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9月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第聂伯漫笔
慈汝岭
一条汹涌奔腾的湍湍大河,源出瓦尔代高地沼泽的涓涓细流,流淌2200余公里而注入黑海,历尽沧桑却百折不回。
这就是欧洲平原著名的第聂伯河。第聂伯河古称博里斯芬河,历史上曾是连接希腊与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著名水上“希瓦之路”。就长度而言,第聂伯河仅次于伏尔加河和多瑙河,在欧洲位居第三。它流经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3国,像一条纽带,把3个东斯拉夫兄弟民族紧紧连系在一起。
乌克兰处于第聂伯河下游,境内河段近千公里。两岸居民世代在这里辛勤劳作,繁衍生息,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乌克兰民族,继而建立了一个独立主权的乌克兰国家。第聂伯是乌克兰的根。
按照传统的政治概念,乌克兰比“东欧”还东。但实际上,乌克兰处于欧洲的中部,欧洲的地理中心点就在乌克兰外喀尔巴阡州的拉霍夫市附近。按领土面积,乌克兰居俄罗斯之后,是欧洲第二大国,人口则与法国相差无几。除西部喀尔巴阡山和南部克里米亚丘陵之外,乌克兰95%领土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本世纪初,一位地理学家曾这样形容这里的平原景观:这里的土著居民中,未见过山者十之八九,甚至连山的模样都难以想象。今天,由于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出门见山”已不足为怪,但这里的平原依然如故,还是那样的广阔、平坦。
从自然资源而论,乌克兰可以说是欧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宽广的平原上,2/3是黑土地。土壤中富含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肥力极佳,正是由于第聂伯河下游得天独厚的水土条件,这里自古就有“欧洲粮仓”的美称,丰收年景,人均吨粮不算稀罕。乌克兰良种肥猪更是世界闻名。乌克兰还拥有丰富的地下资源和发达的现代工业,尤以煤炭、铁矿石等最为突出。顿巴斯煤矿生产优质烟煤和无烟煤,是国家的主要能源基地。这里生产的钢材和各种重型机械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有相当的位置。
乌克兰人的祖先是斯拉夫人。公元9世纪,在现今乌克兰这片土地上,出现了以基辅为中心的最早国家——“基辅罗斯”。鼎盛时期,其版图延伸到顿河、黑海、喀尔巴阡山和波罗的海,领土上百万平方公里,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国家,也是最繁荣和人烟最密的地区。“乌克兰”一词,最早见著于12世纪的古罗斯文献里,意为“边区”、“边疆”,指的是古罗斯国西南部与波兰交界的地区。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概念的涵义不断扩大。作为地理名词,其范围广及整个乌克兰地区,并且逐步演变成了民族、语言和国家的名称。
乌克兰首都基辅(见上图),是第聂伯河上的一颗明珠。河道穿城而过,把该市一分为二,右边是老城,左面为新区。河上7桥横卧,使整个城市浑然一体。晴朗的夏日,站在桥上向两岸眺望,作为英雄城市的象征,“祖国——母亲”62米高的不锈钢塑像,在河岸巍然屹立;起伏叠翠的绿树丛中,大教堂的圆顶金碧辉煌;整齐的林荫大道两旁,各种艺术风格的高大建筑鳞次栉比。基辅是座绿色的城市,美丽的城市。史料记载,基辅的奠基人是同胞4兄妹:大哥基伊,二哥谢克,三弟霍利夫,小妹蕾比德。城市即由大哥的名字而得名。距今,基辅已有1510多年历史。
