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7月2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编者的话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为人民立下卓越功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迈着雄壮的步伐,迎来了建军67周年纪念日。
我们谨向三军将士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并辟专版宣传人民军队在部队建设和拥政爱民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向广大官兵献上一份生日礼物。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丰碑竖沂蒙
——某师支援沂蒙山老区经济建设纪实
蒋永武王志强许虎
沂蒙,是一片可歌可泣的热土。当年,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百万沂蒙儿女踊跃支前,3万人献出了生命。当年,为了解放这片土地,我军6万烈士血洒沂蒙。在血与火的岁月中,沂蒙军民生死与共,鱼水相依,在中国革命史册上共同谱写了不朽的篇章。
多年来,沂蒙老区由于受自然条件制约,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不快,脱贫致富的任务繁重而艰巨。驻守沂蒙的济南军区某师官兵以建设沂蒙为己任,二十年如一日,为改变沂蒙落后面貌做出了重要奉献。
要致富,先修路。沂蒙老区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极大地困扰着经济的发展。为了帮助老区人民开辟奔向小康的“黄金通道”,师领导率千余名官兵开上孟良崮,与群众一起劈山开路,打响了“第二次孟良崮战役”。这里山势陡峭,沟壑纵横,要拐20多道险弯,修3座桥,工程难度大。官兵们苦战几十天,终于奇迹般地修出一条长达10公里的盘山公路。当汽车开进山里,使满山遍野的山楂变成商品时,山沟里沸腾了。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过汽车的李大娘竟用沂蒙人民古老淳朴的方式跪下来向官兵们谢恩。原师政委郭祥急忙把大娘扶起说:“大娘,把孟良崮建设好,也是我们子弟兵应尽的责任!”沂蒙人民在公路进山处竖立起一块大理石纪念碑,上书:“老区第一路铭记军人情”。
这个师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当部队和地方建设都需要的时候,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地方的需要;当军地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他们自觉让利于民。师农场与驻地群众合用一条水渠。去年插秧时水源紧张,为了保证下游群众按时插秧,他们停止自己用水,并抽调水泵为群众抽水。临沂市的中心路段有800米路面狭窄,凹凸不平,常出现交通阻塞。为搬掉这只“拦路虎”,市政府招标扩修,但由于路况复杂,没有一个施工队投标。师领导得知后,主动要来啃这块最硬的“骨头”。三伏盛夏,骄阳似火,官兵们顶着烈日下到臭水沟清淤挖土,仅12天就把昔日的坑洼地变成了宽阔的大道。通车那天,市领导带着数万元来表达心意,师政委殷宝洪说:“市场经济是要讲经济效益的,但军民关系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尤其老区还不富裕,这个钱还是派作别的用场吧。”市政府连夜在中心路路口为子弟兵树立一座纪念碑,并将此路定名为“八一路”。
20年来,所有关系沂蒙老区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都洒下这个师官兵的汗水。到目前,干部战士已帮助老区架桥5座,修公路21条,支援重点工程建设120多项。
官兵们的汗水与沂蒙老区人民洒在一起,使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在走向文明与富裕的历程中出现了跨世纪的飞跃。到1993年底,全区农民人均收入已由过去的200多元上升到859元,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66亿元,比1988年增长98.6%。罗庄镇还进入全国百强明星镇之列,临沂市跃进全国百强县的队伍。部队挂钩扶持的近百个扶贫点,80%已实现脱贫和基本脱贫。如今,人们踏上这片英雄的热土,在惊叹她的巨变的同时,也会从那一座有形和无形的丰碑中,感受到子弟兵为老区经济腾飞所奉献的一片赤诚。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一面不褪色的爱民旗帜
