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7月2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学者论坛

  正确认识劳动力市场
冯兰瑞侯雨夫
内容提要:市场经济要求完善的市场体系,劳动力市场的严重滞后已成为完善市场体系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一个难点。
▲无论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政府机构改革,还是调整产业结构,都需要尽快地培育一个全国统一的有控的劳动力市场。
▲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劳动力成为商品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劳动力本身发展的需要。
▲社会主义国家,劳动力成为商品与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这二者是可以相容的。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地将劳动力市场写在中央文件上,将劳动力市场作为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之一,并用一段文字对改革劳动制度,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加以阐述,这是改革开放15年来的新认识、新思想、新观点,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市场经济要求完善市场体系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期。向市场经济过渡要求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没有完善的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不可能建立。
完善的市场体系既包括产品市场,又包括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最基本的是资金、物资和劳动力,既包括物的要素也包括人的要素。在各种生产要素中,劳动力是能动的、具有创造性和可变性的、活的要素。不仅不同劳动者由于不同的才能、兴趣、性格、情绪,其劳动效率有很大差别,就是同一个劳动者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下,由于其积极性发挥的程度不同,工作效率也是不同的。所以,如何更有效地配置劳动力,使之同生产资料的结合达到最优状态,充分发挥积极性,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由行政安排的。劳动者没有选择工作的权利,只有服从分配的义务,谈不到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最佳结合,导致劳动力的大量浪费,劳动制度的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僵化的劳动力行政配置为市场配置,形成和培育劳动力市场。
目前我国市场体系还不完善。产品市场比较成熟,物资市场已逐渐放开。资金、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劳动力市场的严重滞后,已成为完善市场体系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一个难点、一个障碍。
二、深化改革需要劳动力市场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劳动力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最主要的特征是产权关系明晰。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面对竞争性市场,企业必须按照市场需求组织自己的生产和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在劳动用工制度上,企业必须根据生产和经营的需要组织生产,决定招收多少职工,招收什么样的人,多余的人员必须排出去。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要依法破产。破产企业的职工不可能由企业自行消化,必须到劳动力市场重新就业。在上述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就发挥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企业需要招工时它可以提供,企业人员多余或破产时,人员可以到劳动力市场上另找工作。
2.政府机构改革需要劳动力市场。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机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宏观调控,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济活动。这样,政府机关必然会有一些人多余出来;机关事业单位提高工作效率,也会多出一些人。这两种情况下都会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的冗员。加之政府机构原来就臃肿,人浮于事,必须精简。这些人,一部分通过办第三产业安置,一部分年老的可以退休,还有一部分人必然要进入劳动力市场,接受转业培训,重新就业。所以,政府机构的改革也需要有劳动力市场。
3.调整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市场有密切关系。我国产业结构很不合理。三大产业比例失调。基础结构落后于加工工业,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调整产业结构,最大的困难是职工的安排。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职工不能流动,就业结构很难调整,影响到产业结构的调整。职工不能从需要调整的生产部门转移到需要发展的生产部门,与此相关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也不能作相应的调整。为了调整就业结构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尽快地培育一个全国统一的有控的劳动力市场。
三、劳动力商品化是一切市场经济的共同规律
改革开放15年来,我国经济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结构已从过去基本上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变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多元经济结构;并正在从过去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同一切市场经济一样,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客观上已出现了劳动力商品化的要求。劳动力成为商品已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而且变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劳动力成为商品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劳动力本身发展的需要。近几年商品经济的发展大大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也提高了劳动力商品的价格。基于对个人收入最大化的追求,以及由此产生的通过外出做工学习技术、学习生产经营经验、寻求致富信息和致富手段、积攒资金等等冲动,越来越多地驱使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的劳动者和收入相对较低的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把他们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去出售。在今天商品经济日益发达和交通日益方便的条件下,这些情况也都是决定劳动力必然成为商品的因素。
那么,劳动者之所以要去出卖劳动力,是否是因为他们同生产资料脱离,“一无所有”呢?并不是这样。劳动者失去生产资料并不一定去出卖劳动力。奴隶社会,劳动者(奴隶)失去了生产资料,但是他根本没有可能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去出售。因为奴隶没有人身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他自身和他的劳动力都属于奴隶主所有。在封建制度下,劳动者(农奴、农民)虽然占有一小块土地,但仍然没有摆脱对封建地主的人身依附,没有完全的人身自由和人格独立,劳动者也不可能把他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去出卖。资本主义制度有发达的市场经济,需要有完善的市场体系其经济才能正常运行。它需要有成熟的劳动力市场,需要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前提。另一方面,劳动者之所以能够成为劳动力的出卖者,劳动力之所以能够成为商品,是因为劳动者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有了人身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劳动者成为劳动力的所有者,能够自由地支配他自己的劳动力。
事实表明,如果劳动者没有人身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即令他和生产资料是分离的,他“一无所有”,也不可能将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去出卖。相反的情况是,劳动者并非“一无所有”,他占有土地和一部分生产工具,为了追求更多的收入,还要去出卖劳动力。当今西方发达国家,许多农民一面种地,一面做工。不少劳动者主要是在城镇工商企业工作,而利用业余时间(周末和下班后)与家庭的辅助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成为“兼业户”。这种情况,跟资本主义早期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以后被迫进入工厂做工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四、劳动力成为商品与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如前所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劳动力并不一定成为商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必要性,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劳动者对较高收入的追求;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可能性则是劳动者人身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所决定的。在劳动者拥有生产资料的条件下,劳动力也可以成为商品。社会主义国家,劳动者是公共所有的生产资料的主人,同时又是劳动力的出卖者。这两重身份是可以相容的。
有一种说法认为,“改革劳动制度,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是针对非国有企业而言。至于国有企业,劳动者是主人翁,劳动力不是商品,没有什么形成劳动力市场的问题,这是对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一种误解。《决定》说的改革劳动制度,不是指哪一种所有制经济的劳动制度,而是指国家的劳动制度,要从统包统配的行政配置劳动力改变为通过经济手段调节就业结构,实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双向选择。《决定》所说的劳动力市场,是包括全国各种各类经济成份在内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国有经济,今后要通过市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真正实行双向选择,鼓励人员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最佳结合。至于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非国有企业,它们一开始就是劳动力市场(民间的)的主体,通过市场雇聘人员。劳动力的商品性在非国有经济中是毋庸置疑的。在非国有企业中,劳动体制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问题。现在需要改变观念、改革劳动体制、改劳动力的行政配置为市场配置、允许人员流动、真正实行就业双向选择的,恰恰是国有企业。
有的同志提出问题:劳动力是商品,岂不是劳动者也成为商品了吗?这里有一个搞清基本概念的问题。要知道,劳动者和劳动力是两个互相联系的、不同的概念,不应将它们混淆。劳动力是劳动者身上的劳动能力,是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附着在劳动者身上,劳动者是劳动力的物质承担者。劳动力和劳动者在自然形态上是分不开的,在经济科学的领域里是可以分开的。劳动者是劳动力的所有者,是自己劳动力的主人。获得人身自由和独立人格的劳动者可以自由地处理自己的劳动力。他可以让它闲置,可以将它消耗,也可以将它作为商品去出卖。在劳动者出卖劳动力时,劳动力就成为商品。劳动者出卖的是他的劳动力,并不是出卖他自身,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者是绝对不会因此也成为商品的。