大桥下面的河水,自古至今,由北向南,日夜流淌,永不停息。它是乌克兰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并将伴着第聂伯河儿女的脚步流向未来。(附图片)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海外游踪

  水上村庄
郭天禄
“不去水上村庄,枉来科托努一趟”,友人格言式的劝告撩得人游兴顿生,急于一睹名闻遐迩的贝宁水上人家。
水上村庄坐落在与大海相通的泻湖中央,从首都科托努乘车20分钟即可抵达湖畔。岸边绿树成荫、清风徐徐,码头内停有大小船只供游人选乘。我们乘一艘机驳独木舟。浩瀚的湖面水波不兴,鳞光闪闪,海鸥不时低空掠过水面,水鸟欢快地追逐着船尾的浪花。
船家是位20多岁的小伙子,很健谈。据他介绍,水上村庄迄今已有百多年历史。最初是一些多哥人因避战乱来此谋生,后与当地人发生龃龉而退入湖中以捕鱼为生。早期仅几户人家,现已发展到数百户,人口达2.5万人。贝宁独立后,政府鼓励水上人家返回陆地居住,但多数人不愿搬出水泊,有的搬上岸的又相继搬回来。目前村户散居的水域约有数平方公里。
小船行驶半小时抵达村头。水村人家一般建在浅水处,水深约1—3米。屋舍多为木板结构,四壁用木板或树枝条围栏,屋顶则是茅草或铁皮覆盖。木质地板距水面1米左右,下有4—8根立柱支撑整座建筑。这类房屋的年限一般为20—25年。住户多为散居,富裕人家几幢木屋之间有木板相连,贫者则把几根横木捆扎在一起作为跳板。随着游人的增多,相对集中的住家之间建起小木桥或舟桥,方便观光者通行。
水村内有一小岛,建有卫生院和水村管理机构。岛上最繁忙的地方是取水点,整天都有驾舟的妇女和小孩来此取水(见图)。这里也就成了信息交流站。取水者头顶手提各类器皿,熙熙攘攘、异常繁忙。沿途年青女子的欢笑声,老人之间的问候声,孩子的嬉闹声,林间虫鸣鸟叫声,相映成趣,恰是一幅生趣盎然的汲水图。
距小岛不远处有幢住房,远看宛若浮在水面的楼船。我们造访的主人生于斯、长于斯,年青时出海捕鱼,现在年纪大了搞点木雕在家赋闲。老人对自己的生活乐此不疲,此地无车马喧嚣,无名利烦扰,有鱼虾可食,有木屋可居。老人回忆已往侃侃而谈,面有喜色。
同老年人对过去一往情深相左,青年人对未来则充满希望。他们跳出父辈们的旧辙到都市去闯荡。据了解,目前以打鱼为业的年轻人极为罕见,多数或去做工或去经商,也有落脚城市的,但大部分仍是朝出暮归、心系水乡。青年人经常光顾的地方是爱情街。所谓街其实是住家之间的静水夹道,唯一的标志就是两棵倾斜在水中的大树。每当夜幕低垂,月明星稀,恋人们驾起独木舟,荡漾在爱河中,喃喃细语,颇有点诗情画意。婚娶的条件不高,但男方须有一幢木屋和一条小船。
水村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一靠舟船、二靠收音机。走进住室,家具多少不一,但一般皆有两样东西:收录机和中国产的马灯。我们参观时正值世界杯足球赛,年青人说起来眉飞色舞,他们了解的细节远超出我们这些看电视直播的球迷。年轻人一般都受过小学或中学教育。水上小学分流动和固定两类。流动小学别具一格,教师定时用小船将学生接到某地或者就在船上上课,中学则需上岸就读。
水上天气说变就变。当我们的小船驶离时,乌云低垂,天蒙蒙、水茫茫,顷刻大雨如注,雨幕中屋舍、大树、木舟、小岛都模糊晃动起来。船行不远,已是晴空丽日,遥望水上人家,好似点点珍珠撒在湖面,熠熠生辉。(附图片)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世界最大的蒙古包
敖其尔
最近蒙古乌兰巴托市中心斯乐布河畔落成世界最大的蒙古包——“浩特乐·满都拉”。“浩特乐·满都拉”译成汉语是兴隆家族之意。据说早在蒙古达延汗玄孙公元170年西拉浩日德地区就建筑过这样的蒙古包。1993年,蒙古有关部门根据历史资料重建了“浩特乐·满都拉”。“浩特乐·满都拉”由8个蒙古包组成,其中坐落在中央的蒙古包最大,高7.5米,直径24米。蒙古包内有4根主柱和12根副柱。4根主柱上分别刻有:狮子、老虎、飞龙和凤凰。在12根副柱上绘着牛、虎等12套彩色图案,包中央的野灶直径约一米半,也是世界之最。大野灶旁有3块黑石头,每块几十公斤重,它们是从成吉思汗诞生之地肯特省运来的。
