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

  关于人事制度改革和推行公务员制度
宋德福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后,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加快,力度加大,现已进入全面、系统、深层次的改革发展阶段。改革要解决的是人事管理工作中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的矛盾,难度很大。我们只有认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认清形势,勇于实践,在大局下行动,才能积极稳妥地把这一改革不断推向深入。
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以后,我们联系实际,学习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学习江泽民同志十四大报告,学习李鹏同志政府工作报告,开展了“解放思想,研究市场,找准位置”的学习讨论,提出了“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的设想,即建立健全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科学合理的工资制度,多层次的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宏观人事管理体系,人才市场体系,人事法规体系。“相配套”包括两个方面的配套,对外与市场经济相配套,同频共振,同步前进;对内是三个制度、三个体系相互配套,相互协调,同步发展。
建立健全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就是要按照党的十四大提出的要求,逐步建立符合机关、事业、企业单位不同特点的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国家机关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逐步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建立一套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形成一套法制完备、纪律严明的监督体系。企业人事制度改革,主要抓一个制度、两支队伍,即现代企业人事制度和企业家队伍、科技人员队伍。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工资制度,就是机关、事业单位要按照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引进激励竞争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合理拉开差距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工资制度。要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同时注意做到使工资总额的增长低于国民收入的增长,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险制度,就是要按照国务院的分工,人事部门主要管好机关、事业单位的三种保险——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制度改革。这是人事制度改革的组成部分和配套措施,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市场经济运行有两大系统,即动力系统和稳定系统,分配和保险都属于稳定系统。只有保持稳定,动力系统才能加快。我们现在有500多万退休干部,近200万离休干部。社会上60岁以上的老人迅速增长,财政负担将难以承受,需要早作准备。这个问题不解决,将制约经济的发展,影响第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总体思路是实行权利、义务、强制性相结合;国家、集体、个人同负担;行政管理和基金运营相分离;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发展方向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制的要求,逐步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各项人事制度改革相衔接,既体现机关事业单位的特点和规律,又与企业、农村和医疗卫生保险相协调的社会保险制度。
建立健全宏观人事管理体系,就是要转变政府人事部门的职能,强化拟定法规、综合管理、协调指导、监督检查的职能,弱化直接管理微观事务工作方面的职能,下放人事管理工作的部分权限,改变单纯的人头管理方式,加强人才资源的开发。管理方法要由过去靠行政命令、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直接管理,改为法律、政策、制度的间接管理为主;从微观的具体事务管理为主,改为培养、使用、管理并举的综合管理为主;从大量的短期临时性的工作,转变为搞预测、制定长远规划、着眼于人才结构的调整、加强信息服务等等。要在思想理论、宏观思路、方针政策、制度措施、总量结构、推广典型经验等方面,加强对人事工作的宏观指导。
建立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就是要通过培育、健全、发展人才市场来解决人才短缺和人才积压并存的矛盾,实现五个转变。即逐步实现人才闲置与人才奇缺向市场交流、调剂余缺、合理配置转变;从现实存在的人才单位部门所有向社会所有、合理流动转变;人才流动由单向选择向双向选择转变;人才市场由“集市型”向“经营型”转变;人才资源配置由统包统配的模式,向在国家宏观管理下发挥人才市场起基础性作用的模式转变。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要“建立、完善人才市场,形成人员合理流动的机制”。改革的目标是设想到本世纪末,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起职能完善、机制健全、法规配套、指导及时、服务周到的人才市场体系,使各种人才尽可能地实现合理流动、合理配置、合理使用。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用人单位服务,为各类人才服务。人才市场的政策导向有两条,一是向国家重点工程需要的单位引导倾斜;二是向艰苦边远地区引导倾斜。人才流动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按照社会再生产的要求进行人才配置、不断形成新的生产力的过程。对人才流动只能宏观调控,因势利导。人事部门在人才市场中的位置应该是,从政府部门的角度监管;站在公正、公平的立场上进行协调;为双方服务。