第5版(理论)
专栏:学术动态

  在创造中赢得主动 在服务中实现领导
——全国“怎样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讨会综述
怎样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各级领导面临的最大课题。为了从理论上探讨和回答这个问题,中共山东省泰安市委、山东省领导学与人才学学会和领导科学杂志社,于6月中旬在泰安市召开了全国“怎样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讨会。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领导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开端。这突出表现在:一是在十四大后较短的时间内,就制定出了一个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二是在实践运作中,有效地保持了全国的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经济蓬勃发展。认真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四大以来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基本经验,对于解决今天乃至以后“怎样领导”的问题,是极其重要的。
与会同志认为,民主的、科学的方法,仍然是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方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的民主性、科学性以及宏观性、法制性、服务性等特点将会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各级干部特别是县以上领导干部努力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学习国内外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掌握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
与会同志认为以下两点需要特别重视。
一、在创造性实践中赢得领导工作主动权。一些同志指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必须以新的思想,大胆地试验和探索,进行创造性实践。创造性实践,是人类实践的最高层次,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最本质的特征和规定。大胆试验,勇于创造,深化改革,是邓小平同志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经验的重要总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领导体制、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是在不懈地改革和创造性实践中产生的。
讲领导实践的创造性,首先和主要的是指对人民群众创造性实践经验的总结、提高和推广。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影响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就是基层农民群众创造出来的。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领导的创造性,则表现在“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因此,领导者必须深入基层,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加工和推广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才能开创领导工作的新局面。有的同志特别强调,创造性实践是取得经济发展和领导工作高效率的“捷径”。某一点上的创造和突破,很可能带来全局性的大发展。当然,既然是试验、改革和创造,就会有一定的风险性,不可能万无一失。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失误,领导者必须确立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意识。重大问题的决策,必须严格按照科学决策程序办事,依靠智囊团、群众和领导集体审慎地做出。
二、在为发展市场经济的服务中实现对市场经济的领导。
一些同志指出,邓小平关于“领导就是服务”的论断,准确地概括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工作的本质。不仅领导的目的是为人民群众发展市场经济服务,而且主要的领导方式也是以服务形式表现出来的,例如帮助企业和农民进入市场,为他们提供信息和科技服务,为市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等等。与会的一些领导干部结合自身的体会说,领导市场经济靠“命令”往往不灵,靠服务却能收到“一呼百应”的效果。谁为企业、为群众服务得好,谁的威信就高。一些同志指出,各级干部积极为企业和群众进入市场服务,为市场经济健康运行服务,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生动体现。它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防止腐败,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保证。(景均)


