪的英国。
雅尔塔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一世纪,这里就出现了希腊人的居住点,希腊人称其为“雅利塔”,即“海岸”之意。有关雅尔塔的文献记载,最早见诸于阿拉伯地理学家和旅行家伊本—埃德里希1154年对黑海海岸的描写中,当时被称为“扎利塔”。1783年克里米亚归属俄国时,雅尔塔只是一个不大的渔村。1837年这里建成了第一座港口,次年它便成为都市。由于雅尔塔的自然条件独特,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俄国内科临床学奠基人之一鲍特金和德米特里耶夫医生在这里建起了季节性疗养所。随后,许多达官显贵、商贾富豪纷纷来此建立宫殿、别墅,雅尔塔逐渐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疗养胜地。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等一大批俄国文学泰斗都曾来到这里潜心著作,契诃夫在此写成了他的《樱桃园》以及《三姐妹》等名著,迄今这里仍保留着他们驻足的纪念地。
在原苏联时期,雅尔塔更是大兴土木。联盟中央、加盟共和国和各个部门都在这里修建了休假、疗养所。苏联解体前的1991年8月,戈尔巴乔夫就是在这里的“福罗斯”别墅度过了他最后的总统生涯。苏联解体后,雅尔塔丰富的旅游资源受到乌克兰政府的重视。目前,雅尔塔拥有众多旅游景点、疗养保健中心和海滨浴场,备受游客青睐。这个近8万人口的城市,年接待能力达200多万人。
原苏共雅尔塔市委最后一任第一书记奥赫里连科,现在是这里隶属于乌克兰最高苏维埃的“久里别尔”疗养院总经理兼总医生。他介绍说,1950年该疗养院曾接待过毛泽东主席。今年7月,王汉斌副委员长率领的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也在此下榻。在雅尔塔几乎到处都能看到中国的景观,中国的翠竹、睡莲、棕榈已经在这里落户。雅尔塔市的领导说,今明两年旅游景点还将开办中国餐馆,届时游客不仅能在雅尔塔领略中国的景观,还可品尝到中国风味的美食。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非洲市场:待开发的处女地
黄泽全
说起非洲,人们也许会认为,那里赤日炎炎,荒野茫茫,疾病流行,饥民众多。其实,只要有机会到非洲走一趟,就会有一种全新的感受。非洲是世界第二大陆,其地域辽阔,国家众多,资源丰富,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很有潜力的巨大市场,历来是国际商贸界、经济界、金融界激烈竞争的地方。
非洲的矿产资源不论是已探明的蕴藏量,还是产量,在世界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世界上最重要的50多种矿产非洲都有。钻石的储藏量几乎占世界总储量的100%,锂、钽、铌、钴、铬的储藏量占90%以上,黄金的储藏量占2/3以上,磷酸盐占50%,铂占40%,铀占1/3(不包括独联体和东欧)。铝钒土在几内亚一国的储藏量就占世界已知储藏量的1/3。非洲的石油储藏量同样十分丰富,已探明的约有90亿吨,是世界八大产油区之一。另外,非洲还拥有丰富的水力和多种农业、林业资源,也是世界上玉米、高粱、谷子、小麦、大麦、薯类等农作物以及咖啡、可可、花生、剑麻、橡胶、椰子等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之一。
然而,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富饶的矿产资源尚未大量开采,民族工业落后,从日用百货到高精产品,绝大多数依赖进口。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低价购买非洲的初级产品,高价倾销深加工产品,使非洲国家双重受害。