蒙古包建筑的构造形式体现着技术和艺术的高度统一。那几片用细木杆编制的“合那”网片,可伸可缩,简洁里包含着智慧;而那几十根房顶杆和圆顶上开的天窗,一起完成了整个骨架造型任务。骨架之间的连结,是用皮绳和鬃绳来承担的;而整个建筑的封闭和室内铺设,是使用大小不等的毡片。蒙古包的特点是冬暖夏凉。
“浩特乐·满都拉”不但是一个人们游览、参观的地方,也是人们集会、会晤的场所。它能容纳250人,有些外国人在这里举行婚礼,有时候国家级会晤也在这里进行。这座豪华、雄伟,有独特风姿的民族建筑,是蒙古国有关部门花费2000万图格里克建成的。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蚯蚓消灭垃圾
在澳大利亚,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给各大都市造成了严重的压力。悉尼市的环保专家想出了利用蚯蚓消灭垃圾的妙法,结果大获成功。
据介绍,这种清除生活垃圾的设备是个盒式装置。经选择后的生活垃圾(须剔除骨头等硬物)倒入铁盒后,底部的1000条蚯蚓即会随着小洞爬上去吃生活垃圾。随着被蚯蚓“处理”过的垃圾(都已成碎屑)渐渐往下陷落,蚯蚓会往高层爬去清理新垃圾。
尽管蚯蚓并不能把家庭垃圾全部吃完(能“消灭”6成左右),但经蚯蚓“处理”过的垃圾却可充作花园的上好肥料。一个3—4口人的家庭每天的垃圾一般不超过5公斤,仅一个“蚯蚓装置”便能胜任清除工作。
(静女)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古城新曲迷知音
——迦太基夏季国际联欢节
章云
经过一个多月的狂欢,一年一度的迦太基夏季国际联欢节,终于在突尼斯北郊的迦太基古罗马剧场里落下帷幕。
仲夏之夜的迦太基遗址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月色之中,地中海的海风吹拂着树影婆娑的棕榈树和橄榄林,送来了阵阵茉莉花的芬芳。阶梯似的古罗马剧场在浓浓的月色和现代化灯光的映衬下,显得古老而年青,神秘又明朗。它敞开宽阔的舞台,迎来世界各国艺术家们的表演。从埃及的歌舞到蒙特卡洛的芭蕾;从叙利亚的戏剧到美国黑人的摇滚乐,人们在这里整整狂欢了一个盛夏。古罗马一代帝王安东尼在建造这座巨型剧场时,决不会想到2000多年后的今天,迦太基的子孙们仍然继承着昔日的遗风,每天在落日西沉之后,寻朋结伴,扶老携幼,来到了这个能容纳万人的剧场。
舞台上响起了一阵清脆悦耳的阿拉伯小鼓声,鼓点落处,传来了卢特琴悠扬而婉转的琴声。这是突尼斯著名的音乐家布拉希姆在演奏他自己创作的乐曲,也是本届联欢节的压轴戏。古老的琴声在大提琴低沉的“贝斯”伴奏下,叙述着一个“非凡的爱情故事”。它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细细听来,真有点“忧心百结,九曲回肠”之感。这时,舞台下一片寂静,观众们的心绪正随着乐曲中人物终于破镜团圆了。这时,音乐中又响起了萨克斯管那清亮而高亢的旋律和钢琴那宽阔而雄浑的音响。随之,阿拉伯小鼓和西方现代派打击乐同时响起,那争奇斗胜般的鼓点、那急雨狂风般的节奏,一阵阵地将乐曲推向高潮。
至此,爱情故事结束了,但整个乐曲并没结束。乐曲作者别出心裁地留出了他称之为“自由的空间地带”,让艺术家有机会单独登场。著名的女歌唱家莱拉出来了,她那银铃般的嗓音,像一只百灵在迦太基的上空盘旋,观众们的掌声也随之高翔低回;著名的男歌唱家布什纳克那音域宽厚的歌喉和稍带揶揄的表情,不仅振奋了乐队的情绪,也逗乐了观众们的心情;接着,卢特琴、小提琴、大提琴、钢琴、萨克斯管、阿拉伯小鼓和现代打击乐器的演奏家们也纷纷表演了自己的拿手好戏。这种载歌载舞、即兴狂欢似的表演不仅没有使节目显得零乱,反而由于它符合了阿拉伯民间歌舞的传统,而把观众们一次又一次地带进了如醉如痴的境界。
