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7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卖牛读书,补鞋助学,家虽贫寒不坠志 社会施援,同窗献爱,热肠古道送春风
凤生求学
龙捷彭世贵
湖南省湘西吉首民族师范学校,去年秋季新学年开始以来,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补鞋摊,补鞋的是该校189班苗族新生杨凤生。
杨凤生今年16岁。一头失去光泽的头发下,是一张粗糙、憨厚的国字脸,打了补丁的草绿色涤良军装,裹着一副稍驼而矮小的身躯,言谈举止间,全无一点与年龄相称的天真与稚气。
他的家乡凤凰县木里乡龙井村,是一个自然条件很差的苗乡山寨。在那个尚未富裕的山村里,凤生的家还相当贫苦。他很小的时候,母亲病故了,家里为了给母亲医病,欠下了一笔对他家来说不小的债。体弱多病的父亲,既要还债,又要把两个儿女拉扯大。
凤生到了读书的年纪,父亲咬着牙把他送进了村小。妹妹到了该读书的时候,家里再也供不起第二个孩子,懂事的妹妹只好用羡慕的目光,默默地看着小伙伴们高兴地背着书包跨进校门……
凤生从父亲的目光里,读到了家里对他寄予的厚望;从妹妹的眼神里,感到了家里为他付出的代价。小凤生忽然一下子长大了许多,他一边发愤读书,以不辜负父亲的殷殷期望;一边加倍帮助做家务,以补偿那份本不该属于他的深深自咎。
光阴荏苒。好不容易熬到初中毕业,怀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心情,他参加了升学考试。
1993年7月15日,是杨凤生一辈子也忘不了的一天。那天好热,他正在家里看书,中学教师吴四平喜滋滋地专程跑到他家,把一张吉首民族师范学校的入学通知书送给他。
拿过这张入学通知书,凤生感到格外地沉。入学时要缴的费用,对于他的家庭无异于半个家当。如果没有这张入学通知书,凤生可以不再去想升学,但梦寐以求的这张通知书的到来,给他的梦却又是沉甸甸的一击。
苗家山寨里有孩子考上了学,自然是全村的大事。消息很快传开了,一会儿父亲从外面脸色沉沉地走回来了。沉默良久,父亲先开了口:“凤生呀,事情我都知道了。这本来是件大好事,但可惜你投错了胎,没到一个好人家……”说完,父亲悲哀地望了望四壁。
凤生一言不发,硬是要去读书吧,他实在是开不了口。家里唯一值钱的就是那头拉犁很卖劲的牛,把牛卖掉了,以后用什么去做阳春啊?
这一夜,父亲翻来覆去,凤生覆去翻来,都没有睡着。
第二天,凤生开口了:“爸,家里也要人帮忙,我不去读书了。”父亲说:“不是我不想让你去读。今年要读,把牛卖掉还可以,明年家里用什么盘(供)你?书不读完等于白读。”
乡里乡亲听说凤生不准备去读书了,纷纷上门。这个说:“养猪为过年,养儿要盘(供)书。小孩读不得书是小孩的事,小孩能读书不让去读,就是大人的事了。”那个说:“我们这辈人,穷就穷在没文化上,光会傻做阳春,扁担大的‘一’字也不认识。能读书的孩子用钱都买不到呀。没钱大家商量,想想办法。”听到这番诚恳的话语,父亲和凤生都低下了头。
临近9月开学只有十来天了,父亲每晚都要起来几趟,在牛栏边转来转去。
8月的最后一个逢场天,杨凤生从山上砍柴回来,发现牛栏空了,妹妹告诉他父亲把牛牵到场上去了。散集的时候,父亲第一次从集上称回一块肉,回到家里就说:“凤生呀,你还是要去读,读一年算一年,明年我们再想办法。你不要多想,我们家穷,想多了什么事也干不成。”
凤生家卖牛送凤生去读书,乡亲们都知道这里的代价。家里本来就紧巴的二姑硬是塞给凤生20元钱,大姑则把卖辣子准备换油盐的50元钱怎么样也要送给凤生……
就要开学了,父亲知道再无力给凤生提供供养,便扛着一台破旧的补鞋机,揣着东拼西凑的900元,送凤生一程又一程。
从此,无论天晴刮风,霜冻下雪,吉首民师通往宿舍的走道上,出现了一个补鞋摊……
凤生家尽管很穷,但上学时未拖欠过一分钱要缴的费用,也从未向学校反映过家里的境况,开口要过什么特殊补助。学校食堂人员打饭时,发现一个同学经常打饭不打菜,才了解到有这样一个贫苦的学生;与杨凤生要好的一位同寝室同学的作文,才使更多人了解到杨凤生的家境。校方找到他,先后两次免费给他发了菜票,破例准许他在校园摆摊,并让他享受甲等少数民族学生困难补助……
为了节省几分钱,凤生每天早晨连稀饭也不肯买,只买馒头泡开水吃。尽管如此,但在补鞋时,他却从不多收别人1分钱。一次,一个中年人来补鞋,凤生只要3角钱,那人给了1元就走,凤生追上去,硬是将7角钱找给了那人。又一次,一个同学在补鞋摊上掉了10元钱,凤生叫住那同学,那同学连声感谢。凤生说:“谢什么?以后小心点就是。”