近年来,随着政治形势日渐稳定,非洲的经济形势已开始好转。非洲开发银行前不久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在该行52个成员国中,1994年有21个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出现了增长势头,经济增长超过非洲人口增长率(3%)的国家从1993年的17个增加到1994年的21个,经济负增长的国家从18个减到10个。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的统计认为,1994年非洲地区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增长了2.4%,是近5年来经济形势最好的一年。突尼斯从1987年到1994年间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4.5%,今年可望达到7.5%。乌干达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长期受战乱和灾害困扰,近年来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5.5%,通货膨胀已从1987年的260%降到去年的4%。
目前,非洲国家正在努力发展民族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纷纷制定优惠政策,以求得到外来资金与合作,尤其希望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例如,博茨瓦纳修筑了长1.5万公里的公路,纵贯南北并连接全国主要城镇和厂矿;900多公里长的铁路横贯东西并连接南非和津巴布韦。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坦桑尼亚等国都建有专门的外国投资区,在那里办企业可以享受税收、汇率等多方面的优惠待遇。
非洲的53个国家共有6.82亿人口,市场需求量很大,譬如陶瓷品、搪瓷品、纯棉布、袖珍收音机、手表、闹钟、微型面包车、五金工具、文化用品、布鞋、电筒、电池、蚊香等日用商品,在非洲市场上很受欢迎。与中国相比较,这些产品两地差价很大,一支铅笔在中国售价为0.2元左右,非洲市场上是2至3元;一双布鞋在中国售价为6元左右,非洲市场上卖到40至50元……高档消费品在非洲同样有市场,如荷兰的飞利浦电器、法国的汽车、日本的摩托车等都十分抢手。非洲国家的经济缺陷是只有初级产品,所以它们希望外资外企同当地合作发展基础项目,如当地盛产木薯、玉米、高粱、大豆等,但加工方式依然比较原始;当地造纸原料取之不尽,但造纸业落后,市场纸张匮乏,价格很高;当地热带水果如芒果、香蕉、菠萝、柑桔等遍地都是,但缺少深加工;当地天气炎热,蚊虫极多,但缺少驱蚊器……若合资办企业,将这些初级产品变成深加工产品,双方都可受益。
总之,非洲市场广阔,潜力巨大,是一片有待开发的处女地。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印第安人自杀之谜
吴志华
4月20日,在巴西西部马托格罗索州的印第安人保护区,年仅15岁、结婚刚两个月的印第安人维松·苏亚雷斯在家中悬梁自尽。
印第安人自杀身亡的事件过去经常发生。但是,进入90年代后,自杀人数明显增加,平均每年增长2%左右。今年1至5月,仅在巴西5个印第安人保护区,像维松这样的自杀事件已经发生了22起,而且大部分为青壮年。
5月13日至17日,马托格罗索州的印第安酋长聚会,专门为此做出两项决定:制止对死者的守灵,因为这是白人的习惯;自杀的死者必须在自杀地点双臂平放、头朝太阳落山的方向掩埋,只有这样才能摆脱自杀的念头。酋长们还认为,自杀是对上帝的背叛和违抗印第安人在土地上的使命。
