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4-07-25

1994-07-25新闻联播 文字版

难忘幸会情悠悠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难忘幸会情悠悠<br/> 李慎明<br/> “年长者坐首席。”温文尔雅的全国政协副主席、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马万祺满脸含笑,拱手相请。<br/> 华发中泛露缕缕青丝的92岁高龄的任弼时同志的夫人陈琮英居首,马万祺与夫人罗柏心分坐左右,其次依序而坐的是:王震同志夫人王季青、陶铸同志夫人曾志、谢觉哉同志夫人王定国、李先念同志夫人林佳楣、王稼祥同志夫人朱仲丽、贺龙同志夫人薛明、罗荣桓同志夫人林月琴。<br/> “尊敬的各位老夫人、老大姐!”马先生浓重的广东地方口语中鸣荡着铜质的音响:“今天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73周年诞辰。我们夫妇能邀请到各位老一辈革命家的夫人在北京饭店一起庆祝党的生日,感到十分高兴。”马先生语调一转:“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我们国家深受帝国主义欺压,内战连绵不绝。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带领老一辈革命家,领导全国人民,使新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近些年,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我们国家各方面变化更大。喜逢佳节,饮水思源,我们特向老一辈革命家和各位老大姐表示深深的敬意,恭祝各位老大姐晚年幸福!”<br/> 饮水思源,记忆之河悠悠绵长。一阵热烈的掌声过后,大家都陷入了深深的思索。朱仲丽大姐边沉思边述说:“我第一次见马老是在王震副主席家里。‘七一’党的生日聚会,我不禁想起了王老。他什么地方危险,什么地方艰苦就到什么地方去。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吃了很多苦,做了很大的贡献!”马先生用崇敬的口吻说:“50年代前期,澳门吃水非常困难,为了尽快修好澳门给水工程珠海竹仙洞水库,当时担任广东省委书记的陶铸同志让我陪他深入工地。通工地的路坑洼不平,小车没法开,他就要了台没有篷的大货车,屁股下塞了两张旧报纸,坐在车厢上颠到了水库。老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实在可亲可敬!”<br/> 记忆的涟漪更加荡漾。曾志大姐对人介绍起了坐在身旁的王季青大姐:“在延安马列学院时,我们俩住一间房,睡一个炕。季青和林枫同志的爱人郭影秋的豆瓣辣酱做得好,一次做一罐,够我们吃一星期!”季青大姐有些耳背,工作人员大声复述后,她含笑点头,说她全记得这件事。王定国大姐说:“那时生活很苦,但每天精神头很足!”有谁说过,所有欢乐中,最伟大的欢乐在于对真理的沉思之中。各位大姐在沉思中,亦在最伟大的欢乐中。<br/> “曾大姐,你代表大家感谢一下马老夫妇!”佳楣同志的提议打破了沉寂。曾志大姐举起桌前饮料:“咱们一起来感谢!马老的一番话,使我很感动。我们决心按马老的希望,做到人老思想不老,继续为党工作!”众位大姐纷纷以饮料代酒,与马老夫妇碰杯。<br/> 朱仲丽大姐用平静的口吻宣布了一个“惊人”的秘密:“马先生很早就很进步,早在1947年,他就写申请,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大哥朱慎修也参加了和他的谈话。”<br/> 大家都很敬重马先生的为人,但他的这段“红色历史”却是第一次听说。<br/> 1919年出生的马万祺,15岁步入商界。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马先生,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便不顾危险,设法打破封锁,把抗战急需的物资运到国内。此后,他又接触不少资深的共产党人,逐渐认识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改造旧中国的真理。<br/> 这时,马先生的两个孙子手持纪念任弼时同志诞辰90周年的首日封走来,请陈大姐签名。马先生由衷地说:“陈大姐的字写得真好!”陈大姐不好意思了:“你别夸了,写得不好!”佳楣同志说:“陈大姐,你92岁了,写字手不抖,身体这样好,能活150岁!”陈大姐很认真地回答:“到那一天我请你们客!”<br/> 主席的欢快情绪感染了附席。工作人员席上,在马先生三儿媳妇颜婉明的带领下,唱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爱北京天安门》、《歌唱祖国》等歌曲。附席的歌声反过来又为主席的欢快情绪推波助澜,各位老大姐击节加入合唱,气氛热烈之至。马老夫人指挥三儿媳妇:“三嫂,领大家唱《南泥湾》。”深情欢快的《南泥湾》又接着飘起。<br/> 欢歌笑语中,只有马先生在沉静中握笔疾书。笔者上前窥探,只见一首诗俄尔吟成:<br/> “兴隆国运倍欢欣,<br/> 正是光荣党诞辰。<br/> 巾帼英雄人未老,<br/> 优良传统贯乾坤。”