班上的同学来补鞋,凤生分文不取,补鞋的同学有时只好偷偷地把钱塞进凤生的口袋或课桌里。凤生不收班上同学的钱,有他的道理:“我来到189班后,班上的老师同学都给了我不少帮助。班主任何湘永老师,看到我穿得单薄,去年冬天送给我一件新棉衣,同寝室的同学凑钱给我买了棉褥。班上搞活动,从不收我的钱。我给班上同学补鞋不收钱,算不了什么,只是想表示我的一点心意。”
凤生读书,有一股子犟劲。琴法课对于他来说最难,那双粗糙的手要在键盘上灵巧地跳来跳去可真不容易。为了赶上其他同学,有时一下课,他就要溜进琴房练上一个小时,然后再去摆摊补鞋,晚上还要在床上细细琢磨。现在,班上同学和老师都夸他长进最大。凭着这股子犟劲,凤生这位苗家孩子在班上的成绩已是中上。
凤生每个月补鞋可挣几十块钱,靠着这点别人休息时挣来的收入,他除了用一部分补贴伙食外,还要积攒一点留待以后缴学费。
谈到学成以后干什么?杨凤生没有犹豫:“回乡里去,教书。”说这话时眼里才流露出16岁的天真来。(附图片)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这里星光灿烂

  何慧婉:
我国第一位土家族导弹专家
郝明安
她从湘西土家山寨走来,她走进了中国导弹专家的行列。
她就是被中国空间科学学会连续四届推举为理事、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城镇妇女“巾帼标兵”,我国第一位土家族女导弹专家,战略导弹部队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何慧婉。
她获得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全国科学大会奖,那闪闪发光的两枚二等功勋章,记载了她从军39个春秋的累累硕果。
1936年冬天,何慧婉出生在湖南湘西一户土家族的吊脚楼里。19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华北航空学院,随后又转入西北工业大学攻读导弹自动控制系统。五个春秋的大学生活,她全面系统地掌握了导弹的有关知识和性能,毕业考试她以优异成绩名列榜首。毕业分配,面对数十个工作环境优越的单位,她却来到这个偏僻、荒凉的刚刚组建的科研单位,从此加入了为我军导弹事业腾飞建功立业的行列。
战略导弹的科研项目,是一项集多种学科为一体的高技术性能的科研项目,搞科研很难。而对于一名女人,一位为人妻、为人母的女科技工作者的困难就更可想而知了。“青春属于光阴,容颜属于父母,这些都是过眼云烟,唯有百折不回的意志,锲而不舍的精神属于自己”。干事业凭的就是这种风格和意志。何慧婉每接受一个科研项目,一天24个小时就全身心与科研紧紧连在一起。她相继参加的多项科研项目,都取得了重大成果。
她参加研制的“某式火箭布雷车”获得了全国科技大会科研成果奖,攻关组荣立集体一等功,并受到了叶剑英元帅的亲切接见。
进入80年代,面对风云多变的国际形势,战略导弹部队作为重要军事力量,如何使战略导弹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打得准。有的国家研制一个导弹型号,一般要打十几发甚至几十发弹,才能对导弹精度作结论。而我国受研制经费的限制,战略导弹飞行试验不可能搞得很多,必须在较少的试验后,对导弹射击精度做出科学可靠的评定。
国内学者在评定方法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我国急需一部军用标准的《战略导弹射击精度评定方法》,作为法规性文本统一研制和使用的认识,并依此作为对外交流的依据。
1988年,部队首长经过认真的研究,决定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何慧婉。这是一项奠基性的工作,标准制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导弹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标准的制定涉及到的专业面广、理论深、工作量大,是多门学科技术综合应用的系统工程。何慧婉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不停地奔波在部队、工厂、学校和科研单位之间。