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7月22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蔚蓝色的辉煌
——记我国海洋工作三十年
中国海洋报记者吴进本报记者何黄彪
编者按:今年7月22日是国家海洋局成立30周年,为了使广大读者对我国海洋事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我们以此为主题编辑了这期“园地”。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国家计委副主任甘子玉同志,都对我国海洋产业的开发十分重视,他们分别写了文章,值得一读。
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将是海洋世纪。理由是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要获得解决,出路之一是重返海洋。
要重返海洋,就要强化海洋的综合管理工作,保护海洋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制止海上的违法行为,保证海洋经济长期健康地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加大海洋宣传的力度,让大家认识海洋,了解海洋。
我们希望读者从这组文章中看出一个较完整的轮廓,既看到我国海洋综合管理、海洋产业所取得的成就,也看到我们在这一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了解我国海洋事业辉煌的未来,增强我们民族的海洋意识。
浩淼蔚蓝的海洋,覆盖着地球表面的7/10。
然而,蕴藏在我们居住的这颗星球上的13.7亿立方公里的蔚蓝色的海水,其真正价值不但在于它的博大,而且在于它的富有: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绝大部分物质资源都可以从海洋中获取。可是在15世纪以前,人类对海洋的利用仅限于渔盐之利,直到划时代的地理大发现之后,人们才懂得海洋是一个伟大的通道。从此,那滚滚波涛不再成为阻隔洲际往来的障碍。进入本世纪60年代,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再一次冲破旧观念的局限,人类对海洋功能的认识产生突破性飞跃:海洋蕴藏的生物、矿产、化学、空间等多种资源,将给被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危机苦苦困扰的人类带来希望的曙光。于是,西方发达国家几乎在同时发出了又一个划时代的的呼声:向海洋进军!
大海是公允的。她从不偏爱任何肤色的人种。海洋既能成为一个民族走向富强的跳板,也能成为导致民族衰落的禁锢,关键取决于对她的认识。在亚洲大陆的一侧,在有着数百万平方公里辽阔海域、6500多个岛屿的中国,我们的先民开拓海洋,曾有过辉煌的业绩。可是,大多数封建王朝实行的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造成了强烈的陆地意识,视海外为蛮荒,使得兴海富国、摆脱落后的机遇与我们这个古老民族一次次擦肩而过。1840年,帝国主义发动鸦片战争,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其后,伴随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来的是资本主义列强470余次野蛮的海上入侵,在华夏18000公里海岸线上,至今我们还能从抗敌殉国英雄的墓碑旁、炮台前,依稀听到当年大海的呻吟,大海的哭泣。
历史终于揭开了崭新的一页。1949年10月,五星红旗照耀下的中国,用睿智的目光重新审视自己这片蔚蓝色的大海,祖国年轻的海洋事业扬帆启航。1964年7月22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成立国家海洋局,标志着我国破天荒地有了专门管理国家海洋事务的职能机构。从此,他肩负着振兴民族海洋事业的神圣使命,开始了任重道远的艰难跋涉。经过14年的摸索,开通了航道,铺下了基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海洋工作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要兴海,先摸底。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国家海洋局会同有关部门从1980年到1986年,用了整整7年时间,组织19万多名科技人员,沿着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的漫长海岸线,开展了举世瞩目的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接着又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海岛资源综合调查与开发试验,基本摸清了我国近海海岸资源和环境状况,为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创造了先决条件。
