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7月2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泰国总理会见钱其琛
钱其琛同泰外长会谈
本报曼谷7月21日电记者成元生、吴日光报道:泰国总理川·立派今天上午在总理府会见了中国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双方就进一步加强两国经贸合作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钱其琛首先转交了江泽民主席致普密蓬国王的信并转达李鹏总理对川·立派总理的问候。川·立派对此表示感谢并请钱其琛转达他对李鹏总理的问候。
钱其琛就川·立派总理发来关于华南水灾的慰问信及泰国政府和人民捐款捐物救助受灾群众,代表中国政府和灾区人民表示衷心感谢。
钱其琛对川·立派坚持泰中友好政策表示感谢。他说,中国愿同泰国积极发展包括经济贸易在内的各个领域的合作。
川·立派总理说,泰国非常关心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并对中国在发展中取得的成就表示钦佩,并介绍了去年8月他访华后两国企业界合作的进展情况。
他说,东盟国家首次举行地区论坛会议,愿得到各方支持,使会议取得成功。他对钱其琛参加在泰国举行的东盟外长会议和东盟地区论坛会议表示欢迎。
钱其琛希望东盟外长会议和东盟地区论坛取得成功。他积极评价泰国的对外政策,并表示,中国愿同泰国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合作。
本报曼谷7月21日电记者成元生、吴日光报道:中国外长钱其琛同泰国外长巴颂今天上午举行会谈,双方强调继续巩固和加强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
钱其琛说,中泰之间双边关系很好。
钱其琛说,我们对泰国政府鼓励企业家来华投资表示赞赏。中国政府也同样积极支持本国企业到泰国投资。两国今后还可探讨在高科技领域以及科技成果商品化方面加强合作。
钱其琛说,明年7月1日是中泰建交20周年,双方可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扩大交流与合作。
巴颂表示完全赞同钱其琛对泰中关系的评价。他说,泰国政府将为推动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而继续作出努力。泰国支持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


第6版(国际)
专栏:

  约以美经济会议兼谈政治
三方外长就阿以和谈表态
据新华社死海海滨(约旦)7月20日电(记者康长兴)约旦、以色列和美国3方外长级经济会议今天下午在发表一项公报后在这里结束。
这是约以美经济委员会自去年10月成立以来举行的第五次会议,也是在约旦举行的首次会议。正在中东进行穿梭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约旦首相兼外交大臣马贾利和以色列外长佩雷斯分别在会上致词,接下来3方就经济合作内容进行了会谈。
3方同意就约旦河谷的发展问题制定一项总计划,并着手制定约以贸易关系的有关原则。3方还同意组成一个联合小组,研究在约旦亚喀巴和以色列埃拉特之间开辟通道,促进旅游问题。
马贾利在会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否认在今天的3方会议上讨论了约旦承认以色列的问题。他强调应全面解决阿以争端。
佩雷斯说:“我们目前首要关心的不是约旦对以色列的正式承认。以色列国内目前关心的是同约旦的和平和约旦局势的稳定。”
佩雷斯重申以色列政府尊重约旦的主权、稳定及其领土的统一。他说:“我们已归还了埃及的领土,也把加沙归还给了巴勒斯坦人,今后也要归还约旦和叙利亚的领土。”
克里斯托弗对记者说,他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的两次会晤是富有成果的,是“严肃的”。他深感双方都决心继续和平之路和探讨实现和平的可能性。


第6版(国际)
专栏:

  约旦国王会晤美国务卿
新华社安曼7月20日电约旦国王侯赛因今天在这里会见了来访的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双方讨论了中东和平进程的最新发展情况,特别是即将在华盛顿举行的3方最高级会晤。
克里斯托弗是今天早些时候从大马士革抵达安曼访问的。他还同侯赛因讨论了计划今天晚些时候在死海海滨旅馆召开的美、约、以3国外长会议。
约旦是克里斯托弗这次中东之行的第3站。他这次访问中东的目的在于推动中东和平进程。
侯赛因希望他同以色列总理拉宾的会晤将有助于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克里斯托弗说,中东地区目前发生的事件反映了这个地区的深刻变化。他强调美国支持中东实现持久和全面的和平。
侯赛因、拉宾和美国总统克林顿定于7月25日在华盛顿举行3方最高级会晤。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以会谈取得进展
下轮和谈于25日在开罗复会
据新华社开罗7月20日电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关于自治区权力移交和解决其它一些悬而未决问题的最新一轮会谈进行3天后,于今天在这里宣布休会。
据埃及中东通讯社援引巴勒斯坦首席谈判代表、巴勒斯坦自治领导机构计划和国际合作部长沙阿斯的话说,会谈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沙阿斯同时指出,以色列仍拒绝在诸如教育、卫生、社会事务及行政和金融控制等领域向巴勒斯坦人移交“真正的权力”。
沙阿斯说,以色列想控制所有民事权力的做法违反了巴以原则宣言和中东和平进程的精神。他还说,他将于今天晚些时候与埃及外长穆萨会谈,讨论巴以和谈的障碍和解决这些障碍的办法。他指出,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21日对加沙的访问是加速和平进程努力的一部分。巴方将在克氏访问期间向他提出包括以色列拖延执行巴以自治协议和移交边界检查站以及释放被押巴勒斯坦人等问题。
下一轮巴以和谈将于25日在开罗复会。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有限的积极举动
何刚
不久前结束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在其经济宣言中,要求由西方债权国组成的巴黎俱乐部“努力解决”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官方债务问题。据透露,某些最贫困国家拖欠的政府债务可望最多减免80%。对于深受债务问题困扰的一些国家来说,这自然是个好消息。
80年代以来,债务问题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中的一个毒瘤。到1993年,拉美地区外债高达4870亿美元,非洲地区外债15年内竟增加了3倍。又由于债务的高利率,债务国常常无力如期偿还,结果旧债未偿,新债又添,债务雪球越滚越大。以非洲为例,其总外债为2900亿美元,占非洲国民生产总值的90%,一些最不发达国家的负债率甚至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日益严重的债务成为一些国家经济发展受阻和政局动荡的一个重要原因,广大民众深受其苦。减免不发达国家的债务早已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由此看来,西方七国首脑的上述承诺不失为一个积极的举动。
另一方面,人们也必须看到,即将实行的减债同巴黎俱乐部迄今为22个国家减免的约30亿美元的债务一样,主要还是那些拖欠多年、无力偿还的“死债”,减免这类债务,实际上不过是对“死债”的一种公开认可。面对已累至天文数字的发展中国家共约1.5万亿美元的债务,这种适用范围窄的减债显然远不足以解决债务问题。所以,西方七国的上述举动,其积极意义又是有限的。
促进债务国的经济振兴是从根本上解决债务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许多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也正在将重心移向发展本国经济。但是,对于它们普遍关心的增加发展援助、改善不平等的贸易条件、引进技术等问题,此次七国会议并未给予充分重视。更有甚者,某些发达国家近年来还试图借环保、社会问题等为由,对发展中国家大搞贸易保护主义。难怪有人说此次七国会议在对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上是“虚多实少、作为不大”。
70年代石油危机之时,西方发达国家切身感受到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从自身利益出发,主动倡导了有意义的“南北对话”。随后,这一全球性“对话”在有关各方共同推动下取得了具体成果。然而,自冷战结束以来,发达国家似乎在忽视它,西方政界、舆论界谈论“南北对话”的声音也明显减弱了。但是,事实将会证明,忽视南方贫穷国家的发展,不重视协调南北关系,肯定是一种短视行为。因为南北差距的扩大不仅有碍于全球的经济发展,而且关系着世界的稳定。当前世界一些地区的战乱和从穷国涌向富国的移民潮,就是活生生的例证。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德俄对塞族答复反应不一
本报贝尔格莱德7月21日电记者胡锡进报道:美、俄、德外长或高级外交代表昨天和今天就波黑塞族对5国和平方案的答复作出不同评价。
美国特使雷德曼20日在日内瓦表示,他对塞族议会的答复“感到失望”。他认为塞族“没有接受和平方案”。他说,目前的局势“非常严重”,5国将“捍卫自己制定的版图”。
德国外长金克尔今天也表示,塞族的答复“令人失望”、“损害和平”。金克尔说,美、英、法、德、俄5国外长将于本月30日在日内瓦再次举行会议,如果在此之前塞族议会不改变立场,其答复将被认为是拒绝5国协议。他警告塞族不要作“轻率的赌注”。
俄国外长科济列夫昨天晚上称,塞族议会的声明中“有积极的因素”。他说,塞族想了解整个和平计划的愿望是符合逻辑的。他还说,由于波黑穆—克联邦已同克罗地亚组成了邦联,塞族同样有权同塞尔维亚组成邦联。