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她参阅了大量的中外文献,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编写一部由12项分标准组成的系列标准方案,并使分标准之间有机地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一思路在国内首创,得到了专家们的广泛赞赏。于是她组织国内学者对其各个击破,自己也承担了其中三项标准的编写工作,发表了近6万字的论著。其中,为解决导弹射击精度区间估计法这个难题,她查阅了国内所能查到的资料,成功地将侧估计应用于导弹精度评定,克服了历来只用于单侧估计的不合理性,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称赞。
何慧婉带领攻关组的同志们,经过三年奋战,终于完成了长达27万字的论著《某战略导弹射击密集度评定方法》。这项成果,填补了我国军事标准史上的一项空白。1990年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丰硕的果实来不及品尝,何慧婉又选择了《某型号导弹飞行试验抽样验收的规范》的编写工作作为攻关的项目,有人规劝:“那么大年纪了,取得了那么多的成果,还要干,何苦啦。”“导弹部队需要我一天,我就干一天,只要能为巨龙的腾飞做贡献,哪怕一点点,我就要奋斗。”何慧婉如是说。(附图片)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牙库甫心中的歌
胥金章和志德李孝义
你是夏日的甘露/你是温暖的春风/你是人民的父母/你是我们的救星/茫茫塔克拉玛干大漠当纸/滔滔喀拉喀什河水作墨/写不完对你的恩情/唱不完对你的赞美/解放军亚克西/共产党亚克西。
这首动人的歌曲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作者、演唱者是乌鲁木齐市幸福路维吾尔族个体户牙库甫·卡哈尔。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只有初小文化程度的个体户产生谱写赞美解放军、歌颂共产党歌曲的激情呢?
6年前,乌鲁木齐市幸福路39岁的无业居民牙库甫,正经历着一生最为艰难的时刻。
6口之家,仅凭病休在家的妻子努尔尼莎·艾西木丁100多元的劳保工资过日子。努尔尼莎患风湿性心脏病住了3年医院,病还没治好就掏不起医疗费了。两个巴郎(儿子)因交不起学费眼看就要失学。老实憨厚的牙库甫尽管早起晚归做买卖,借的钱不但还不了,还为吃饭要借钱。
正当牙库甫对生活心灰意冷的时候,相邻的新疆军区通信卫星地面站党委常委每人捐款20元,让牙库甫给上学的巴郎购买了学习用品,交齐了拖欠的学费,又高高兴兴跨入学校大门。站政委刘书环、主任郭防和驻军医院联系让努尔尼莎住了院。一个多月后,努尔尼莎高高兴兴地又走上她日夜思念的工作岗位。为了帮助牙库甫彻底摆脱贫困,政委刘书环根据他有做民族饭菜的特长把两间空闲的库房腾出来,办起了“牙库甫清真饭馆”。军务参谋李晓栋带领5名战士为他粉刷、接电、通水、盘炉灶。司务长靳延魁和炊事员送来了面粉、清油,营房部门又给他送来桌凳。政治机关为他制定了文明经商公约,派专人领着牙库甫去体检、领健康证、卫生合格证,还派懂维语的军官刘美娟帮他速学汉语,为他出点子、提建议,使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不久,一贫如洗的牙库甫很快还清了欠债,而且银行里也有了存款。现在,他的大儿子考上了新疆大学,小儿子今年就要小学毕业。
这些年,每当逢年过节,牙库甫全家人都要合计着给部队上表表心意。1990年古尔邦节前夕,牙库甫用维汉两种文字贴出告示,在过节期间,对解放军一律实行免费。部队领导知道后,劝牙库甫揭下告示,牙库甫硬是不肯,一定要对就餐的解放军战士实行优惠服务。“八一”建军节,他又买了4只大肥羊,本想给部队的同志吃顿民族风味的抓肉和抓饭,可部队硬是还给了牙库甫全家1000多元,才算收下了4只大肥羊。每当老兵退伍的时候,牙库甫都让妻子买些花帽、纱巾一类的纪念品送去,让战士带走这位维吾尔族老哥的一片深情厚意。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满乡致富带头人
——记宽城满族自治县县长关悦
晓明艾舒
地处燕山深处的宽城满族自治县,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深山区县,也是远近闻名的桑蚕、板栗、黄金的重点产地。然而,长期以来这里的老百姓却过着“满目青山无柴烧,捧着金碗要饭吃”的日子。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的春风唤醒了这片土地,这里才发生了重大的转机。关悦,正是在这改变满乡命运新的机遇面前,走上了县长工作岗位的。