自杀现象再次引起巴西研究印第安人问题专家的注意。然而,他们至今对印第安人的自杀原因感到困惑不解。里约热内卢国家博物馆考古研究员鲁本说,考古学对印第安人自杀原因的认识,就像许多年前对肺炎、这些年对艾滋病的认识一样,只知其事,不知其因。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自杀是印第安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绝大多数学者倾向于从土著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突上去寻找解释。联邦参议员、考古学家达西·里贝罗认为,白人的到来和印第安人对外来文化的迷惑是自杀潮的决定性因素。长期从事瓜拉尼印第安人研究的梅利亚神父说,不能说印第安人有潜在的自杀动机,导致印第安人自杀的原因很可能是缺乏土地、外来宗教对其文化的冲击以及家庭内部感情的失衡。历史学教授安东尼奥补充道,生存空间的减少、贫困和传统宗教活动的减少也是重要的因素。曾经和印第安人共同生活7年的神学研究员查莫罗说,她相信文化的解体是最重要的原因。学校、外来宗教以及城市化的扩张,使印第安青年对不同的文化进行模仿,导致心理失衡。还有学者认为,嗜酒和对现实生活条件的不满也能成为印第安人自杀的原因。
巴西目前有22万印第安人分布在亚马孙地区。虽然政府采取种种措施保护印第安人的生存环境,但是,如何保护印第安人文化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随着美国兼并浪潮高涨,著名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被时代沃纳公司兼并,其创始人特德·特纳甘愿坐上第二把交椅。这是为什么?请看:
特纳的梦
刘爱成
了解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人一般都知道,它的创办者是特德·特纳。56岁的特纳生长在乔治亚州。他先是继承父业,从事广告。70年代初,他用经营广告业的积蓄买下了亚特兰大一家很小的电视台,并利用通信卫星把它扩展成一家全国性的有线电视网,主要播放较老的电影、电视片和体育节目。到了80年代,他又建立了有线电视新闻网,首次用24小时进行新闻广播,并将其推向全球。在报道海湾战争时,有线电视新闻网大出风头,当时全世界有150多个国家收看它的节目。特纳的公司日益扩大,不仅有7个有线电视网,而且还有电影公司、家庭录像、音乐、出版等众多行业,去年公司收入达2100万美元。但这位野心勃勃的媒体大亨似乎对此并不满足,他有一个梦,那就是要得到美国三大电视网NBC、ABC和CBS中的任何一个,遗憾的是这个折磨了他多年的梦却一直未能实现。“在夜里,我常常从梦中醒来……握拳捶床,三大电视网为什么一个也不属于我?”他说。
为了得到电视网,特纳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尽管全国广播公司(NBC)早在1986年就被通用电气公司收购,但特纳想再把它从通用电气手中夺过来。今年以来双方进行过多次磋商,但未能达成一致。其原因主要有二:首先,NBC的要价高,特纳资金不足。二是通用电气—NBC也对特纳公司垂涎已久,它看特纳资金不足,反而转过来要收购特纳公司,特纳见势不妙,逃之夭夭。
但特纳仍不甘心,又把眼睛转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早在10年前,特纳在垃圾债券大王的支持下,就出价54亿美元要将CBS“娶走”,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成功。没想到这次赶上西屋电气公司正与CBS谈得火热,出价与他当年相同,54亿美元。特纳要得到CBS,必须比西屋出更高的价格。而就在这节骨眼上,时代沃纳公司提出,要把它在特纳公司占有的18%股权卖给特纳以便还债。特纳又一次因资金问题而退却。
当特纳把目光再转向美国广播公司(ABC)时,迪斯尼公司收购美国广播公司的谈判已成定局。特纳眼睁睁地看着这三大电视网从自己的鼻子底下溜走,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正在此时,时代沃纳找上门来。
时代沃纳本来是世界上最大的媒体娱乐企业,出版发行多种刊物,如《时代》、《众生相》、《幸福》、《运动画刊》等,并拍摄电影,制作音乐,拥有全美第二大有线电视系统,其“家庭票房”(HBO)等有线电视网在美国有相当高的收视率。然而,迪斯尼与ABC的兼并则抢走了时代沃纳的第一把交椅,并在竞争中对其产生威胁。时代沃纳慌了神,本来还想把在特纳公司的股权全部卖给特纳,现在它不但不卖,而且恨不得即刻把特纳公司完全变为己有,以便扩充实力,重执牛耳。