——记“爱民模范”谢臣生前所在连
新华社记者易俭如本报记者翟启运
在内蒙古的乌兰察布,人们称赞驻军某部谢臣生前所在连是一面不褪色的爱民旗帜。
30年前,部队驻地山洪暴发,谢臣跳入滚滚洪涛,为抢救群众英勇献身,被国防部追授为“爱民模范”。他生前所在连队的官兵,努力实践他“爱人民胜过自己,为人民舍得自己”的崇高精神,把爱民为民视为神圣的天职,对人民群众倾注了一片真情挚爱,续写了爱民新篇。
(一)
连队的“荣誉室”里,陈列着一张特殊的值班表,那是战士们为照顾孤寡老人而绘制的。事情发生在20年前。连队驻地附近的大湾子村年近半百的张大娘,孑然一人。“谢臣班”战士视大娘为亲人,担当起照顾她的责任。班长艾祖军制了一张表,哪天谁去帮大娘买面,哪天谁去帮助劈柴、担水,都安排得妥妥帖帖。艾祖军退伍时,把这张表交给了继任班长。就这样,一任传给一任,来一茬兵,更换一回名单,值班表一直传了16任班长。直至1988年大娘寿终,还是战士们守护在床前。大娘闭上眼睛时,班长史俊的手仍被攥在大娘手里……
今年年初,连队移防不久,战士们听说附近有个敬老院,就满怀深情地去“攀亲”。敬老院住着9位孤寡老人,年龄最大的85岁,还有两位盲人,生活难以自理。大伙儿一到假日就去帮助清扫垃圾、粉刷房子,还在房门前栽上9棵青松。这些历尽沧桑磨难的耄耋老翁抚摸着这象征长寿的不老松,一个个激动得老泪纵横……
谢臣生前所在连这些年来,共照顾了15位孤寡老人、48位离退休干部。
(二)
谢臣生前所在连一直驻守在偏僻闭塞、自然环境恶劣的贫困山区。驻地大湾子村山高土薄,十年九旱,乡亲们生活贫困。谢臣连官兵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计帮助村民拔穷根。
这个村有座废弃的砖窑。在官兵们的鼓动下,老乡们决心把砖窑重新点燃起来。干部、战士利用业余时间帮助修复砖窑,和村民一道挖土、和泥、脱坯。点火那天,村民们特地让“谢臣班”班长曹建国点燃第一把火。沉睡多年的砖窑重新冒出缕缕青烟,顿时,砖窑旁一片欢声雀跃。首战告捷,他们又协助村里建起两座砖窑、三座石灰窑,村民们的钱袋日益鼓起来了。
连队官兵感到,要赶走贫穷,扫去愚昧,还得在兴教育人上下功夫。他们怀着深深的责任感,为“希望工程”添砖加瓦。几年来,连队先后与6所中小学挂钩共建,派出校外辅导员54人。这几所学校都分别被盟、市、旗政府评为“文明学校”。
(三)
谢臣生前所在连官兵走到哪里,就把文明新风带到哪里。
当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连队官兵总是挺身而出。连队的《爱民群英谱》里,记载着50余位官兵的突出事迹,班长潘永军就是其中一例。
一次,这位班长探家归来时剃了个光头,大伙有些纳闷。原来,就在他归队的前一天晚上,附近一家木材厂突然起火。潘永军闻讯后提只水桶,飞奔火场。风助火威,大火直逼临近的几垛板材和厂房。说时迟、那时快,小潘往身上浇了桶水,就奋不顾身地向火海扑去。衣服烧着了,头发烧焦了,他全然不顾。大伙儿奋战一个多小时,将大火扑灭,使60多万元的国家财产免遭损失。第二天,厂领导去他家看望时,他却悄然踏上归队的征程。当部队收到厂里寄来的表扬信时,战友们才恍然大悟。
谢臣生前所在连官兵爱人民,学人民,带动了连队的全面建设。连队荣立3次一等功,被北京军区树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集体”,并受到民政部、总政治部的表彰。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功勋飞行员于志刚
李凤泰沙志亮陈永平朱斌
作为我国第一代舰载机特级飞行员于志刚,叱咤海天近30年,一次荣立一等功;六次荣立三等功;参与组建我国第一支舰载机部队的全过程,组织或开拓了舰载机半数以上的使命科目训练;数十次被评为全军优秀党员、学雷锋积极分子等各类先进;曾出席全国劳模和全军英模表彰大会,当选党的十三大代表;今年,海军授予他“功勋飞行员”的称号。
于志刚的功绩无疑是突出的,可谁又能知道这功绩的背后是多么大的付出呢?
填空白,飞大洋:淡泊名利建功业
这是一次举世瞩目的特混编队将要远航,国家机关有关领导、三军高级将领及各界代表前来送行,气氛热烈而悲壮。于志刚像尊铜像似的耸立在甲板上,耸立在舰载机旁……
编队浩荡,乘风破浪。大洋的风浪兴奋地迎接我国首次进行远程运载火箭试验;大洋的碧空激动地迎接我舰载机首次上船、首次远翔在太平洋上!……
80年代第一春的一个早晨,长江口,远洋船。继郭文才、王恽之后,于志刚和霍效才等七名战友相继着船成功,从此宣告,中国有了第一代舰载机飞行员,中国海军航空兵只能在近海飞行的历史结束了!