第6版(国际)
专栏:

  克里斯托弗访问加沙
并会晤阿拉法特
本报开罗7月21日电正在中东进行穿梭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今天下午抵达加沙巴勒斯坦自治区,与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拉法特举行会谈。
克里斯托弗是加沙和杰里科实施自治后第一位到访的外国贵宾。克里斯托弗向阿拉法特通报了他这次中东穿梭访问的成果,阿拉法特向克里斯托弗介绍了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和杰里科实施自治的情况。双方还讨论了巴自治政府现阶段面临的困难特别是财政危机和国际援助问题。


第6版(国际)
专栏:

  卢新内阁举行首次会议
据新华社金沙萨7月20日电据此间收到的消息,19日宣誓就职的卢旺达新内阁今天在首都基加利举行首次会议。
会议决定取消注有部族出身的身份证。这是新政府作出的第一项决定。此外,新政府总理特瓦吉拉蒙古在会上阐述了政府纲领,其主要目标是: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恢复和平,振兴国民经济,加强民族团结和为难民回国提供方便。
新政府由17名部长组成,其中8名属爱国阵线,9名来自其他4个政党。被爱国阵线指控对屠杀平民负有责任的民主和发展全国运动被排除在新政府外。
另据报道,尽管爱国阵线18日宣布停火,但卢旺达难民仍在不断涌向邻国扎伊尔。


第6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紧急救济卢旺达难民
本报联合国7月20日电记者许世铨、何洪泽报道:今天上午,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汉森向记者介绍了卢旺达难民问题的最新情况。他说,难民人数之多,数量之集中是前所未有的。联合国机构正竭尽全力救济他们。他呼吁国际社会立即向卢旺达难民提供紧急援助。
目前卢旺达700多万人口中,而流入扎伊尔、布隆迪、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难民已超过200万,此外,还有200多万人在国内流离失所。
联合国难民署今天已决定调动向萨拉热窝运送救济物资的飞机,紧急向库马空运粮食和其他救济物资。联合国将在本星期正式提出援助卢旺达的计划,下月初在日内瓦举行国际认捐会议。(附图片)
一位国际红十字会的义务人员在扎伊尔的一个难民营为一名病饿交加的卢旺达儿童喂葡萄糖液。卢旺达历时三个多月的内战已使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资料