加强专业技术队伍管理是人事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培养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科技队伍更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为此,要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第一位任务,人事部门第一把手要直接抓这项工作的观念,实施培养科学技术带头人的“百千万人才工程”,进一步完善政府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专家选拔、博士后研究制度以及鼓励海外人才为祖国服务和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方面的政策,改革职称评定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建立科学的人才测评与评估机制,加速建设一支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队伍,适应我国科教兴国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建立健全人事法规体系,把人事行政行为纳入法制化的轨道。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有了制度才能依法管理、规范管理。抓住制度建设就抓住了工作的根本。要不断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路子,形成新制度,用制度去选人用人,靠制度去培养人约束人。人事法规体系主要有:公务员管理法规;人才市场、人员调配方面的法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方面的法规;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法规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福利保险方面的法规。法规工作要做到有规划、有重点、有配套、有节奏,选择好出台时机,更要注重抓好制度的实施落实,使好的制度真正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推行公务员制度关键是要建立新机制
在政府机关推行公务员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邓小平同志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思想的重要实践。目的是为了对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依法进行科学管理,培养一支精干、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
我国建立公务员制度的指导原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体现和贯彻党管干部的原则、“四化”方针、德才兼备的标准;继承和发扬我国干部人事工作的优良传统;总结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鲜经验;参考和借鉴国外推行公务员制度有益做法。李鹏同志指出,我们建立的是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队伍。它与外国公务员制度的区别主要有三点,即不搞政治中立,强调党的领导;不是独立的管理体制,强调党对干部的管理;不分政务类和业务类,强调完整统一。
推行公务员制度重要的是要建立起5种机制:1.法制化管理机制。即建立一套有特点的、对公务员进、管、出各个环节都有明确规定的规章制度。2.激励竞争机制。即对公务员的考试录用、考核晋升等作出明确规定。3.新陈代谢机制。主要针对人事管理中存在的人员流不动、结构不合理、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等问题,对公务员的辞职、辞退、培训、轮岗、交流等作出明确规定。4.廉政勤政约束机制。5.民主监督机制。为了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把真正优秀的人才选拔上来,需要对选拔程序、决定步骤、民主推荐、民主测评、部门责任等作出规定。
衡量一个单位的推行工作有三条标准:一是看用人是否做到了公平竞争、选贤任能,公务员的积极性是否得到了发挥;二是看机关的勤政廉政建设是否得到了加强,工作作风是否明显改进;三是看机关人员的素质和结构是否得到了改善、工作效率是否明显提高。具体工作中要把住“进口”,管好“楼梯口”,畅通“出口”。
1.考试进入。科以下非领导职务人员必须经过考试才能进入公务员队伍,这是人事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这就创造了一个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环境,使公务员队伍的“进口”置于社会、群众和舆论的监督之下,增加透明度,堵住进人方面的不正之风。考试工作要逐步打破身份界限和地域界限。
2.竞争上岗。竞争上岗是与双向选择相结合的,对空缺职位采取自荐、推荐、静态考核、动态考核等方法来选人,有的省市厅局副职也采取竞争上岗,它体现了用人上的公开和公平原则,扩大了识人视野,拓宽了选人渠道。用人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对公务员是一种激励和鼓舞,也是一种鞭策和压力。
3.晋升考核。考核是晋升、奖惩的基础,是工资晋档的依据,是公正评价的手段。从年度考核的实践看,对公务员的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和评价,是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建立竞争机制和新陈代谢机制,增强机关活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搞好考核的关键是,首先要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来;其次是奖惩要兑现,该升的升,该降的降。
4.岗位轮换。一个人在同一个岗位上工作时间过长,容易产生惰性,滋长一种敷衍的情绪,进取心和创造力就弱了。轮岗是对人才的优化组合。当人的岗位调整以后,感受到新环境、新课题的压力,全身心地投入,智力、体力、创造力,可能出现超常发挥。同时还有利于单位之间的互相配合,岗位之间的互相了解,有利于增强全局观念。在一个岗位上工作时间久了,还会形成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轮岗可以使人从复杂的人际矛盾中解脱出来,为公务员的成长创造条件。轮岗还有利于廉政建设,对管人、财、物的单位的人员定期进行轮岗,对公务员是很好的爱护。
5.疏通出口。能进不能出,这是一个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疏通出口是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人民群众最反感的是机关那些不干事、不尽职、思想和工作都相形见绌,小病大看,小错常犯又不够开除的人,他们多么希望能有实招治一治、管一管,多么盼望这种状况能彻底改变。共产党不允许吃着“皇粮”拿着“俸禄”不尽心为老百姓办事情;老百姓不欢迎养尊处优、得过且过、用公款吃喝玩乐的人;市场经济不需要缺少敬业精神、拚搏精神的懒人。改革就是要敢于对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动真格的。改变这种状况,完全靠调动调离不解决问题,应该采取多种渠道,除正常退休、生病离职、调离等渠道外,要开辟辞职辞退这个新渠道。这应作为推行公务员制度的突破口认真抓好。
从总体上看,国家公务员制度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越深入下去,遇到的问题也就越复杂、越敏感、越艰难,更加需要积极稳妥地精心组织好实施工作,在深化改革,突破难点,促进稳定方面取得实效,力争逐步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人事制度,为建立一支廉洁、精干、高效的公务员队伍做出新的贡献。