海洋开发的拓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综合管理和有效的公益服务。自“六五”开始,国家海洋局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着手组建了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和执法管理、环境监测以及预报服务三大支撑体系。国家相继颁布了海洋环保法、领海及毗连区法、海域有偿使用等一批海洋法规和条例,坚持以法治海,对管辖海域进行海上为主,空中配合的巡航监视;海上倾废,实行许可证制度,禁止随意倾倒和排污;开展海洋功能区划,提高海洋资源利用综合效益;对特殊海洋生态,建立国家级或省、市级自然保护区;调动多方面积极性,实施中央和地方、综合管理和行业管理相结合的新型海洋管理体制;根据经济发展的布局,编制全国和沿海省、市、自治区海洋工作规划……这一项项拓荒性的重大举措,刻下了广大海洋工作者励精图治、奋力开拓的闪光足迹,推动我国海洋事业步入开发与保护并举、中央与地方并行的中兴之路。
现在,我国的海洋产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它从传统的制盐、捕捞向海洋养殖、海洋油气、海洋旅游、海洋化工、海洋药物、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等新兴产业发展。海洋产值从1979年的64亿元增加到去年的900亿元。沿海主要港口码头发展到1240个,货物吞吐量达6亿吨,海运商船队总吨位名列世界第八;海水养殖面积50万公顷,产量242万吨,跃居世界首位;海盐产量1978万吨,多年名列世界榜首;海洋石油、天然气产量380万吨;海洋旅游业后来居上,年外汇收入达58亿元。向海洋要效益、向海洋要财富已成为沿海大多数人的共识,一股前所未有的“海洋热”,像奔腾的浪潮席卷祖国万里海疆。海南全力实施“以海兴岛,建设海洋大省”的战略。广西按照“蓝色计划”,努力把北部湾建成大西南的出海通道。广东在重点开发海洋渔业资源的同时,加快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和资源性岛屿的建设。福建以海为媒,广泛开展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浙江把振兴经济的希望寄托于海洋,抓住港、景、渔、油、电五大块不放。江苏加速向滩涂要宝。上海将浦东开发和海洋开发紧密结合。山东把开发海洋列为跨世纪工程,大搞科技兴海,海洋产值上升到300亿元,领先全国。河北坚持立体开发海洋,陆海经济一齐抓。辽宁加速施行“海上辽宁”建设计划。天津海洋经济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尤为可喜的是,一些无海省、市努力使自己成为有海省、市:吉林借图们江开辟出海口;北京和唐山联手建设京唐港。这一首首旋律优美、各具特色的蓝色交响曲,演奏出海洋事业的无限春光。我国沿海地区以只占全国13%的耕地,借助海洋的神韵,创造出占全国60%的国民生产总值,养育了占全国40%的人口。中国海域,第一次显示了她的蓝色辉煌。
海洋科学研究,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先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科学在促进沿海经济发展和追踪世界科学前沿的进击中,硕果盈枝。先后有500多项成果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学进步奖,有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些成果,有相当一部分在海洋开发中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4年间,60多次重大的综合和专项海洋调查的完成,60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环境珍贵资料的积累,15万平方公里太平洋海底多金属结核矿区勘探权的获得,以及南极长城站、中山站的相继建成,显示了中国海洋科学工作者超凡的胆识、卓越的才华和走向世界的雄心壮志。
科学家预言:21世纪是海洋世纪,人类将进入大规模开发海洋的新时代。1991年,45届联大作出决议,敦促世界各国把海洋问题列入国家的发展战略。经60个国家批准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即将生效,意味着国际海洋新秩序的建立和国家管辖海域范围的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国家愈加重视对海洋的开发,而在开发的背后,则是科学技术的大较量。
据有关资料披露,现在技术先进的国家深海钻探的水深已达7000多米,石油钻井已接近2000米,并对一些海底矿藏开始商业性开采。生存空间狭窄的日本正计划建设海上城市,甚至不惜花巨资加固太平洋上一个弹丸小岛,以获取周围200海里的资源。美国始终把开发海洋置于自己战略的棋盘上,目前他们已着手研究人怎样能在海底生活的问题。竞争态势,咄咄逼人。
我国的海洋事业虽已取得令人振奋的成就,但比起发达国家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目前,我们的海洋产业产值还只占世界海洋产值的2%,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弱项更多,这与一个海洋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面对国际社会的严峻挑战,面对人口不断膨胀、陆地资源相对贫乏的中华民族,应该而且只能作出这样的战略抉择:把握机遇,集结大军,走向蔚蓝色的海洋!