山西纪行五首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山西纪行五首<br/> 范康<br/> 访中条山夏县上焦村<br/> 初暑凉窑话短长,碗茶待客胜琼浆。<br/> 弦歌高唱黍苗壮,只盼甘泉聚峻乡。<br/> 六月观壶口瀑布<br/> 十里长滩费觅寻,吼声阵阵了无痕。<br/> 峭崖探首惊魂魄,夺路黄龙争出巡。<br/> 游永济普救寺<br/> 方塔鸣蛙未脱尘,西厢旧事最牵魂。<br/> 一波三折空垂泪,疼煞红娘恼妇人。<br/> 临汾威风锣鼓<br/> 三声大喊起雷霆,动地惊天驱鬼神。<br/> 急鼓长锣频相催,千军万马欲长征。<br/> 谒毛主席过五台旧居<br/> 芒鞋布褛走河东,遣将调兵苍翠中。<br/> 百姓倾心鱼养水,何愁大业不成功?

天山揽胜——白鹰的画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天山揽胜 <br/> ——白鹰的画<br/> 列子<br/> 白鹰出生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或许因为南方的水土过于旖旎婉约,当他一下子走近新疆时,粗犷、辽远、空旷、苍雄的西部气魄令他眼界大开,生出无数探其究竟的想法。<br/> 白鹰选择了冰雪画。他赋予冰雪独特的颜色和形态,表达他强烈的内心体验和感受。他毕竟年轻,没有负担,不必拘泥于某一流派或某一形式。他相当自由随意,形成了自己与众不同的画风。面对他的作品,你不能简单地说他雄浑还是苍劲;也不能简单地说他是写实还是写意。他不事雕饰,取景平实,然而,当他的作品制成的录像配着古筝和洞箫的吟唱流动的时候,你的确看见了另一种奇妙的风景。比太阳还大的月亮;比大海还湛蓝的夜空;天高云远,那变幻的山体,飞翔的灵思,纵横的意境,真是意趣天成,显示出强烈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艺术视角。<br/> 白鹰的天山系列作品最具风格。他大胆沉着地使用纯色,不仅表现出很强的装饰性和现代感,而且突出地丰富了自己的表现力,使得画面景中有情,情中有趣,极容易与读者沟通。他的一些作品如《风歇》、《月润》、《天山四季》等,带着强烈的抒情色彩和鲜明的个性特征。新疆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画家吴奇峰称:“新疆画坛涌现了一批中青年画家,白鹰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位佼佼者。”<br/> 白鹰虽然年轻,却已在1988年举办了个人作品展。他的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大展,巨幅长卷《天山揽胜》已被天安门城楼作为珍品收藏,部分作品成为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的礼品。除国内外收藏外,北京台湾饭店、前门饭店、荣宝斋等均收藏有他的作品。前不久,台湾星际艺术经纪公司已向他授予合格订画证书,他的作品可在该机构的所有展示地点展出。<br/> 总的感觉是:白鹰精于求新。

村野,从春到夏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村野,从春到夏<br/> 杨松杰<br/> 蝴蝶的透明翅上<br/> 永无沉落的夕阳<br/> 立春那天一声牛嘶传到今日<br/> 像民歌滚动在晶露中间<br/> 蹲在门前吃饭的老翁<br/> 筷子敲打碗沿一声响过一声<br/> 农事爬满了眼角皱纹<br/> 正是草帽出门的季节<br/> 丰年景象<br/> 应验了春联上预兆的吉祥<br/> 长篙和民谣同时滑动<br/> 汗味开始弥漫落霞<br/> 麦粒在齿间和手掌上<br/> 被咬着被摊开被检验<br/> 人和土地一见如故

瀚海明珠——给乌海市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瀚海明珠 <br/> ——给乌海市<br/> 桑原<br/> 我跳下海渤湾站台<br/> 一脚踏进大西北的豪爽与开阔<br/> 只有一座山在轰隆隆地响着<br/> 是乌金的瀑布正在谱写时代壮歌<br/> 谁说这沙漠之城举目皆为荒漠<br/> 黄河在这儿打个弯儿就是遍野春色<br/> 人们掀开腾格里卷来的厚厚黄沙<br/> 原来黄沙下面是煤海,绝非无生命的沉默<br/> 当钻探机喝足了黄河水大声吼着<br/> 当闪亮的包兰路从这儿轰响着穿过<br/> 当扎下帐篷毡包赶跑野狼和黄羊<br/> 乌海市啊,你就成为大西北的明珠一颗<br/> 第一代矿工给我讲述雪埋工棚的故事<br/> 还讲述当年皇帝猎射野鹿的传说<br/> 我听到的却是黄河水和煤炭爽心的欢笑<br/> 我看到的却是高楼林立、绿影婆娑<br/> 这里献给祖国的是燃烧着爱的炭火<br/> 无时不在呼唤:燃尽大西北的荒漠<br/> 倘若能把黄沙都变成草原变成绿洲<br/> 春天就会常在这儿落户而不是作客

图片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书法(指书)郑文华

牧归(图片)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牧归(中国画)白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