几个月后,于志刚和战友们就随特混编队驶向太平洋。虽然几天里他的体重下降了8公斤,可他觉得这肉掉得值。因为大洋里有祖国的权益,大洋里有他事业的追求,为了祖国,于志刚舍得一切;为了追求,于志刚在以后的日子里曾三下大洋;为了使命,于志刚顶得住任何诱惑!
近些年来,各家航空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成立,飞行员奇缺,像于志刚这样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无疑成为各家争相聘请的首选目标,优厚的条件,三番五次的游说,有时两三家同时争相加码,可于志刚都一一推辞。他明白,只要脱下军装下“海”,公司副总经理的位置、可观的月薪,舒适宽敞的房子和豪华的车子,都会唾手可得,这样他就可免去夫妻分居20年之苦,少些月薪只有几百元的窘迫……
可于志刚面对劝说者,大手一挥说:“我就是这个死心眼。这些东西,与一位中国军人所肩负的使命和追求的事业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克风险,战死神:祖国利益重如山
这是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首要任务是在地球最南端建立中国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
建站工作全面铺开后,当务之急是把从祖国带来的两台发电机运上乔治岛,它们是长城站的“心脏”,没有电源,长城站就没有动力。
1月5日早晨,这次举足轻重的飞行开始了,于志刚跨上飞机,开车,推油门,旋翼飞转,飞机轻盈地离开甲板,悬停。空中机械师放下吊钩,地勤人员把它挂在了电机上。“好,可以前进!”随着指挥员吴火根的口令,战鹰徐徐升高,向着长城站站址飞去。
时间虽然只有20分钟,可每分每秒都充满生与死的考验;从母船到乔治岛虽然只有5公里,可每寸每分都有如履薄冰似的煎熬。吊运发电机一举成功,长城站有了温暖有了光明。
1月11日下午5时,乔治岛海域刮起九至十级大风。海上的厚冰你推我挤,上下涌动,不少厚冰在碰撞中变成碎块。小艇已无法下海,支援长城站建设的40名突击队员被风暴困在乔治岛上,情况万分危急!
征得领导同意后,于志刚带领机组成员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飞机。
超强度、超条件!中国飞行员在南极上空以高超的技术和勇敢的气魄留下了104架次的航迹,其中整整100条是于志刚划下的。
南极归来,祖国和人民为他记了一等功!
勇开拓,苦攻关:执著奋斗为明天
今年4月底,团政委张军送于志刚外出参加军事指挥员轮训班,两位老搭档又聊起了老话题。于志刚说:“我的飞行寿命不长了,不能让人才断层,要开拓出一些新的使命科目。”
于志刚带领的是一支过硬的团队。近几年来,他们把目光盯在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高难科目和战术演练上;盯在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作战能力上,仅修理厂就有37人掌握了一门以上的外语;盯在人和武器装备达到最佳结合上,连续多年优质安全地完成了飞行训练任务。在于志刚的带领下,学术研究蔚然成风,许多同志的论文发表在各种学术杂志上;在他的带领下,他们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引进飞机的维修任务,自行研(改)制200余台仪器,其中20多项填补国内空白,30多项科研项目获全军科技成果奖……
于志刚还在奋斗,为中国舰载机部队的壮大和发展而奋斗!我们祝愿他在奋斗中,为祖国和人民立下新的功勋!(附图片)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心中时刻装着士兵
蔡晖周锦涛
伴随着兰州军区优秀基层干部事迹报告激起的掌声,某部一营教导员赵守昌——这个新时期带兵模范的名字,传遍黄土高坡、河西走廊、天山南北、青海高原……
他当干部九年,将二十四名后进战士转变成了先进;当排长,排是旅里的先进;任指导员,连队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三次、集体二等功一次;一九九二年春,他被破格提拔为一营教导员,当年全营三个连队全部达标,第二年营被集团军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两年前花红柳绿的季节,任教导员不久的赵守昌发现,全营有十五名干部、战士因家庭困难情绪比较低落,还有少数官兵看到亲友经商发了财,想早点回家致富。……他透过这些事情观察、分析市场经济大潮在军营里荡起的涟漪,研究新时期官兵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发生的变化。打开战士心灵之锁的钥匙有了:第一是关心兵,注重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第二是抓科学理论的学习和思想教育,引导教育官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他建议营党委组织全营官兵学习邓小平关于军队要服从经济建设大局的论述,举办“志在军营建功立业”演讲会,联系实际开展“话得失、讲奉献”讨论。这一切收到了明显效果。年底,一批老战士在退伍前向全营战友发出了“安心服役尽义务,建好连队我光荣”的倡议。
赵守昌说,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战士心坎上,必须靠把真情温暖送到他们心中。
一九八八年秋天的一个凌晨,赵守昌查铺来到四班,发现战士邱建秋留下了一张纸条,私自离队回家了。顿时,连队像炸了锅似的,几名干部很生气,提出要给他处分。但赵守昌想起前几天小邱接到封家信,突然离队,必有缘由。他说服大家先不要急于处理。带着自己的六百元钱赶赴河北高阳县。当赵守昌来到小邱家时,他惊呆了:三间房屋破烂不堪,小邱母亲患病卧床不起,父亲有残疾,哥哥患胸膜炎住进医院,十三岁的妹妹辍学下地干活,家中负债三千多元。面对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看着泣不成声的小邱,赵守昌心里一阵酸楚。他流着泪对小邱说:“你咋不早告诉我?”