第9版(理论)
专栏:坚定信心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深化企业改革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张丁华
江泽民同志最近在关于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讲话中又一次重申:“深化企业改革,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明了当前深化企业改革的依靠力量,我们应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落实。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的一贯指导方针。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邓小平同志指出,工人阶级是久经考验的立场坚定的革命领导阶级,工人阶级靠得住。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必须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必须贯彻到各部门中去,不依靠工人阶级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曾多次重申了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江泽民同志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是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根本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变。
为什么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呢?这既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工人阶级是党的阶级基础,又是由我国的国体决定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同时,它还是由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决定的——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工人阶级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社会动力,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总之,这是一个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问题,改变了这一点,就改变了党的性质;动摇了这一点,就动摇了国体;这一方针坚持和落实不好,就会严重损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必须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认识,在党和国家制定的有关政策和立法中、在各项工作中予以充分体现;必须在企业中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主人翁是一个整体概念,包括工人、科技人员、经营管理者在内的全体职工。主人翁地位是责权利的统一,责任、权力、利益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在国有企业中落实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职工以主人翁的态度,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出色地完成各项生产和经营任务,自觉地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才智和力量。第二,企业实行民主管理,落实法律规定的职工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保证职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第三,贯彻按劳分配原则,随着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不断改善职工生活。第四,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以便更好地行使主人翁的权利,履行主人翁的义务。第五,加强劳动保护,努力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劳动环境。第六,从组织上落实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注重从优秀工人中发展党员、选拔干部,及时选送优秀工人到大专院校学习深造,注意从一线工人中评选先进和劳动模范,增加基层职工代表在各级人大和政协中的名额等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绝不是要改变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而是要探索更好地实现职工主人翁地位的途径。职工群众是不是企业的主人,关键在于所有制,在于职工是不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进行公司化改造,目的是寻求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是改变而是更好地实现国有资产的全民所有。因此,在国有企业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企业中,职工仍然是企业的主人,决不能把职工当作雇佣劳动者。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实现职工当家作主进一步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也带来许多新问题。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在改革的过程中,努力探索在不同所有制、不同经营方式的企业中,更好地落实职工主人翁地位的新的实现形式和具体途径。非公有制为主体的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职工,作为国家的主人,它也不同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雇佣劳动者,他们的合法权益也必须依法得到切实的尊重和维护。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必须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坚持和完善“三句话”的企业领导体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要依法建立由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监事会组成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这是企业领导体制的重要变化。