“谁拥有了海洋,谁就拥有了未来的世界。”近代“海权论”创始人马汉100多年前的这一名言,我们不应当忘记。(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广东沿海地区的网箱养鱼试验区。金友摄)
魏然屹立在祖国南海的南沙永暑礁海洋站,自1988年建成以来,积极为全球海洋观测提供服务。海宣摄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努力发展海洋产业
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
海洋是地球上一切生命包括人类祖先的发源地。古生物学家有充分的证据说明陆地上的生物是在大约4亿多年前的古生代志留纪才从海洋中爬上岸来的,此后又逐步进化成缤纷多彩的陆上生物界。在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也离不开海洋。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出路之一是重返海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发展海洋产业,现在人称之为“蓝色产业”。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据生物学家估计,海洋中有20多万种生物,靠光合作用,每年的生长量占全球生物量的43%。陆地上有的石油和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海洋里都有。海洋里还有许多陆地上没有的资源。例如氚、氘、潮汐能、温差能等。海洋里氘的储量有2×1014吨,在热核锅炉中1公斤氘聚变后相当于燃烧1万吨煤。海洋有很高的生物生产力,浅海中生物生长量相当于每平方米每年2000大卡,两亩海面等于1亩良田。许多海洋资源现在就可以开发利用,形成了海洋渔业、养殖业、运输业、石油工业等。有些海洋资源,目前还不能开发利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必将不断开发新的海洋资源,建立新兴海洋产业。如深海采矿业、海洋电力工业、海洋化学工业、海洋综合利用产业等,形成不断增殖的蓝色产业群。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陆地资源人均占有量低,必须格外重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产业。世界人均占有陆地面积等于中国人均陆地面积的4倍,世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也等于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的4倍多。中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在今后10年内将有1/4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的需要,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紧张的形势也将日趋加剧。因此,中国更有必要把眼光转向海洋,把开发海洋作为一项国家长远战略。我们要向海洋扩展生产和生活空间。从海洋获取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利用海水资源,缓解资源不足的矛盾,以便为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撑条件。
中国具有开发海洋、大规模发展蓝色产业,甚至成为海洋大国的有利条件。中国位于西北太平洋沿岸,有18000多公里大陆海岸线,有丰富的近海资源,还可以方便地进入世界各大洋。中国有100多个各种类型的海洋科技机构,专业技术人才10000多名,海洋产业队伍中还有一批技术力量,具备了不断开发海洋的能力和水平。中国的海洋捕捞业、盐业、运输业有悠久的历史,海洋石油工业、海水养殖业等也有一定的基础,我们必须扩大产业规模。中国的海上船舶总数为31万多艘,从事海上生产、科研、管理的人员有340多万。80年代,沿海地区通过开展全国海岸线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及开发试点,加深了对海岸带资源的了解,提高了向海洋进军重要性的认识,推进了地区经济发展的进程。把海洋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已成为沿海各地区的战略任务,初步形成了开发海洋、发展蓝色产业的热潮。
开发海洋、发展蓝色产业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例如,经过努力,海洋每年可以提供数千万吨的水产品,成为大规模食品生产基地。提供几百亿吨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缓解沿海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形势。海水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还可以从海洋中获得镁、溴、钾等多种化学元素。大陆架海区将成为油气资源的重要产区,大洋海底区域能提供大量矿物资源。海洋产业的不断发展扩大,每年为社会创造巨量财富,提供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支新的生力军。
现代海洋开发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中国海洋科技工作总体水平目前仍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应该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发挥自己的优势,加快发展步伐。要认真开展对那些重要的有优势的学科和技术领域的基础性研究,为海洋产业的大发展提供科技支持,为赶上国际先进水平而努力奋斗。要努力抓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海洋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要抓紧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国内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缩小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