8月初,在迪斯尼和ABC宣布兼并后,时代沃纳公司董事长莱文急忙前往特纳在蒙大拿的牧场。晚餐后,特纳终于被莱文说服,原则上同意将公司卖给时代沃纳。条件是特纳在新公司担任副董事长,继续主管原特纳广播公司的业务。
随后双方又就价格问题进行了讨价还价,时代沃纳同意以75亿美元收购它在特纳公司的所有剩余股权。特纳公司在兼并后,将拥有10%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时代沃纳兼并特纳广播公司,不仅再次登上世界媒体娱乐业之巅,而且在业务上能够互补互用,竞争力大增,如时代沃纳制作的电影、电视片可以通过特纳的有线电视网进行播放,其出版的刊物内容也可通过有线电视进行选播,而特纳的CNN等有线电视网也可充分利用时代公司的杂志信息。
CNN目前有2500多名采编人员,在世界各地有30个记者站,同时还随时向各新闻热点派遣记者。时代公司目前出版的杂志有30种。双方的合作潜力很大,CNN计划在明年1月开辟财经新闻频道,并准备利用时代公司的有关杂志对经济问题进行分析报道,与NBC电视网的经济新闻进行竞争。
人们说,这两家企业的兼并对近年来一直为公司前景而苦思冥想的时代沃纳公司董事长莱文来说,显然是找到了新的出路,而对财力不足而又野心勃勃的特纳来说,也以能跻于娱乐业巨人之中而感到欣慰。遗憾的是特纳要得到大电视网的梦想仍然没有实现。不过许多人估计,特纳将在来年接任莱文之职,他还可以继续追寻他的梦。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月亮国”的政变风波
温宪
雇佣军潜入总统府
印度洋西部岛国科摩罗位于非洲大陆东侧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之间,被称为“月亮国”。或许因为它太穷太小,常常被人遗忘。最近的一场政变才将人们的目光引向了这个前法国殖民地国家。
9月28日,一个消息通过各种渠道从科摩罗首都莫罗尼向外部世界传开:一批外国雇佣军在科摩罗发动政变;年迈的总统朱哈尔已遭软禁;政府总理和一些部长已逃到法国使馆避难;首都与外界的联系被切断,战斗仍在激烈进行。
尘埃落定后,人们了解到,策划、组织此次政变的是号称“兵痞”的雇佣军头目迪纳尔。据这位有着上校军衔和法国、科摩罗双重国籍的人事后说,他在法国、比利时和南非招募了雇佣军。此外,他又在欧洲某地买了一条旧的拖网渔船,在船上装了一个巨大的油罐,可使船在海上连续航行60天不必加油。雇佣军中大部分人在政变当天清晨乘船登陆,另有一部分南非雇佣军此前已装作游客潜入科国。令人惊奇的是,他们向科摩罗走私运进了约一吨重的武器和通讯设备,科摩罗海关竟未察觉。
政变行动开始后,一部分雇佣军赶到监狱,释放了参与1992年未遂政变的科摩罗军人,其中包括早与迪纳尔有联系的库姆博上尉。库姆博出狱后宣布成立“临时军事委员会”,并自封为主席。另一部分雇佣军截住了一辆往总统府送面包的运货车,全副武装的白人雇佣军藏进了车中。经过数道警卫关卡后,货车停在了总统府大院内,跳出了荷枪实弹的雇佣军人。他们将年迈的朱哈尔总统捉为人质。随后,政变者又先后占领了电台和首都附近最大的坎达尼军营。朱哈尔总统也被押到了那里。
突发的政变使科摩罗乱作一团,除了约60名效忠总统的宪兵曾与政变者交火外,军队中的大多数人站在了反叛的库姆博上尉一边。到10月2日,即政变发生后的第四天,科摩罗已相继宣布成立了3个政府和4个自封的总统。雇佣军的傀儡库姆博上尉面对人民日益高涨的反感情绪,一再表白说,是他和他所领导的“临时军事委员会”,而不是外国雇佣军在掌管着国家,这一政变是要完成一次反对前腐败政权的“快速变化”。他说,大多数雇佣军将离开科摩罗,但迪纳尔上校将会留下来,因为他具有科摩罗国籍,他有一个年轻的科摩罗妻子和两个孩子。
政变老手不堪一击
迪纳尔何许人也?今年66岁的迪纳尔早就与科摩罗1975年独立后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20年来科摩罗发生的多起政变、另一个非洲国家贝宁1977年发生的政变都与迪纳尔有关。他于1978年在科摩罗发动政变成功后,曾作为铁腕人物统治了这个岛国10余年,后在法国的压力下出走南非。因他曾参与推翻贝宁政府和暗杀科摩罗前总统阿卜杜拉,法国曾判处他5年缓期徒刑。