但是,这些并不是企业领导体制的全部。有人主张以所谓的“新三会”取代“老三会”,这种提法是错误的。“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三句话”的领导体制,是我国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10多年来企业领导体制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保持和发挥我们的优势,既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又不能简单照搬西方模式。企业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党的领导是职工群众主人翁地位的政治保证,党的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厂长、经理在企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大体相同的外部环境下,企业的兴衰,首先取决于厂长、经理的决策水平和领导能力。现代化大生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必须有集中统一的指挥;涉及职工主人翁地位的大量实际问题,都与厂长、经理直接相关。党委和工会都要尊重厂长的管理权威,支持厂长正确行使行政指挥权。全社会都要关心企业家,爱护企业家。同时,厂长经理也必须尊重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和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增强党的观念和民主意识。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是社会主义企业的本质特征,也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必须从制度上保证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职工代表大会是职工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多年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度。职代会和股东会的性质、地位、权力、作用不同,不能用股东会代替职代会,而是要使二者互相结合,互相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密切合作,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管理做出贡献。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借鉴国际上的一些成功做法,我们主张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企业中,继续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所有企业中,逐步推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行政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制度;实行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制度,积极探索职工民主管理的新途径、新形式。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要认真贯彻实施《劳动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劳动法》把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作为立法宗旨,贯穿于法律的全部条文之中,充分体现了我国宪法原则和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性质。《劳动法》对职工的就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卫生权、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权、社会保险福利权,以及相应的义务,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劳动法》明确规定,工会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代表和维护者,工会要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与政府的劳动、经贸等部门相互配合,以签订集体合同为重点,积极推进《劳动法》的实施,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帮助企业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当前要更加关心一些困难行业、企业的职工生活,特别要关心亏损企业、停产半停产企业、破产企业的职工。要继续推动各地和有关部门制订并实施最低工资标准,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一些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医药费问题。要促进地方政府制定扶贫解困的优惠政策,为困难职工的就业、子女入学、住房、从事个体经营、救济等方面排忧解难,广开生产经营门路,妥善安置富余职工。要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使之向经常化、社会化、制度化发展;各级工会要建立“特困职工档案”,促进落实党政工领导干部的帮扶责任制,建立“扶贫帮困基金”,形成正常的工作机制。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帮助亏损企业扭亏为盈。
总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企业改革过程中,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保障和进一步落实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是全党的大事,是各级党委、行政、工会和全体职工群众的共同责任;同时,由于各自的性质、职能不同,所以也承担着不同的任务。我们一定要共同做好工作,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第9版(理论)
专栏:

  政府机构改革是整体配套的关键
杨承训唐有功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转换政府职能、改革政府机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根据《决定》精神,河南省平顶山市西区作为改革试验区,对政府机构改革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指导思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干政府