为整治这个破碎的家,几天时间里,他和小邱一起修补房屋,用架子车拉小邱母亲到六七公里外的县医院看病,帮着陪护小邱哥哥,又往返多次,请来乡政府、民政局、武装部的同志,协商解决小邱家的困难。临走时,赵守昌又给小邱家买了一百五十公斤面粉,留下了二百五十元钱。
回到连队,赵守昌发动大家援助小邱。从此,免予处分的小邱安心服役,样样工作干在先,被评为“优秀士兵”。
赵守昌,这位战士心中的标杆,是靠表率作用竖立起来的。
走进赵守昌家,四壁徒空,唯一值钱的两个皮箱,还是他立功的奖品。但当战士有困难时,他却慷慨解囊。他先后拿出六千多元工资,帮助官兵家庭解决生活困难,支援灾区。赵守昌的生活是清贫的,但他在十六年军旅生涯中,却留下了一长串辉煌的足迹:五次荣立三等功,一次荣立二等功。他被集团军和兰州军区树为“学雷锋标兵”、“基层建设标兵”,被授予“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荣誉称号。(附图片)
工作之余赵守昌(中)与战士谈心。柳军摄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海军“高原舰队”
贾玉平崔晓楠
在人民海军舰艇部队劈波斩浪于万里海疆,为保卫祖国和国家现代化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时候,海军官兵都不会忘记一支执行特殊使命的部队做出的特殊贡献。他们,就是常年驻在云贵高原沟沟岔岔里的海军军代表们。
(一)
“奔赴大三线,为国防事业建功立业。”60年代末,一批批知识分子响应党的号召,离开大城市,走进了大西南的大山深处。
李德昆就是其中的一个。当年20多岁的他离开美丽宜人的青岛,来到红土高原,参加建设大型兵工厂。他们用双手建厂房、修公路、盖宿舍、安装设备,在顽强拚搏中使共和国海军“水中导弹”——鱼雷一代又一代更新,追赶着世界先进水平。
而今,已担任海军驻昆明地区军事代表办事处主任的李德昆,回忆起30年来的拚搏之路,是那样的自豪。
袁克明,海军驻贵阳地区航空订货处处长。1972年,这位海军航空兵优秀飞行员,来到贵州一条“夹皮沟”里当军代表,负责10多个工厂的订货业务和产品验收、交付任务。这些工厂远的相距100多公里,山高谷深,交通不便,没有汽车。他搭过乡亲们的马车、邮递员的摩托车,更多的还是靠两条腿跋山涉水。过度的劳累,使他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一年,4岁的女儿和两岁的儿子同时发高烧,住院治疗,他却在飞机制造现场专心致志地验收产品。父亲、母亲先后过世,两位老人在弥留之际,都呼唤着他的名字。可作为长子的他,两次都把加急电报揣进衣兜,仍然工作在岗位上。
像他们这样的一代军代表们扎根高原,无私奉献,他们创造的业绩是海军建设的宝贵财富。
(二)
颜湘宏是新一代军代表中的佼佼者。1982年7月底,当19岁的颜湘宏怀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文凭,赶到地处黔东南一个山沟工厂报到时,热情凉了半截。
第二天,他转遍了沿沟数里的厂房,当得知许多上海、南京、沈阳等大城市的老专家、老工人已在这里默默干了20多年时,他顿觉自己的渺小。
颜湘宏迅速调整人生罗盘。他下车间,跟老专家学,跟老师傅学,努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不到两年,他就成为驻厂军代表中业务精、会管理、懂财务的多面手。
有一年,一批某型舰用雷达进行最后一道质量检验。颜湘宏在曾手把手教过他的老专家、老师傅面前,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地检验,一台一台调试。雷达接收机性能稳定性差些,技术文件对此项并未做硬性考核,但颜湘宏坚持重新调试,他说:“我们多流汗,为的是海军战士少流血!”厂里对这批雷达接收机重新调试了3个月,直到合格。
    (三)
为支持丈夫的事业,为我国有强大的海防,许许多多的“军嫂”从内地来到高原。