海洋开发涉及的部门多,学科和技术领域多,国际性比较强,因此要加强宏观指导和综合管理,制定发展规划,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和法律体系,推动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要增强全民族,特别是各级决策机构的海洋意识,把开发海洋列为国家和沿海地区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注意维护海洋权益,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要不断增加海洋科技投入,加强科技队伍,提高科技水平,发展海洋科技,探索客观规律,寻求新的可开发资源,促进海洋开发水平的提高。对于重大的海上调查研究活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综合性的海域开发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加强部门和行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提高整体综合效益。海洋工作的各个领域都有很强的国际性,要积极参加国际合作。根据我国国情和国力,积极参加全球重大海洋科学考察,参加国际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开发活动,为世界海洋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加强我国现代海洋开发
国家计委副主任甘子玉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具有很长的海岸线。海洋不仅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而且以海洋资源为依托的海洋产业,尤其是海洋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的海上交通运输、海洋渔业、盐业等传统海洋产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海洋石油、滨海砂矿、滨海旅游等新兴海洋产业迅速崛起,已经开始实现由传统开发向现代化开发的转变。主要海洋产业的产值,1978年为64亿元,到1993年突破了900亿元,翻了近四番。预计到2000年,有可能在1993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但是,我国目前海洋开发利用水平与我国海洋资源的拥有量和海洋大国的地位还很不相称,为适应海洋开发的新形势,实现海洋开发的战略目标,应该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我国的海洋开发事业。
为此,我们应该加强宏观协调,切实解决好海洋开发利用中出现的新问题,以求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现代海洋开发已从单一的开发方式转变为全局的立体的综合开发方式。海洋开发尤其要强调产业结构的优化,要区别重点发展、大力发展、积极发展和相应发展四个层次,恰当安排,讲求效益。在区域布局上要强调合理布局,重点突出,渐次推进和有序开发的原则;在整体上要强调开发与保护的协调发展。随着海洋开发的日益深入,各地区、各产业需要协调发展,因此要逐步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相结合、部门管理和综合管理相结合的海洋管理体制。对于一些开发活动影响较大,涉及部门、单位较多的海洋开发项目,海洋综合管理部门要及时地进行宏观协调,以取得最佳效果。
严格制止对海洋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保护好海洋环境,才能使海洋资源得以永续利用。在这方面要做大量的工作,要切实扭转因一些地区和单位片面追求近期经济效益而存在的盲目开发和破坏资源的现象,正确地处理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开发利用的关系,科学地利用海洋的自净能力。我们既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消极保护而限制海洋开发业的发展。当前,陆源污染对我国沿海地带造成威胁,大量的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入海,造成沿岸水域一些港湾、河口的污染,对此,要采取有力的防治措施,使海洋环境保持良好状态。
进一步完善海洋法律体系,坚持以法管海。我国已先后制定了许多海洋政策法规和法律制度,对保障海洋开发的协调发展,遏制盲目、无序的海洋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确立,新的国际海洋秩序的生效,将对我国海洋法律制度带来重大影响,对此,必须认真研究,加快我国海洋立法进程,完善我国管辖海域的管理制度,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同时,也要加强海洋执法队伍的建设,使用海、养海、管海等各种海洋经济活动都有法可依,切实做到违法必究。
为了加快我国海洋产业的开发,很重要的一点,还要坚持不懈地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海洋开发各部门。要积极广泛地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探索海洋的奥秘,使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不断深化,利用海洋的能力不断提高,同时继续发现一些新的资源,为形成新的海洋产业提供技术支持。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南极十年不言寒
在地球最南端的银白色大陆——南极洲上,有两座桔红色的房子,在白雪、大海和群山的环抱中,格外引人注目。它们就是我们民族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象征——中国长城站和中山站。