西区大胆改革的成功,首先在于领导有改革的决心和明确的指导思想。他们认为,政府机构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原有的政府机构不改革,政府职能就难以转换,整个经济就不能迅速发展和向高效型增长方式转轨。他们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把“小政府,大市场,小机关,大服务”和“政府创造环境,社会发展经济”作为政府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
“小政府,大市场,小机关,大服务”的短短概括,蕴含着深刻的理论内涵和可操作的改革取向。此处“小”和“大”的界定有着明确的边际,一是同计划经济体制相比较而言,政府的机构要小,人员要精,涵盖的行政权力直接干预范围要小。二是在资源配置上,政府不能再包揽一切,要缩小计划的范围和作用,扩大市场机制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政府机构的职能是搞“大服务”。“政府创造环境”是指,政府要转变职能,不再搞直接经营和充当投资主体,而是创造好的软硬环境,引导社会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利用市场,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实力。“小政府,大市场,小机关,大服务”、机关精又效率高,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具有切合实际的可操作性。
积极实施:机构“分合转放”与创造人员分流渠道相结合
西区机构改革的启示在于,机构改革既要积极又要稳妥,需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精简机构和兼留职能的关系。他们根据中央提出的政企分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对区直机关实行“分、合、转、放”。分,是“政企”、“政事”分开,该企业和事业单位管的事,区党委、区政府各部门一律不管,把政府行为同企业、事业单位的行为严格区别开来。合,是对于职能交叉和相近的机关合并,可以一个机关几个牌子,如把管干部的几个部局合署办公,把计委、经委、乡镇企业局合而为一,政府机构由原有的51个合并为21个;但机构的牌子、公章仍然保留,不削弱职能,不与上级垂直行政系统断线,维持多头联系。转,是把一部分行政机关整建制地转变为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如商业局变为商业总公司、电业局转为电业公司,在林业局基础上成立林业开发公司,使7个部门逐步与公务员系列和财政脱钩。放,就是放权,把一些具体工作大胆交由企业和基层组织去办,使责权利相统一。
二是人员“分流”与“开渠”的关系。以前认为要先“开渠”后“分流”,而无“渠”可开,则总是难以分流。西区的做法是先让一些有才能的中层领导带头创办企业,区里加以扶持,逐步创造条件,陆续带走一批一批干部转行、下海,使“分流”和“开渠”互相促进、滚动扩展。这也符合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把党政机关有用人才放到企业和基层的思想,有利于解放人才、发挥人才库的作用。
经过一年的改革,这个区的党政机关由68个初步缩减为28个,即减少58.8%,人员分流30%,约100多名干部走上经济战场,其中正副科级干部占了一半。由此节约财政支出约20%,工作摩擦大大减少,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政企分开是当前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17年来,政府机构的设置经过了几次调整,但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政府职能不转变,政企就难以分开”。而要转变政府职能,就必须继续并尽早完成政府机构改革。西区的经验完全符合江泽民同志的要求:“专门经济部门要逐步减少,综合经济部门要做好综合协调工作,同时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在配套改革的系统工程中,这是一项积极的创造性的探索。
提高效率:把竞争机制引入干部管理制度
机构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提高工作效率。邓小平对此做过多次论述。他在谈到政治体制改革时,中肯地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不讲工作效率不行。现在的世界,人类进步一日千里,科学技术方面更是这样,落后一年都难赶上。所以必须解决效率问题。”西区的做法是在简政精员的同时,改革干部管理、任用制度,着力促进效率的提高。
从一定意义上说,干部制度是上层建筑机制的核心。西区在改革试验中大胆地改进干部制度,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人员,有计划地实施“正职竞争上岗,副职双向选择,一般干部招聘组合,分门别类动态管理”,把竞争、激励机制引入干部管理制度,一年来有30多名干部由挤官场转向闯市场,主动到企业、村级公司任职。对企业领导实行年薪制,使其个人收入、政治待遇同经济效益、社会贡献更紧密地挂钩。对企业内部的副职选配、机构设置、人员使用等,放手让法人代表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确定和调整,区委、区政府只备案不干预。同时,加强对干部的经常性教育,开展“三学四比评公仆”活动,建立监督、考评制度,凡是政绩平庸、效益不佳的限期改变面貌,过期不变的就地免职,不另安排。这样,既冲破了僵化的官本位体制和平均主义旧习,又有利于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改革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有人担心机构改革会引起社会震动,影响发展和稳定。西区机构改革的实践否定了这种看法。虽然西区简政精员的改革还是初步的,但就这一年多的改革使得工业总产值增长74.8%,乡镇企业产值增长90.2%,财政收入增长38.9%。这些改革成果表明:深化改革必须整体配套,而上层建筑改革乃是一个关键的、艰难的环节。只要指导思想明确,思路清晰,方法得当,敢动真格,便可以奏效,能够在新的高度上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9版(理论)
专栏:

天磁杯抗日战争史知识竞赛评奖揭晓
由本报理论部、《抗日战争研究》杂志编辑部和天磁公司联合举办的抗日战争史知识竞赛评奖日前在京揭晓。共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500名。
这次知识竞赛活动,先后收到知识竞赛答卷近7万份,答案全对的答卷有3万余份。参赛者普遍地认为,举办这次知识竞赛,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好形式,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举措。他们来信说,我们参赛,是为了纪念抗战胜利,缅怀民族先烈。
王忍之、许中田、李运昌等领导同志及抗日老战士参加了这次评奖活动。
试题的正确答案见《抗日战争研究》第4期。
一等奖:初业恒 王永康 宋通令 薛纯福 刘作宽王茂生 关晓丽 许茉莉 窦宪春 沈元立
二等奖:和小青 霍述寅 田禾兴 李大国 徐攀旺孙东育 褚洪涛 曹秀林 徐敬安 陈开强刘友勇 赵福芝 武萃俊 何 平 郑金岭邱 华 丛日初 冯启成 李素芬 陈焕祥
三等奖:(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