卑国荣是海军驻贵州安顺地区军代室总代表肖文才的妻子。1972年8月,肖文才从海军飞行学院毕业,要赴云贵高原。新婚燕尔的妻子毫不犹豫地支持他。此后,卑国荣与丈夫两地分居8年整,默默地挑起家庭的重担,不管是孩子、公婆身体不好,还是房倒屋塌,乃至自己病倒在床上,她都没写信告诉过丈夫,免得肖文才在高原分心。
8年后,卑国荣干脆随军到贵州一个偏僻的山沟。她卖过冰棍,扫过马路,什么脏活累活也没有动摇她支持丈夫事业的信念。
1990年6月的一天,卑国荣因公外出遭了车祸,腰部、腿部几处受伤,住进医院。肖文才当时正在另一家工厂忙于飞机转场准备工作。直到第二天,肖文才忙完工作才匆匆赶回。看到妻子伤成那样,他眼泪夺眶而出:“跟着我,让你吃苦了。”
在卑国荣的支持下,肖文才把全部精力投入工作,圆满完成一次次海军航空兵装备检验任务。他带领的军代室连续两年被上级评为“基层建设达标单位”。军代表们说:“我们的荣誉有肖总代表家属的一份!”
卑国荣也先后被所在厂、贵州省航空工业管理局、贵州省国防工办和海军航空兵评为“三八红旗手”、“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军人妻子”。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7周年

  党旗导引写辉煌
——记优秀共产党员、著名精神医学专家高柏良
黄秋生窦芒丁建伟
“七一”前夕,我国著名精神医学专家、南京军区第一○二医院主任医师高柏良,被南京军区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日前,在医院为他举行的从医52周年庆典上,这位我军精神医学领域的拓荒人动情地说:“几十年的风雨人生,我越来越坚信,只有在党的旗帜下,才有我高柏良的一切。”
当年抗战烽火起,高柏良从香港华南中学考入前“国防医学院”,苦读5年半医科,毕业后虽在旧军队中任少校医务所主任,但社会制度的黑暗和旧军队的腐败,使他空怀报国壮志,在蹉跎中虚度了青春时光。投身人民军队后,高柏良就立志把自己的一切溶入党的事业之中。在漫长的几十年岁月里,他虽历经磨难,但初衷不改。
1978年,科学的春天唤醒神州大地,高柏良便向军区卫生部建议召开精神病防治工作会议,请军区的同行们共商精神病学的发展规划。这年7月,刚刚做过胃切除和胆囊摘除手术的高柏良,冒着酷暑,带领调查组对华东部队进行精神病发病情况的调查。他抱病爬高山、上海岛,三个月跋涉上千公里,获得5万多人次的调查资料。不久,这一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坚定的信念使高柏良在生命的暮年里不断创造出辉煌的成就,他主持创建我军第一个精神医学研究所,8年间获得的45项科研成果中,有4项处于国际领先,5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982年“七一”前夕,新闻媒介先后报道了高柏良光荣入党的消息。一个月内,他收到了五六十个病人及家属的求医信,老专家眼睛湿润了:“这是人民群众对我这个新党员的信任和期望啊!”从此,高柏良默默地做着一件看似寻常却十分艰难的事——信诊。
江苏宝应县有位姓徐的小学教师得了神经官能症,几次想寻短见。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给高柏良写了一封长达数千字的信。想不到第8天就收到了高柏良的回信。信上既有治疗方法,又有劝慰细语,还有约诊日期。经过半年的病史通信,徐老师终于驱除病魔重返讲台。他将自己学写的诗集作为礼物寄给了高柏良。
名医信诊的消息不胫而走,四面八方的信雪片似的飞来。12年来,高柏良共为全国各地3000多名患者信诊1.2万余次,为患者购药、寄药500多次,经对968例患者信诊情况的调查,证实总有效率达80%。人们说,高柏良的信诊等于“开了一所不设病床的精神病医院”。
高柏良精通英文、德文。1988年退休以后,国外一些大医院多次邀请他去讲学,他都一一谢辞了。他说:“我离不开祖国,离不开我的病人。因为许多病人康复后常常把我的努力与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联系在一起,这比什么都重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