布拉希姆的乐曲既是一首爱情曲,又是一首叙事诗,既有情节性,又有随意性;既有合唱合奏,又有即兴表演;既有器乐,又有声乐。布拉希姆的乐队里有突尼斯人也有欧洲人,既有西洋乐器也有阿拉伯乐器。乐队组成不拘一格,乐曲创作不落俗套,表演方式不落窠臼,真正是集传统与现代表演方式于一堂,熔东西方音乐于一炉。这种表演方式让演员和乐队融成一体,台上和台下打成一片,使联欢节不仅成为艺术家表演的机会,也成了万民狂欢的节日。从这里,我不仅领会到了联欢节组织者将这一组乐曲作为压轴戏的苦心,也看到了突尼斯改革开放、国际交流、兼收并蓄、推陈出新的文化政策的具体体现。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喀峙村农妇献出的爱
徐步青
一年一度的德国农村妇女慈善义卖活动不久前在巴登——符腾堡州的喀峙村举行。义卖活动的两天中,喀峙乡村的男女老少,周边乡村和城市的人们熙来攘往,好不热闹。人们在临时搭起的色彩缤纷的大篷下,品尝着当地农村妇女自制的各种小吃,欣赏着乡村管弦乐队的精彩演奏。
这种慈善义卖活动自1982年开始,今年已是第12届。组织者是喀峙的农村妇女协会,义卖活动的服务人员是当地的女农民,搞得有声有色,成了每年夏季麦收时一项引人注目的活动。
农村妇女协会主席说,10多年前,喀峙妇女协会组织到外地参观一所孤儿院,这里有德国也有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孩子,他们失去了亲人,德国的慈善机构收留了他们。心地善良的农村妇女参观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们思考着:单依靠国家兴办慈善事业还不够,每个人都应献出一点爱。于是有人提议搞义卖活动,就这样于当年夏收时发起此活动并延续至今。她们将义卖的收入捐赠给慈善机构。12年来,喀峙农村妇女协会向世界各国孤儿院、老人院、残疾人协会捐赠了40多万马克。
今年的义卖活动比往年规模更大,义卖大篷共4个,每个大篷长约100米、宽10米,约供1000人就座。义卖大篷里五光十色的彩旗、花环和麦穗装饰都是妇女夜以继日完成的。义卖活动开始前两天,妇女们就开始制作具有乡村风味的香肠、蛋黄酒、蛋糕、沙拉,购买各种饮料等。义卖活动那天,气温高达38摄氏度,100多个志愿者汗流浃背,不停地为顾客服务,从上午9点忙到次日凌晨2点。我有一位朋友,今年73岁,是农村妇女协会的老会员,她烤制蛋糕的技术能与高级面包师比高低,每年她为义卖活动烤制水果、巧克力、奶酪等各式各样的蛋糕。她说,义卖活动的两天中,每天工作15个小时,有时觉得很累,但觉得能为老人、伤残者和孤儿做点什么很高兴。我在义卖大篷里采访了一位普通顾客,他说,这儿卖东西的不是商人,这儿的食品比一般饭店、小吃店便宜一半,同样在这里买东西的人也不是顾客,他们为这些妇女的行为而深受感动,看到人手不够,他们就主动帮忙。为了活跃气氛,乡村管弦乐队不计报酬,为参加者演奏古典音乐、民歌和流行音乐等。类似这样的义卖活动在德国较多,它既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又为社会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慈善义卖活动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市场,这儿既没有商人也没有顾客,大家都是为了一个目标:献上一片爱心与友情。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记忆大师比高低
前不久,来自土耳其、爱尔兰、印度和英国等地的五十余名“记忆大师”参加了一次国际记忆大赛,结果英国选手——牛津大学毕业生乔纳森·汉考克战胜群雄,荣获冠军。他的令人惊叹的成绩包括:仅花五十八点七九秒就记准了一副扑克打乱后的顺序;记住了一个三百位的数字,准确率达百分之百;在听取了他一点不熟悉的以印第安语发表的长达三分钟的演讲后,靠记忆硬是从头到尾复述了出来……
汉考克披露,他在两岁时就接受“记忆训练”,十六岁时打破了当时的吉尼斯记忆世界纪录。他认为,即使是智商平平的人,通过记忆训练,也能成为在记忆力方面出类拔萃的人才。
(林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