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国外窗口行业

  “女士优先”在埃及
本报记者刘水明
提起“女士优先”,人们往往会想到那是欧美国家男性礼让女性的“绅士风度”。殊不知,在埃及许多服务行业中,“女士优先”已渐成风尚。
在开罗一些大银行,有专供女士存款和取款的柜台;在火车站和地铁站,也有专供女乘客购票的窗口。记者常去的吉萨国际电讯中心,电话用户交费的营业大厅内,就设有两个“女士窗口”。男顾客交款须排队等候,而女顾客则可随到随交。没有女顾客时,“女士窗口”也向男顾客开放,但一旦来了女士,男子汉们都很自觉地请她排到前面。在营业厅另一端的咨询处,女士也同样可以获得优待。
坐地铁,女士除享有优先购票的权利,还专门设有“女士车厢”。
据解放广场萨达特地铁站值班站长阿卜杜·卡德里介绍,8年前开罗地铁运行时,每日客流量均超过百万,白天上下班高峰期间,即使每隔3分钟发一趟车,车上仍然人满为患。那些头披黑纱的老妪,携儿带女的妇人,穿戴入时的妙龄女郎,都只好“望车兴叹”。为了照顾妇女,1989年开罗地铁局长萨拉姆·沙阿斯亲自批准开设“女士车厢”。
“女士车厢”一问世,社会各界普遍叫好,但也遭到极少数人的非议。有人认为男女乘客交的车票钱一样多,可待遇完全不同,这有失公平。开始一些来自农村和外地的男乘客不知这个规矩进入“女士车厢”,经值勤人员解释后,才去了其他车厢。现在已没人反对增设“女士车厢”了。
“开罗地铁设立‘女士车厢’,是否出于宗教方面的原因?”在萨达特地铁站,记者问电气工程师伊卜拉欣·艾哈迈德。
“不,这恰恰是出于尊重和照顾妇女而采取的措施。”艾哈迈德回答说:“开罗每列地铁共有9节车厢,其中第一节车厢专供妇女乘坐,除了未成年的小孩外,任何男子不得入内。而对于女乘客来说,除了‘女士车厢’外,还可以到其他车厢乘坐。由于‘女士车厢’总是设在车头,女乘客上下车有时须走一段距离,于是有的女乘客喜欢就近上车,有的女乘客不想与一同外出的丈夫、兄弟或男朋友分开,也就情愿放弃那份‘特权’,这是她们的自由。开罗地铁计划从明年起,将每辆车的头尾两节都辟为‘女士车厢’,到那时,开罗的女士们乘坐地铁就更方便自由啦!”
在从工业区赫勒万开往马拉吉的地铁列车上,记者结识了一位名叫努尔的女职员。努尔的家在赫勒万,她每天早上进城上班都坐“女士车厢”。努尔认为,由于身体和心理因素的差异,女人不能像男人一样去拚命挤车,社会应该重视这种差异,并帮助妇女缩小这种差异。“女士车厢”正体现了一种值得倡导的文明公德。努尔说,自从有了“女士车厢”,她再也不为上班乘车犯愁了。(本报开罗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中荷举行投资洽谈会
新华社阿姆斯特丹十月十一日电(记者陈贽)中荷投资洽谈会十一日上午在这里开幕。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吴仪和荷兰外贸大臣范多克女士共同主持了开幕式。
吴仪在致辞中说,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投资环境不断改善,目前中国经济领域中的绝大多数部门已向外国投资者开放。
她表示,中国政府在继续鼓励外商在中国沿海地区寻求投资机会的同时,将大力促进他们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以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范多克女士在发言中对吴仪部长率中国政府经贸代表团前来访问表示热烈欢迎,称这一访问是荷中双方在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领域加强合作的“又一重要步骤”。
她说,自中国对外开放以来,荷中双方的经贸关系得到了深入发展,双方在贸易和投资领域进行合作的效益已开始逐步显现出来。她同时表示,希望荷中双方中小企业进一步加强合作,促进两国在贸易和改善投资结构方面的合作关系全面发展。
吴仪部长率领的中国政府经贸代表团是十日开始对荷兰进行正式访问的。一个由来自中国二十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百五十位经贸企业界人士组成的大型招商团也随同来访。


第7版(国际)
专栏:

  中老缅互换边界协定批准书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万象消息:中国、老挝和缅甸3国10月11日在此间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政府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确定三国交界点协定》核准书和批准书交换仪式。
中国驻老挝大使李家忠、老挝副外长蓬沙瓦和缅甸驻老挝大使吴填罕出席了换文仪式。
该协定于1994年4月8日在缅甸首都仰光签订,并自三方互换批准书之日起生效。
蓬沙瓦在仪式上讲话时说,这一协定的签订和生效使三国圆满地解决了彼此间的边界问题,充分体现了三国政府和人民的友好合作,并为国与国之间解决领土边界问题树立了典范。


第7版(国际)
专栏:

  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联大辩论中发言
强烈要求缩小南北差距
据新华社联合国10月11日电(记者夏兆龙)第5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11日下午结束。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在发言中强烈要求改变国际经济关系现状,缩小南北差距。
圭亚那外长克莱门特·罗希在11日的发言中说,不断扩大的南北差距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安全,国际社会必须认真对待发展中国家的艰难处境。他呼吁国际社会采取新的方式和战略,改变现行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平等现象。
亚非拉许多国家代表在发言中指出,在过去10年中,非洲债务翻了两番。与此同时,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由36个增加到48个。这些国家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0%,而他们的收入仅为全球总收入的0.1%。
他们呼吁联合国制订新的《发展纲领》,促进国际合作,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决策地位,为改变上述状况和全球经济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在为期两周半的一般性辩论中,一些代表还要求联合国认真总结维持和平行动的经验教训,以《联合国宪章》原则为准绳,努力用和平方式解决冲突,反对滥用武力和制裁手段干涉别国内政。


第7版(国际)
专栏:

  大型中国摄影图片展在新加坡开幕
据新华社新加坡10月12日电(记者曾虎)适逢中国与新加坡建交5周年之际,由新加坡中国商会和中国新华通讯社联合举办的大型摄影图片展《迈向21世纪的中国》今天在新加坡世界贸易中心隆重开幕。
本次摄影展为期4天,共展出图片200多幅,其中50多幅是有关中新两国领导人友好互访,以及反映两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民间交往活动的珍贵照片。另150多幅图片则着重介绍了中国在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以及经济、贸易等各个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中国绚丽多姿的风土人情,生动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的新风貌。
新加坡国会议员兼政府国会内政及律政委员会主席柯新治博士,中国驻新加坡大使傅学章及各界名流200多人出席了开幕典礼。


第7版(国际)
专栏:

  空中客车公司扩展在华业务
本报讯空中客车工业公司与贵州航空工业集团及沈阳飞机制造公司10月12日在北京签署两项合作合同。根据合同,中方两家公司将分别为空中客车公司提供生产模具和飞机紧急出口门。(刘刚)


第7版(国际)
专栏:

  辛普森案余波震荡
姜磊
美国洛杉矶当地时间10月3日上午10点07分,法庭正式宣判被指控犯有双重谋杀罪的辛普森“无罪”。在牢里蹲了472天的辛普森重获自由。
这出轰动美国乃至世界的“肥皂剧”虽然落幕了,但判决的余波未平。
主审法官惊讶裁决之快10月2日,由12人组成的陪审团仅议了不到4个小时就向法庭交回判决。主审法官伊藤疑惑地问道:“没有搞错吧?”女陪审团长回答:“没错!”随后,伊藤在法庭宣布了这个令人吃惊的消息,并决定推迟到次日上午10点钟宣读判决书,“以便双方律师有时间来法庭”。
3日上午,法庭书记员按预定时间宣读判决书,伊藤还逐个征求了陪审员的意见。陪审员一致确认“判决有效”。他最后对陪审员们说:“女士们,先生们,你们不必再为此事劳神了。”
克林顿面色阴沉法庭宣判时,就连克林顿总统也坐不住了。他走进椭圆形办公室旁边的一间小屋收看了电视实况转播。克林顿自己动手用红笔草草写了只有3句话长的简短声明:
“陪审团听了证词并作出了裁决。我们的司法制度要求尊重他们的裁决。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和祷告应当与这桩可怕的犯罪行为的受害者的亲人保持一致。”
白宫发言人麦柯里说,总统对判决结果似乎并不感到惊讶,只是面色阴沉。
辛普森松了一口气宣判半小时后,辛普森由专车护送,凯旋般地回到他阔别一年多的豪华住宅。当晚,家人和朋友们在草坪上为他举行了盛大欢迎宴会。
辛普森的大儿子还代父亲宣读了一项声明。声明中说,“我不会杀人,不可能杀人”,并希望警方能尽快抓到真凶。
10月5日,辛家发言人说,辛普森“很累”,整天呆在家里休息。“他很高兴能睡在自己的床上,而不是睡在一个只有3米长、2米宽的监牢里。”
受害者家属痛不欲生辛普森“无罪”二字的话音刚落,法庭里便传来悲伤的低泣声。受害者戈德曼的母亲泪如雨下,痛不欲生。受害者尼科尔的父母和3个妹妹则呆坐在法庭里。最后,受害者家属跌跌撞撞地离开法庭,互相搀扶着,放声大哭。法庭的判决令他们难以置信!
戈德曼的父亲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我认为,今天失败的是这个国家,而不是检方。正义和公道没有得到伸张!”“今天是我人生经历的第二个恶梦,第一个是在1994年6月12日儿子被杀的那一天。”
黑人欢呼雀跃辛普森无罪释放的消息传出,聚集在法庭外面的黑人青年挥动着手写的胜利标语,在人行道上载歌载舞。
在纽约和华盛顿等地,庆贺场面处处可见,按汽车喇叭,手舞足蹈……
美国几家媒体的民意调查都显示,绝大多数黑人认为判决是正确的。一些黑人说:
——辛普森是受了白人警察陷害,无罪释放理所当然。
——就算他杀死两个人,他也没有做错,因为白人杀死我们,用私刑对待我们,吊死我们,拿走了我们所有的东西。
——辛普森成了所有被卷入刑事纠纷的黑人男子的代表,对辛普森的审判,就是对美国全体黑人男子的审判。
《阿姆斯特丹新闻》周报(黑人报纸)的主编说,辛案揭示了美国拒不解决的一块疮疤,那就是种族主义。他提醒人们说,在法庭宣判15分钟后,他的报纸就接到一个恐吓电话:“将有一大帮黑鬼被杀死,《阿姆斯特丹新闻》的人首当其冲。”
白人震惊失望与黑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绝大多数白人对判决结果表示震惊失望,他们认为谋杀戈德曼和尼科尔确系辛普森所为。但是此案涉及金钱、名流特别是极为敏感的种族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司法制度失去了客观和公道。
——不可思议,这是对司法制度的嘲弄。
——这种事情终于发生了!当你有100万美元的时候,你就可以买通美国法庭!
——这就是有钱和没钱的区别。在这个国家,如果你有钱,你就可以杀死你的妻子。
警察局士气一落千丈辛案宣判之时,洛杉矶警察局内气氛严肃,一片寂静。
在6楼,警察局长威廉斯正与记者一起收看电视,但过了一会儿就把记者轰出去了,因为怕他和警官说的话日后引起麻烦。
尽管他下了一道不准向记者谈话的命令,但一些警察还是抑制不住他们的失望情绪:
——在世界面前,洛杉矶警察局威信扫地。现在我们都得为此付出代价。
——富尔曼警官是个心理失常的人,但我们警察局并不都是种族主义者。
——与其说是审判辛普森,倒不如说是审判警察局。
——辛案判决难以接受,我将离开警察局,离开洛杉矶,许多警官也将离去。
就连威廉斯局长也承认,这次判决打击了警队的士气。
新闻媒体推波助澜辛案判决在美国成了媒体争相报道的特大新闻。各电视台全都中断正常节目,进行了实况转播。其收视率也属历史罕见,上至总统,下至平民百姓,几乎都收看了。
在首都华盛顿,辛案宣判仅两个小时后,《华盛顿邮报》就发行5万份号外,在地区各地铁站和购物中心出售,这是海湾战争之后5年来该报首次发行号外。《华盛顿时报》也不甘落后,于当天下午赶印了2.3万份号外。
次日,美国所有报纸都将这条特大新闻登在头版头条位置,报道气势不亚于当年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和尼克松总统因“水门事件”辞职。
法学界众说纷纭辛普森的首席辩护律师夏皮罗:尽管我强烈反对,但律师团坚持打“种族牌”,并把它当作“王牌”来打。结果证明,这一招还真灵,一些对辛普森不利的证据都可以被说成是不可信的。这样,检方的失败也就是注定的了。但是,我再也不同律师团的某些人合作了。
地区律师吉尔·加塞蒂:这显然是感情用事的审判,至少对我和原告的其他成员来说就是这样。陪审团的决定是感情用事,失去理智的。前检察官罗伯特·厄宁温:由9名黑人、2名白人和1名西班牙人后裔组成的陪审团花费了4个小时时间作出判决是向洛杉矶警察当局表明,你们的警官带有种族主义偏见,我们不相信你们的警官。
哈佛大学法学教授派克:美国的司法制度烂透了。辛普森案明白显示,美国司法制度靠你有多少钱买它。本案令人伤心的另一方面是种族界线分明,大家把焦点放在洛杉矶警察局的种族丑事上,而不是放在到底被告是否有罪上。
欧洲舆论冷嘲热讽英国报纸称这一判决是一出“闹剧”和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笑话”。《每日电讯报》说,陪审团作出一个表明他们蔑视洛杉矶警察局、法庭和美国整个司法制度的判决。法国报纸认为,辛普森案表明美国种族关系恶化到了令人不安的地步。《巴黎人报》说,陪审团决定无罪释放一个黑人是为了避免再次出现1992年那样的种族暴乱。这次判决表明美国已经不知所措,它已经迷失了方向。
德国《汉堡晚报》说,很多美国白人认为,陪审团似乎想给白人统治集团传递一个它不能忽视的信息:我们不相信你们。
陪审员泄漏裁决内情宣判一结束,11位陪审员就匆匆离去。只有克赖尔这位黑人陪审员在法庭上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克赖尔说:“洛杉矶警察局向检方提供的证据是有问题的……”
“我们感到证据很有可能是拼凑的……”陪审员就是抱着这种看法进入合议室的。
10月2日上午10点钟,即合议开始后不到一个小时,他们投票表决,决定进行一次“假投票”。结果是,10票投无罪,2票投有罪,但克赖尔当时并不知道投有罪票的两人是谁。
克赖尔说,陪审员对检方诉讼报告中的涂改及陈述顺序感到疑惑。“我们觉得这其中有问题”,他们试图想掩盖什么。检方称,辛普森杀害前妻的动机是发泄对她的愤怒并需要控制她,但这不能使陪审员信服。陪审团还对辛普森的司机帕克的证词进行了仔细推敲,并认定他的证词有误。帕克曾在法庭作证说,戈德曼和尼科尔遇害的那天晚上,他在辛普森的住宅处没有看到辛的福特牌汽车。
下午2时30分,陪审员进行了最后投票,一致裁定辛普森无罪。
辛案引发“淘金热”辛普森不仅无罪释放,而且身价倍增。就在宣判之前,他的经纪人与一家付费闭路电视台商谈交易。如辛普森接受独家采访,他可获得一笔高达5000万美元的巨额酬金,真是金口玉牙,一字值千金。
辛普森已经出了一本书,名叫《我要告诉你》。该书的出版公司已同辛的经纪人谈过,如再写续本,付稿酬500万美元。
人们估计,辛普森将来的类似收入将大大超过他打这场官司所花的近1000万美元。眼下,电视台、出版公司、电影公司和广告公司都在打辛普森的主意,考虑是否要他写书、接受采访、拍电影或做广告。
辛普森一夜之间从杀人被告变成身价倍增的“英雄”,这是对美国司法制度的极大讽刺。这场沸沸扬扬的“世纪审判”的社会象征意义发人深思。
(摘自《环球文萃》报)


