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9月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学术)
专栏:探索与商榷

  发挥民族凝聚力的诸问题
王桧林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问题,近些年来受到学术界的很大重视。这是一个非常广泛而又非常复杂的问题,又是一个深层的问题。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目前进一步探讨是非常必要的。
    民族凝聚力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潜在精神力量
民族凝聚力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力量,这种力量虽然看不见,但是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它的作用。这种力量是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它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但它又是无形的,只能在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来。没有得以表现的条件或机会,它就只能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其作用就表现不出来,或只能起很小的作用。
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又是很明显的,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凝聚力,就不能成为一个民族;一个民族如果具有凝聚力,它虽然分散在不同的国家,人们仍然认为它是一个民族。如果民族和国家是重合的,那么民族凝聚力就与国家统一的力量结合在一起。在不同国家的同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一个民族,就是由民族凝聚力来维系的。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政治力量对一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有很大的关系,它可以促进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如果民族政策实行得当,正确处理超越各民族之上的共同的民族凝聚力和各民族内部的民族凝聚力之间的关系,那么统一的民族凝聚力就会加强。反之,如果处理不好这个关系,就会出现国家内部纷争甚至国家分裂。因此,所谓凝聚力一般是以国家为单位的,民族凝聚力问题往往是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问题,是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团结得好一定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或加强。民族凝聚力对稳定国家统一有很大关系。
民族凝聚力在今天还成为世界政治中的重要因素,不管在一个国家的政治中,还是在世界政治中都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民族凝聚力是靠政治上经济上利益的一致,思想上的认同,意识形态上、生活方式上的某种共性来维系的,这是民族凝聚力的特性。
民族凝聚力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如果它不与政治力量、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宗教力量相结合,甚至依附于那些力量,是很难孤立地发挥作用的。民族凝聚力作为一种潜在的精神力量,必须转化为物质力量才能起作用。要转化为物质力量,需要一定的条件。因此这种力量既是很深厚的,有时是很强大的,但又是附属性的、有限的。
    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的层次和多重关系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所谓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应当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一个是一个民族内部的凝聚力。多年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由于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一种凝聚力。
在中国各民族中,汉族是最大的民族。汉民族的凝聚力是很强的。汉民族的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汉族生活的地区,经济结构统一,经济关系密切。汉民族具有共同的文化基础。这些是汉民族凝聚力非常强固的原因。汉民族在统一的中国里边,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居于优势。长期以来汉族文化处于比较先进的地位,在中国历史上有非常强大的作用。汉族是融合很多民族形成的,文化上的包容性是它形成的重要的原因之一。
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特别是比较大的民族,例如蒙、藏、回、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他们除了具有中华民族凝聚力这个共性以外,是否还有本民族凝聚力的个性呢?应该说,一个民族既然成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就应该有本民族的凝聚力。很明显,这个问题是确实存在的,因此必须重视。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的民族凝聚力或大或小,或有或无,必须考察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汉族这个大民族要处理好同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
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和各个民族内部的凝聚力有它一致的方面,也有互相矛盾的方面。各少数民族之间也有个民族关系问题。我国还存在这种情况:从全国说是少数民族,从局部地区说,这个少数民族又成了大民族。这些问题必须处理好。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凝聚力问题必然同多重民族关系缠绕在一起。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族人民要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做出不懈努力和历史贡献。在各族人民中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不同的历史条件与民族凝聚力的发扬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民族凝聚力的发挥有不同的情况。这里只谈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两种情况。当外来国家民族进行侵略、被侵略民族奋起抵抗的时候,民族凝聚力会得到高度的发扬。这时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可以结出辉煌的成果。我国的民族凝聚力在近代以来得到加强与外族入侵是分不开的。在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凝聚力的发扬达到高峰。但也存在另一种情况,一个民族凝聚力被暴力摧垮,该民族成为被奴役的民族。再一种情况也是存在的。虽然一个民族被摧毁了,它所在的国家灭亡了,只要这个民族的民族凝聚力未瓦解,它光复的可能仍然存在。一个民族被吃掉的事古代历史上非常多,在现代历史上这种情况很少了。在抵抗外来民族侵略的时候,民族凝聚力容易得到发扬。
然而在一般状况下,多民族的国家也好,单一民族的国家也好,没有外来侵略的时候居多。这时民族凝聚力又怎样体现呢?这种时候发挥民族凝聚力的正面作用,比有外族入侵时要困难得多。这时发扬民族凝聚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振兴国家,或者进一步发展国家,使这个国家进入高度繁荣、强盛、康乐、文明的境地。这在单一民族的国家问题比较简单,如是多民族国家,必须照顾和尊重各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利益和文化传统,必须经常协调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大民族要真心诚意地帮助小民族,小民族要尊重大民族,要维护各民族间的团结。一定要把各民族文化上的趋同看成是一个长期的自然发展过程,防止民族排拒心理的滋长。
在和平发展时期,要使各民族凝聚力、民族精神得到昂扬,国家的领导者、民族凝聚的中心,必须有正确的指导社会前进的思想,确定适合国家、民族发展的中心任务。如是多民族国家,这个中心任务必须既符合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利益,又符合各个民族的利益,特别是细心地照顾小民族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起各民族建设国家的积极性,发挥各民族的向心力,强化各民族的凝聚力。
任何一个民族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都是很复杂的,都是分为不同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的,人们的生活是各式各样的,求生手段、社会地位都是不同的。这是社会本身的多样性、人们生活的多样性,而民族凝聚力是建立在共同性的基础上的。因此必须处理好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协调各阶级各社会集团之间的关系,永远是一个加强民族凝聚力的重大课题。