法国一直视科摩罗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科摩罗发生此次政变后,法国予以谴责,并宣布中止对科摩罗的援助。当晚,驻印度洋西部的法军接到了在72小时内完成特种部队集结、对科摩罗局势进行军事干预的命令。
10月4日清晨,约600名法国士兵组成的特种部队在3艘战舰、13架直升机、运输机的支援下分别从海、陆突入科摩罗。在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兵力强大的法军突击队面前,迪纳尔带领的雇佣军和科摩罗军人不堪一击。法军在没有遇到任何真正抵抗的情况下占领了机场、港口、电台和法国使馆等地。随后,法军迅即向迪纳尔退守的坎达尼军营推进。当晚便包围了这一军营。
当代海盗应有下场
在法军的强大压力下,躲在坎达尼军营内的迪纳尔一天之内调门几变:他先说停止抵抗是因为“法国人不打法国人”;后通过法国电视台记者说他绝不会放下武器;随后表示将与法军谈判;话音未落,又说他将分两步投降。10月5日,在得到法军将不伤害他的雇佣军伙伴的保证后,满头白发的迪纳尔走出了坎达尼军营。两名法军士兵在对他进行全身搜查后将他押往留尼汪岛。第二天,法国航空公司的一架飞机载着这位当代海盗式人物回巴黎接受审判。法国军队也于6日开始撤退。
一场在当代社会已极少见的由外国雇佣军发动的政变闹剧至此结束。再一次因弱小而遭人宰割的科摩罗人民开始痛定思痛。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生态建筑
黄晴
世界建筑业正面临一场新的革命,这一革命以有益生态、有益健康、节省能源、方便工作和生活为宗旨,对建筑业的设计、材料、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世界原料和能源的40%用于建筑业,除燃料之外55%的木材也用于建筑业。然而,这些建筑不仅耗费能源,而且还危害人类健康。现在,30%的新建或改建的建筑物中都存在着“病态建筑综合症”,居住者受到霉腐空气和化学污染之害。
报告认为,将古代技术和现代适用技术相结合,采用“生态设计”和新型建材将起到减少污染、节省能源、降低造价和居住费用的目的。
采用未经焙烧的粘土砖,其污染逸放只相当于普通砖的0.2%。在许多地方,泥土是最廉价、最方便、无须长途运输而且污染小的建材,虽强度较小,但经新技术制作,足以建造一般的低层住房。
报告还指出,生态建筑要采用综合设计的方式,要把工程师、建筑师、科学家和未来居住者的种种考虑和要求结合起来。房屋建造要考虑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需要,注重节能、节水、减少污染,注意居住者对自然空间和人际交往的需求等。
目前,生态建筑意识已开始在许多国家生根。美国雷诺市一邮局花费30万美元改善采光条件,每年可节省电费5万美元。此外,职工生产效率提高,一年相当于节省50万美元。荷兰住房计划强调使用无污染建材,儿童哮喘病大大减少。美国一家最大的建筑工程公司正在对其建材进行评测,确定其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瑞典最大的住房银行于1995年初宣布,只向生态建筑贷款。德国所有大城市中均有专门出售“健康”建材的商店。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图为利比亚的黎波里市法塔赫大学一角。“91”革命后,利比亚女青年和男青年一样进入高等学府。
 关宗山摄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美国开展了“带女儿上班”活动(定期),意在让孩子们了解父母的工作状况,体会他们的辛劳。图为堪萨斯城《明星报》职员的女儿们在新闻发布会上做着“记录”。其实,她俩正在画马。
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