第7版(国际)
专栏:

  俄举行“中国、中国文明与世界”国际科学会议
“中国、中国文明与世界”第六次国际科学会议十一日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开幕。这次会议旨在探讨加深中俄在各个领域合作的途径和展望二十一世纪亚太地区的发展趋势。会议将进行三天,除东道主外,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的学者出席了会议。


第7版(国际)
专栏:

  法国至阿尔及利亚海运航线恢复试航
法国至阿尔及利亚的海运航线在中断十个月后于十一日恢复试航,法国科西嘉—地中海海运公司的“自由”号客轮当天下午从法国南方的马赛港启航,驶往阿尔及尔。自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发生了法航一架客机被阿尔及利亚伊斯兰极端分子劫持事件后,法国决定中断与阿尔及利亚的海上和空中航线。


第7版(国际)
专栏:

  欧盟允许多媒体系统利用有线电视网
欧洲联盟委员会十一日通过一项命令,决定从一九九六年一月一日起允许多媒体系统利用有线电视网络提供服务。


第7版(国际)
专栏:

  英国两大银行合并为最大商业银行
英国四大商业银行之一劳埃德银行十一日与信托储蓄银行宣告合并。新组成的劳埃德—信托储蓄集团将成为英国最大的商业银行。
(据新华社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巴西加入导弹技术控制制度
巴西外交部十一日晚间发表的一份新闻公报说,巴西已经在昨天被接纳为《导弹技术控制制度》新的成员国。(本报专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智利第五届舞蹈艺术节十月十一日在首都圣地亚哥拉开帷幕。上百名舞蹈演员组成方队沿市中心街道载歌载舞为市民表演,全城充满节日气氛。
新华社记者 韩晓华摄(传真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