第5版(理论·学术)
专栏:学术动态

  邓小平哲学思想研讨会述要
冯达才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广东省社科联、广东省委党校、深圳大学、深圳社科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发起的“邓小平哲学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暨全国第九次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讨会”近日在广州举行。会议收到学术论文60余篇,来自全国各地100多位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围绕邓小平哲学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将讨论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大家一致认为,邓小平同志不但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的一系列著作、谈话、报告等,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紧密结合的哲学总结和辩证概括,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发展,有几种表现形式:一是全新的。例如,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述;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思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二是作出新的概括,赋予新的涵义。例如,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新概括,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地统一起来。三是重新强调,并注入新的内容。例如,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邓小平同志十分强调发展生产力,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对生产关系的改革,具体化为“制度”与“体制”的矛盾,通过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四是纠正错误观点,恢复或提出正确观点。例如,纠正“以阶级斗争为纲”,恢复和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把它纳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
    邓小平哲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框架
对于邓小平哲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框架,与会者有三种不同的概括。一种观点认为,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和哲学基础;坚持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统一,体现了邓小平尊重人民、尊重实践、尊重生产力三者的整体性,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全面性;坚持主体能动性和客观可能性的统一,指导人们在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正确处理好“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关系。
第二种观点认为,邓小平哲学思想体系的内涵极为丰富,其带有根本性意义的有四个方面: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的社会发展中心论;以改革开放为鲜明特色的社会发展动力论;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同时并举的社会发展合力论;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造就“四有”新人为任务的人的全面发展论。
第三种观点认为,邓小平哲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以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意志和愿望为出发点,以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为逻辑起点,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为基本原则,因此它既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反映了当代中国的客观实际及其发展规律,达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合于目的性”和“合于规律性”的高度统一。
    邓小平哲学思想的核心问题
与会者对此各抒己见,归纳起来有四种看法。一是认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基础和核心。邓小平的哲学,事实上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邓小平认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也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二是认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是在最根本问题上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突破,因而成为邓小平哲学思想的核心所在。其根据在于:它在突出生产力首要地位的基础上,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为基本依据来考察和界定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科学性;它坚持社会主义途径(手段)与社会主义目的的辩证统一,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完整性;它显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动态性,破除了过去对社会主义认识的绝对化和凝固化,从而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当代最为重大的课题。
三是认为: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核心。其依据在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才能为将来实现共产主义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是认为:实践的观点,实践的标准,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而且也是邓小平哲学思想中最为核心的思想。邓小平同志坚决主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反复申明毛泽东所说的“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有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经过实践的考验,才能证明它究竟是否正确,并且进一步指出:“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进而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把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辩证地统一起来。


第5版(理论·学术)
专栏:书刊评介

  《系统观与人类前景》简述
最近,由马名驹所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系统观与人类前景》一书,探讨了系统观的基本概念、范畴、方法论原则和一般逻辑思路,并运用系统观分析了现代社会中科技、经济、教育、艺术、军事及全球问题的发展趋势和对策,展望了人类前景。系统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现时代的一个重要发展,是我国科学家和哲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它为人们认识、改造和协调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提供一种新的观察视角和有效的方法论指导。(钟言)


第5版(理论·学术)
专栏:书刊评介

  《伊斯兰教与经济》述要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已创立一千三百多年,发展到几十个国家,在世界事务中起着重要作用。伊斯兰教与社会各方面相互影响,有着复杂的关系。张永庆、马平、刘天明合著的《伊斯兰教与经济》已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研究伊斯兰教与经济相互关系的著作。该书阐述了伊斯兰教的经济思想和经济制度,及其发展历史,分析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对宗教的影响和宗教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并对社会主义时期经济与伊斯兰教的相互关系和影响作用进行了研究。(佘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