第5版(理论)
专栏:

  要重视社区经济
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吴德隆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一大批具有现代化的新型城镇的崛起,如何使城区的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已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我们杭州市下城区在创建“经济繁荣,教育普及,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社会安定的全面发展的文明社区”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要搞好社区建设,必须把握社区建设内外部的各种联系,制订出社区建设当前和未来发展整体目标的规划,并把它纳入城市综合体制改革、社会发展规划中,从宏观上保证社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各街道居委会及有关单位,依据总体规划,制定出适应本单位实际的具体规划和目标,使社区建设真正落实到基层,做到条条有人抓,块块有人管。
二、为了使社区经济与社会事业同步发展,我们在实践中,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使社区内多方力量、各种资源,都来参与社区内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的开发和建设。
主体投资型。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建立、健全功能各异的硬件设施,提供社区需要的服务,以促进和完善社区建设的发展。如长庆街道投资建起了社区服务中心、康复中心、“双拥”中心和4座小区公园等。
参与共享型。发挥利益机制的作用,把社区内各类社会组织系统、单位、个体有机结合起来,参与共建,通过公益活动、公共关系、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达到共同受益、利益共享。如在全区安装防盗门、防盗栅栏,建封闭式车棚、封闭式庭院,使12606户家庭直接受益;长庆街道与辖区单位联建了杭州丝绸市场,1993年1—9月营业额达到5.3亿元,市场收益达400万元,武林街道建起全省最大的民办幼儿园,解决了辖区内居民子女入托难的问题。
多向交流型。运用社区“互动”机制,辖区内各方发挥各自优势,互相帮助、互相补偿,从而产生“服务联动效应”。据统计,全区现有服务项目49个大类,服务点2253个,建立起了一支专职、兼职和群众性志愿互助服务队伍。
经济结合型。用社会化大生产的观念,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打破区域分割、行业分家和条块分治的管理体制,实现共建联合。一是条块结合。从城区具有综合管理这一功能出发,与省、市属大中型企业携手发展经济。二是城乡结合。从下城区具有人流、物流、信息流这一黄金地段优势出发,与萧山南阳镇联合建立经济技术工业区,把城市人才密集、信息密集的相对优势与农村的土地旅游资源优势实行有机结合,推动城乡经济发展。三是军地结合。从地方具有发展经济的条件出发,与部队洽谈共建经济实体意向,建立经济开发园区,使部队空置的场地发挥效益。
三、社区建设这项工作刚刚起步,有许多理论和实践的问题尚需探索。回顾这几年社会建设的实践,我们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是,社区建设是在一定发展水平上的社区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的统一。只有社区经济发展了,才能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反之,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了,为社区经济创造良好的环境,又促进了社区经济的发展。
二是,社区建设是一项全方位的、整体的综合工作。它既包含物质文明建设,又包含精神文明建设;既包含硬件建设,又包含软件建设。那种只偏重于福利的单一社区服务已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中,文化生活难以得到满足、基础设施跟不上、家庭劳务难以自己承担、子女入学入托难、治安发案率上升等问题已远远不是社区服务所能解决的。
三是,社区建设的主体是居民群众,群众积极参与是搞好社区建设的关键。因此,培养社区成员的社区意识,激发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是加强社区建设的前提条件,也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基本工作思路在社区建设中的体现。如潮鸣街道在辖区内50幢楼群中开展建设“五好”楼群活动,努力提高家庭成员的素质和思想觉悟,出现了环境安定,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无赌博,无迷信,无刑事案件的新气象,使群众体会到参加社区建设的好处,增强了社区凝聚力。
四是,社区建设的目的是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过去以社区服务为主形成的“无偿”与“义务”的形式,正在受到冲击。社区建设的参与各方,必然要遵循价值规律,按照经济的内在联系和社会化发展要求,形成互相协作,互惠互利的利益共同体。因此,社区建设要走向社会化,关键在于它的各项工作必须与社区成员的利益紧紧连在一起。如我区结合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引导辖区企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设施向社会开放,改变企业办福利、办社会造成的人、财、物巨大浪费的现状,促进社区服务社会化。同时,采取双方提供有偿服务的方式,促进社会服务产业化,为进一步发展社区建设提供物质条件。仅几年时间,辖区单位向社区提供服务场所140余个,面积5000平方米。


第5版(理论)
专栏:社科书讯

  社科书讯
由王一平任顾问、欧庆林任主编、国家经贸委研究室集体编写的《一九九四重大体制改革问答》一书,已由中国煤炭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内容包括财政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工商税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现代企业制度、有关体制改革法规和制度汇编等七个方面。
它以问答的形式对今年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从内容、原则到具体实施办法、操作方式,都作了较为详尽的解释和阐述,有助于读者正确理解和掌握今年的各项改革措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