1984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组成我国首次南极考察队至今已10周年了。10年间,我国已经派出10支南极考察队,先后有4条远洋考察船9次赴南极,安全航行了21万海里,运送了1700多人次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赴南极考察;胜利建成了设备完善、功能齐全、规模可观的中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开展了包括气象学、地球物理学、高空大气物理、电波传输等常年观测以及冰川、地质、地貌、环境、测绘、地矿、生物学、人体医学、海洋学等多学科考察与研究,采集了大量宝贵的资料、标本、数据。我国科学家发表了数千篇极地研究论文,出版了几十部极地研究专著,填补了国内空白,有些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1985年10月,我国被接纳为南极条约协商国,结束了与南极无缘的历史,取得了国际南极事务的发言权和决策权;1986年6月,我国又加入了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1989年,我国成功地召开了杭州国际南极研究学术讨论会。我国同许多国家的南极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1989年至1990年参加了中、美、英、法、俄、日组织的国际横穿南极活动。我们在上海浦东建成了中国极地研究所,在中央有关部、委、局和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建立了12个南极室(中心),在黑龙江亚布力建立了中国极地考察训练基地,装备了“极地”号和“雪龙”号两艘万吨级极地科学考察船,为我国极地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考察队员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出现在国际南极考察的洪流中。他们怀着振兴中华,为国争光,为和平利用南极作出贡献的雄心壮志,讲理想、守纪律、艰苦奋斗、团结拚搏,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承担了巨大风险,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建站和科学考察任务。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在风暴猛烈的西风带,在遍布浮冰的南大洋上,在冰山崩裂的普里兹湾,在寒风刺骨的南极大陆上,在同孤独、极夜的搏斗中,他们用自己满腔热血和汗水凝成一种可贵的革命精神——南极精神。南极精神培养锻炼了一批顽强拚搏、无私奉献的极地科学考察骨干队伍。
南极是一个科学的舞台,也是一个竞争的舞台。中华民族涉足南极虽然晚了一步,但我们业已取得的成果,已引起了世界同行的注目。如果说过去10年主要是打基础的10年,那么未来将是中国科学家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大显身手的日子。(张杰尧)
(附图片)
和平利用南极是人类的共同心愿。图为1984年2月,中国南极科考人员在长城站附近地区建立生物保护区。 常成摄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海洋预报保平安
海洋是地球上生命的摇篮,是人类资源的宝库。但海洋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相当大的海洋灾害。例如,强风引起的沿岸海面升高、巨浪对海上作业船舶、建筑物和沿岸设施的破坏作用、严重海冰对海湾的冰冻封锁、流冰对船舶和建筑物的撞击破坏、海面溢油对海洋环境的污染破坏等,均可引起海洋灾害,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目前,我国因海洋灾害而造成的损失每年可达五十亿元,高的时候可达一百多亿元。
为了减轻海洋灾害,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加强海洋环境预报。什么是海洋环境预报呢?原来,海洋环境预报,与我们日常的天气预报相似,即利用各种科学手段监测海洋,并根据海洋行为变化的科学规律,对未来的海洋状态和行为作出预报,并将预报结果通过电视、广播和各种通讯手段告知公众和有关部门,以便预先采取防灾减灾措施,减少海洋灾害的损失。通过海洋环境预报的工作,人们可以预知未来的海洋状况,当知道未来会出现恶劣的海洋环境时,海上船舶可以采用安全的航线或选择安全的地点停泊,海上的钻井采油设施可以提前拖回基地,岸边的居民可以事先疏散、加固加高堤坝等。目前,我们虽然还无力消除海洋灾害,但通过海洋环境预报,人们可以事先采取防范措施,将海洋灾害减少到最小程度。
进行海洋环境预报时,首先要知道过去和现在的海洋状况,这可以通过对海洋实施监测监视来做到。监测监视海洋的手段很多,现今可以通过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岸边雷达、海上自动观测浮标、岸边和岛屿观测站以及海上船舶观测等。将各种手段监测得到的数据,通过现代通讯设备传送到预报部门,并由计算机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从而得知过去和现在的海洋状况。未来的海洋环境与过去和现在的海洋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海洋环境的变化又遵循一定的规律,于是人们利用收集到的海洋资料并依据海洋变化的规律,便可对未来的海洋环境作出能满足实际需要的准确预报。预报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要进行大量的分析和计算,现在这些分析计算工作都是靠大型计算机来完成的。
我国在一九六五年建立了专门从事海洋环境预报的机构,从此每天都对我国邻近海域的海洋环境进行预报,并通过电视和广播告知公众,有时也通过电话、电传、电报通知沿海政府部门、防灾指挥机构和从事海上作业的单位和船舶。目前从事海洋环境预报的机构,有位于北京的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这是国家级的海洋环境预报机构,它除了本身进行大范围的海洋环境预报以外,还负责在业务上指导和帮助地方预报机构的预报业务;另外还有分别位于青岛、上海、广州和海口的负责局部海域预报的地方中心,和负责当地小范围海域的属于沿海各省市的预报单位。这些国家预报中心、地方预报中心、各沿海省市的预报单位,连同分布在沿海的监测台站及海中的监测设施,便构成了我国的海洋环境预报系统。(余宙文)


返回顶部