走马上任之初,多少个不眠之夜,他苦苦思索着怎样才不辜负全县父老乡亲对他的期望。他和县委、县政府的同志们一道,首先确立了全县脱贫致富的新思路:靠国家扶持、靠哭穷,只能解决温饱;靠发展经济、靠闯市场,才能改变命运。
他的身影反复出没在深山老峪的贫困山村,走东家、串西家、蹲田头、睡大炕,经过调查研究,找到了贫困山村穷根难刨的症结:一是农业生产结构单一、模式陈旧;二是乡镇企业缺少活力。他在这些贫困山村召开县长办公会,及时调整了指导思想,制定了一系列激励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围绕建立市场农业,放开了农业种植计划和指令性的生产计划。各乡镇依据自己的自然条件,向山场、土地要效益,要收入。并把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搞活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实现山村群众脱贫致富的“富民工程”。全县各乡镇因地制宜发展坝堰桑和密植桑园,1993年创下了蚕桑产量30万公斤的历史最高纪录,占河北全省的57%。他带领县直机关干部深入各乡镇,又及时总结推广了大石柱子乡劈山引水、开发水稻的成功经验和榆树林子村农民投资兴建板栗园的经验,促进了全县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迈进。仅种植板栗一项,全县农民一年收入万元以上的就有几百户。
农业基础巩固了,极大促进了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关悦同志在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响亮地提出“多轮驱动、滚动发展”的口号。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分乡包镇,抽调精干力量抓乡镇企业,不仅给政策、给办法,而且帮着拉项目、跑资金,解决难题。短短一两年,重点乡镇的工业小区已初具规模。全县以黄金、原煤、建材等生产经营为龙头,利用资源优势和毗邻京津唐等大城市的区位优势,走出封闭,内引外联,搞经济联姻、技术攀亲,有效地吸引了资金、技术和人才,出现了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创汇、高效益的乡镇企业。使基础薄、效益差、发展慢的乡镇企业一下子冲出了低谷。1993年仅黄金产量,就突破了两万两大关,成为闻名全国的万两黄金产地县。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比上一年上升了67.1%。
关悦的眼光看得更远了,要想谋求经济大发展,就要下大力气改善山区的投资环境。县政府拿出巨资,兴建了5000门程控电话工程,完成了35千伏变电站工程建设,修建了横穿全县乡镇、打通四省市的17条公路,新建了一条横贯县城东西、高楼林立、商城密布的城区大街……于是,关悦不失时机地带领政府各部门与全国30多所大专院校建立了协作关系。县政府还专门制定了《关于引用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的奖励规定》,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发展宽城经济献力献策。去年,全县新上技改项目100个,累计投资上亿元;基础建设项目63个,完成投资5000多万元;签订了外资项目协议6项,投资规模1600美元,创造了一个“风调雨顺”的经济发展小气候。
近两年,宽城的经济开始起飞了,山区的农民开始走出贫困,走向富裕。这个以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深山区县,靠大胆开拓、奋力进取,闯出了一条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一些兄弟市县的领导和新闻单位的记者们,纷纷来到这个开始富起来的满乡。遗憾的是他们很少能见到县长关悦,这个勤奋务实的县长,不知又一头扎到哪个乡镇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