  欧盟委员会及其新任主席桑特
欧盟委员会是欧盟的常设执行机构,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实施和监督《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的各项规定及欧盟各机构据此制订的各种法规。委员会除管理欧盟的日常事务和各项基金外,还代表欧盟对外联系、进行各种贸易谈判。委员会具有动议权,可根据《马约》规定的目标向最高权力机构、欧盟理事会提出政策建议。因此,委员会在欧盟的运转和一体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从委员会发展史上看,其权力的发挥却与不同时代和主席人选相关。迄今,委员会共经历了8位主席,其中被认为较有建树的当数首尾两任,即德国的哈尔斯坦和现任主席德洛尔。
7月15日,欧洲联盟特别首脑会议决定,现任卢森堡首相雅克·桑特将接替德洛尔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
雅克·桑特1937年5月18日生于卢森堡的瓦瑟比利希,法学博士,曾就读于法国巴黎大学和巴黎政治研究学院。他1961年开始在卢森堡上诉法院当律师,直至1965年。1966年至1972年,任基督教社会党议会秘书;1972年至1974年任社会、文化事务国务秘书和社会党总书记;1974年至1982年任该党主席;1975年至1979年当选为欧洲议会议员,并于1975年至1977年期间担任欧洲议会副议长;1979年至1984年任卢森堡财政、劳工和社会保险大臣;1984年当选为卢森堡首相,连任至今。
桑特拥有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和经济、金融知识,谙熟欧洲事务。在担任卢森堡首相的10年间,他共参加过30次欧共体首脑会议,担任过两届欧洲理事会执行主席。1985年下半年,他主持欧洲理事会讨论并签署了《欧洲单一文件》;1991年上半年,主持《马约》的谈判工作并取得重大进展,为欧共体下半年签定《马约》打下了基础。
桑特是一个“欧洲联盟主义者”,他认为欧洲只有加强联合才能在国际事务中拥有发言权,桑特还是一个大西洋主义者,主张加强北约和改善同美国的关系。(姚立张宝祥)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迟浩田结束访巴回国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结束了对巴基斯坦为期5天的正式友好访问,21日上午离开巴南部港口城市卡拉奇回国。
中俄联合勘界委员会举行会议中俄联合勘界委员会第5次会议于7月11日至21日在莫斯科举行。双方总结了1994年上半年的勘界工作,并就勘界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双方重申勘界工作应严格遵守1991年5月16日中苏国界东段协定。
马里总统会见中共代表团马里总统科纳雷18日在首都巴马科会见了由中联部副部长宦国英率领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科纳雷对中共代表团说,马里和中国有着特殊关系,中国一直是马里值得信任的朋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马里将永远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
非国大副主席会见吉佩定非国大副主席西苏鲁19日在约翰内斯堡的非国大总部会见新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驻比勒陀利亚南非研究中心主任吉佩定,并同他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吉佩定是7月10日抵达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亚,就任中国南非研究中心主任的。(据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

  韩国副总理会晤加卢奇
就朝鲜核问题交换意见
本报汉城7月21日电记者徐宝康报道:韩国副总理兼统一院长官李洪九今天会晤了正在韩国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助理加卢奇。双方就朝鲜核问题以及朝鲜半岛形势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双方一致认为,为解决朝鲜核问题,朝鲜北南双方必须严格遵守双方签署的无核化联合宣言。
在谈到向朝鲜进行轻水反应堆支援问题时,李洪九说,考虑到增进民族福利的长远利益,韩国应当给予协助。他强调在此原则上将与美国密切合作。


第6版(国际)
专栏:

  叶利钦说俄将密切同周边国家关系
新华社莫斯科7月20日电俄罗斯总统叶利钦20日指出,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总统选举的结果表明,白、乌两国人民有同俄罗斯进一步接近的愿望,俄罗斯准备同周边国家发展“最紧密的合作关系”。
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叶利钦是在接受该社记者采访时说这番话的。
叶利钦强调,俄罗斯政府应同白俄罗斯、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举行双边或多边会谈,以讨论白、乌两国选举后出现的新形势。他还认为俄政府应制订出1年半至2年的有关独联体国家一体化的中期政策构想。
叶利钦说,1994年是俄罗斯在确立其国际地位方面取得“转折性突破”的一年,而且俄在国际舞台上的行动开始直接对俄国内的经济和政治稳定产生影响。


第6版(国际)
专栏:

  爱俄撤军谈判无进展
新华社赫尔辛基7月20日电(记者赵长春)爱沙尼亚和俄罗斯政府代表就俄罗斯从爱沙尼亚撤军问题举行的为期两天的谈判20日在这里结束,谈判没有取得具体成果。
俄罗斯代表团团长、副外长丘尔金在谈判结束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谈判未能取得结果,其主要症结是爱沙尼亚方面不能满足俄罗斯方面提出的向居住在爱沙尼亚的俄罗斯退休军官提供居住权问题。
据悉,爱俄边界问题也是影响双方就撤军问题达成协议的一个重要因素。
到目前为止,在波罗的海3国中,俄罗斯已从立陶宛撤出全部驻军。俄罗斯同拉脱维亚就撤军问题已达成协议,今年8月底俄罗斯将从拉脱维亚全部撤军。尽管爱沙尼亚和俄罗斯已就撤军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谈判,但一直未能就撤军问题达成协议,目前,俄罗斯在爱沙尼亚仍驻扎有近2500人的军队。
据报道,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今天在莫斯科再次表示,俄罗斯军队将继续呆在爱沙尼亚,直到爱沙尼亚确保在那里居住的俄罗斯人的权利为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